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1。【堪】
经得起。受得住。左传隐公元年:〃君将不~。〃又:〃国不~贰。〃论语雍也:〃人不~其忧。〃引申为可。杜甫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托死生。〃又解闷诗:〃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传。〃注意:上古汉语的〃堪〃字是一般动词,常带宾语;后代用作助动词,放在动词的前面。
32。【有】
(一)有。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母〃。特指领有,占有。孟子公孙丑上:〃武丁朝诸侯,~天下。〃又特指具有某种美德。左传襄公三年:〃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焉。〃(祁奚有此美德。)
(二)通〃又〃。一般用於称数法。〃有〃字放在两位数的中间。论语为政:〃吾十~五而志於学。〃孟子万章上:〃舜相尧二十~八载。〃甚至可以用两个〃有〃字。尚书尧典:〃期三百~六旬~六日。〃(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日。)〃余〃字前面,也常常加〃有〃字。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余。〃孟子尽心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余岁。〃这是上古称数法的特点。
(三)名词词头。尚书皋陶谟:〃何迁乎~苗。〃又:〃亮采~邦。〃又用於有些形容词前。诗经邶风击鼓:〃不我以归,忧心~忡。〃[有司]掌管某方面事物的官吏。史记廉颇兰相如列传:〃召~司案图。〃
33。【无】
(一)动词。没有。诗经豳风七月:〃~衣~褐,何以卒岁。〃左传成公三年:〃~怨~德,不知所报。〃字又写作〃无〃。〃无〃字也表示〃无论〃、〃不论〃。李斯谏逐客书:〃是以地~四方,民~异国。〃这种用法常放在一对反义词的前面。汉书高后纪:〃~少长,皆斩之。〃又田儋传:〃政事~巨细,皆决于横。〃(横:田横。)也可以用两个〃无〃字。韩愈师说:〃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乃]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等於说〃只怕〃,〃恐怕〃。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劳力竭,远主备之,~乃不可乎?〃论语季氏:〃求!~乃尔是过与?〃(求:冉求。)
(二)副词。放在动词前面,表示禁止。尚书盘庚上:〃汝~侮老成人。〃左传隐公元年:〃~使滋蔓。〃这个意义也写作〃毋〃。史记项羽本纪:〃毋妄言,族矣!〃引申为否定副词,义近於〃不〃,用来否定不该做的事。论语学而:〃君子食~求饱,居~求安。〃又公治长:〃愿~伐善,~施劳。〃战国策楚策一:〃子~敢食我也。〃也写作〃毋〃。史记张仪列传:〃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辨]无,不。〃无〃是动词(指其第一义),它所否定的是名词;〃不〃是副词,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因此,〃无〃字後面的形容词和动词往往带名词性,如〃无上〃,〃无穷〃,〃无畏〃;〃不〃字后面的名词则带动词性,如〃不君〃,〃不臣〃,〃不国〃。上古时代,〃无〃字有时有〃不〃的意思,〃不〃字却没有〃无〃的意思。后来〃无〃和〃不〃的分别就更清楚了。
34。【昭】
(一)明亮。诗经大雅抑:〃昊天孔~。〃(昊天:上天:孔:甚。)又动词。显示,使彰明。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其俭也。〃
(二)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为昭,右为穆。天子七庙,始祖庙之外,有三昭三穆。诸侯五庙,有二昭二穆。大夫三庙,一昭一穆。父为昭,则子为穆;父为穆,则子为昭。左传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所以说〃大王之~也。〃)
35。【穆】
(一)和。诗经大雅烝民:〃~如清风。〃成语有〃和~〃、〃雍~〃、〃安~〃。在这个意义上,〃穆〃与〃睦〃差不多。
(二)敬。尚书金縢:〃我其为王~卜。〃双音词有〃肃~〃。[~~]肃敬的样子。礼记曲礼下:〃天子~~。〃
(三)宗庙的次序,跟〃昭〃相对。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也。〃(王季是大王的儿子,是昭,而昭的儿子是穆。)
36。【勤】
(一)疲劳,辛苦。跟〃逸〃相对。论语微子:〃四体不~,五谷不分。〃孟子滕文公上:〃将终岁~动。〃庄子天下:〃其生也~。〃
(二)努力工作,不偷懒,跟〃怠〃,〃惰〃相对。尚书梓材:〃先王既~用明德。〃伪古文尚书蔡仲之命:〃克~无怠。〃
[辨]勤,劳。〃勤〃与〃劳〃是同义词,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面说〃劳师以袭远〃,后面说〃勤而无所〃,〃劳〃与〃勤〃是前后呼应的。〃勤民〃是〃使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这个意义,后来可以说成〃劳民〃。〃勤民〃另一意义是〃为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这个意义不能说成〃劳民〃。
37。【乏】
缺少,特指食用的缺少。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供其~困。〃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又动词。缺乏。左传桓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主。〃注意:〃疲乏〃是后起的意义。
38。【乱】
(一)没有秩序,跟〃整〃相对。左传僖公三十年:〃以~易整,不武。〃特指政治上没有秩序,跟治相对。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引申为扰乱,破坏。论语微子:〃欲絜其身而~大伦。〃
(二)乐曲的末章。论语泰伯:〃关雎之~。〃辞赋的结束语也叫~。楚辞哀郢:〃~曰……〃。
39。【整】
整齐,有秩序。跟〃乱〃相对。左传僖公三十年:〃以乱易~,不武。〃又动词。整顿。左传宣公十二年:〃子姑~军而经武乎!〃
40。【两】
(一)数词。成对的两个,双方。庄子秋水:〃~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涘:岸。)又让王:〃~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臂。〃左传成公二年:〃且惧奔辟,而忝~君。〃荀子劝学:〃事~君者不容。〃双音词有〃~手〃、〃~翼〃、〃~庑〃、〃~京〃、〃~端〃、〃~造〃、〃~袖〃等。引申为二。杜甫南邻诗:〃野航恰受~三人。〃
(二)数词用作状语。双方施行同一行为,或遭受同一行为。左传成公三年:〃~释纍囚以成其好。〃荀子劝学:〃目不能~视而明,耳不能~听而聪。〃现代成语有〃~全其美〃,〃~败俱伤〃等。
(三)量词。成双才起作用的东西,或以双为单位的名词,往往以〃两〃为量词。车有两轮,所以车以〃两〃为单位(后代写成〃辆〃)。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御之。〃鞋子成双才起作用,所以屦以〃两〃为单位(後代说成〃双〃)。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后来〃两〃用作重量单位,二十四铢(zhū)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据汉书律历志说,十二铢为一龠(yuè),两龠为一两,所以叫〃两〃。
41。【贰】
(一)副的。与〃正〃相对。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指副职。)又秋官大司寇:〃皆受其~而藏之。〃(指副本。)孟子万章下:〃帝馆甥于~室。〃(指副宫。帝:帝尧。馆:使居住。甥:女婿,指帝舜。)引申为辅助,辅佐。伪古文尚书周官:〃~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 人。〃
(二)重复一次。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过。〃
(三)属於二主,事二主。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于己。〃引申为不专一。跟〃壹〃相对。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任贤勿~,去邪勿疑。〃又为离异,生二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盍蚤自~焉。〃(蚤:通〃早〃。)
(四)不一样,不相同。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
[辨]二,贰,两,再。〃二〃是一般数目字,〃贰〃与〃二〃虽同音,但它只用於特殊埸合,如〃两属〃,〃两事〃,〃二心〃等。〃贰〃用作〃二〃,是后代的假借用法。〃二〃和〃两〃在上古有很大的分别。〃两〃是指自然成双的事物,如〃两手〃,〃两端〃,〃两翼〃;〃二〃则表示一般数目,不能取代〃两〃的上述作用。就后来称数方面而言,〃两〃的用法,选择条件较严,如〃十二〃不能说〃十两〃,〃第二〃也不能说成〃第两〃;〃二〃在这方面则较自由。另外,〃两〃能作副词,〃二〃则无此作用。〃两〃和〃再〃有表面的相似处,但实际内容完全不同。如〃两说〃和〃再说〃,〃两度〃和〃再度〃。就是同用来作状语,二者所表示的内容也不相同。如〃两得〃是说得到两样东西,〃再得〃则表示一种东西得到了两次。
42。【兵】
(一)兵器,武器。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又成公二年:〃擐甲执~。〃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而走。〃
(二)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於洧上。〃(徒兵:步兵。洧wěi:水名,在今河南。)引申为战阵之事,军事,战争。左传隐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礼记礼运:〃而~由此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世传其~法。〃
43。【车】
(一)车子。上古的车,除用於运输和旅行以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於战争(兵车)。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师~二百乘以伐京。〃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
(二)牙床。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按,这个意义只用於〃辅~相依〃这个成语里。
〃车〃字读jū,chē二音。
44。【甲】
(一)古代军人穿的皮做的护身衣服。左传成公二年:〃擐~执兵。〃引申为披甲执兵的人,即甲士。左传宣公二年:〃伏~将攻之。〃引申为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如〃龟~。〃
(二)天干的第一位。古代以干支纪日。尚书牧誓:〃时~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昧爽:将明未明之时。)楚辞哀郢:〃~之晁吾以行。〃后来也用来纪年。引申为居第一位,用如动词(较后起的意义)。汉书货殖传:〃秦杨以田农而~一州。〃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治宅~诸第。〃〃甲第〃二字连用指大宅(因为有甲乙次第)。史记孝武本纪:〃赐列侯~第。〃
45。【介】
(一)疆界。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界〃。引申为居中,在中间。左传襄公九年:〃~居二大国之间。〃战国策赵策三:〃胜请为绍~而见之於将军。〃现代汉语有双音词〃媒~〃,〃~绍〃。又特指居宾主之间作传言人(有时是代言)。礼记檀弓下:〃子服惠伯为~。〃
(二)特立,直立(都是指品行)。孟子尽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又用来形容物体直立的样子。水经注卢江水:〃又有孤石,~立大湖中。〃[耿~]光明正大,具有卓越的操守。形容词。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兮,既遵道而得路。〃韩非子五蠹:〃不养耿~之士。〃
(三)量词。个。只限于〃一~〃。尚书秦誓:〃如有一~臣。〃后来用作谦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自陈一~野生,无军国之用。〃王勃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书生。〃
(四)甲。特指披甲执兵的人,即甲士。左传宣公二年:〃既而与为公~。〃用如动词时,表示披甲。左传成公二年:〃不~马而驰之。〃[~虫]有甲壳的虫。淮南子说山:〃~虫之动以固。〃
(五)通〃芥〃。比喻微末的事物。孟子万章上:〃一~不以与人,一~不以取诸人。〃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46。【卒】
(一)步兵。左传隐公元年:〃具~乘。〃又成公十六年:〃臣之~实奔。〃
(二)终,终於。战国策赵策三:〃~为天下笑。〃
(三)死,上古特指诸侯大夫的死。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
(四)通〃猝〃(cù),匆忙急遽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辨]军,士,卒,兵。〃军〃是集体名词,跟〃士〃〃卒〃〃兵〃都不同。上古〃兵〃和〃卒〃有很大的区别:〃卒〃是战士,而〃兵〃一般是指器械。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卒〃是人,所以要训练;〃兵〃是戈矛之类,所以要〃利〃(磨它,使它锋利)。〃士〃和〃卒〃的分别是:作战时,士在战车上面,卒则徒步。
47。【乘】
(一)平声,读chéng。动词。驾车,乘车。左传僖公四年:〃与屈完~而观之。〃论语卫灵公:〃~殷之辂。〃(辂lù:车之一种。)引申为乘船。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舟,泛泛其景。〃又引申为凭藉,趁着。孟子公孙上:〃虽有智慧,不如~势。〃史记淮阴侯列传:〃此~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二)去声,读shèng。名词。兵车,包括一车四马。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具卒~。〃(这里的〃乘〃指车和士。)又量词。春秋时代,兵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以伐京。〃古人所谓〃千~之国〃、〃万~之国〃,是指国家具有这样的武装力量。又出使的车,田猎的车也都以〃乘〃为量词。庄子列御寇:〃其往也,得车数~。〃
注意:春秋时代,车马相连,有车必有马,有马必有车。论语公治长:〃陈文子有马十乘,〃这是说他有十乘车的马,即四十匹马。论语雍也:〃~肥马〃,这是说驾车用的是肥马。不可理解为〃骑马〃。
48。【君】
(一)封建时代天子和诸侯的通称。跟〃臣〃相对。左传文公十三年:〃天生民而树之君。〃又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孟子离娄上:〃欲为~,尽~道;欲为臣,尽臣道。〃注意:秦汉以来,实行中央集权。〃君〃只能指称天子。[君子](1)春秋时代贵族男子的通称,往往包含尊敬义。左传成公二年:〃谓之~子而射之,非礼也。〃(2)指统治者。孟子滕文公上:〃无~子莫治野人。〃(3)旧时指有才德的人。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子乎?〃(4)妻称夫。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子于役,不知其期。〃
(二)战国时代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孟尝~〃,赵国的赵胜号〃平原~〃,乐毅为〃望诸~〃。引申为一般尊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於是孙子(膑)谓田忌曰:'~弟重射,臣能令~胜。〃(弟:但,只管。)又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乃曰:'~除吏已尽未?'〃又:〃上怒曰:'~何不遂取武库!'〃(上:指汉武帝。)
(三)指父母。易经家人:〃家人有严~焉,父母之谓也。〃引申为子孙对祖先的称呼。尚书伪孔传序:〃先~孔子,生於周末。〃后世特指父亲。王勃滕王阁序:〃家~作宰,路出名区。〃
49。【师】
(一)军队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一般泛指军队。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侵蔡。〃又僖公三十二年:〃使出~於东门之外。〃
(二)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老师。跟〃弟子〃相对。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於~。〃〃师〃又用如动词。司马迁报任安书:〃若望仆不相~。〃(望:怨。仆:自谦之称。)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三)乐官。上古乐师一般用盲人充任。论语卫灵公:〃故相~之道也。〃(相xiàng:引导、佐助[盲人]。)先秦有〃~旷〃、〃~挚〃、〃~冕〃。(旷、挚、冕:都是人名。)
50。【姑】
(一)父之姊妹。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
(二)夫之母。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伯石刚生下来的时候,子容的母亲跑去告诉她的婆婆。诸:〃之於〃的合音。)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按:公婆并称时,则称〃舅~〃。也称〃~嫜〃。)
(三)夫之姊妹。古诗焦仲卿妻:〃新妇初来时,小~始扶床。〃
(四)姑且,暂且。左传隐公元年:〃子~待之。〃战国策齐策四:〃君~高枕为乐矣。〃
51。【女】
(一)妇女。特指未嫁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君子好逑。〃又邶风静女:〃静~其姝,俟我于城隅。〃也泛指女性。楚辞离骚:〃众~嫉余之蛾眉兮。〃易经序卦:〃有男~,然后有夫妇。〃用作定语时,表示女的,女性的。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子。〃(女子:女性的孩子。)
(二)女儿。荀子成相:〃妻以二~,任以事。〃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忽成行。〃
(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但〃牛~〃连称时,〃女〃则是指织女星。
(四)读rǔ。你,你们。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实征之。〃这个意义又写作〃汝〃。
[辨]妇,女。已嫁的为〃妇〃,未嫁的叫〃女〃。有时候已嫁未嫁的女性都可统称为〃女〃,如诗经卫风氓的〃女也不爽〃的〃女〃就是已婚的,但未婚的女性决不能称〃妇〃。
52。【族】
(一)亲属。一般指同姓的亲属。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行。〃用作动词,表示灭族。这是专制时代的残酷刑法之一。史记项羽本纪:〃毋妄言,~矣!〃引申为种类。淮南子俶真:〃万物百~。〃双音词有〃水~〃,〃语~〃。
(二)聚结。庄子养生主:〃每至於~,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又在宥:〃云气不待~而雨。〃又为丛聚。尔雅释木:〃木~生为灌。〃引申为众,一般。庄子养生主:〃~庖月更刀,折也。〃
53。【党】
(一)上古时代,五百家为党。论语雍也:〃以与尔邻里乡~乎。〃又子路:〃宗族称孝焉,乡~称弟(悌)焉。〃
(二)亲族,姻戚。礼记坊记:〃睦於父母之~。〃旧有〃父~〃、〃母~〃、〃妻~〃等名。
(三)集团,集团的成员。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皆栾氏之~也。〃[~与]同党的人。汉书霍光传:〃后桀~与有谮光者。〃引申为袒护,偏袒,凭私人交情。尚书洪范:〃无偏无~。〃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按:在古代汉语中,〃党〃指集团时,一般只用於贬义,所以引申为偏袒。
[辨]党,党。古代二字不同。虽同都是姓,但〃党〃读zhǎng,〃党〃读dàng(今读上声)。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西 的别种)〃党项〃的〃党〃,更不作〃党〃。
54。【雠】(仇)
仇人。左传襄公三年:〃称解狐,其~也。〃又:〃称其~,不为谄。〃关於〃仇〃与〃雠〃的分别,参看〃仇〃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