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一旦科兹洛夫倒下,那中央主席团那就热闹了,相信赫鲁晓夫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接班人倒下,毕竟他岁数很大,还有没有时间培养接班人可不一定了。。

第四百一十章 接班人问题() 
赫鲁晓夫一**四年出生,要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此时已经人生七十古来稀了。七旬老汉还有时间培养下一个接班人么?这点谁都不知道,站在走廊中的谢洛夫看着来去匆匆的医生护士,心里明白科兹洛夫的倒下,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

    科兹洛夫在第二书记的位置上,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勃列日涅夫服气,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勃列日涅夫小两岁的科兹洛夫,本身主持列宁格勒工作很长时间,就算是谢列平的伙伴,现在的列宁格勒第一********托尔斯基科夫,对曾经的长官科兹洛夫也非常尊重,苏联政治体制中除了莫斯科作为首都之外,两个地方最容易出现政治中心,因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其中一个是乌克兰。而另外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城市是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就相当于苏联的魔都和帝都,从基洛夫到日丹诺夫、再到科兹洛夫乃至苏联晚期的罗曼诺夫,列宁格勒出现过无数让莫斯科方面感到忌惮的大人物。而且科兹洛夫本身和军方的关系非常好,主管军备的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都认可科兹洛夫的地位,科兹洛夫倒下一切都不好说了。

    “派卫兵二十四小时在医院守卫,所有科兹洛夫同志需要的东西一定要经过我们的检查,还有第一医院这里有没有监控设备?”谢洛夫把这里的保卫科长叫过来询问着。

    “将军,我们是一座医院,没有你说的那种东西!”保卫科长的回答不出谢洛夫的预料,马上回答道,“从现在开始有了,这座医院接受了很多干部的入住,监控设备和保护工作必须要升级换代,不能出现安全漏洞,我马上让克格勃的同志过来安装!”

    从技术上面来讲这对克格勃并非难事,只不过通常情况下制约扩大监控网络的并非是决心,而是经费。历史上克格勃国内防谍总局在追查国内叛徒的时候,曾经在一天时间就架好了几公里长的光缆直达目标家中,现在用在医院中丝毫没有问题。

    除了科兹洛夫的家人之外,第一个赶到医院的干部,就是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谢洛夫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焦虑么?好像够不上,毕竟他早就知道这个第二书记的命运,现在只是心中有些茫然而已。

    “头,第一书记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到了,还有我们的老主席!”叼着烟等待救治结果的谢洛夫,听到了这个情况立刻按灭烟头准备出去迎接,从走廊窗户就看到了赫鲁晓夫急匆匆的下车走进了医院,身后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

    距离还很远,谢洛夫就听见越走越近的赫鲁晓夫大声嚷嚷道,“科兹洛夫的情况怎么样了?严重么?到底是怎么回事,离开克里姆林宫的时候还好好的……”

    “第二书记是回家之后脑血管出血,我已经问过了第二书记的警卫,事发非常突然,对第二书记进行急救之后马上送到了这里,目前第二书记还在急救当中!”谢洛夫一五一十的对着赫鲁晓夫进行汇报。

    “不可能的,科兹洛夫同志的身体非常好,怎么会突然脑出血呢?”赫鲁晓夫情绪非常激动的自语了一番,然后突然问道,“谢米恰斯内呢?为什么他不在这里?”

    “主席去保加利亚考察了!”谢洛夫一愣,然后和赫鲁晓夫身后的谢列平交换了一个眼色回答道,“我也是刚刚回来,在开完克格勃主席团会议后,接到了第二书记生病的报告!”

    “在关键的时刻不在首都,他真的不适合做安全主管!”赫鲁晓夫低声嘟哝了一句,问道,“科兹洛夫同志的情况怎么样,现在能不能进去看看。”

    这句话被身后的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听到,两个人的脸色都是一变,勃列日涅夫的神色马上恢复正常,眉宇中透过一闪而逝的思索。谢列平则马上恢复平静,当做没有听见。

    “可能要等诊断完毕,我们还是要听从医生的意见,所以我建议等等吧!”不卑不亢的把自己的话说完,谢洛夫让几位苏联国内的巨头坐下等待。

    过了一会,主治医生从病房内出来,对着几个人介绍了科兹洛夫的情况,面对苏联有数的几个大人物,救治科兹洛夫的医生也没有把话说满。

    “我想进入病房看看科兹洛夫的情况!”赫鲁晓夫身为第一书记,他想要这么做医生自然没有拦着的意思,取得了医生的同意后,谢洛夫也跟着几个人一起进入到了病房当中。

    科兹洛夫一头白发,面色十分坚毅的他此时躺在病床上紧闭着双目,看起来少了一些激烈多了几丝柔和,科兹洛夫是一个行事风格十分强硬的人物,妥协就很少出现在这位第二书记的工作中,哪怕是面对赫鲁晓夫,他也是中央主席团当中唯一一个敢于正面对抗的委员。面对赫鲁晓夫的指责,其他都都很少反驳,更不要提对着干了。

    科兹洛夫与苏联军事工业集团的实力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强硬的外交内政路线的代表者。自赫鲁晓夫粉碎“马、卡、莫反赫集团”后,科兹洛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二书记,成为苏联党的二把手。

    由于科兹洛夫与以列宁格勒为主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联系密切,而赫鲁晓夫的几乎各项改革措施为垦荒而加大对农业的技术设备投入、工业和建筑业的改组、裁军和发展火箭核工业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科兹洛夫的地位上升很快。

    在很多事情上,科兹洛夫都给予了赫鲁晓夫巨大的支持,有科兹洛夫支持的赫鲁晓夫,地位是非常稳定的,虽说两个人的脾气都很冲,冲突时有发生,但一旦赫鲁晓夫出国,仍然非常信任的让科兹洛夫代替自己处理苏联的事情。

    “科兹洛夫在装病,该打起精神来去上班了。”赫鲁晓夫看了一会昏迷在病床上的科兹洛夫忽然说道,这让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十分疑惑。

    “第二书记需要休息,第一书记同志,我们还是不要打扰他休息了!”谢洛夫出言安慰道,赫鲁晓夫用沉痛的目光看了谢洛夫一眼,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道,“勃列日涅夫同志、谢列平同志,你们先回去,一会儿谢洛夫会陪同我回克里姆林宫……”

    因为科兹洛夫的事情,赫鲁晓夫似乎心情有些低落,“我已经快七十岁了,国家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处理,最近开始我有时候会考虑退休的问题。其实我明白,美国对苏联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认为科兹洛夫作为接班人不会出现问题,而且他的年龄不大,足可以工作十几年,没想到竟然出现这种事情!”

    赫鲁晓夫露出退休的念头已经不是个秘密,在很多私下场合他都表达过这方面的言论,只不过没有人敢当真,从苏联的这套体制上来看,第一书记几乎有着无法制约的权利,哪怕是戈地图在这个位置上,其他反对者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对力量。真正下克上政变成功的,只有不动声色的勃列日涅夫,要知道勃列日涅夫的准备时间长的吓人。

    “也许第二书记的身体会好的,等他醒来才能做出评估,说不定我们想象的很严重,但实际上没这么严重呢?”虽然是这么说,但谢洛夫也知道,其实这些话仅仅能起到安慰的作用,现在他只是把赫鲁晓夫当做一个普通的老头进行劝解。

    把赫鲁晓夫送到克里姆林宫,谢洛夫便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当中了。最乐观的估计,风平浪静的时间可能只剩下两个月了,一旦科兹洛夫的状况确定不能恢复,赫鲁晓夫就会从剩下的中央主席团成员中挑选接班人。

    年龄上合适的人并不多,至少岁数太大的人赫鲁晓夫是不会考虑的,那么其实剩下的人当中几个比较合适的人就这么几个,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和中央书记波德戈尔内,这三个人就是赫鲁晓夫下台之后的苏联三驾马车,分别成为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在七十年代中期之前,这三个人还算是贯彻了集体领导,直到力量对比开始失衡。

    如果赫鲁晓夫在执政个五年,这份接班人名单上面会加上一个人,中央书记、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谢列平。而且谢列平的排名会大大提升,因为五年后前面的人岁数已经六十多,而谢列平的年龄则刚刚到达五十岁,这个年轻正好。

    “希望自己的老大不要犯糊涂!”谢洛夫低声自语道,他可是知道谢列平的积累其实还不够。但目前虽然谢列平比前面几个人都劣势,但只要赫鲁晓夫还在执政,谢列平是有时间追赶的。。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各自的朋友() 
随后几天中,赫鲁晓夫带着儿子谢尔盖赫鲁晓夫几次看望已经醒来的科兹洛夫,但每次回来的时候都难掩失望,赫鲁晓夫已经得知,科兹洛夫的身体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地步了,也是就是说高强度的工作科兹洛夫不可能继续胜任。

    谢列平的家中,借着这次季库诺夫升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机会,几个人再次聚聚一堂,和以往相比,这次他们的神态都严肃了很多,没人会想到身体一直不错的科兹洛夫忽然之间就不行了,这件事非常有冲击力,足够让他们这些人认真的讨论。

    叶戈雷切夫、季库诺夫、谢洛夫还有刚刚从保加利亚回来的谢米恰斯内都默不作声,他们都知道谢列平有事,就是对科兹洛夫的病倒之后的后继影响。科兹洛夫的身体明显不可能履行第二书记职责了,赫鲁晓夫一定会找人代替科兹洛夫的位置,那这个人会是谁呢?

    谢列平也知道,那个人肯定不会是自己,但具体是谁谢列平无法断定。索性他的朋友很多,从政府到党委再到安全机关,不缺乏很有才能的人帮助自己来判断。

    “是谁?什维尔尼克么?”谢列平经过短暂的沉默后首先开口道,“他是苏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席兼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监管着司法工作,第一书记对他非常信任。”

    “不太可能,什维尔尼克的年龄比第一书记都大,肯定不会是他!”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摇摇头说道,谢洛夫也点点头同意叶戈雷切夫的判断,苏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席兼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这个职务,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马上这两个部门就会合并,扩大职权后谢列平就是这个部门的老大,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同理米高扬也会因为不合乎标准不在考虑之内,

    “沃罗诺夫呢?也不像,沃罗诺夫元帅是军人,直接把一个元帅当做是接班人培养,似乎也不太合适,而且沃罗诺夫元帅比第一书记小五岁!”季库诺夫说着说着便开始摇头,否决了自己的判断,中央主席团不排斥有从军经历的干部,但如果是现役军人,或者大部分时间都在主持军事工作的元帅,做接班人似乎不现实。

    “你们觉得波利雅科夫、伊利切夫两个人怎么样!?”谢米恰斯内开始从谢列平的同事中筛选,波利雅科夫、伊利切夫两人和谢列平一样都是中央书记。

    “他们两个很忠诚于第一书记,仅此而已!”谢列平虽然没有多谈,但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上让所有人都知道,对于波利雅科夫、伊利切夫两个中央书记,他的评价也就是一般。

    谢洛夫他们对谢列平这种态度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都没有多说话,谢列平自己又提出了一个人选,问道,“有没有可能是苏斯洛夫?第一书记用苏斯洛夫做一个过度人物,在找时间物色目标,其实我本人更认为,柯西金的希望很大,柯西金和第一书记在经济领域上有共同语言,柯西金的希望很大……”

    “苏斯洛夫只管过党务工作,再者第一书记对他的态度很值得思考,他也六十一岁了,希望不大!”谢洛夫直接摇头道,“让很多干部对苏斯洛夫同志尊重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让同志们推举苏斯洛夫书记担任第二书记,同样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推举苏斯洛夫做第二书记?像是他那样生活?苏联的干部又不傻,怎么可能干出来这种事情?况且苏斯洛夫除了做过党务工作,什么都没有做过。也没有做过地方干部、更不要提主持过经济工作,主管意识、形态确实是一个大杀器,可党政军特苏斯洛夫的手都伸不进。

    地位在上下级明显的时候比较有用,但如果本身已经到了和苏斯洛夫同级别的地位,实权就非常有用了,勃列日涅夫后来接连收拾谢列平、波德戈尔内和柯西金。就留着苏斯洛夫,难道是害怕苏斯洛夫么?根本不是,留着苏斯洛夫只是因为,苏斯洛夫最多只能给勃列日涅夫造成小阻碍,只要勃列日涅夫不理他就行了,只要他把对于前几个人的功夫拿出一半,苏斯洛夫也承受不了。

    一只手撑着自己脖子歪着头的谢洛夫,缓缓说道,“其实年龄合适、主持过经济工作、又在地方主持过工作的人有两个,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中央书记、原来的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波德戈尔内!”

    “波德戈尔内的风格倒是很明显,勃列日涅夫?他的才能很一般!”谢列平有些不太相信的说道,“第一书记会找一个中庸的人做第二书记?不太可能吧,勃列日涅夫根本没什么值得特别诉说的功劳,就像个跳舞的芭蕾舞演员……”

    自己老大这态度简直让谢洛夫有死的心了,怎么除了自己都觉得勃列日涅夫人畜无害呢?斯大林当初是最强的那个人么?不是,他前面不说有红军创始人托洛茨基、连布哈林、加米涅夫这些人都比他排名高。赫鲁晓夫前面还有贝利亚、马林科夫、斯大林刚死的时候赫鲁晓夫在苏联的排名才第五。

    两个先例已经在前面,怎么到了现在还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会是一个老好人呢?

    “他们两个人的资历绝对是够的,尤里说的对,舒里克,第一书记很可能从这两个人当中挑选出来一个作为第二书记!”叶戈雷切夫想了一下认真的说道,“才能是不重要的,勃列日涅夫要是真的作为第二书记反而是好事,有我们更大的活动空间!”

    叶戈雷切夫的前半句话让谢洛夫频频点头,果然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水准不是盖的。下半句直接让谢洛夫有了日狗的冲动,就这个水平也能做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难怪后来被勃列日涅夫撵出国做大使去了。这就是前任外交部长谢皮洛夫的下场。

    人家勃列日涅夫种田比你们厉害多了,怎么一个个都认为那就是一个温和的老好人。就算是老好人,谁告诉你一个长者就没有能力收拾你们的?

    勃列日涅夫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他是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有长时间在州委和加盟共和国党中央任领导的工作经验,是新一代领导人中资格比较老的。

    无论是在中央、在地方、还是在军界高层领导中,他都有不少故交老友占据着重要职位。勃列日涅夫和军方的关系非常好,唯一这点比他强的科兹洛夫已经瘫痪了,现任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卫国战争时期就是勃列日涅夫的首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华沙条约国联合部队总司令格列奇科元帅和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更是与勃列日涅夫早就建立起深厚情谊的战友;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总监察长莫斯卡连科元帅,曾与勃列日涅夫并肩打进布拉格;他的大学同学和同事格鲁谢沃伊现在是莫斯科军区的政治部主任

    除此之外,勃列日涅夫在领导集团中的人缘也不错。他给人的印象是沉稳、敦厚、随和,不像老谋深算的政客那样阴险狡诈,也不像政治强人那样咄咄逼人。弱者感到他很可靠和安全,强者认为他好摆弄,不会形成威胁。何况以他现在在党内的实际地位,由他接任第二书记更自然,也更顺理成章。

    “如果都是这种认识,我觉得这艘船迟早会翻,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么?”谢洛夫不知道谢列平他们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但如果这些人总是这么考虑问题,那失败是早晚的事情,有谢洛夫的加入只是坚持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

    稍晚的时候,谢洛夫也在自己家中接待了两个客人,三个人一直深谈到了深夜,谢洛夫才把自己的两个朋友送走,“从第二书记生病的问题上,我们的保卫工作似乎有点问题,所以要着重在这方面进行改进,这点你们两个的工作就十分重要了,克里姆林宫是联盟的心脏,不能出现一点问题,有什么问题记得向我报告,向我!”

    谢洛夫着重强调要向自己汇报,而不是向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汇报,换来了两人肯定的答复。谢洛夫的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司令切卡洛夫少将,另外一个是赫鲁晓夫卫队的队长格奥尔加泽少校。

    在赫鲁晓夫粉碎马林科夫的时候,当时克里姆林宫卫队的立场比较值得怀疑,那时候整个部队都被换血,当时正好是谢洛夫在进行这项工作,整个克里姆林宫的卫队都是谢洛夫挑选的,那时候他就在准备这方面的工作,为了防止赫鲁晓夫被锁在克里姆林宫中无法调动支持自己的力量,谢洛夫还专门开辟了一条备用联系线路,这点连谢米恰斯内都不知道,为的就是防止赫鲁晓夫被政变。。

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胡佛的信() 
第九总局,肃反工作者称为九号,一般称为警察管理总局,从人们口口相传中,很多人把第九总局和有秘密警察总局之称的第五总局弄混,但实际上这个警察管理总局是专门应对苏联干部的保卫机构,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切卡洛夫少将,赫鲁晓夫卫队的队长格奥尔加泽少校都经过第九总局的选拔,现任第九总局局长契卡洛夫四十三岁,军衔为少将。

    克格勃警察管理总局对苏联所有中央委员进行保护,上到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下到地方州委书记卫队部门的士兵,都由第九总局进行选拔。在苏联,只有经过第九总局的严格挑选,热内可靠的人,才能携带武器接近苏联的领导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