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是事实!”谢洛夫摸了一下下巴,认可了尼赫鲁的话。谢洛夫当然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中国占领的土地已经远远超过了争议的面积。当然这不重要,宣传是可以调整的,过不了两年,占领的土地就会变成中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那里的民族和中国有没有关系,这不重要,反正都是黄种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的兄弟姐妹欢乐在一个国家里面生活,这不是很好么?至于到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是六十个还是七十个,过二十年就知道了。

    苏联这套民族政策,也是没有办法的产物,帝俄的领土超过两千四百万平方公里。不论列宁承认不承认,那些民族确实早就存在当地的土地上。帝俄崩溃后苏联要想尽可能保存帝俄遗留下的领土,只能创造出来这么一套民族政策,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唯一的一个脑残的地方,就是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作为一个民族划分出来,按照中国的标准划分,这两个民族绝对不会出现。至于哈萨克、阿塞拜疆那些民族,他们早就存在在当地。

    “要不以后合并成斯拉夫族吧?乌克兰那个地方不搞定,睡觉都睡不安稳!”谢洛夫魂游天外,白白浪费了尼赫鲁的一番苦口婆心。

    “相信苏联和美国也知道,一旦印度度不过这次的危机,不结盟运动就会瓦解,这对美国和苏联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中国可能会取代印度的地位。”尼赫鲁对着谢洛夫和丹尼尔两个人说道。

    两人都对尼赫鲁的看法表示同意,不过心里面怎么想就不知道了。谢洛夫不得不说,尼赫鲁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因为他这种担心在五十年后已经成为现实了。中国已经成功把印度从代表第三世界国家的候选人上挤下去。

    实际上这次战争之后印度的威望就在消失,加上六五年后印尼开始亲美,埃及亲苏后期亲美,几个不结盟运动的领导国家都加入到了冷战的行列中,要不是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冷战在持续个二十年,早就没人记得这个第三、股势力了。

    这个运动就是笑话,二十一世纪不要看中国口号喊得响亮,其实中国只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所有国家都知道中国深刻的参与到了冷战当中,以后也不会成为不结盟的领袖,但这不耽误中国总是代表第三世界国家,而第三世界国家总是被中国代表的局面。所以说这种逆历史潮流的运动,还是早点结束比较好。

    作为这次美国和苏联过来处理战争的两个人,谢洛夫和丹尼尔必须要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双方主要交战地区在印度东北部,而苏联空降军在新德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孟买。两国面对着在古巴危机之后的首次合作。

    “好吧,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也可以和美国人合作一次,但只有这一次,不过不是涉及到了印度和中国,美国人休想!”谢洛夫一边嘀咕一边伸出了自己的手。

    对于如何制止继续战争,谢洛夫其实早就有备案了,这在第二天美国和苏联武装力量的军官见面会上提了出来,谢洛夫对着从孟买赶到新德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西里古里走廊的关键点,在于锡金!”。

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锡金开始() 
在后世,锡金王国已经被吞并了,印度也成了二战后唯一一个成功吞并独立国家唯一者,但在一九六二年,这个在世界屋脊上的小王国还存在,没有遭到来自于印度的灭顶之灾。当然其实现在印度对于锡金的控制已经算比较严密了。

    锡金被称为“山顶王国”,国旗四周的红边象征这个国家周围由巍峨雄壮、起伏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环绕;法轮是佛教的圣物,既表示锡金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又象征世间万物轮转相传,繁荣进步。佛教不是谢洛夫对这个小王国升起好感的理由,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让谢洛夫认识到锡金价值的理由是,这个小王国重要的位置。

    战略地位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个小王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小国家会成为脆弱的平衡者。因为锡金的位置就在西里古里走廊的正中间,正是这种重要的位置,才让印度下定决心吞并锡金。

    后世因为印度本土和印度东北部脆弱的联系,所有联系都要通过西里古里走廊来进行,为了改变这种随时被斩断脖子的劣势,印度开始着手准备吞并锡金的步伐。不过现在么?整个印度东北七个邦全部被占领,印度想要吞并锡金也只能起到一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但现在锡金王国仍然是有价值的,摊开中印边界地图的谢洛夫,伸出手指出锡金的位置,看着在场的美苏军官们,用英语和俄语分别说了一遍,“你们都是军人,相信看一眼就明白锡金的重要性到底在什么地方?”

    谢洛夫当然不让的开始给在座的美苏军官介绍应该介入的关键点,让一个苏联人在滔滔不绝的教做人,骄傲的美军军官当然心里是不服的,但也只能是心里不服。不要看谢洛夫是一个安全干部,但他是有军衔的,上将军衔,所以他说话,这些在场的美苏校级军官都必须听,因为这是国际惯例。如果一个非洲小国的总司令是大将,哪怕他手下只有两三万部队,谢洛夫见到对方一样要首先敬礼,口称长官。

    不过一般比苏联军衔还高的国家并不多,可能这个年代的中国可以,别的国家就不行了。

    谢洛夫说完后,所有在场的美苏军官都认可的点点头,这倒不是谢洛夫是个多么专业的军人,有多么的高超的战略眼光,而是锡金的重要性根本就不需要多么专业的眼光就能发现,可以说只要是个普通人拿着地图都知道锡金有多重要,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国这次战争期间。

    所以提到锡金的时候谢洛夫是非常自信,就好像他非常懂战略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就像他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也是这么自信。

    “好了,谈谈你们的看法吧!不管是我的同志还是我的敌人,这次我们怀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在联合国框架下制止继续冲突,阻止两**队继续战争。”谢洛夫睁着眼睛说瞎话,全然忘记了就在一个月之前,自己是怎么在联合国大会上发出战争威胁的。

    不过不要紧,苏联作为谢洛夫的祖国,可以允许谢洛夫多犯错误,就和美国人一样。国家的国力越强大,作为个人就越有犯错误的空间。就是这么现实,如果苏联公民想要娶一个阿拉伯老婆,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和后手中国人往往负担不起本国女人的过礼,往往退而求其次找东南亚老婆,这很正常。

    “谢洛夫将军,那么对于这次行动的安排,我希望你有公正的态度进行安排!”说话的是一个美国中校,他是这次美军登陆的海军陆战队团长,美国这次调集了一直两千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加上五百名空军飞行员,而苏联则是进来了一个空降兵旅,人数有六千人。

    因为谢洛夫的军衔比较高,考虑到美国和苏联恨不得对方马上去死的关系。美国人还真的害怕,谢洛夫用军衔接管话语权后,把美国人给坑了,众所周知美国人陆地上面对苏联和中国都没什么信心,这次面对的是中国人,合作者竟然是苏联人,他们更没有信心了。

    简直给我惶惶大阿妹你看丢人,美国大兵不是应该我来我战斗我征服嘛?怎么这次一副随时要见上帝的表情?天理良心,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谢洛夫这次一点都没有坑美国的打算,美国就是再吊也不可能在这种世界屋脊上投入太多的军事力量,既然不会投入太多,那坑起来有什么意思?还是越南比较适合做帝国主义的坟场。所以说美国这些军官们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伤害了谢洛夫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的感情。

    作为回报,未来如果美国踏入越战的泥潭,谢洛夫一定会卖肾援越,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场合才值得他动手,到时候让美国人知道什么叫中苏合作。

    除非美国人从本土运过来一个上将,不然的话,这次行动就必须听谢洛夫的。如果认为谢洛夫有独裁的倾向也没关系,可以民主选举,苏联空降旅有六千人,美国海军陆战队团才两千多人,还是苏联赢。

    “将军,我们空降过去么?”叶格罗夫上校一脸坚毅的询问道。

    “我们要走过去?因为那边的地形比较复杂,具体的事情让印度国防部给我们进行安排!”谢洛夫直接否决了叶格罗夫上校的建议,他之所以在新德里这种大城市空降,完全是为了给印度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专门选择了新德里的平房区作为空降地点,但就是这样现在还是有几十个空降兵在医院修养。

    城市伞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为了节目效果谢洛夫也认了,不代表他还会在地广人稀的世界屋脊再来一次,在那里作秀也没人能看到,得不偿失。

    “我们的目的是前往锡金王国,具体补给由印度国防部安排,当然了,如果各位觉得各自的国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回去请示自己的长官。”谢洛夫最后说道,“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将在明天出发,争取在美国感恩节之前结束这场战争。下去准备吧……”

    听见谢洛夫的话,有好几个美军军官浑身一哆嗦,感恩节前结束这场战争?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吉利呢?他们当然不知道,谢洛夫是故意这么说的。借着麦克阿瑟的名言羞辱一下这些自视甚高的美国佬。

    “真希望美国人不适合高原气候,因为缺氧多挂几个。”带着这种碎碎念,谢洛夫结束了美苏军官的见面会,这次见面会算是初步的让美苏的部队一起行动。

    当然他也不是为了什么公平和正义,要知道苏联的士兵比美国士兵的人数多很多,他完全可以用抽调一个团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一起行动,然后让剩下的苏联士兵去干别的事情,事实上他正在准备这么干。

    比起这种不擅长的东西,还有一个更加擅长的场合正在等待着他,地点就在苏联大使馆当中,苏联大使馆因为工作比较多,而且一直受到苏联安全部门的重视,所以一般都比较大,找到一个开会的地方并不难,只不过隔音不太好,索性这是可以克服的条件。

    在会议室懒洋洋靠在椅子上的谢洛夫,正在看着手下肃反工作者带来的计划,不愧是老牌肃反工作者,大清洗的直接执行人,想的东西就是比他这个新兵蛋子要周全。

    “不错,老同志们经验丰富,说的话很对!国内和国外的情况是不同的,我早先的看法确实忽视了印度的客观条件。”翻了几下文件的谢洛夫,直接对着这些岁数都能做他爹的老头子道歉。当年苏联可以进行大清洗,是因为内务部的全力运作,几十万内务部工作人员的成果,就算是这样也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而印度没有这个条件,谢洛夫带来的肃反工作者有三百人,里面还有一百多个新兵蛋子,对于整个印度东北部来说,这个力量太小了。

    “所以我们的意思是,不需要进行那种彻底的肃反,只需要挑动一下情绪,清除掉很少一部分人,造成恐慌,让印度本土的移民逃离东北部就可以了。”一个上校军衔的老头子面色严肃的说道。

    “嗯,去办吧!我相信你们的能力!做好先期调查后,我到时候告诉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至于地点么?首先从锡金开始……”谢洛夫轻松的挥挥手,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那么这次行动中,有多少名额?”另外一个老头子从旁边问道。

    “不过是一次小行动嘛!不用这么认真!”谢洛夫歪着脖子想了一下道,“名额就定在一万人吧,你们每个人有三百人的名额,如何在美国人眼皮地底下行动,这考验你们这些老同志的能力了?”

    “小事一桩!”几个最前面的老头子对视一眼,信心满满的说道。谁说肃反一定要亲自上阵?本质上不过是清除一次印度势力而已,完全可以借助当地民族的手开始,至于理由,民族觉醒这个理由够不够高尚?。

第三百七十二章 终极任务() 
“我不要求你们做的多么出色,这次的工作呢?就算是把你们的这些能力教给后辈吧。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有些忘记肃反工作者是怎么做事情的了,不是说他们不够好,而是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这点你们老同志有,而我们这代的年轻人没有!”谢洛夫拍了拍几个老头子的肩膀,很是认真的说道。

    杀多少人,不过就是一个数字,后面是几个零的区别而已。印度东北部又不是苏联的地方,谢洛夫可以任由他们去闹。至于工作做的干净不干净,其实也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把这种震慑力传承下去。真实历史时空中的八一九政变,当时云集了苏联史上最强大的政变阵容,克格勃、内务部、国防部全部到齐了,竟然落下了像是笑话一样的结果。问题出在哪里?那几个部门的领导人连自己的部门都指挥不动了。

    现在在谢洛夫面前的几个老头子,看起来算是精神不错,身体健硕。但头上花白的头发和脸上的褶子已经证明,这些肃反工作者已经老了。这不是特例,而是他们真的老了。挑出来的这批人还算是身体不错的一批。如果谢洛夫再晚一点,没有正视这个问题,等到这些人都死了,就真的找不回来了。

    “谁说现在的克格勃没有这种特质,第一副主席你不就有这种特质︽么?我们的联盟由你保护,是非常安全的!”说话的是老头子们当中最高军衔者,少将安多罗夫。

    “可我只有一个人,一个人是形不成一个保护网的。这点你们这些老肃反工作者比谁都明白,我们的力量来源于集体,是几十上百万肃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战斗过,我们骄傲过,而现在,我们蛰伏过。”谢洛夫冷峻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只是一个人,根本担负不起这些老肃反工作者的期望,集体的力量才是力量源泉,人总就是一种群体动物。

    关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其实不需要谢洛夫进行太多的过问,虽然这个群体一部分年轻人是初哥,可是他相信这些老肃反工作者知道怎么做,又不是第一次了,虽然距离上次已经过了快三十年,可这些人又不是老年痴呆,仔细想想肯定能想起来如何进行这种工作的,如果真的忘记了,请想想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标语,嗅出并铲除叛徒……

    比较让谢洛夫关心的事情在于,锡金的环境,当地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和苏联国内大部分的地貌都有所不同,补给是个问题,这对于苏联还是美国都是如此。除非直接空投,不然这种令人绝望的道路条件,始终是一个难题。

    “如果中国同志们条件允许的话,希望你们可以和占领印度东北部的中国同志们联络一下,最好就地解决补给问题。要是还不行,也可以让锡金王室解决一部分。作为交换,我们可以在某些地方给予王室清除印度势力的暗示,不过不要太明显。”眯着眼睛的谢洛夫进行最后的布置,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部下在缺乏后勤的状态中工作。

    美国在附近是没有基地的,不论是从海湾地区还是东南亚,运输的距离都比较遥远。苏联本土虽然更近一些,但也要考虑其中的成本问题,毕竟苏联的经费比不上美国人。

    印度东北部地区,并非是高原地区,其实那个地方的海拔不高,大部分是平原地带。以农民作为主要兵员的中国士兵,应该不缺乏从平原地带获得补给的能力。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种地。

    面子这个问题在谢洛夫看来是不重要的,作为克格勃的主管他只会在乎成本和利益的问题,在某一个地区遇到困难?那就看这个地方有什么是可以借助的地方,不管对方是谁,该求就求,这有什么?苏联老大哥的面子问题和补给问题哪个比较重要?中央委员想的是前者,而安全主管想的是后者,他谢洛夫又不是中央委员,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想到后者。

    有求于人就和看自己能帮助对方做到什么,谢洛夫几乎来到印度之后每天都和在中国的安德罗波夫联络,善意这方面他做的已经够了。他一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亲自出面做共谍,把印度方面的准备和动向告诉中国,这还不够么?另外一个助力是锡金王室,锡金王室看不到自己面临吞并的危险?他们傻么?

    锡金的问题在于,他们这么小一个国家,在单独面对印度的时候毫无反抗之力。曾经锡金把希望放在过边界冲突战胜印度的中国身上。但实际上锡金的期望注定成为泡影,原因很简单,中国实力不够,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弱的一个方向,比西北地区还要弱。中国根本无法保证锡金的安全,印度虽然在东北地区也比较弱势,但终归还是比中国强了不少。

    更何况印度和中国,对锡金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中国来说锡金只是一个小国,有或者没有,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对于印度这个问题就是很大了,锡金关系到了印度东北部的生死存亡。

    现在锡金的战略问题,和本来的历史有了一些变化。因为印度东北部已经失去被占领,某种意义上西里古里走廊的问题已经消失了。地方都丢了,留下一条通道又有什么用呢?

    锡金的价值开始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现出来,那就是锡金成了中印两国对峙的最前线,东边是已经占领印度东北部的中**队,西部则是接壤印度本土的地区。换句话说,处在中间的锡金,像是一块跷跷板的支点,很危险也很安全。

    送走安东罗夫少将的一批肃反工作者,谢洛夫还要考虑下一部分的行动计划,那就是这次的中印战争他到底得到了什么,虽说苏联没有在公开场合给予中国支持,但在中国的安德罗波夫加上谢洛夫在新德里,已经在这个问题上给予了足够的善意。就算是中国不领情,认为苏联不给于公开支持是不对的,应该也不会让双方关系继续恶化,怎么说他谢洛夫这段时间的共谍也不是白当的,没功劳也没有苦劳么?

    “谢洛夫将军,空降旅旅长叶格罗夫上校来了!”这个声音让发散思维的谢洛夫回过神来,说道,“让叶格罗夫上校进来吧,我们的指挥官一定是有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