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谢洛夫刚下飞机开始,欢迎仪式是肯定没有的,相反一路上他收获了不断的抗议声。没准抗议的人群中不乏想要搞一个大新闻的人存在。
“英国人是不是害怕我听不懂英语,从哪里找到了这么一群白俄的?”到达宾馆之后,谢洛夫看着外面的抗议人群自语道,“难道这群人还准备打回莫斯科,重建帝俄?都过去五十年了,这些人竟然还不死心。”
“不知道,不过这种局面很心烦,要是在国内,我早把他们抓起来做思想教育了。”茨维贡经过一路心情也变得很坏,他希望英国可以控制这种抗议,但却被告知这是人民的自由。如果自由的定义是随便对苏联代表团进行侮辱,茨维贡觉得自己有机会的话也应该组织一场抗议,把今天的屈辱找回来。
“算了,搭理这些人做什么,以英国目前的政治气氛来说,他们自己选举时候都不投票,怎么会有闲心对我们抗议,英国人不过是想给我们一个难堪罢了。没准是冲着我来的!”谢洛夫拉上了窗帘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按照赫鲁晓夫的话来说,英国不过就是一个三颗大伊万能解决的国家,世界边缘一个荒芜的小岛,管他做什么?
第二天苏联代表团进入白金汉宫,从规格上来说,英国方面已经表示出来了最大的诚意,这点谢洛夫一点都不相信,这肯定和剑桥五杰当中另外一个人有关系。对于白金汉宫,天生就没什么艺术细胞的谢洛夫,想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形容词,只能用有钱来代替。
福尔采娃和英国文化大臣进行了亲密的交谈,两人的周围一些苏联作家和英国的代表也是如此,可茨维贡你装什么文化人?你明明是克格勃的副主席,往前挤什么?
拿着威士忌在这种场合下,谢洛夫这个人往这里一站,从里到外都能为一个词汇代言,多余他又不算是文化界代表,虽说也是作家协会的一员,不过他的作品都是如何构建安全的书籍,从价值上面来说一钱不值,文笔没有,情节没有,什么都没有。
“谢洛夫先生,对于我们的欢迎还算满意么?”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走过来,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过来和谢洛夫闲聊,他当然知道这位苏联人走到哪里都有抗议,这正是英国需要的,在恶心人这方面,他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想说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你们都是乐色。
“很好,不过是一些抗议声而已。”谢洛夫微微扬手拿着酒杯和哈罗德威尔逊碰了一下道,“这些毕竟是英国人,收到一些不实际的信息,对苏联有误解是正常的,人都会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他们看不到真正的苏联,这种反应很正常。”
谢洛夫并没有说破对方恶心人的举动,但这种反应在哈罗德威尔逊的眼中有另外的含义,眼前这个人是苏联的强硬派代表,这次却被派出来来英国推进缓和,显然苏联的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已经暂时压住了对西方有敌意的势力。
哪怕哈罗德威尔逊是工党的首相,在面对苏联的时候也有底线,工党的对外政策固然没有保守党这么敌视苏联,但骨子里仍然希望和苏联保持距离。他们只是主张苏联由美国人对付,英国好好看戏而已。但就算是这样,已经足够让苏联高兴了,最好苏联和美国的斗争谁都不参与是最好的。
在双方文化界代表其乐融融的同时,正规的访问仍然在继续,谢洛夫以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的身份和英国首相进行会谈,双方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充分的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决定增加沟通,签订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协议。
在两天在白金汉宫的行程中,谢洛夫在一阵又一阵的抗议浪潮中度过,最终哈罗德威尔逊提议,是不是应该做一个电视访问,让英国记者对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进行一次采访,增加一下英国民众对苏联的认识。
“好,这是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谢洛夫干脆的答应下来,他可以预料到前面有坑在等带自己,对方是不是有些过于乐观,真的以为可以吃定自己了。
作为苏联强硬派的代表,谢洛夫决定接受英国电视采访的消息,很快就通过泰晤士报传遍了英国全国,引起了英国全国人的关注,这是首次苏联最高领导层的委员接受英国的电视访问,这个意义很重大,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成为了英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英国广播电视台总部,一身苏联大将军装的谢洛夫下车,今天在这里接受采访之后,苏联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会在英国举行演出,到时候他就可以回国了。
“我身经百战,见得多了”谢洛夫看着大楼上面的图标深深吸了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第六百三十五章 谈笑风生()
英国广播电视台是英国电视的招牌,有着庞大的影响力。在英国广播电视台的四频道办公室,今天这里云集了英国知名的主持人和记者,对于他们来讲,一个苏联强硬派领导人接受访问是不多见的,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次谢洛夫的出访,代表着苏联国内的强硬派团体暂时低头,他们想趁着这次机会,让英国民众知道,苏联的强硬派领导人也必须相应勃列日涅夫的缓和论调。
整座演播室布满了各种角度的摄像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整个英国的民众能够全面的了解一下苏联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这些广播电台的人紧张而忙碌,很多其他频道的人也来到第四频道,近距离的体会这次非常一般的采访。
一阵喧哗声响起,人们看向电梯那边,一个带着蓝色大檐帽,面无表情穿着苏联军大衣的人从里面出来,对这么多人的等候,谢洛夫明显愣了一下,但随即笑笑没有被这些人所影响,苏联不缺乏任何的大场面,安全大会上的气氛远远比这里要热烈。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谢洛夫自然的走到演播台,脚下的军靴哒哒作响,到了自己被安排的位置上,站在原地不动一颗一颗的解开了胸前的五角星纽扣,本能的叼着一根烟等待采访的开始。这种目空一切的态度,让所有英国人都有些不舒服,不过看到对方腰间的手枪,他们觉得还是装作不在意比较好。
“和苏联之声没什么区别嘛,梅夏采夫和这里到底是谁抄谁的?”很是无聊的谢洛夫,非常不要脸的污染空气,同时心里面进行吐槽,让在莫斯科的梅夏采夫中枪无数。
不一会,两个穿着非常正式的主持人来到了演播室,谢洛夫微微抬头道,“爱德华华莱士、沃尔特?克朗凯特、沃尔特?克朗凯特先生,不远万里从美国赶到这里辛苦了。”
“谢洛夫将军,作为一个苏联的重要领导人,你竟然知道我们的名字,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不过能采访到你,我向英国广播电视台的请求是值得的。不过我只是在英国休假,正好碰到了你访问”沃尔特?克朗凯特微微一笑道,“差点忘记了,你是那个无所不能又无所不知的苏联克格勃主席,任何人在你面前都没有秘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你们这些人,总是夸大我们部门的能力,这种偏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谢洛夫谈不上惊讶,也没有因为突然袭击措手不及,多一个就多一个,这有什么?
刚开始谢洛夫就碰到了英美的两个著名主持人,他见到了助手用手势比划是不是停止,谢洛夫貌似无意的摸了两下大衣上的第二个五角星纽扣,示意继续,不用担心。这种属于本部门的沟通没有被任何人看到。
在这个时间,整个英国的人大多数都呆在家中,观看今天的采访节目。这是苏联领导层首次接受现场直播电视访问,这样不多见的机会摆在眼前,一些英国男人罕见对自己孩子训斥,让这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实一点。
“谢洛夫将军,首次来到英国的观感怎么样?”爱德华华莱士首先问出了一个比较常规的问题,作为这次交锋的开胃菜。
“所过之处一片骂声,比较令我失望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真的敢行动呢?对我有这么多的不满,完全可以出手把我干掉,我也可以试一试自己身边的安全工作。”谢洛夫话锋一转提道,“至于对英国的印象,和去一趟叙利亚、古巴这些国家没什么不同,一个普通的国家,就这么大的地方,就这么多的人,食物一般,工业一般,魅力一般,没了……”
对方明显是不怀好意,谢洛夫自然也不太客气,把自己的直观感受说出来。和苏联相比,这个年代的英国就是一个一般的国家,提完英国的观感,又把话扯到法国身上。明里暗里的意思,法国比英国强,赶在上千万观众面前玩挑拨离间,他很想问问还有谁?至于对方到底怎么想的,管他什么事。
“身为一个政治家,谢洛夫将军却有掩饰不住的敌意,似乎对我们有些误解。”爱德华华莱士不慌不忙的反击道,“民间对谢洛夫将军的抗议,是他们的自由,难道我们的政府要压制这种举动么?苏联也许可以做到,但我们做不到。”话里话外苏联是一个罔顾民意的国家,而英国不同,英国政府必须照顾到民意。
爱德华华莱士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同时做出了反击,但对后一个问题充耳不闻。英国失去了所有殖民地之后,已经失去了和苏联相比的资格。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接过了后一个问题,英国和苏联无法相比,但美国可以。两人连珠炮一样的配合,让一般的人根本招架不住。
“目前自由世界和苏联是缓和的趋势,谢洛夫将军这种敌意无助于我们改善关系。”沃尔特?克朗凯特一副玩笑的口气,带着美国式的特有幽默。不过他这种幽默发挥错了地方,英国人不买账,谢洛夫也听不懂。
“我一直在国内强调,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追上双方的差距,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像是美国这种霸权国家,隔着一个太平洋都去侵略别的国家,这种事情你们已经做了两次了。”谢洛夫再次点了一根烟,带着烟雾强调道,“苏联从来没有想要对抗的意思,如果我的记忆没错,冷战的开始始于丘吉尔首相的铁幕演说,如果说一定要划分这个责任的话,请问这个责任是不是英美两国来负?”
“你们敌视我们,你们封锁我们,看看你们阵营的国家,美英法德意日,近代以来所有的帝国主义全部都齐活了,我们这边呢?一群农业国家,在这之前我们这些国家最大的群体是什么?是农民,哪有什么国际地位?”谢洛夫最后把话题转回来缓慢但是强有力的说道,“如果冷战是一场竞争的话,苏联不得已被动应战,不得不在损失海量人口的情况下一边恢复经济,一边提升军事实力对抗。从建国时期的协约国干涉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苏联是绝对不能弱小的,必须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保护我们自己,不然就是战争的开始。在建国五十年后,今天我在英国伦敦,倒退五十年前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坐在这里负责任的说,这场竞赛我们是肯定会赢的,最后的胜利者必然是我们。”
“最后的胜利者必然是我们,我们一定会赢。”这句话通过演播室的摄像机传到了英国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这种令英国人非常不舒服的言论,让很多人非常恼火,但还是耐住性子不得不继续看下去,他们想看到自己这边的主持人反击。
“以武装革命为主要目的的渗透,必将以人类大量伤亡开始,这也是美国介入越南的初衷,我们美国不否认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死伤,所以正在逐步的撤离越南。”沃尔特?克朗凯特组织着自己的语言,强调美国介入战争的初衷。
谢洛夫呵呵一笑,好像看透了对方的言论,不慌不忙的说道,“这个策略叫做战争越南化,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提供武器装备南越军队,希望顶住北越统一国家的努力。沃尔特?克朗凯特先生,按照你们的说法,我是一个历史上空前强大情报组织的领导人,在你们国家媒体的渲染中,我们克格勃无所不知而又无所不能,我们的信息来源并不对等,我的信息支持比你强大太多了,美国制定的策略对我来讲,要分析出来并不是很难。”
“但你们的策略注定会失败,从二战后开始,你们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运动,往往选择支持军政府、或者是无能的独裁者、以我对南越政府的观察,只要美军撤离完毕,南越肯定支持不下去,美国付出的所谓努力全部都白费。”点燃了不知道第几根烟,已经把演播室搞的乌烟瘴气,谢洛夫抿了一下干涩的嘴唇道,“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南越的武装匪帮只是一群军心涣散的乌合之众,只要北越的军队继续前进,这帮毫无战斗力的废物难道能阻挡的了么?这也是美国目前能保持最大克制的原因,如果你们能打赢?还会谈判么?”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倡议举行和谈。”沃尔特?克朗凯特仍然在为自己的国家辩解。
但谢洛夫很轻松的看着对方,貌似无意的提醒道,“两个月前,中央情报局策划了柬埔寨政变,我对美国政府这种努力的方式很欣赏,果然不是一般国家能理解的。”
那头大脑像是猪的人是是谁?无数英国人心中狂喊着草泥马,这个美国人把节目搞成了被单方面花式吊打,很多英国人认为,如果是我们的华莱士提问,肯定不会这样。说不定可以和对方谈笑风生。
第六百三十六章 红旗歌舞团演出()
整个演播室的节奏都在谢洛夫的这边,从见识上来讲他一个克格勃主席只要不像是勃列日涅夫那样沉默寡言的性格,只要有一般的口才,以双方接触的层面来说,可以完全控制住局势,再者现在冷战的局势明显是苏联环境更好,国际局势对苏联是有利的。所以忍辱负重这个词和他没关系,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考虑形势比人强。
谢洛夫承认美国国力还是更胜一筹,但不忘了补充一句这是暂时的。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北极圈到波斯湾、苏联的盟国遍布世界,军力不在美国之下,陆地上的优势更是远远超过对方,上百个国家存在社会主义政党,这些政党的绝大部分唯苏联马首是瞻,有这种条件,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敢肆无忌惮的说话。
有这种国力、军力和环境,谢洛夫就不需要和后世的领导人一样,在社会主义阵营垮台后空前险恶的环境中被迫和对方谈笑风生。不要说是在伦敦,就算是在联合国他也敢这么做,又不是没做过。
爱德华华莱士本来只是客气一下,没想到自己的美国同行这么快就被弄的哑口无言,仔细一想就知道目前的国际环境,美国处在一个人人喊打的地位。正在因为越南战争被全世界谴责,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是苏联的对手?
苏联很黑,但是目前全世界看来美国更黑,爱德华华莱士有了计较,在自己朋友灰头土脸之后准备和对方认真的交锋了,“谢洛夫将军,克格勃被形容是苏联真正的掌控者,在很多人眼中你们无处不在,神通广大、无所不知,人们有这种影响不是恰恰证明了苏联在某方面的缺陷么?一个正常的国家是不需要你们这种部门存在的。”
问得好!这是电视机前面无数英国人的心声,我们的华莱士就是比美国人强,不要看美国人的军力现在很强,但是在外交方面还是要和英国人学习,学学什么叫采访、谈笑风生。
高哇!谢洛夫眼皮一番,对方很有世界搅屎棍的传统,看起来比杨基佬难对付一点,不过扯淡这个东西,他不是针对谁,有克格勃作为信息后盾,他只想说你们还是太年轻,幼稚,思想上还是不成熟,他很是为英国记者的素质着急。
“我们克格勃的存在,自然是符合苏联国情的,你们的消息还是太片面,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们这种部门被所有人认可,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疆域广袤、地大物博、上面生活着数不清的民族,他们生活习惯等等任何都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边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民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一方面需要一个震慑力,后者就是克格勃的职责!”谢洛夫娓娓道来,“整个苏联都知道克格勃是权力部门,他们知道我们在暗处看着他们,有时候他们认真我们干涉的太多,但很多人没有想到另外一点,当普通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呢?那还是希望我们的出现……”
“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的,竟然能看到我们,你们会反感。但是有一天我们真的不在工作了,说不定还会怀念我们。我们的治安可比美国好多了,还有很多人可能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号称自由世界的美国,全国的警察数量,比我们苏联的内务部还多了十万人。”谢洛夫看向沃尔特?克朗凯特问道,“沃尔特?克朗凯特先生,我说的没错吧。”
“谢洛夫将军,你们苏联的警察力量明显和一般国家的警察不一样,你们有太多的军事职责,而且你们的职责太广泛,我们收到很多消息,你们干涉了宗教的发展。”爱德华华莱士赶紧问了下一个问题,防止对方又把话题扯到美国的身上,他头一次发现美国竟然是西方世界这么大的短板,早知道就不同意沃尔特?克朗凯特过来了。
苏联实行的是军警一体化,国家安全委员会本身就有作战职责、内务人民委员会也是如此,所以谢洛夫同样有大将军衔、谢洛科夫、茨维贡、齐涅夫他们都是上将。军队和警察区分的不明显,警察一样要接受军事训练,克格勃的王牌部队战斗力同样高的吓人,这本身就是为了战争开始之后迅速改编参战的体系,没想到成了华莱士口中的权力过大。
“我国领土上有两大宗教,从历史上来看,两大宗教的关系并不和睦,而且并不是两者的人数差的太远,在这种情况下,十分容易造成宗教冲突,所以我们部门的一部分职责,就是压制宗教的冲突,让人民认为宗教不重要,这是苏联必须要做的,我们要维持住一个团结的联盟,所有这一切的攻击,是我们部门必须背负的。不管你们这些外国媒体理解还是不理解,我都没有异议。”谢洛夫让自己的助手拿水过来,气定神闲的吃了两片药,继续道,“所有的不满都可以冲着我来,克格勃的职责是不会变的。”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