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龙朝着热血沸腾的将士们挥了挥手,当校场重归于平静的时候,才沉声说道,“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听令不前者,斩。
遇敌后退者,斩。
扰乱军心者,斩。
……”
一连串的“斩”,顿时让台下的将士们心惊胆战,开始目露胆怯之色。
唐龙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当然也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兵,这也是人之天性所在,是勉强不来的。
“现在朕再告诉你们一件事,兵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以后军户制度取消,改为募兵制。
现在有谁不想当兵的,可以站出来,朕依然会分给他田,不过没有50亩地,只有25亩地。而且只有一年免税。
愿意在战场上搏一个前程的,为子孙后代创一份家业的,留下来当兵。
不愿意去厮杀,只愿意过安稳日子的人,现在站在左边,愿意当兵的站在右边。
朕不想将资源花费在不愿当兵的人身上,以后战兵的武器装备都会换新,每一个战兵花销都是巨大的,这些都应该留给那些愿意拼博的人,而不是浪费在无用人的身上。
现在开始站队,站好了就不要后悔,每一个不愿当兵的人,都会给他开一份文书,说明他不适合当兵,以后再募兵也不会选他了。”
唐龙的话说完后,校场上的将士们,竟然没有人移动,只是目光露出犹豫之色。
“对了,朕还有一件事没有做,那就是以往拖欠士兵的军饷,包括士兵的赏银,朕已经都带来了,不如,趁你们犹豫不绝的时候,先将银子发放下去,领完了银子再选择也不迟。”
唐龙说完,朝着校场前的一片空地,挥了挥手,一阵银光闪动,一道银河顺着唐龙的手里,流到了校场空地上。
码放得整整齐齐,大小相同的银锭,如堆好的小山一般,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
校场上传来嘶嘶的倒吸凉气的声音,还有人不停的揉着眼睛,想看看这是不是幻觉,还有人想扑到银堆儿上,看看是真是假,却被身边的人连忙制止了这种找死的行为。
第260章 第269场校场四()
能将这么多的银子凭空放到这里的人,那已经不能叫人了,应该叫神仙才对。
敢抢神仙的银子,那不是找死吗?
“祖大人,你立刻命人将欠下军饷的账目拿过来,还有杀女真人的军功奖赏,也一并带过来,多找几个文书,不然这么多士兵,要多长时间才能发放完。”
祖大寿领命,转身对随从吩咐几句,随从听完后立刻转身跑开。
一盏茶的时间后,几名士兵抬着一些落满灰尘的账目走过来,身后还有一些士兵抬着桌子跟在后面。
祖大寿示意士兵将桌子放在银子堆边上,又传令亲兵,将银子团团围住,以防有人趁乱抢劫。
祖大寿见桌子已经摆放好,又高声喝道,“各千户所的文书上前来,核对各个千户所的文案,准备发放军饷。”
台下又有一些千户所的文书领命,走上前来开始翻看账目。
见真的要把欠下的军饷发放,校场内顿时人声雷动,议论纷纷,每个士兵都怕对方听不见自己的话,都拼命的喊叫,整个校场顿时变成了菜市场一般,乱哄哄的一片。
唐龙见此,眉头微微皱起,将内力参杂在声音中,高声喝道,“朕将你们的军饷都发放了,可是你们也要有一些军人的样子,不要让朕觉得这些银子白发了。
朕宣布,以后校场内没有上官的允许,不许任何人讲话,如有违背者,重责20军棍。此命令即时生效。”
唐龙的声音如一道晴天霹雳,落在每个人的耳中,场中顿时静下来了。
也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位置离皇上很远,便毫不在乎发布的命令,依然在谈论着。
他们在最外围,认为皇上根本看不到他们的小动作,所以有恃无恐,依然我行我素。
唐龙是何许人也,他如果想看,就连地上的蚂蚁都能看到,更何况这么大的人呢?
“祖总兵,将后面的那些人,全部抓起来。”
祖大寿闻言微微一怔,随即转身传令下去。
一队士兵,来到了军营外围,将刚才讲话的那些人,一个不落的全部拿下,带到唐龙面前。
“皇上冤枉啊,小人冤枉啊,小人什么都没做呀,他们就冤枉我,皇上圣明,请给小人做主啊。”
这些人被带到唐龙面前,便跪地开始喊冤。
看到这些喊冤的士兵,唐龙心中厌恶之极,一群没胆子的家伙,做了却不敢承认,还想浑水摸鱼,欺君罔上。
如果这些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念在是第一次犯错,唐龙不介意给他们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当好这个兵,可是连承认都不敢承认,这样没有血气的家伙,上了战场,引起混乱的一定是他们,这种人军营一个都不能留。
想到这儿,唐冷冷的说道,“每人重责20军棍,然后扔出校场,军饷就不给他们发放了,因为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大明王朝的士兵了。”
这些士兵顿时不闹了,都开始痛哭流涕起来,“皇上再给小人一次机会吧,小人上有老下有小,还等着小人的军饷过日子呢?这军饷不给我们发放,可让我们怎么活呀?”
听着这些人哭喊,唐龙有些心软,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心还是太软了,这些人一哭一闹,就感觉自己做的有些过了。
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看来自己真不是带兵的材料啊。
“这些人每人给发放一半的军饷,打完20军棍,赶出军营吧,将这些人登记在案,以后这些人就永远不再录用为兵了。”
军营里的20军棍,可不是一般人能挨得起的,打军棍的军士,如果跟你有仇,10军棍就让你见阎王了。
这些军士虽然没玩命的打这些,即将被赶出军营的这些士兵,但是这20军棍下去,也都半条命没了,打完后一个一个的被拖出了校场外。
看着这些被拖出去的士兵,剩下的将士们都有些心惊后怕,刚才多亏没有在说话,如果倒霉说了,那自己也就成了,这些被拖出去的人里的其中一员了。
不过,打完后,效果倒是很明显,台下的众将士,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就连身板也站得直了一些。
看到这情景,唐龙满意的点了点头,“那些被赶出去的人,不会是你们的好袍泽,他们任意妄为,不听指挥,如果你们跟他们在一起,早晚会害了你们的。
今日朕将他们赶出军营,就是希望你们以后不再受这些人的牵连,好好的为大明效力,朕是不会吝啬赏赐的。”
此时文书们也整理好了账目,开始叫名发放军饷。
唐龙静静的坐在,准备好的木椅上,看着士兵们领军饷。
士兵们从怀疑是骗他们的,待到领了军饷,捏着手里白花花的银子,有的士兵竟然已经开始嚎啕大哭起来,却又害怕皇上训斥,只能抽噎着。
唐龙看到有些心酸,这些士兵有的有家人,有的没有家人。
有家人的士兵拿着银子,盘算给老婆孩子买点啥,让家人也高兴高兴,顺便吃顿饱饭,也不知道多久没吃过饱饭了,都有些忘了吃饱饭的感觉了,想到这儿,不由的吞了口口水。
没有家人的,手里拿着银子,心中却是伤感,自己的老婆孩子跟着自己受了一辈子的苦,就连饱饭也没有吃过几顿,现在领了军饷,可是她们却也不在了。想到这儿,眼睛顿时变得朦胧起来。
唐龙本以为很快就发放完了,等了半天,却才发放了几百人的军饷,不由得有些不耐烦起来。
祖大寿在一边见皇上的表情,有些不耐烦,便上前劝道,“皇上不如先回去歇息,这五万人的军饷,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发放完了,不如皇上明日再来校场训话,今日让他们加班,也要发放完全军饷。”
唐龙微一沉吟,便点头答应,跟着祖大寿来到了一个大宅子。
宅子是一个辽东皮货商人的,跟祖大寿交情极好,故此祖大寿,才安排皇上在这里休息,让他有亲近皇上的机会。
到了正堂,唐龙刚坐下,祖大寿便唤来一个圆脸的胖子,一身员外打扮,嘴下一缕长须,倒也生得富态。
第261章 校场五()
胖子来到唐龙面前,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颤声说道,“草民参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唐龙正有些疑惑,祖大寿领这个人来干什么?
祖大寿上前躬身施礼,“皇上,这个宅子就是他的,他叫张德福,素来仰慕皇上,听说皇上驾到,特让出这个宅子,请皇上暂居。”
“草民素来景仰皇上勤政爱民,听说皇上驾到,便求祖大人让小见皇上一面,如能见皇上一面,小人便立刻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张掌柜,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呀?”唐龙随意的问道。
“回皇上,小人是做皮货生意。”张掌柜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辽东的皮货,都是在本地收的吗?”唐龙随意的问道。
张德福闻言有些犹豫,随即一咬牙说道,“回皇上,小人不敢隐瞒皇上,小人的皮货是从清国境内收的。辽东战乱纷纷,根本没有皮货可收,小人无奈之下,只能去清国境内去收,但小人保证,没有卖给清国人一件铁器,一石粮食,只是给他们带去茶叶,陶瓷丝绸等物品,请皇上降罪。”
唐龙闻言,眉头微微皱起,却听张德福,只是卖给清国人一些茶叶,陶瓷和丝绸,不由得对他生出一些好感,这个张德福,比山西的那八大商人,要强的太多了,那些人为了钱,将祖宗卖给清国都可以。
“铁器和粮食,这两样是军国重器,不可轻易卖给外族,你既然没有将这两样卖到清国,倒也算得上是有良心的商人了。
现在大明朝有一些没有良心的商人,清国人需要什么,他们就敢卖给他们什么,铁器粮草,他们都敢大批的向清国送,只为了一些利益,不过大明的生死存亡,这样的商人才是该杀之人,你这只是通商,算不得什么。”
张德福闻言,趴在地上,又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响头,感激的说道,“皇上小人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绝不会做那等腌臜的事情,请皇上明鉴。”
“站起来说话吧,又不是在朝堂,不必那么拘束。”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张德福常年跑商的人,口舌自然麻利,聊的兴起,跟唐龙聊起了去清国时,一路见识的风土人情。
唐龙听着张德福的话,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不如让一些人跟张德福去清国经商,趁机收罗一些清国的情报,为以后对清作战打一些基础。
想到这儿,唐龙直接开口问道,“张掌柜,如果我派一些人跟你去清国经商,你愿意带他们去吗?”
张德福闻言一怔,随即醒悟过来,这是要借着自己的商队作掩护,派人去清国探查敌情。
想到这,张德福的顿头上冒出冷汗,心中有一些后悔,后悔自己求祖大寿替自己引荐皇上,又后悔自己向皇上提起去清国的事情。
如果真答应下来,一旦被清国人发现,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张德福正要开口拒绝,却听皇上悠然叹道,“从古至今,吕不韦算是商人中官做得最大的了,而且历朝历代都有商人做大官,可偏偏我大明就没有经商而封爵的,张掌柜,你说这奇怪不奇怪。”
张德福闻言,猛然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强压心中的激动,试探着问道,“皇上可是想给经商的人封爵吗?”
唐龙意味深长的说道,“封爵,是要有大功劳的,朕不吝啬封爵,朕的将士们,就算是普通的士兵,如果军功够大了,朕也可以封他为爵,商人的功劳够大,为什么就不能封爵呢?张掌柜,你说呢?”
张德福再也压不住心中狂喜的心情,猛然再次跪倒在地,颤声说道,“皇上,草民愿意带人去清国,为我大明探查敌人军情。”
大明的阶层,士,农,工,商,可不是白说的,在大明的地位,士人是头一等的,而商人是最末等的,就连农民跟做工的,理论上都比商人的地位高。
再加上商人有钱,自然心思就活泛起来了,就想做官,就想做士人,但是没有功名在身,想做官当真是不可能的,顶多做个小吏,在这个时代,任你再有钱,一个县令就能让你破家灭族,所以他们用钱来培育出很多的官,来保全自己。或者用钱来巴结一些官员,充当自己的保护伞。
可这些哪有自己做官来个痛快。
封爵,在大明朝是很不容易的,没有天大的功劳,那是想都不要想。
现在,这个机会就在张德福的面前,伸手就能抓到,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明白,机遇跟危险是并存的,他们不怕冒险,只要得到的利益够大,冒一点险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张德福准备抓住这次机会,为自己跟家族拼一个前程。
唐龙站起身来,亲手搀扶起张德福,正色的说道,“张掌柜,好好干,做得好了,以后别人就要叫你张爵爷,如果你做的非常好,为我大明做出杰出的贡献,以后别人管你叫张国公,也是有可能的。”
“张爵爷,张国公……”张德福的脑海里,反复回荡着皇上说的这句话。
次日,唐龙由祖大寿陪伴着再次来到了校场。
众将士早已在校场上列队站好,再没有昨日那般嘈杂的声音传来,显得一片寂静。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色,眼中多了一种希望,刚看到皇上来到了帅台上,眼中顿时变得火热起来。
“军饷都领了吗?”
“都领了。”
“还有拖欠的吗?”
“都补发了。”
“既然都领了军饷,大家就开始选择站队吧,到左边的是愿意当兵的,到右边的是愿意回家务农的。
大家自愿选择,朕不勉强你了,现在开始站队。”
随着唐龙的话音刚落,台下的将士们纷纷朝早已想好的地方走去。
士兵们昨晚回家,都已经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了,而且昨天皇上说得清楚,想要拼一个前程,那就当兵,想要一个安稳的日子,那就回家种田。
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然早已经考虑清楚,所以今天到了站队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犹豫了,听到命令后,就朝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去。
第262章 校场六()
在这些选择站队的人群中,有一支军队却纹丝不动,唐龙看了一下装束,认出这是蒙古贝勒诺木齐的军队。
唐龙转头问道,“诺木齐可来了?”
“微臣在。”从祖大寿身后走出一个身材矮壮,一身蒙古服饰的汉子,走上前躬身应道。
“萨木齐,朕问你,你的军队为什么不选择站队呀?”
“启禀皇上,微臣也正有事要奏。”
“讲。”
“微臣的部下都是蒙古人,不知皇上对我们蒙古人有什么吩咐?”诺木齐恭敬的说道。
蒙古贝勒诺木齐,在松锦大战中,见皇太极兵围锦州,清军势大,便密谋投降,约为内应,不曾想却被人发现,祖大寿得到情报后,立刻带人出城拒敌,乱军中将清军的武备院卿穆护萨,护军参领觉罗南泰,参领宏科杀死,经过双方激烈的交战,终于敌不过人数众多的清军,被迫退入内城,至此,清军在外城,将锦州内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就算是想跑也没机会了。
看着这个历史上投降清军的蒙古贝勒,唐龙眼中闪过一丝杀机,现在将萨木齐杀死,是轻而易举的事,这些蒙古军队虽然是由萨木齐率领,可是他们领的是大明王朝的军饷,也可以算是大明雇佣的军人,就算是杀死萨木齐,也不会引起很大的动乱。
唐龙动了杀机的时候,萨木齐正在躬身行礼,猛然间感觉一阵寒意袭来,不由打了一个哆嗦,“皇上,我们蒙古人不会种植庄稼,可不可以分我们一片牧场,让我们蒙古人去放牧,也好让将士们安心,更好的为皇上效力。”
听了萨木齐的话,唐龙的心中却有些释然,不管以后会怎样,最起码现在萨木齐,还没有背叛大明的想法,不如给他一次机会,看看他的表现,再做决定。
“萨木齐,既然你们不会种地,那朕自然不会强求你们去种地,你们好好为朕作战,等将清军打退后,最好的牧场自然是非你莫属的。”
萨木齐闻言大喜,立刻翻身拜倒在地,“微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
“萨木齐,满桂也是蒙古人,他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希望你以后也能向满桂那样,为大明死战不退,宁肯抛弃生命,也不背弃大明,当朕看到你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是朕的亲信,朕对自己的亲信,自然不吝啬赏赐,蒙古草原最好的一片牧场,将会属于你和你的部下,萨木齐你也知道,汉人不善于放牧,就算是得到了牧场,也只会将牧场改为田地,如果你肯为大明效力,朕绝不会失言。
当然,如果你和你的部下不愿意再为大明效力,朕也不勉强你,带上你的部下,拿着朕给你发的军饷,立刻出锦州城回蒙古吧。”
这次萨木齐没有立刻回答,低头沉思了片刻,才猛然抬头,脸上已现出坚毅之色,郑重的说道,“皇上,萨木齐愿意做皇上的亲信,永生绝不负大明。”
唐龙闻言,仰头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萨木齐的肩膀,欣慰的说道,“朕能得萨木齐之助,心中甚是高兴,以后大明军中,又添一员虎将了。”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5万将士已经选择好了决定。
只有3000多人,选择了回家务农,其余的4万多人,都站在了校场左边,都一脸不屑的看着右边,那些准备回家务农的人。
大明王朝的军队,最精锐的当属辽东军,清军虽然世代跟野兽搏杀,可这些辽东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都跟清军打过仗,清军有几斤几两,他们是清楚的很。
女真人虽然很厉害,可是也脱不出人的范围,一刀砍在致命的地方,也是必死无疑,跟普通人没啥两样。
以前辽东当兵,吃不饱穿不暖,自然也就无心去战斗了,可是现在不同了,几年的欠饷发下来,对他们来说也真是一笔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