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她这句话,李承乾长松了一口气,知道兕子并没有真的生他的气,他微笑起来:“兕子,哥哥永远都是最疼你的!等你到要嫁人的时候,哥哥一定为你找个最好的驸马都尉!”

正文 第142章 汉王李元昌

安抚下了兕子,李承乾心里才算轻松了一些,不过,想到兕子将来的驸马人选,心里又有些忧虑了。人要长得英俊潇洒,起码风仪要佳,才学也不能太差,但也不能是那种书呆子,出身也要好,寒门出身,总归是配不上公主的。可是,这样的人天底下又有几个,就算是有,人家也未必愿意娶公主啊!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必然直,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说不定,等到兕子要出嫁的时候,她眼光又变了呢!

带着一点得过且过的心思,李承乾心安理得地继续过着日子。

人生啊!李承乾很是有些无病呻吟地感慨着,不过,他的感慨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已经感觉到两道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

李承乾刚刚转过头去,就听见一个爽朗的声音传过来:“我怎么说看起来眼熟呢,原来是太子啊!”

“汉王叔太见外了,叫我一声承乾就好!”李承乾总算看清楚了来人,当下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汉王李元昌,其实是李渊所生儿子中的一个另类。李渊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其中,除了李世民对书法向来喜爱外,也就李元昌在书画上的成就最高,他说起来也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亲王,一向与下一辈的人的关系也是极好的。

李元昌最擅长的便是行书,临摹的便是王羲之与王献之,不仅仅是笔体,更是精于笔意,便是几个有名的书法家如欧阳询等人,对他也是赞叹有加。

李承乾从小与他的关系还不错,李元昌一直以来都是有一颗童心的人物,总能跟人玩得开的。

“王叔刚从封地回来?”李承乾微笑着问道。

“是啊!”李元昌抱怨起来,“那小地方,着实无趣得紧,哪有长安快活,要不,承乾你去帮我去跟皇兄说一声,干脆我也不要那块封地了,多给我点俸禄,我呆在京城就好!唉,上次听说承乾你新得了一卷《江州帖》,什么时候给我看看,临摹一番!二王如今真迹留存于世的实在不多,还有不少是赝品,实在是扫兴的很!”

“王叔这话说的!”李承乾笑了起来,“这封地有什么不好的!侄儿想要出趟京城还不容易呢!长安再好,一直待着,也是腻味!”

“是我胡思乱想了,想得也太简单!”李元昌叹息一声,“我要真没了封地,还不定怎么遭人轻贱呢!这人情冷暖啊,我也是明白的,做个闲散宗室,还比不上个小官尊贵呢!有个封地,起码在封地上,我说了算,真要呆在长安,我也做不来!”

李承乾只是微笑,没错,说起来,李世民的那些庶弟实在比较多,不过,有不少的已经随着贞观五年的平叛告捷而挂掉了,李家造反的人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剩下的虽说依然封了王,但是李世民对他们还是存着戒心的,若是他们真的没了封地,在这京城,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人物,一个闲散的亲王,身上没有帝王的宠信,手里头没什么职权,当真只能平白受人轻贱了。

“行了,王叔!”李承乾笑着说道,“这么久不见,说这些不高兴的事情干什么!对了,王叔,我那里倒是收集了不少的魏碑拓本呢!正好一起来看一下!可惜,那份《兰亭集序》父皇宝贝得跟什么似的,要不然,我早就拐过来了!”

“真的?”李元昌大喜,很快将刚才的不快抛诸脑后了,“快带我去看看!”

“果然是真迹,瞧这笔锋,这笔势!连绵跌宕,豪放不羁,英气勃勃,如此雄健不凡,不愧是小王的笔法啊!”李元昌一脸欣喜,抱着它一直不肯松手。

李承乾轻咳了一声:“王叔,还有一些魏晋的碑文呢!”

“对对!”李元昌嘴里答应着,手上却一点也没放松的意思,他有些心不在焉的看着那些碑文的拓本,心里却是对这个《江州贴》很有觊觎之心。这年头,因为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喜爱,穷搜天下,搞得书圣的真迹几乎是一件都看不到了,连带着王献之的真迹,也少了踪迹。遇上李元昌这等对书画嗜之如命的人,没有当场留下口水,一把抢走,已经是很给李承乾面子了。

“承乾,你那幅《江州帖》能不能给我瞧两天,我那里有一卷展子虔的画,要不,我们换换,怎么样?”这说起来是两天,其实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了。

“王叔,你也别糊弄我啊!”李承乾嬉笑道,“展子虔是前朝大家,他的真迹固然留存不多,但总能得到两件,您就想换我一副《江州帖》,那是否觉着那《江州帖》太不值钱了!”

“什么钱不钱的,这好东西要是能用钱买到,我犯得着这样吗?”李元昌心痒难耐,“要不,我再加一样阎立本的扇面,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求来的呢!”

“阎大人是工部尚书,我要是问他要一件大作,想必他不会不答应吧!”李承乾想到李元昌的收藏,已经是打定主意要敲诈他一笔了。

“哎呀,我的承乾侄儿,太子殿下!”李元昌几乎要蹦起来了,“你到底想怎么样,只要王叔我有的,一概不含糊!”

“这个,听说王叔手里头有当年杨素府上收藏的钟繇真迹?”李承乾慢悠悠的说道。

李元昌肉痛得不行,钟繇的真迹啊,那可是想也想不到的好东西,可惜的是,比较起来,自己更想要这幅王献之的名作!他咬咬牙:“好,换了!”

“对了,再加上那副展子虔的画哦!”李承乾笑得很是无辜,非常地纯洁。

“什么?”李元昌惊呼一声,终于十分不舍地说道,“好吧,今天算我心甘情愿,上了你小子的当!”

“那王叔,这幅《江州贴》就是你的了!”李承乾笑眯眯地说道,李元昌立马将卷轴塞进了袖子里,却听见李承乾慢条斯理道,“王叔,记住了,钟繇还有展子虔的真迹哦!”

“行,我回去就派人送到东宫来!”李元昌一溜烟跑走了,只留下一句话,看来是要回去仔细欣赏他的《江州贴》了。

正文 第143章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有些疲倦的揉了揉额头,旁边王德见状,立马送上了一条还冒着热气的毛巾,李世民伸手接过,覆在脸上,好半天,才拿开了毛巾,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

“陛下圣体违和,奴婢去请太医来给陛下诊治一番吧!”王德有些忧心地问道。

“不必了!朕只是有些累了!”李世民随口道,“那些太医,每次都是那个论调,什么偶感风寒之类的,开出的药房也是大同小异,就是没什么用!”

“可惜药王孙思邈道长据说这些年一直在外面云游,据说是要编撰一部药典,否则,若是陛下能得孙先生为太医令,想必便无甚忧患了!”王德叹息了一声道。

李世民淡淡一笑:“孙道长乃是世外高人,从来不愿为官的!若是孙道长能够将那《本草》编撰成书,也是大唐百姓的福气!”

“陛下心怀天下,虚怀若谷,乃是天下百姓的福气!”王德恭维道。

“你这老杀才,就会拍马屁!”李世民笑了起来,心情一下子舒爽了很多。

“听说兕子也开始有喜欢的人了?”李世民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缓步向外走去,一边说道。

“是啊,听说晋阳公主那日从高阳公主府上回来的时候,遇上了一个明年科考的士子,是清河崔家这一代的年轻才俊,人品风仪都是顶尖的,可惜已经成婚了!”王德顺着李世民的意思说道,“晋阳公主殿下因此还大哭了一场,倒是让太子殿下好生为难呢!”

“是啊,承乾一向是最疼爱兕子的!”李世民失笑,不过,很快他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了,“清河崔家的子弟!哼!”

李世民对崔家总是有些耿耿于怀的,他年轻时,曾经向崔家提过亲,虽说本意是一场政治婚姻,指望着能在逐鹿天下的时候,得到崔家的支持,却被崔家拒绝了,这让他很没面子。尤其,崔卢郑王四家乃是汉族大姓,当年陇西李氏与之失之交臂,几百年来,一直耿耿于怀,至今,那四家依然背地里将陇西李家称为“驼李”,以为轻视,怎么能不叫已经是皇族的李家不爽呢!

如今,最宝贝的女儿居然看上了崔家的人,实在是让人无语。李世民心情大坏,幸亏那位已经成亲了,免掉了一番麻烦啊!要不然,若是宝贝女儿硬是要嫁过去,那怎么办呢?世家是肯定要打压的,公主也是不能嫁的,要不然,还算什么打压啊!四家本来就已经很强大了,若是与皇室联姻,万一将来客大欺主,那有怎么办呢?不过一会儿功夫,李世民心里已经转过了不知多少念头,心里又想着,那位所谓的少年才俊若是得以金榜题名,那就把他外放到偏僻的地方去做小官吧!这样即使他将来在吏部考评很好,调回京城的时候,兕子也该已经嫁人了,也就不会出什么事情了!恩,兕子的婚事也该好好思量一番了,京城还有哪家的少年郎还没有娶亲呢?

“陛下,高阳公主回宫了!”王德凑过来,小声道,“要来给陛下您请安呢!”

“高阳回来啦!”李世民抬起头,一下子来了精神,“房家二郎认识的人多,正好让他帮忙参详参详,看看哪家的少年郎能够入得了咱们兕子的法眼!”

“父皇就是偏心,女儿才嫁人多久啊,父皇都不放在心上了!”高阳进来的时候正好听见李世民的话,似真似假的抱怨起来。

李世民哈哈一笑:“小高阳如今嫁人了,嘴皮子也比以前利索了!看样子,房家那小子对你还不错!”

高阳雪白的脸蛋上显出了一层红晕来,她挥舞了一下小拳头,得意地叫道:“那是,二郎一向对我最好的!他要是敢对不起我,看我怎么收拾他!”

“你那二郎对你这么好,高阳你就连父皇都忘了,瞧瞧,这么长时间,总算想起来要回宫看看父皇了!”李世民笑得很开心,“唉,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嫁了人,爹爹就没夫君重要了!”

高阳脸几乎要烧起来了,她有些害羞地叫道:“父皇说什么呢?高阳再怎么说,不还是您的女儿么?”

“哈哈!”李世民大笑起来,“高阳是真的长大了,要是以前,你可非要跟父皇纠缠一番的!”

高阳跺了跺脚:“父皇,你就会取笑人家!”

这时,已经有宫女给高阳端来了椅子,高阳坐了下来,脸上红潮未消。她端起一杯热茶,掩饰一般的喝了一口。

李世民笑道:“你那夫君怎么就让你一个人过来了,难道他不要来拜见一下朕这个泰山大人吗?”

高阳抱怨起来:“父皇,这都怪你!二郎如今是右卫将军,天天忙得不行!今儿他正好当值,哪有时间陪儿臣过来呢!”

李世民只觉得好笑:“哦,那就是父皇的不是了!要不,父皇撤了他的职,让他做个闲散的驸马都尉?”

“父皇!”高阳急了,哪有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干出什么事业的,要是房遗爱因为她这句话赋闲在家,她非要抱怨死自己不可!

“哈哈!小丫头片子,就是口是心非!”李世民笑道。

高阳赶紧转移了话题,问道:“刚刚父皇说起兕子,兕子怎么了?”

李世民有些无奈:“听说上次兕子从你那里回来,路上碰见了一个人,结果就看上人家了!偏偏那位还是个有妇之夫,这怎么可以呢?”

高阳很是不以为然,一下子体现出了她作为一个彪悍的公主的本色:“那有什么,若是兕子实在喜欢,父皇你就下旨,让那人将自家妻子休了便是!”

李世民差点就没把嘴里的茶水都喷出来,他好容易才按奈下内心的震撼,苦笑道:“高阳,你已经是为人妻子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呢?”

“怎么了?”高阳还是没搞清楚状况,“难道那人还敢抗旨不尊不成?”

李世民自然不能说,那人是出身世家,哪怕没有成亲,自家女儿也是不能嫁给他的。不过,冠冕堂皇的道理他也会说,他便说道:“人家已经成婚生子,妻子也是出身名门,又没犯七出之条,若是真的让他休妻弃子,那便是违背人伦大道!何况,若是他真的为了荣华富贵,不要妻子儿女了,又怎么配得上兕子!若是他心里头不愿意,只是在朕的压力下不得不娶兕子,那么兕子必然被他怨恨,嫁过去又有什么意思!”

高阳听得佩服万分,还是父皇考虑周全,那叫一个姜桂之性,老而弥辛,差点就要想到老奸巨猾了。不过嘴上自然是称赞父皇考虑周全,不比自己年轻识浅,不明大局啊!

“那兕子现在如何?”高阳和兕子的感情还是很好的。

李世民转头看向了王德,王德赶紧道:“晋阳公主殿下到没什么问题,不过,听说太子殿下承诺要为晋阳公主殿下选一个天下最好的驸马,现在正为晋阳公主将来的驸马人选伤透脑筋呢!”

高阳有些得意:“二郎就是最好的驸马!”

李世民也没管这小女儿心思,高阳已经嫁了人,而且嫁得还很满意,与驸马琴瑟相谐,举案齐眉。剩下的喜欢的女儿中,也就兕子和新城还没出嫁。新城还好,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就将她许给了长孙家的幼子长孙诠,但是兕子因为一向身体不怎么好,李世民他们以前也没想到这许多,不过现在兕子也不小了,身体也开始健旺起来,又到了少女怀春的时候,自然要好生打算一番。

说实在的,李世民是个极偏心的父亲。他最宠爱的孩子中,除了高阳和豫章,其余全是长孙皇后所出。而豫章是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高阳,也是因为她与兕子李治的关系很好,才进了他的视线。李佑叛乱,他二话不说,就干脆的赐死,而李泰出了问题,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容忍放纵,最后他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过,还要让他能颐养天年。兕子一直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她的婚事,自然是被李世民放在心尖子上的。

李世民踌躇了片刻,最后叹息一声:“先让承乾好好看看吧!唉,哪怕是寒门士子,只要兕子喜欢,朕也由得她便是!”

高阳笑道:“兕子的眼光高的紧,这次一眼看上的,不也是世家的子弟吗?寒门士子,终归缺了几分气度,兕子可是看不上的!”

尽管李世民一直在提拔出身寒门的人做官,用以对抗庞大的世家,但是,寒门,门第终究是太低了呀!他也怕委屈了自家女儿。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世民纵然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高阳劝慰道:“二郎与各家的子弟关系都还不错,经常一起玩的。不如让兕子到儿臣那里去,经常与他们打打交道,若是兕子自己看中了谁,也就不用父皇操这许多心了!”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李世民笑了起来,“来来,高阳啊,跟父皇说说,房二对你不错,有没有说什么时候给房府添丁啊?”

“父皇,儿臣不跟你说了!”

正文 第144章 琼林宴

曲池之上,几条华丽的游船漂浮在上面,船上各有艄公撑着竹篙,让游船缓缓的前行着。

有歌女的声音在湖上飘荡:“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正是南朝乐府民歌《西州曲》,婉转哀怨,尽其相思之意。

李承乾坐在船上,手里拈着一朵粉色的牡丹,微微的笑了起来。苏晨坐在一侧,神情温柔,却带着凛然的高贵之气。这次游湖,却是在这曲池之上举行琼林宴,乃是宴请今年的新科士子的。

李世民李承乾他们仅仅是露了一下面,对这些人加以勉励了一番,也就任他们相互间结交谈笑了。李世民已经回了宫,李承乾却换了衣服,在一艘游船上观察着那些进士们。

苏晨瞧见几艘游船上数十名新科进士的模样,他们中年轻的也已经二十多岁,有几个甚至已经到了天命之年,几乎能看见花白的头发了。不过此时,都有了几许春风得意的味道。

苏晨唯一蹙眉,低声道:“殿下,这些人大多似乎有些轻浮了!”

李承乾莞尔一笑:“十载寒窗,一举成名!那些原本就是出身世家的还好,其余的乃是出身寒门。若进士及第,自然便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哪有不欢喜的道理!”

【文、】“父皇还想着在这些人中看看能不能给兕子选个驸马,看来是不行了!”苏晨有些失望,她自幼接触的都是官宦子弟,不说别的,这气度就是不一样的,居易体,养移气,深居高位者,哪怕大字不识,一身气度风范也都是了得的。寒门士子哪怕才学再高,毕竟少了底气,自然不比出身世家之人从容淡定。

【人、】李承乾微微一笑:“那位就是兕子看上的崔清离了!果然是一表人才,兕子的眼光还算不差!可惜是出身崔家,哪怕是旁支,父皇也是不会同意的!”

【书、】“还说这些干什么,他不已经有了妻儿了吗?”苏晨看了他一眼,“不过果然好皮相,难怪兕子喜欢!可惜了!”

【屋、】“看看那个,乃是江南楚家子弟!”李承乾的目光又落到另外一个年轻人身上,那年轻人身量修长,一身青衣,剪裁合体,面如冠玉,鬓若刀裁,气度却很是温和,颇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这楚家乃是经商出身,如今已经是江南首富!如今也算官商,在江南风评也很好!这人姓楚名照,字浩然,是楚家家主第三子,少有才名,不过最难得的是,没有少年得志的傲气!”

“那殿下是属意他的了?”苏晨也看了过去,觉得这楚照眉眼俊朗,确实是良配,不禁问道。

李承乾摇摇头:“那却不可,此人虽说还没成亲,不过,已经和王家的女儿定了亲了!而且,虽说朝廷对楚家多有照顾,但是楚家毕竟还是商家,难免受人鄙薄!”

“那其余人却远远比不上他们二位的了!”苏晨不禁叹息起来,“唉,这驸马可真是难选啊!”

兕子不知什么时候溜了过来,在李承乾身旁坐下,有些痴痴地看着正在一群人中游走的崔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