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天国-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如果认真地考量一下,那些“奸”类们中某些人,尤其是那些身处其中极处的某些人,还的确真就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简单的“卖国”,而是都各有着各的、深藏不露的心机。

    想想看,难道那位本应是自己可以呼风唤雨的南宋的赵构,真的就愿意去当那个万夫所指的金国的“儿皇帝”吗?难道他就真的不想对金国进行一些必要的抵抗?

    显然不是这样。

    不愿意去跟金国拼命,甘愿当一个金国的俯首贴耳的孝顺儿子,赵构肯定有赵构自己的心思。

    具体到那个“高人”马荣祖曾经跟马本源提及到的司迪克身上也是一样。

    当初库车迈买铁里所领导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到喀什噶尔,伽师垦区就有个名叫金相印的回族土豪立马来了精神。于是,他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再伙同另一个绰号马秃子(本名马元)的回族阿訇,兴高采烈地跑到了阿克陶,不遗余力地将驻扎在维依塔克的柯尔克孜伯克司迪克说服了。

    于是,司迪克召集人马、趁乱举旗。而且,由于此时满清派驻喀什噶尔的办事大臣又处置极为不当,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无辜,直接招致了喀什噶尔地区各地军民的相继起事。

    很快,利用熊熊燃烧的各族民众之火,司迪克不仅打垮了征剿的“大清军队”,顺便还一举消灭了另外一股喀什噶尔回军的首脑――提前自封为喀什噶尔“帕夏”的托乎提?马木提,占领喀什噶尔回、汉两城,并果然在封金相印和马秃子的帮扶下,坐上了喀什噶尔“帕夏”的宝座。

    然而,喀什噶尔“帕夏”司迪克很快就有发现,依照他过去的那种身份,要想真正统治好整个的喀什噶尔地区,还真是很不容易。甭管是那些从前的贵族也好,普通的平民也罢,几乎都不愿意把他当成一回事。司迪克经过前思后想,看来如果不找到一个合适的傀儡来供自己驱使的话,那还真有些不行。当然,这个将来的傀儡,还必须得确保自己的一切利益不受任何损害。

    可这个傀儡在哪呢?

    但是,司迪克的这种难处,马上就被他的左右手金相印和马秃子所化解。

    很简单,马上派人前往浩罕汗国,邀请还在那里无所事事,甚至还得为自己的生计整日愁苦不断的、穷困潦倒的,曾以“造反”而著名于世的“他们的老祖宗”张格尔的独生子――布素鲁克,回喀什噶尔来充当这个角色。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利用布素鲁克的白山派“霍加后裔”的名号,去哄骗喀什噶尔的人心,维护自己的切实利益,还可以借用浩汗国的实力,进一步地去打击新疆境内的其它各方势力,扩大喀什噶尔“帕夏”的领地,以获取更大的实际利益。

    于是,司迪克请来了“他的帕夏”布素鲁克。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回还顺便给自己也请来了一个凶恶的敌人――阿古柏。

    而如今的妥明也是一样。他之所以情愿低三下气地去沙皇俄国的那些人面前装孙子,绝不是想把“他的新疆”变成沙俄的地盘儿,而只是想重新施展一下对那个马本源所施展过的招数,借力打力。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bk

第三一一章 他们都很清楚,为了他们的沙俄帝国再造辉煌的伟大时刻,现在终于到来了!() 
第三一一章他们都很清楚,为了他们的沙俄帝国再造辉煌的伟大时刻,现在终于到来了!

    妥明的这种想法,自然是跟沙俄人想在了一处。

    起对身边儿的这头肥的实在是不能再肥的大肥羊――中国,沙俄人那是早已觊觎了何止百年之久。但直到自进入了十九世纪之后,沙俄人才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武力,终于将三帐哈萨克纳入了帝国的版图,也才终于使他们的帝国边界,与中国接壤了。

    其实,曾经叱咤风云了好一时的“我大清”,但凡有一点儿的先知先觉,沙俄人是得不到,至少也是很难得到哈萨克的那片肥沃的大草原的。

    因为还早在沙俄人染指哈萨克的一百多年前,鉴于“我大清”彻底征服准噶尔部的赫赫军威,当时的三帐哈萨克和巴达克山王国(也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就上赶着要求投身于“我大清”的怀抱。

    可就如同曾出动大军连续发起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并终于击溃了侵入“我大清”之东北地区的俄军主力,而在无论是军队的数量上、还是装备及后勤保障上都要比沙俄人占据了更大的优势的情况下,却又高举起“儒家思想”所谓的凡事都要适可而止的伟大旗帜,不仅不去全歼俄军,也更不会宜将剩勇追穷寇,趁热打铁地将“我大清”的势力雄扩到西伯利亚地区的爷爷康熙一样,那个自诩为是精通历史典籍、“十全大才”的康熙的宝贝孙子乾隆,又坚守住了小孩子应当绝不说瞎话的高尚操守,以各国“自古非中国所有”为理由,断然拒绝予以接纳,而只要求三帐哈萨克和巴达克山王国作为岁岁向“我大清”朝贡的藩属国(由此可见“儒家”这件思想武器之锐利,只是有个疑问,北京自古以来也不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族的地盘儿,可怎么他福临却照样在北京呆的那么踏实呢?)。

    吞并了三帐哈萨克,沙俄人终于可以方便地对中国进行掠夺和蚕食了。

    一八三一年,沙俄把边界推进到了中国的斋桑湖。

    而当“我大清”的国门在大英帝国的隆隆炮声中轰然洞开的时候,沙俄更是加快了对中国掠夺和蚕食的推进速度。

    一八四七年到一八四八年之间,沙俄沿爱古斯河南侵,并武装占领中国巴尔喀什湖东南的喀拉塔勒河、伊犁河等七河地区,建立了“他们”科帕尔堡。

    一八五一年,沙俄又趁着阿勒坦山(阿尔泰山)地区的秩序混乱之机,侵入鄂布河(鄂毕河)上游的察那斯河(恰雷什河)、哈屯河(卡通河)及比亚河一带的中国地区,并逐步向阿尔泰腹地、额尔齐斯河上游推进,想把中国的内湖斋桑泊据为己有。

    一八五二年,沙俄在中国的图古勒池(今阿拉湖)以北的雅尔地区建立了乌尔扎尔移民村。

    一八五三年,沙俄匪首奥伦堡总督彼得罗夫斯基亲自率领两千多的沙俄匪军,在围攻并占领了浩罕的要塞阿克?麦吉特(改名彼得罗夫斯克)之后,构筑而成了锡尔河碉堡线,开始从塞米巴拉金斯克向南部的中国领土推进。

    一八五四年,沙俄占领了天山北麓的吹河与伊犁河之间的古尔班阿里玛图(现今的哈萨克斯坦首都的阿拉木图),且在古尔班阿里玛图附近建立了维尔内堡。

    同年的十月,无耻的沙俄匪徒公然将科帕尔和古尔班阿里玛图划入了其新建的隶属于西西伯利亚的塞米巴拉金斯克省,并将中国的巴尔喀什湖(当时为中国第一大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划进了沙俄帝国的版图,同时还继续向东,又将其侵略的魔爪伸到了特穆尔图淖尔(即今天的伊塞克湖,时为中国的第二大湖)一带。

    一八五六年初,在京城里的那位“穷困潦倒”的小太后的默许下,沙俄匪徒不仅把维尔内堡作为了新成立的沙俄帝国的阿拉塔夫州的首府,还武装占领了托克玛克和比什凯克(如今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也就是苏联时期的名城伏龙芝)……

    当然,武装占领归占领,默许也归默许,可对于沙俄盟友们所作出的这一系列伤面子的卑鄙勾当,关键时刻把自己的**和灵魂和都出卖了那位小太后慈禧,还是不愿意用白纸黑字给固定下来的。

    那位年轻的慈禧太后在被关进天朝的训诫营接受再教育之初,一直都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辩解,当然,其中也包括她和普提雅廷之间的关系。据说这位慈禧小太后曾不止一次地、骄傲地扬言,她跟普提雅廷之间是一种纯真的爱情关系,绝非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所编造的那样,是在为了博得沙俄盟友们的青睐而甘愿出卖自己的**。而且,她还一再坚称,自己也从没有因为跟普提雅廷之间所具有的这种特殊关系,而额外地给沙俄人什么特别的好处。新疆的形势,恰恰就是这位慈禧小太后所列举出来的重要明证之一。

    其实,咱们早就说过,慈禧就是一种见了坟头才会哭的人。

    为了“我大清”,她可以引狼入室,比如把沙俄军队请进中原,替她看家护院。还可以卖肉,比如把普提雅廷拉上自己的“凤床”,当然,为了叫情人能够一心一意地“爱护”自己,她还可以给把“我大清”的东北当成是补品,一块块地喂给她的情人吃。

    不过,这绝不能说明人家慈禧小太后就是个臭不要脸之人。

    她可以“穷”的去出卖但却绝不甘愿把自己的最后一条裤子也丢进当铺。

    新疆就是这位小太后的最后一条裤子。

    沙俄匪首奥伦堡总督彼得罗夫斯基急红了眼地想“堂堂正正地”为他的帝国在新疆争取更大的利益,就像穆拉维约夫和普提雅廷等人一样,创造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伟大辉煌。

    但是,“小打小闹”可以,真要敢玩大了,“我大清”却就那么地好说话了。

    当然,对于“我大清”的那些人,彼得罗夫斯基也是很不屑的,他相信只要自己一出手,“我大清”在新疆的那些东西们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也不可能真正地阻挡住他的前进脚步。

    彼得罗夫斯基真正害怕的,是“我大清”和新疆的各族民众抱成一团。要知道,为了帮助“我大清”跟太平天国“乱匪”相抗衡,他的帝国已经快把吃奶的劲头都用出来了,如果他这边儿的“第二战场”一旦没开辟好,那可真是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所以,当沙俄帝国驻伊犁的总领事扎哈罗夫和驻塔尔巴哈台的领事塔塔林诺夫,得到了那位刚一横空出世就受到了新疆各族民众所“万民爱戴”的“清真王”妥明的“友好邀请”的时候,无论是伊犁的扎哈罗夫,塔尔巴哈台的塔塔林诺夫,还是在奥伦堡彼得罗夫斯基总督大人,当时都差点儿没乐疯过去。

    他们都很清楚,为了他们的沙俄帝国再造辉煌的伟大时刻,现在终于到来了

    bk

第三一二章 惨烈的塔尔巴哈台城保卫战进行了整整的三天,上千的塔城军民为了祖国的荣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第三一二章惨烈的塔尔巴哈台城保卫战进行了整整的三天,上千的塔城军民为了祖国的荣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彼得罗夫斯基派信使进入伊犁。

    在给扎拉芬泰的亲笔信中,他先是“极其真诚地”劝诫扎拉芬泰:千万不能因为“大清国的北京城”丢了,就会对“大清国”的未来从此彻底丧失了信心。要知道,眼下在“大清国的东北地区”,还有无数的“大清志士”正在跟无私的沙皇俄国的英勇军队并肩战斗,对来犯的太平天国乱匪给予了一次次的沉重打击。

    因此,他希望作为“大清国”重臣的扎拉芬泰,也能像东北地区的“大清国志士”们一样,在关键时刻承担起西北的大清国复国顶梁柱的伟大重任,率领全疆军民与无私的沙皇俄国携手并肩,共同把新疆变成埋葬来犯的太平天国乱匪的汪洋大海。

    最后,彼得罗夫斯基也还没忘了要郑重警告扎拉芬泰:

    先,不管怎么样,为了“大清国”的复国,无私的沙皇俄国政府已经应新疆民众之邀,再次对“大清国的臣民们”伸出了纯洁的友谊之手,沙皇英勇的鄂木斯克军团已经正式挺进新疆,坚决与新疆的广大民众同仇敌忾。

    其次,如果他扎拉芬泰这个亡国之人宁愿意志消沉,不甘为“大清国”的“复国大业”尽力,那么也好,你就先老老实实地呆在你的惠远城别乱说,也别乱动,尤其更不能对天山南北各地民众蓬勃高涨的“复国热情”进行任何的打击和诋毁等等……

    接到彼得罗夫斯基这封信之后的扎拉芬泰,虽然有点儿头疼,但是这回还是没有像当初发生了塔尔巴哈台的火烧沙俄贸易圈事件时那么的头疼。因为在这之前,扎拉芬泰不仅已经得到了碾转而来的那份由摄政王奕拍板儿决定的“朝廷谕令”,还收到了来自乌里雅苏台将军庆如的“私信”。

    如果说在收到奕拍板儿的那份“朝廷谕令”之时,扎拉芬泰多少还有一些抵触和悲愤异常的情绪,甚至还敢捶胸顿足地叫喊着要“宁做大清鬼,不当亡国奴”的话,那么,在看完了庆如给他的私信之后,扎拉芬泰就再也没啥大脾气了。

    庆如告诉扎拉芬泰,太平天国政权绝非往常他们所知道的任何政权,因为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崭新的特殊政权,他们不仅代表着所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为他们而浴血奋战,还没有任何的民族歧视观念。

    眼下,在载垣、僧格林沁等人的积极斡旋下,太平天国政府对蒙古所提出的“民族自治”,以及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等等的政策,已经深入蒙古民心,并为绝大部分的蒙古部落上层所接受。太平天国红军的部分主力,也因此正在蒙古诸部落的友好帮助下,快速向北挺进。

    庆如还向扎拉芬泰证实,已经全力挺进东北的太平天国红军,在赫赫有名的陈玉成、谭绍光等将领的统帅下,在沿途绝大部分爱国的前清将士和民众们的支持下,及前清官员们配合下,一路势如破竹,而曾经骑在“我大清”头上耀武扬威的沙俄鬼们,却是节节败退。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用不了多久,无论是经蒙古而出,还是驰骋在东北地区的、英勇无敌的太平天国红军将士们,不仅可以把沙俄鬼们彻底地打回原形,赶回老家去,还能够光复所有在“我大清”手中丢掉和出卖的中国领土……

    庆如真诚地奉劝扎拉芬泰,在这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重要关头,应当迷途知返,用实际行动来洗刷自己从前的肮脏,争取太平天国政府和民众们的宽大,而千万不要再次错走了方向,更不能充当沙俄鬼们的丑恶帮凶,以免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愧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们。

    最后,庆如还说,眼下的他不仅正与乌里雅苏台的全体同僚们一起,积极地维护本辖区的安定,等待太平天国政府所委派的人员全面进行接收,还开始了整军备战,并多次粉碎沙俄鬼们的无耻挑衅。

    他还向扎拉芬泰郑重地表示,如果新疆的局势发展需要他的帮助,他必将与乌里雅苏台的全体军民一起,给予他扎拉芬泰全力的协助……

    就这样,在自己的伊犁将军衙门,扎拉芬泰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思想统一会。在会上,扎拉芬泰和他的各级同僚们一起,认真地听取并探讨分析了针对眼下的恶劣局势所出现的各种声音和策略,最后一致达成以下的共识:

    鉴于天山南北烽火连天,伊犁将军的实际权力已经难以控制住新疆的更多地区,故要求各地的官员及驻军,首先要尽最大的努力,切实保护好其驻屯城镇的安全不受侵犯;

    对于风起云涌的各地暴动军,当地官员应切记不得进一步地去激化矛盾。要尽量采取劝说和安抚的策略,并不得对那些罪大恶极、民怨甚深的伯克之流予以藏匿或保护;

    如遇暴动军攻城,在劝说和疏通都不利的情势下,可以进行必要自卫,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转向各大要地集中退守,但决不允许以任何的名义或借口对暴动军们进行追剿;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无论是北疆还是南疆的各边塞重镇,如遇沙俄及浩罕等外敌的入侵,无需任何的请令行为,务必予以坚决的还击。

    于是,一八五七年七月三日,扎拉芬泰正式回复彼得罗夫斯基,“我扎拉芬泰虽是满人,但早已融进了中国的这块土地,中国的一切,都是我扎拉芬泰的最高利益”

    七月十日夜,已经侵占了塔尔巴哈台西南的巴克图卡多时的切尔尼亚耶夫上校,率领沙俄鄂木斯克军团的第二旅三千多武装到牙齿的恶魔,对塔尔巴哈台城发动全面进攻。

    沙俄的无耻行径,激发了塔尔巴哈台军民的同仇敌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明绪不仅当即率领城内的军民奋起还击,还很快就得到了原本是官逼民反的塔尔巴哈台城郊回、哈萨克的暴动农民军的有力配合。

    尽管塔尔巴哈台军民不怕流血、英勇奋战,也给了侵略者以一定的打击,但是,面对虎狼似的沙俄强敌,又得不到更多有力的支援,终究难以有更大的作为。

    惨烈的塔尔巴哈台城保卫战进行了整整的三天,上千的塔城军民为了祖国的荣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七月十三日夜,沙俄魔鬼终于攻破了塔尔巴哈台城的大门。

    明绪拒绝了部下要保护其突围的请求,在自己的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衙门内,自杀殉城。

第三一三章 现在,扎拉芬泰早也顾不得什么塔尔巴哈台,只能开始全力地图谋着如何自保了() 
第三一三章现在,扎拉芬泰早也顾不得什么塔尔巴哈台,只能开始全力地图谋着如何自保了

    在给彼得罗夫斯基的回复刚一送出之后,扎拉芬泰本来就已经与伊犁协领哈布齐贤商定好了,要尽快地由伊犁的驻军中抽调一部分人马,前去塔尔巴哈台城增强明绪的防守实力。(百度搜索

    自从一七六三年伊犁河北岸兴建了作为伊犁将军的驻地,也是新疆地区的首府的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南)之后,宁远城(今伊宁市)、惠宁城(今伊宁市巴彦岱镇)、塔勒奇城(今霍城县果子沟)、瞻德城(今霍城县清水河镇)、广仁城(今霍城县芦草沟)、拱宸城(老霍城县城)和熙春城(今伊宁市西城盘子)、绥定(今霍城县境内)诸城,又陆续地在惠远城的周围拔地而起,这就是史称的“伊犁九城”。

    在伊犁九城当中,惠远、惠宁两城是满营的驻屯所,而绥定等六城为绿营兵的驻屯地,宁远城则为维吾尔族(包括塔兰奇)商民的聚居之处,又被称之为“回城”。

    不过,眼下扎拉芬泰还能掌握在手里的,已经不是“伊犁九城”了,而仅仅是“伊犁五城”,也就是惠远、塔勒奇、瞻德、拱宸和绥定这五座城池,至于宁远、惠宁、广仁和熙春四城,则都早已被暴动军们所占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