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用受惩罚,反而能得奖励。
“什么事情?你说吧!”妇人本来板着的脸色,在听到婢女的话后就放松了下来。
婢女却并没有答话,只是拿眼睛看旁边侍立的几人。
“你们都下去吧!”妇人领会的挥挥手。
看到其他人都离开了,那婢女才移到妇人附近,对着妇人低声说道:
“夫人!你可知道有人建议主公将大公子召回,让他出兵敌军后路的事情!”
“恩!”妇人点点头,“这件事情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现在几乎弄得满城皆知了!”
这个妇人是袁绍的妻子刘夫人,她给袁绍生了小儿子袁尚,极受袁绍的宠爱。当初袁绍被拜为魏公时,就有意立袁尚为世子,无奈当时袁尚年纪尚小,长子袁谭却不但成年,还给袁绍攻略了青州的济南国,废长立幼实在说不过去。最后在刘夫人的建议下,袁绍竟然没有在当时立世子,而是准备在等袁尚成年,建立一点功业后再立他当继承人。
其实这件事情差不多就是妇人传播出去的。因为觉得袁谭镇守青州和袁氏老巢渤海多年,在这些地方肯定已经根深蒂固,当许攸提出让袁谭放弃青州时,最高兴的就属这个刘夫人了,一不小心,在小丫头面前说漏了嘴,消息便慢慢的被传了出去。
“可是夫人!奴婢今天在去给夫人买胭脂水粉的时候,听人说,好像主公有可能会传大位给大公子呢!”
婢女小心的注意着妇人的脸色道。
果然,刘夫人当场变了脸色。
“胡说!”
但随即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下脸色,斥道:
“快说!外面怎么会这么流传?”
小婢女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兴奋道:
“听那几个公子说,主公让大公子进攻后路,就可以总揽清河、魏郡等地的兵权,只要两面夹击,败了敌军,到时冀州上下定然会以为是大公子救了大家!如果群臣响应,就算主公想立小公子,也是不可能的!”
刘夫人紧了紧眉头。
小婢女察言观色,继续说道:
“他们还说,支持小公子的审先生和逢先生已经一死一囚,大公子却得了郭军师和辛氏兄弟的支持,正是人声鼎沸之时。许军师本来是中立的,看到现在这样的局面,自然准备投效大公子了,而且还有消息说,大公子曾经送了大量的礼物给许军师,这次的计策,就算是投效大公子的回礼……”
“闭嘴!不要再说了!”刘夫人终于忍耐不住的站了起来。
深吸了口气,脸上随即恢复平静。
对婢女露出一个娇媚的笑容,温声道:
“随我去见魏公!”
摸了摸鬓角,甩甩长长的头发,骚首弄姿的向前庭走去。
*************************************************
许攸府中。
一个衣着华丽的青年男子端坐在客厅。
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
“是什么人来访呀?”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声音结束时,一个头戴军师帽,身穿文官袍,双眼有神,面白留须,眉宇间带了一丝无奈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小人卫员拜见大人!”青年拜服道。
“卫员?本官好像和先生只是数面之交,先生此来何意呀?”许攸看了一眼放在旁边的礼盒,本来皱着的眉头也稍微松了几分。
“这个!”那个青年眼珠一动,先从袖口中取出一张礼单,递到许攸面前道:
“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人笑纳!”
许攸单手接过礼单,看了一眼上面的名目,随即笑道:
“哈哈哈!无功不受禄,这个礼物不收也罢!”
随手把礼单放在了旁边案上。
那青年却上当了,听到许攸说不收礼单,以为是真的不准备收。立刻慌忙道:
“还请大人帮忙!这件事可只有大人才能帮忙呀?”
“哦!说来听听!”许攸手指轻敲案上的礼单,微笑着说道。
“这个!是这样的!小人家中经营着信都最大的米店,但最近因为敌军长时间驻守在城外,已经很长时间没接到外地运来的新粮!粮店中的米都快有价无市了!听闻军中粮草充足,还可以不断的从外面调集,小人想……”
说着期待的看着许攸。
许攸听了却是一阵皱眉。
擅自买卖军粮,那可是杀头的重罪,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意的。不过看看旁边的那张礼单,又实在是有点舍不得,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眼珠一转,已经有了主意。
“军中粮草充足,可那都是军中之物,肯定不能卖与民间!这样好了,你不是因为敌军攻城,没法得到新粮吗。我军马上又有一支粮队即将出城押粮,由我来说情,让你也派人跟上,到时候一起购粮返回!有军士护卫着,应该不成问题!”许攸温声笑道。
“这个……”那青年稍微有点犹豫。
这和计划稍微有点不一样呀。不过眼前的确是最佳的机会了,想要让对方让步看来是不可能了。遂咬咬牙道:
“好!如此多谢大人了!”
许攸大喜,忙趁机悄悄的收起了礼单,再和那人客气了几句,就开始送客了。
***********************************************
“啊呀!夫君大人!这是西域的供香呢!”
“啊呀!这是琉璃器!”
后院中一个女声惊喜的尖叫道。
许攸也是满脸高兴的拨弄着一匹细绢,嘴上道:
“恩!不错!看到这些东西,今天在本初府上受的气也消了!”
“怎么?夫君又在魏公哪儿受气了吗?”
“可不是,那袁绍鼠目寸光,前几天还只是舍不得放弃青州二郡,今天却变成斥责我不该搀和到立嗣的事情中去!想我许攸何人,那里愿意理会他的那几个犬子!如果没有我,他怎么可能挡住王奇这么多天!就连那王季云,也在早前托陈孝起(陈震表字)送书邀我出仕,本初无能儿竟然敢不听我之言!哼!等着看好戏吧!”许攸愤愤的道。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下) 第一百九五章 围三缺一
王奇坐在大帐中,翻阅着京师送来的各种文书。
旁边侍立着铁塔般的典韦,不远的角落处,还有一个小兵摇动人力风扇,往王奇这边吹风。
炎炎的盛夏,王奇帐中却并不没有那么的酷热。
“主公!郭嘉等求见!”帐外郭嘉沮授等人一起报名觐见。
“哦!快快进来,可是有信都城内的什么消息?”王奇欣喜道。
郭嘉、沮授、蒋干,娄贵已经应声进来,几人面上全都带着微笑。
“呵呵!主公所料不差,确实是信都城内传来了消息!”
“好!快说来听听!” 王奇示意卫士给几位谋臣搬几个小凳子过来。
虽然文官一般都喜欢跪坐,但在军营中,他们还是得选择座小马扎。
“这几天天气炎热,袁军那边人畜的饮水量都增加了很多,尤其是外族骑兵的战马,由于离江河太远,不敢轻出,军马的饮用水还经常得从城中运出来补给,早上取水的时候,经常造成城内的百姓用水紧张!至于信都城中的那一万骑兵,更是已经好几次因为和平民争水而出手伤人了!”郭嘉禀告道。
“哦!”王奇听了皱皱眉。
虽然听到敌军内乱应该高兴,但得知异族骑兵竟然出手伤害百姓,他这个已经把信都百姓当作自己子民的家伙,当然会有点不高兴了。
“袁本初虽然昏庸,但也是一个血性男儿,他不会又准备放过那些外族吧?”
“哈哈哈!这次就算袁绍不处理,那些外族骑兵也没占便宜!”沮授笑道,“冀州男儿皆是豪杰,对于运水到城外的袁军没什么表示,对于那些擅自出军营来取水的骑兵,自然是不会客气!虽然也伤了几人,但绝对比那些蛮夷好得多!”
王奇这才笑着点了点头,难怪看他们刚才都一副高兴的样子呢。
“袁绍也还算明理,在得知情况后,只是好言的抚慰了一下那个异族兵统领,并没有责罚百姓!最后那个骑兵首领一怒之下,已经带着部队跑出城来,和驻守在那两个大寨中的骑兵汇合在一起了!只要稍加挑拨,应该就能取得奇效!”郭嘉也微微笑了笑。
“奉孝可是有什么好计策了?”
郭嘉神秘一笑,道:
“好的计策没有,下作的计策到有一个!主公上次令人配制泄药的事情给了臣下一点启发,如果让城中的细作往水车中下药,应该可以造成奇效。说不定到时那些骑兵的战马因为泻药不能跑动,还能让我们白白得到五万匹新锐战马呢!”
“嘿嘿!”众人会心一笑。这个计策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上次王奇在预料到袁绍准备劫粮后,曾经想过在粮草中下药,故意让他们劫走。可惜袁军太过无能,无能到几次劫粮都没有成功的一点可能,最后只好直接将他们击毙了事。这次虽然不能从城外向城内送药,但这点药即便是在城内也能配制。
“对了!那许攸处境如何?”上次套住许攸的计策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王奇也没想过真让袁绍杀了许攸,只要袁绍不再信任许攸就行,袁营其他的谋臣根本就不放在王奇的眼里。
“许子远自从上次献计让袁谭放弃青州,却遭到袁绍斥责后,已经得不到袁绍的重视了!这几天的水患,袁绍干脆让他负责前去组织挖井,几乎把他当一个武将使了!”郭嘉调侃道。
“哈哈……”众人齐声大笑。
让一个孤傲的文士去挖井,众人实在没法想象他的愤怒。
“那批粮草也快回来了,到时许攸的处境就会更加被动!恩,我要不要顺便派个人去招降一下呢?”王奇征询意见道。
“主公!那许攸也非弱者,如果知道真相,恐怕有可能会随机想出应变之策,还是等战事结束,再前去招揽吧!许攸既然贪财,定然不会甘于平淡的!”沮授出言道。
“好!既然这样,那整个计划就在那批粮草回来时执行,还请沮先生传书田元皓先生,请他帮忙配合行事!”
“诺!”沮授领命。
**************************************************
“许子远!你看这是何物?”
袁绍狠狠的将一份文书扔到许攸头上。
“哼!竟然敢勾结商人,盗卖军粮!”
许攸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本来听到袁绍召见自己,正在负责挖井的他,还以为袁绍准备重新重用自己了呢。那想到兴匆匆的赶来,却遭到了袁绍这样无礼的对待。
将文书扔到臣子的头上,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袁绍做出这样失礼的行动,可见他之愤怒。许攸虽然内心已经将袁绍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遍,但嘴上并没有辩驳,只是拣起已经掉在地上的文书,仔细的看了起来。
文书是负责押送粮草的运粮官写的,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当初许攸曾经向他们说情,准许一个商人同行去买卖粮草,只是这次回来以后,因为路上遭到王奇军小股骑兵的偷袭,被烧了一部分粮草,双方的粮草数目都有差了不少。结果那商人竟然准备将军方的部分也一起运走,还说是许攸答应过的,并信誓旦旦的称许先生已经收了他们定金。军士不敢作主,遂上书请袁绍定夺。
其实军中类似这样搭顺风车的有不少,历来重视豪门大族利益的袁绍,只要他们向军对缴纳一定资助,一直是默许的。这次如果不是涉及到许攸,如果不是涉及到最为重要的军粮,涉及到危害战局的事情,他绝对不会这么生气。
“主公!臣下根本没收过那个人什么定金!”许攸脸色铁青的答道。
他想不到自己和袁绍同学多年,又给袁氏效忠了这么多年,结果却因为这么一件完全不存在的事情,遭到袁绍劈头扔书的待遇。一时之间,只觉得心中无望,都没时间理智的去考虑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只是急切的为自己澄清。
“原来只是没收定金呀!”一个很低的,但足以在静寂中听清的声音从角落中传来。
正是因为不肯献计,一直倍受袁绍冷落的田丰。
群臣听了都是一愣,心中领会,以为许攸是在抱怨他没有收定金就答应了此事。
“报!”门外进来一队卫士,手上还抬了几盒东西。
“主公!我们在许府搜出了那人所供礼单上的物品,审问许府家丁,也俱招供那些物品系别人所赠!”当先的卫士上前禀告道。
许攸愣愣的看着那些卫士手上的礼盒,脸色已经从青变成白了。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话。看到这样的情形,他对袁绍的心已经死了。都这样无礼的派人搜查自己住宅了,自己的解释他还会听吗。
果然,袁绍在听了卫士的话后,当即对着许攸喝道:
“滥行匹夫!本当将你斩首,权且寄头在项!速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
看到袁绍愤怒的眼神,身边谋臣们幸灾乐祸的表情,还有后屋隐隐闪过的妖媚身影,许攸暗暗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对袁绍作了一个长揖,便踉踉跄跄的走出了门外。
许攸此人平时自负才高,长以袁营第一谋臣自居,因而和同僚之间的关系很差,这次遭难,从头至尾,竟然没有一个人给他说情。
就在许攸双眼无神的将走出魏公府时,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急匆匆的跑了进,嘴上还喊道:
“主公!大事不好!楼难将军谎称我军对他们下毒,正在率队攻击我军士兵!”
许攸听到的时候脚步不由微微一顿,但随即苦笑着摇摇头,既然都不想再见我了,何必自找没趣呢。
甩甩手,轻步往自宅走去,孤独的身影后面,是一片混乱的魏公府。
***********************************************
王奇军营。
王奇亲自率领一旅之师驻守在军营中。
张辽,关羽,赵云,典韦,陈到诸将,则是各自率领一队士兵列队在营门处。
对这几位将领和他们身后的士兵来说。
前面,就是信都城。
前面,就是功勋。
前面,就是爵位。
虽然王奇已经说过了,由于袁绍还有十几万士卒,四面围攻不给他们生路的话,可能会引来誓死抵抗,所以决定用围三缺一的方式,消灭袁军主力,将剩下的士卒赶到东方去。但是作为一个武将,他们最大的目标还是临阵坡敌,全歼敌军,只要有这可能,只要不违反军令,他们还是会努力争取。
这一战结束以后,他们中的多少人将能封侯拜将呀!
浓烟已经从袁营城寨方向升起来了,没多久,了望手传来报告,信都城门在今天早上运水出城后,再次被打开了。
“嘶,吁吁……”也许是闻到了大战的气息,将领们的马匹开始不安分的走动起来。
士卒们也期待的看着主公王奇,等他下攻击命令。
但王奇却只是一脸平静的端坐在爪黄飞电上,张辽、关羽几人也还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只有典韦稍有期待的看着王奇。
“投石车部队准备好了吗?”
“回主公!投石车已经出发!”
“恩!”王奇点了点头,却并没下令部队出发。
知了在鸣叫,烈日当空照。
士兵们并没有对烈日有多少害怕,但这样闲站着,还是非常不愿。
看到士卒都摩拳擦掌的有点激动,王奇心中喜欢。军心可用呀!
不过再看到几个士兵已经微微有急不可待的神情,王奇便知道不能再等了,一鼓作气,再下来就会变成衰退。
“主公!敌军营寨打开,开始在城门附近交战!瞬间死伤已经不低于百人,应该是真的在作战!”
“出发!”
了望手的话音刚落,王奇就正式下令。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下) 第一百九六章 最后一围
夕阳西下,暑气渐退。
正是收兵纳凉的时候,袁绍却带着一千多骑兵在奔驰。这也是没办法,他们的后面,是一望无际的败军,再后面,则是更多的敌军。
下午的那一战,是彻彻底底的惨败。
当袁绍知道异族骑兵在进攻自己的士卒时,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城内的部队出击,尽快平定叛乱。因为他只知道自己在城外仅有六万步兵,用六万步兵来对抗五万骑兵,肯定是必败的局面。但在外面的王奇军正虎视眈眈的时候,这样一个命令,无疑是非常愚蠢的。
没有许攸的提醒,加上田丰这样的人有意不提醒,致使这个愚蠢的命令非常顺利的被传达了下去。
实际上此时的虽然异族兵占了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五万多战马中,超过三万匹战马已经完全没法站稳,还有一万多匹战马没法奔跑,只有不到一万的战马,因为执行警戒任务没有喝水才躲过一劫。如果不是因为伤害战马伤了这些异族骑士的心,让他们发挥出了十二成的战斗力。可能光凭寨内的六万步兵,就能将他们打败。
袁绍这个匆忙的决定,唯一的成果就是给王奇军创造了一个进城的机会。
伴随着急促的跑步声,一个个小小的铁皮包从王奇军方向扔了过来。
“轰,轰……”的爆炸声传来。
虽然不是每个铁包都爆炸,但就凭爆炸的那几个,也足以将城门周围的袁军炸成碎边,将城门炸成半毁。当初王奇因为棉花要从西域进口,尽量的减少了导火线的长度,想不到竟然取得了让炸弹凌空爆炸的奇效。(注:王奇军的导火索,是用浸泡了磷粉的棉线代替的。)
袁绍其实在下令开城门平叛时,也有点担心王奇军会趁机冲进来。所以下命令没多久,自己也匆匆带上所有的兵马,前去支援,准备在王奇军反应过来前解决异族骑兵。然而,当他亲自率军赶到城门附近,看到的却是一片血肉模糊的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