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考虑过,有价值的武器苏联会拉回到国内进行研究,没有价值的苏联准备卖给其他中立国。在没有人要的话,那就会被摧毁。

    华约联合作战演习,可能是为了避免刺激北约,最终参加演习的国家定为除了苏联之外的东欧国家,苏联只出动空军参加演习,东欧集群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军区都不会参加。苏联国防部也是想看看,离开了苏联红军,华约的小伙伴到底还能不能打。

    参加演习的兵力为三十万人,包括各国人民军,演习地点的定在波兰,南斯拉夫、伊拉克、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都会派出观察员参观演习进展。

    “不过这个演习名称是西方74?会不会太明显了。”坐在吉普车当中前后摇摆的谢洛夫,看到演习代号的时候,心中涌起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苏联的演习代号一直以来都相当直接,对北约的就是西方、对亚洲的演习就是东方、海军演习就是海洋系列。名称都相当直白……

    这个马上要开始的西方74军事演习,肯定和历史上苏联亲自上阵的西方81演习没法比,事实上苏联也不需要用军事演习来彰显存在感,毫不客气的说,苏联现在在全世界存在感爆棚,除非敌人都眼睛瞎了,没看见苏联在土耳其大打出手。

    “爸爸,好像我们到了,当地库尔德人说差不多就在这里。”车队缓缓地停下来,一个非常年轻的男子走过来道,“我们是不是现在开始?”

    “哦,先勘查一下周围的地形,没有经过特别的毁尸灭迹,以我们工程兵的经验找到应该不难!”谢洛夫看着对方一愣,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接盘很长时间了,把用来解闷的书放下,推开嘎斯的车门,一只脚踩在松软的土地上,茫然四顾道,“这地方真的不怎么样,都快十月份了还是这个温度,让同志们注意中暑问题。”

    偶尔一股旋风卷起一柱黄沙悠悠升空,更有莫名的静寂气氛。时而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那气势似要把整个自然界消灭在它的威势之下,令人畏惧而又无奈。走进戈壁滩,犹如进入原始荒野,满目苍凉,毫无生气。然而,那麻黄草为了寻找水源,把根深深扎进粗砂砾石里。

    想着前世读到的沙漠风光,谢洛夫心中毫无波动甚至有些想笑,如果让他概括这里的话,其实更加简短,根本就不用心灵鸡汤的词汇,这里简单来说就非常符合他心中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定义,简单来说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让一部分同志安装帐篷,我们明天开始作业。先别让那些库尔德人走,我们还没有找到地点。”谢洛夫穿着军靴踩在这里的沙地上非常不适应,深一脚浅一脚的下达了命令。

    最近他不会回莫斯科,他无法对家里的女皇解释,所以直接窜到这里,先躲避一段时间再说,埃尔温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万一瓦莉娅一高兴带着教育部的名义过来,他还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上一封电报女皇陛下已经有这个意思了。

    “比起指挥作战,还是考古这个工作更加适合我?”谢洛夫席地而坐,体会了一下游牧民族茹毛饮血的生活,穆斯塔法将军的人送来了不少羊群,明天苏联国内才会送过来给养。这些羊肉虽然不和他的口味,但在饿着和吃饭之间,他不需要多么纠结。

    祖国正在战争当中,他一个总政委过来做土木工程,总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可这个工作却是非常适合他的,指挥战争他非常和美国人有共同语言,简单来说就是不和任何一个大国冲突,中等国家也要找准机会,如果可能的话,他是非常愿意在马耳他、圣马力诺这些国家表现一下什么叫社会帝国主义的。

    最好自己的对手都是乞丐,连抢都没有只有冷兵器,这样的对手才能让他体会到天下第一的感觉,比较可惜的是苏联旁边没有弱国,不想中美洲的一群香蕉共和国可以随时让美国在全世界显示自己帝国主义的霸权。

    对着烤羊腿发**力的谢洛夫,又在考虑地理因素这个问题。他必须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然他害怕自己吃不下去,太膻了……

    对于现代战争来说,装备的性能已经超过了人的适应力,所以在埃尔温的苏联南方战区总指挥部,选择的突破点是夜战。这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伤,但是土耳其士兵面对同样的劣势。

    照明弹这个东西,对于苏联来说不过是消耗品,卫国战争的时候苏联士兵已经很熟悉这种东西了,还是在夜间,还是由空军首先出动,庞大的苏联轰炸机群再次光顾了卡赫拉曼马拉什,旧称马拉什是土耳其中东部城市,卡赫拉曼马拉什省省会。

    马拉什杰伊汉河旁的一个高地上,控制托罗斯山的三个山口,为安纳托利亚与叙利亚之间的交通要道,地位重要。处在高地上的马拉什城有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形,本来战斗力就不比土耳其高的叙利亚政府军,在推进到这里的时候,遭到了阻碍。

    这里在哈菲兹阿萨德的计划当中的终点,但必须要攻克,不然土耳其未来随时可能大军南下把叙利亚占领的土地收回去。现在叙利亚军队已经增加到了十五万人,还包括了哈菲兹阿萨德弟弟率领的第四装甲师。

    让哈菲兹阿萨德比较愤怒的是,还是要在苏联的帮助下才能取得进展,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希望和苏联平等相待,叙利亚必须有着自己的价值,但是叙利亚军队让他一次次失望。

    这也和叙利亚的仓促准备有关,对土耳其的战争纯粹是临时起意,不像是对以色列准备这么久,所以到了马拉什城,叙利亚政府军怎么也无法取得进展。

    深夜两点,在航空师护航之下的苏联轰炸机群满载着燃烧弹出现在了马拉什上空,苏联轰炸机群的出现,马上就被防守马拉什的土耳其军方发现,凄厉的防空警报出现在城市上空,大功率探照灯直射黑暗的天空。高炮部队在探照灯的指引下寻找入侵的苏联空军。

    本来土耳其人用不着这种二战时期的手段,但谁让苏联人不要脸突袭土耳其,一次性就干掉了土耳其现代的防空导弹,现在的土耳其士兵只能退而求其次。

    可惜的是苏联轰炸机群在高炮部队的射程之外,便开始投掷燃烧弹,从高空投掷的燃烧弹落在地面上发出巨大的爆炸,同时将所过之处的所有东西点燃。在马拉什城的高地上形成了一道道火焰组成的河流。

    在苏联空军空隙的同时,叙利亚的炮兵部队冒了一点发现,集中了七百多门大炮对马拉什城的土耳其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炮击,甚至苏联空军已经离开炮击还在继续。

    同一时间,塞浦路斯岛上的希塞联军也在进行一样的动作,在炮击之下开始组织进攻,想要歼灭已经成了一只孤军的土耳其部队,“希腊万岁、塞浦路斯万岁……”

    “叙利亚万岁,阿萨德总统万岁。”叙利亚三个装甲师七百多辆坦克掩护身后的步兵开始进攻,从规模上来讲,阿萨德完全是下达了死命令,在这种压力下,叙利亚十五万军队这次进攻完全就是集团冲锋,侥幸没死的土耳其士兵一遍闻着烤肉味,一遍惊骇的看到叙利亚人发起的集团冲锋,漫山遍野都是叙利亚士兵,他甚至连瞄准都瞄不过来。(。)

第七百二十九章 勃总拯救世界() 
土耳其人的阵地上零零散散的开始射击,不得不说苏联空军和叙利亚炮兵的配合效果十分显著,绝大多数在阵地上的土耳其士兵都死了,至于不在阵地上的土耳其人?也死了……苏联的空袭是无差别的,没有刻意避免城市。对于这种空袭在野外最好的办法,是朝鲜战争中的坑道战。显然在土木工程中土耳其士兵交出来的答卷是不合格的,当然没有也没有时间来挖坑。

    现在他们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战争不会对任何人怜悯。在黑夜中,像是海啸一样前进的叙利亚士兵发挥出了无畏的精神,这种集团冲锋一旦开始,会让个体不自觉的投入到其中,此时的个体只是一个庞大群体中的零部件,所能做出的选择就是跟随群体一起前进。

    十几万叙利亚士兵的集团冲锋,让几天来困扰着自己的土耳其防线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米8直升机在马拉什上空盘旋,飞机上的探照灯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正在探索着每一片可疑的的阴影,所以12。7mm机枪的枪口仔细的搜寻着可能潜逃的猎物,然后给予他们致命的打击。虽然是黑夜,但是接连不断的照明弹每时每刻都在升空,叙利亚发起集团冲锋的同时,北线的苏联坦克集团军也开启了攻势,他们要配合叙利亚人结束这场战争,然后回家休息,至于以后库尔德人、叙利亚人和土耳其人互相之间的冲突有多少伤亡,这关苏联什么事?那你你们自己的仇恨……

    火光照亮了整片天空,马拉什城到处都是燃烧的火焰,虽然这些土耳其士兵和志愿者知道自己已经孤立无援,而叙利亚的部队还在持续的突入这座城市,但是凭借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身的勇气,他们不会放弃与侵略者的斗争。

    整座城市像是陷入了炼狱之中,到处都是爆炸声和炮火,叙利亚军队的态度很简单,很明确,也很直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将所有存在的敌人消灭。苏十七攻击机冒着被高炮部队击落的风险在黑暗城市的上空搜寻着目标。一旦发现可疑目标之后立刻从天空向地面宣泄火炮。

    叙利亚这么使用的苏联的攻击机其实非常危险,如果是苏联军队敢这么干,谢洛夫知道了会毫不犹豫的让肃反工作者把驾驶员带走,忘了越南战争上被自己击落的便携式导弹了?谁知道土耳其士兵手里有没有这种美国国内烂大街的装备?万一有呢?

    天亮之后枪声开始从密集变得稀疏起来,经过一夜的激战之后,叙利亚的军队消灭了绝大多数的土耳其士兵,小部分人丢下自己的枪械改头换面成平民躲进居民区之中,而因为叙利亚的无差别进攻导致激起了平民方面的愤慨。

    这个结果当然是苏联造成的,但是目前看来要叙利亚出来呗黑锅,因为一旦确定正面战场上的战斗结束,苏联军队立刻就会按照站前的计划,毫不犹豫的撤军。

    而叙利亚军队也没有要背锅的意思,哈菲兹阿萨德从希腊国防军驱除土耳其人的这件事上获得了灵感,既然希腊国防军可以在苏联人的眼皮子地下这么做,为什么叙利亚不能这么做呢?那些土耳其人留着迟早是一个祸害。

    哈菲兹阿萨德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库尔德总书记奥贾兰已经决定驱逐库尔德斯坦地区的土耳其人了,他同时还要驱逐西亚美尼亚地区的土耳其人,帮助苏联把那片传统上的亚美尼亚人聚居区清理干净,几十年前他们曾经帮助过土耳其,但是事后却遭到了土耳其人的背叛,土耳其人甚至库尔德人的身份都不承认,那现在库尔德人自然要改正错误,站在苏联的立场上,收拾苏联的这个世仇。

    塞浦路斯外海,苏联军舰像是例行公事的一样进行炮击,对于被困在岛上的土耳其孤军来说,用导弹对付他们并不合算,毕竟一枚导弹也是很贵的,相比较之下炮弹就核算的多。反正土耳其海军早已经被全灭了,除了北约的核潜艇之外,他们不会遭到任何危险,提到核潜艇不得不说,苏联的水下力量从数量上来说,比整个北约多多了。

    “整个土耳其南部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全部击溃,我们的坦克集团军已经把俘虏移交给了叙利亚军队,可以说除了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外的不到十万临时动员的军事力量之外,这个北约军事力量名列前茅的国家,军事体系已经被彻底打垮。”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详细的讲解着现在苏联面对的形式。

    “我来说一下其他方面的问题,按照尤拉在作战计划后面设定的方案,未来苏联将不会和土耳其接壤,我们和土耳其中间将会出现一个叫库尔德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新生国家,库尔德总书记奥贾兰将是这个国家的领袖,我本人也非常同意这个人选。”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戴上了眼镜慢悠悠的说道,“传统上的西亚美尼亚大概八万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库尔德人把当地的土耳其人驱逐之后,将会并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当中。”

    “相信米高扬同志和巴格拉米扬同志,知道这件事一定会感到高兴的。”勃列日涅夫的脸上挂上了一丝微笑,对于他这个沉默寡言的人,这是非常少见的。

    “可为什么土耳其政府仍人没有投降的意思?他们已经支持不下去战争了。”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有些疑惑的问道,他是苏联政府的首脑,从他的立场上考虑,土耳其人应该寻求停战了,为什么还没有消息,一定要等着苏联灭掉土耳其么?

    “原因很简单,土耳其现在的政府不敢求和,因为土耳其一旦求和,现任政府的所有人都要死。”勃列日涅夫微微摇头道,“尤拉的计划对土耳其太狠了,而且计划毫不掩饰的能让土耳其人看到我们的目的,君士坦丁堡、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全部脱离土耳其的控制,土耳其人丢掉将近四成的领土,谁都不敢投降……”

    “土耳其人会抵抗到底?和我们一直僵持下去,直到美国援军来?”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脸色一变,郑重的道,“看来我们要考虑和美国的士兵作战了,是不是现在就要调整部署?”

    “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国人不会来,而是会议军援的方式支持土耳其,他们会利用土耳其让我们不断流血。”勃列日涅夫淡然的对着众人说道,“这样美国避免了自己的损失,同时还能来用土耳其拖住我们,越南战争的教训已经教育了他们。”

    “那怎么办?继续打下去,那样你所说的话就会实现了。”谢列平觉得土耳其死也要拖着苏联下水的做法很无耻,但话说回来,苏联一个超级大国对一个中等国家突袭,也是挺无耻的,这方面谁也别说谁。

    “我们可以单方面宣布军事行动停止,这样,开始吧暂时缴获的土耳其军队武器交给库尔德人,然后宣布军事行动终止,让安德烈?葛罗米柯同志和美国沟通,我们不让他们的海军白白出动,算是给他们一个台阶。”勃列日涅夫丝毫不在意的道,“胜利者只是一个名义而已,我们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让世界以为我们是迫于美国的压力撤军好了。”

    作为一个看中实际利益的人,勃列日涅夫并不认为苏联军队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现在得到的已经够了,真要是灭了土耳其,北约可能真的会发疯的,况且他也不愿意苏联在美国之后,踩进土耳其这个泥潭。

    就在苏联大局进攻土耳其的第十天,也就是土耳其南部集群被消灭的第二天,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莫斯科宣布,对土耳其的惩戒目的已经达到,苏联将停止军事行动,并且已经开始规划撤离土耳其的方案。

    就在全世界因此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开始庆幸世界大战终于离自己远去,美国的压力终于奏效,苏联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还是停了下来。

    仅仅距离葛罗米柯宣布停止军事行动两个小时,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宣布,一个星期之后,苏联将会开启华约联合作战演习,演习地点定在波兰。军事演习代号,西方74……

    西欧人也就高兴了两个小时,随后就被苏联国防部的表态震惊了,这个演习代号明显是冲着他们来的,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宁可土耳其继续被苏联蹂躏,也不希望苏联冲着自己来,索性这场演习苏联已经宣布是除了苏联的华约各国参加,北极熊自己不会上阵。

    就算是这样,西欧国家仍然纷纷指责苏联是在炫耀武力,在和平为主流的世界这种演习并不合适,而且不符合现在东西方缓和的主旋律,强硬派不应该绑架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政策,“我们什么时候绑架勃列日涅夫了?他才是最大的强硬派老大……”谢洛夫不满道。

第七百三十章 马六甲对峙() 
“为什么勃列日涅夫现在有这种形象?”谢洛夫有种日狗的感觉,苏联都抗住压力悍然偷袭土耳其,西欧竟然还认为苏联内部有不想对抗的人存在,就算这种人存在,好像也是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更加合适一些吧?没有勃列日涅夫的点头,这种攻击北约国家的决策会这么容易就出来?开玩笑……

    “就是因为经济危机失业率太高,而且苏联陆军太强大,现阶段无法对抗,所以凭空制造出来一个想要缓和的总书记,安慰本国的民众嘛?”这种论调肯定是故意的,等到对方摆脱经济危机,把十分之一的失业率降下来,自然又会把勃列日涅夫归为敌人那一类。

    谢洛夫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自己不行就迷惑一下对方,拖慢对方进攻的步伐,自己强大了在收拾对方,很正常的选择。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苏联在六十年代这么干,美国在七十年代这么干,一旦北约国家摆脱了经济危机,反攻的时刻自然会到来。

    目前距离这支苏联工程兵部队最近的城市,是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再这个历史时空中,摩苏尔在伊拉克**和库尔德人的联合攻击下,没有和后世一样陷入战火太长时间。

    “爸爸,在距离二十公里之外一座山坳中,发现五千多具遗骸,应该是当初关押亚美尼亚人的集中营之一,根据当地的库尔德老人说,沿着幼发拉底河两岸,这样的集中营应该有三十到四十个……”就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肃反工作者进来汇报道。

    “知道了,马上挖掘,看看能不能寻找到证明是亚美尼亚人的衣物,这里的气温比较干燥,时间也没有长到调查不出来,应该是不难的。两个小时之后我会去看看。”谢洛夫左手拿着大饼,右手拿着一份档案,楞了一下回答道。他还是不太适应爸爸这个称呼……

    他从来没觉得大饼这么好吃,看来游牧民族的生活他过不了。至于手上的档案,则是摩苏尔内务总局的肃反名单,毕竟伊拉克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需要苏联指导。调来了从各个国家支援伊拉克建设的肃反干部,总算在前年开始压住了那帮宗教分子。

    “在离开伊拉克之前,所有各国的肃反工作者,讲肃反名单和肃反档案全部销毁,这条命令现在立刻执行,至于那些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