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黄金时代-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而会有折叠在一起的感觉,那种交错和双重感,也只有真正重生的人才会有。好在记忆里的这一生,已经发生过的事形成记忆后保留的是单线,否则那种被分裂人格的感觉也许已经让人崩溃掉了。

    遇到许多年龄小的一、二年级生,看到韩枫会低头打招呼——

    “学长好。”

    有年轻的小女孩甚至有些小激动,等韩枫过去后驻在原地还看了好久。

    韩枫,现在全校已经没人不认得。

    据上一年的统计和今年将要毕业的廖思琪等这一批,已经有300余人直接加入到了蒙都、未来和韩氏集团各个企业——属于韩枫投资的企业招人,有两类学校免考免试还有各种优惠,一个是京大和京华,另一个是体大和松城体专,特别是松城体专,各企业需要带着任务优先将从义务教师职位上退下来的两年支教人员安排到各个合适的岗位上去……比如,姜林就已经入职十分贫边的一个山村当起了全职老师,两年后他将会得到重新的安置,当然愿意多支教的,两年后的待遇和福利将变成足希校体系加国教编制的特殊教师,编制双重,工资由足校发,基本和企业中层主管相同。

    现在,毕业季到来,很多人的考虑,先是去未来集团工作,然后才是中大型国企,第二选择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然后才是其它。毕竟,相对于可以量化的金钱来说,未来体系各大企业的成长性和无限扩张能力,让很多人看到了施展拳脚的可能。

    比如,在家中陪着朱莉的廖思琪,还有东跑西奔的秦明月,马上大学四年级的邓冰仪,这三位韩枫的好友,已经不用考虑就业,而是怎么创业,韩枫提出的综艺节目,她们准备做大——仿着米国和日国的综艺公司,已经开始招兵买马,节目思路除了韩枫提供的两个以外,还有从日国学回来了一个运营路子。

    完成日国考察后,廖思琪有了全新的想法,而她一向都是长于人情世故,加上和韩枫又是上下楼,于是这种亲近的关系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天生的姐妹一样,朱莉也很喜欢她。

    韩枫在考前略略的翻了几遍书——事实上,他只需要把名词和解释搞正确,至于很多经济课目上的解题,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考试都是本校的教授明卷判分,谁要是能给韩枫个不及格……那才会有意思。经济学院在三年内培养了一个全国首富,世界第二富,他要是在经济学上不及格,那笑话才好看,加上孙正祥院长早就说过,韩枫就算不修学分不考试,这个全优也是跑不掉了。

    可是,考试和试卷一起公布出来,如肖广昭、许广华这样的同学还是认真的比对了答案的,韩枫虽然不再是前几名,可是仍然是中上等级,基础向下拉分,论析题向上拉分。而他所有的论析题观点之新颖和实际,是他们这些未步出校园的同学所不能比的。

    在他们看来,韩枫就是他们同龄人中的一座高山,已只能仰望而不可翻越,就算在学习领域里,他也独领风骚自得其色了,现在就算比他分数高又有什么意义?

    因为韩枫的影响,很多人甚至认为考试分数这个,也没太多的意义,人生的舞台太多了,一定要在合适而正确的路上才好,这个悄无声息的变化,从毕业季同学的择业上就能看得出来。

    选择创业的学生,比原来多了十倍不止。

    选择企业,特别是混资、外资企业的比原来多了几十倍不止。

    选择政府机关的,少了三分之一左右。京大是这样,而隔壁的京华因为是理工正菜,选择创业、选择到企业去工作的更是多了十几倍。

    ……

    三天考完,先去看了大话西游。

    果然,印象里的前世所拍的那种和拥有好莱坞特效的同一批演员演的片子已可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十天,全球同映之下,这部与好莱坞合作的华语片,破记录的创下了18亿美元的惊人收入——特别是海外市场方面,丝毫不比华语区弱,这个成绩出离了韩枫的想像。朱莉认出了片中的紫霞,叫朱音的那个女孩儿,很诡诡的掐他的大腿……韩枫却有口不能言。

    隔日,朱莉的行动能力也更好了些,于是组织了一场草原行,目的地是达达苏木,一年多的建设,那个小村一样的地方已经发展了一些规模,草原深处的养殖研发中心就在这里,也是东北四省最大的繁育中心,龙枫集团的中建三局合力修建的公路马上就能铺完,而叶、陈、秦等人组织起来的超级团上百辆越野车,自京城一路向北,过塞汗、天净沙到西拉河,然后穿过达里,进入锡省,又两百多公里进入东乌县距离边境三十公里的达达镇。

    时隔两年余,再次来到这个叶方华主政的地方——他一人当起了书记和镇长,两年来的时间在蒙都集团的集团打造之下,这里吸收了当地十八个嘎查的人口,加上数千外来人口,已经成了一个拥有两万多人的现代化小城,电力用的是风力发电,划成的两个镇区,一半住人,一半发展草原现代牧业,牧民们的梦实现了,收入翻了两倍多,又有工资开又有自家的草场收入,很多人也出去到松城等地生活过,发现还是家乡好……于是他们又都回来,或放牧或种草,或做别的活计等等,生活当真像在天上一样的美好。

    朱莉还是第一次看到中国的草原,和米国的不一样,简直就像在地上铺了绿毯子一样,美极了。时而会从草丛中跳出来的兔子,飞快的掠过草尖,然后被天空中的鹰看到。

    吱——一声尖叫后,翼展超一米多的鹰直坠草间,抓起可怜的兔子再扬击长天……

    市县里的领导先一步就到了……十几个亿的投资,别说这么边贫的地区,就是京城的地区县也会高度的重视,可以说,这个项目就是白送到手里的政绩……

第588章 我终于成了我自己() 
达达镇的变化,叶方华可以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力。

    在这个逝去了心爱之人的地方,用这种方式找到了自我。

    而且,化名易容后的孟秋歌也到了这里,秋歌改姓了李,随了母姓与舅舅李富贵两个就在这镇上住下,开了一间鲁菜小餐馆儿,生意很是红火,平素吃多了蒙餐各种肉的,都喜欢到这儿来喝点酒吃点青菜类的肴。

    叶孟两个复好,已准明春的婚嫁事宜,叶方华已经在这边备好了婚房,叶家更是心急,快三十的人了,终于要有个家,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可终归这是要立户,叶璇两会之后成为松城市长,叶方国在辽省,距离都不远,时常都有人过来帮他。

    看着昔日已经可以在国内国外成为企业高管的秋歌,现在脸上洋溢着属于她自己的快乐时,韩枫终于放下了她的那份担心。

    能高能低,能有能失,说的就是她这样心大的女子。

    其实,韩枫早就了然,钱,对人生来说没有意义,全部都是虚幻的美景而已,可这世上能看透的有几人呢,自己如非重生,怕也是看不破。

    换成别人是秋歌的角色,会怎样呢——她那被抓了精神病的父亲成了真正的精神病,没有了他的日子,孟母和两个弟弟也终于变成了正常人,虽然还是很浅短势力可终将也不再闹腾下去,秋歌留给他们的几百万,只要不作,花一辈子应该没问题。

    “我终于成了我自己,谢谢你。”

    一饮而尽,表达对韩枫的谢,叶方华什么也没说,直接陪了一个。

    韩枫饮干了手中的杯,笑笑,“这有什么可谢的,走出来就好。人生苦短,我倒是还是很羡慕你们,能真正的过上自己的日子。”

    拍拍韩枫的肩,叶方华深吸一口气。

    “以前,我不理解,现在看到你和我的现状,我明白了你大概怕是没有活回自己的机会了。家国一肩,难啊。以前我一直不想从政,认为当官的都没个好东西,现在我自己当官了,终于体味到,其实,当个好官真的不容易。”

    叶方华任职正科,一镇之书记、镇长,他已经想好了,绝不离开达达,也不想着再提拔,他要把这里建成北疆第一城。

    “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韩枫和叶方华共对朝阳,站在两年前一起站的乌拉尔山顶,大声的喊叫着,看着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朱莉和孟秋歌见过多次,相互早就熟悉,而且孟秋歌也不避讳当初追求他的事情,两人相抿一笑,嘻嘻哈哈,或英或汉的说着各种的事儿。

    娜仁花的弟弟格布,被叶方华送去了松城读书,文化不好球踢的不错,已经成为u16的主力,因了韩枫的恩情,这小子取了汉名随韩姓。韩信。放了假,一起跟着车队回到了家乡,带着一堆孩子平整了块草地,准备踢上个把月,而且只要有时间就自训自练,每天十几个小时,风雨无阻。

    一堆年轻人踢了一天的球,玩了一天的车,钓了一天的鱼,陈经天和秦天时两个默默的看,一起玩,然而两人感触却大不一样。

    陈经天以为韩枫的十来亿扔在这儿,就是为了帮叶方华还愿来的,事实上那十多个亿扔在哪儿都比在这儿好。而秦天时看的可就远了,也许这里不一定能成为新的边境经济发展城市,可是这里有它别致的地方。出过国,见过大世面多,想的也就多——半天之后,看到年轻人这么喜欢玩,他意识到,韩枫投资这里的原因一定是做长期经营准备的,除了养殖研发技术的基地之地,也许最重要的是他想着把这块六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完整的保留下来。

    因为,秦天时10亿投入石油的一个附加条件就是锡城地区这里近六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所有的矿场全部停工复被——因为这个地方的煤和铁矿,几乎全部是他秦家和陈家开的。

    这个地方,终于按预想中的,完成了第一步设想,不再开矿,没有了工业化的工厂,以自西向东的内流河为主线的六万平方公里,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会如些的发展下去,这就够了,前生这里大多数的草场都会被人挖成了巨坑有的甚至成了湖,更多的失去地下水后,剩下的草地也变的荒芜,几千平方公里的露天煤场,最终变成了荒无人烟之地。虽然这里一定是亏钱的,可是韩枫知道十年后,这里将会是很多人梦里的天堂。另一个地方在最南端的天涯。

    三天后,千里大越野行动结束,韩朱两人坐飞机从达达飞返松城。

    足球希望学校七月十五日结业,第一毕为期两年的中专毕业生,大概三千多人将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希望小学支教,其中也有一百多人会进入青训体系的职业球员系列进行更系统的训练,也许他们中会有中国的罗纳尔多……校长韩枫是要给他们颁发证书的。

    蒙都集团的根在松城,就像伊丽的根在呼城一样,两大奶业企业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着各自,牛更生正式入职成了总经理,他的经管要比郑总还要系统细致和有针对性,两年下来伊丽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奶业企业,产值达到了蒙牛的三分之一。它没有搞足球,而是开展了射箭类的支教和训练,虽然人少,可是他们取用的是传统加现代的射箭技术,在西部的几个省推行的也很不错。

    蒙都集团连续三年不分红全力投资,现在松城已拥有了十家直接投资的关联企业,几乎全城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已经与蒙都发生了关系,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是蒙都的员工……因这三年蒙都的发展,松城人的收入每年都领先全部平均数一倍以上,接近一半于京海两城,与深城的人均数差不多,在全国范围内已成为内陆地区改开示范城。

    代市长叶璇和代书记董真两人全程参加活动,一起吃饭,又一起视看了整个狼牙足校,这个民资国办,招生达万人的足球,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第589章 毕业典礼讲话() 
叶璇很自豪,因为韩枫是她一手帮着成长起来了,虽然后来已不受她控制左右,可是这个男孩在她的心里就和亲弟没两样。董真对韩枫更多的是感激,十倍的感激。提前一年代上这个一把手,不知要走多少近路呢,而且在官一任,能把全市的经济水平从地区市全国中下等拉升到前五十名,仅排在各大开放和大部分省会城市之后——这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而在经济之外,加分最多的,的确就这个已经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足校教育了。老人大为赞赏,各方全部认可,虽然主要功劳是韩枫的,可是没有他和班长的大力支持也不会有这个啊?所以,这个代字升半格的事,是韩枫白送自己的。

    晚上陈国华和大卫坐培一起吃饭,提到了今年有三十多支国内外的队伍打算参加第二届蒙都杯的事,其中欧洲就有5支,还有南美球队也要参加。而且天涯上做了调查,几乎所有球迷都支持,而至少有十个城市提出了主办意向,有的甚至还会免费提供场地。

    大卫是运营经理,他这几年来一直在做俱乐部的管理,没想到临时转为运营公司之后,更加混的风声水起,对国内的球市也掌握了相当精要。

    “各城的官员们要政绩,要形象,球队需要为二线或者新加入者提供正式的历练,而球迷则忍受不了漫长的无球日,于是夏季赛事比如一些预选赛和资格赛之类的就火了起来,而蒙都杯因为球星多,球队名气大,甚至已经有人准备为转播买单了。

    “办。”韩枫丝毫没有迟疑,笑了笑,“就算赔上点钱也要搞。”

    “不,不,不,我亲爱的枫总,第一届也就算了,因为那是开端,这第二届你就放心吧,绝不会赔钱,也许我们还能赚下点儿费用。”

    “小枫,这个你放心,松城会全力支持!”

    对城市来说,能发起一个世界影响力的大型运动,松城这两位父母官就算砸锅卖铁他们也会大力支持,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城市明信片,不知有多少同级别的城市甚至省会都没得这个资格!

    这件事定下来,第二天足校毕业仪式开始。

    现场彩旗飘飘,每个学生都斗志昂扬的站在操场上,最前面是将要毕业的三千余中等专业的学生。

    韩枫和市、教育口的领导一起为优秀的学生颁奖,为支教志愿者带上红花。

    然后在校长、教育局长和市长讲过话之后,最后一个以未来集团董事长兼足校名誉校长的身份站到了台前讲话。

    松城足球专业学校毕业典礼这件事各方媒体十分重视,在现场来了二十多名国内和国外的记者,长枪短炮的架上了不少——有钱的富豪做慈善、办学,这是最正常的慈善事业,这位世界第二富年过二十出头的男孩,还是一个东方国家的富人,他怎么做,做了什么,当然更被关注。

    松城足校,希望学校的模式,由狼牙俱乐部的推动和今年如此的好的成绩,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公布的每年十亿人民币的投入,也极具规模和眼球,所以,今天这个典礼,各方重要媒体都到了现场,包括从大洋对岸来的美联社的记者竟然也知道了消息,与新中社的记者一起,已经完成了对足校真实性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十分令人震惊——连续三年来,蒙都集团和韩枫个人总投入已经达到了2亿人民币,而这个数字在这个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几乎是令人无解的,因为这笔钱更应该用于企业发展而不是有投入无产出的教育——在美联社看来,这简直就是亏本的投资,那么就是完全的慈善,教育慈善这种提法对中国大陆来讲比较合适。

    韩枫,这简直就是一个神一样的男人……很想听听未来这个学校他要怎么办下去。果然他的致词和官方的不一样。

    “今天,我们校第一批同学从这里毕业,然后走向全国各地的老少边穷地区任支教老师,你们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有人和我说过,踢球不能养活自己你还这么执着做什么?”

    台下和演讲台侧的人静静的听着他讲话,特别是万余在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家中清苦子弟,其中至少有一大半在家里是没有衣穿,吃不饱饭,或者没有学上的那种,云贵、福青新蒙这一带的穷孩子,他们眼前的韩枫就是他们的神,认真的听,认真的往心里记。

    “我要告诉你们和他们的是,踢球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巴斯腾,李明和杨辰,可是踢球可以让你们拥有更高级别的平台,拥有一个讲台,能赚到养活自己的工资,如果再努力一些,毕业两年后成为正式编制支教老师,甚至可以养活家人,如果干满五年想转行的老师,未来集团会因人而异,安排新的工作岗位,人生会有新的起点。”

    这些,其实在毕业生分配制度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不过听到韩枫自己亲自来说,那又是另一种感觉,三千余毕业的中专生脸上扬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听着自家大校长的训言。

    私底下,他们都叫几乎在学校见不到的韩枫为大校长,陈国华为二校长,而实际的教学校长吴清华才叫校长,能在韩枫创建的学校上学对他们来说这辈子都需要用生命去感激的,因为这个学校不但不收钱,还给零花钱不说,更是按人头给家里几十钱的补贴!

    这件事,外国的记者们都算蒙圈了——全免费可以理解,可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这些孩子所在的家庭补贴呢。于是他们有人随机的选了几个地方去实地考察,然后就发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事实——十四五岁的孩子在贫困的地方如果不上学,那么已经算是大半个劳力,有做的好的还真能每个月妆十几几十块的钱。于是足球希望学校就用这种方式,买断了学生和家庭之间的经济关系……

    当然,配套的学生自毕业起的十年内未来集团拥有他们签订各种劳动合同的优先权,这个是入校前就签完了合同的——如果谁反对,那么就要支付三倍的学校培养相应年限的费用。比如,中专生两年的培训费计为3万元,那么有谁不服从分配的就得支付给学校9万元的培养费——这个数字,几乎没有人能还得起。

    外国记者有人质疑这是霸王条款,可是连学生们都认为这哪里是什么欺负人的条款,简直就是把他们装起了保险箱。

    这个,当然是不成立的,学习不好,闹事不听话再三劝阻无效的,打架斗殴惹事的等等这些都在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