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龙被冻伤的脚,在以后的几年里,一到冬天就痒的厉害,母亲也如时钟一般,到了冷天就会嘱咐唐龙要穿多一些,以防再次冻伤云云。
想起母亲的嘱咐,心中一暖。
眼前的难民被冻伤的何止千万,他们又将到何处去治疗,恐怕在这种天气下,被冻死才是唯一的归宿。
看着眼前的这些缺衣少食的难民,唐龙的心中泛起一阵怜悯。
都是爹生娘养到,难民们徘徊在生死边缘,而东林党人却在朝堂上高谈阔论,聚拢民财,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难怪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军队,越打越多,朝廷的军队却越打越弱。
唐龙收了思绪,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难民,怕不有数万人之多。
唐龙微一沉吟,转过身朝皇宫方向返回。
回到了皇宫,唐龙直奔凌风的住处。
凌风也正巧出门,见唐龙来了,不由奇道,“你不是去了宁远吗?怎么就回来了。”
“今天朝会,你领百官去城外走一趟,让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高官们,去看看难民的惨状,命他们今日拿出一个方案,在城外搭建帐篷,给难民吃食,如果我回来后,没见到这些,就都给我滚,反正现在京城的政令也没什么用了,不想干了,就走,大不了我再重新组建朝廷,也比养一群无用一辈强。”
凌风从未见过唐龙发火,今天到被吓了一跳,忙小心翼翼地问道,“出什么事了,让你发这么大的火。”
凌风可是太清楚唐龙的实力了,别看平时笑嘻嘻的,可他的实力当真极为恐怖。
“记住我的话,大臣们有谁不听话,直接砍了,别怕杀错,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听话的,肯定不是好人。”
见凌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唐龙不再多说,再度起身朝宁远方向奔去。
一路上,大股的难民,满地的死尸,在一个河边,唐龙竟然亲眼看到,几个难民正在吃一个死人的肉。
唐龙并未阻止,能活一个算一个吧,不过,这个仇,都要算在皇太极身上。
当天下午,唐龙见到了宁远城那高大的城墙。
每面城墙上都放置几樽巨大的火炮,粗大的炮镗,几米长的炮身,相信射出的炮弹必定会威力惊人。
城墙的边缘更有无数的箭垛,增加了防守士兵的防御能力。
唐龙嘴里喃喃自语,“这样的坚城,清军是不可能攻陷的,只有自己露出了懦弱,才会被敌人有机可乘。”
宁远城中驻扎着明朝九边大部分的精锐。
洪承畴:蓟辽总督。又叫洪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由于镇压明末农民起义中立功,升任为陕西三边总督,崇祯12年转任蓟辽总督,后降清。
邱民仰:辽东巡抚。
吴三桂:宁远团练总兵官。
曹变蛟:东协总兵官。
杨国柱:宣府总兵官。
王朴:大同总兵官。
唐通:密云总兵官。
白广恩:蓟州总兵官。
王廷臣:辽东总兵官。
马科:山海关总兵官。
共13万大军,4万匹战马,各种辎重无数。
大明朝最后的资源,最后的精兵强将,聚集在宁远。
松锦之战也是决定明朝命运的大战。
胜,则可以多休养几年。
败,则落入万劫不复之中。
唐龙不准备偷偷摸摸的进去,既然来了,就要光明正大的进去,也给宁远城的将士们一个鼓励,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皇帝跟他们在一起,抵抗外族的侵略。
来到守城将士的跟前,将一块金牌递给了一个士兵,“将这块金牌交给洪承畴,让他出来见我。”
这个士兵虽然不认字,但见着金牌金光闪闪,一看就不是凡品,急忙跑着交给他百户。
百户见来人气宇轩昂,又手持金牌,急忙朝唐龙告了一声罪,骑上唯一的一匹马朝朝帅府,疾奔而去。
帅府内。
洪承畴正在跟爱将曹变蛟谈论着清军的动向。
“大人,探子回报,清军正在修路,已经修到义州了,以卑职看,清军这是要对锦州下手。”
洪承畴也点头称是,“是啊,兵马未至,粮草先行,皇太极也是懂兵法之人,清军想要图谋锦州,必定先修粮道,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确实要对锦州下手。”
曹变蛟向来对洪承畴敬佩有加,在围剿李自成的时候,以极少的兵力,打得李自成节节败退,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谋略,让有些粗枝大叶的曹变蛟佩服不已。
“大人,既然已经知道皇太极要对锦州下手,不如我们抢先兵至锦州,打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
洪承畴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满洲骑兵天下无敌,在平原作战,我军绝不是对手。
我军现在有13万大军,如果全去锦州,而皇太极又抄我们的后路,来打宁远,那时宁远城兵力空虚,恐被皇太极所占,到时我等连退路都没有了,那时就是兵家所说的死地。”
曹变蛟,闻言急道,“大人可是我们不去救锦州,皇太极势力,锦州如果没有援兵,恐怕会被清军侵占的呀?”
第234章 曹文昭()
洪承畴扶须正要说话,一名士兵匆匆走进来,朝着洪承畴,躬身施礼,急声说道,“大人,城外有一男子,说要让大人出去相见,又将此物交给兵士呈现给大人。”
洪承畴心中有些惊奇,是什么人如此托大,竟然想让自己出城相见。
“呈上来。”
士兵们将金牌递了上去。
洪承畴接过金牌后,只是看了一眼,便猛的站起来,高声说道,“你立刻到几位总兵处传令,马上到帅府集合,如有怠慢,当斩不赦。”
士兵闻言,心中一震,告退后,转身立刻飞奔而去。
唐龙在城门口等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猛然听到城门内马蹄声阵阵传来。
只片刻工夫,马蹄声已在城门处消失,一名文官领着几名武将,从城门内步行而出,来到唐龙不远处。
一众文武纷纷跪倒叩头,“微臣洪承畴,恭迎皇上万岁万万岁。”
城门处的守门士兵正在奇怪,今日洪大人为何会亲自出迎,猛听一声,皇上万岁万万岁。
皆感心中大震,皇上来了,都不由自主的抛下兵器,跪倒在地,就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看到众将士的表现,唐龙满意的点了点头,只要他们对自己心存敬畏,就会执行自己的政令,就有希望打赢这场仗。
“洪爱卿,众位大人,快快请起,地下有雪,会冻着的,这辽东还要靠你们来守护,如果冻坏了还怎么替朕守护辽东。”唐龙伸手虚扶,示意众人起来说话。
洪承畴在宁远,外人所见的就是他每日谈笑风生,心有成竹,却没人知道他的苦,作为一军主帅,要对所有的人负责。
面对清军这种强敌,说心里话,心里真没什么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军主帅更难,将士们可以抱怨,可以发牢骚,可以向主帅提出各种建议,不管对与错,都可以建议,哪怕是贻笑大方的建议都可以。
只有一军主帅不行,每说出的一个政令,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发出,每一个举动,都要考虑会不会影响到士气。
今日皇上亲自到此,第一句话却是如此暖人心的话,当真是让人……。
洪承畴的眼眶湿润了,皇上来了,自己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靠山。
这一刻,洪承畴感觉清军都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皇上,老臣万死,不能替皇上分忧,还劳烦皇上亲自来到这边关之地。”说到这,洪承畴的眼中竟然流下泪来。
唐龙却笑道,“难道众位爱卿不愿让朕来吗?怕朕抢了你们的功劳吗?”
众将笑了起来,纷纷站起身来。
“皇上,外面天寒地冻,我们去城里说话。”
众人来到洪承畴的帅府。
“朕,此次来宁远是为了清军之事,你们这里可有什么消息?”唐龙坐下后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洪承畴沉吟片刻,才说道,“近日探子回报,清军已将道路修至义州,微臣以为,皇太极这是要对锦州下手了。”
唐龙微微颌首,“既已知道皇太极要对锦州下手,洪大人以为皇太极要怎么样攻锦州?”
“锦州城池坚固,又有众多的红衣大炮立于城墙之上,皇太极想要强攻破锦州,势必千难万难,臣以为,皇太极这是要兵围锦州,迫使锦州守兵投降。”
唐龙闻言,对洪承畴的看法又提高了一档,不愧为当代名将,只是猜测,就将皇太极的战略猜对了。
“洪大人说得很好,朕来时,见宁远的城高炮利,如此的坚城,皇太极想要攻破当真是不可能,除非有内应为皇太极打开城门,方可破城。
当年朕可是花了大本钱,打造了关宁锦防线,现在防线倒是坚固了,不知我军的战力如何?”
洪承畴面有难色,低头不语,曹变蛟这个莽汉子,却开口说道,“我军的军饷已欠了几年,粮草也供应不足,军械也是破烂不堪,这样的军队守城尚可,想要进攻却是不可能的。”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的心跳都仿佛慢了几步,只希望皇上没有发现自己的存在。
这话太大逆不道了,也只有曹变蛟才说得出来。
以崇祯皇帝的性格,把屋内众人都拉出去砍了,都是有可能的。
见众人无语,洪承畴干咳了一声,“曹大人心直口快,请皇上不要怪罪。”
“虽然军饷几年没有发,但是现在朝廷也困难吗?将士们也是理解的,粮草不足,大家也就少吃一顿吧,总不能让皇上为难不是。”山海关总兵马科连忙上前表忠心。
唐龙倒是没有怪罪曹变蛟的意思,曹变蛟的武力非凡,作战勇敢,在数次大战中都充任先锋,常常身先士卒。
在历史上的松锦大战中,打到最后的时候,明军大部分都崩溃了,纷纷四散逃跑,只有曹变蛟率领着部下,直接冲到皇太极的中军,一箭射中了皇太极的大旗,吓的皇太极率领中军后退数里,可惜的是,曹变蛟率领的人马太少,很快就被清军包围被俘,之后因不愿意投降,被皇太极杀害了。
曹变蛟的叔叔曹文昭,也是在跟敌人作战时,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的。
这叔侄二人,当真可算是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样一条有血性的汉子,在大明朝,这个普遍失去血性的朝代,是多么的可贵!
唐龙怎么会怪罪他,只恨这屋中不都是曹变蛟一样的汉子,如果这里的人都是有血性的汉子,松锦大战就不会因为一些人的逃跑而溃败。
“曹变蛟,朕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你叔侄二人的名字,都是有勇有忠的大将,你的叔叔可惜了,如果他没死,你们叔侄二人并肩作战,当可称得上这一段佳话。”
曹变蛟闻听皇上提起了叔叔,眼睛顿时红了,有些悲伤的说道,“叔叔戎马一生,能死于战场之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唐龙站起身来,走到曹变蛟身边,伸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说,“你叔叔是为了大明朝千千万万的百姓而战,他的死是值得的,我们不会忘记他的,希望他在天之灵,能够看到我们替他报仇雪恨,这样我们也能让勇士安息了。”
第235章 决定救锦州()
安抚完曹变蛟,唐龙对着众将高声说道,“这些年来,大明内忧外患,内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造反作乱,外有女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父子二人,趁我大明内乱之时,也趁机对我们下手,当真是可恨的很。
现在大明内部还能支持一年,满清却也节节进逼,朕今日来到宁远,就是希望跟众将士在一起,给皇太极一个沉重的教训,让他也知道知道我们大明是不好惹的。
现在大家拿出一个对付皇太极的章程,朕也帮你们参谋参谋。”
唐龙说完,环视试一下四周,看看有没有人想要说出办法。
众将闻言,脸上都露出为难之色,却都默然不语,怕惹恼了皇上,将自己拉出去砍头。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曹变蛟终于忍不住了,抢先开口说道。
“曹爱卿,你尽管说。”唐龙微笑着鼓励道。
“皇上,皇太极兵强马壮,而我军的兵力却是老弱不堪,所以微臣不建议正面跟皇太极发生冲突。”
素以勇武著称的曹变蛟,都说大明的兵力弱小,看来这大明的兵力确实是不行。
看着众将,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唐龙忽然失去了想要讨论的念头,决定让自己的想法来主导这次战争。
“朕亲自来到宁远,是想看看众将士有没有胆量跟那些人决一死战,现在朕有些失望了。”
唐龙猛然站起身来,语气沉重的说道,“在这片土地上,从古至今都是由我们汉人来主导,想当初蒙古人打进了中原,中原神器在大宋这帮软弱无能的家伙手里失去了,可是我们汉人没有气馁,我们的先辈冒着生命的危险,又将这片土地抢了回来,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大明王朝,如今这片土地却要在我们的手里就再次丢失,你们心里感到惭愧吗?
我们的先辈在这片土地上流了多少的血,而我们这些后辈,却守不住这片被血染红的土地,现在要被一群外族蛮夷抢走。你们不感觉到可耻吗?”
说到这儿,唐龙语气顿了顿,一拳砸在桌子上,厉声喝道,“现在传我旨意,锦州要守,我们不能再丢失一寸的土地,哪怕用我们的血再次染红这一方土地,也在所不惜。”
“宁远城的13万大军,挑出5万老弱病残守宁远,其余的8万大军,赶赴锦州,跟皇太极决一死战,如果皇太极想要从后路包抄过来,那我们就一直向前,打到皇太极的老窝盛京去。
粮草我已经给你们预备了一年的,已经运到笔架山,择日起,粮草随军出行,不给皇太极可乘之机。
众位将士,决定大明王朝的命运的权力,在你们的手里,大明亡,你们就是大明的千古罪人。大明兴,你们就是大明永远的功臣。
众位将士,你们愿不愿意随朕一起去杀皇太极一个落花流水?”
众位将士,本已麻木的心被唐龙的一番话,激励的有些沸腾起来,屋内一股战意慢慢的升起。
好战的曹变蛟,首先单膝跪地,语气激昂的说道,“皇上,您尽管下命令了,我曹变蛟,绝不退缩。”
在场的八位总兵,可以说是大明最后的精锐部队,八支军队常年在边关同强敌搏杀,在这种环境下,还活着的兵,肯定是强兵,将,肯定是强将。
吴三桂虽然投降了满清,但那是什么情况?京城都被人家占了,难道还能让他自立为王吗?
历史记载松锦之战,王朴最先逃跑,唐龙不相信,只要王朴没在自己眼前逃跑,唐龙就不会相信,哪个人愿意做卖国贼?
祖大寿,唐龙更不会相信他要投降满清,如果他想投降,早就投降了,有很多的机会都等着呢?
八位总兵纷纷跪下,向唐龙表示了杀清军的决心。
唐龙转头朝洪承畴说道,“请洪大人招集兵马,选出8万人,然后混编,交由在场的八位总兵,每人领1万人,3日后向锦州进发,途中将笔架山的粮草带上。”
洪承畴连忙跪下领命。
历史上记载,清军在3月份以后才会进犯锦州,但唐龙也不能不防,因为皇太极不是原来的皇太极了,现在是跟自己一样的穿越者,指挥着清朝的铁骑,也不一定会按照历史上记载来行军。
“洪大人,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去办,十天后,我会在松山跟你们会合,这次行军,中速前进就可以了,粮草藏在中军,组成环形之阵,一定要切记。”唐龙实在不放心,又再次嘱咐了一遍。
满清的进攻应该能抵挡一阵了,还是要先回京城看一看,做一些利民的事情,获取一些民心,只有百姓相信朝廷,才会支持大明。
记挂着京城外的那些难民,唐龙决定不等选兵便离开宁远,回京城去。
“皇上此次回京城,让曹变蛟领2万人护送您回去吧。”洪承畴有些不放心皇上,来的时候是一个人,能够平安到达这里,算是万幸的了,如果回去的时候,再有什么差池,恐怕宁远刚聚集起来的一点战意,立刻就会烟消云散。
唐龙微笑着摆手说道,“我自己走还便利一些,如果这么多人跟着我,我恐怕得一个月才能赶回京城,还哪里能够十天就回来。”
“皇上十天后就回来吗?”洪承畴面露惊诧之色。
唐龙不怕宁远城的人,知道自己会武功,反而希望他们知道自己的武功很高,这样也能够给他们一个极大的信心。
“好了,不多说了,洪大人快去准备军备吧,我这就走了。”
说完唐龙飞身冲向天空,这次他有意卖弄自己的轻身功夫,更是运足功力,猛的跳起。
唐龙的内力实在是太深厚了,这一跃竟然跃起了100多丈高,人在空中借力使力,开始向前飘出去,直到宁远城消失在身后,再也看不见了影子,才将身形落了下来,继续朝着京城飞奔而去。
唐龙之后,却给宁远城留下了一片震惊,众将都陷入了目瞪口呆之中,半晌后,曹变蛟才喃喃的说道,“莫非皇上是神仙,是来拯救大明的。”
一语提醒了众人,能飞入空中的除了神仙还有谁呢?
第236章 准备募捐()
洪承畴跟众将再次朝着唐龙离去的方向拜倒,目送唐龙神仙般的凌空离去,心中的惊骇也是无法言表。
洪承畴更是老泪纵横,这些年搞得他心力交瘁,在西北打李自成的时候,在外人眼里,只看见自己打得轻松无比,却不知自己花费了多大的心力,闯贼如燎原之火,扑灭了这头,那头又燃起大火,当真是让他头痛无比,打的是艰难异常。
如今见到皇上竟是神仙一流的人物,洪承畴感到自己这些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不是傻子,他能看明白大明的现状,千疮百孔都不能形容现在的大明王朝,应该是大厦将倾才能准确的形容。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尽人事,因为皇帝对他的信任,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