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睡皇帝的女人算什么,帝姬,太子妃,郡姬,我都睡了。”蒋忠这个家伙坏坏地抓了一把之后,笑着说道:“或许,老东西的皇位也做不了几年了,宋朝皇帝没有长寿之相。四五年内,我一定把你接出宫去,那样的话你就可以天天跪下来唱征服了。”
    高媚娘没有想过长相厮守,也没有想过会出宫,不过这个男人既然这么霸气,而且能够有胆量睡皇帝的女人,混进皇宫,打探玉玺,绝对是一代枭雄。
    偷人,或许是为了偷人,蒋忠决定把万艳同悲楼通向皇宫的地道延伸,要打造一个庞大而又四通八达的密道,那样的话将来一旦金军闯进汴梁,那么自己有足够多的办法,把自己的女人弄出去。
    现在,时迁正在张三,李四,马虎等泼皮无赖的帮助下,不断地整合汴梁城的地下势力,这群乌合之众一旦被整合起来,绝对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将来对抗金军是很好的助力。
    人口破百万的超级大城汴梁,地下势力如果整合起来,是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而且发挥的作用,不见得比禁军低,就看怎么运作了。
    蒋忠在汴梁有足够大的产业,能够把张三,李四,马虎等人洗白,这群家伙披着合法的身份,整合地下势力,明显的效果很好。在经历了那一夜的杀戮之后,地下势力开始分崩离析,也正是如此整合起来才比较轻松。
    大量资金注入,地下势力逐渐凝成了一股绳,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老大是谁,只知道是蒋门神,这群人的消息还是闭塞的,搞不清楚蒋忠就是蒋门神。当然了这也只限于下层人不知道,管理层还是知道主人存在的。
    地下势力,逐渐的打通了汴梁城下面的幽闭通道,在陶宗望这个家伙的主持下,庞大的地下工程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不仅和皇宫连到了一起,甚至还和国库连在一起,只不过是没有打通最后的环节,毕竟现在打通还是相当危险的。
    这些事情不用蒋忠操心,他也不着急,毕竟还有好几年,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前程,说白了想要出征,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蒋忠对于朱琏搞定太子赵桓的本事还是十分肯定的,也就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花费功夫,他决定深夜拜访蔡京,希望这只老狐狸能够帮助自己。
    如果之前蒋忠前来的话,蔡京并不会很在意。可是现在他的长子蔡攸为少保,开府仪同三司,这就让老贼倍感压力,需要寻求外援。
    别人家的儿子升官了,老子高兴还来不及,可是蔡家却是例外。蔡攸为了爬上去,处处和老子蔡京作对,父子形同仇人。只要是蔡京赞成的,蔡攸一定反对,蔡京反对的,蔡攸一定赞成,可以说为了反对而反对,没有丝毫父子之情。
    最让蔡京窝火的是,蔡攸不断地上奏折,提请官家让自己致仕罢相,在这种情况下老狐狸就急需外援,来帮助自己扭转颓势。
    蔡京倒是不知道蒋忠来找自己做什么,但是他清楚自己做什么,于是就开门见山地说道:“蒋大人,最近老夫形势不太好,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帮忙逆转呢?”
    “蔡相公说的是小蔡相公的事情吧?”
    “不错,这个逆子为了上位,处处和老夫作对,当初真的应该把他射墙上。”
    蒋忠来之前是做足了功课的,当然也有对付蔡攸的办法。况且自己上位,离不开蔡攸的存在,这个连环计只能利用老贼蔡京来实施了。
    看到蔡京吹胡子瞪眼的架势,蒋忠就觉得好笑,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对付小蔡相公办法很多,关键是,你想要什么程度。”
    是呀,毕竟蔡攸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现在已经七十五岁了,还能够在相位上呆几年呀,总不能把儿子哄下去吧。蔡京陷入了沉思,这真的是进退两难,一时间也没有主意了。
    蒋忠也不着急,这个家伙给自己倒茶,自斟自饮,就当是房间里面只有自己一人。
    沉思了许久之后,蔡京说道:“让他出京磨砺上一两年就可以了,让他知道老夫的厉害,接受点教训就可以。”
    蒋忠要得就是这句话,他笑着说道:“这个很简单,一两个月后,童贯就会出任河北宣抚使,去出战幽云十六州,让小蔡相公任宣抚副使,做监军就可以了既可以让小蔡相公知道您的手腕,又让他得到磨砺,关键是好处不能让童贯独占。”
    老奸巨猾的蔡京顿时就明白了蒋忠的来意,他笑着说道:“你是不也想带队出征。”
    “我和童贯不对付,不过北伐不是一件小事情,兵分两路,我和种略相公一路,童贯自己一路就可以了,我又不是都统制,这对蔡相公来说不是难事吧。”
    “神威军解散了,你的兵从何而来,将从何而来,总不能光杆司令上战场吧。”
    蒋忠笑着说道:“兵,从西军里面出,将从西军出,当然把神威军交给我也行,要求不高,我有一万精兵就可以。种略相公手下猛将如云,兵多将广,我只需要做个厢军都指挥使就可以。”
    只要是不要神威军,那么问题就不大。蔡京笑着说道:“看吧,只要是官家有出兵的计划,我保证你能如愿。”
    “一言为定。”
    蒋忠知道到了蔡京这个高度,已经跳出了金银财宝范畴了,那样只能是自取其辱。和这种人只能合作,不能深交,有相互合作的基础就可以,其他都不是问题。
    尽管和王黼最近有点冷,但是为了顺利出征,蒋忠主动拜访,不求帮忙,只求不扯后腿。
    这段时间,蒋忠可以说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至于最终怎么样,那就交给上天来安排吧。
    经历了上次的浴火重生之后,蒋忠处事风格更加老辣多变,隐隐约约有枭雄的气度。林灵素算是折服了,虽然没有立刻把女弟子林凌儿交出来,但是已经下令神霄派弟子全部听从调遣。视蒋门神为主君,连带着天一教的归附。
    虽然说道君皇帝拒见金国使者,但是不代表不关心金辽大战。他有想过金国获胜的情况下,自己要不要出兵,如果出兵,谁来挂帅,毫无疑问童贯是首选。
    虽然童贯当仁不让的首选,可是这次剿灭王庆的战役打得非常糟糕,伤亡惨重,还拿这群贼寇没有办法,这都一年了快,战斗还在胶着中,这就让官家十分的恼火。
    想想高俅战败被俘,童贯陷入恶战无法脱身,再想想蒋忠大战宋江的战役,这里面的上下高低立刻就区分开了,毫无疑问,这种大规模的战役,蒋忠指挥更加靠谱。
    如果蒋忠出战的话,江南的战事早就结束了,真的那么会拖延一年多呢?官家有点后悔,可是提到使用蒋忠,他还是有点犹豫,这个家伙太难驾驭了。
    蒋忠是治国之贤臣,乱世之枭雄。用不好的话将会是大麻烦,有狄青的军师修养,但绝对不会像狄青那样任由文官摆布。宋徽宗对于怎么使用蒋忠有点为难,他也知道这个家伙喜欢嘉德帝姬,可是自己的女儿怎么能够和其他女人共有一个丈夫呢?
    童贯在江南一直纠缠不清,整天在杀戮,可是战斗依旧没有结束的迹象,整个江南乱成一团粥了,在这种情况下宋徽宗也是左右为难,让童贯继续剿匪,整个江南会被掀个底朝天。可要是撤回来,那么岂不是任由王庆支流发展,危害朝廷。
    北方发生了巨变,金国都元帅完颜斜也指挥下,金军迅速攻克高恩、回纥两城,在正月下旬攻克中京,紧跟着二月初拿下泽州。辽天祚帝出居庸关至鸳鸯泺,十分的狼狈,这场战役成为压垮辽国的族后裔跟稻草。
    通过辽天祚帝出居庸关至鸳鸯泺,就说明了貌似庞大的辽国其实不堪一击,金国可以单独打败辽国,压根就不需要宋军帮忙,海上之盟一点意义都没有。
    辽国的不堪一击,深深刺激了宋徽宗赵佶,他有点按耐不住了,很显然这是大宋建国一百六十年历史上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有了。
    好大喜功的宋徽宗赵佶仿佛看到了幽云十六州回来之后的盛况,自己可以比肩太祖,太宗,甚至可以去泰山封禅。
    出兵,一定要出兵。此时此刻,宋徽宗赵佶想的最多的就是出兵,可是没有想到仗怎么打,谁率军出征,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够确保获胜。
    童贯,只有童贯才能够出任河北宣抚使,可是江南怎么办,难得就此放过王庆不成?官家现在有点为难,一时间也搞不清楚在怎么办了。
    这恐怕是当郡王最恰当不过的时机,童贯不想错过,这个家伙把士兵交给亲信之后,直接快马进京,目的就是说服官家出兵。
    童贯离开江南战场,就预示着,江南短时间还是会陷入混乱之中,也不会有人前来营救,只能任由局势恶化下去。
    童贯的到来,也就预示着北伐要提上日程,朝堂上的文官集团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太宰郑居中,枢密院执政邓洵武,白时中,张商英等重臣反对尤为强烈,但是蔡京,王黼,童贯等重臣支持北伐,认为不能错过收复幽云十六州最好的机会。
    太子赵桓公开宣布支持北伐,这让宋徽宗感到惊讶,也由此决定了出兵幽云十六州。至于怎么出兵,双方陷入了长达半月的争吵,最终才打成妥协。
    童贯出任河北宣抚使,统兵二十万,蔡攸出任监军,宣抚副使(只负责民事,后勤等,不得干涉军事。都统制种师道率领老西军十万负责东路,蒋忠出任副统制,协同出战。辛兴宗率领胜捷军(新西军)十万负责西路。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兵发幽云十六州。
    虽然这样的安排让蒋忠多少有点尴尬,但是对于他来说能够重新掌兵,就是最好的选择。由于他是正三品的文官,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比种师道这个都统制高半个级别,因此做副都统制,也不怕被打压,更不怕给小鞋穿。
    兵不是神威军,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蒋忠也很无奈,这毕竟犯忌讳,官家不松口,谁也没有办法。不过幸亏蒋忠早有先见之明,早早的把鲁达,徐魁,石秀,史进等人送到种家军磨砺,现在正好排上用场,这样不至于在军中被架空。
    西军向来多骄兵悍将,想要统领这样的队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军中需要立威,要是镇不住这群骄兵悍将的话,别说打仗了,最终一定会被吃得连骨头都得吐出来。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章鱼帝,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百六十六章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种师道早就听说过蒋忠的的大名,一直想找个机会见识一下这个年轻的后起之秀,看看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是战神狄青重生。在这种心态下,是不会给蒋忠小鞋穿的。至于这个年轻人能不能镇住西军,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英雄惜英雄,好汉识好汉。种师道出身将门,手握重兵,在西北边陲可以说是半独立的门阀,在当地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对于种师道来说是幸事,也可以说不幸。幸运的是,统兵期间,起点高,有强大的种家军做后盾,容易树立起赫赫威名,建功立业。不幸的是西军相对的独立,成为了官家的忌惮,也就注定了只能偏安一隅,无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的出征,完全可以由种师道挂帅,可是最终还是要在童贯的节制下,这就是种师道最大的不幸。后来对抗金军的时候,种师道惨死,和这也有直接关系。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地方军阀,在朝廷眼里就是夜壶,想撒尿的时候有用,就供着,不想撒尿的时候,就收起来。
    种师道羡慕蒋忠的自由,认为这个年轻人是未来的军神,自己有义务提携一把。当然他代表西军和童贯矛盾重重,也希望利用蒋忠作为对抗童老狗这个阉人。
    大军出征显然不是一件小事情,不过大宋朝庞大的官僚机构在关键时刻还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大营,各路人马也陆续到位。
    鲁达等人再次被分到蒋忠的帐下,这也算是种师道给这个后起之秀的一份重礼,不过美中不足,这些人的级别都很低,在军中很难发挥作用,重要位置上也只有关胜一个,本来的的级别就比较高,再加上武圣后人,没有遭到刻意打压。
    兄弟重逢,有说不完的话题,首要的是完成韩世忠和梁红玉等几对新人的婚事,这也算是蒋忠给大家的重礼。毕竟不明媒正娶就住在一起名不正言不顺,这其中也包括武松和孙二娘的婚事。
    有了家,英雄就有了忌惮,从表面上看蒋忠是为兄弟们的幸福谋福利,实际上何尝不是一种控制手段。作为上位者,对手下要绝对的信任,给与绝对的支持。但同时要有控制的手段,如果没有控制手段的话,那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初,柴进大力资助梁山,可是没有控制手段,最终梁山压根不受其控制,这也是柴进为什么失败的原因,也算最终柴进愿意追随蒋忠的地方。
    万艳同悲楼,明月楼,美女如云,蒋忠的属下基本上都是光棍,在这个时候,蒋忠就充当了月老的角色。为手下组建家庭,这些人更加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这就是蒋忠和宋江最大的,最本质的区别。宋江只知道用所谓的兄弟义气拴住下面的人,殊不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让人死心塌地的为你卖命,才是一代枭雄应该具备的本领。
    出行前,蒋忠把这些兄弟们聚在一起。
    蒋忠笑着说道:“一个个的都做了新郎官,马上又要上战场建功立业,才结婚就分离,也难为你们了。”
    兄弟们情绪不高,心直口快的鲁达说道:“主公,这次的情形并不乐观,要知道童贯老贼刻意打压种帅,给东线军设计了最为难打的路线,此行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再加上老西军都是一群兵痞,恶习难除,很难指挥,咱们兄弟在军中又没有发言权,恐怕您这一万大军不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众兄弟纷纷点头,七嘴八舌的说出来自己的顾虑。也难怪,这支队伍是二十万大军之中年龄最大的,平均年龄接近三十岁,这在地方厢军很常见,在前方作战是极其罕见的。年纪越大陋习越多,越不服从管教。况且这一厢,下面五个军都指挥使,只有关胜一个是蒋忠的亲信,其余四个都是跟着种帅征战多年的悍将,哪能指挥动呀!
    蒋忠知道兄弟们为自己担心,他装作无所谓地说道:“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那么绵羊也会变成狮子,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狮子也会变成绵羊。我比种帅还要高半个级别,有不请旨阵前斩将的权利,杀鸡儆猴,我不相信四个军都指挥使都不怕死,你们给我说一下他们的情况,枪打出头鸟,我就要杀一儆百。”
    道理很简单,只要是控制主五个军都指挥使就可以了,至于下面的人是否听从指挥,上了战场就不影响了,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鲁达说道:“第一军都指挥使种洌是小种略相公种师中的儿子,今年二十三岁,文武双全是个儒将,最佩服的人就是种帅,他佩服英雄,渴望建功立业,来证明自己,基本上不会刻意和主公对着干。”
    “第二军都指挥使就是刘琦,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今年才二十五岁,自视甚高,不服管教,种帅也没有刻意管教,毕竟要给他父亲面子。要知道刘家军在西北虽然比不上种家军,但也是一股很强的势力。”
    第三军都指挥使是关胜,这是没有问题的。第四军都指挥使吴玠,今年二十九岁,是一个从底层靠军功爬上来的,有自己独立思维,容易和上级顶牛。第五军都指挥使马布奇,今年四十岁,上升空间被堵死了,不服管教,据说和辛兴宗是老乡。
    蒋忠对于这五个军都指挥使并不是很在意,这群下级军官,除非是得到什么人的指使,否则一般不会刻意和上级对着干,尤其是在战场上,搞不好会掉脑袋的,这绝对不是任何人都用勇气挑战军规的。
    现在基本上已经知道军都指挥使是什么情况了,刘琦和吴玠都是南宋抗金名将,战场军规一般不会刻意去违反,关胜是自人也没有问题,至于种洌将门虎子,问题也不会很大,只要是压住马布奇,那么这支军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只有入云龙公孙胜一言不发,只知道喝闷酒,好像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似的。
    蒋忠放下酒杯对公孙胜说道:“道长,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说出来大家听听。”
    公孙胜捋了下胡须后说道:“众兄弟跟着主公是为了奔一个远大前程,自然希望主公可以鹏程万里,睥睨江山,可是现在上面还有老种略相公,小种略相公,再往上还有童贯,蔡攸,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大家都很迷茫,希望主公为贫道解惑。”
    “你们大家也是这个意思?”蒋忠知道神威军交给朝廷之后,遭到了极大的打压排挤,生存状态堪忧,待遇甚至赶不上厢军。将领们在禁军之中也手到排挤,待遇不公。
    鲁达等人还好,早早的去了小种略相公那里,没有手到打压,可是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要不然林冲和花荣也不会宁可呆在自己身边,也不去军中。就连本身就是在禁军的韩世忠,张清,庞万春等人也依旧手到排挤。
    众人不语,只有林冲面露焦虑。
    “林教头,说两句吧。”蒋忠本来不准备说太多,可是知道大战之前,一定要笼络军心,否则会有大麻烦。
    林冲放下酒杯,很无奈地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猎狗烹。宋官家一直干卸磨杀驴的勾当,前朝的战神狄青的下场历历在目,我等小角色,无外乎被打压,排挤。可是上次江南平叛,官家对主公动了杀机。这次恐怕凯旋之日,就是主公丧命之时。我等现在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
    上山当土匪,并非众人所愿,可要是被官家肆无忌惮地打压,这群猛人也断然不会接受,这就是众人迷茫的地方。
    眼见众人都是这个意思,蒋忠只好交底,他端起酒杯一饮而下后豪气冲天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