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的正面主角对战反面主角-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看着来的这么多青壮士兵,这几天被压抑的心情,终于有了改变,他就不信这么多的青壮士兵,还打不过明军。

    多尔衮心情大好,立刻拉着阿巴泰,喝接风酒去了。

    在接风宴上,多尔衮见到这么多青壮士兵,心情大好,而阿巴泰也没有将明军看在眼里,这顿酒二人喝的宾主尽兴,仿佛明军已经被打败了,他们正在喝庆功酒一般。

    来增援的大兵急行军了半个月,多尔衮便决定休息三天,三天后再对锦州城发动攻击。

    这三天里多尔衮和阿巴泰,沉醉在莺歌燕舞中,整个清军大营里的清兵,见长官如此,也都放松下来,尽情的享受。

    三天后,清军开拔,目标直指锦州城。

    多尔衮晃了晃有些发晕的头,这几天太荒唐了,让他这个习武之人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转头向阿巴泰望去,这个老头儿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嘴里不停的打着哈欠。

    多尔衮心中一惊,向四周望去,却见整支队伍里的清军,也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看到这些精锐清兵这幅样子,多尔衮心中升起一股寒意,不由得暗暗怪自己,太放纵这些士兵。

    休息的这三天,看来是不光自己和阿巴泰变颓废了,整个清军上下,都在放纵自己,看现在清兵这个样子,战斗力恐怕得下降三成。

    多尔衮心思电转,清军以这种状态去攻击锦州城,恐怕会再次损兵折将,而这次援军,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了,大清国也再没有多余的青壮来增援了。

    “立刻命令全军停止。”多尔衮想了想,立刻传令下去。

    所有的清军士兵虽然不了解这个命令的内涵,却也都停了下来,因为今天他们也不想去,很多人昨夜一宿都没有睡,这让他们感到精神不振,骑在马上都想睡觉,现在听到停止的命令,如天籁之音,只盼多尔衮能命令大家返回大营,好回去补上一觉。

    “睿亲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停下不走了?”阿巴泰来到多尔衮的身边询问道。

    “你看看这些士兵,如果现在赶到锦州城,他们能够做战吗?”

第348章 再起风云1() 
“立刻回营。”多尔衮阴沉着脸,咬牙下了这个命令。

    心中暗恨自己,不是领兵的材料,强横的清军士兵,竟然被自己带成这个样子,让自己都有些瞧不起自己了。

    清军士兵们却不管这些,本来就没休息好的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士兵们这种表现,让多尔衮看着有些难过,这还是威名赫赫的清军士兵吗?怎么看着跟明军差不多了。

    “睿亲王,大军出营,还没有交战就退回去,这么做恐怕有些不妥吧?”阿巴泰上前说道。

    多尔衮却愤然说道,“有什么不妥的,现在士兵一个个跟睡不醒的一样,怎么去打仗。”

    “我们清军勇士,见到明军后,精神自然会振作起来,而且懦弱的明军,恐怕见到我们如此多的军队,早就被吓得落荒而逃了吧。”

    多尔衮对阿巴泰的话嗤之以鼻,心中暗思,你现在是没跟明军打过,如果打过,就以你这种心态,恐怕能活着回来,都是幸运的。

    多尔衮虽然心中恼怒,但是也不能对阿巴泰如何,只能耐着性子说道,“现在的明军,跟以往的不一样了,他们也敢和我们作战,而且作战起来也非常勇猛,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惧怕我们了。

    我们以这种状态去迎战,就算是能以人数取胜,也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啊。”

    阿巴泰现在没有跟明军交过手,还将明军的战力和以前相比,听了多尔衮的话,有些不以为然,只以为多尔衮被明军打败过一次,被吓破了胆,于是再次说道,“不如我带人去试探一下明军的高低,睿亲王在一边掠阵就可以了。”

    多尔衮闻言,心中暗骂,如果不是为了陪你这老东西,怎么会令士气颓废到这种程度,现在你还有脸说要带人去试试明军的高低,以你这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恐怕也是给明军送菜。

    多尔衮当下不悦的说道,“本王说的话不算数吗?”

    听到多尔衮这有些不客气的话,他把他吓了一跳,他在官职上不如多尔衮,而且皇太极也不重用他,这次出来也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向皇太极效忠的意思。

    本来常常听说睿亲王多尔衮,骁勇善战,更兼谋略极深,是少年将领中的佼佼者,自从上次领兵入关,回来后,将节后来的大批财物和人口放在皇太极面前,让皇太极大为满意,当众夸奖了多尔衮,并希望众将领能像多尔衮多加学习。

    多尔衮得到皇太极的重用,皇太极认为多尔衮可堪大用,于是便重点培养,这次攻打锦州城,如此重要的事情,却让年纪轻轻的多尔衮带兵,就可想而知皇太极对多尔衮多么看重了。

    谁承想闻名不如见面,这睿亲王多尔衮,也只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面对战力下的明军,竟然也如此谨慎。

    虽然有些惧怕多尔衮的权势,但也不想放弃这次立功的机会,便再次说道,“不如睿亲王领着你的本部人马回去休息,我领着增援来的兵马去锦州,你看这样可好。”

    多尔衮大怒,心中暗喝道,“我现在不想去攻打锦州城,就是怕损兵折将,你却执意要现在去攻打锦州城,你还有没有脑子,这些士兵是我们最后的兵力,如果将这些士兵折损了,我们就再也没有反击的机会了,难道你连这浅薄的问题都想不明白吗?”

    多尔衮心中暗骂阿巴泰,可是嘴上却不能说出来,毕竟阿巴泰是自己的哥哥,虽然官职没有自己大,但是在众人面前责骂他,自己也做不到这样。

    多尔衮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暴怒的心情,沉声说道,“本王送给皇上的奏折,已经详细的说明上次战败的经过,明军现在装配了火器,而且在锦州城附近,挖制了很多陷马坑,我军的骑兵根本冲不过去,而我军的优势就在于骑兵的冲撞力,没有了这个优势,只能靠步兵跟明军交战,而且明军的火器射程极远,要远远超出弓箭的射击范围,步兵想要冲过去非常困难,这让我军也很是被动,本王认为,我们要谨慎行事,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所以本王认为我们应该先退回去,让士兵的体力恢复到巅峰状态,才能跟明军交战。”

    阿巴泰可不信多尔衮的这番话,战力低下的明军士兵,有什么可怕的,就算是下了马跟明军步战,那样又能如何,当年他可是跟着他老爹努尔哈赤,还有皇太极,跟明军多次交过手。

    由于有跟明军交手的经历,阿巴泰可以自信的说,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跟五个明军士兵作战,他有过这个经历,所以他不相信多尔衮的话。

    就算是跟明军步战又如何,单凭手里的一口刀,就能将明军杀得鬼哭狼嚎。

    看了看多尔衮嘴上那只有淡淡绒毛的嘴角,心中冷笑,汉人说的话果然有道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看来这小子就是办事不牢的人。

    而且阿巴泰还想借这次功劳,将自己的职位再提一提,这些比自己小的兄弟们,做的官可是比自己都大呀,就像现在,自己是多尔衮的哥哥,却还要低声下气跟他说话。

    想到这儿,阿巴泰心中忽然一动,莫非多尔衮不想让自己的这个功劳。

    阿巴泰的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制止不住了,只觉得一颗心怦怦直跳,看了看身边一脸冷峻的多尔衮,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出战的念头。

    “睿亲王,既然你不愿意出战,而我手下的儿郎却已经饥渴难耐了,不如我们分兵两路,今日我先攻打锦州城一天,如果攻打不下来,明日有你来攻击如何?”阿巴泰虽然是商量的口吻,但是语气中却带着一股冷淡之意。

    多尔衮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只感觉这个阿巴泰愚不可及,简直不可理喻。

    多尔衮恨不能上前用手指敲敲阿巴泰的脑袋,听听里面是不是空的,怎么好话赖话听不进去呢?自己已经将上次战败的经历详细的说了一遍,就算是头猪也能听明白了,怎么这个阿巴泰还是不明白。

第349章 风云再起2() 
士兵体力不佳,回营休整,等恢复了体力,在跟敌人交战,这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

    可是谁知道,到了这里竟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猪脑子阿巴泰,难道看不出来士兵们有气无力的样子吗?你知道不知道本王的苦心吗?难道我不想早日攻下锦州城,反而想留的那些明军在那里逍遥吗?

    阿巴泰的话,自己该怎么回答,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如果同意了,恐怕阿巴泰领的6万清军精锐,去了也回不来多少。

    可是不同意,阿巴泰那仇恨的眼神,让自己的心里很不舒服。

    多尔衮冷冷的说道,“本王命令,全军立刻返回大营。”

    多尔衮这声冷冷的命令,让阿巴泰心生反感。

    阿巴泰的母亲伊尔根觉罗氏,与努尔哈赤成亲,是他的第七房妻子。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一般,生前没有受过努尔哈赤的宠幸,死后也没获过任何哀荣。她连生卒年月都没有留下,在清朝史书中甚至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阿巴泰母亲地位较低,直接影响到他日后在诸兄弟中的排位。

    皇太极继位之初,封赏诸贝勒并赐宴。赴宴的诸贝勒中,地位最显赫是八和硕贝勒--代善(44岁)、莽古尔泰(40岁)、阿敏(41岁)、皇太极(35岁)、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岳讬(27岁)。阿巴泰虽已38岁,因只是个贝勒,座位排在了诸和硕贝勒以下。

    到了以后,其余的兄弟都已经封王,而他依然只是个贝勒,这让他的心中很是不忿。

    今天多尔衮这个态度,让他彻底爆发了。

    阿巴泰也冷冷的回答道,“既然睿亲王不想攻打锦州城,那就由我去攻打锦州城,睿亲王只管在义县等待消息就行了。”

    阿巴泰的话,顿时让多尔衮一怔,自己堂堂的睿亲王,竟然连一个贝勒都管不了,这也太令人难以相信了。

    多尔衮只是一愣神的功夫,阿巴泰已经打马离开了他的身边,来到了他所统领的士兵队伍中,高声喊道,“你们有谁跟明军交战过?”

    身边的清军士兵闻言,顿时纷纷举手喊叫起来,“我,我……”

    阿巴泰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继续喊道,“明军的战力弱不弱?”

    “弱……”

    “我一个人能打三四个明军。”

    ……

    阿巴泰见状更加满意,再次提高声音喊道,“锦州城有很多弱小的明军,那些可都是功劳呀,你们想不想去立这个功劳,这些功劳可是垂手可得呀。”

    清军士兵大部分都跟明军交战过,自然相信阿巴泰说的话,跟明军交战,真的就跟捡功劳一样。

    于是众人纷纷呼应,“想,……”

    “我命令,跟我来增援的士兵,现在立刻随我杀向锦州城,不得有误。”阿巴泰最后说道。

    阿巴泰说完,率先领着亲军护卫,向着锦州城方向走去,其余的士兵见状也纷纷跟了上去。

    多尔衮看得目瞪口呆,本来这些精神萎靡的清军士兵,听了阿巴泰简单的这几句话,立刻变得斗志盎然起来,呼喝着向锦州城方向赶去。

    多尔衮再次怀疑自己的领兵能力,想起了一句老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虽然有些佩服阿巴泰的领兵能力,但是多人问真的不相信他这次去锦州城能打赢。

    多尔衮凌厉的目光落在阿巴泰的身上,心中升起了一股杀意,就想上前将阿巴泰毙于掌下,可是看了看阿巴泰身边众多的亲兵护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阿巴泰身边的亲兵护卫可不是摆设,虽然这些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可是自己一旦跟这些亲兵护卫纠缠起来,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万一引起这十余万的清兵混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多尔衮心中愤怒,但是也无可奈何,既然阿巴泰已经领兵赶往锦州城,如果自己现在退回大营,万一阿巴泰落败,这6万清军可就全毁了。

    多尔衮想了想,也只能命令手下士兵,远远的跟在前锋部队的后面,一旦前军落败,自己上前也好有个照应。

    相比多尔衮的郁闷,阿巴泰却是一脸春风得意,一扫往常不受重视的压抑心情,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跟着父皇努尔哈赤,转战四方,威名赫赫,众多的部落继而臣服。

    阿巴泰的心情变得轻松,充满了斗志,一心想在这次攻打锦州城中捞到足够的功劳,让自己能跟众位兄弟平起平坐,不再受那窝囊气。

    义县和锦州城距离不远,清军很快来到距离锦州城5里处。

    阿巴泰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开始等候斥候的消息。

    阿巴泰虽然不是智谋百出的人,但是战斗经验丰富,所以他知道,离敌人不远的时候,一定要探明周围的情况后,才能前进。

    探马很快回报,“大人,离锦州城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明军,想来是得到了我军到来的消息。”

    “都是多尔衮误事,大军贵在神速,路上他拖拖拉拉,让明军有了准备,当真可恨。”阿巴泰嘀嘀咕咕小声说道。

    “有多少明军?”阿巴泰仔细询问道。

    “离的太远没有看清,但是以奴才看,应该有几千人。”

    阿巴泰听说只有几千明军,心中有些失望,正要下令大军开拔,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忙将离开的斥候喊回来,再次问道,“前面的路上可有陷马坑?”

    “回大人话,奴才只是看到前面有明军,便赶回来回报,大人想要得到确切的消息,等下一拨儿探马回来就知道了。”斥候回答道。

    听着斥候的话,阿巴泰开始耐心的等候起来,虽然他轻视多尔衮说的话,但是不代表他不重视那个陷马坑。

    领兵出来之前,就已经听皇上说起了那个陷马坑,听了皇上的描述,他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寒意,对这小小的陷马坑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没有斥候准确的情报,他是绝对不会出兵的,这一点他比多尔衮强,也不对,应该是比胡志海强,胡志海哪里领过兵,打过仗,以前也就是一个普通人,机缘巧合下,成了多尔衮。

第350章 风云再起3() 
阿巴泰可不是纸上谈兵,他可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

    在大清国周边的蒙古人和汉人,他都交战过,跟敌人正面肉搏,更是常有的事情,而且他也指挥过很多次大部队作战,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一点胡志海根本没法相比。

    如果单论指挥大军作战,阿巴泰能甩胡志海几条街去。

    阿巴泰坐在战马之上,屹立在大军之中,他的头发有些花白,人也垂垂老矣,但此刻他的心是火热,看着眼前的锦州城,眼中露出了渴望之色。

    锦州城这座花重金打造的坚城,城高墙宽,让人望而生畏,只要用极少的兵力,就可以将锦州城防守得固若金汤。

    阿巴泰不自觉的捏紧了拳头,既然连睿亲王多尔衮都攻不下这座城池,那就由我阿巴泰来夺取这个功劳吧。

    “大人,斥候已经回来了。”亲卫在一边提醒道。

    阿巴泰闻言,并没有做声,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让斥候过来说话。

    不一会,出去探路的斥候就被亲卫带过来。

    “前面可否有陷马坑?”

    “回大人话,在我军前方二里处,有明军挖好的陷马坑。”

    “有多少个陷马坑?”

    “奴才也数不清楚,只看到密密麻麻的全是陷马坑,陷马坑围绕着锦州城三面,宽度大约有一里左右。”

    阿巴泰闻言,被震惊得差点跌落马背。

    这些明军太狡猾了,竟然挖了这么多陷马坑,这得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才能挖一里宽的陷马坑群。

    想到陷马坑的恐怖,阿巴泰的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心中开始有点后悔,刚才为什么意气用事,非要自己先来打一场。

    这下子坏了,这一里宽的陷马坑,可不好过呀。

    战马冲锋肯定是不行了,难道只能用步兵上前跟明军作战。

    阿巴泰一直犹豫不决,身边的亲卫看出了阿巴泰的为难,便上前小声说道,“大人,既然明军如此难缠,不如我们也撤退吧,还是让那个多尔衮来打吧。”

    亲卫的话让阿巴泰有些心动,现在撤退是最稳妥的办法。

    只要完完全全的将大军领回去,然后再向多尔衮道个歉,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是自己向那个小娃娃道歉,自己的老脸又往哪里放。

    阿巴泰不甘心,也不愿意,他在兄弟们中间,本来就不受重视,如果这次将大军撤回去,当面向多尔衮道歉,那以后当真无法在这些兄弟面前立足了,恐怕会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

    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大家嘴里的笑话,阿巴泰嘴里喘的气都有些粗重了。

    想到皇太极对自己的不公平,想到众位兄弟平时对自己的侮辱,阿巴泰决定拼一把,如果失败了,自己也没有脸回去了,就战死在这里,如果成了,自己回去也能扬眉吐气,在其余的兄弟面前抬起头来做人。

    阿巴泰的嘴里发出野兽般咆哮的声音,怒吼道,“全军下马,每个牛录留下十人看守马匹,其余的跟着我准备冲过陷马坑。”

    众将领虽然不明白阿巴泰为什么让大家下马跟明军作战,但是也都纷纷下马执行统领的命令。

    阿巴泰也跳下战马,将战刀绑在腰上,一切收拾完毕后,又抽出战刀挥舞了几下,感觉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力气却没有减少多少,心中顿时升起一股豪气。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清军已经准备完毕,随着阿巴泰的一声令下,大军开始缓缓朝着锦州城方向开拔。

    这次清军出击,虽然没有往常战马雷鸣般的蹄声响起,但是6万人的脚步声,也震的这片大地微微有些发颤。

    大军缓缓来到陷马坑阵前,清军的前锋就发现了这些陷马坑,顿时被震惊的脸色发白,明白了统领大人让自己下马步战的意思。

    如果骑着战马向这里冲锋,恐怕很多人会命丧此地。

    怕归怕,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