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琅琊惜-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娶我,只能做妾!因为正房的夫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合法立下的,不能休掉,否则就是不孝。怎么能让他为我背上这种不孝之名?但是,绝对不能忍受自己做个小老婆,一个来自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在这几百年前落后封建的社会里,屈身做小妾……真是丢尽现代女生的自尊了!既然十二分的坚定,不与人平分秋色,共事一夫。那回答自然要清晰明了!我要的是感情专一!明知道眼前的他不是那种受现代婚姻法约束的男人,并且是将来还会成为一国之君的豪情男子,一个顶天立地名垂青史的英雄!试问自古帝王哪个不是后宫佳丽三千,哪个不是妻妾成群,脂粉成堆,可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凄苦谁又能了解……固守着我的爱情原则,尽管面对的爱人将来是皇帝,明知他的一生会有很多女人相伴,在我出现之前或在我消失之后,但是,眼下在他身边的时候,在有我的时段里,他只能对我专情,否则,宁愿选择放弃。

沉默无语,不作回答。

他叹口气,知我心里不爽。但不知瞬间我的思想翻越万千,正如他不会明白我来自何处一样,想告诉他,其实我是未来世界的人,所以坚守一夫一妻制……终究没有说出来,他会以为我疯了,罢罢罢,自己打定主意,按现代人的方式,给他也给自己一个空间和时间考虑。暂时分离吧,也许更适合我们为将来作理智的决定。

我说,“我打算离开这里。”“你去哪?”“去哪还没想好,但是想找借点银两,必须离开这里,靠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他听到这话,先是一怔,随后爆发出清朗的笑声,笑声刚气十足颇具感染力,看着那开心的笑脸,明眸皓齿,真想放弃自尊,做个小妾算了,但是心底的倔强又将柔情咽会去了,扭头冲他瞪眼,“你笑什么?”

“你很特别,一个小女孩儿,你要靠什么来养活自己?”他笑意仍在。

“我自己有办法,你先借我启动资金,借是不借?”有点气恼了,敢轻视我的能力。

“啊,什么子金……你说的,是金子吗?”他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瞪着我,刚才情急之下,一不留神说出个现代词,他当然不理解,看那神情,不觉好笑,我笑道,“当然不是金子,是银子,先借我一百两,等以后我赚到了,再还你。”我认真的直视着他。

“拿去便是,“他掏出一叠银票,“这可是我全部家当啊!但是你总要告诉我,你去哪儿?”他脸上漾起微笑,柔声道。

视线随着这句问话,忧郁的望向窗外,不免陷入沉思里……按史书上记载的,三年后今天,也就是954年的正月,郭威病逝,其养子柴荣即位。(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郭荣,即位后他恢复母姓,为柴荣。)史称周世宗。

周世宗即位后,任开封府马直军使的赵匡胤作为新天子的心腹,会被提拔成侍卫禁军头目,至于赵匡胤创造的那千古流传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巨变则是后话,此处不宜多说。

周世宗不是建都开封吗?有郭哥哥在,至少相当于江湖老大,万一红道白道的来骚扰,也有人罩着。况且,我知道,将来,也就公元960,我的匡胤哥哥会在那里开创他的宋朝基业,成为“统一天下,结束战乱”的一代明君。

开封?是的,就去开封!我要在开封施展手脚,运用现代人的智慧,尝试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碰撞后的滋味。

到底是做大事的人物,思维就是不同寻常,见我提出的要求怪异荒诞,赵匡胤还是表示尊重、理解,加支持。我深知,世上万物,自有定数,天机不能泄露,否则会引致灾祸,他的辉煌明天上官蜜就算熟知,也只能秘而不宣,化作含蓄的鼓励。

相聚总是短暂,离别总是来得太快!

临别时,为了行走江湖方便,换成男装,翻身上马,怀里揣着他赠送的银两,信心百倍。可是,身后那缕暗含忧郁的目光,在我回眸的一瞬即刻藏起,报以轻松自然的微笑,他不知我的心面对离别,比他更痛,笑着让他先返身离去,不想他看见我的脆弱,软弱的眼泪只会减低他的斗志,摧跨他的豪情。

再三催促他先离开!……赵匡胤或者古代的萧松,你是什么身份无所谓,爱你的心一样真实!离开你不是想真的消失,今天的别离正是为了将来的相聚。谁能了解这些良苦用心?不能说的不说也罢,可他,明白此刻他的万千思绪滂湃不已……这束马而立、玉树临风的伟男儿,寒剑般光华四射的眼眸痴痴望来时,令人忍不住心神俱乱,心头剧颤。真想抛开一切放下所有融化其中,唉,胤,或者松,无论是谁,也许是你们合二为一了,这番深沉如海的情意蜜儿铭记在心!……鸿浩冲天之志,不能让儿女情长羁绊,上官蜜来到这里本就是个错误,如果因为一己私欲绵绵不休,影响你的前程,岂不成了历史里的千古罪人,真有缘分,自然会水到蕖成,再续前缘……

眼神交织的爱意,无休止无尽头……儿女情长,必会造成英雄气短!唉,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缠绵之后,决然的挥手作别吧。

“蜜儿,记住,你是我的……终有一天,不管你在哪儿,赵匡胤都会来接你,等我!”他紧紧拽着马首缰绳,身板笔直,星眸如炬,声音如钟鸣般洪亮……黯然无语,微微点头,挥手示意他先离去。

少顷,他奋力掉转马首,使劲一夹马腹,骏马仰鼻长嘶,撒开四蹄,疾弛在渐落的夕阳里……

注视着那策马远去的身影,越来越淡……扬去的滚滚黄沙像烟雾一般扩散开来,由远至近,弥漫到眼前,已经满眼模糊,泪若珠帘,湿透了衣襟……

生存

第一次见到他,在客栈的时候,他说“蜜儿,等我。”今日离去,他最后说的仍然是“蜜儿,等我。”虽然这句话前后出现的分量截然不同。可是他却将希望留给我,让期盼占据我的心,让我等待,难道上天注定我穿越时空来到千古之国时,遇到前世的爱人,必须靠耐心和痴心去等候才能有收获?谁能告诉我,要经历什么才有真正的答案。

好的,我会等你,不管你是谁,化作谁的身份,你我之间共有的默契,像熟悉彼此的气息一样敏感,不论你在哪里,我都能找到你,诚如你言,不管我身在何处,你能找到我,我愿意无悔的用寂寞来相伴来等候,直到千年。

收拾心情,策马前行,一路的风景也算秀丽,可此刻我却无半分情绪,想起曾经听过的京剧段子,里面的词正对此刻我的心情。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窀窀的行,却告了相思回避,

破蹄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十里长亭,

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数日奔波后,是夜,星空明亮,疲倦不堪的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河南开封府。

市集繁华,民风淳朴,经过多天的跋涉,先找一家客栈好好洗个澡,换身衣服,再观察一番,然后决定下步棋怎么走。

在二十一世纪里,我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其他并无所长,熟知历史和文学诗歌,是强项,此刻也是生存的唯一方式。决定运用所学开办私塾,执教育人。学堂的宗旨定为,无论出身富贵或贫贱,只要是真心求学,一概欢迎。

古代封建社会里,女子做先生,自然是社会所不容,且不说女子抛头露面的有失妇道,更不会被人尊重,相反还会招来轻薄和唾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准备后,我束胸掂肩改装成男性,自称上官无涯。开办“学海无涯”私塾书馆。

匡胤哥哥所赠百两纹银经过租房,置办教具,家具等等准备后,已经所剩无几,好在万事具备,只等学生报名了。

广告的力量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以将亲笔书的招聘学生启事,贴在城里很多地方,那时幸好没有城管这样的机构,要不就该来找麻烦了,还是典型的乱贴小广告。为了生计,为了能在这遥远的年代和时空里生存下来,只好放弃一些现代人习惯遵守的社会道德。

就这样,陆陆续续已经有七八家来给孩子报名念书,眼看,学馆就要郑重开业了。给自己定的标准人数是十个。

既然还缺两名,就耐心再等等。

这天,日头正毒,风平树静,炎热的天气令人烦闷不堪,在书馆内看书已久,正想起身活动一下筋骨,眼见门外一个柔弱的身影款款而来。

“请问,此处可是无涯学府?”一个妇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正是,大嫂可是为孩子求学来报名?”从书桌后面站起来,打量着她。门外询问的女子年龄大约二十五六,身材略矮,面目清秀,装扮朴素。

“请问先生可是上官无涯?”她手里拿着书馆的小广告,看着我一派读书人的打扮,试探的问着,眼神却不敢直视,只是看着身前的案几。

“大嫂好眼力,本人正是上官无涯。”见她窘迫,沉吟答道。

“既是有福见到先生,还请先生能够收下我家两个顽皮小儿,将其教导成有用之材。”这妇人微微含首弯腰,面色庄重诚恳。

合计了一下人数,正好,收下他们,十个学生,可以开馆了。

妇人喜滋滋的离去了。长叹口气,老天待我不薄,总算有份益人的事业来体现价值,匡胤哥哥肯定想不到我会女扮男装的执起教鞭在开封城生存下来。

不想遵循封建社会那套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开创完全现代的教学理念,除了学古文外,将数学,美术,音乐,体育都结合到课程里,一天中分时段来实施它们,很显然,这是非常新奇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居然有更多的孩子家长慕名而来,虽然可以增加收入,但同时也感到仅仅靠个人,力量薄弱,需要扩大规模,增加人手才行。

可是上哪儿去找合适的人呢?初来咋到的,谁也不认识啊。再说吧,扩馆的想法只好暂时放放了。

这日,正上课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深情并茂的念完这首名篇,示意学生跟我一起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孩子们摇头晃脑的齐声念着。满意的点点头,正欲继续往下讲,这时……

“老师,何为蒹葭?”一个男孩清脆的声音响起。何大毛。这孩子,很聪明,爱提问,不过在礼节上还需要引导。于是含笑不语,做举手提问的动作,示意他以后若要提问,必须先举手遵守课堂规矩。果然,小家伙认真的举手了。不错,还算懂事。

“蒹葭是指芦苇,蒹葭苍苍,意为芦苇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茫茫……”向往着那景色,解释道。

“那伊人是谁呢?为何要在水一方?她是在划船吗?”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忍俊不住,课堂上有些稍大点的孩子笑起来,有些年龄小点的孩子则跟着发言,“我喜欢划船,划船可好玩了……。”我清清嗓子,举手示意安静下来,

“大家安静,文中所谓的伊人,乃是作者所向往和追求的人。作者不知道她在哪里,只是朦朦胧胧的说在水的那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人和意境追求向往的心态。”讲到此,看到孩子们脸上认真的表情,不禁摇头,他们小小的年龄,尚未经历过人世间的情感,哪里能了解诗人情感迸发时心灵上的无限渴望,对于诗经赋予的含意他们只能从字面上懂三分而已。

突然想起二十一世纪琼瑶小说里的《在水一方》的歌曲,念至,于是轻拍书案,敲着节拍,缓缓唱起:绿草青青,白雾迷离,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找寻她的身影,无奈前面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似乎未散,书馆里安静如无人之地,孩子们痴痴的看着我,眼神都是无比的崇拜,他们当然没有听过通俗流行歌曲,一定是觉得曲调特别,但显然,他们又感受到了歌曲旋律的优美,加上我的歌声向来比较自信,曲终后的寂静无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真好听,老师能否再唱一曲?”还是那个胆大的何大毛。不由笑起来,微微摇头,“行了,孩子们,现在我们继续熟读这首诗歌。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继续聚精会神上课的我,全然没有注意到窗外一个修长身影悄然默立已久。

失落

课毕,人去馆空。

遥望天边,斜阳西沉,按经验,此时应该是下午四点多,歇息片刻后,换了身居家服,仍是长袍束腰,绸巾束发,一派文弱书生的装束。

“上官先生可在?”突然,院外男子声音响起,中气十足,洪亮绵厚,让我想起美声唱法的那些歌手,嗓音条件不错啊,难道又是为求学而来?我揣度着,但随即整整仪容,踱出门来。

来者身高六尺,宽肩阔背,面目俊朗,双眉浓密,斜插入鬓,眼神清澈,正派坦然,虽着一身简单白袍,但从质地面料却透出主人暗藏不露的华贵气派。

我上下打量着他,心里瞬间却转了好几个问题,看气派,莫非来者是王公贵族?看他那目光坦然,似乎不是挑事来的,那是为何到这简陋书馆?难道他家也有小孩?不会不会,像他这样身份的应该是先生上门执教。那,此人是谁?

他见我出来未语,只是目光上下乱转,便含笑抱手作揖。

“请问,先生可是……?”“正在上官无涯,敢问阁下尊姓大名?”我收起探究的眼神,斯文回礼道。

“啊,在下免贵姓张,字永德。”白袍男子轻声答道。

“哦,不知阁下来此找上官何事?”我当然要弄明白这人来这儿干嘛。

“先生莫怪张某唐突造访,只因张某慕名登门,乃欲请先生为家中小儿启蒙教学。”他诚恳的神态令我对他增添好感不少,如我所料,为家里小孩请老师来了。

“小公子贵庚?”我问道。“虚岁有七。”他答道。

“为何不直接送到馆里来?其实开放的学习环境,氛围,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是很好的。”我说出我的想法,他似乎早就料到我会有此疑问,很快答道:

“先生不知,小儿天生体质虚弱,患有心跳不稳之疾,不宜出门求学。因此特请先生上门施教,酬薪随先生来定。”张永德脸上虽然浮起一丝浅笑,但眼里却闪现出隐隐的无奈。

心疾?难道是先天性的心脏病,可怜的孩子,生在这医疗落后的年代,无疑是判了死刑,谁知道能活多长时间,要是在现代,只需要一个心脏手术就能重新获得健康。唉,我心里明白,不由自主跟着叹了口气,略微点点头。

“先生可是同意?”眼前男人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喜悦。既然身为人师,自然义不容辞。更何况还是个身患绝症的孩子,我默然含首,就当是做善事吧,陪陪那个可怜的孩子。

做父亲的欣然而去,望着他轻快的脚步,我深感,美好的感情,不仅仅局限在爱情,凡是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感情,都是一种美好的爱,就让我在这个战火纷乱的古代都市,释放一个现代女子高尚无私的博爱之心吧。也算没给现代人丢脸。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没有说出来,就是在偌大开封府,名士满天下,那些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私塾比比皆是,为何他单单要请我这个年仅弱冠,名不见经传的书生上门施教呢?难道我有旁人不及的才华?拉倒,就算我能吟诗作对,也是因为大学里学过古文,略知一二,谈不上才高八斗。难道看中我师出名门,桃李满天下?更不是,教书生涯不过半年,学生还没毕业过,更没有对外人讲过师承何处,那,此人用意何在?难道他看出我真实身份是……………女子!我一惊,心里刹时惊慌起来,老天,如果被他看穿我的性别,那我这私塾真就开不下去了。

张家在开封真算大户了,不说一众佣仆穿着整齐,就连门口也有专门开门迎客的家丁,进到屋里来,设施更是强调华丽,满屋的紫檀家具令我喜爱不已,要知道我可是个紫檀迷,对于这种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非常偏爱。墙上的字画如果都是真迹,可就发财了,特别是那幅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真是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气势雄伟。能欣赏到北宗的佳作,怎不令人激动万分,我忘了自己来此的身份和目的,只是沉浸着画中青山绿水的意境里。

“真不愧是唐代宗室的代表作,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我喃喃自语。

“看来先生对画也颇有研究?”男子声音在身后响起,我回头,是张永德。

回身施礼,未敢轻易说话,惟恐被笑轻浮。

“不必拘礼,上官先生,依你看,此画同展子虔的《游春图》比较,哪幅更好?”张永德微笑着,目光看向我。

我略微思考了一下,答道:“展子虔的《游春图》对山石的勾勒比较平板,树木排列稍显呆板,给人以”千树一面“的感觉,技法也比较稚拙,”我踱到这幅《江帆楼阁图》前,继续说道,“但看此画,山石,树木均有曲折变化,就以屋前的三棵松树来说,相互交错,偃仰多姿,夹叶的画法也增多了,像这鹿角式,元宝状和火焰式等等,可见,李思训在继承展子虔的画法基础上把青山绿水的表现技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哈……哈—哈—”张永德仰头大笑,我莫名奇妙,笑我太主观的评价人家一代大师?还是我的看法和他的意见不同被他耻笑?我有点纳闷,眼睛紧盯了他一下,他一楞,感觉到了我的不快。随即收声道:“上官先生莫怪,方才在下是心生快意而笑,并无轻看先生之心,相反,对于先生的妙论,在下佩服得很。”

我松了口气,心想,咱不是小气之人,既然他解释一番也就没有什么可在意了。

今天的张府之行,带给我的感受却有点异样,特别是身为主人的张永德在课毕后亲自送我出府时的殷勤,没有一丝华府主人的气派,做着本应是管家做的送客之职,令我有点受宠若惊。

书馆的课自然是不能耽误,给张府做先生也得兼顾,两边奔波,身体有点吃紧,因此收了个弟子,帮我时常跑跑腿。

奔波在书馆和张府之间,我的古代生活尚很充实,至少,我在自己的努力下生存下来了。

可是匡胤哥哥在哪我并不知道,因为战世纷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