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零一章 亚洲版华约() 


    要是按照游戏里面的解释,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美国的里根先后上台,就是在憋大招准备一次秒了苏联,如果苏联抗住这一波,两个国家麻烦就大了。里根先后对南美进行剪羊毛、第二个任期又用广场协议收拾了日本和联邦德国,如果苏联还不死,美国都找不到下一个剪羊毛的对象了,除非收拾英法。

    不过话说回来,苏联解体的第一年,索罗斯似乎狙击过英镑。苏联解体才一年英镑就受到狙击,可见什么英美一体都是骗人的,苏联倒了英国的地位也在急剧下滑。

    “好了,那个女人在世界边缘的一个小岛上随便乱搞,暂时影响不到我们。不过嘛,我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能不能送给智利一批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呢?智利孤悬海外,不提高一下军队的水平,总是令人不放心。”谢洛夫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道,似乎许久不曾出现的国际主义再次笼罩了心头。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就像是谢洛夫说的,智利确实是苏联全球战略的薄弱位置,虽然红海军一天都没有离开在智利的军港,就怕自己前脚刚走以后就回不来了。第二个好处,智利和阿根廷是邻国,虽然两国的关系非常一般。可这改变不了两国是邻国的事实,万一阿根廷作死的时候被撒切尔夫人拍了怎么办?

    苏联出兵帮助阿根廷干掉英国远征军?这简直是在开玩笑,就算美国海军是死人。苏联也不可能一厢情愿的认为,阿根廷干掉英国之后就会亲苏。目前没有证据能表明这一点,谢洛夫只是希望阿根英能让英国多死点人,多损失点舰艇,让英国人肉疼。

    这就够了,安哥拉已经是苏联目前辐射的极限,在安哥拉战事没有完全停止之前,在去南非和美国掰手腕,是一种极度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行为。苏联和美国的战争不会出现刚开始擦枪走火,然后逐步扩大、美国一点一点被削弱最后铤而走险的情况。两国只要一开战,短短时间就会变成全面战争,前两个步骤时间短的几乎没有。

    要么不打,打就是生死之战。不占据绝对优势,不让美国人认识到自己毫无胜利的希望,苏联绝对不能考虑开战,除非美国人自己已经失去信心。

    “说的有道理,我和乌斯季诺夫同志说一下。智利确实有些单薄……”安德罗波夫点点头,对于谢洛夫他是非常尊重的,其实按照实权来讲,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不如谢洛夫的。只不过自己是中央书记两人才能平起平坐,自从接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也就是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先后领导的部门后,安德罗波夫才算是真正的位高权重。有组织权力同时又有监察权力。

    谢洛夫对安德罗波夫的要求非常配合,因为这是自己人。就算不是,他也要非常照顾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在中央监察委员会留下的部下。那些人虽然被换掉不少,剩下的也是一部分力量,蚊子再小也是肉。

    谢洛夫站起来准备走,但马上又坐下了。倒是令安德罗波夫有些意外。当然有事,谢洛夫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口道,“最近你和基里连科似乎吵了几次,因为什么事情?”

    “我和他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你也知道我们的理念不是很一致,工作上的意见往往完全相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安德罗波夫轻描淡写的道,似乎没有被基里连科的出言不逊所影响,和他本人温文尔雅的气质很吻合。

    理念不一致?谢洛夫面无表情,心理并不这么认为。这两个人的理念非常一致,就是盯上了同一个位子。谁都知道勃列日涅夫的年龄越来越大,而且身体也不好,时常就不能工作。为了平衡平时主持会议的就是基里连科和安德罗波夫两人。

    勃列日涅夫从来没有立过接班人,第二书记的位置是苏斯洛夫的。谁都知道勃列日涅夫是准备在总书记的位置上呆到死,多让自己领导的苏联更强大一些在历史留名。最关键的是谁都不敢反对,反对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已经离开了。

    那么谁是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苏联的下一任总书记,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思了。目前来讲除了勃列日涅夫自己身兼两职之外。第聂伯罗黑帮和实权派实力相当,剩下一群中立派实力都不强,基里连科已经把自己看作是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实权派当中谢洛夫没有进过书记处,而且总是不在莫斯科,甚至没有去克里姆林宫开会的兴趣,那他自然吧矛头对准另外一个中央书记、同样执掌着一个强力部门、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安德罗波夫了。

    谢洛夫当然支持安德罗波夫,因为他知道安德罗波夫卫国战争就有肾病,到了八十年代是神仙都就不过来的,这种情况下安德罗波夫就算是成了总书记,都没有反咬自己一口的时间,可基里连科就没准了。

    这个解释谢洛夫接受了,重新起来说拜拜。转变的太快让安德罗波夫有有些愕然。

    “对了,多国外长马上回来到莫斯科,你记得准备一下。”安德罗波夫看着对方的背影道,“这件事连总书记都特别关心,关系着我们的亚洲战略。”

    “知道了,你放心!”走到门口的谢洛夫没有回头,只是举起了右手表示了解。

    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几个月来不断的穿梭,到了现在终于有了成果。苏联也开始构建亚洲安全体系保护自己的远东地区,理由是现成的,中国刚刚把越南揍了。

    加上十几年前中国占领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从建国已经打了三场战争。只是没有美国跨洋作战来的震撼,可对于一群小国的冲击力,一点都不比美国来的差。

    其实苏联倡导的亚洲安全体系,就是亚洲版的华约,一个集体防御机制。不过是用来保护苏联的,苏联一直都在想办法保护远东,目前终于有了机会。

    五月二十日各国外长先后来到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机场迎接,整个会场的前面各国的国旗迎风飘扬,包括越南、印尼、老挝、泰国、柬埔寨、阿富汗、库尔德共和国、加上苏联一共八个国家的外长出席了这次会议。

    伊拉克和叙利亚作为苏联在中东的打手没有出席,朝鲜一直左右逢源没有出席。缅甸表示缅甸国家没有受到安全威胁所以没有出席。

    “缅甸不出席真的令我意外,同样我还以为印尼不会出席。”会议开始之前,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和谢洛夫碰见的时候提起了这次会议。也同时是对自己几个月穿梭进行一番总结。

    “缅甸这个国家民族复杂,不出席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也没有想到印尼竟然来了。”谢洛夫对这种情况也是比较意外,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一般人认为印尼是一个亲苏国家,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印尼应该说是一个亲苏又亲日的国家,日本对印尼的发展投入了巨资,在印尼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于是一个比较诡异的事情出现了,印尼虽然和苏联在军事上联系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印尼要反美,可是同时印尼接受最大的外资国家是日本。谁让这几年的日本在经济上越来越强大了呢。这个国家就没有亲中的土壤存在,哪怕华人的数量很多,可印尼人的数量更多。

    “我先进去了!”葛罗米柯准备了一下说到,谢洛夫点点头表示祝贺。如果这件事成了,这将是葛罗米柯外交生涯的巅峰之作,意义堪比当初华约成立的时候。

    七国外长在莫斯科肯定还要来一番讨价还价,不过从地理因素上来说,其实这些国家的矛盾没有华沙条约成员国大。比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这种关系。

    在十几天的会议中,葛罗米柯一直都在主持者这次会议,调节者各国的关系。

    “苏联出面让兄弟国家借助这个场合来进行集体安全的协议,是因为新的形势下,帝国主义威胁的复杂化,敌人更加聪明也更加狡猾,苏联本来无意对亚洲进行干涉,但是国际义务却不得不让我们这么做。”葛罗米柯强调道,“保护一些小国的安全,是每一个大国应该有的责任,但是对于领土争端,苏联还是采取公正的态度,因为我们确实也不知道那块地方到底属于谁……”

    “我差点就信了,不过对领土争议不持立场这点怎么有点美帝国主义的口吻?”作为同事谢洛夫不应该拆台的,不过他现在就是忍不住吐槽。是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到了一定的位置上,都会这么不要脸?相信下一个三十年,苏联不用为亚洲的事情担心了。

    苏联就算胜利,消化欧洲也需要很长时间,更不要提现在还没赢呢。(。)

第八百零二章 酝酿() 


    北约击败华约是在九十年代,但是真正决定性让东欧翻不了身,还要到九八年,西欧对东欧进行了财富收割,彻底击垮了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建立的民族工业。西欧本身就比东欧富裕且不能马上显露出来敌意,换成苏联的集团同样不能。

    如何把西欧纳入苏联的体系之内,绝不能一声令下所有西欧国家全部照办。要想以较小的代价来完成任务,注定要进行一番长期的计划,等待机会和博弈都是必须的。

    所以这就需要一定的谋划,吃相太难看的话,苏联一样得不到好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苏联的计划指令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西欧国家可是会反抗的。

    这次苏联和亚洲盟国的对话,作为总书记和最高苏维埃主席,苏联当之无愧的伟大领袖,欧亚大陆毫无疑问的掌控者,列宁之后第二个伊里奇,等等各国给予头衔的勃列日涅夫,也在会议进入决定性阶段后,开始主持这次会议。

    从表面上来看,勃列日涅夫仍然是那副威严而内敛的样子。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相对实力已经达到历史最强,国际地位远超被称为欧洲宪兵的帝俄时代。实力的增加让苏联真正的开始体现自己两强并立的实力,在全世界开始和美国进行激烈争夺。

    所以就算是勃列日涅夫已经有些老迈,带着这种光环到达会场,仍然让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被压迫的喘不过气来,要知道全世界都承认苏联是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同样还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苏联的军事力量是世界上最强的。

    苏联的军事力量比苏联本身更加有名,谁让欧美都统一口径散步苏联威胁论呢。至于苏联自己的媒体更是如此,他们从来都认为自己才是天下第一,自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以下各级军官都是这么认为的。

    勃列日涅夫对来访的国家表达了欢迎,声音还是那样沉稳和温和,毫无盛气临人的架子。随后便开始拿出稿子演讲,用了五分钟演讲完毕之后,其他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等到勃列日涅夫回到位置上,再全体坐下,一举一动之间体现了勃列日涅夫强大的权威。

    “关于亚洲安全体系的建设,是在于保护社会主义的右翼,让友好国家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是苏联非常关心的事情。苏联无意干涉亚洲的政治版图,但是不能让帝国主义国家无所顾忌的持强临弱,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会议。”勃列日涅夫缓缓开口道,“首先我要强调一点,苏联无意于损害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领土完整,在公平公开的基础之上,谈判的大门永远没有关上,我们倡导的体系,只是让一些小国有自保的能力。”

    这个表态并不算强硬,事实上纵观勃列日涅夫的历次讲话,他几乎就没有用言辞说过什么硬话,但苏联确实是在他本人的领导下开始全球进攻的。

    “任何对苏联的盟友进行威力威胁,必然将遭受到可耻的失败。”谢洛夫戳了一下头上的帽檐,露出了本来有所遮掩的真容道,“有些国家总是把苏联的克制,当做是容忍。十分危险的一而再的挑衅,这不是聪明人应该有的举动。”

    至于这个国家是谁,谢洛夫的回答有些模棱两可,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下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越南人肯定认为他说的是中国,不过不代表泰国人也这么想。

    这种模糊化也是最好的表态,反正自然会有人对苏联的动作进行解读,会自己对号入座。

    从勃列日涅夫出席之后,会议的进程明显加快,谢洛夫不得不承认,气场这个东西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存在于个人的身上,而是取决于所在的位置上。

    勃列日涅夫如果不是苏联的领导人,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他是苏联的总书记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哪怕在这里什么都不说,就是喝水听从别人的讨论,也一样能影响到其他外长。

    六月九日,长久的讨论终于出现了结果,苏联、越南、印尼、老挝、泰国、柬埔寨、阿富汗、库尔德共和国、八国外长在莫斯科宣布,签署莫斯科条约,越南和老挝同时宣布退出华约条约观察员国的行列,进入新起草的莫斯科条约。

    苏军又和签约国的一部分军队组成包括海军和空军的一体化部队,由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指挥。规定组织的宗旨为:“如果在亚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勃列日涅夫决定从红海军抽调舰艇加入到一体化部队当中,同时条约虽然在莫斯科签署,但是最终总部却选择了印尼首都雅加达。这也是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讨论出来的决定,会议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种意见。分别是以莫斯科做总部,和以东南亚国家作为总部。

    分别是以基里连科主张以莫斯科为总部,还有以谢洛夫为代表的主张选择东南亚作为总部。谢洛夫分别对乌斯季诺夫、安德罗波夫和葛罗米柯进行沟通,认为不需要争夺一个总部的虚名,北大西洋公约的总部也不熟华盛顿,军事上如何部署顺当就把总部放在什么位置,莫斯科本身在欧洲,并不适合作为亚安体系的总部。

    “总部设立在莫斯科完全没有必要,从军事角度上更是多此一举。”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道,“谢洛夫总政委说的对,名义上的总部如果放在莫斯科,只会让美国以及西欧国家认为我们太谨慎,而且让第三世界国家认为苏联的控制太紧密。没什么好处……”

    乌斯季诺夫的话,最终让勃列日涅夫对东南亚总部采取了支持,反正话语权最终还是以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说的算。亚安体系总苏联就是这个角色,这点不会有任何改变。

    亚安体系在吗莫斯科成立的消息立刻席卷了世界,和华约国家普遍的正面报道不同,英美两国表示这是苏联霸权主义的重要一步,各国应该联合起来进行克制。不过西欧国家不是很买账,对抗就在眼前,华约和北约数百万大军枕戈待旦。这让西欧国家哪有闲心去关注万里之外的对抗?

    谴责苏联的声音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毕竟大洋洲是世界面对东南亚的前线,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抗议。西欧国家只是报道了两下,就继续干别的事情了,面对几百万的华约大军,他们没空关心另外一个军事同盟的建议。

    “还是老办法,不准进行转载中国任何的报道,就是这样。”谢洛夫冷声下达命令道。

    中国自然是也不会有正面报道,顺便抨击一下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不过这件事谢洛夫不放在心上,他的计划多的数不胜数,实在没空把注意力放在远东。

    “总政委,不对中国的攻击进行反击一下么?”假宣传部部长看着要离开的主席询问道。

    “反击什么?反击自古以来?别费劲了,有打嘴仗的功夫不如想办法埋钉子,历史就是一笔烂账,各自都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去说。虽然自古以来的主张很不要脸,但是换做我我也会这么做,如果我们已经能完全由碾压美国的实力,到时候对阿拉斯加声称一下主权也是可以的。”谢洛夫耸耸肩,外交必须以军事作为后盾,大英帝国的外交无往不利,最深刻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是第一强国,英国不是第一强国后,就只剩下搅屎棍的本事了。

    “让我休息几天吧,伊朗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我们也应该快动手了。”拿着公文包离开的谢洛夫没有忘记嘱咐道,“如果伊朗有的动静,给我打电话。”

    苏联目标从来就没变,欧洲、中东、远东。只要远东平静怎么都行。至少现在,谢洛夫的心情远远比巴列维好,面对伊朗这次的风波,卡特政府远远没有当初直接干涉的霸气。美国的迟迟不动,也在消磨巴列维国王的信心。

    目前的抗议虽然没有直接造成武装冲突,但是随着时间的延后,抗议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他知道这是在巴黎的霍梅尼指导的,不知道此事的国王陛下是不是后悔一时心软,干掉霍梅尼这个万恶之源。

    阿富汗又新接收了苏联三个师的装备,阿富汗二号人物阿明把其中的两个师放在西部边界,防止伊朗的风波扩散到阿富汗,他也明白这是自己的敌人,一旦影响到阿富汗只会让他严重的反动势力扩大。(。)

第八百零三章 已经决定了() 
这也是苏联所强调的,此时阿明和苏联面对的都是一个共同的敌人。谢洛夫已经在阿明身上下注,就必须有所表示,让阿富汗这个国家稳定下来,再不济也不要炸到苏联。

    “鲍里斯,你可别让爸爸知道你有一项考试没过,如果他知道的话,肯定会把你送到斯塔西受训的,我听妈妈说过,很多年前爸爸提过一次。”身材高挑的尤利娅板着面孔教训着自己的弟弟,“从你小时候,爸爸就对你寄以厚望,你可不要令人失望。”

    “姐,其实你的性格比我更加适合在特工学校学习,我们两个的位置应该换一下。”鲍里斯很是蒙圈的说道,“我又不是机器人,怎么可能方方面面都达到标准,一项课程过不去是非常正常的好吧。”

    “亏你想的出来,让我代替你你做肃反工作者么?”尤利娅杏目一瞪教训着自己的弟弟威胁道,“只要我把你考试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