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和你们直接统治有什么区别吗?”
“肯定不同了,殖民地虽然。。。。。。我跟你说这个干嘛?”李贞也反应过来了,自己真是闲的没事了,和颉利说这个干什么?
“你就说你写不写吧?我可是为你们好,反正写不写对我们来说都差不多,但对于你们来说就不是很一样了。”
“你会这么好心?不过既然你有要求了,那我写给你就是。”颉利自然不会相信李贞的鬼话,他心里可是透亮着呢,虽然被大唐击败生擒,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突厥的威望。如今大唐也之是刚刚征服突厥,反抗势力肯定多如九毛,这对大唐的统治是相当不利的,可是只要有了他的诏书,草原上的部落至少有七成会服软,至于剩下的三成并不会对大唐造成影响,反而会成为大陆奴隶的来源。可如果没有他的命令,就算大唐强行接收,大草原上也至少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混乱。也就是说有了他这封诏书,大唐统治大草原会顺利不少,就算有混乱,也会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对于大唐会十分有利。
若是以往,这封诏书颉利是肯定不会写的,就算非写不可,也少不得提一些条件为难李贞一番。但现在不同,如果真让李贞的奴隶政策用出来,只怕真的会有无数子民被贬成奴隶,为大唐建设出生入死——就像李贞说的那样,他巴不得突厥人叛乱呢,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无尽的奴隶。。。。。。这可不是颉利愿意看到的。
今天看了几本书,被深深的打击到了,人家几十万字都有四五万收藏,我几十万才一万多(顿墙角画圈圈),本来我还觉得自己跟NB了,现在看来真是小看了天下人了,我要继续努力了,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第164章 李世民碰钉子()
第一百零七章李世民碰钉子
“不会吧?地方上是我们的主场啊,李世民就算再厉害,他还能斗得过世家不成?”郑严不服气道:“世家可不只有我们七宗五姓,还有薛韦窦颜裴,这些家族可一点都不弱于七宗五姓啊,如果我们一起联合起来,移民策再好,也只能变成一堆废纸吧?难道李世民比世家联合还强不成?”
“李世民确实不如世家强,但他有大义在手啊,而且移民策确实是善策,对于佃户的吸引力不是区区谣言就能破除的,相反,只要有一个能成功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不值当的。”郑世勋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叹了口气道:“不得不说,李世民走了一招好棋,眼下也只能给李世民捣点乱,为我们争取一点时间而已,至于废除移民策,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不然一旦移民策的内容推广扩散开来,天下万民会将我们完全生吞活剥的。黑鸟你要记住一点,我世家存在的根本不在诗书,不在土地,而在于民心啊,在于天下人对我们的看法,一旦我们失去了人心,我们就屁都不是了。”
怎么可能没有办法?”郑严依旧不甘心:“老祖宗知道王莽吧?虽然在史上被人抹黑,但具体情况老祖宗您应该比谁都清楚。他登基后,下达的每一个政令都是善政,但结果如何,还不是被世家最后给破坏了,连皇位都没有保住,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
“呵呵呵,黑鸟,你能想到这一点,老祖宗很欣慰,但你要记得,看待问题要结合双方的情况啊,王莽确实是因为新政被世家搞下台的,但你忽略了王莽新政与移民策的不同之处。”郑世勋对郑严的机敏还是很满意的,乐呵呵的教导道:“第一,王莽的变法太激进了,新朝政令几乎都是强制执行的,不遵循就要重罚;移民策不同,移民策奉行的是自愿原则,你愿意来,我就给你土地,你不愿意来,我也不勉强。
第二,王莽虽然取代了西汉,毕竟不是正统,新朝的根基也不是很稳,如果他愿意等个十几年,等根基稳固之后再推动新政,效果或许会好很多(还是那句话,心太急了,步子太大扯着蛋了);现在不同,经过隋末乱世,当今天下世道承平,人人思安,大唐根基已固,如今又打败了突厥,声威正是如日中天,移民策的出现并不显突兀;
第三,新政虽然属于善政,但因为世家的捣乱,百姓不但没有得到一点好处,反而民不聊生,自然人人反对;我们虽然也能捣乱,也把这条善政给毁了,但这对于百姓又有什么损失呢?你也知道我汉人对于土地有多么眷恋,如果让那些佃户们知道了移民策的内容,你以为凭着我们的力量,就能阻挡这天下万民吗?”
“那老祖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总不能就这么等死吧?”郑严仔细想了想,最后颓然的发现,老祖宗说的一点没错,对于移民策,世家是一点没有办法的。
“刚才还说你聪明,怎么现在又变笨了?”郑世勋伸手在郑严的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我刚才的话你都没有听吗?传我的意思下去。”
“是。”郑严连忙取出纸笔准备记录。
“第一,从现在开始,开始联系各家,动用明面上的一切力量,开始给移民策制造阻碍,争取拖延半年时间以上。”
“是。”郑严下笔如飞,一字不漏的将郑世勋的话记了下来。
“第二,从现在开始,我郑氏立刻开始甩卖名下的土地,除了授田之外,其余土地一概不留,全部卖掉。”
“啊?真卖啊?”郑严还是有些舍不得。
“当然要卖,不然你准备将土地砸在手里吗?”郑世勋又敲了他一下:“人要看的长远一点,一旦移民策正式施行,你以为那些佃户以及黑户还会老老实实的给我们种地吗?没有人给我们种地,那么多的田地,你一个人种的完吗?既然种不完,你又不准备卖,你是打算让朝廷将这些地收回吗?(在当时好像是有这么一条政令,就是说如果你手里的土地没有耕种,是会被官府强制收回的。)”
“这样啊,那要不要告诉其他几家?”七宗五姓同气连枝,郑严问这个问题并不算太过。
“不用,如果他们几家连这都看不出来,那他们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是,孙儿明白了,孙儿这就去传令,孙儿告退。”郑严转身离去。
郑世勋忙叫住他:“回来,我还没有说完呢。”
“是,老祖宗您请说。”郑严连忙回来。
“第三,黑鸟。”
“孙儿在。”
“我要你去辅佐一个人。”
“老祖宗,现在下注,是不是有点太早了?李世民正值壮年,看样子再当个二十年皇帝是不成问题的。太子李承乾今年不过十一岁,还未成年,后面究竟如何还很难确定;越王李贞更是一介顽童,虽已流露王者姿态,毕竟心性未定,以后如何还很难说,其余皇子虽然也具都不凡,但比起这两人还差了不少,但他们毕竟年幼,后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现在就下注是不是早了一点?”郑严问道,对于辅佐什么人却是一点没有过问,显然是早有心理准备。
“不早了,一点都不早了。”郑世勋慢悠悠的说道:“毕竟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来的好,你爹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东宫侍读,明日你就去见太子吧。原本是应该安排你去越王那边的,但考虑到你已经暴露人前,你过去恐怕会引起注意,所以这一次就委屈你了。”
“孙儿并未感到委屈,为了郑家,孙儿早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郑严对于这个安排并无异议,不过还是问道:“不过孙儿想知道,越王那边的是。。。。。。”
“你大哥。”
“什么?大哥也出山了?”郑严惊喜道:“不是还有三年才能下山呢吗?”
“时不我待啊。”郑世勋叹了口气,喃喃道:“道家已经开始动作了,我们如果再不动,就要落后于人了。”
“该死的道家,坏我们大事啊。”郑严也明白了,本来世家还没有准备好,结果道家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居然在这时候就准备择主,逼得儒家手忙脚乱,不得不将计划提前。
“只是早晚而已,不必太过在意。”郑世勋摆摆手:“你去吧,我眯一会儿。”
“是,孙儿告退。”
大大们,推荐排行三百多位啊,奔三真的没脸见人了,求大大们给点收藏和推荐吧~
(本章完)
第165章 李世民碰钉子()
第一百零五章李世民碰钉子
经过一番周折,李贞总算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了颉利的诏书,目的已经达到,他自然不会再待在这里接受别人的白眼。
“哦,对了,忘记说一件事情了。”正要离去,李贞仿佛想起了什么,转身道:“我忘记告诉你们了,此间事了,你们应该就要被押解长安了——这里的你们指的是所有的阿史那家族的人。
颉利,我知道你们有往外传讯的方法,你帮我传个消息出去,从此草原上不准再出现一个姓阿史那的人,否则我见一个杀一个。你告诉他们,我给他们十天时间,这十天之内,他们要么来到这里归附大唐,要么躲进西突厥去,十天之后,大唐就会正式开始清理草原,十天之后哦。。。。。。记清楚了。”
“。。。。。。我知道了,你怎么知道我能往外传消息?”颉利面色十分苍白,有心否认,但想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我怎么知道的?自然是猜的了。”李贞轻飘飘留下这么一句话,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李贞走的轻巧,颉利却陷入了抓狂之中。。。。。。
“殿下,接下来去什么地方?”回途路上,李二狗问道。
李贞看白痴一般看着他:“还能去哪里?自然是回去帐中,等待客人的求见了。”
“哦。”李二狗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个白痴问题,立刻闭嘴不言。
一个时辰后:“殿下,任城王和副大都护他们已将吐迷度和夷男二位首领接了回来,我们也该准被准备了。”
“哎,又要装傻子了,真是不想去啊。”李贞哀叹一声,但还是任由侍从给自己换衣服。。。。。。
不说李贞在这边的见到夷男以及吐迷度之后双方之间如何扯淡,且说大唐消灭突厥的消息传回长安后,举国欢腾,李世民更是宣布罢朝三日举国同欢。
不过在欢庆的同时,定国六策也在李世民的主导下,以几位宰相为首紧锣密鼓的开始展开了。
但就在罢朝后的第一天上朝,长安李世民就在朝堂上被人欺负了,刚刚下朝便臭着一张脸到了立政殿。
“二郎,怎么这样的表情?”长孙见到李世民这表情,就知道他在朝上被人挤兑了,递上一杯果汁问道:“难道又是魏相找你麻烦了吗?”
“真要是魏征,那就好了。”李世民大口喝了一杯果汁,哼哼道:“这一次魏征倒是朕这一边的,真正让朕难堪的是那些世家。”
“世家?”长孙疑惑道:“难道您又惹他们了?”
“谁惹他们了?”李世民争辩道:“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刚刚提了一个政策,房卿杜卿他们都同意了,就连魏征都没有意见,谁知道那些世家居然跟疯狗一样,说提出此策的是包藏祸心之辈,是存心想要我大唐亡国,死活就是不同意。”
“到底是什么策略?”李世民这么一说,长孙就更好奇了,她平日里并不怎么参与朝政的,但这只是她不愿意参与,真要是想知道,李世民也不会瞒着她,要不然今天李世民也不会到她这边来了。
“说起来这还是贞儿提的意见呢。。。。。。”想到李贞,李世民原本臭着的脸也不禁有了一点暖意,接着就将李贞的定国五策说了出来。
“。。。。。。此真乃盖世奇策也,贞儿也不愧是得了天书传承,能想出这样策略的人,没有博古通今的能力可不行。”长孙听了沉默良久,才赞叹道。
李世民点头附和,愤愤不平道:“就是嘛,此策对大唐百利而无一害,我就不明白了,他们为什么就是不同意?”
“二郎今天提出的是哪一策?”长孙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她知道李世民的性格,一步一个脚印,绝不可能将五策一次性实施(也有可能是被杨广的教训刺激到了,要知道杨广就是因为太急了,又是修运河又是打高句丽的,结果步子太大扯到蛋了,弄得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最后才让李家捡了便宜)。
“突厥已经被击败,颉利不日就要押送长安,如今突厥已被划入大唐版图,当务之急自然是先用移民策了。”李世民说起这个,又不禁想起今天被世家逼迫的场面,怒火再次燃起:“真是不知道这些世家怎么想的,气死我了。”
“我倒是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了。”长孙却是了然一笑,对李世民道:“二郎,你这是身在局中,看不透也正常,换做我是世家,我也不会答应的。”
“哦?观音婢知道原因了吗?”李世民惊喜道:“快快与朕说来。”
“二郎,我且问你,世家之所以被称为世家,最重要的是什么?”长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李世民一个问题。
“这个简单,自然是知识。”李世民冷笑道:“这些世家哪一个不是传承了数百年之久,家中藏书之巨,怕是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了。而有了书,就等于有了知识,有了知识就能做官,在地方上官官相护鱼肉乡里,在朝中互相勾连把持朝政,就好比今天,我大唐看似姓李,实际上却是姓崔姓卢姓王。。。。。。真是气煞我也。”
李世民越想越气,恨不得现在就领着大军将七宗五姓各大世家全都屠戮一空,可是他不能这样做,因为世家表现的很老实,他又想当明君,这样的错误不能犯。何况世家们的力量未必便比大唐弱,一旦让他们觉察到危机,瞬间就会团结在一起,到时候谁灭谁还说不定呢。这也是李世民手中明明有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这两大神器,却不敢贸然抛出,而是默默在暗地里继续力量,等待时机给世家们以致命一击的原因了。
长孙却摇头道:“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二郎却忽略了世家的另一根本。”
“观音婢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快给朕解惑吧。”李世民这会儿脑子正乱着呢,闻听长孙的话,更是头痛不已。
“二郎忽略的那一点就是——土地,确切的说,是田产。”
“土地?哦~对对对,朕怎么就把这一茬给忘了呢,土地,哎呀~土地啊。”李世民不是笨蛋,经长孙一提醒,立刻明白了过来。
“正是土地。”长孙笑道:“世家不但有海量书籍传世,更是借着为官便利大肆吞噬土地,好在如今经过前隋末年乱世洗牌,土地吞并还不严重,但就算如此,世家拥有的田产也足有大唐耕地的十之二三,这还是经过了乱世洗礼之后才有的。。。。。。”
“哼,在乱世中,真正受苦的都是平民百姓,世家可没怎么受到损失。”李世民冷哼道:“就算如此,也应该值得警惕的,世家的胃口可是永远也填不满的。一旦世道安定下来,他们还会再次大肆侵吞土地,最终引得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推翻旧朝另立新朝,而世家却只须改换门庭,就可以继续过他们的奢华日子。”
大大们,求推荐,求收藏啊啊啊啊
(本章完)
第166章 世家阴谋()
第一百零六章世家阴谋
“二郎,你又错了。”长孙却不赞同李世民的观点,道:“世家侵吞土地固然严峻,更要命的却是另一点,那就是大量失去土地的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变成佃农,投靠到世家门下,也就是说,光有土地是没有用的,他们还必须有大量的人为他们种地,但偏偏这移民策。。。。。。”
“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难怪世家对朕的提议反应这么大,原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居然掐到他们的要害了啊。”李世民总算是想明白了,抚掌大笑道:“不错,世家的土地再多,就算拥有全天下,没人给他们耕种又有什么用?可偏偏我的移民策是将大唐子民迁移到新土上去,而且条件十分优厚,不但一人有一千亩地,更下发粮食种子,牛羊马匹,还负责一路伙食费用补贴。这样好的条件,就算对有田人家都十分有吸引力,更别提那些没有田地的佃户了。而没有了佃户,就没有人给他们种地,大唐地价势必也会紧随着大降,而且还不定有没有人买,这么大一批土地砸在手里,世家能不急吗?”
长孙笑道:“正是这个道理,不知二郎准备怎么办?”
“怎么办?”李世民嘴角不禁浮起一丝笑意:“移民定疆是既定国策,岂能因为几个小小世家的反对就会终止?我自然会坚持下去,任谁反对都绝不动摇。”
“不过这样一来,贞儿就要面临麻烦了。”长孙忽然面带忧愁道:“虽然那一晚知道这事儿的人并不多,但天底下没有透风的墙,连移民策他们都能提前知道,那一夜的事情他们早晚也都会知道的,到时候贞儿可就难做了啊。”
“所以我才将贞儿放到草原上去啊。”李世民笑道:“这小兔崽子耍了这么多心眼,又是献计又是出策的,还不是为了去建设新土,真以为朕不知道他的那小心思?殊不知朕原本就是这个打算,让他远离漩涡中心,等风平浪静之后,他也混到军功,正好让他回来。哼,和朕耍心眼,他还嫩了点,等他回来我将一切都揭开,我真想看看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呵呵呵。。。。。。”
“呵呵呵。。。。。。”长孙也是捂嘴偷笑:“皇上,你们父子俩也真是的,明争暗斗也真是有意思。”
“嘿嘿,有意思的还在后面呢。”李世民奸笑一声,一双咸猪手就顺势摸上了那啥啥。
长孙浑身一颤:“皇上不要。。。。。。”
(此处省略一万三千五百二十一点五个字。。。。。。)
第二日早朝,今日并不是大朝会,但今日来的人却一点不少,除了必要的几个人之外,世家中只要是有资格上朝的,都聚集在了这里,看来他们是真的急了。
群臣拜见之后,李世民开口了:“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什么事情吗?”
“臣崔悌弗有事要奏。”李世民话音刚落,就见御史堆中走出一个人来。
“崔爱卿但讲无妨。”李世民心中冷笑,朝堂争斗开始了。
“。。。。。。”
就在朝堂上争辩最激烈的时候,在长安城中某一个大宅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