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再完美的作战计划,都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更何况在这个时代,计划只能作为一种指导参考,在通讯联络极为落后的当下,对于将领的要求其实一点也不低。
    四月初,一支运送粮草的队伍自合肥出发,向寿春而去。两百余架粮车加上随行的押送队伍,在道路上蜿蜒数里。看旗号,这是荆州军张多所率领的人马。
    正是初夏时分,且天气甚好,温暖的阳光晒得人昏昏欲睡,张多骑在马上,摇摇晃晃的就更睁不开双眼了。他原先也是和张宝一样,聚众起兵,掠夺乡里,后来和郑宝一起向荆州军投降,他的部下也多数分散编入荆州军各部。
    与彭虎不同,张多对自己目前的处境还是颇为满足的,虽然官职不是很高,但也算的上江东荆州军的将军了,麾下三千余人马,其中这一千余人多是他的旧部,此次押运粮草往寿春而去,又不是什么危险的任务,张多很是心满意足。
    他没有注意到,道路右侧的山坡上,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借着树木和岩石的掩护,悄悄的观察着自己。而在队伍两侧巡查的斥候,也显然没有发现他们。
    谁会想到在这里遭遇曹军呢?张多没有想到,本该想到的斥候也未曾想到,更何况那些普通的士卒和运粮的马夫呢?
    所以当曹军突然从侧面的山坡杀出来时,张多猛然睁大了双眼,不可思议的表情中带着几分绝望。他一眼就看出,曹军是有备而来,且人马不少,不是自己所能抵挡住的。
    “嗖!”一支利箭擦着张多的头盔飞掠而过,张多猛地一缩脖子,兜转马头,见曹军弓箭手钻出山林,正向己方抛射箭矢,连忙下令部众举盾防御。至于那些民夫,在曹军突然杀出之时,都连滚带爬的下了马车,钻到车下瑟瑟发抖去了。
    “将军!前方敌军数百骑迎面杀来!”一名近卫策马冲到张多身旁,刚喊完这句话,就被数支箭矢射落马下,张多虽也身中两箭,但盔甲坚固并未受伤,恨恨地扭头望向前方,心中大为后悔。
    若是按照荆州军的军令,凡运粮行止,必以斥候前后探查,左右遮蔽,不使敌军有可趁之机。然而张多觉得这会儿才离开合肥不过两日路程,曹军断然不会在此出现,所以便有些大意了。为将者大意,则麾下必生懈怠之心,更何况这些部众多是他的亲信部曲,见张多如此松懈,他们自然也跟着偷懒。
    然而现在却不是后悔的时候,张多咬了咬牙,一面下令部下列阵防御,一面派出亲信分出两路,各自往寿春和合肥报信。直到此时,张多才猛然醒悟,此地距离寿春和合肥都是两日多路程,正处于两地中点。无论任何一方派来援军,恐怕只能给自己和部下收尸了。
    转眼间曹军伏兵已自山坡上冲了下来,张多紧握马槊率领数十近卫骑兵,向敌军冲杀而去,原本因突遭伏击而士气低迷的部众,见状也鼓舞起士气,与冲下来的曹军战做一团。
    此时曹军也已亮出旗号,镶着黑边的旗帜正中绣着个大大的“秦”字,若是所料不差,当是驻于西曲阳的曹军偏将秦翊。
    派往合肥方向而去的骑兵尚未冲出队伍,便被曹军弓箭手射落战马,另外一人要跑的稍远些,然而后路已被曹军堵死,他见势不妙,只得拨转马头逃回车队。
    张多虽然未经过多少大场面,但四下里一看也知道,曹军必不会少于三千人马,此时正从前后冲杀而来,至于从山坡上冲出的伏兵,已经将运粮车队从中截断。
    就算想跑,现在也无论可逃。更何况丢下粮草逃回去也是死罪,张多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想法,不如降了吧?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便马上将其抛开,自己的家眷老小都在历阳,若是不战而降……
    既然降不得,那就只能拼死一战了。张多握紧了手中的马槊,催动战马向车队杀去,眼下必须将攻到近前的曹军消灭,全军连成一线才行。
    “噗嗤!”锋锐的马槊从背后将一名曹军士卒戳翻在地,没等张多抽出马槊,就见数个曹军步卒挥刀向他砍来,张多见状连忙撒手,猛地一勒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前蹄腾空乱踢,逼得曹军步卒纷纷闪避。
    待战马落下时,张多已抽出腰间长剑,横劈竖砍,堪堪抵挡住曹军的进攻,饶是如此,高筒战靴上也被敌人砍出一道裂口,鲜血迸出。
    好在张多的近卫及时冲杀过来,枪矛乱刺,将这几名曹军杀退。
    守在粮车附近的士卒见状,连忙向这里围攻,双方刀来枪往,杀得血肉横飞。
    “将军,敌军甚众,难以抵挡,还是突围而去吧!”一名近卫靠近张多,大声喊道。
    张多目呲欲裂,厉声道:“若失粮草,必是死罪,谁再敢言退者,杀无赦!”
    他这话让部下顿时清醒了,原先存着的那点侥幸心理立刻没了,押运粮草过期不至都要治罪,更何况是拱手让给敌军?
    那些赶车的马夫民夫,此时也顾不得害怕,捡起地上染血的刀枪加入了厮杀之中,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总也是股力量,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虽然荆州军伤亡惨重,渐渐地被曹军压缩包围成一个圈子,但却无人投降。
    张多身上已多处受伤,此时背靠着一架马车,手持崩了口的长剑拼命抵挡着。在他身前躺满了阵亡的部下,而他身边的荆州军将士却越来越少。
    看来自己怕是活过不今日了,张多劈翻当面的一名曹军步卒后,惨然想道。然而下一刻,他却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曹军背后响起。
    一名爬到粮车上的士卒高声喊道:“援军!援军到了!”
    张多精神一振,浑身仿佛忽然充满了力量,他扭头喊道:“是哪位将军?”
    “看旗号,似乎是……”那人还未喊完,就被一支利箭射中胸膛,翻身栽落粮车。
    “是太史将军!太史将军来救咱们了!”然而还是有人看到了援军的旗号,高声喊了出来,声音颤抖满是兴奋之情。
    张多深吸了一口气,厉声叫道:“杀啊!”
    数百名残余将士听到后,齐声应和!
    
   

第441章 阵斩秦翊初告捷
    深陷重围,自忖必死的张多等人见援军突然杀出,不由大为振奋,趁势向曹军发起反击。
    眼看就要大获全胜的曹军将士,则变得有些慌乱起来。秦翊兜转马头一看,见荆州军骑兵已杀至近前,忙下令部将分兵前去阻挡。他麾下一名校尉得令后,立即率领本部八百余步骑前去迎击。
    此次设伏突袭荆州军粮队,秦翊原本觉得十拿九稳,可谁知道竟然会有荆州军突然杀出?自彭虎叛逃到下蔡之后,扬州刺史刘馥便更加确信,荆州军将要夺取当涂、西曲阳以及阴陵、钟离等地。去年刘馥被赶出寿春之后,他便移治于淮河北岸的平阿,如今得知荆州军动向,他一面向徐州刺史曹仁报告,一面带动人马,令秦翊率兵出阴陵,往西曲阳而来。
    秦翊原本是袁术的部将,当初袁术败亡,他和戚寄二人被刘馥说服投靠了曹操,领兵屯于阴陵,去年荆州军黄忠和周瑜围攻寿春,他和戚寄也被打的落花流水,好在荆州军夺取了寿春之后便止步不前,这才有了喘息之机。
    西曲阳离寿春最近,秦翊率部到了城内之后,决定主动出击,于是率领本部人马共两千五百余,潜行往合肥至寿春道路而来。今日一早发现张多率兵押运的粮队之后,秦翊当机立断,设下埋伏,打了张多部众一个措手不及。然而胜利在望之际,却又突然杀出荆州援军,使得秦翊心情立即沉重起来。
    为了围歼这支运粮队伍,秦翊所用的战术便是集中所有兵力,在伏兵冲击之后,自己再率部前后夹击,所以战斗开始没多久,在外围警戒的斥候也便收缩回来参战。然而正因如此,才没能及时发现荆州军竟然在附近还有一支援军。
    这支突然出现的荆州军骑兵队伍,是由太史慈率领的江东神锋营的一部分,只有五百余骑,然而当他们从发现了己方的运粮队正被曹军围攻,便在太史慈的率领下,毫不犹豫的向数倍于己的敌军冲杀而来。
    从道路上行进的队形转为冲锋的阵型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这得益于平时的训练,以及良好的地形。当太史慈率部冲到曹军仓促组成的阵前时,敌人的阵型甚至连大致的雏形都未形成。长枪兵混在刀盾手之中,弓箭手弯弓乱射,被挤得伸不开胳膊的长矛兵咒骂着向前涌去,而被荆州军铁骑呼啸而来吓得向后倒退的曹军士卒,又加剧了这种混乱。
    锋利的长刀自上而下划出一道雪亮的刀光,随着刺耳的破甲声,一只断臂连带手中紧握的环刀掉落于地,喷溅的鲜血使得身边的同袍睁不开双眼。铁骑冲击之下的曹军步卒,如同被犁开的泥土般向两边翻滚,不同的是这支铁骑洪流犁出的是满地的鲜血和残肢断臂。
    数支神锋骑队伍犹如利箭一般,深深地穿透到曹军仓促布下的阵型之中,那名领命前来阻挡的曹军校尉见势不妙,大声呵斥着部下,向自己靠拢过来。他打算先将部众集中起来,免得遭受对方的骑兵冲击,在这种情形下,毫无组织的步卒简直就是被一边倒的屠杀,压根谈不上什么抵抗。
    然而没等部众们向他靠拢,就见一支利箭破空而至,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声一箭射中了这名校尉,力道之大,使得这校尉还未惨叫出声,便向后摔落战马。他身旁的几名护卫愕然向对面望去,见敌军中一员虎将正收起弯弓,拔刀向此处冲来,而他身后旗手高举旌旗,左右数十名明盔亮甲的近卫,呼啸着追随而来。
    秦翊见后方将士无法抵挡,而被围困在各处的荆州军运粮将士又开始反击,不由迟疑起来,他知道杀过来的援军乃是太史慈所率领,对于太史慈他也是久闻大名,不敢小觑的。然而太史慈所率骑兵并不多,若是能将其抵挡住,哪怕再拖延一会儿,也许就能将运粮的张多部击溃,到那时再集中人马,对付太史慈。
    按说他这想法本也没错,在这种情形之下,先集中优势兵力,将敌军一部消灭之后,再转而对付另一部分,在战术上来说完全正确。然而秦翊的问题是他太过犹豫,而且原先对荆州军援军没有防备,以至于兵力在进攻时太过分散。虽然这是因为要将运粮的张多部分割包围,然后再歼灭,但却给当下指挥造成了很大麻烦。
    被派去阻挡荆州援军的校尉被太史慈一箭射死后,前去抵挡的曹军步骑便愈发混乱了。太史慈抓住了这个机会,率领近卫发起猛烈冲击,将曹军阵型杀得四分五裂。神锋营的将士们在平坦开阔的战场上纵横驰骋,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大地,混在被砍杀的曹军士卒的惨叫声中,格外震慑人心。
    再这么下去,只怕大事不妙,秦翊回头看了看张多部,见他们经过猛烈的反击之后,竟然将数个战团连成了一片,心下不由大惊。
    “将军,不若先行撤兵吧?”一名近卫肩膀上插着支箭矢,血染红了半边铠甲,纵马冲到秦翊身前喊道。
    秦翊怎舍得将就快到手的胜利拱手让出,他恨恨的看着在后方厮杀的神锋营骑兵,提起长刀吼道:“随我杀过去!”
    在他看来,目前最大的危险来自太史慈所率领的骑兵,而张多部虽然伤亡惨重,但急切之间也很难将其消灭,不如先击溃来援的太史慈部,回过头再收拾张多亦不为晚。
    见秦翊跃马杀向敌军骑兵,他身后的亲信部曲不敢怠慢,连忙紧追而去。此时战场上到处都在混战,被分割包围的张多部众由于得到了支援,开始陆续合兵一处,使得包围他们的曹军不得不向后退却。
    太史慈正率部左冲右突,见一队骑兵迎面杀来,看旗号正是曹军将领秦翊,当下提枪迎战。两人马速都不算太快,堪堪对面相接时,秦翊大喊一声,举刀抢先当头向太史慈劈砍。
    “当啷!”太史慈举枪崩开,长枪顺势横扫,秦翊连忙斜挡,那长枪枪杆狠狠砸在刀杆上,震得秦翊虎口发麻,连忙拧身卸力,不料太史慈一抖枪尾,那枪头弹起直取秦翊面门。
    凛冽的寒光和激起的劲风使得秦翊下意识的闭上了双眼,若不是此时一名护卫冲将过来,举刀将这一枪挡下,只怕下一刻秦翊就要被刺落战马。然而那名近卫却没他这么好的运气,被太史慈一枪扎在肩窝,滚落马下。
    一身冷汗的秦翊亡魂大冒,狠命一夹马腹,紧拽缰绳就要逃开,可惜还没等他胯下战马跑起来,就听耳边“呜呜”风声响起,他连忙低头,这次却未能避开,背上被枪杆重重砸中,锋利的枪头几乎将背后的铠甲撕裂。
    秦翊哪里禁得住如此重击,惨叫一声喷出口鲜血,手中长刀“哐啷”落地。
    跟随在秦翊身后的近卫见状,连忙冲上来接应,却被太史慈所部冲杀得连连后退,秦翊迷迷糊糊的抬头看去,却见一匹寒光席卷而来,紧接着觉得脖颈一凉,身首异处……
    将秦翊一刀斩首的那名神锋营都伯,挥着血淋淋的长刀大声吼道:“曹将已死,降者不杀!”
    秦翊被斩使得曹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有的校尉带着部下夺路而逃,有的还在殊死抵抗,然而如此混乱的情形之下,抵抗又有何用?
    曹军这两千余人马大部被歼,跪地请降者就有一千余人,逃走的不过三五百步骑。太史慈并未纵兵追杀,他率领部下疾驰而来,本就消耗了很多体力,经过方才一场激战,此时战马都有些脱力的迹象了。
    “太史将军……”身受重伤的张多躺在近卫怀中,艰难的对太史慈说道:“多亏将军援救,否则粮草恐为曹军所得,吾等罪莫大焉。”
    太史慈见他伤势颇重,便拦住话头,对那近卫说道:“军中医官何在?”
    那近卫苦着脸摇了摇头,谁会想到在这里遭遇到曹军袭击呢?若不是太史慈率部突然杀到,只怕他们这会儿都已丧命了。
    此战虽以荆州军获胜而告终,但运粮的张多部伤亡惨重,仅阵亡者就有三百余人,加上轻重伤兵,可谓损失巨大。好在粮车并没有受到太多损失,接下来就只能由太史慈部一同护送,前往寿春了。
    而太史慈之所以会率领这五百骑兵出现,并不是他未卜先知,而是他因等待军械营给部下换一批刀剑而耽误了一天,所以今日出发后便加快进程,却没想到刚好碰到秦翊对粮队设伏。
    待周瑜得知此事后,他已率领凌统等步骑两万,自寿春开拔,在向西曲阳进发的途中了。
    曹军主动出击,却未被斥候侦知,对此周瑜严厉的训斥了部将。而秦翊被斩,曹军损失近两千余人马,使得西曲阳内的守军数量,锐减至不足三千,对于接下来的攻城之战,未尝不是件好事。
    不过曹军很可能因此放弃西曲阳,退守当涂和阴陵,以加强两地的防守实力。
    想到此处,周瑜判断曹军很可能会如此,否则兵力分散,很容易被自己各个击破。却不知指挥淮南诸城的扬州刺史刘馥,会如何打算?
    
   

第442章 再战胡质夺曲阳
    秦翊被斩的消息,被那些残兵败将带回西曲阳之后,便引得守城军士和城内大族极为不安。对此胡质颇为气愤,之前秦翊非要坚持主动出击,领兵往合肥通向寿春的道路寻机作战,便被胡质强烈反对,然而秦翊固执己见,且又不是直属胡质麾下节制,他也只能干瞪眼。
    然而再怎么生气也只能闷在肚子里,胡质一面派人向刘馥送信,一面加紧准备防守。在刘馥的军令到来之前,他不可能擅自弃城,只能选择死守。
    如果胡质能够自主决定的话,他肯定不会留在这里等死,然而撤出西曲阳的军令一日不到,他便只能在这里坚守。若是秦翊不去送死,现在城内便能有五千人马,借助城池防守足可抵挡敌军围攻,可现在胡质只能寄希望于当涂和阴陵的守军。
    胡质本就是寿春人,只是当初未曾追随袁术,在曹军中能升至如今的地位,全靠他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战功。他如今不过三十多岁,却已从军近二十年。战阵经验非常丰富,麾下又有一批多年的亲信部曲,若非如此,刘馥也不会将他放到离寿春最近的西曲阳来。
    对于荆州军的意图,胡质认为无论是从历阳攻东城,还是顺淮河攻当涂,处于阴陵和当涂前方的西曲阳都首当其冲,所以当斥候报告荆州军前锋一千余步骑,已抵近城外数十里之地后,胡质并没有觉得意外。
    那么是战是守呢?胡质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敌军前锋虽然只有一千步骑,但相信很快就有大队人马前来攻城,若是被敌军围困在城内,就只能死守,等待援军了。
    他并没有犹豫太久,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必须趁还有机会撤出此城,否则敌军大举围攻之下,自己到时候想走也走不脱了。
    可是未战弃城,总是不好,若是无人追究也还罢了,万一被人挑这个理,胡质可没法反驳。难道埋怨秦翊不听自己劝说,非要主动出击,以至于城内守军不足?
    想到荆州军前锋不过一千余人马,胡质觉得未尝不可出城一战,若是能将敌军前锋击溃,或许还能拖延一段时间,到时候或是刘馥传来军令,或是当涂、阴陵援军到来,再视情况而定。万一抵挡不住,那时也不用回城,直接去往阴陵便是了。
    主意已定,胡质立即点起城中步骑,合计两千七百余出城,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不多时,就见斥候飞奔而来,也不下马,对胡质说道:“报!敌军已进至不足十里之地!”
    胡质双眼一眯,心中暗道,来的好快,他对那斥候问道:“可探看明白,前锋何人为将?”
    “旗号所书黄字,当是江东营中黄盖!”斥候早就看清楚了,闻言立即回道。
    “再探!”胡质一摆手,那斥候兜转马头,一夹马腹“泼刺刺”地去了。
    这名斥候才去了不久,又有一骑飞奔而至,冲到胡质近前,大声说道:“报!敌军在十里处暂歇!”
    “什么?他们停下来了?”胡质有些意外的皱了皱眉,扭头对副将问道:“莫非是黄盖在用什么诡计不成?”
    那副将沉吟道:“想来是探得我军出城,所以才会如此。”
    胡质冷笑了一声,心中不以为然的想道,若是黄盖知道我军出城迎战,或许会重整阵型,但现在在十里外停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