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丽王要迎娶金富轼的女儿,显然是要和这个高丽国最大的地方势力代表金富轼联姻,要联手对付拓俊京,高丽内战一触即发。
    拓俊京现在等不及金国的回应了,一旦金富轼的女儿嫁进王宫,那整个局势都会发生逆转,在这个时候,他不愿意等待了,于是亲自率军要阻止宋军登上高丽国境。
    在看到了拓俊京调兵遣将的时候,妙清和尚就高兴坏了,他看到了拓俊京的慌乱,也看到了这个权臣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现在只不过是临死前的苦苦挣扎而已。
    金富轼也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高调地护送女儿进京,派儿子率领一万精兵护送,目的很简单,这就是帮助王楷对付拓俊京的生力军,为了挑起高丽内战。
    现在已经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大家已经撕破脸皮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各方势力开始转动,京城内战一触即发,现在双方之所以还有所克制,主要是在等,高丽王这边等着大宋铁骑登陆,拓俊京等着金国出兵援助自己。
    本章完
    
第294章 怎一个乱子了得() 
出兵?还是不出兵,这个时候金国内部争论不休,金国两大权臣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磬两人争论不休,都想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提高自己在朝中得到话语权,而居中调解的金熙宗完颜亶倒是无所谓,反正两大权臣发生争执对自己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
    完颜宗磬率军南下过,他的实力击中在河北,山东,说白了扶持伪齐的刘豫当皇帝,这是这个权臣最大的利益所在,一旦失去,也就没有了昔日的权势和地位。
    现在伪齐政权内危机重重,竟然出现了濮州知州宋超率领军民叛逃的********,足见伪齐的国土内是多么的动荡不安,人心不稳。这种事情如果不第一时间遏制绞杀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伪齐早晚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动荡,最终会被颠覆。
    为了维持伪齐政权,伪齐国皇帝刘豫派兵在伪齐境内镇压抗金义军,上报自己的主子完颜宗磬,希望金国可以出兵,帮助自己夺回濮州。刘豫这个伪皇帝还是有脑子的,他知道如果仅仅是濮州的叛乱,金国是不会派大军援助自己的,于是就把矛头对准了汴梁,他知道只要是自己以率军侵犯汴梁,那么就会引起大宋强烈的反弹。
    求助,刘豫不断地向完颜宗磬求助,希望自己的主子可以出兵,帮助自己去攻打汴梁。要是之前的话,刘豫没有把握说服完颜宗磬,现在形势发生了逆转,乾元皇帝擅自来到汴梁,行使皇帝的军权,说白了就是想闹分裂,现在既然大宋内部有矛盾,要闹分裂,当然是出兵的最好时机了。
    完颜宗磬认可刘豫的分析,于是就上书金熙宗完颜亶,他愿意率领大军帮助刘豫去攻打濮州,矛头直指汴梁城。
    就在完颜宗磬上书南下的时候,高丽的使者到了,祈求大金出兵维护高丽的稳定,并且带来了大宋出兵十五�发兵高丽的消息,希望金国出兵。
    完颜宗干没有率军打仗过,他的势力组要集中在后方,说白了高丽也是他的势力范围,这个家伙就上书金熙宗完颜亶,祈求出兵营救高丽。
    两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太短了,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对于金国内部争议很大。对于金熙宗完颜亶来说倒是无所谓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维护哪一个都无可厚非,毕竟是维护大金国既得利益。可话又说回来了,丢掉哪一个,都会损伤大金国的利益,如何取舍让完颜亶这个大金国皇帝十分的为难。
    在出兵的问题上,完颜宗磬和完颜宗干两大权臣的意见是一致的,可是在选择那条线路出征的问题上,两大权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谁都不让,双方矛盾激化,争吵不断,而且形势愈演愈烈,逐渐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其实,与其说是完颜宗磬和完颜宗干两大权臣的争斗,倒不如说是两大集团对峙的必然结果。完颜宗磬代表的是太宗一系,这一系的人占据了朝中很多重要的位置,话语权非常重,再加上完颜宗磬也是一员猛将,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整体实力十分的强悍,要不然也不敢贸然掀起争斗,直接把三大权臣之一的完颜宗翰踢出局,害的大金国第一智将郁郁而终。
    完颜宗干则是太祖一系的代表,这一系之中出来了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军,即便是完颜宗望死去了,还有完颜宗弼,完颜宗辅等名将,在军中拥有最高话语权,即便是在太宗时代都没有改变过,要不然也不会迫使金太祖完颜吴乞买更改传位给完颜宗磬的念头,转而传位于完颜亶。完颜宗干一直在后方处理政务,在朝中拥有超然的地位。再加上金熙宗完颜亶是他的养子,在整体实力上要略强于完颜宗磬。
    两大权臣争斗不休,朝中的文武百官纷纷战队,这下子,让想要居中调停的金熙宗完颜亶十分的为难,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只好请教师父韩昉。
    其实,虽然金熙宗完颜亶对师父韩昉言听计从,但是从女真血脉高傲的缘故,他骨子里还是排斥这个汉人师父的,因此给与韩昉很高的地位,大量的财富,甚至美女不断,但是就不让对方掌权,说白了就是斥巨资养了一个谋士而已。
    没有实权的韩昉只能每天声色犬马,夜夜笙歌,每天都在女人窝醉生梦死,他没有想到金熙宗完颜亶会这么早来看自己,于是就慌忙从女人肚皮上爬下来,衣冠不整地拜见金国皇帝。
    如果说换成其他人这样衣冠不整地拜见皇帝,会被暴戾的金熙宗完颜亶直接砍头,可是韩昉这样,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点是出乎人预料的。
    看到衣冠不整,头发灰白的师父韩昉,这个时候金熙宗完颜亶十分的自责,如果没有师父,自己压根当不了皇帝,如果不是师父,自己也无法扳倒三大权臣之一,军中威望最高的完颜宗翰,如果不是师父的谋划,自己注定是一个傀儡皇帝,可是自己却无法实现师父心中的抱负,让这样一个年富力强的‘小诸葛’只能过声色犬马的日子,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这是对师父得到犯罪。
    “师父。”这是金熙宗完颜亶称帝之后,第一次叫韩昉为师父,这一刻师徒耳热泪如雨下,场面十分的感人。
    完颜亶首先这些年自己冷落师父了,并且表示要让师父为官主持工部,要知道这可是肥缺,最容易捞钱的地方,也容易让师父施展抱负。
    韩昉拒绝了,他苦笑着说道:“微臣已经时日不多,无法胜任了。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到外面的世界转一转。”
    既然留不住了,金熙宗完颜亶知道师父心灰意冷,也就不在面前,只能赏赐大量的金银珠宝,任由韩昉周游天下,最后他把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磬的争斗说了出来,希望师父能够最后帮助自己出谋划策。
    韩昉沉思了许久之后才说道:“陛下,你是想先拿下哪一个。”
    也只有韩昉才知道完颜亶想什么,也只有他才敢怎么说。
    “师父何出此言?”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够轻松化解现在两大集团争斗,企图架空皇权的局面。之前是三强鼎立,为了皇权必须拿下一个,但要维持两虎争斗的局面。现在陛下已经逐渐掌控朝局了,想要摆脱傀儡的局面,就必须再拿下一个。”韩昉苦笑着说道:“拿下一个之后,为师给你留下一个锦囊,等你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打开锦囊再拿下另外一个。”
    “可以么?”完颜亶梦想自己成为皇祖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式的大英雄,又怎么会甘心做傀儡皇帝呢?他紧紧地握着韩昉的手臂,激动地说道:“师父教我。”
    “那你先说想先拿下哪一个。”
    完颜亶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间没有答案,当天和韩昉一醉方休,第二天才拿定主意,要先拿下掌握军权的完颜宗磬,在他看来首先完颜宗磬属于太宗一系,现在又拉拢住了大金第一猛将完颜挞濑,在军中的权威日益增强,早晚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况且完颜宗干毕竟是自己的养父,拿下完颜宗干怕引起完颜宗弼,完颜宗辅等太祖一系的不满。
    韩昉早就料想到是这个答案,他把锦囊交给完颜亶之后,笑着说道:“很简单,既然准备拿下完颜宗磬,那就答应他出兵南下援助齐国的刘豫。”
    “师父,你这是何意,我怎么看不懂呢?”完颜亶被搞糊涂了,既然要拿下完颜宗磬,为什么又要帮助他呢?
    “道理很简单,拿下谁之前,先让其得意一下,才容易被麻痹。一旦完颜宗磬率军南下,你就想办法利用完颜宗弼,完颜宗辅等军中的要员逼迫完颜挞濑就范,这样就架空了完颜宗磬,一只没有牙齿老虎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高,师父你这一招太高明了。”完颜亶对韩昉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沉思片刻之后说道:“不过,宋军入侵高丽,对于我们金国来说也是威胁,毕竟辽东才是我们大金之根本。”
    “没错,辽东是大金的根本,可是汴梁名义上还是宋的京师,距离西京洛阳也不过几百里的路程,可以说直插宋的心脏,请问,这种情况下,谁更担心。”
    韩昉说的很轻松,完颜亶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要铲除完颜宗磬。
    当金熙宗完颜亶的圣旨下达之后,让满朝文武大跌眼镜,很多人还是看好完颜宗干的方案,毕竟辽东才是金国的根本,况且完颜宗干还是完颜亶的养父,可谓是结果的确出乎中众人的预料。
    完颜宗磬一系欣喜若狂,开始积极准备南下。
    世上总有一种人要比别人睿智,在完颜宗磬率领十万精兵南下的第三天,大金国最优秀的统帅完颜挞濑(当然,是未来的统帅,还没有真正在战场上展示国人的天赋,当然这个能够横扫草原的将军,军事修为现在已经让完颜宗弼,完颜宗辅折服,不次于完颜宗翰)就深夜拜见了金熙宗完颜亶,宣誓效忠于皇帝陛下。
    金熙宗完颜亶对于完颜挞濑的效忠很满意,也坚信了师父英明的决策。这次不管完颜宗磬南下的胜负如何,这个权倾朝野的家伙在朝中的好日子就当到头了。
    金熙宗连夜召见完颜宗弼,完颜宗辅,完颜干等太祖一系的权贵,让这些人抓紧清扫完颜宗磬在朝中的影响力。
    完颜挞濑对于金熙宗的决定感到害怕,同时也感到庆幸,他知道完颜宗磬覆亡的时间已经到了。作为太宗一脉的权贵之中,就属自己地位最高了,为了维护朝中派系的平衡,皇帝陛下一定会重用自己,来抗衡完颜宗干。
    果不其然,金熙宗完颜亶下旨加封完颜挞濑为鲁王,左副元帅,成为新一代的权贵,朝中势力仅次于完颜宗磬,完颜宗干,竟然在立下赫赫战功的完颜宗弼之上。
    完颜宗弼之所以一直上不去,根本原因是最早依附于完颜宗望,后来依附于完颜宗干。不管怎么说,金熙宗都不允许一个派系两个掌控军队的权臣,这点几乎是共识,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不满。
    形势的发展进程几乎和韩昉推演的一模一样,大宋摄政王是绝对不允许汴梁有失的,虽然乾元皇帝赵谌擅自亲政,但毕竟是蒋忠的亲儿子,虎毒不食子,他还是要保住赵谌,保住汴梁的,于是就下令虎贲军主帅徐文忠进入汴梁城,并且把战线直接推到了濮州,要利用濮水的有利地形和金军展开决战。
    就是三岁小孩都知道一旦龙骧军进入汴梁城意味着什么,那就预示着乾元皇帝被废的节奏,这个亲政不足一年的儿皇帝不甘心被废,他要反击,可是那些功勋世家控制的军队压根指望不上,哪里有勇气对阵骁勇善战的虎贲军。
    乾元皇帝把郑居中,张邦昌,汪伯彦,黄潜善等重臣召集起来议事,甚至把从江南叛逃过来的秦桧也请了过来。
    当初,王夫人本来计划毒杀秦桧的,可是后来想想自己给这个家伙戴了那么久绿帽子,最终没有忍心下手。当然真正放过秦桧的是金犬卫接到了摄政王的谕旨,要不然一个文弱书生哪有本事从江南的临安跑到汴梁城。
    怎么办,现在北边是金国完颜宗磬率领的十万金国骑兵,南边是徐文忠率领打得十万虎贲军,可以说汴梁城就在夹缝之中,想要独善其身是几乎不可能的。
    怎么办,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选择和金国求和,希望可以换来类似于齐国刘豫的地位,让乾元皇帝当个儿皇帝。张邦昌虽然忠于前朝,看不惯摄政王专权,一心维护乾元皇帝,但是他骨子里面还是排斥金人的,那些年金人南下烧杀抢掠,给大宋带来的伤痛是刻骨铭心的。
    双方争执不下,经验不足的乾元皇帝赵谌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和自己的‘父亲’太上皇赵桓商量。
第295章 新皇登基() 
秦桧这个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家伙逃到汴梁之前,还肩负着一个很特殊的使命,要不然也罢不会被金犬卫放过,那就是把一些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信息,很自然地在小范围内散播出去,这个小范围就包括昔日的靖康皇帝赵桓。
    皇太后朱琏和摄政王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乾元皇帝长得像摄政王,之所以没有被废掉就是这个缘故。猜忌的种子逐渐在赵桓的心中发芽,他仔细回想和朱琏结婚之后的情形,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自己似乎没有碰过这个女人,那么赵谌是怎么生下来的,莫非真的是摄政王的种。
    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句千古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皇帝的女人岂能容忍他人染指,原本已经对皇位心灰意冷的赵桓在怀疑自己被戴绿帽子,自己的良田被他人耕种之后,内心开始有了复仇的念头。说来也是奇怪,皇位都没有了,皇帝的女人当然被别人睡。之前为什么没有这种想法呢?那是因为失去皇位之后,皇帝的女人被别人搞天经地义,可是当太子的时候,赵桓的第一个老婆被别人搞,还生下孩子,这种情况下他不生气才怪呢。
    复仇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秦桧,汪伯彦,黄潜善等人陆续去拜见赵桓,让这个昔日的亡国之君重新燃起夺位的念头。不过也只是念头而已,手中没有兵权,也没有足够强大打得势力,注定了一事无成。
    机会来了,金国的完颜宗磬率领十万大军兵临濮州,距离汴梁不过百里的路程,这可不是杂牌军,是清一色的女真勇士,要知道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这可是几十万宋军被屠戮之后得出来的经验。
    黄潜善,秦桧之流深夜拜见赵桓,希望可以效仿前朝后晋儿皇帝‘石敬瑭,现在的齐国皇帝刘豫,向金国纳贡称臣。
    其实,秦桧等人最先选定的人是乾元皇帝赵谌,毕竟这才是法理上的皇帝,只不过这个少年有着一定的血性,不愿意当儿皇帝,不愿意卖国。在这种情况下才找的赵谌,希望可以发起宫廷政变,一举拿下乾元皇帝赵谌。
    既然不是自己的种,留着又有什么用,赵桓终于说动了,关键这里面还有功勋世家之中的王家,石家等,要不然他呀不敢擅自行动。
    就在赵桓等人紧锣密鼓地准备兵变的时候,感觉到心力憔悴的乾元皇帝还傻傻地去拜见这个‘父皇’这就注定兵变会顺利的进行。
    乾元十一年(公元1138年)的最后一天,乾元皇帝赵谌前去给赵桓请安,结果被幽禁。
    感到万分不解的乾元皇帝赵谌质问道:“父王,你这是何意,为何要幽禁朕呢?”
    “为什么?那要问你的皇父摄政王了。”赵桓一脸的幽怨,怒气冲冲地说道:“你母亲自甘堕落和那个乱臣贼子勾搭成见,最终生下你这个野种,像你这种下流的胚子,有什么资格当皇帝。之所以不杀你,是因为有你这个人质在,蒋忠就不敢轻易进攻汴梁,要不然朕一定亲手杀了你。”
    什么,自己是野种,是摄政王的孩子,那么传闻自己的母亲和摄政王相好是真的了?此时的乾元皇帝赵谌万念俱灰,生无可恋,他觉得活着好累好累,自己为什么要当这个皇帝,为什么要生存在这个混乱的世上。
    蝼蚁尚且偷生,况且是昔日的皇帝。乾元皇帝赵谌的确是对皇位失去了兴趣,可不代表他等死,在这个时候开始回忆昔日的点点滴滴,终于,明白了皇父摄政王看待自己的时候,就像是父亲对待儿子一样,是那么的宽容,那么的仁慈,父爱如山。即便是自己擅自离开西京,自作主张带着赵桓来到汴梁,皇父摄政王也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
    是呀!如果不是父子,手握重兵的皇父摄政王怎么会允许儿皇帝一直存在,在这个时候,乾元皇帝十分的悔恨,他不想死,想着自己的父亲蒋忠能够犹如天神下凡一样拯救自己。
    公元一一三九年,赵桓在汴梁称帝,该年号为隆乾元年,同时宣布向金国纳贡称臣,宣布蒋忠为乱臣贼子,宣布废掉乾元皇帝。
    郑居中跟随乾元皇帝来到汴梁,一路上他不断地把消息通过身边的‘影’传送出去,这个老奸巨猾的老贼当初被摄政王吓怕了,况且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在摄政王府,确保郑家在新朝依旧是皇亲国戚,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会愚蠢到当隆乾皇帝的臣子呢?
    乾元皇帝赵谌是摄政王的儿子,那就要想办法保全这个被废掉的皇帝,郑居中把赵谌被囚禁的消息告诉‘影’希望摄政王能够派人营救。
    坐镇西京的皇父摄政王蒋忠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暗叹,赵桓这个************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废掉乾元皇帝,去做金国的儿皇帝。看来当初留下赵佶还是有用的。
    赵佶在还是被吕师囊活捉,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不断地哀求,希望保住的的性命,现在机会来了,也只有做好最后一件事情,才能够活下来。
    王寅率领十万大军赶赴汴梁,同行的就有前朝的宋徽宗赵佶,这个废人被封为昏德公,最起码还是国公的待遇,衣食无忧,依旧身边有美女相伴,让这个史上最能生孩子的皇帝继续存活。
    宋徽宗赵佶昭告天下,宣传赵桓不是自己的种,当初是篡夺了皇位,是乱臣贼子,不是天下之主。这种自甘戴绿帽子的做法,是彻底否定赵桓皇位的合法性。
    赵桓否定赵谌皇位的合法性,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