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勃烈日列夫和柯西金分别作为党的领导人和总理取而代之。十一月,部长会议主席团讨论了控制论的方案。这一提案遭到了政府机构的强烈反对。而这些机构原本应该参与这一方案的实施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的思想有颠覆经济领域内现有的权力层级的威胁:通过计算机中心收集信息会挑战中央统计局的地位,而自动化计划则会削弱国家计划委员会对最高级经济决策的垄断。

    不是直接反对控制论的改革。而是开始减慢和阉割这一计划,这完全就是勃列日涅夫的风格,通过每次会议消除对手一点权限,最终把对手弄成光杆司令。不论是谢列平、波德戈尔内还是柯西金,最终都倒在了切香肠战术之下。

    类似于这种巨大的计划,首要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资金,对于克格勃和谢洛夫来说,必须要赚钱支撑得起这种计划,而且这种计划还不一定有回报。本来谢洛夫曾经对历史上的三进制计算机有过很高的期待。最终还是表明二进制的计算机更加适合全球的网络,但就算是如此他都没有把研究三进制计算机的专家放弃,而是转而支持研究三进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

    “简单来说,还是钱的问题,是时候去印度挖金庙了!”谢洛夫使劲攥着手中的钢笔,把海外剩下的资金拿回来投入到其中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谢洛夫无法解释为什么突然又多出了这么多钱,搞不好会掉脑袋。既然活钱不能用,那么就要在死钱上打主意了。

    最近谢洛夫都是在卢比杨卡住,瓦莉娅领着那个白俄罗斯的小姑娘斯塔西亚娜回基辅了,看来这个小姑娘很得妻子的欢心,恨不得天天都带在身边。

    第二天,谢洛夫继续迎来了科斯基托夫上校的课程,不过又多了一个人,一个看起来不到四十岁的学者,从气质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那种专门做研究和理论的专家级人物,这个人是科斯基托夫上校的朋友,比自己大四岁,叫格卢什科夫。

    谢洛夫能和格卢什科夫比较的只有职位和权利,如果老婆漂亮也算是优势的话,这点谢洛夫倒是非常有自信,苏联比自己老婆漂亮的毛妹理论上是存在的,但估计也不会太多。

    剩下的地方么?谢洛夫必须承认瓦莉娅的很多话非常正确,从实打实的知识掌握程度来讲,这些基础知识谢洛夫真的只是一个苏联初中生的水准,就不要和现在已经在控制论研究中已经很有名气的格卢什科夫比较了。估计对方又是一个拿奥林匹克数学当一加一打发时间的变态。

    通过格卢什科夫的自我介绍,谢洛夫就知道自己估计的一点错没有。物理数学博士、乌克兰科学院院士,作为一个科学家三十多岁的年纪真的相当可怕。能在苏联把数学读到博士的地步,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怪物。

    对于统计物理学、量子点动力学、弹性理论和液体动力学、数学分析、连续介质力学这种书籍,谢洛夫对它们的认识仅限于认识上面的俄文字母,至于要打开读一读一里面的内容,对不起,这根本不可能,苏联的奥数他都不会做,如果是小学的倒是可以试试,大概在上辈子的九岁左右,谢洛夫曾经在学校的奥数上得过第四名,奖品是一个定价两毛钱的课本。

    上辈子早早到达巅峰的谢洛夫很快就坠落了,那是他人生唯一一次觉得自己也是一块学习的料,可持续的时间却是这么的短暂。

    “你好,格卢什科夫同志,你是乌克兰人?正好我的妻子也在基辅工作,他叫瓦莉娅!”谢洛夫伸出了自己的手表示善意,这种待遇可不多见,希望对方不要得寸进尺在自己面前玩学术霸权,不然的话目前卢比杨卡内部监狱可是有很多空床位。

    “瓦莉娅,就是那个人民教育部的副部长?算是个还算努力的小姑娘,瓦莉娅的底子是差了一点,但从努力的程度上来讲还算不错!”格卢什科夫一愣表示自己认识谢洛夫的妻子,还送给过这位副部长一份初级教材。格卢什科夫给予瓦莉娅的评价是一个努力的女人,掌握的知识作为一个干部也够用了。

    “瓦莉娅是我的妻子,希望格卢什科夫不要当着她丈夫面说这个问题。我的妻子只有我能说!”谢洛夫冷着脸提醒着这个数学家,不要忘记卢比杨卡是什么地方。

    短暂的冷场被科斯基托夫上校劝解过去,格卢什科夫作为科斯基托夫上校的朋友,两人都是控制论的倡议者,正好格卢什科夫来到莫斯科做学术报告,科斯基托夫上校才把自己的老朋友拉过来看看这位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对控制论的看法。

    “谢洛夫同志对控制论竟然也有自己的看法,我的朋友也和我说了你对控制论不看好的原因!”格卢什科夫把科斯基托夫上校昨天和谢洛夫谈论的问题又说了一遍。

    谢洛夫点点头道,“与其你们控制论的研究者把这套理论放在保证计划经济上面,还不如不要提代替计划经济委员会和中央统计局职责的方面,转而采取另外的手段!”

    “那么谢洛夫将军,你认为有什么东西可以比代替计划经济体系呢?”格卢什科夫问道。

    “所有层级的信息管理系统从单个企业,到基于部门的部委系统和区域节点,直到政府的最高层级连起来,组建全国经济的会计、计划和管理信息的全国性自动化收集和处理系统联系起来,不但仅仅在政府层面这么做,这套网络应该包括全联盟、甚至华约和全世界!至于他的名字……”谢洛夫忽然愣了一下道,“英特耐雄纳尔网络,英特网……”。请访问

第二百六十章 控制没有论() 
英特耐雄纳尔、国际**思想,用这个名字再好不过了,不论是从名义上还是在宣传上面都是一个非常贴切的东西。当然推广这种计算机网络困难是非常巨大的,最大的阻力不是别人,而是苏联中央主席团、书记处、民族院和部长会议下属的各部门,这些部门加在一起足足有将近一百个。

    冷战时期苏联有计算机网络的存在,但没有形成一个扩展到全联盟的网络,阻力就来源于此,每个部门使用的计算机都是和自己部门的机构联网,甚至计算机的软件为了保密还是专门定做的,可以说每个部门的计算机都是不同的。各部门的这种态度让苏联在前期的时候发展计算机的历程上不但没有落后,反而在某些地方比美国更快一点,但就像是苏联很多工作的历程一样,到了后期助力就变成了阻力。

    身为一个对计算机网络不是很了解的普通人,谢洛夫最为直观的感受体现在一个方面,那就是如果苏联能比美国更早的把英特网推广,那很可能会扭转目前宣传不利的局面。新技术会打破美国人的舆论优势。作为一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他还能看到一点,打破美国人的舆论优势当然不是要取得平等,而是要把这个舆论优势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可以说身为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谢洛夫,比格卢什科夫院士和科斯基托夫上校这种专家更加对控制论感兴趣,技术的进步会让克格勃这种部门更加的如鱼得水,毕竟克格勃不只是个情报部门,那只是克格勃的一部分工作,对目前的克格勃还是苏联警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网的出现会让克格勃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格卢什科夫院士和科斯基托夫上校不会想到,他们今天的谈话会让克格勃整个部门成了控制论学者的强援,当然克格勃的支持不是白来的。在对本部门内部的安全干部提这件事的时候,谢洛夫主要提的是对全联盟的监控能力大大提升,这自然是让每一名安全干部最为激动的事情。做这一行的肃反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这个世界在自己的眼中没有秘密。

    “建立英特网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各部门独立的计算机定制,不然就会变成一个个的局域网,这也发展不出来英特网的优势!”谢洛夫给两位控制论专家描绘了一下远大的场景。种种的好处就好像是他亲眼见过一样。他当然亲眼见过,还差点就变成了只要一根网线就能生活的宅男。

    “这很困难,几年内可能都没有进展,各部门的利益都不同,劝说他们也需要时间!”谢洛夫无奈的耸耸肩希望这两位专家做好心理准备道。“就算是知识分子阶层也肯定有非常大的反对声浪,没准他们会认为克格勃准备利用这个网络来对全社会进行监控。”

    这些人的担心并没有错,如果不是为了对全社会进行比较方面的监控,克格勃自然还是会支持英特网的建立,但绝对没有这么热心。就算是谢洛夫也是如此,未来英特网在苏联诞生的话,可以预见克格勃的第七总局和第八总局的权利和重要性将大大提升。和现在的第一总局和第二总局,不会成为辅助性质的机构。

    三个人谈了整整一天,谢洛夫用我大苏联自有国情在此打消了两人比较理想化的想法,从技术和资金再到部门之间的利益。没有十年都无法解决。从技术上讲总不能只造出来一批电子管计算机然后马上淘汰吧。美国人可以这么干,人家有钱。苏联要是这么干不是闲的么。

    送走了两人谢洛夫想了一下,给第七总局的局长打了一个电话,把隶属于军事管理总局的三进制计算机研究小组划到第七总局管理。至于苏卡切夫院士那群科学家就不用了,军农不分家,前世的祖国七套电视台不就是农业和军事频道嘛……

    “你对控制论很感兴趣?尤里!”新上任的内务人民委员,也是谢洛夫的老朋友、贝利亚一党的余孽阿厉克赛中将来到了第一副主席办公室,这几天谢洛夫和一群专家学习计算机知识整个克格勃都知道。

    “错,我对控制论没有兴趣,我对控制非常有兴趣!”谢洛夫在这位老朋友的面前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抬头直接对上了阿厉克赛可以洞悉一切的双目,这种目光是赞赏和同意。

    “一个真正的克格勃!”阿厉克赛不知道是在说谢洛夫还是在说他自己,或者都包括。

    一个真正的克格勃可以具备的最重要特点有很多。但最基本的特点应该是忠诚。赫鲁晓夫的改革目前最让谢洛夫能有的直观感受,就是苏联文化界的解冻,其实这方面的信息福尔采娃应该更早的感受到,这当然是有好坏参半。谢洛夫已经让卡德波夫少将严密注视这方面的动静,把最近对苏联颇有微词的知识份子记录下来,自由国度毕竟需要他们。这也是为了这些人好,在美国这些人可以骂的更加痛快。

    诠释克格勃的这种忠诚,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国家的敌人,而且是重量级的敌人。可惜的是现在没有马林科夫这种人让谢洛夫来表现克格勃的忠诚。从某种意义上谢洛夫也正在等待历史上的倒赫政变。

    当然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赫鲁晓夫正在和来访的古巴代表团相谈甚欢。估计会谈的结果就是苏联准备把整个古巴的制糖全部吃下。在旁边的安全干部不是谢洛夫一个人,还有另外一个强力部门的掌门人,这个人谢洛夫认识,自己原来的顶头上司,谢列平之前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现在的格鲁乌掌控者谢罗夫大将。因为彼得**夫和平可夫斯基案件,谢罗夫大将被调到格鲁乌做局长,但比历史上强一点的地方在于,谢洛夫提早发现了两个人所以没有造成巨大的损失,谢罗夫大将的命运没有历史上这么坎坷,至少暂时没有。

    “好久不见了,尤里!你现在已经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了,谢列平已经到了书记处工作,看来国家安全委员会迟早会落入你的手中!”谢罗夫大将看到了谢洛夫很是感怀的说道。这个年轻人连续破获彼得**夫和平可夫斯基案件,可以说自己离开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年轻人,另外一半的原因就是他和朱可夫元帅的私教引起了赫鲁晓夫的不安。他离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第三总局迅速成立成为打击朱可夫的利剑,而军事管理总局的局长就是这个年轻人。

    太年轻了,真是太年轻了!谢罗夫大将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谢洛夫年龄只有在卫国战争或者更早的时候才看到过。因为卫国战争的关系苏联的成年男子人口不足,很多年轻干部被启用,可像是谢洛夫爬的这么快仍然少见,只有同为阿塞拜疆崛起的谢米恰斯内才能压住他一头。

    “老主席,你好!”可以说这位前任克格勃主席的离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抓了彼得**夫,现在双方见面他本来以为会很尴尬。却没有想到谢罗夫大将没有多少怨恨。

    至于谢罗夫大将提及的接任克格勃谢洛夫则没有回答,第一谢罗夫大将错了,第二赫鲁晓夫就在森林中的别墅中,克格勃和格鲁乌的掌控者还是不要聊这些敏感问题比较好。

    格鲁乌是红军专门的情报机构,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和克格勃一样格鲁乌也有自己的全球情报网络,克格勃内部有很多关于格鲁乌的笑话,如果给世界的情报机构做一个排名克格勃当然是第一,格鲁乌就是第二。

    克格勃的最大敌人不是中央情报局、不是军情六处、不是联邦调查局、而是格鲁乌。

    克格勃的安全干部有一个必备的技能,能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一眼辨认出来一个格鲁乌的人。任何一个从苏联国内派出到外国的格鲁乌都会第一时间暴漏,发现他们的是克格勃。

    诸如此类的笑话充分的说明了克格勃和格鲁乌的关系,格鲁乌当中有一个常驻的中将作为克格勃对格鲁乌的代表,起到苏联的情报工作以克格勃为主的意思。历史上谢米恰斯内被勃列日涅夫收拾预兆,就是克格勃驻格鲁乌的代表突然死于军事演习。

    很快赫鲁晓夫和古巴代表团的交谈结束,一名卫兵出来对着两人敬了一个军礼道,“谢罗夫大将、谢洛夫中将,第一书记请你们进去!”卫兵的也觉得两人的名字有些拗口,说话的时候语气有些怪异。

    两人跟在卫兵的后面,穿过林间小道的积雪进去到了赫鲁晓夫的别墅当中。。请访问

第二百六十一章 阿尔法和信号旗()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份,除了晚上,一般情况下的气温已经没有那么不能忍受。赫鲁晓夫的这座林间小屋式的别墅当中更是温暖入春,很快把两人身上的寒意驱散。

    “克格勃和格鲁乌是苏联情报体系的全部力量,我的两位情报主管,谈一谈你们对古巴的看法吧!”赫鲁晓夫摸了一下自己的光头,似乎需要在古巴的问题上倾听一下别人的意见。

    两人分别站在赫鲁晓夫的左右两边,代表了两个苏联最为倚重的两个情报部门的态度。谢罗夫大将想了一下首先开口道,“从军事角度来讲,古巴的位置简直是对我们苏联战略的一个完美补充,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哪怕是什么都不做,都足以令美国人寝食难安……”

    “这个前提必须是古巴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府,相信美国人对古巴的敌视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就能达到目的!”谢洛夫补充道,“这是一笔非常核算的买卖,我们扶持古巴的每一分精力都能让美国人的封锁多出两分消耗,美国的新任总统是肯尼迪,这种为了选举而出现的总统,为了选举的胜利可是什么都做的出来……”

    谢洛夫的话中不乏暗中的警告,为了保持连任美国总统可能会做出出人预料的事情。这当然包括了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要是肯尼迪怂了,肯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声望,连任更是想都别想,因为美国的实力确实远比苏联要强大,肯尼迪这种建立在美国国力上的胜利保证了自己的威望,才会出现连任的可能,当然也同时出现了被暗杀的可能。

    谢洛夫两人分别代表克格勃和格鲁乌给了赫鲁晓夫自己的建议,这也是赫鲁晓夫心中的想法,对于古巴的价值赫鲁晓夫确实看的很重要,当然这个时候赫鲁晓夫还没有往那边运送核导弹的想法,但谢洛夫知道这个想法迟早会出现,有可能是下一分钟。

    赫鲁晓夫也考虑了谢洛夫的话。那就是古巴必须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政府,而现在古巴充其量是一个有着进步色彩的政府,想到这赫鲁晓夫心中暗道,“必须要加大对古巴的善意!”

    在目前这种世界的形势下。一个小国如果被美国敌视,那么亲苏几乎是一个必然选择。赫鲁晓夫相信只要美国不改变这种敌视,古巴很快就会成为苏联的一个重要盟友。

    挥挥手让谢洛夫两人出去,这种做决断的时候和两位情报头子在一起商量是不合适的,赫鲁晓夫准备等古巴代表团回去之后。在中央主席团开一次会议专门讨论一下古巴问题。

    回到了熟悉的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谢罗夫大将路过捷尔任斯基雕像的时候充满了感怀,两年前他还是这里的最高领导者,这次再回来的时候却成了客人。谢罗夫大将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出于什么心情接受了邀请,可能是怀旧吧,想要回来看看自己工作过的地方。

    “克格勃目前总局部门二十五个,全国机关人员一共二十万、内卫军、边防军加起来一共六十万人,海外隶属于克格勃的力量一共四万五千人,这个数字包括了一些军事力量和基地,比如埃及的阿斯旺和叙利亚的一些据点!”谢洛夫一边给自己的老上司弄咖啡。递给谢罗夫大将咖啡的时候还不忘了提一句,“咖啡是走私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卖给我们……”

    苏联的东西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便宜的东西特别的便宜,但有些东西有钱也买不到。就比如谢洛夫曾经在巴格拉米扬大哥那边看到的扳手,直接把价格定在了扳手上,其实苏联和后世的朝鲜也差不多处在同样的境地,那就是被封锁。

    一卢布可以买五十公斤西红柿、市场上的十公斤土豆、在公园里滑十次旱冰、在电影院看四场电影、五个蛋卷冰激凌和十块奶油雪糕、六块一千克大面包、五升散装鲜牛奶、喝三十三杯加糖柠檬汁。

    和朝鲜不同的地方在于,苏联有充足的能力进行反抗,并且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和盟国支持。把目前的对抗维持下去。但像是苏联和盟国都有没有东西就没办法了,比如谢罗夫大将手中的咖啡,向英美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