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胄-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被步兵的箭阵灭杀。

所以,很多人都不认为一千五百人的骑兵队伍能有多大的成就。毕竟汉国目前的假想敌是辽,夏,和周。而这三个国家又都是以骑兵见长。且不说夏,辽的铁骑,就算是大周的虎贲精甲骑兵,那一万武装到牙齿的骑兵队伍足以轻而易举的灭杀这一千五百骑兵。

大辽拥有四十万狼骑宫帐军,夏拥有骑兵同样不下四十万,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刘凌训练的这一千五百人立刻就会被对方的洪流所淹没,根本就翻不出一朵浪花来。

不光是那些粗通军事的或者根本就一窍不通的文人不看好这支骑兵部队,就是军队中都有着很多的质疑声音。汉军所见过的最优秀善战的骑兵,莫过于大周大都护虎贲将军罗旭手下那一万精骑,这已经是他们所能想象到的骑兵战斗力的上限。没人认为刘凌训练出来的骑兵队伍,能搞超过虎贲精骑的战斗力。

甚至连孝帝都并不是太在意这一千五百人的骑兵,在他看来,刘凌之所以将心思全部投在训练骑兵上,无非是想远离朝堂,宁做一名练兵的将军,也不做权倾朝野的权臣。对于自己这个在战场上胆大包天,在官场上却谨小慎微的弟弟,孝帝也颇为无奈。只是他不想逼刘凌太急了,才说朝廷里还有卢森,候申,裴浩,周延公这几个可用的重臣,刘凌既然想练兵孝帝也就没有太过于干涉。

刘凌也不理会外界的非议,每日按时进入骑兵大营,不到掌灯的时候绝对不会出来。

北边的大辽和西夏打的越来越热闹,两边都没心思分神关注汉国,再加上汉国把重镇大同都献给了辽国,耶律雄机之前对于汉国不出兵的怒气也早就消散的一干二净。相对于汉国派来几万老弱残兵,得到一个能监控整个中原的重镇要实惠的多。只要在大同驻兵十万,不管是西夏还是大周,都放佛被钉进眼里一颗钉子一样难受。

其实孝帝这样做也并不是一味的对大辽示弱买好,大同府理论是汉国的领土,只是从汉建国以来就一直受到辽狼骑的骚扰,方圆百里之内早就没有了人烟,而辽国对于大同的觊觎之心又是昭然若揭,用一块名存实亡的领土换取五年甚至更久的太平,这买卖其实不算太亏,更何况,大同府里,刘凌早就布置下了安排,不然又岂会如此轻易的就献出去?

刘凌站在校场上看着新兵们训练,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严肃。

“王爷,这样驯马练兵,损失也太大的一些吧?”

花翎小心翼翼的问道。

三千匹上等的战马,现在已经损失了二百多匹,看着令人心疼。

刘凌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花三郎的问题,而是问赵二道:“今天骑兵们的食物和战马的饲料都运来了吗?”

赵二抱拳道:“王爷,都已经运到了。生猪二百头,精细料草十五车。”

“还按照我之前的吩咐那样喂马,骑兵的肉食敞开了供应,不要吝啬。”

他看了一眼花三郎叹道:“我知道你心疼战马,看着那些马一匹接着一匹的饿死,难道我就不心疼?在坚持一下,我相信一定会成功的。另外……死去的战马都割了肉,备用!”

花三郎惊讶道:“王爷,马吃草料,现在喂食带血的生肉已经很艰难了,难道王爷还想让战马吃掉死马的血肉?”

刘凌缓缓的点了点头道:“我要的不是战马,而是能猛兽!”

“这样的驯马方式闻所未闻,属下实在不敢想象,若是战马真的如王爷预想的那样训练出来的话,将来到了战场上会是什么样的气势。”

赵二叹道。

“我倒是觉得这个办法虽然消耗的大了一些,但是一旦成功的话,战场上还会有骑兵敢与我军正面抗衡吗?”

独孤锐志靠着柱子,眯着眼睛盯着校场上那些新兵们练习劈杀之术。

刘凌笑着说道:“骑兵的突击战术,格斗技巧,就交给胜屠将军,独孤将军来督导了。箭术,则由三郎来教,赵二负责后勤辎重,只要过阵子战马适应了带血的饲料,用不了一年,这支队伍就会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胜屠野狐正在校场上指点新兵们用槊,骑兵们所用的骑槊都是精工打造的,不同于坚硬的步槊,骑槊的槊杆弹性十分出色,这样的马槊练起来更难。在槊上的造诣,胜屠野狐和独孤锐志都十分的出众。两个人用槊,一个刚猛绝伦,一个灵活多变,两者取其长,对于新兵们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帮助。

正说着话,一个亲兵跑过来对刘凌行了一个军礼道:“启禀王爷,有重要的军报,陛下派人送到这里来了。”

刘凌点了点头,结果来看了看随即笑道:“柴荣还是按耐不住了,你们看,杨业送回来消息说柴荣已经下令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准备进攻西夏,夺回被西夏占领的三个州府。不过这次柴荣倒是学了个乖,没有再打算御驾亲征了。”

花三郎问道:“何人领兵?”

刘凌道:“右威卫大将军蒙虎为行军元帅,左武卫大将军韩庚为副帅。”

赵二道:“蒙虎和西夏兵数次交手,以他为帅倒也没错。”

独孤锐志哼了一声道:“越是如此,周兵必败!”

刘凌眼神一亮,哦了一声问道:“独孤将军怎么看?”

独孤锐志道:“素闻右威卫大将军蒙虎善战,但这个人向来刚愎自以为是,再加上前年的时候与西夏兵作战胜多负少,难免会生出轻敌之心。柴荣若是派别人为帅的话,出于对西夏兵战斗力的忌惮或许还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以二十万大军夺回三个州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蒙虎自认为西夏兵乃是他手下的败兵,难免心高气傲,他若是轻敌冒进的话,说不得重蹈了前年被嵬名曩霄埋伏的覆辙。”

刘凌哈哈笑道:“独孤将军一言而断蒙虎的成败,妙哉。妙哉!”

独孤锐志怔住,小心翼翼的问道:“王爷也这么看?”

刘凌点了点头道:“我得赶回去给杜义和刘茂写一封亲笔信了,等周兵大败归来,他们两个土财主还不赚的盆满钵满?不趁机先打打秋风的话,那两个老财吞进肚子里的东西可是很难再吐出来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远行

大汉嘉丰三年的九月,大辽与西夏的大战依然如火如荼,已经拼了几个月的双方都打出了真火,都摆出了一副不胜绝不罢兵的态势。不出刘凌所料的是,大周的二十万大军果然被西夏兵击败,蒙虎轻敌冒进,中了西夏大将李盘古的埋伏,整个中军四万多人的队伍被李盘古打残了,蒙虎只带着五百余人突围而出。

这之后周军就陷入了被动,被西夏兵压着打,大周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北伐,耗时将近两个月不但损失了十几万大军,左武卫大将军韩庚战没,可谓损失惨重。蒙虎再也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僵持下去,上了请罪的奏折后率军返回晋州。

半路上被抚远军指挥使杜义和刘茂的应州兵拦杀了好几阵,后面还有李盘古的追兵,周兵算是被打的风声鹤唳,一路溃逃,丢弃的军械辎重不计其数。二十万大军活着回到晋州的不足五万,兵器盔甲大部分都丢弃了。

这一仗成全了李盘古的威名,以六万人马抵抗大周二十万大军的入侵,不但将周军击退,还斩杀了周军的副元帅左武卫大将军韩庚,这样的战绩足够傲人了。

这一战也成全了杜义和刘茂,这两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算是赚足了,周军丢弃的铠甲兵器,光捡来的东西就足够把一支万人的队伍武装到牙齿。光战马就缴获了不下两千匹,其他的军械物资多不胜数。

不说抚远军,就是刘茂手下的应州兵,装备几乎换了一茬。周军十二卫精兵的装备远比汉军的标配要好的多,就说皮甲,周军十二卫士兵的皮甲的厚度最起码是汉军皮甲的两倍,而且在关键部位还有铁甲护体。相对来说,汉军的装备就要简陋许多,除了横刀同样锋利之外,周军其他的东西都是汉军士兵所奢求的。

而周军轻骑兵装备的轻甲和马槊,对于汉军来说更是梦寐以求的东西。马槊造价昂贵,不是普通士兵能用得起的。大周的国力十倍于汉,甚至还要更强,而且大周以武立国,士兵的装备做工都十分的精良,也不是大汉的制造作坊能比拟的。

只是还没等杜义和刘茂两个人坐下来分赃,刘凌怕一封信不能促使他们俩往外吐宝贝,特意派了花三郎来打秋风。花三郎直接就说了一句话,所有装备抚远军和应州兵留下,战马王爷都要了。

杜义和刘茂两个人心疼的差一点就哭了,若是哭管用的话他俩保证一点都不差,肯定哭的稀里哗啦。看着到手的两千剁匹战马就这么被王爷搜刮了去,两个人真的是欲哭无泪。幸好王爷没打他们缴获的装备的主意,不然两个人还不得跑到太原去跟王爷理论。

杜义和刘茂都知道王爷正在太原府训练骑兵,可是一千五百人的骑兵队伍已经占用了从西夏换来的三千匹上等战马,还要打他们这两千多匹良莠不齐的马匹的主意,他们俩就有点想不通了。如果他们俩看到太原府骑兵大营里每天都会有数十匹战马死去的话,只怕两个人得心疼的流血。

蒙虎回到晋州之后,让亲兵把自己绑了钻进囚车里,一路上由亲兵押着送到了汴州。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罪不可恕,他本来是想用二十万大军趁着西夏与大辽激战的机会,以摧枯拉朽的气势一举夺回三州之地,谁想到西夏兵竟然反过来给他来了个摧枯拉朽,二十万大军一个多月的时间只剩下四万余人,这份大罪足够他死十次了。

蒙虎到了汴州之后,柴荣念在他之前的战功,再加上老将军韩庚的战没,柴荣不想一下子就失去两个大将军,所以没有杀了蒙虎,只是将他将为郎将,暂代右威卫将军一职。由于是战败,老将军韩庚死也没能封侯,算是受了蒙虎的连累。

唯一让柴荣有些心安的是,这次大溃败中有一名小将格外的引人注目,各路大军都败如山崩一发不可收拾,惟独这员小将麾下的三千人马整建制的退了回来,不但一兵未损,还主动断后以疑兵计吓走了汉国抚远军的追杀,若不是他的果断只怕周军回到晋州的四万人马连一半都到不了。

这员小将名叫杨业。

柴荣当然不会想到,杨业所谓的疑兵之计惊走抚远军,不过是杜义和杨业之间商量好的而已,若是换了其他一员周将断后,只怕杜义和刘茂早就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抢装备抢红了眼的汉军,难道真就怕了三千大败退的周兵?

大汉嘉丰三年的十月,北方的天气骤然变冷,西夏和大辽之间的战争因为早早到来的鹅毛大雪而暂时高一段落。但是大辽的二十万宫帐军并没有退回上京,在西夏祁连山以北二百里的大草原上扎营,军帐绵延五十里。

而西夏则聚兵十六万,在祁连山一线与辽军遥遥相对。

这次耶律雄机雄心勃勃而来,最初的时候确实势如破竹,祁连山以北近千里的草原都被辽军占据。只是战争到了七月份之后,辽军的攻势就一再受挫。到了九月份,嵬名曩霄调集的军队越来越多,已经从最初的被动挨打转变成互有攻防。更令耶律雄机没有想到的是,嵬名曩霄竟然派了一支两万人的骑兵队伍绕过战线,杀入到了辽国境内,在五百余里的草原上烧杀抢掠。若不是上京留守耶律德光果然出击,只怕这支西夏兵能将战火烧到上京城下去。

被西夏兵的顽强和善战激怒的耶律雄机已经忘记了最初的意图,现在的大辽皇帝陛下已经拼出了三昧真火,不彻底的击败嵬名曩霄一次,他是绝不会甘心回军的。

白毛雪一直下了四天,草原上银装素裹,只是双方的士兵谁都没有心情来体会大自然景色的壮阔绚丽,心思都用在了如何取暖上来。这一年的冬天来的太早了,早到双方都没有做出准备。

到了大汉嘉丰三年的十一月中旬,耶律雄机无奈留下十万人的大军驻扎在祁连山北,自己领着十万狼骑回到了上京。嵬名曩霄则留下陈偷闲率领十六万大军严阵以待,只等天气稍微好转一下就要想辽军发动最后的决战。嵬名曩霄自己则带着亲兵数千人回到了兴庆府,开始筹划反攻大辽的事宜。

被人堵在家门口打了几个月,若是不打会到别人家里去,这是嵬名曩霄绝对不允许的事。只要一举击败了留在祁连山北的十万辽军,他才不管天气严寒是否适合出兵,立刻就会挥军北上侵入大辽。

而此时的太原府骑兵大营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习惯了血腥肉食的战马差不多有一千七百匹,一千三百匹上等的战马因为不适应加了血的饲料而活活饿死。活下来的战马,先是习惯了淋了新鲜猪血的草料,随后也习惯了生吃血肉。

到了大汉嘉丰三年的腊月,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五百匹战马已经完全脱变,哪里还能看到一丝马的温顺,一匹一匹的战马,暴戾的简直就是下了山的饥饿猛兽。除了骑在它们背上朝夕相处的骑士之外,任何人都别想靠近它们的身边。

而被胜屠野狐和独孤锐志用魔鬼式的训练方式教了几个月的骑兵,一个个脱胎换骨,煞气腾腾。

而此时距离年关已经不足半个月,太原府已经开始张灯结彩,只有那片巨大的骑兵营地里,依然一片肃杀。

腊月二十三,小年。

经过半年的时间,为这一千五百名骑兵量身打造的战甲终于完工,送到了太原府骑兵大营里。刘凌亲自设计的全覆盖式重甲,总重大约三十公斤上下,从用料到做工可谓精益求精。光是这一千五百副铠甲的花销,就足够整个应州兵营一个冬天的消耗。

就在这寒冷到滴水成冰的冬季,刘凌在腊月二十三的深夜,带着这一千五百名装备了重甲的骑兵悄然离开了太原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甚至就连当今天子刘卓也只是知道忠王离开太原府练兵去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他也不清楚。

更多的人,则根本就不知道太原府骑兵大营已经空了。

八门巡查司的差役每天依然严密的巡逻,没有人能够随意接近骑兵大营附近。里面一层刘凌王府的亲兵也没有离去,还保持着原来的习惯采取无缝式巡逻。守城门的士兵只知道有一支队伍开拔,夜色中打着神战营旗号的骑兵队伍,也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大雪纷飞中,正式确立了番号为修罗的骑兵队伍悄然远行。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截杀

在西夏祁连山以南的乌拉特草原上,驻扎的是西夏天德军两万四千余人。辽国大举入侵,天德军是除了黑山威福军之外离着祁连山最近的一支军队,在八月中旬的时候,天德军大部人马被嵬名曩霄调到了祁连山北布防。

留在原来营地中驻守的天德军还剩下四千一百多人,这四千多人留下的原因是为了监视着东方的汉国。毕竟天德军的驻地距离汉国和大夏的边境实在太近了,汉国建雄军若是急行军的话只需三天就能越过边界出现天德军的防线上。

以辽和汉的关系,难保建雄军不会趁机摸过来捞便宜。四千一百人虽然不多,但是只要坚守两天,祁连山一线的西夏骑兵就能赶到。

留守驻地的天德军最高指挥官叫做篾叠,是一名从四品的郎将。这个人很有些来头,他曾经是大夏皇帝嵬名曩霄的亲兵队正,后来外放任天德军的百夫长,累积军功升至郎将他只用了四年的时间,不折不扣的善战之将。

像往常一样,篾叠安排好了守夜巡逻的人手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中。天德军的驻地不同于其他部队,方圆三百里内都没有一个能称之为城市的地方,最大的一个屯子不过才有五百余户牧民。没有城防,天德军是依着一座不知名的小山扎下的营盘。

这座小山或许算是祁连山脉的一座吧,虽然距离祁连山足有数百里,并且两地之间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两个山包都没有,但是这里的人都坚定的认为这座小山就是祁连山的一部分。当然,这样细枝末节的事情也不会有人去深究,大家说是就是,没有必要较真。

天德军的营寨依山而建,但是这座小山实在是太矮了,也不陡峭,最高处不过七八十米的样子。之所以选择这里扎营,无非是可以在山上建立一个瞭望台,可以比站在草原上看的远一些。

牧民们都知道什么地方最安全,所以在离着天德军驻地不远处,四周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屯子。最大的一个有五百多户牧民,最小的一个只有兄弟两个两家人五座帐篷。最近的一个屯子离着天德军驻地骑马只需跑半个时辰就能到,最远的一个纵马飞奔的话,不超过两个时辰也能赶到。

天德军巡防的范围非常大,东面三百里长的边界除了靠烽火台示警之外,就靠着天德军的骑兵以三百人为一单位的巡逻。

回到自己的大帐中,篾叠喝了一大碗已经冻上冰碴子的奶茶,一股透彻心扉的冰冷感觉立刻就蔓延到了全身。冷让他的精神变得集中,打了个冷颤,篾叠坐下来开始考虑今天有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二十天之前派出去巡逻的队伍按理说今天晚上之前就应该赶回来,轮换的三百名骑兵已经出发了三天,千夫长安库率领的队伍没道理今天还没有回来。骑兵每次巡防,最迟半个月必然返回驻地。而安库是出了名的急性子,回程往往比出发的速度要快的多。就算大雪之后道路难行,以安库领兵的强硬最迟十七八天也应该回来的。

篾叠从把装满了奶茶的大铁壶吊在火盆上,看着铁壶中逐渐冒出来的热气,他的眉头纠结成了一道山梁。

“来人!”

外面当值的亲兵掀开厚重的帘子钻了进来,裹带着雪沫子的夜风呼的一下子吹进来,火盆里的火苗噌的一下窜起来老高。雪沫子钻进脖子里,冷到了心里。

“将军,有什么吩咐?”

“去把李峰叫来,就说我有重要的任务给他!”

亲兵应了一声,转身跑了出去。不多时,斥候队的队正李峰钻进了大帐,紧了紧身上的战袍,然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将军,有什么任务?”

李峰是一个才二十五岁的老兵了,说他是才二十五岁的老兵,是因为他这样的年纪就已经参加七年,从一个普通牧民家的懵懂小子成长为掌管一百名斥候的队正,虽然进度并不快,但却扎扎实实。要知道能当做斥候的人,都是骑兵中的精英。而斥候队正,往往是这一百名斥候中各方面都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李峰虽然也姓李,但是是大夏皇族李氏没有一根毛的关系。他不知道自己的祖辈原来姓什么,从他父亲决定姓李开始,他们这一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