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赚一点是应该的,但是也太狠了吧。”
“一句话,要还是不要,我很忙,没时间和你啰嗦。”
“行,我要了。”
……
这样的一幕,在很多草地上、树林中、山坡上发生,大秦帝国的公民带着钱,欢天喜地回家,而炼狱帝国、明月帝国的人则是一脸肉疼的表情。但是他们也清楚,大秦帝国不是活雷锋,早一步把套装拿在手中才是正理,而且,即使被宰了一笔,这个价格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熔炼之术()
明月帝国,议事厅。
“秦王集团的铸造之术,当真了得。”青牛姓李把手上的灵器套装放下,表情凝重,“防御和爆出之装备相差无几,价格却低得多。如此下去,以后天下装备,将尽入秦王集团之手。”
炎黄的装备分三品,BOSS爆出的装备为上品,品质最好,其次为普通怪物爆出之装备,最后才是玩家打造的装备,价格也是分为断层式下跌,如果单独购买武器装备,首选怪物出品,但是批量购买的话,则是玩家打造的,一来是价格划算,二则数量多。
但是现在,玩家的打造的装备已经不弱于怪物出产,加上产量这个怪物无法比拟的优势,长此以往,玩家还有杀怪的热情吗?
“我观这套装所用材料极为少见,绝非我们熟知的材料,但是级别不低,也不知道秦王集团从哪里寻来这种材料,价格应该在五千金币左右,加上人工、技术、产所等等,成本应在一万至一万三千金币之间,五件套装的利润至少三万七千金币,以五百万套计算,秦王集团仅凭套装一向,就能进账至少185亿金币,这……”酒酣无需醉顿了顿,脸上闪过一抹忧色,“必须阻止秦王集团,否则任由他们发展下去,我们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酒酣无需醉,江南贵族的创造者,最后也是抵不过滔滔大势,加入了明月帝国,他本身财务出身,对于数据很敏感,别人看的是套装的防御,他却看的是套装后面的利润,一番话出来,议事厅人人变色。
185亿金币,这是一个怎样庞大的数字,在座之人,都是一方豪杰,平时都不需要为钱操心的人,见惯了一掷千金的有钱人,甚至自己都是这类人,但是听到185亿金币,还是忍不住心惊肉跳。
玩家的等级提高,物产丰富,财富直线上升,但是185亿金币依然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而且,大家知道酒酣无需醉计算的这个数字是最低估计,实际上只会高不会低。一个拥有如此巨大财富的帝国,他们如何抗衡?
虽说这是一个高手的世界,财富都是浮云,但是那都是激励人的话,在场之人都过了那个需要被激励的年代,他们很清楚,如果秦王集团在城墙上安装成千上百的九州大炮,根本无人能攻破,也就是说,还未开战,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想到这里,一个个沉默了,没了说话的兴趣。
……
秦王集团的地下兵工厂,戒备森严,防卫严密,除了指定的人员,闲杂人等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这里,也是秦王集团最机密的地方之一。
巨大的溶洞里面,热火朝天,人流犹如蚂蚁,慢慢碌碌,各司其职,融化、提炼、提纯、捶打、开锋……每一道工序都有一条甚至数条生产线,一眼望过去,根本看不到边,没有进过里面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兵工厂范围之大。
为了建造这个兵工厂,秦王集团也是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当时,还是有部分人反对的,毕竟狗城几次毁灭,兵工厂建造的太好,毁灭了就太浪费了,不过,最后还是决定了建造。事实证明,当时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如果不是兵工厂的支撑,秦王集团不可能那么快攻破暗金套装的制造工艺,最后成功研发灵器套装的制造方法,同样,如果不是兵工厂的存在,秦王集团也不可能对灵器套装进行量产,平均一个月八十万套的产量,即使放在当今世界都不一定做得到。
在一个大熔炉旁边,围绕着一圈人,这圈人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熔炉前的一个矮人,个子最多一米出头,胡子都拖地了,双手挥舞,打出一个个深奥的手印,在矮人的边上,有一个身材黑色衣服的老者,聚精会神盯着融入,他的手指同样飞快变化,一个一个青色的手印飞入熔炉,在他们的后面,则是一个中年人,用沙哑的声音喊道:
“地名虫的角,红蚂蚁的左腿壳甲,蟾蜍口涎,锦鲤鱼鳞片,铁线草,明杰子种子……”他喊话的频率很快,每喊一句,边上七八个童子立刻按照命令飞速把手中的材料投进熔炉,动作熟练,看他们的神色和表情,分明已经做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而这样的情景,在兵工厂至少有三千多个在同时进行,当最后一件材料投进去之后,熔炉的盖子自动盖上,大概过了两分钟,矮人首先停止了动作,接着过了一会儿,中年人也停止了结手印,炉子里面的火焰开始降温,就在这个时候,矮人眼睛睁开,射出两道明亮的光芒,只见他上前一步,拍在熔炉上,当的一声清脆的声音。
熔炉的盖子自动打开,一坨脸盆大小的铁块飞了出来,落在早就准备好的容器里面,一个童子飞速推着容器去了下一个房间,塑形室。
“灵器套装的材料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秦胄看的分明,铁块的颜色是青色,和灵器套装一模一样。
“没错。”兵工厂的管理人是一个中年人,说话很温柔,吐字十分清晰,据说,他在进入游戏之前,是一个任教八年经验的中文老师。
“之前谁也没想到,低级材料经过提炼和熔炼之后,可以变成一种更加高级的材料。”
“然后是谁想到的?”秦胄问道。
“梨花岛传过来的。”中年人苦笑一声,“上古的技术,当真可怕,即使我们掌握了技术,还是用了两个月、数千次的尝试才成功。”
一块材料熔炼成功,矮人以及老者并未休息,马上继续了第二次熔炼,不过却有牧师出现,为他们补充能量和缓解疲劳。
“他们不休息吗?”秦胄问。
“可以休息,休息的时间和次数,由他们自己掌握。”中年人道,“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我们并未统一时间。”
秦胄点了点头,他看得出,这些人的实力都很强大,工作一个两三个小时是没有一点问题,举步走向其他的地方,随口问道:“灵器套装的材料成本是多少?”
“1200金币。”中年人道。
“这么少?”秦胄眉毛一挑,有些吃惊:“这可是灵器。”
“秦王有所不知,熔炉之后是灵器,但是熔炉之前,绝大部分材料都是中级甚至低级材料,所以才会说上古技术的可怕,有些材料只能制造出青铜器,但是经过熔炉之后,级别涨了好几倍,实际上,高级材料占的成分不到一半,成本基本上是高级材料的,低级和中级材料几乎不花什么钱。”中年人道。
“灵器套装成品的成本呢?”秦胄在一个分解室停下,所谓的分解,是把同一件材料里面互不兼容的物质分离开来,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铸造术技术的一个高峰,秦王集团的铸造能力为什么这么强,成功率为什么高,分解室至少占20%的功劳。
任何一点杂质都会影响装备的品质甚至成功率,如果是铸造大师,可以轻易避免这种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大型兵工厂来说,铸造大师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绝大部分还是普通铸造术,他们的技术不够,就只能提高材料的品质了。
“1860金币。”中间人道。
“1860金币?”秦胄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是!”中年人道。
秦胄砸吧了两下嘴巴,继续向前走,饶是兵工厂是自己的,卖装备的收入也是流入他的口袋,还是忍不住为这个数字震惊,成本1860金币,标价40000金币,难怪人家说无奸不商,这话,一点都没有说错,太狠了。
走马观花走了一段距离,最后在镶嵌室前停下来了,镶嵌是对成品武器装备的威力的再次提升,镶嵌成功,武器的威力将会大幅度提升,如果是一件青铜器,镶嵌一块宝石之后,威力可能会超过白银器,而使用要求不会有任何改变,大部分高级武器都有等级限制的要求,所以,镶嵌的市场很大,但是风险也大。
镶嵌失败,宝石报废是必然的,同时也会降低武器的品质,严重的甚至会让武器报废,所以说,镶嵌师和炼金术士一样,都是一个烧钱的职业,在他们技能大成之前,耗费的资金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只要坚持到最后,每一个镶嵌师都是宝贝。
秦胄又看了一些地方,就离开了兵工厂,熔炼术的出现,代表着铸造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提炼出更高层次的材料,以后对材料的需求就不会只盯着爆率了,毕竟稀有材料太少了。
虽然现在好处只是体现在灵器套装上面,但是他相信,很快,秦王水师就会传来好消息,高级材料的出现,会让驱逐舰、战列舰还有巡航舰的威力大幅度上升,甚至新的战舰出现,这才是他最希望看见的。
回到办公室之后,直接下线,今天还有要事。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树苗()
北方绿化计划,震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都在关注,PM2。5问题不仅仅缠绕国内,全球都饱受困扰,目前治理的手段,除了减排还是减排,其他的效果都不佳,但是不可否认,在绿化面积严重不足的北方,如果大面积种上树木的话,雾霭问题必然会得到改善,这是一定的。
绿化是大工程,特别是在缺水的北方,更是困难重重。但是国人的精神就是迎难而上,我党的精神就是不畏艰辛,不畏困难,一路上破除一切障碍,勇往直前,种树虽然困难,但比起建造航空母舰,比起火箭升空,就显得简单多了。
只要是政府大力推的工程,进度都很快,绿化作为全民关注的民生工程,自然不可能慢下来,城市内部,道路两侧,但凡规划好的地方,都栽上了小树苗,每日浇水不怠,虽然已经过了种树的最佳季节,但是因为树苗的强大,小树苗长势良好,长出了嫩绿的树叶,宛如初中长的小生命。
绿色的植物总是给人予好的心情,哪怕小树苗如今还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只要在路上看见了,市民还是由衷感谢政府的这项惠民工程。
报纸、媒体、网络不断报道,大唱赞歌,特别是对于那几家贡献最大的公司,叶碧绿和森林木还有好树木,天天都是采访,天天都上头条,作为上市公司的森林木股市大涨,并且一直上升,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疆,森林面积居中国第一位,有广袤无边的大草原;同时这里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荒漠化土地,也是中国风沙危害最严重、防治任务最艰巨的省区之一。也就是秦胄今天要去的目的地。
从四川坐飞机到呼尔浩特,再走了两个多小时的高速,两个多小时的省道,连午餐都是在车上解决的,终于停了车。刚刚下车,就能闻到一股带着沙漠的干燥气息,没有南方的那种湿润,这里的风干的很,没有一丝水分,吹得皮肤疼。
这里就是内蒙古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如果是三个月之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子,但是现在,星星点点,视线里面,布满了绿色的小树苗,一棵接着一棵,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边,这里就是秦王园林从西门娘娘接手的那5%的份额,数量不少,但是位置不怎么样,城市内、甚至靠近城市原本的地方都轮不到他们,不过,对于秦王园林来讲,他们一点都不担心,他们对自己研发的树苗很有信心。
事实上,也是如此,长势良好的树苗堵住了所有看笑话的嘴巴。
小树苗都不高,也就五十公分的样子,比筷子粗一点点,因为风向的问题,有一点点弯曲,没有分枝,只有最顶端有七八片叶子,树叶嫩绿,叶片很小,跟指甲片差不多,上面蒙着一层灰尘。
郭果跟在后面,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树苗,脸上露出震惊之色,有些东西,书面上几个数字的报告,永远没有现场看见来的震撼,森林之中,看见这样的景象很正常,但是在荒漠之上出现这么一片绿色,绝对能够让人心灵久久无法言语。
“种了多少面积?”秦胄蹲了下去,他发现,树苗根部位置有一团颜色不同的土壤,颜色发黑,结实凝固,和周围的沙粒明显不同,上面有一个凹陷的痕迹,这种痕迹他很认识,是浇水之后留下的痕迹,小时候,他也浇过菜,对这个不陌生。
“已经种了九百八十亩。”回答的是一个带着草帽的中年,脸色黝黑,眼角已经有了邹纹,手指粗糙,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别看他貌不惊人的样子,身份吓人,他是秦王集团重金从中科院请出来的院士,学术成就在国内是最顶级的一批人,和王大全并称为秦王园林的两大支柱。
王大全更习惯于待在实验室,而他习惯实践,只要有可能,任何推理和设想他都想实践一遍,他很清楚,再简单,在严谨的推理也比不过一次实践,就是长期工作在野外,才使得他看起来像一个农民。
实践大于理论,但没有人敢说他的理论不想,相反,他的理论水平同样是国内顶级的,国内顶级学府经常请他去上课。他就是周根书,秦王园林的三号人物,同时也是负责这次项目的总负责人。
“这个土是什么土?”秦胄指着黑色的泥土。
“这是营养土,里面蕴含植物需要的所有元素。”周根书道。
“不是说成活率不足一半吗?”秦胄站了起来,极目远眺,看见的都是成活的树苗,死亡或者枯黄极少。
“实际情况比预测的还要糟糕,成活率仅仅四成,换成营养土之后,成活率也才四点八成的样子。”周根书苦笑一声,“不过,因为怕影响不好,确认死亡的树苗第一时间挖走了,重新种下新的树苗。”
秦胄点了点头,难怪看见远处有工人手上拿着枯萎的树苗,抬头看了一眼头顶火辣辣的太阳,问道:“如果树苗培育大一点再入土,情况会否好一点?”
“短期来讲,会好一点,但是长期来讲,我不建议这样做。”周根书看见秦胄眼中的疑惑,解释道:“我们需要的是树苗适应这里的环境,而非这里的环境适应树苗,其实生命都是一样,适者生存。”
秦胄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就在这个时候,郭果提醒他,李成明来了。李成明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但是不管有事没事,秦胄也不敢怠慢,赶紧去迎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情怀,我很佩服,但是如果古人经常生活在风沙漫天的环境,我感觉他们就不会喜欢大漠了。”李成明不等秦胄迎过来,已经主动走过来了,笑意吟吟,心情不错。
“我还以为李公子要晚上才会来。”秦胄笑着道。
“晚上来就看不到这样美好的景色了。”李成明用手指着这几百亩的树苗,“有没有一种成就感。”
“如果五年之后来这里,我的成就感会更强烈。”秦胄眯着眼睛道。
“这才是秦王该有的气魄。”李成明哈哈一笑,“说实话,来之前,我还是有些担心的。”
“担心什么?”秦胄上前两步,走到和他齐平的位置,迎着风吹来的方向,“担心报道言过其实,粉饰太平?”
“城市内的树苗长势喜人,这并不意外,所有人都一样,包括我,担心的就是沙漠的情况,毕竟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李成明话锋一转,“森林木集团的情况你听说了吧?”
“略有耳闻,详情不是很清楚。”秦胄道。
“话说的太大了,一开始说成活率可以达到九成,后来变成七成,最后是五成,但是实际情况,在沙漠的成活率不足一成,每次新闻媒体来报道,都是连夜换上新的树苗,甚至塑料树苗,不过,假的不可能一直假下去,这件事还是被曝光出来了,影响很坏。”李成明道。
秦胄能够感受李成明的担忧,虽然他和森林木没有合作关系,但是北方绿化计划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森林木的负面影响必然会影响其他人,作为承包面积最大的李成明岂能不心急如焚?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知道自己北上之后,马不停蹄赶过来,前后不到半小时之差,要知道,李成明可不是一个闲人,日程之紧,绝不在他之下。郭果多次打了报告给他,都还不相信,非得亲自来看一眼才放心。
“做事情嘛,总是难免会出问题,不过,出问题不怕,改正就好。”秦胄道。
“是啊,有些人就是太心急了,迫不及待想出成绩。”李成明跟着道。
“心急?”秦胄忽然看了一眼李成明,表情古怪。
“很久没运动了,既然难得放松,我也种几棵树吧,也算是留点纪念。”李成明老脸微红,转移了话题。
说起心急,李成明也做了一件糊涂事,可能是受到其他人形势大好的影响,也不知是谁给他出了一个昏注意,竟然动用学校的学生去帮忙种树,美名其曰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这本来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偏偏出现意外了,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被家长打了,结果离家出走,动用了媒体的力量才找到,找到的时候发了高烧,在一间无人居住的废弃楼里面,差点死掉了,而学生说没有考好的原因是种树耽误了一天的时间,没有复习所致,这就说不清楚了。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李成明的公司被上面点明批评,这件事让李成明灰头土脸,成为了圈子里的笑话。
李成明和秦胄各自象征性的种了两棵树,就回到了休息的地方,李成明自然不可能为了看一眼树苗而千里迢迢跑一趟,秦胄也不会那么天真。
休息的地方很简陋,那是工人临时休息的地方,李成明毫不在意坐在用几块木板随意钉成的凳子上,等郭果送上矿泉水出去之后,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方益田的烦恼()
方益田是一个很稳重的人,做事喜欢谋而后动,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宁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