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孟村长的第三十八个情妇-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他爷是你吗?孩子他爷是你吗?立住,立住,真的立住了,一坏,是你爹在问候你!爹啊,给你的纸钱我和一坏前天已经送到您的坟上了,您过冬的寒衣,我们也准备好了,可要等到十月初一才能送啊!要不您在十字路口再等等,去吧,你儿子明天还要收秋啊!” 一坏媳妇嘴里还在不停地说着。说完后用笤帚把立着的三根筷子打出了门外。

“好了,他爹。” 一坏媳妇似乎有点得意。

“唉,没用的!”

“要不我扶你到医疗站看看。”

“不用了,我忍一忍就过去了,省几个钱吧,还要叫人犁地种麦子呢!”

“那就抽支烟顺顺气吧。”一坏媳妇从柜子里取出半盒香烟递给了一坏。

一坏接过烟取出一支,闻了闻又放进了烟盒: “算了吧,就剩这几支了,家里来了人还要招待呢!”

一坏媳妇眼圈红了。

凌德的儿子凌云飞带着父亲“凌德的骨灰”回乡安葬来了。

一队送葬的人群吹吹打打出现在池塘村田间的路上。16个青壮年农民抬着凌德的灵柩缓慢地走着。凌云飞身穿白色孝服双手端着父亲凌德的遗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后面跟着一群身穿白色孝服手里拿着柳棍的嫡系男孝子及吹鼓手们,女孝子们都走在灵柩的两侧,最后面跟着手拿花圈的送葬人群。

而此时的凌德正在油漆店后面的院子内举行婚礼,院子左侧墙上的彩色帐子上贴着一个特大的红双喜字。院内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热闹非凡。

经过精心打扮、身着西装的凌德和身穿白色婚纱的齐惠惠在欢快而热烈的《婚礼进行曲》中由伴娘娜娜领着缓缓入场,婚礼热闹非凡。人们不时将喷花及彩纸喷撒在凌德和惠惠的身上,房东大妈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姑妈,这下总算有人给您养老送终了吧?” 亲友甲道。

“是啊,是啊,我闺女也总算有了一个归宿!”房东大妈边擦眼泪边道。

“老嫂子,这老女婿人也挺精神的,我那侄女还挺有眼力的!哈哈哈” 亲友乙道。

这时司仪宣布:“现在,我宣布:凌德凌先生和齐惠惠女士的婚礼现在开始!首先由街道办事处李主任宣读结婚证书。”

“结婚证书,凌德先生,现年58岁,金鸡市龙县海子镇池塘村人……”李大妈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宣读着。

这时在龙县海子镇池塘村田间公坟里,灵柩已经下到了墓穴之中,棺材上放着一沓红纱明顶上面用白色广告写着“凌老大人千古”的字样。花圈摆在墓穴两侧,孝子们都跪在墓前,哭声、唢呐声及人们的议论声响成了一片。

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喊道:“现在,请大家静一下,凌德同志追悼会现在开始,请大家起立,向凌老先生三鞠躬——”凌云飞站在最前面和众孝子一起朝墓堆三鞠躬。

“现在,请村长给老凌致悼词。”干部模样的人继续喊道。

“凌德同志,享年58岁,金鸡市龙县海子镇池塘村人……”五十左右的村长拿着事先写好的稿子心情沉重地念着。

转眼间又到了秋收的季节,灵山村田间的山梁上热闹非凡,山梁上,灵山人正在收获着玉米,也收获着秋天的喜悦。秋风依然吹着,田间的那一堆堆玉米棒子、一排排刚挖倒的玉米杆子及挂在灵山人脸上的那一串串笑容,把秋天衬托的格外迷人。

猪娃家的玉米棒子已经搬完,此时猪娃正在前面挖杆,芳芳跟在后面打捆,干的十分得劲。芳芳拿起毛巾给猪娃擦汗时,猪娃紧紧地握住了芳芳的手,芳芳深情地看着猪娃,眼中不时的闪动着秋波,他们之间的那种默契,引来了不少羡慕与忌妒的眼光。有几位灵山女人在远处不时的用手指着他们议论着,赞许着。

芳芳心里甜滋滋的,她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理了理被秋风吹乱了的头发,喝了口水又使劲地干了起来。

秋风吹来,像一曲长长的歌,携着她的心声在灵山村的山梁间回荡着……

秋天来,吹秋风

秋天的女人最痴情

秋波荡眼际

秋色惹人醉

只要哥哥不嫌弃

一切都依你

秋天来,吹秋风

秋天的女人最温柔

秋泪不是雨

秋水泡痴迷

只要生活甜蜜蜜

干啥都不累

秋天来,吹秋风

秋天的女人最忠诚

秋怨埋心底

秋伤心不悲

只要两情不枯萎

再苦也是美

在回家的路上,猪娃挑着两大捆玉米杆像是挑着两大捆幸福,脚下生风,一点也不觉得累。芳芳背着满满一背篓玉米棒子像是背着满满一背篓希望,兴奋从心里溢出又写在了脸上。虽然都已满身是汗,但却完全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甜蜜之中。

好几亩地的玉米棒子堆满了院子,芳芳和猪娃一边剥玉米棒子皮一边在戏闹着,追打着,一不小心芳芳被玉米棒子绊倒在地,猪娃赶紧去扶,芳芳乘势倒在了猪娃的怀里,两人紧紧的搂在一起,在白色的玉米棒子皮中翻滚着。这一切却让路过的贼猴媳妇翠翠看在眼里。

下午收工的时候,小卖部女老板秀娥正在店外打扫卫生见四海媳妇扛着农具一个人笑着走了过来。便问:“哟,四海家的,一个人偷着笑啥呢?”

“秀娥嫂子,我刚才碰上猪娃媳妇了。”四海媳妇笑着答道。

“这有什么好笑的!这几天我也经常见她。听说结婚证也领了,可还没跟猪娃睡觉!”秀娥不以为然。

“你怎么知道人家没跟猪娃睡过觉?”

“她不是还在‘一坏’家住着吗?”

“那是晚上!遮人眼目的。”

“难道说他们大白天还干‘那个’?”

“大白天为什么不能干‘那个’!告诉你,那天猪娃把芳芳压倒在玉米堆里‘那个’了!。” 四海媳妇神秘地道。

“真的?”

“真的,是翠翠亲眼看见的,还有更好笑的呢!”

“什么好笑的?快说呀!”

“刚才我问猪娃媳妇干啥去了,她说她喂猪娃去,我说猪娃那么大人了,还要你来喂他?她说她昨天让猪娃到集上给家里买了三个猪娃,这几天她除给猪娃做饭外,还要喂买来的那三个猪娃。”

“哟,原来一个现在又添了三个,这不成了四个猪娃了吗?”秀娥笑了起来。

“明年芳芳再生上一个,不就是五个猪娃了?”

“按你说的,猪娃给家里买的那三个猪娃明年如果再生崽,那他们家不就成猪场了!”两人这时都笑了起来。

给父亲办完了丧事,凌云飞来到了市里,他受聘于金鸡市江河中学,按照事先说好的地址去学校任教。此时他拉着一个旅行包在河滨区东二路走着,马路两边摆满了各种小摊,第一次来江河中学的凌云飞走到一个“丁”字路口时迷失了方位,就在一个卖枣女人旁边停了下来。

“这枣不错,陕北的吧?”凌云飞看了看枣道,

“您好眼力啊!来几斤吧,”卖枣女人用浓重的陕北答道。

“小姐,请问您,江河中学怎么走?”凌云飞并不是要买枣,他讨好卖枣女人的目的是想问路。

“一直往前走,尽头就是。”卖枣女人爽快地回答道。

“thank you very much!”兴之所致凌云飞随口用英语谢道。

望着凌云飞远去的的背影,卖枣女人旁边的几位卖水果女人突然笑了起来。

“哎,你们在笑什么?他刚才说啥了?我怎么没听懂!” 卖枣女人不解地问。

“毛毛妈小姐,人家在说你的枣。”卖香蕉男人操着很浓的四川话道。

“我的枣怎么了,个大皮红的!”卖枣女人不服气地道。

“人家说:‘酸的很!;拿回让你妈吃。’”卖香蕉男人又道。

“什么!他骂我?”卖枣女人生气了。

“现在的小白脸没一个好东西!”卖梨女人插道。气得卖枣女人骂了半天。

位于金鸡市南的江河中学,是由港商投资兴建的一所全封闭式寄宿制学校,在金鸡市颇有名气,送孩子来这里上学的大致有三类家庭,第一类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主要是望子成龙。这类家长大多是近年来从市场经济中走出的精英,当然也有少数干部家庭。第二类是部分工薪家庭,处于一种对孩子过份的爱,不惜代价,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交上高昂的学费,把孩子培养成才。第三类是那些在原来的学校表现不好,或者是被原校开除的学生,他们别无选择。这所学校的教师是纯粹的“杂牌军”全国各地什么地方的人都有,但有一点必须肯定,他们都有青一色的大学本科文凭。不论老、中、青个个都是能人,人人都有绝招。

凌云飞来到学校后就被惠政文校长领进了中学部办公室,室内毕业班老师正在集体办公,凌云飞一进门就有所发现,这里的七个位老师中除一位年纪大的男老师外,其余全是女性。这就意味着他今后将要在这女人的世界里施展抱负。

“来来来,大家停一下,给各位介绍一位新来的老师。” 经惠校长一说,大家都停了下来。

“这位是凌云飞老师,毕业于北方大学化学系,是咱们杜董事长刚从南方的一家外企挖过来的,今后就和各位一起给毕业班把关,大家欢迎!”女人堆里来了位这么帅气的小伙子也算平地一声惊雷!大家都鼓起掌来:“欢迎!欢迎!”

“各位老师好!我叫凌云飞。”

众老师围了上来问长问短,问寒问暖,女人毕竟是女人,说起话来像一盆火似的让人心里发烫,弄的凌云飞一时不知所措。

“凌老师咱们学校毕业班原来九位老师加上你正好十位,除正在上课的老师外都在这里,这位是蒲老师,教语文的,你没来前他可是毕业班老师中唯一的男性!”惠校长一一的介绍着。

“蒲老师,您好!”

“这位是刘老师,教数学的。 “这位是杨老师,教历史的。”

……

“这位是王老师,教物理的。”

“王老师,您好!” 凌云飞客气的问候着每一位老师。

“那位是苏雪兰老师……喂苏老师,凌老师是你的老乡,你怎么坐在那一声不吭? 惠校长朝一位始终纹丝未动的漂亮女士喊着。苏雪兰这才放下手中的批改笔,抬起头来看了看凌云飞,突然愣了一下她觉得他很像一个人,但却不是。她立刻调整了自己了情绪,微笑着向凌云飞点了点头: “您好!我叫苏雪兰,教英语的,欢迎您来我们学校任教!”

“谢谢,初来乍到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看到苏雪兰,凌云飞心头猛然一震,引起他注意的并不是苏雪兰的美丽,而是她的与众不同。

“凌老师,你们谈吧,我过去了。”惠政文校长介绍就出门走了,凌云飞的视线仍没有离开苏雪兰。

第十二章

秋收刚完,种麦又忙了几天。现在已经交上了农历八月,猪娃终于开始准备结婚的事了。和芳芳在镇上领了结婚证后,他又置办好了家具,剩下的就是选日子了。西北人把每月农历逢六的日子都看成是大吉大利的黄道吉日,婚嫁搬迁、上梁立木全在这天。可猪娃却把结婚的日子选在了农历八月初八,拿他的话说八八就是发发的意思,比六六大顺还要吉利。

八月初八这天终于到了,四海、贼猴等热情、义气的灵山好汉们提前一天就来帮忙了,他们帮着猪娃租赁来了彩棚、桌椅、碗筷及过事用的所有设备。在猪娃那笮长的院子里搭起了长长的彩棚。按十人一席摆放好了桌椅。

今天贼猴又从强强家里搬来了音响,放起了流行歌曲,猪圈前面的那块空地就成了天然的灶房,用土坯堆起了三个高灶,一个灶上边架着蒸笼,蒸笼分五层有三层里面放着昨天已经蒸好了的馒头,另外两层放着翻碗肉和甜米。山里人有的是硬材,不用鼓风机火苗就能窜出二尺多高。其它的两个高灶上面放着铁锅显然是炒菜用的,翠翠、四海媳妇等一伙女人们正在角落里择菜。猪娃家祖传下来的那个唯一的大核桃木案板上放着昨天晚上在四个大石板上压了一整夜的几大块肘子肉,准备今天上凉菜用。案板旁边的几个凳子上放着筛子,筛子里面是昨夜已经油炸好的肉丸子和豆腐片,惹得择菜的馋嘴女人们不时的偷偷往嘴里填。歌声、笑声、吵声、闹声、厨子的切菜声、锅碗的碰撞声及食物和炉灶散发出的香味、甜味、酸味、烟味还有猪圈里猪粪的臭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像一曲热烈而欢快的交响曲在院子上空回荡着。

朱老汉在一个小火炉上熬茶,一坏在不停的给大家发烟,惹来了所有的茶民和烟民。二怪嘴里噙着一支,两个耳根各夹着一支,还在向一坏要烟。恨不得把下一个礼拜的烟都弄回来。

作为媒人的娜娜早就乘出租车来到了一坏家。芳芳在一坏家的炕上坐着,娜娜和另外几个灵山媳妇们正在给芳芳打扮,迎亲的人已经在门外等候了。不一会儿芳芳在大元媳妇朱花花的陪伴下走了出来,上了事先说好由娜娜租来当婚车用的那辆出租车。后面还有一辆机动三轮车是专门拉芳芳娘家的陪嫁的,因为结婚是人一生中的大事,芳芳硬着头皮回去把这事告诉了爹娘。事已至此芳芳的爹娘还能说什么呢?就听天由命虽她去吧!由于芳芳娘家在外县,为了这天迎娶方便爹娘还是同意了芳芳的想法,继续住在一坏家并仓促准备了些嫁妆送了过来。

一坏家距猪娃家很近,司机拉着新娘在村里兜了一圈后才把车向猪娃家开去。猪娃家门口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好几串鞭炮在同时燃放,震的看热闹的人们用手捂住了耳朵,女孩争着去看新娘,男孩抢着去捡落在地上没有爆炸的鞭炮,女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那辆机动三轮车上。数着那些五彩的嫁妆。

车到了门口,新娘由朱花花扶着下了汽车。三来媳妇立即把五色粮食向新娘的头上撒去。这意味着新人进门,五谷丰登!灵山男人们的眼睛却和他们的心一样从新娘的脸上移到了新娘的胸部,再从新娘的胸部移到了新娘的胸部以下,甚至想到了新娘的衣服下面。

猪娃窑洞侧面的土墙上绷着一个大花床单,床单中间贴着个大红双喜字,喜字旁边的一张红纸上写着结婚仪式。在快嘴宣读完结婚仪式后,第二个项目就是入席了。

院子里的数十桌酒席已经摆好,全村的老少爷们全都来了,有的人为了吃这顿饭已故意从昨天上午饿到了现在,老成又干练的孟达村长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来来来,娘家人请上坐。”孟达对几位亲戚喊道。这时贼猴和愣娃走了进来。

“出去,出去,你俩进来干啥,贼猴,你快去看看几个外村上了礼的人怎么还没来,愣娃你快去准备端盘子,三来媳妇,你和翠翠进来先坐这一次,吃完后再去换洗碗的那几个。”孟达又喊了起来。

席间猪娃和芳芳忙着给乡亲们轮流敬酒。经过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之后山里人有一种习惯,吃饱了走时得拿上些,他们在一个个吃不了的馒头里夹上一片片没有吃完的肉,然后就一包一包的带了回去,没有人会说什么,因为这已经是农村一项不成规矩的规矩!

婚礼终于结束了,灵山村的女人们正在把桌上的残汤剩饭收集在一个个碗中。

“她们把那些剩饭不倒掉,装在碗里干什么?”芳芳不解地问猪娃。

“怎么能倒掉啊!要送给全村人每家一大碗,里面那么多肉,他们拿回去全家人可要吃好几天咧。”猪娃答道。

“这能吃吗?”芳芳又问。

“怎么不能吃!咱们山里人半年吃不上一回肉,谁家过事都是一样,端一碗回去,大人小孩吃的可香呢!”

芳芳不解地摇着头。

天黑了,猪娃的胡子也跟着黑了,一天的劳累已经使他筋疲力尽,但他仍处于一种极度的兴奋之中,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娶到全村最俊的媳妇,像一位临战前的新兵,猪娃心里激动,紧张,而且胆怯。然而体内那积聚过剩的男性荷尔蒙却给了他足够的自信和勇气,他终于打起了精神,走进了那孔曾经为几代人遮挡过无数风雨而今已成为自己新婚洞房的旧窑之中,走进了灵山女人们因忌妒而夹杂着挑逗的目光之中,走进了灵山男人们的羡慕与仇恨之中。

简陋的窑洞干净卫生,里面摆着八十年代流行的大衣柜,高低柜等一色枣红的木质结婚家俱,靠窗的土炕上铺着崭新的花床单,炕上整齐的摆着四床新做的缎面被褥,和几个绣花枕头,窗格上、土炕的墙上都贴着一个大红双喜字,芳芳穿一身大红衣裤盘腿坐在土炕中央。她知道天黑了意味着什么,但她却不像猪娃那样还没上战场就已焦头烂额!她虽然嫁了个灵山村的二等公民,但她心目中好男人的标准并没有在个头和长相上,她喜欢猪娃的老实、憨厚,她甚至觉得她只能嫁给像猪娃这样的男人。此时她心中充满了幻想,她幻想着一种突如其来的甜蜜,幻想着两个赤裸的肉体灼烧在一起,更幻想着一个新的灵魂诞生!

“芳芳,吃点东西吧!全村人都吃完席走了,你一天啥都没吃!等会儿天一黑那伙人又要来闹洞房了,你不吃点东西,他们折腾起来你哪能受得了,咱村那伙人闹起洞房来,简直跟疯子一样,上个月三队宋牢牢结婚那天,他们前半夜闹腾不说,后半夜人家两口子刚脱光衣服睡下,他们又来闹腾,不知是哪个捣蛋鬼用竹竿还把人家两口子的衣服全给挑了出来,弄得人家第二天早晨起不了床!你说,咱村这一伙老大不小的光棍真是——” 坐在炕边的三来媳妇又唠叨了起来。

听到这里,芳芳睁大了惊恐的眼睛。问道:“您说——”三来媳妇觉得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便急忙打住了嘴:“我说大妹子,那是他宋牢牢,咱们猪娃人缘好,他们不敢胡来!来,大妹子,你就吃点吧!”

“嫂子,我不想吃,你今晚住在我这,别走陪着我,我害怕。”

“别怕,芳芳,你和宋牢牢媳妇不一样,他们两口子都是本村的人太熟了,你是外县来的,和他们不熟,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我今晚住这可不成?你那猪娃看见非把我吃了不成!不过你放心,他们不走嫂子是不会走的。”

“谢谢嫂子!”

“嫂子,今晚你可要多操心啊!”这时猪娃走了进来。

闹洞房的灵山好汉们已陆续到齐了,全集中在院子里。

“猪娃这小子怎么娶了个这么漂亮的洋媳妇,能搂上睡一晚上,就是死了也值了。” 议论声从院子传来。

“人家结婚的大喜日子,谁在外边放不吉利的屁,就不怕闪了舌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