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粱三国-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奇拜见岳父大人!”   
  心里却在咒道:杨赐、马日磾、韩说、张驯、单扬,我记住你们了!你们今天这样戏弄我,看我以后怎么玩你们!                  
第一卷 我生之初尚无为 第五章 拜师学艺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句话说得果然没错,自从王奇的两首诗流传开了以后,王府的访客就没有断过。有慕名来拜访的,也有特地来看王奇的,还有不少人甚至是来给自己的女儿提亲的。刚开始王奇还碍于父亲的面子,出去见了几天客人,结果差点被疯狂的人群吓死,后来就再也不敢出去了,老老实实的待在内院读蔡邕送给他的《五经正义》。人群见不到王奇,干脆买来蔡侯纸来抄录这两首诗,一时间又造成了洛阳纸贵。   
  这一天,王奇终于将《五经正义》通读了一遍,也遇到了不少不明白的地方,遂决定按照和蔡邕的约定去拜访他。为了锻炼身体,王奇决定不坐马车,而是步行去蔡府。   
  王家家境富裕,所以住的是城北的高官显贵区,而蔡家由于蔡邕把大量的钱财花在了藏书上,甚是清贫,所以只能住在城南的普通官员区。王奇要去蔡府,这中间就得穿过朱雀大街。朱雀大街是洛阳最繁华的大街,两边商铺林立,遍地的茶馆酒楼、章台楚阁。往来的商旅,来京的仕子都喜欢聚集在这一块。人多嘴杂,也是最容易出乱子的地方。   
  王奇正行走间,突然发现前面人流停止了走动,抬头看见许多人在一家酒楼前围成了一个圈子。仗着身小灵活,也不管身后的两个家仆,三下两下就挤了进去。   
  里面圈子里一个非常英伟青年男子,正护着一个嘴角带血的小乞丐,而他的对面则是一个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反派的青年公子哥,体态肥胖,衣着华丽。后面还跟着几个一看就知道是打手的家丁。从身边人的议论纷纷里,王奇马上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那小乞丐在酒楼前乞讨,不小心撞到了那公子哥,公子哥竟然叫家丁把小乞丐往死里打,而正在喝酒的英伟青年看不下去了,出手拦住了那些家丁。   
  此时那公子哥已经按耐不住了,叫手下家丁们“都给我上前打!”   
  众家丁一拥而上,对着那英伟青年就是一阵拳打脚踢。想不到那英伟青年身手甚是了得,几个家丁围着他打,却不能耐他何!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虽然占尽优势,却一直不肯下重手。肥胖的公子哥脑满肠肥的,却极为狡猾,见英伟青年一只护着那个小乞丐放不开手脚,就叫道:   
  “给我先打那小乞丐!”   
  家丁们忙把拳脚往小乞丐身上招呼。果然,那英伟青年既要护着那小乞丐,又放不开手脚打,身上立刻多挨了几拳。   
  王奇来到东汉后一直体弱多病,见这个英伟青年身手了得,便有心拜师学艺。此刻见他挨了几拳,就有心搭救。眼珠一转便有了注意,退到人群外,故意粗着嗓子大叫:   
  “北部尉曹孟德大人来了!闲人快快闪开!”   
  正在里面指手画脚的肥胖公子哥,一听是专门找无赖子弟麻烦的曹操来了,吓的赶忙叫上那几个家丁,趁着人群混乱跑了。   
  围观的人群散尽,只留下王奇主仆三人。那英伟青年还护着小乞丐站在里面,此刻见了王奇主仆,那英伟青年竟然径直走了过来,对王奇恭敬的做了一揖,道:   
  “王越谢公子救命之恩!”    
  “王越!你是王越!剑师王越?”王奇被吓了一跳。王越在汉末野史中是非常有名的,其人身手高绝,有大汉第一剑师之称,传说他还当过汉献帝的剑术老师。只是因为他出身草莽,上流社会都不齿于与他交往。而他本人却以攀上上流社会为荣,处处趋炎附势,很为人所看不起。   
  “正是王越,只是当不得剑师二字。”王越恭敬的回答。   
  王奇见他对自己这么一个才五六岁的豪门少爷都执礼甚恭,心下有些不齿。但还是非常热情的请王越进酒楼一叙。毕竟他的剑术还很好的。   
  通过一番交谈,王奇了解了两人的情况。那小乞丐竟然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马钧,王奇心道,他该不会是汉末最有名的大发明家吧!王奇看他可怜,答应收他为书童。至于王越,他这次是特地来京城开武馆的,想找一些名门大阀的子弟当徒弟,可那些名门大阀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子弟给这个草莽出身的人当徒弟呢,结果自然是一个徒弟也没找到。开不成武馆的王越正在酒楼借酒消愁,就遇到了这档子事儿。   
  王奇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反正自己也准备拜师学艺,不如干脆招王越为王家的客卿,让他给自己培养一大批剑客,这样自己以后逐鹿三国也有了一层安全保障。遂对王越道:   
  “奇甚好击剑!请剑师随奇返府,待奇请示请示家父后,拜剑师为师!”   
  王越初见王奇便又想着要招这个幼小的公子哥儿为徒,此时见王奇这样说,那还不乐得屁颠屁颠的跟王奇走呢。   
  王奇见王越果然愿意跟自己走,也就干脆不去蔡府了,带上两个人就打道回府了。准备去说服自己的老爹王允招王越为客卿。                  
第一卷 我生之初尚无为 第六章 造纸封侯    
  王奇带着王越和马钧回到了府里,把两人让进客厅,叫下人小心伺候着。自己赶忙一个人跑去找父亲王允了。   
  王越以前进的那些大家族从来就没让他进过厅堂,一般都只是叫他在门房侯着的,今天头一次进入这样的厅堂,立刻拉着马钧心花怒放的跪坐在一旁。   
  王奇来到书房拜见了王允;惴惴不安的向王允道明了此事。深怕王允会因为王越的出身而不同意他拜师。果然;王允对收马钧和王越进王家都同意;但对拜师一事却是坚决不允许。王奇无奈;只得根据王允颇为好名这一条尽量劝解道:   
  “父亲大人!侠者向来以武犯禁。今王越既然好名利愿入我王家为客,父亲许之厚利。则天下所谓侠者闻之,必然欣然而动,追名逐利。如此何愁侠者不平!父亲与社稷功莫大焉!”   
  王允果然有点心动,最后对王奇说:   
  “可私下拜师,不行拜师大礼!”   
  王越对于王家招他做客卿一事欣然应允,对这么一个能真正进入豪门大阀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只是对于不能大张旗鼓的行拜师大礼,让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他王越收了一个豪门子第而略有不快。王奇马上劝慰道:   
  “若见师傅故交,当行弟子礼!”   
  王越之所以攀附权贵,就是为了在故交面前显贝。现在听到这个王家的小公子,洛阳的小才子,自称愿意在自己故交面前对自己行弟子礼。当然十分高兴。此后对王奇和王奇交给他的一帮青年子弟自然事倾囊相授。   
  自此,王奇的生活便很有规律了。早上起来是自己制定的体术训练,也就是跑跑步,做做体操什么的;上午则是随王越修习剑术;到了下午就变成坐马车去蔡府跟蔡邕学习《五经》和古琴。其间王奇还在蔡府认识了袁绍和曹操。小小年纪就和两人兄弟相称。   
  东汉用的纸叫做“蔡侯纸”。那是因为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作为原料,造出了新的纸张献给汉和帝而得到高度赞扬,最后封侯,所以后人称之为“蔡侯纸”。只是这种纸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太差了,由于没有漂白,所以纸张都是黄不拉叽的。而且由于工艺的原因,纸张的厚薄也很不均匀。所以一般朝廷的文书诏命什么的都还是采用绢布。而书卷则更多的是采用竹简。   
  这几天待在蔡府读了不少书,其中竟然有很多都是使用蔡侯纸编写的,让王奇大为惊讶。要知道蔡侯纸虽然质量一般,但它的价格可是非常昂贵的。蔡邕收罗这么多的纸书,难怪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了。同时王奇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改进现在的造纸术,最好是造出宣纸,那到时候光是卖纸就可以发大财了。   
  只是王奇只知道宣纸的主要原料是稻草,至于现代造纸一般都是用竹子或木材,也知道造纸要用石灰漂白。但他不知道造纸的具体过程。于是这天回家后,王奇拉上马钧,偷偷跑到洛阳城郊的造纸作坊去看造纸。那儿的师傅见是两个小孩,也不介意,任他们东跑西看的乱窜。一直看到太阳快落山了,两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作坊,让作坊的师傅看的直笑。   
  两人回府时,王奇临走前叫下人收罗的竹子、木材、稻草、石灰以及相应的工具都已经到了。在下人们奇怪的目光中,两人闷声不响的开始折腾这些东西。   
  三个月后   
  王允书房   
  王奇跪在王允面前,手捧一叠白纸,口称:   
  “孩儿新造得一白纸,原献与父亲!”   
  看着眼前的白纸,王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纸吗?虽然知道王奇这几天一直在他自己住的独院内折腾着什么造纸。可他只当是小孩儿胡闹,没诚想王奇还真的造出了东西。只是纸不应该是黄色的吗?王允上前拿起一张白纸摸了摸,没错!就是那感觉,和蔡侯纸一模一样。只是比蔡候纸更为光滑平整。而且这白纸洁白的跟白绢一样。王允赶忙扶起王奇,道:   
  “小武快起来!你可真是老天送给我们王家的宝呀!”   
  心想,这回王家可要大发了!   
  果然,在王允假借生日宴请官僚同事、亲朋好友前来相聚,而王奇乘机敬献白纸之后。整个洛阳都开始哄传开了,王家的小神童又造了一种白纸,洁白如玉,细腻柔软。王家立刻在城郊建了四座造纸作坊,不停的生产白纸。   
  而在宴会的第二天早朝时,司徒桥玄将前一晚从王府拿走的白纸献给了汉灵帝。并将王奇所做的两首诗写在上面,称之为前所未有之佳作。又称实在是“天降此佳儿以保我大汉”。前一晚参加过晚宴的群臣都跪下大呼“万岁!”让汉灵帝龙颜大悦,传旨嘉奖王允父子,并给王允加禄一百石。   
  当圣旨到达王府的时候,王奇却坐不住了。因为他突然想起了汉灵帝的一个大毛病,那就是一般的皇帝都不可能有的“贪财”。   
  造纸在目前是一个利润非常丰厚的行业,如果在整个大汉境内出售的话,估计每年可盈利五百万钱。只是如果自己在洛阳大肆赚钱,不知道会不会引起有些人的眼红,特别是自己的父亲王允一直和宦官们不对头,如果到时这些阉人们在灵帝面前一挑拨,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把自己的造纸作坊给没收了。与其这样,那还不如自己干脆主动把造纸术秘方献出一份交给汉灵帝,那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一点什么特别的好处。   
  待王允上朝回来,王奇就把事情给王允讲了。王允听了以后觉得有理,反正他也没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他还以为每年最多也就收个几十万钱罢了)。于是就马上代王奇上表给灵帝,称愿意把造纸术无偿献给灵帝。   
  灵帝接了王允的表以后大乐。原来灵帝当皇帝不行,对经商却颇为在行,退朝以后就想到了造纸这一行业的巨额利润,心里暗暗后悔没找王允要点孝敬。此时见了王允的表以后怎能不大乐呢。   
  要说灵帝还真是个当商人的料,他见王奇既然将造纸秘方献上,那自己怎么的也得有所表示。遂叫小黄门前去王府传旨,封王奇为关内侯,迁王允为尚书。   
  听闻王奇小小年纪就得以封侯,曹操袁绍蔡邕杨赐等一帮好友亲朋纷纷上门前来祝贺。杨赐还特地开蔡邕的玩笑说:   
  “怎么样,伯喈?我这个媒人做得不错吧!小武小小年纪就封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哪!”   
  蔡邕听了也不介意,反而真的夸王奇道:   
  “小武造出此白纸,对传播儒术,教化万民,功莫大焉!”   
  王奇听了却心下不爽,只因为这关内侯是汉朝二十等候爵里,第十九等的爵位,空有爵位而无食邑。本来他以为这五百万钱至少可以买个州刺史当当了,怎么也得封他为列侯吧。没想到只得了个关内侯,汉灵帝果然是一毛不拔呀!   
  (下一章将是《七星宝刀》)                  
第一卷 我生之初尚无为 第七章 七星宝刀    
  祝贺的人群络绎不绝,几天后,连王奇远在颍川三个哥哥也赶来了。一路风尘仆仆,还来不及洗刷,王允就把三人拉进了书房。足足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四人才一起出来。只是几个人看王奇的目光让王奇觉得有些毛骨悚然,就好像是在看鲜美的食物似的。   
  当晚的家宴结束后,王允把四个儿子都叫进了书房。几人跪坐已定,王允注视着面前的四个儿子:长子王盖,由于还没有出仕,所以穿的还只是一身华丽的布衣,头戴文士巾,面白留须,已经结婚了,今年刚给自己添了一个孙子;次子王景、三子王定都是和他们大哥一样的装扮,只是两人刚行冠礼,还没开始留须;坐在最下首的是自己的小儿子,年纪最小,却成就最大,是在座的人中唯一一个紫袍加身的人。想想不由老怀大慰,说道:“好!好!”   
  径直转身,取下放在书柜上的一个有一米长的黑色木匣,放在自己面前。沉声对王奇说道:   
  “王奇!你上前来!”   
  那威严的声音,头一次让王奇感觉到了这个炎汉重臣的威严。赶忙上前一步在王允身前跪下。心想,你该不会是有什么宝物要传给我吧,只是就算要给我东西也不用这么庄严吗,把我吓了一跳。   
  王允此时显然是被面前的木匣所吸引了,没注意到王奇的不快,只顾深情的抚摸着那个黑色木匣也不管王奇还跪在面前。过了好一会,才看了王奇一眼,缓缓的打开了木匣。   
  木匣刚一打开,王奇就发现有一丝微光从匣子里传出来,心中不禁一动。待木匣完全打开,看着躺在匣子里的那把古朴美观的宝刀,王奇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了,这就是那把三国第一神兵七星宝刀。只是跟想象当中的样子有点不一样,本来以为七星宝刀怎么也应该是宝石从头镶到尾吗,可眼前的宝刀固然在露出的刀柄上镶了几颗小小的宝石,还在油灯下微微发光,可那刀鞘却是黑乎乎的一片,连点花纹都没有。王奇还在怀疑,王允已经开始说话了:    
  “王奇!我谨以王家第十三代家主的身份将传家之宝七星宝刀传于你,望你今后能带领王家精忠报国,保我大汉。同时也能光宗耀祖,荣我门楣。”   
  “啊!”王奇愣住了。听这意思似乎是准备把家主这一个位子传给自己。王允虽然对家主这个位子很在意,只是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如果自己接了这个位子,他们会不会怀恨在心能。要是到时候他们故意作弄自己,以自己现在的情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吗!刚准备推辞,王允已经催道:   
  “还不快接着!”   
  看看眼前的宝刀,想想还实在是无法抗拒它的吸引。王奇最终还是接过了宝刀,只是嘴上还推辞道:   
  “父亲为何不把七星宝刀传给哥哥们呢?”   
  “你能面对这样的宝物还能想到你的哥哥们,为父甚是欣慰哪!放心好了!我们王家历来没有传长传嫡的规矩。呵呵!当年为父也不是长子。”看来王允也为自己能传到七星宝刀而自豪。   
  旁别的大哥已经开始替王允解释了:   
  “今天下午,父亲已经找我们谈过了。我们都认为你的才华远胜我们,愿意支持你当下一任家主。”   
  一边的二哥三哥也笑道:   
  “你就接着吧!我们会支持你的!”   
  王奇听他们这样说,知道他们是真的支持自己的。遂捧着沉掂掂的七星宝刀在王允面前磕了一个头。   
  王允见王奇正式接了宝刀,就有把宝刀拿了过来。对王奇四人道:   
  “你们可知道七星宝刀为何会成为我们王家的传家之宝?”说着“噌”的一声拔除了宝刀。只见一把银灰色的宝刀出现在众人面前。光滑的刀背上除了七个略微显现的凹陷外,别无他物。   
  “咦!七颗宝石呢?”让等待看七星宝刀上七颗宝石的王奇大为惊讶。   
  “七颗宝石?”王允奇道,随即释然道:   
  “七星宝刀本来是准备在刀背上镶七颗宝石的,只是到锻好以后,刀身太硬,只弄出了这么七个印痕,宝石根本镶嵌不上去。”说这把七个凹痕向四人一展示。   
  然后又略微羞涩的说:   
  “最后只好把七颗宝石镶在了刀柄上!”又把刀柄上的七颗宝石展示给四人看。   
  果然,刚才王奇没仔细看,现在一数,刀柄尾部的位子,不多不少,刚好镶着七颗闪闪发亮的宝石。   
  王允显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从王奇头上拔了一根头发,对这宝刀的刃口轻轻一吹,“噗”,结果一根头发竟然分成两截掉在地上。把正捂着头心里暗叫王允报复的王奇吓得目瞪口呆。这就是传说中的吹毛断发。   
  又取了案几上的十个铜钱放在地上,轻轻挥动宝刀劈在上面。“哗”的一下,十个铜板分成二十片飞溅开来。其中一片还溅到了还在发愣的王奇身上,把王奇吓得跳了起来,口中还叫道:   
  “好刀!”   
  王允见终于把这个一直是一副小大人模样的小儿子吓的大失常态。不禁“呵呵”的笑了起来,道:   
  “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乃当世第一神兵。这就是七星宝刀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王家的传家之宝的原因!”   
  王奇再次从王允手中接过了对他来说略显沉重的宝刀。轻轻抚摸着宝刀,不由说道:   
  “如此宝刀,父亲大人怎么不给它配一个漂亮点的刀鞘呢?”   
  “呵呵!如此宝刀,一般的刀鞘怎么配得上它呢!你别看现在的刀鞘不起眼,它可是用海外的黑犀牛皮所制,刀剑难伤。也是一个宝物呢!”   
  王奇想不到连这个不起眼的刀鞘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物,当下大喜。再次向王允下跪保证道:   
  “孩儿定然不会使此宝刀蒙尘,也定然不会辜负父亲大人的期望!一定竭尽全力光大我们王家!”   
  (下一章《三戏周瑜》)                  
第一卷 我生之初尚无为 第八章 三戏周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