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有利,有好处。战国策秦策二:〃或谓救之~。〃曾巩战国策目录序:〃论诈之~而讳其败。〃引申为有利的机会,适宜的机会。李华吊古战场文:〃胡兵伺~。〃[~宜]名词。应做的事,特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汉书娄敬传:〃臣愿见上言~宜。〃又严助传:〃因言国家~宜。〃又副词。不经过合法手续,从权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事有不便,以~宜论上。〃
(三)读pián,阳平声。[~辟][~嬖]善於讨好的。论语季氏:〃友~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孟子梁惠王上:〃~嬖不足使令於前与?〃
(四)轻便。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体,秀外而惠中。〃
(五)副词。就(后起义)。陶潜桃花源记:〃~要还家。〃周邦彦兰陵王词:〃回头迢递~数驿。〃
689。【嘉】
好的,美好的。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宾。〃楚辞离骚:〃肇锡余以~名。〃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茂树恶木,~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引申为赞美,赞许。论语子张:〃~善而矜不能。〃汉书霍光传:〃朕甚~之。〃今成语有〃其志可~〃。
690。【遽】
(一)传车,送信的快车或快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且使~告於郑。〃又哀公二十一年:〃群臣将传~以告寡君。〃国语晋语:〃~人来告。〃
(二)匆忙。韩诗外传:〃夫子何~乎?得无有急乎?〃又副词。匆匆忙忙地,迫不及待地。苏轼贾谊论:〃安有立谈之间,而~为人痛哭哉?〃
691。【速】
(一)快。礼记檀弓上:〃丧欲~贫,死欲~朽。〃孟子梁惠王下:〃王~出令。〃
(二)招致。易经需卦:〃有不~之客三人来。〃诗经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我狱?〃左传闵公二年:〃与其危身以~罪也。〃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轲为计,始~祸焉。〃
692。【弥】
(一)满。楚辞离骚:〃芳菲菲其~章。〃苏轼喜雨亭记:〃既而~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二)副词。更加。论语子罕:〃仰之~高,钻之~坚。〃司马迁报任安书:〃虽累百世,垢~甚耳。〃
693。【愈】
(一)病好了。孟子公孙丑下:〃昔者疾,今日~。〃苏轼喜雨亭记:〃忧者以喜,病者以~。〃这个意义又写作〃瘉〃、〃癒〃。
(二)胜过。论语公冶长:〃女与回也孰~?〃又先进:〃然则师~与?〃
(三)副词。更加,越发。老子八十一章:〃既以为人,己~有;既以与人,己~多。〃庄子列御寇:〃所治~下,得车~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怒,不肯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说〃愈〃不说〃越〃。
694。【尤】
(一)罪过,过失。论语为政:〃言寡~,行寡悔。〃贾谊吊屈原赋:〃般纷纷其离此~兮。〃引申为归罪,怨恨。论语宪问:〃不怨天,不~人。〃孟子梁惠王下:〃君无~焉。〃司马迁报任安书:〃动而见~,欲益反损。〃后代成语有〃怨天~人〃。
(二)优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物,足以移人。〃(这里〃尤物〃指美人。)苏轼荔支叹诗:〃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物成疮痏。〃(这里〃尤物〃指荔支。)韩愈送孟东野序:〃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也。〃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朝取一人焉,拔其~;暮取一人焉,拔其~。〃柳宗元愚溪诗序〃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绝者家焉。〃
(三)特别,格外。李密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甚。〃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圣人所~用心者也。〃引申为尤其,更(后起义)。欧阳修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美。〃
[辨]弥,愈,尤。〃弥〃字简单地表示〃更加〃,〃愈〃字则表示事物进一层的发展。因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能换成〃奉之愈繁,侵之弥急〃。〃尤〃和〃弥〃〃愈〃更不相同。〃尤〃字表示在同类事物中显得特出:它表示质量上的特别好或特别坏,而不表示事物进一层的发展。因此,〃林壑~美〃不能说成〃林壑弥美〃,或〃林壑愈美〃。
695。【极】
(一)名词。原为房屋的脊檩(在房屋的最高处),引申为房梁。庄子则阳:〃其邻有夫妻臣妾登~者。〃张衡西京赋:〃跱游~於浮柱。〃(跱zhì:置,安放。)又指井梁。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单~之 断干。〃引申为屋脊,房顶。方苞狱中杂记:〃屋~有窗以达气。〃
(二)极点,最高限度。枚乘上书谏吴王:〃上悬之无~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司马迁报任安书:〃立名者,行之~也。〃引申为达到极点。枚乘说吴王书:〃今欲~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乎游之乐也。〃又为最高的,达到极点的。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就~刑而无愠色。〃
(三)至。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於天。〃(崧:中岳嵩山。骏:通〃峻〃。高。)国语鲁语:〃齐朝驾而夕~於鲁国。〃引申为终止,尽头。尚书盘庚下:〃罔有定~。〃诗经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庄子逍遥游:〃其远而无所至~邪?〃
696。【甚】
(一)形容词。厉害,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庄子天下:〃沐~雨,栉疾风。〃老子二十九章:〃去~,去奢,去泰。〃孟子梁惠王上:〃物皆然,心为~。〃〃甚於〃二字连用,表示胜於,胜过。论语卫灵公:〃民之於仁也,~於水火。〃也可以单用〃甚〃字,表示〃甚於〃。墨子非攻上:〃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入人园圃窃桃李。〃吴均与宋元思书:〃急湍~箭,猛浪若奔。〃
(二)副词。很。庄子养生主:〃动刀~微。〃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惜。〃
(三)疑问代词。什么(晚起义)。周邦彦西河词:〃酒旗戏鼓~处市?〃引申为副词。为什么。辛弃疾满江红词:〃~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又八声甘州词:〃汉开边,功名万里,~当时健者也曾闲?〃
697。【最】
(一)最。庄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贤。〃史记项羽本纪:〃~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欧阳修醉翁亭记:〃而年又~高。〃
(二)名词。上等政绩,上功。跟殿相对。汉书宣帝纪:〃课殿~以闻。〃陆机文赋:〃考殿~於锱铢,定去留於毫厘。〃(这是比喻。)又形容词。[功]最高,[政绩]最好。陈书周铁虎传:〃铁虎功~。〃唐书刘禹锡传:〃禹锡出为苏州刺史,以政~赐金紫。〃〃考最〃二字连用,等於说〃考绩〃。唐书百官传:〃月终则进课於内,岁终则考~於外。〃
[辨]甚,最,至,极。〃甚〃、〃最〃、〃至〃都是程度副词。〃甚〃字表示程度相当高,但未达到顶点,等於现代的〃很〃。〃最〃字表示达到顶点,即最高级。〃最〃和〃至〃是同义词,但是上古汉语表示最高级时,一般用〃至〃不用〃最〃。例如老子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极〃字一般只用作名词和形容词,很少用作副词,所以它跟〃至〃字也是有区别的。
698。【夫】
(一)成年男人。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公侯干城。〃论语宪问:〃岂若匹~匹妇之为谅也?〃又特指劳动力。贾谊论积贮疏:〃一~不耕,或受之饥。〃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丈~]男子。战国策赵策四:〃丈~亦爱怜其少子乎?〃韩非子五蠹:〃丈~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二)[夫子]对男子的敬称,又对师的敬称。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子。〃又微子:〃孰为~子?〃[夫人]对君之妻的敬称。左传隐公元年:〃~人将启之。〃其后变为对高级官员之妻的敬称。
(三)丈夫。跟妻相对。左传桓公十五年:〃父与~孰亲?〃孟子滕文公上:〃~妇有别。〃
(四)读fú,阳平声。指示代词。这,那。左传宣公二年:〃公嗾~獒焉。〃论语先进:〃~三子者之言何如?〃贾谊吊屈原赋:〃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犬羊!〃〃夫〃字放在比较复杂的宾语结构前面,指示整个宾语结构。论语季氏:〃君子疾~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李华吊古战场文:〃吾闻~齐魏徭戍,荆韩召募。〃又:〃吾想~北风振漠,胡兵伺便。〃
(五)也读fú,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对某事进行判断。论语季氏:〃~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苏轼贾谊论:〃~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六)句尾语气词。表示感叹。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又宪问:〃莫我知也~!〃
699。【妇】
(一)妻。诗经卫风氓:〃三岁为~。〃孟子滕文公上:〃夫~有别。〃古诗焦仲卿妻:〃十七为君~。〃
(二)女人,已婚的女子。论语泰伯:〃有~人焉。〃欧阳修泷冈阡表:〃自吾为汝家~,不及事吾姑。〃苏轼前赤壁赋:〃泣孤舟之嫠~。〃
[辨]妇,女。妇是已婚女子,女是未婚女子,古人分得很清楚。有时候,特别是男女对举的时候,〃女〃也用作妇女的通称,但未婚的女子绝对不能叫做〃妇〃。
700。【婴】
(一)缠绕,被……缠着。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剔毛发,~金铁受辱。〃李密陈情表:〃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杜甫前出塞诗:〃亡命~祸罗。〃又回棹诗:〃散才~薄俗。〃
(二)婴儿,初生的孩儿。老子十章:〃专气致柔,能~儿乎?〃列子天瑞:〃其在~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
701。【孩】
(一)小儿笑。老子二十章:〃如婴儿之未~。〃(未孩:还不会笑。)孟子尽心上:〃~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者。〃(孩提:指知孩笑可提抱。)李密陈情表:〃生~六月,慈父见背。〃这个意义又写作〃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二)小孩(后起义)。杜甫山寺诗:〃自哂同婴~。〃
702。【亲】
(一)父母。孟子梁惠王上:〃未有仁而遗其~者也。〃欧阳修泷冈阡表:〃始得赠封其~。〃现代有双音词〃父~〃,〃母~〃。引申为亲属,亲人。论语泰伯:〃君子笃於~,则民兴於仁。〃[~戚]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戚畔之。〃(这是指同姓和异姓的亲属。畔:通〃叛〃。)左传昭公二十年:〃~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这是指父兄。)大戴礼曾子疾病:〃~戚既没,虽欲孝,谁为孝?〃(这是指父母。)注意:上古的〃亲戚〃所指较广,不同於现代。现代〃亲戚〃专指异姓的亲属。中古以来也称〃亲情〃。
(二)亲近,亲爱。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仁。〃司马迁报任安书:〃欲求~媚於主上。〃
(三)亲自。孟子万章上:〃吾岂若於吾身~见之哉?〃苏轼贾谊论:〃夫绛侯~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
703。【眷】
(一)回顾而表示恋恋不舍。诗经大雅皇矣:〃乃~西顾。〃这个意义又写作〃睠〃。诗经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引申为怀恋。束哲补亡诗:〃~恋庭闱。〃陶潜自祭文:〃畴能罔~?〃又为爱。杜甫奉赠鲜于京兆诗:〃献纳纡皇~。〃柳宗元愚溪诗序:〃能使愚者喜笑~慕,乐而不能去也。〃
(二)亲属(晚起义)。
704。【竹】
(一)竹。诗经卫风淇奥:〃绿~青青。〃
(二)八音之一,即箫笛之类。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丝~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刘禹锡陋室铭:〃无丝~之乱耳。〃
705。【木】
(一)树。孟子梁惠王上:〃犹缘~而求鱼也。〃柳宗元愚溪诗序:〃嘉~异石错置。〃又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茂树恶~,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苏辙快哉亭记:〃长林古~。〃注意:今天所谓〃树〃,在上古一般只称为〃木〃;到了中古,〃木〃和〃树〃变为同义词,不可误会为有所不同。
(二)木材。论语公冶长:〃朽~不可雕也。〃孟子梁惠王上:〃材~不可胜用也。〃又梁惠王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
(三)八音之一,指木制的乐器。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丝竹匏土革~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706。【谷】
(一)两山之间的溪流。公羊传僖公三年:〃无障~。〃(不要拦断了溪流。)引申为两山之间的狭形地带。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於幽~,迁於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於幽~者。〃孔稚圭北山移文:〃及其鸣驺入~。〃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也,宅幽而势阻。〃
(二)形容词。走不通,没有出路。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注意:这个意义只用於〃进退维谷〃这个成语里。
707。【壑】
山沟。国语晋语:〃溪~可盈。〃张衡西京赋:〃陵峦超~。〃孔稚圭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王维终南山诗:〃阴晴众~殊。〃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尤美。〃引申为一般的水沟,常以〃沟壑〃二字连用。战国策赵策四:〃愿及未填沟~而托之。〃
708。【亭】
(一)古代的一种公家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亭上有楼,以便侦察盗贼。汉承秦制,十里一亭。后代又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设置。史记淮阴侯列传:〃常数从其下乡南昌~长寄食。〃庾信哀江南赋序:〃三日哭於都~。〃又:〃下~漂泊。〃李白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连短~!〃
(二)亭子。一种建筑物,有顶无墙(后起义)。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欧阳修醉翁亭记:〃有~翼然。〃苏轼喜雨亭记:〃而吾~适成。〃
(三)[亭亭]耸立的样子。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如车盖。〃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物表,皎皎霞外。〃
(四)[亭午]正午。李白古风:〃大车扬飞尘,~午暗阡陌。〃
709。【台】
(一)台。一种建筑物,筑土成正方形,高一丈以上,以便观望。台上可以有屋,也可以无屋。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经之营之。〃左传宣公二年:〃从~上弹人。〃杜甫登高诗:〃百年多病独登~。〃杜牧阿房宫赋:〃歌~暖响,春光融融。〃
(二)中央政府机关。汉代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唐代中台为尚书省,东台为门下省,西台为中书省,总称〃台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辨]亭,台,榭,楼。〃亭〃字在上古时代只指旅宿的亭和监守盗贼的亭;园亭的亭的意义是后起的。园亭的亭有顶无墙,跟台榭楼都不同。台的特点是筑土很高,也就是一种高坛。榭是台上的房子。楼和台榭都不同:楼是〃重屋〃,楼上楼下都可以住人。
710。【郊】
(一)郊。上古时代,国都百里之外为郊。又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孟子梁惠王下:〃臣闻~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引申为泛指城外(后起义)。杜甫野望诗:〃跨马出~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二)祭祀名。天子每年冬至祭天於近郊五十里,所以这种祭叫〃郊〃。欧阳修泷冈阡表:〃今上初~。〃
711。【墟】
(一)大丘。这个意义本写作〃虚〃。诗经啵缍ㄖ街校骸ㄉ诵橐印!ㄒ晡闲妫嘀冈捶被罄幢湮那鸬牡胤健:菏榧忠甏骸ǚ彩甓琊⑽椤!ㄍ醪醺笮颍骸ɡ纪ひ岩樱髟笄稹!谠乐菸な咕绿眉牵骸ê盼唷!ㄋ照蘅煸胀ぜ牵骸ㄖ领冻ぶ拗酰食侵!
(二)[~里][~落]村落,乡下许多人家聚居的地方。陶潜归田园居诗:〃暧暧远人村,依依~里烟。〃王维渭川田家诗:〃斜光照~落,穷巷牛羊归。〃
712。【材】
(一)木材。孟子梁惠王上:〃~木不可胜用也。〃文心雕龙熔裁:〃美~既斫。〃
(二)才能。司马迁报任安书:〃虽~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又:〃夫中~之人,事有关於宦竖,莫不伤气。〃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朽行秽。〃(〃材〃字语意双关,以木材比喻才能。)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不足。〃
713。【才】
(一)才能。论语子路:〃举贤~。〃司马迁报任安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苏轼贾谊论:〃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也。〃
(二)形容词。有才能的。论语先进:〃~不~,亦各言其子也。〃[~人]宫中女官名。杜甫哀江头诗:〃辇前~人带弓箭。〃[~子]有文才的人。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诗:〃洛阳访~子,江岭作流人。〃
(三)副词。才,只有,仅仅。晋书谢混传:〃~小富贵,便豫人家事。〃
[辨]材,才。木材的意义为〃材〃字所专有,不写作〃才〃。在〃才能〃的意义上,〃材〃和〃才〃通用,所以上面所举司马迁报任安书的两个〃材〃字,汉书写作〃材〃,而昭明文选作〃才〃。但是当用作形容词的时候,习惯上只写作〃才〃,不写作〃材〃。
714。【簿】
(一)册子,上面记录着审问的材料或罪人的供状。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又魏其武安侯列传:〃於是上使御史~责魏其。〃汉书霍光传:〃吏~问急。〃后代成语有〃对~公庭。〃
(二)册子,上面登记账目、事物等。史记张释之列传:〃上问上林尉诸禽兽~。〃[~书]文书,档案。杜甫早秋苦热诗:〃~书何急来相仍!〃[主~]官名,主管文书、档案。杜甫逢唐兴刘主簿弟诗:〃轻舟下吴会,主~意何如?〃
715。【籍】
(一)文献,书籍。孟子万章下:〃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又告子下:〃诸侯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班固东都赋:〃盖六~所不能谈。〃(六籍:指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萧统文选序:〃若夫姬公之~,孔父之书。〃又:〃概见坟~。〃
(二)登记册,户口册。周礼秋官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以待四方之使者。〃论衡自纪:〃户口众,簿~不得少。〃曹植白马篇诗:〃名编壮士~。〃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以货窜名军~中。〃[门~][通~]出入宫禁的名籍。汉时将出入宫廷者的姓名、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