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勃列日涅夫没有想到的是,以美国的政府效率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在头几天做出反应的,结果却让他吃惊。美国竟然在一天时间就做出了反制动作。

    “这封信的意思是?让我们马上退出土耳其领土?”谢列平冷哼一声,慢悠悠的说到,“从十月革命以来五十多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用这种口气命令我们,这几乎是让我们无条件投降,我个人绝不可能接受。”

    “没有人会接受,我们苏联尤其不接受。”勃列日涅夫稳坐钓鱼台,谢洛夫完成了计划打下了君士坦丁堡,如果他这个总书记保不住,天知道苏联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已经命令红海军出击,现在找你们来是想商量一下,在陆地上是不是做出一些动作。”勃列日涅夫沉吟了片刻道,“比如我们看看北约内部是不是这么团结……”(。)

第七百二十二章 利益交换() 
“如果北约摆出进攻姿态的话,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回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想了一下道,“是否采取先制人的进攻呢。??”

    “那倒不用,告诉所有华约国家,以一级战备作为回应,所有各**事力量必须配合苏联一体行动,告诉我们的敌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勃列日涅夫的脸色前所未有的阴沉。他只是想要试试北约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和美国穿一条裤子,不是想要人类灭绝。苏联目前的展可以说非常好,远远不到要拉着全世界一起死的地步。

    “总书记,总政委电报。”契尔年科这个时候走进会议室拿来了一份刚刚到达的电报道。

    “拿来看看!”勃列日涅夫快的浏览了一遍,看着其他委员道,“尤拉的意思是,驱除全部土耳其人,未来的苏维埃格勒海峡东部作为军事要塞,海峡西部作为商业市区。”

    “驱除么?如果一次性驱逐四百万人,全世界怎么看我们?”柯西金有些担忧的问道。

    “尤拉的意思是,希腊国防军愿意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勃列日涅夫沉吟了一下说到,“如果我们对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视而不见,未来会是数不清的麻烦。”

    “希腊国防军?那么交换条件是什么,尤拉不会吧君士坦丁堡送给希腊了吧?”乌斯季诺夫大吃一惊,他还真的害怕谢洛夫一时间国际主义占据上风,做出蠢事。

    “交换条件是,未来君士坦丁堡东岸的要塞区,希腊国防军有驻军权。同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也可以进行驻军。这么做的意图我可以理解,通过希腊在要塞区的驻军想办法把希腊拉近华约,至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个几个国家,是拉进来驻军帮助我们分担压力的。”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道,“这是对我们华约内部一些盟国的妥协,也会让我们的盟友和我们共同面对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大哥虽然出去抢劫了,但是大哥抢劫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吃饱饭。在你们吃饱饭之后必须领情,以后抢地盘的时候会更加忠心耿耿。

    “只要希腊放弃君士坦丁堡的主权,不要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驻军权是可以谈谈的。”谢列平开口道,“君士坦丁堡注定和我们的本土相距遥远,如果保加利亚和希腊这些国家能帮我们进行维持,未来的运转我们会节省很多成本。”

    君士坦丁堡当然很重要,但是就像是谢列平说的,这座城市和苏联本土不连接。这就很头疼了,如果有希腊和保加利亚这些邻国帮助苏联,这座城市才能战争的活过来。

    “好吧,毕竟是特殊情况,否则这个城市不是一个展点,而是我们的累赘。”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完全从经济角度上考虑道,“到时候连接辐射东欧,我们的展会更加的容易,说不定君士坦丁堡会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个经济中心。”

    “契尔年科同志,给尤拉电,主权必须是我们的,这点不能谈,其他的地方是可以商量的,还有就是告诉他,祖国不会让战士们的血白流,我们一定会保住胜利果实。”勃列日涅夫的声音非常具有压迫性。

    在莫斯科正式收到美国的威胁之后两个小时,五角大楼正式对外宣布,正在集中全世界最大的海军,运载着美国的军队前往土耳其。同时警告苏联应该停止战争,回到自己的领土当中去,不然一定会自食其果。

    美国的强硬举动被国内媒体大范围的报道,很多报纸都对美国的迅反应表示赞赏。毕竟在一天的时间,就接连进行了外交沟通、联合国决议、出兵支援的政府,绝对不能说是没有效率,不过民主党方面则认为,现在美国不适合介入到战争当中,而且国内正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又刚刚从越南战争中抽身,现在要和美国最大的敌人在敌人的家门口对抗,实在是太过于危险。

    几乎就在五角大楼宣布出动海军的同事,莫斯科的一条消息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苏联人民广播电台宣布,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君士坦丁堡被攻克,苏联击毙土耳其士兵五千余人,俘虏土耳其士兵六万五千人,目前已经控制君士坦丁堡全部地区。

    这条消息的传播让整个北约大吃一惊,土耳其军队规模在北约是名列前茅的,四十万大军一天之内就彻底被苏联军队击溃,而且重兵防守的第一大城市被苏联军队一战攻克。消息传来让整个西欧国家都大吃一惊,在吃惊之后则是深深的恐惧,很多人都知道苏联的军队最精华的部分是驻扎在东欧的四大集群,以及身后做第二梯队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军区,土耳其四十万大军只能抵挡一天,换做他们又能抵挡多长时间。

    一些西欧人看了报纸之后恐惧之余,又想起来了上一份报纸中那个苏联总政委说的话,“北约国家的军队为他们的民众做出了一副能抵挡我们的样子,用这种样子来安慰他们国家的民众,实际上不论是他们自己的指挥机构,还是我们的国防部都明白,北约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一瞬间,平时看起来威武霸气的军队,此时看起来好像也变得不堪一击起来。很多人都用疑虑的目光看着自己国家的士兵,他们到底能不能打仗?是不是真的像是哪位苏联总政委一样,装出一副能打仗的样子,实际上根本不能。一些公众人物纷纷呼吁,不要为了土耳其和苏联进行全面作战,在6地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苏联做对手。谢洛夫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会给这些五卢布涨工资,省了自己多少麻烦。

    北约的尊严早就被谢洛夫踩在脚底下摩擦了,他现在就和原来北约国家希腊的总参谋长谈笑风生,双方的沟通十分愉快,比这些同情希腊的北约国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康斯坦丁吉恩也知道从苏联手中把君士坦丁堡要回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他不是那种底层民众,把希望寄托在对方大善心的基础上,就在一个月前希腊还希望美国站在自己一边,换来的则是屈辱性的出卖。

    现在苏联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康斯坦丁吉恩身为希腊国防军的总参谋长,觉得可以和苏联人谈谈合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塞浦路斯问题。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从苏联大军进攻土耳其开始,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军队已经是一个孤军了。他们想撤退都不行,因为运送他们过来的土耳其海军已经被苏联空军消灭了。

    “土耳其海空军已经全灭,希腊完全可以把那支孤军消灭,当然如果需要火力支援的话,我们住叙利亚的地中海舰队到时可以帮忙。”谢洛夫想了一下同意了康斯坦丁吉恩的建议。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条件,在君士坦丁堡早先对峙的希腊国防军,要替苏联动手驱除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同时康斯坦丁吉恩必须以希腊军方的名义宣布,苏联之所以进攻土耳其,是因为收到了希腊的求援,不能坐视两国传统的友谊,才出兵相助。

    “前者没有问题,我可以立刻宣布苏联军队是应希腊国防军的要求才进攻的。”康斯坦丁吉恩马上以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名义,在君士坦丁堡周围十二万希腊国防军的面前宣布,是希腊国防军邀请苏联出兵惩戒土耳其。

    消息立刻传到了雅典,整个雅典民众欣喜若狂,希腊**的旗帜被高高举起,都雅典加入欢呼的民众瞬间过二十万,用于感谢苏联出兵帮助希腊惩戒土耳其。

    美国驻希腊大使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在战争时期美国的一切价值观,随着美国支持土耳其压制希腊的决断,全部付诸东流了。哪怕美国的经济体积更强大、物质更加丰富、和希腊的大资本家关系更好。但是在战争期间偏袒土耳其这个决定,还是让希腊的绝大部分人再苏联和美国之间做出了选择。

    希腊的声明震动了全体北约国家,一个北约成员国求助华约的老大惩戒另一个北约成员国,这让很多非美国的指挥官非常难受。他们本来就不同意美国和英国偏袒土耳其的态度。

    美国白宫,福特总统愁眉不展,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一天时间就做出了很多决断,可还是没有局势的变化快,希腊宣布要求苏联惩戒土耳其,让美国处在了十分难堪的境地当中,对希腊的态度难以统一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北约有分裂的风险。

    尤其是整个美国和西欧都处在经济危机当中,每个国家都带着十分之一的失业率。意大利已经明确声明,苏联和美国之间事情和意大利无关,而且因为二战中意大利进攻过希腊,所以意大利公开支持希腊的正义举动,认为美国早先的判断是错误的。。8

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降正义() 
意大利的政治结构,可以说是和西欧和美国最像的国家,很明显的两党制。虽然意大利从来没这么自称过,就和美国也从来不自称两党制一样。但是意大利和天主教民主党对立的,是美国最讨厌美国和苏联之间玩中立的样子,让美国十分恼火。

    但是因为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是邻国,两个邻国的关系非常和睦,而且分别是对方阵营的异类,所以苏联和美国只能分别当作是没有看见,眼不见心不烦。

    比起意大利的表态,法国的态度也仅仅是进步一点点而已。先法国**和社会党联盟先抨击了一下苏联的进攻行径,但随后则认为没有证据苏联要在西欧复制土耳其模式,一旦开战法国当然是支持北约义不容辞,但是土耳其的问题比较复杂。

    “可恶的法国人……”福特总统非常不满的冷哼一声,美国一直都在怀疑法国和苏联背地里是不是有什么交易,从十几年前开始,苏联就在非洲不断的布局扩大影响力,但从来不主动去碰法国的势力范围,而是集中力量猛攻英属殖民地国家。

    不过美国没有证据,也曾经因为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法国和苏联曾经不和,只能把这种怀疑放在心里,不断地呼吁北约国家应该团结,但是除了英国和联邦德国积极响应,法国和意大利的行为都比较敷衍。意大利更是借着这个机会援助了希腊一笔贷款,表示意大利和希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仇恨一笔勾销。

    “总统先生,苏联红海军四大舰队出港,苏联对外宣称是正常的舰队调动。”国防部长詹姆斯?罗德尼?施莱辛格马上从五角大楼的电话中说道。

    “知道了,希望苏联能对我们的压力进行回应。”福特总统有些头疼的说道。其实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核战争爆,美国能不能击败苏联。

    “第二舰队的两个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群?怕什么?美国要是真想和我们开战还需要从本土出第二舰队的力量么?美国的第六舰队就在地中海,怎么不过来试试?我就不相信地中海,我们还打不过第六舰队。”谢洛夫想了一下就明白,美国五角大楼那群和苏联国防部一样的狂人,也没有在核战争中必胜的把握。所以想起了十二年前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经验,以美国最为擅长的海军来制造压力。

    同样也是从海军调动缓慢的特点,给苏联充足的考虑时间。不过两次事件的地理环境绝对不同,这次唱主角的是苏联6军,美国海军再强也不可能上岸作战。美国的两万七千颗核弹是没把握击败苏联两万颗核弹的。

    “把电报给国内总部,契卡师在保加利亚休息一天,我们明天正式行动,幸亏君士坦丁堡的跨海大桥还没有被炸断,我们的空军干得不错。”说话间盖上自己的主席令印章,谢洛夫松了一口气,明天他就会让十二万希腊国防军展开驱逐行动。讲君士坦丁堡周围四百万土耳其人全部驱逐。

    第二个计划则需要从苏联内地正在赶来的工程兵师来完成,等一会吃完饭再仔细研究一下。刚刚把电报出去,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克格勃后勤人员推着餐车进来道,“主席,北极的帝王蟹、北极虾、阿塞拜疆的鱼子酱、西伯利亚的冬小麦面包,还有民主德国的大香肠,都是从港口卸下一条远洋渔船队才刚刚靠岸。”

    “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生活啊……”谢洛夫摇摇头准备享用午餐,就在这个时候窗户外面传进来一种嗡嗡的声音,他还算不太老,能听的出来这是人,很多的人一起声才能出现的声浪,几秒钟他的脸色就是一变,手上还捏着一只北极虾,空着的手则把窗户推开,面色平静的听着这种从四处传来的声音。

    站在窗户边上像是标枪一样挺立的谢洛夫,慢慢把没有剥壳的虾塞进了嘴里,整个过程十分缓慢,离他近一点的话能清楚的听到他嘴里面虾壳被嚼碎的咀嚼声……

    直到这种声音慢慢停止,站在窗户边上的他回过身来坐回了椅子上,从食欲上仍然是胃口大开,可是吃饭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太严肃了吧。推着餐车进来的士兵总觉得这种表情吃饭怎么看都有些怪异。

    过了一会把手中的大玻璃杯放下,抹着嘴的谢洛夫让他把窗户关上,然后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道,“计划正式施行的时候,已经破损的清真寺全部爆破,没有损坏的吧象征宗教的东西全部烧毁,改成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甚至是公厕不管什么都行,整个君士坦丁堡一座清真寺都不能留,被我现了,小心我撤了你的职务。”

    对于所有宗教,不管是一神教还是多神教,谢洛夫都是一视同仁,毫无保留的反感。如果说哪个宗教他最喜欢清除的话,和平教还排不到第一。从落后程度上来讲,印度教才是第一的,别的宗教至少表面上还强调平等。但苏联的周边没有印度教国家,影响不到苏联他也就懒得过问,和平教不同。他不能允许苏联的土地上有这么一块地方。

    放下电话的谢洛夫,继续在自己的报告上写写画画,时不时拿起电话询问一些问题,和埃尔温的南方战区总指挥部保持通话,询问东部战场的进展和工程兵部队的位置。

    “没想到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竟然是库尔德人聚集的第一大城市,正好,我就在你们身上多收一点利息,算是为巴格拉米扬叔叔的族人报仇了。”看完调查报告,谢洛夫冷然的点点头,多调查是对的,总能从里面看出来一点意外收获。“伊万诺夫上将,南方集群的驻防地可以移交给希腊国防军了,我们撤离到西岸,到时候看着就行了。”

    “好,不过这是十几万人的交接,不可能一天就完成的,希望等几天在行动。”从战争开始之后,伊万诺夫上将就现,自己的顶头上司简直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一样。

    现在君士坦丁堡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其实大可以不必这样。所以直接提出了意见。

    “好吧!似乎我是有些焦急了一点。”听到了对方的话,谢洛夫才恍然,因为进攻土耳其的计划他准备了太长时间,因为太过于看重,所以才出现了这种关心则乱的情况。

    他确实不应该焦急,城市都打下来了难道还怕失手么?伊万诺夫上将放下电话之后,开始和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上将沟通,商量双方的换防问题。

    确定了之后,从第二天一早开始,苏联南方集群开始将布置的阵地交给希腊国防军,同时希腊国防军和苏联军队换防的消息,也瞬间传到了雅典。虽然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证明苏联要把君士坦丁堡还给希腊,但希腊军队再次踏上君士坦丁堡的徒弟,这条消息足够让所有人兴奋,希腊都雅典,希腊人纵情高呼万岁,举着希腊和苏联国旗的样子,通过报纸传遍了真个西欧。

    “虽然美国人的强硬姿态和谴责一直在持续,航母战斗群和两栖攻击群正在赶来,但是美国人的目的可能是让苏联停手。我们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继续战争。利用好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彻底摧毁土耳其士兵的信心,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谢洛夫在给埃尔温的电报中详细的陈述了原因。

    华约的士兵人数在北约之上,这是苏联军队一手撑起来的,没人会认为民主德国可以和联邦德国正面对抗,同样罗马尼亚不是法国、捷克斯洛伐克不是英国、何况北约的成员国比华约的成员国多不少。

    希腊国防军二十二万人,土耳其军队四十万人,这就是六十万大军。现在苏联打垮了土耳其,暂时保证希腊国防军不是敌人,未来甚至可能吸纳进华约。这一进一出就不只是六十万军队的问题。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勃列日涅夫为了弥合进攻土耳其的影响,正在准备在军事行动之后裁军。作为给西欧的一个交代。

    这样苏联也不会肩负华约七成左右的军事力量这么吃力了,同时北约的数量优势会更加失衡,想要维持平衡,美国必须维持住自己的军事开支。

    二十万希腊国防军的加入,加上北约减少的军事力量,这还不算苏联准备扶持的库尔德军队,减少苏联的士兵人数减轻负担,其中的好处还有很多。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他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第二天一早谢洛夫对着所有华约国家的报纸和一部分西欧的报纸宣布,“苏联决定启动调查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真相。正义迟早会到来,苏联有责任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土耳其屠杀亚美尼亚人的真相……”。8

第七百二十四章 驱除行动()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土耳其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基督徒进行的种族屠杀。其受害者数量达到一百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