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系统之臻莽-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大城中的许多权贵,则收拢财物,携带家眷。向兰陵背后的彭城郡撤离。

    四月十七,赵国边军将军霍思安下令,五万大军兵发兰陵郡。

    一天的时间,与赵国接壤的三座大城尽入其手。

第0024章 死守安城() 
兰陵郡,安城。大臻帝国四品将军郑延年,率一万威虎卫在此驻守。

    安城,南北两边山高林密,赵国想要攻入兰陵腹地,必须攻下此城。

    被赵国边军一天之内夺取的三座大城,是桓知儒默许放弃的。

    三座大城与赵国接壤,地处平原,就算守住,也不能阻挡赵国边军的脚步。

    桓知儒将兰陵郡腹地的守城军,都抽调过半,才凑出三万余兵丁。边境三城根本没兵力可守。

    放弃边境三城,必将成为这位三朝元老,帝国脊梁,一辈子都抹不去的污点。但他没有犹豫。

    当今大臻帝王——文帝,曾赐于他一柄天子剑。

    为的就是遇见这种情况,让桓知儒有调兵之权。

    ……

    帝都皇宫,尚书房。文帝认真的批阅着奏章。

    这时,内侍总管禀报,太尉武牧求见。

    文帝让内侍总管将武牧迎进来,看座。手中奏章却没有放下,直到将手中奏章批阅完毕,才抬起头问武牧。

    “太尉此时前来,可是巴东战事有了变化?”

    武牧神色严肃,一身浓郁的杀伐之气。起身行礼,文帝摆手示意不必。

    “启禀吾皇,老臣接到太宰快马传书,向老臣说明调动威虎卫一事。兰陵发生大变!

    威虎卫大将军武镇国,也传来急报。赵国兵犯琅琊郡!”

    ……

    大臻帝国的官员构建,三公为首,九卿次之。

    三公,即太宰桓知儒、太尉武牧、御史大夫郭怀。

    太宰桓知儒负责辅佐帝王,处理大臻帝国政务,是帝王的左膀。太尉武牧负责掌管天下兵马。是帝王的右臂。

    御史大夫郭怀掌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由帝王统管。

    之下有九卿,分别是:廷尉,掌管司法。相当于地球后世的最高法院;治粟内史,又称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税收。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为九卿之首;典客,处理帝国各民族事务,以及外邦关系。说白了就是外交官。

    郎中令,掌管帝王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贡品,皇室私有收入,以及官府手工作坊。

    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出行;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三公九卿之外,还有尚书台的一群人,不能忽视。

    尚书台,帝王私人僚属,目前还没有归入朝堂。

    这群人由尚书令统属,其下设有左仆射,右仆射。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六曹尚书,尚书侍郎等。

    ……

    桓知儒虽是三公之首,又有天子剑在身。但调动兵马,还是要向太尉说明缘由。

    文帝面色一沉。对内侍总管说道。

    “去!将尚书令召来!”

    不一会儿,尚书令王朗急匆匆的前来,对文帝行礼后,急忙说道。

    “吾皇,太宰传来请罪急报。赵国边军发兵五万,兵犯兰陵。太宰放弃了边境三城,命郑延年将军所部,一万威虎卫死守安城!”

    尚书令王朗说完,悄悄看了一眼文帝与太尉武牧。

    太尉武牧听完后。松了口气,对文帝说道。

    “吾皇!赵国想要攻入兰陵腹地,安城是重中之重。太宰不惜自毁,此法必能保兰陵腹地一时无忧!”

    文帝算是一位贤明帝王,对于大臻边境各城都有一些了解。如此局面,边境三城不可守,他心中有数。

    桓知儒当机立断,放弃边境三城。将兵力击中在安城后,必能坚持到帝国调兵来援。

    “太宰如此之法,确是保住了兰陵腹地。不过声誉怕是难保了!”

    文帝有些无奈。终结八王之乱,扶大臻将顷的桓知儒,晚年却要承受这等污名。

    “为国为民!这是太宰的信念。老臣恳请吾皇尽早发兵,夺回边境三城。这样一来,太宰承受的污名,将会减轻许多!”

    太尉武牧情深意切的说道。

    如今的臻帝国,还能够维持那虚无缥缈的正统地位,太宰桓知儒,太尉武牧功不可没。

    武牧不像桓知儒名满天下,是因为大臻重文轻武的风气。

    要不然以桓知儒一人,没有武牧这掌军之人的帮助,如何终结八王之乱。

    “太尉所言有理!来人,召集众臣,尚书房议事!”

    ……

    安城,郑延年一身将甲,杀死四溢的站在城头。一名军中探子来报。

    “将军,五十里外发现赵国边军,正向安城而来。”

    听到探子禀报,郑延年身上的杀气又是浓郁几分。对身边亲卫说道。

    “传本将令!命我威虎卫儿郎做好守城准备,命安城城守务必保证我军后勤!”

    大约一个时辰后,赵国边军将军霍思安,亲自率领五万边军兵围安城。

    此时已是傍晚,霍思安命大军安营扎寨。没有进攻安城。

    安城城头,一名副将对郑延年说道。

    “将军,赵贼如今人困马乏,何不乘机出兵,挫其锐气?”

    郑延年叹了口气说道。

    “我虎威卫军中骑兵不足千人,没有骑兵,容易被赵贼咬住!”

    威虎卫一万大军,几乎全是步卒。此时出兵,双方交战后,很可能被赵军拖住,回不了城。

    郑延年看着密密麻麻,拔地而起的赵国边军营帐,战意沸腾。

    “看这情况,今日赵军不会攻城,让儿郎们养足精神,明天与赵贼决一死战。”

    说完后,他带着亲卫下了城头。直奔城守府而去,大军交战,打的就是粮草物资。要再跟安城城守交代一番。

    四月十九,清晨,休息了一晚的赵军恢复体力。霍思安下令,攻城!

    大战爆发,赵军弓兵万箭齐发,压制安城城头的威虎卫。

    步卒则二十人一组,各抬着云梯向安城城墙靠近。

    郑延年身为四品将军,经历过不少战事,指挥若定。

    “注意躲避箭矢,弓兵,床弩兵回射!”

    大臻的床弩,需要五名大力士齐拉。配有成人小腿粗的床弩箭。二十架床弩齐发,弩箭带着“呜呜”破风之声离弦,冲入赵军弓兵阵营。

    赵军弓兵阵营就像是被梳过一遍,多出十几条空地。那小腿粗的弩箭上,挂满碎肉残尸!

第0025章 马踏阳城() 
赵国边军的弓兵阵营,被威虎卫床弩冲散。威虎卫士卒还来不及欢呼,就听郑延年的喊声:

    “他娘的,赵军有投石机。儿郎们快躲避!”

    “轰隆隆……轰隆隆……!”

    五十多块磨盘大小的巨石,从赵国边军营地飞出,砸向安城城头。

    威虎卫众人感觉城墙都开始颤动。有些来不及躲避的士卒,被巨石砸中,尸体让人不敢直视。

    赵国边军的投石机,断断续续轰击安城城墙半个时辰。

    安城城墙被砸的坑坑洼洼,更有一小段城墙被砸毁。

    这个时代的投石机,没有那么好用,虽然威力巨大,但每次使用都要调整。用几次以后更是要大修,不能再用!

    半个时辰后,郑延年发现赵国边军营地再没有巨石飞出。知道这是投石机不能再使用了。于是立马让人修补被毁的那段城墙。

    投石机一停,赵国边军攻来。双方开始了惨烈的厮杀。

    ……

    被赵国边军夺取的边境三城附近,武白,以及烈火骑统领张召,带着五十名影卫,二十名暗卫,一千烈火骑出现在此。

    暗卫禀报,霍思安夺取边境三城后,将三城中的阳城,设为粮草中转站。桂城城守罗天忠,不断向阳城输送粮草。

    赵国大军在攻击百里外的安城。阳城留下七千赵国边军守卫。这就是武白此行的目标。

    以苍龙城众人的推测,霍思安这次兵犯兰陵,赵国皇室应该还不知晓。目前只有桂城粮草支撑边军。

    桂城一个边境小城,存不了多少粮草。霍思安应该是打算夺取一城,搜刮一城粮草,用以战养战的方式推进。

    而桓知儒直接默许,放弃了边境三城,全部兵力集中死守安城。

    那么,若是毁了阳城的粮草,赵国边军将受到致命打击。

    偷城这种战事,斩阵军是最佳的选择,然而斩阵军不具备烈火骑的机动优势。

    众人隐藏在山林中,武白看着不远处的阳城。问暗卫道:

    “阳城情况如何?”

    “城主,自霍思安夺取阳城,下令城中民众不得出城。城中的兄弟只能以水流传讯!

    清晨收到城中传讯,守城的赵国边军大约七千人。城中民众有强烈的抵抗情绪。阳城城守被囚禁在城守府。”

    水流传讯,暗卫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若遇到不能出城的情况,隔一天之后,城外的暗卫便会知晓。

    城中暗卫将讯息藏入特定的木头中,抛入护城河。城外暗卫便会在下游打捞。

    武白听完暗卫的消息,思索一番。心中有了腹案。便问张召:

    “张统领怎么看?”

    张召先是看了一眼影卫统领木槿,才对武白说道:

    “主公,属下以为,此次还需劳烦影卫。以影卫兄弟们的手段,潜入城中易如反掌。

    入城之后打开城门,七千赵国边军边交给我烈火骑。影卫兄弟们再去将囚禁的城守带出,准备安抚民众便可!”

    武白有些欣慰,张召的成长很快,都能想到战后安置问题了!

    苍龙城不管是统领,还是总管。比武白刚到这个世界时,成长了许多!

    ……

    夜幕降临,三十名影卫在木槿的带领下,悄无声息的进入阳城。

    先是在阳城的谪仙酒楼中,从阳城暗卫掌舵处,得到更精确的信息。一名影卫出城,将精确消息禀报武白。其他人则等待午夜来临。

    城外,烈火骑士卒包裹了马蹄。准备马踏阳城!

    时间在寂静的夜幕中流逝,又一名影卫出城。武白见到这名影卫后,知道木槿他们已经准备就绪。

    带好面巾,手中画戟一挥。一千烈火骑纵马狂奔,直指阳城。

    阳城之中,影卫挥动着匕首。将看守城门的赵国边军,在悄无声息中送入地府。

    影卫打开城门,等待片刻。烈火骑便飞奔而至。阳城暗卫掌舵迅速将收集好的火油交给烈火骑。

    烈火骑接过火油,冲着城内赵国边军所在之处而去!影卫则悄然潜向城守府。

    阳城内,赵国边军所在处。一队巡夜的边军感觉地面颤动。队正脸色大变,冲向将军营房。

    “将军,不好了!有骑兵冲营!”

    负责守卫阳城的赵军将军被惊醒后,来不及细想为何阳城会有骑兵。地面的颤动告诉他,真有骑兵冲营。这名将军立马让人召集属下。

    这时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赵军将军冲出房门,看见每座房屋墙角都有瓦罐碎片,墙壁上湿漉漉的。

    用手指触碰了一下墙壁上的液体,赵军将军大喊道:

    “火油,是火油!快将士卒喊出来!快!”

    然而,回答他的,是一阵飞来的火箭。带着火焰的箭矢插入墙壁。瞬间引燃火油。

    片刻之后,营房中哭喊声炸开。士卒疯狂的向外逃窜。

    烈火骑纵马游弋在营房周围,收割逃窜的赵国边军。

    阳城的百姓被惊醒,惶恐的气息在阳城蔓延。

    这时,阳城暗卫掌舵率领暗卫,一番乔装打扮后,扮做城中衙役,在大街小巷大喊:

    “城中百姓勿要惊慌。收紧门窗,不要出门!”

    半个时辰后,赵国边军未能逃脱一人。大多死于大火之中。

    带上一些马料,放火烧了其余粮草后,武白率烈火骑绝尘而去!

    城守府,阳城城守与其他被囚禁的官员面面相觑。

    一群黑巾掩面的神秘人物,将看守他们的赵国士卒全部杀死,扬长而去!

    “大人,这该如何是好?”

    一名官员问道。

    阳城城守苦笑一声。说道:

    “毫无头绪,毫无头绪啊!先出去看看吧!”

    当阳城城守等人出了囚禁的监牢,便看见赵国边军所在处火光冲天。

    阳城城守来不及理清事件缘由,立马对众人说道:

    “先不管其他。诸位赶快召集人手,将火势扑灭!”

    忙碌到凌晨,阳城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众人这才发现大火中的尸体。

    看着满目狼藉的火场,阳城城守突然有一种感觉。

    自己好像是被人用来善后的!那一群神秘人物,一定是跟灭了赵国边军的势力是一伙的!

第0026章 屠城之祸() 
天亮后,武白率烈火骑,出现在赵国桂城附近。隐藏在山林中。

    武白看着人困马乏的烈火骑士卒,对张召说道:

    “张统领,撒出探子警戒,其余人在此修养一番!”

    张召安排一队士卒轮流警戒,其余士卒则下马进食休息,喂食战马。

    苍龙城为此番出兵做足了准备。后勤总管何陆,为烈火骑士卒配备了七天的口粮。

    这个世界,对于主食的制作方法还很单一。不管是小麦还是稻谷,直接蒸煮食用。再或者捣碎做成糊!

    这种情况下,稻谷比小麦更受人喜爱。家境殷实的人家大都食用稻谷,而小麦则是贫民百姓的主食。

    武白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直接下令后勤总管何陆,将抽奖得到的稻谷拿出大部分去换取小麦。

    又让公输班建造磨坊,做出面粉。此番出兵,士卒的口粮就是面粉做的面饼,和煮熟后晾晒的肉干。

    面饼、肉干携带方便,简单易食。很受苍龙城将领的喜爱。章邯曾说,这种后勤配备,能提升军队十倍以上的机动性。

    ……

    阳城,城守府。

    一众被解救的官员,如今个个满脸愁容。神情中带着迷茫。

    一名官员问城守道:“大人!我等以后该如何自处?”

    听到属下官员的问话,阳城城守叹了口气,说道:

    “赵军粮草被毁,士卒被屠杀!若不给赵军一个交代,那么阳城定会被赵军的怒火淹没。”

    这时,一名官员战战兢兢的说道:“大人,如若不然。我等弃城吧!赵军攻来时,帝国无一兵一卒前来救援。我等何苦死保!”

    这名官员的话,引起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共鸣。于是众人纷纷劝解阳城城守。

    “是啊!弃城吧,大人!”

    “我等已尽人臣本分,奈何帝国置我等于不顾啊!”

    “乘着赵军还未得到消息,这时弃城还来得及!”

    “……!”

    看着一众下属,阳城城守心如死灰。对昨日的神秘势力,不由得多出几分恨意。

    日前阳城虽被赵军占据,但城中百姓得以保全。

    神秘势力毁了赵军粮草,屠杀赵军阳城守兵,赵军必然发怒。

    赵国境内大多为羯族,非中原堂皇血统。天生野蛮好战,后果不可预测。

    对于一众官员的反应,阳城城守无可奈何。只能说道:

    “尔等速速离去吧!”

    一众阳城官员,在城守话音落下,急匆匆告辞。好像生怕阳城城守转变心意。

    片刻后,城守府只剩下阳城城守与一名青年,一名老者三人。

    青年是阳城的一名衙役捕头。老者是阳城的一名书吏。

    阳城城守问道:“二位为何不走?”

    青年捕头低着头没有回话,老书吏呵呵一笑说道:“大人不必赶人,一辈子生在阳城,长在阳城。实在无处可去啊!”

    城守府气氛一阵沉闷,最后,阳城城守说道:“不走就继续为阳城做点事吧!江铺头,你去通知赵军,阳城粮草被毁,士卒被杀,我等无能为力。本官会在城中强征一批粮草,希望能平息赵军怒火。”

    这时,青年捕头抬起头,一脸愤怒的问道:“大人!为什么?”

    阳城城守没有说话,老书吏唉声说道:“江捕头,你没有见识过赵军的残忍。这帮野蛮的异族可是会屠城的!”

    青年捕头一脸的怒色顿时变为惊恐,张大嘴,不可置信的说道:“屠城……!”

    阳城城守说道:“好了!江捕头你去通知赵军,我与老书吏在城中征集粮草!为阳城争取一分希望吧!”

    ……

    午后,江捕头骑着快马,到达安城附近的赵军营地。

    看着远处尸横遍野的战场,从未见过大规模战争的青年捕头,感觉全身发麻。

    以前最多见识过,赵国边军五百人越境劫掠的他。从未想象过如此景象。心中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担忧。阳城能躲过这一劫吗?

    好不容易让自己镇定下来,便向着赵军营地走去。

    江捕头明白,阳城的情况不能让赵国士卒知道,不然城守的一切计划都将白费。

    他向赵军说自己是阳城赵军派来报信的,事情重大必须见到霍思安将军。经过一番盘查,巡守士卒将江捕头带到一名副将营帐。

    在副将的逼问下,江捕头拿出了阳城城守亲手书写的信件。

    这名副将看到信封上有阳城城守府盖印,经过确认不是伪造的。副将立马将信件送到霍思安营帐。

    赵军边军将军霍思安看过信件后,立马发怒。命人将江捕头带入营帐,一番逼问,确认阳城的情况后。抽出腰间佩刀,手起刀落斩杀了这名年轻的捕头。

    随即对传令官下令道:“鸣金收兵!”

    半个时辰后,驻守安城的郑延年有些疑惑,赵军怎么突然收兵了!

    等士卒退回营地,霍思安便对副将下令:

    “点齐一万兵马,将阳城所有粮草收拢,务必保证大军十日所需,不够就屠城,制作肉糜来凑。若还是不够,将其余两城也屠了!”

    副将看了下天色,夜幕已经开始降临,于是对霍思安说道:

    “将军!儿郎们麓战一日,体力消耗严重。深夜行军,恐怕力有不逮。”

    霍思安沉默片刻,说道:“好!那就明日尽早发兵,此事关系到数万儿郎的身家性命,不可马虎!派出传令兵,立即将此事传给罗城守。”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