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终于收到其中一路斥候的消息,这让他确信武国的一万铁骑真的进入了耶律部。
耶律奇冷静下来后,没有多想,立马集结队伍回王庭救援。
回去之前,他深深的看了一眼河北的城墙,说道:“我会回来的,你迟早是我的,武国也是我的。”
城墙的士兵们看到耶律奇带着士兵们走了,立马将完颜部的旗帜扯了下来,换上了武国的旗帜,代表着武国正式收复河北。
捷报很快就到了方正手中,方正将捷报抄录一份送往皇宫,至此整个河北正式收复。
现在剩下的就是对河北百姓的安抚以及对契丹完颜部和耶律部的防御工作。
这些工作方正就交给皇帝了,自己不能越俎代庖,免得被有心人说自己有异心,让皇帝难做。
京城,皇帝再次收到方正的密奏后,他提着的心终于落下来,看着密奏,他兴奋的大声吼道:“成功了,这次是真的成功了,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
说着说着,眼角就不自觉的流下了眼泪,诸葛正我开始轻泣起来。
其他在忙碌的太监宫女们,害怕的都跪了下来。
常德轻轻的挥了挥手,那些太监宫女们全都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然后常德轻声说道:“陛下,此事应该高兴才对。”
诸葛正我摸了摸眼泪,笑道:“没错,高兴,朕确实高兴,祖宗丢失的河北如今在朕的手中收复了,朕怎么可能不高兴。”
“陛下,现在河北收复了,那么可以祭祖了。各路王爷已经在京城住了很久了。”常德提醒道。
“不,朕要将耶律大军退兵的消息昭告天下,然后再等两天。”诸葛正我道。
常德不明白诸葛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他是聪明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诸葛正我看了他一眼道:“常德你难道忘记了,半年前,朕下旨召集所有蕃王进京祭祖,并以收复河北的名义祭祖,当时那群蕃王都是怎么反对的?
更有人直接回到自己的属地,你说这件事朕要不要好好的和他们算算账?”
“陛下的家事,老奴不敢插嘴。”常德非常恭敬的说道。
诸葛正我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这个滑头,在朕面前有什么不可以说的,朕让你说你就说。”
“遵旨。”常德拱手道:“陛下,其实老奴真的不知道怎么说,不过方正在此一定会说,狠狠的打他们的脸,把他们的脸打肿了,看他们以后还会不会狗眼看人低。”
诸葛正我微微一笑道:“说你滑头,你还真的很滑头,自己不说,假借方正的名义说。算了,朕也不逼你了。”
“谢陛下!”
一天后,朝廷有一份旨意从京城出发,全国各地都有快马奔驰。
京城一大早就有官差在各个城墙,告示处贴上了捷报,更有官差敲锣打鼓的在大街小巷喊着:“契丹耶律部退兵,河北全部收复。”
一下子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全都知道了这件事,百姓们一户户的开始放鞭炮庆祝。整个京城热闹非凡。
整个京城的话题都在说这件事,方正到底是怎么收复河北的。
更是有说书人凭空想象方正收复河北的场景,将他分为好几个段子说书,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也因此,整个京城流传着非常多的版本,最离谱的是方正得到了神仙的相助,神仙们大手一挥完颜大军就溃不成军,死伤惨重,最后方正率领大军轻而易举的收复了河北。
最靠谱的就是方正利用自己的智慧,将契丹大军骗的团团转,一点一点的蚕食他们,最后收复了河北。
而在京城内一直想看皇帝笑话的蕃王们,心中震惊无比,河北收复了?河北怎么能收复呢?
这是他们统一的心里活动。
最后有一个王爷着急了大家进行商议,他们半年前耻笑皇帝痴心妄想,告诉他河北是不可能收复的。
然而半年后河北就被收复,这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这让他们害怕皇帝秋后算账。
尤其还有几个王爷用自己的王位当赌注,如果皇帝当真,那么那几个王爷将不再拥有王位,也不再拥有封地了。
事情好像冥冥中自有安排,一群王爷刚刚聚集在一起,皇帝的圣旨就到了,让他们所有人都进宫面圣。
为此,皇帝难得不上早朝,只让太师,左相和右相留在宫中一起面对那些王爷。
“三位爱卿,现在河北已经收复,你们认为何时祭祖比较合适?”诸葛正我问道。
太师赵硕道:“陛下,祭祖时,百官都会到场,我们的大功臣怎么可以不在呢。”
两位相爷同时说道:“太师所言甚是。”
诸葛正我缓缓点头道:“没错,朕的大功臣不能不在祭祖上出现。
可是如今河北刚刚收复,需要有人去打理,你们推荐几个人吧。”
第四百零三章扬眉吐气()
第四百零三章 扬眉吐气
三人沉默了,此时河北刚刚收复,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朝廷随随便便派一个人过去,都不能服众,就算他们三个去也一样。
诸葛正我等了一会道,见三人没什么反应,说道:“三位爱卿难道就没有什么人选吗?”
三人都都有点羞愧的低下了头。
赵硕沉声了一会, 说道:“陛下,不如让三皇子前去吧。”
“老三?”
“三皇子?”
诸葛正我和左右两位相爷同时惊讶的看着赵硕。
左相黄石怒道:“太师,你可知道三皇子今年才多大?”
赵硕道:“没记错的话,三皇子今年应该已经十三岁了。”
“不错,十三岁。你竟然让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去管理河北,这是让刚刚从水生火热当中出来的百姓再次进入水生火热当中吗?”黄石怒道。
乔安国也说道:“黄相说的没错,陛下,如果非要派一个皇子前去河北的话,二皇子是最好的人选。”
黄石一惊,立马说道:“陛下,老臣认为,大皇子前往最好,可以增加大皇子的历练。”
诸葛正我狐疑的看着自己的两位丞相,他知道,黄石支持的是自己的二儿子,乔安国支持自己的大儿子。
可是现在他们怎么调过来了?这个问题在诸葛正我脑中一闪,就知道答案了,原来他们怕去了河北之后,京城就一家独大,坐上皇位的可能性更大了。
赵硕早就明白此中道理,随即微微一笑,道:“黄相,乔相,你们两位真的认为三皇子不合适,而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合适吗?”
“没错。”两位相爷异口同声的说道。
赵硕对着诸葛正天拱手道:“陛下,如果老臣在两位皇子赞同一个,是不是就可以派谁去河北?”
诸葛正我精光一闪,说道:“只要太师也支持,朕就可以考虑。”
“陛下。”黄石立马阻止道:“老臣想要知道为什么选择三皇子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少年?而不是优先考虑已经成年的两位皇子?”
“太师,朕也想知道。”诸葛正我问道。
赵硕拱手道:“陛下,难道忘记大半年前,方正说过皇子守国门这话吗?”
“那也可以选择两位成年的皇子。”黄石再次说道。
赵硕毫无忌讳的说道:“因为三皇子有仙云公主保护,而仙云公主又和方正关系密切,只要三皇子到达河北,方正一定会帮助三皇子管理好河北。”
乔安国道:“还不如让方正身兼河北都督算了,反正在河北百姓的心中,方正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诸葛正我微微皱眉,这话中有别的意思。
赵硕也听出来了,立马道:“不可,方正当山东都督已经够忙碌了,如果还身兼河北都督,根本就会脱不开身,到时候左右两难全,山东和河北都会被方正治的鸡犬不宁。”
乔安国再次说道:“那他帮助三皇子就不会左右难顾吗?”
“乔相,难道我们就让三皇子一个人前往河北吗?”赵硕道问道。
紧接着对着诸葛正我拱手道:“陛下,老臣觉得三皇子前去河北最合适,他是皇子,代表陛下,因为他年少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有方正的帮忙,他能更融入河北的百姓中。
还有老臣会请玉德书院的学生和三皇子一起前往河北,相信在三皇子的带领下,河北会变的非常繁荣。”
诸葛正我没有回答赵硕的话,而是问黄石和乔安国:“两位爱卿真的觉得小三不行,觉得老大和老二才是最好的选择?”
乔安国和黄石这时候反而不那么快回答诸葛正我的话,而是相互看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安。
他们怕自己支持的人前往河北,这样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坐上那把椅子了。
最后两人很明智的异口同声道:“不是。”
诸葛正我故作疑惑道说道:“两位爱卿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黄石道:“陛下刚刚老臣不知道太师的意思,还以为陛下只是让三皇子一个人前往河北。
现在三皇子有方正帮助,那么老臣也就放心了,三皇子可以去河北。”
乔安国也上前说道:“黄相说的正是,都怪太师没有将话说清楚,导致老臣和黄相的误会。
早点说清楚,老臣也支持三皇子,绝不会提二皇子。”
“老臣同样如此。”
赵硕没有想到自己躺着也会中枪,心里颇为不爽,好在他们两个都支持三皇子,不然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不小的代价。
诸葛正我说道:“既然如此,明日下旨让老三前往河北,老大和老二让他们回京吧。”
“陛下英明。”三人同时回应道。
诸葛正我见河北之事那么容易解决,心中也吁了一口气,他可不想朝堂上再有争论河北之事。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看了一眼赵硕。
“常德,那些蕃王来了没有?”
河北之事搞定,诸葛正我就打算和那些蕃王算算帐了。
一直站在旁边伺候的常德拱手道:“会陛下,在京城的王爷已经再偏殿等候了。”
诸葛正我点头道:“三位爱卿,我们走吧,再去会一会这群蕃王。”
“遵旨。”
没过多久,诸葛正我等人来到了偏殿,这里是招待众大臣宴会的地方。
“皇上驾到~~”
原本议论纷纷的王爷们闻言,全都安静下来,按照顺序全都安静的站好了,都非常安静的等候诸葛正我。
诸葛正我一进入偏殿,王爷们都非常安静的注视着他,等到他做到龙椅上,王爷们非常统一的双手抱拳,躬身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葛正我缓缓说道:“众卿免礼。”
“谢陛下。”
所有王爷放下了手,站直了身体,可以心中还是非常忐忑不安。
偏殿内一下子就变得格外安静。
片刻后,诸葛正我开口说道:“现场除了太师和朕的两位太师,其余都是皇族中人。
其中有朕的皇叔,朕的堂兄弟,还有朕的侄子,你们都是朕的亲人,但是对于你们,朕真的好失望。”
“臣罪该万死。”所有王爷都跪了下来。
诸葛正我没有让他们起来,而是继续说道:“还记得半年前朕要祭祖并以收复河北的名义祭祖吗?”
终于入正题了。这是所有王爷的想法。
诸葛正我见众人不吭声,脸上稍有不快,愠怒道:“只是短短半年,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
所有王爷异口同声的说道:“请陛下恕罪。”犹如事先说好的一样。
诸葛正我见此,冷笑一声,道:“你们忘记没有关系,但是朕还记得,记得你们当时一个个反对朕,更是有不少王爷跟朕说他根本不信河北能收复。
如果河北能收复,母猪也能上树,更是拿自己的王位和封地做赌注,赌河北不可能收复。
当时还辱骂朕是昏君,祸国殃民,擅自挑起两国战争至黎民百姓于不顾,你们可知当时朕的心有多痛吗?”
“臣等万死。”众王爷再次异口同声的说道。
诸葛正我没有回应他们,让他们继续跪着,而自己继续说道:“百官不理解,百姓不理解,朕都可以理解,然而你们的不理解,让朕百思不得其解。
朕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痛心。
要知道,你们一个个的都姓诸葛,都是武帝的后人,跟朕身上流着一样血,朕真的一点也想不明白。
你们谁能告诉朕,为什么要反对朕?”
这问题有问题,这是所有人的感觉,因为皇帝问的是为什么要反对朕,而不是反对朕用收复河北的名义祭祖。
跪在地上的一群王爷们,此时都低着头默不作声,一动也不敢动,深怕被皇帝点名。
那几个在半年前和诸葛正我唱反调的王爷,此时大汗淋漓,全身瑟瑟发抖,害怕的不行。
方正看着那几个身影,不屑的说道:“如今河北已经收复,晋江王,西双王,洛王,你们三位如今还有什么话可说?”
晋江王三人立马从人群中爬了出来,对着诸葛正我磕头,瑟瑟发抖的说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朕问你们,当时为什么不相信朕?”
晋江王三人沉默了,他们说不出口,因为他们的手下告诉他们的,很契丹人打,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并且他们为了巴结南昌王,主动联系南昌王,要在祭祖的时候反对诸葛正我,希望南昌王登基后,能给予他们三人更多的封地。
诸葛正我冷笑道:“哼,你们不说,朕也能猜到。”他突然站起来,用手指着众人道:“你们害怕,害怕收复河北失败,契丹大军会南下,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
所以你们反对出兵河北,反对收复河北。
然而你们都错了,朕对了,耶律大军退了,河北已经全部收复,不但如此,契丹耶律部也因为这件事损失惨重。
朕今日让你们全部过来,不是为了秋后算账,而是告诉你们,朕要重选日子,重新祭祖,告诉列祖列宗,河北已经收复,收复山西指日可待。”
第四百零四章投毒()
第四百零四章 投毒
对于重新祭祖,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是这次祭祖对于众王爷来说,心中很不是滋味。
本来大家都一致认为收复河北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让一个毛头小子带领一群新兵蛋、子去收复河北,那是愚蠢中的愚蠢的人才会干的事情。
做出这么极品愚蠢的人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情来,怎么会让人看好,可是就是那么愚蠢的人干出那么愚蠢的事情,却把河北收复了。
不但打败了完颜部,还将耶律部给逼退了,将河北彻彻底底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这个结果不只是众王爷没有想到,就连那些百官和百姓们都没有想到。
诸葛正我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众王爷。
然后对着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王爷说道:“河间王,按辈分,你是皇族中辈份最高的,就连珍也得称呼您一声二大爷。”
“臣不敢。”河间王已经趴的不能在趴了,可以说是五体投地差不多了。
诸葛正我淡淡的说道:“大家都起来吧,朕说过,今日朕不是来秋后算帐,朕只是想要重新祭祖。
河间王,既然你的辈份最高,这件事就交给你了,通知所有的王爷,选个吉时通知朕。”
河间王拱手道:“臣遵旨。”
“你们都退下吧。”
“臣告退。”众王爷对着诸葛正我行礼。
诸葛正我见到众人离开后,说道:“三位爱卿留下,朕还有事情要吩咐。”
“是,陛下。”赵硕三人同时拱手道,相互看了一眼,心中不免出现疑问,事情不是已经说好了吗?
片刻后,诸葛正我说道:“祭祖后,朕要将晋江王、无双王、洛王三人的封地收回来,让他们在京城做个太平王爷,三位爱卿有何看法。”
赵硕说道:“陛下,您既然已经说过不会秋后算帐,现在又收回他们的封地,这会成为他们的借口。”
“借口,出兵的借口吗?朕看他们敢不敢?”诸葛正我怒道。
黄石立马劝道:“不可啊,陛下。目前河北刚刚收复,如果这时候内乱又起,臣怕刚收复的河北又再次会被契丹夺走。
这还是好的,臣怕又王爷勾结契丹,到时候夺走的可不是河北那么简单了。
所以,请陛下千万不要此时对各王爷下手,一切等完全掌控河北,又精兵驻守河北以后再来对付晋江王他们。”
乔安国说道:“黄相说的对,陛下,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陛下还年轻,何必急于一时呢?”
诸葛正我怒气渐消,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暂时就让晋江王三人在封地多待几年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可以不管晋江王三人,那么对于南昌王,三位爱卿又怎么看?”
“陛下!”乔安国说道:“南昌王一直很支持陛下,半年前的祭祖也一样,第一个到达,更是在晋江王针对陛下时,帮助陛下说话。也因此不参与半年前的祭祖大典,独自回到了南昌王。”
“没错。”黄石补充道:“老臣记得南昌王离去更是对着百官和王爷们大声说道:河北不收复,他南昌王终生不进京城,不见陛下。”
赵硕闻言摇摇头,暗道:“南昌王这招真是厉害,虽然得罪了各个王爷,可是得到了民心,百官的信任。这买卖做的真值。”
诸葛正我也认为南昌王这招做的真的很绝,让自己的两个宰相说好话。
他见到赵硕摇头,问道:“太师,你有什么看法?”
赵硕回答道:“陛下既然南昌王一直支持陛下,陛下应该下一道旨意嘉奖一下,听说南昌王的儿子很想去玉德书院学习,不如让小王爷去玉德书院吧。”
诸葛正我不明所以的看向赵硕,见他对自己点头,于是说道:“也好,就让皓儿去书院。”
四人又开始说了一下事情后就离开了皇宫,只不过赵硕最后被诸葛正我叫住了。
养心殿内,诸葛正我正在批阅奏章。
赵硕见到诸葛正我,就拱手道:“参见陛下。”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