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音闻言,心思一动。

“那夫人可愿意把君女给我家明儿做媳妇呢?”姜音笑着问道。

其实,姜明最近总往制器屋跑,每天都很早出去,很晚才回来。姜音便觉得奇怪,一问之后,才知道儿子这是在帮君女做东西呢。

又联想到以前的种种,姜音不得不又一次想歪。

她可从未见过儿子对谁这么上心呢!

以前君女还小的时候,便经常给君女摘果子。姜音一直以为是因为儿子没有妹妹,把君女当作小妹妹来疼爱。

可如今君女也有七岁了,虽说还是小孩,可也不像三岁的时候那种可爱了呀。而儿子还经常给君女送果子。

好吧,暂且把儿子的这种行为当成习惯了。可这回这么勤奋的帮君女做东西又是怎么回事?

还有君女送他的那个风筝,现在还在他屋里收得好好的呢!

这些都让她不得不想歪了!

姜母闻言,不由一怔。

姜音见姜母不回话,也不催她,淡笑着坐在一旁等着。她知道,姜母肯定不会想把君女嫁到其他部落去的!

说来也好笑,姜母这些年都还没想过女儿的婚事呢!

不过,虽然姜母没有想过女儿的婚事,但是有一点是不用想就定下了的。

那就是姜母绝对不会把女儿嫁到其他部落去的。她不会让女儿也尝到她这样的苦。也舍不得好几年都见不到女儿,甚至她死了的时候,女儿都不能在身边!

想到这,姜母双眸里染了些泪水。

姜母想到了姜老氏去了的时候,她却没能在身边。

把婐儿嫁给明儿?

姜明这孩子是她从小看到大的,是一个好孩子,也是一个优秀的好孩子。而且巫主在部落里的地位就只在他们家之下,在部落里可是很有威望的。

姜母又想到这些年,姜明经常送果子给女儿,却没听过姜明送过给其他的人。想是明儿也是因为喜欢上婐儿吧!

把婐儿嫁给明儿,婐儿肯定不会吃苦的!而且,有她在旁边看着,也不会有人敢欺负女儿。

“我看这事可行,明儿那么好的一个孩子,能嫁给他,可是我们家婐儿的福气呢!”姜母笑着答应。

“夫人快别这么说,能娶到君女,是我们家明儿的福气才对!”见姜母答应,姜音不由笑弯了嘴。

就这样,姜明和姜婐的婚事在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决定了。

送走了姜母,等晚上姜明回来后,姜音便将这件事情说了。

“明儿,你过来一下。”姜明站在屋门前摇手。

“阿娘,有什么事吗?”

“来,进屋再说。”姜音牵着儿子走厅屋。

待坐好,姜音才开口说道:“今天夫人来了家里一趟,给我们送了汤圆来呢!”

“是吗。”姜明一怔,笑道。

看来君女下午的时候又做了一些汤圆。

“是啊!”姜音点头,接着说道:“然后,我和夫人聊着聊着,就把你和君女的婚事定下来了!”

姜明愣住。

“阿娘,你说什么?”姜明傻傻的张口说道,整个人看起来呆呆的。

难得看见儿子的傻样,姜音不由噗哧一笑:“我说,在过几年后,君女就是你的媳妇了!”

姜明红了脸,低声问道:“夫人同意了吗?”

“当然,不同意我会和你说吗,傻小子!”姜音笑骂道。

看来,她没猜错,儿子是真的喜欢君女的!

等吃晚食的时候,姜音才和巫主说到这件事情。

巫主闻言,想到那灵气的小丫头,便对姜明说道:“君女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你可要好好的对她!”

“是,爷爷,我知道了!”姜明正了面色,一脸严肃的答应。

巫主弯了嘴角,把碗里的汤圆吃完,打算再盛两个来吃。这个叫汤圆的东西挺好吃的。

姜音见状,连忙阻止道:“阿爹,这汤圆夫人说老人家不能吃太多,你已经吃了四个了,不能再吃了。”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是,又因为糯米很难消化,所以老人和小孩不宜吃太多。

巫主闻言,失望的收回了陶碗。

“阿爹,我留了几个,准备明天煮给你吃呢!”姜音哄道。

巫主闻言,这才笑了出来。

姜母从巫主家回去之后,就见姜婐和姜启两个人在院子里追着球羊跑,两个小家伙又叫又笑的,声音大得老远都听见了。

“嘿!嘿!奶奶!”转了个圈,小不点姜启便看见姜母正往回走,便挥着小手大声的打招呼,小嘴咧开,露出红唇下一排整齐的小牙齿。

“阿娘,你回来了!”姜婐跑得小脸红红的,此时也弯了嘴角,露出红唇一下一排整齐的小牙齿。

两人的笑容一模一样!姜婐十足十的小孩模样!

姜母见状,便决定把女儿和明儿订婚了这件事情先不和女儿说,想等她长大了些再说。

“嗯,你们在做什么呀?”姜母笑着问道。

“抓球羊!”姜启小不点大声答道。

姜母和两个小家伙聊了一会儿,便进屋去把女儿和明儿订婚了这件事情就只和姜父说了一遍。

姜父闻言,低头想了好久,最后点头说了句:“明儿这孩子挺好的。”

他也舍不得把女儿嫁到其他部落去,而部落里,也就只有姜明配得上他的女儿!

就这样,姜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父母许了人。

第二天一早,姜母起床,却意外的在院子里看见此时应该还在床上睡觉的宝贝女儿。

“婐儿,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姜母走近,就见女儿在用石磨磨黄色的豆子。

这种黄色豆子的种子是姜母从娘家带来的,这种豆子煮熟了之后,软软糯糯的特别的好吃。

“阿娘,今天我来做早食!”姜婐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牙齿笑着说道。

“是吗,那阿娘来帮你磨这石磨吧!”姜母走近,待看清了从石磨里流出的汁液后,却是一惊,伸出食指指着那白色汁液问道:“婐儿,怎么今天流出来的是白色的汁液了?”

“加了水进去就成汁液啦!”姜婐笑着解释道。

姜婐打算做豆浆来喝。现在磨的黄豆是她昨晚放进水里泡了一夜的,所以今天拿来用石磨磨,出来后就成很稠的汁液了!

等把剩下的黄豆都磨好后,姜婐便把用来装磨出来的黄豆汁液的大陶碗端开,再把石磨清洗干净。

“咦,婐儿,这是什么?”姜母端着装着黄豆浆汁液的大陶碗进了厨屋后,就见桌子上也放着一个装满了白色汁液的大陶碗。

“这是我早点的时候用大米磨出来的汁液!”姜婐说道。她打算用这大米磨出来的汁液来做肠粉吃。而这些大米也是她泡了一个晚上才拿去磨的。

先煮豆浆。姜婐拿了一块布把刚磨出来的黄豆汁液过滤了一边,等把里面的渣过滤出来后,再倒进陶锅里煮。

等煮好豆浆后,姜婐才开始做肠粉。

姜婐先在陶锅里加了些水,再把木架子放进去。拿出一个陶盘,在陶盘上面刷了一层油,再把大米磨出来的汁液倒了一些进去,把陶盘顺时针摇晃一下,让里面的汁液平铺开来。

等陶锅里的水煮沸之后,就把倒了大米汁液的陶盘放到陶锅里的木架上,盖上锅盖让它蒸了三分钟后拿出来。

把陶盘拿出来后,姜婐用一把小骨刀把黏在陶盘上那薄薄的一层肠粉铲出来。

照这样的方法,姜婐又蒸了三十根肠粉。家里的人很多,而且姜父他们又是能吃的,姜婐怕不够吃,便做了三十根肠粉。

做好肠粉后,姜婐开始做蘸酱。

把葱、香菇、青菜、猪肉再加一点姜一起都剁碎,加盐先炒一遍,再加些水进去焖一焖。这样蘸酱就做好了。

蘸酱做好后,把它倒到肠粉上面。

最后,姜婐又煮了些鸡蛋,这样早食就煮好了!

把食物端上了餐桌,姜父几人见了肠粉和豆浆这两样从未见过的食物后,都好奇的不得了。

婐儿做的食物虽然都很奇怪,但是每样都好吃到不行!

姜启小不点特别喜欢喝姜婐做的豆浆,一连喝了三碗。要不是姜婐不给他喝了,不然这小不点还能再喝两碗!

豆浆煮好后,姜婐就加了一些她熬制的果糖进去,甜甜的果味豆浆,姜婐也很喜欢喝。

就这样,在这最闲的季节里,姜婐每天都会做些新鲜的食物来吃。

每天都是吃得多,运动量又少,家里的每个人都胖了几斤!

清晨,太阳已照亮大地。

姜婐却还躺在床上没有起来。天气越来越冷,她又开始赖床了!

喔,好冷哦!

姜婐迷糊的睁开眼睛,身子躲在被子里不敢翻身。

屋里放着的炭炉早已经熄灭。

姜婐眨巴着眼睛,考虑着今晚要不要跑去和姜母睡一起,或者把姜启那个小热球给拖来和她一起睡。

冬天一个人睡好冷哦!今天也好像比昨天冷了好多,特别的冷呢!

姜婐起身穿好衣服,开门出去见了外边的景象不由一怔。

原来下雪了,难怪她觉得今天特别的冷呢!

姜婐抬脚往厅屋的方向走去。天气冷了,他们一家人都爱在厅屋里待着聊天做事情。

走了两步,姜婐的身子突然僵住。

对哦,下雪了!

那她的那些存冰用的木盒子做好了没?

天气越来越冷,她得赶在河水结冰之前把木盒子装满水才行,不然她跑去哪里找水?

这里的冬天,部落里的那条河流都会结冰,河里一点水都不会有。部落里的人们用水,都是取雪把它煮化了来用。

姜婐低着头,一边想着她等会儿要去制木屋看一看,一边走近了厨屋。

“嘿!小懒虫你起床了!”姜冉见小妹进来,咧着嘴,便开始了他的每天一丑。

“姑姑,你起来了!”姜启小不点闻言,转头看起,笑着唤道。

姜婐走了进去,在姜启旁边坐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后,对姜冉说道:“四哥,你等会儿陪我去一趟制木屋吧!”

“去制木屋做什么?”姜母走了进来问道。

“天气越来越冷了,得快点把那些木盒子装满水,要不然等河里的水结冰后就没水装了。”姜婐解释道。

“哦,这样啊。”姜母坐下,接着说道:“天气冷,你别出去了,这件事情让冉儿去做就好了。”

姬女见状,把怀里的姜点给身旁的姜立抱着,起身去厨屋里给姜婐端早食。

“阿娘,我在屋里待了好久都没出去过了,你今天就让我出去走走嘛!”自从上次掉河里后,姜婐就出门了两次。

“婐儿乖,下雪了,地上滑。”姜母哄道。

“我会小心走路的,何况还有四哥在旁边嘛!”

姜冉闻言,低着头小声的嘀咕:“那还不如我一个人去呢,有你在,我还得分神看着你!”

“冉儿,你在说什么?”坐在姜冉身旁的姜木偏头问道。

“喔,没什么。”姜冉立马坐直身子。这句话要是给二哥听见了,他的后脑勺肯定又得遭拍了!

结果,等姜婐吃饱了,准备去制木屋的时候,姜父和几个哥哥都跟着一起去了。

叫上了二十个强壮的男子,再加上姜父和姜立几人,一共是二十五个人。不用一会儿,就把制木屋里的木盒子都搬到了河边。

把木盒子都装满了水后,把它们一层一层的摆放在河边。等结成冰块后,就可以抬进冰窖里面了。

姜婐站在一旁,冻得小脸通红。

喔,好冷哦,早知道听阿娘的话,不出来了!

“君女!”

听见有人唤她,姜婐回头,就见姜明心急如焚的向她跑来。

“明哥哥,怎么了?有什么事吗?”待姜明走近,姜婐连声问道。

“君女,我爷爷起热了,怎么叫都叫不醒来,你快和我去看看吧!”姜明急道。

其实巫主病了很多天了,一直在喝自己煮的药,却不见好。到了今天反而更严重了,直接昏迷不醒!

姜婐闻言,唬了一跳。急忙跟着姜明走了,姜冉见状,也跟了上去。

走了半路,姜婐才急忙拉住姜明说道:“明哥哥,先去我家拿些药!”

姜明闻言,三人这才又转了去酋长家拿药。

“婐儿,四哥背着你走吧!”姜冉见姜明急得不行,便开口说道。

小妹走得太慢了!

“喔,好!”姜婐点头,急忙趴上姜冉的背上。

姜冉背起姜婐后,便跑了起来。

回到家后,姜婐捡了几味药,再拿了她的细骨针和一小坛米酒后,便往巫主家赶去。

到了巫主家,三人直接进了巫主屋里。

姜婐伸手摸上巫主老人家的额头上试温度,发现热得烫手。

“明哥哥,你快去拿些木柴进来起火,屋里太冷了!”姜婐说道。

姜明闻言,急忙出去了。姜音也跟了出去帮忙。

不一会儿,屋里就燃起了一个火堆,屋内也变暖了。

姜婐从她的药箱里拿出葱白、生姜、胡荽和盐都放进陶碗里捣成糊状,用一块方布包了起来。再把拿来的米酒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碗里,把包了药的方布放到米酒里面沾湿。

“明哥哥,帮我把巫主爷爷的衣服给脱了!”姜婐吩咐道。

姜明闻言,上前动作迅速的把巫主身上的衣服给脱了。

之后,姜婐用沾了米酒的药布包反复擦涂巫主的前胸、后背、手中心、腋窝和肘窝。擦好后,立即给他盖上兽皮。

“音婶子,麻烦你去拿两块兽皮来。”姜婐回头说道。

“哎,好!”姜音答应,急忙出去了。

待姜音回来后,姜婐便把兽皮都盖在巫主身上。

“明哥哥,火不能熄掉,等巫主爷爷出了汗就可以退热了!”

“可爷爷他为什么还没醒来?”姜明问道。

“巫主爷爷只是睡着了,等他睡够了,就会醒来了。”姜婐解释道。

姜明闻言,安了心。

“明哥哥,我得回去给巫主爷爷熬药。”姜婐站了起来。

“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有四哥在呢!”姜婐连忙拒绝。

回去的时候,姜婐也是被姜冉给背着回去的。

他们来的时候,为了赶着来,便直接从河水里过来的,回去的时候,便也直接走河水了。

到家后,姜婐先去她的小药屋拿了药后,便进厨屋熬药了。

熬药都要讲究火候,一般都是姜婐亲自熬的。

期间,姜婐煮了一碗生姜加葱白端起给姜冉喝。

四哥今天直接走进河水里,弄湿了鞋和裤脚,在姜明家的时候都没有换掉一直穿着湿了的鞋,回来后才换了干的裤子和鞋。

姜婐怕他感冒,便煮了一碗生姜加葱白端去给他去去寒。

结果。

“婐儿,我又没生病,你端这个给我喝干嘛?”姜冉挑了眉,张口问道。

“我怕你生病了嘛!”姜婐嘟嘴,霸道的说道:“快点喝下去!”

姜冉无奈,端着陶碗,一口饮尽。姜婐这才满意的端着陶碗走了。

帮巫主熬好药后,姜婐把药放进篮子里和四哥一起去了巫主家。

这回,姜婐说什么都要往河流中游的石桥上过河去。姜冉却不理,抱起小妹就直接过河去。

“嘿!往年的这个时候,你四哥我还在这河水里洗澡呢!哪那么容易生病。”姜冉见小妹脸上的小嘴嘟得老高,便连忙哄道。

以前下雪天,他还光着脚到处跑呢!这小不点还以为人人都像她一样那么怕冷啊!

这回过河的时候,姜冉把鞋脱了下来,再把裤脚挽了起来。过了河后便立即穿回去。

到了巫主家后,巫主已经醒来了,发了汗,也退烧了。姜音便把湿了的兽皮换成干的。

等巫主喝了药后,姜婐再给他把了脉后,才和姜冉回家去。

之后,姜婐再给巫主熬了两天的药,巫主的病就全好了。

下午,姜婐拿了兽皮,在厅屋里面缝衣服。

姜母进来见了,便开口问道:“婐儿,你在给谁做衣服?”

“给巫主爷爷!”姜婐答道。

她发现巫主穿得太少了,每天就只穿了件用厚一点的布做的单衣,连兽皮都不穿,这样不感冒才怪!

姜母闻言,双眸里迅速的闪过一抹亮光,开口问道:“为什么要给巫主爷爷做衣服呀?”

“巫主爷爷他穿得太少了,这次生病就是因为被冻着了!”

姜母闻言,双眸里染了笑意。

这丫头,她以为人人都和她一样怕冷呀!

最后,姜婐不仅给巫主做了衣服和裤子,还用兽皮做了一个老人家戴的帽子,还有鞋子。

姜婐每天都不停的赶制,只用了三天就都做好了。做好后,便立即给巫主送去。

“明哥哥!”姜婐双手抱着布包,站在巫主家的院子门前唤道。布包里面包着姜婐给巫主做的衣服。

“君女,你怎么过来了。”姜明在屋里听见姜婐唤他,不由双眸一亮,急忙跑去开门。却见了只有姜婐一个人后,又皱了眉头。

从酋长家到他家来,肯定是要过河的。自从上次姜婐掉进河里差点一命呜呼后,每一个人都不敢再让她一个人过河了!

“我来看巫主爷爷!”姜婐说道。

姜明闻言,把姜婐领进了厅屋。

刚进厨屋,姜婐就见巫主他老人家正坐在暖桌边喝着热茶。那是姜婐帮他特意配的温补茶,老人家冬天的时候喝最好了。

“巫主爷爷,音婶子,治大伯!”一进屋,姜婐就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牙齿一一唤道。

“君女来了。”巫主露出笑容,语气温和的说道。

姜婐笑着点头,在看起巫主身上穿的衣服后,不由皱了眉。她都和巫主说过好几次了,怎么还是穿这么少!

“巫主爷爷,你得多穿些衣服!”姜婐坐下后,便急忙说道。

“好。”巫主语气温和的答应道。

姜治和姜音闻言,不由都弯了嘴角。

“巫主爷爷,我给你做了兽衣哦!”姜婐把做的衣服拿了出来说道。

“还有帽子和鞋子!”又把帽子和鞋子拿了出来。

屋里的四人见状,双眸里都闪过一抹暖意。

“巫主爷爷,你把这些兽衣都穿上吧,天气越来越冷了,你得多穿些衣服,不然又会生病的!”姜婐说道。

“好。”巫主弯了嘴角,这回答应得诚恳。

姜婐闻言,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伸手扯过衣服,仰着小脸,一脸期待的看着巫主。

巫主见状,双眸里染了笑意,起身拿过衣服穿在身上。

“还有帽子!”见巫主穿好衣服,姜婐举起帽子说道。

无法拒绝,巫主便接过帽子戴在头上。

姜婐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而一旁的围观的三人,见了巫主这样的打扮,都是一脸的哭笑不得。

然,待姜明送姜婐回去后,也不见巫主把身上的兽衣脱下来,头上的帽子也没摘掉。

“是明儿的福气啊!”巫主喝了一口茶,才缓缓的说道。

一旁的姜治和姜音闻言,都一脸赞同的点了点头。

------题外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