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神话-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费利克斯忍不住又赶紧将头转了过去,就看到了一副让他无比吃惊的画面。那白马体型高大无比,对着萧去病全力冲撞,其冲击力可想而知。可是那萧去病竟然毫不动容,伸出一掌,按住了马头!

    白马见自己竟然被一个人直接用手掌按住,不能前进半步,更加暴怒,发出巨大的嘶鸣,猛的一下扬起蹄子就朝萧去病踢了过去。

    萧去病右手立刻从马头上放开,一手一个,电光火石之间就将白马两只前蹄托住。就听见一声怒吼,萧去病双手一用力,脚下的鹿皮靴子一下破裂,陷进地里一两寸。双臂上扬,竟然托得白马整个人立起来。

    饶是知道萧去病力大无穷,这个时候所有安西军和葛逻禄骑士也都惊呆了,无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整个场面仿佛一下静止定格住了。费利克斯更是看得连心跳都忘记了:“我的上帝,唐人中竟有这样的英雄!”

    在所有的石化的表情中,萧去病双手一放,一弯腰,一低头,身体往马腹下面一钻,双手上举,托住整个马腹,一下就将这匹白马举了起来,向外掷去。

    那白马真发愣呢,就被举起来扔了出去。白马刚一落地,萧去病闪身跟了过去,抓住它的马鬃,脚下一蹬,翻身就骑了上去。

    白马一下反应过来,它还从未被人骑过,虽然它发现这个人很强,但它还是不愿被人骑乘。它立刻暴怒起来,一下人立而起,但萧去病抓着它的马鬃,夹着马腹就像长在它身上一样,纹丝不动;白马又开始不停狂奔跳跃,尥蹶子,甩动身体。但萧去病自小练习太极拳,听劲懂劲的功夫现在已臻化境,它的每一次用力都被化解掉。

    与此同时,萧去病竟然还空出一直左手来,不停轻拍它的脖子,眼睛也一直盯着白马的眼睛,脸上露出赞赏欣喜的表情。白马知道甩他不下来,长嘶一声,载着萧去病向来的方向狂奔而去,速度极快,转瞬之间就消失在黑暗中不见踪影。

    阿米尔江苦笑着跳下马,男人之前没有不争强好胜的,他原本想驯服这匹几百年都难得一见的马王。这样他就比萧去病多了一样好处,他的马比萧去病的好,但到头来发现还是比不过。这马除非打伤它,否则自己根本驯服不了,但这样一来对马又会产生阴影。

    看来,对萧去病自己就得服气。

    “阿米尔江,这白马萧校尉看上了,你让给他吧。”李二狗道。

    “不让能行吗?这白马已经是萧侯的了。不过他得拿几匹阿拉伯宝马跟我换。”

    “这肯定没问题,战俘押送到了吗?”顾小俊道。

    仿佛所有的事情都赶到了一块也似,阿米尔江正要回答,就听到从正东方向,一队骑士打着火把急匆匆赶来。几名斥候在前面带路,隔着老远就喊:“萧将军,圣上有旨。”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圣长安

    “原来是孙供奉,陛下有何旨意?”等到传旨中官来到近前,王承恩迎了上去,热情地问道。

    传旨宦官名叫孙六,和王承恩一样任职内供奉,孙六一看是老相识,着急地问道:“王供奉,寿昌县侯呢,圣上有旨,宣他即刻随咱家回京面圣。”

    王承恩道:“萧侯他驯马去了,你早来半刻就可看到,边歇边等吧。”

    穿过绵延六七里的宿营地,看到这么多随军使团,商队,这么多的战俘,这么多的驮载战利品的骆驼,孙六他们也被震撼住了。等到听王承恩说起此战的经过,战利品的丰富,他们就完全傻掉了。

    难怪皇帝陛下如此看重寿昌县侯,他还真不是凡人,勇猛无敌不说,还无所不知。陛下好大喜功喜好排场他是知道的,陛下痴迷追求长生不老他也是知道的,寿昌县侯立下如此大功,又是仙人弟子,陛下将来对他的宠信就可想而知了。

    关键是还特别有钱,出手大方,刚才他的手下送给他们一人一个钱袋,孙六偷偷看了一眼,他的里面有近一百个金币和许多珠宝。孙六高兴坏了,这样一个未来之星,趁这个机会,可得好好巴结一下。

    大约过了四分之一个时辰,远处传来一声马嘶,有如虎啸龙吟,紧接着就看到一团白光朝着这边飞快移动。孙六不由自主站了起来,这时他才看到一俊美无比的男子骑在一浑身雪白,发着银光,长相极其怪异的巨马上。人与马都显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人与马完美结合,给人一种无比震撼的感觉。

    人如天神,马如天马。

    孙六愣住了,呆住了,直到萧去病跳下巨马,出声相问他才反应过来,掏出怀中圣旨,大声道:“寿昌县侯萧去病接旨!”

    ……萧去病也愣住了,他没想到皇帝李隆基会这么心急。他解释道:“天使回禀,我还有些私人物品放在龟兹,我要先去取回来,还有这边军务也得安排一下,可否你们先跟着大军行动等我两天,再一起赶回长安。”

    孙六想了想道:“可以。”

    ……夜半人静,大帐之内,交代完一些军务之后,萧去病将其他人打发出去,只留下李晟。李晟这次并不去长安,他还要带兵回陇右。

    “良器兄,你我一见如故,今当临别,有些话我也就直来直往了。”萧去病一脸认真道。

    李晟认真打量起萧去病,萧去病确实很对他的脾气。而且他还感觉萧去病对他特别与众不同,从第一次见面相迎几十里,一脸欢喜兴奋就可以看出来。后来木鹿之战,又特别关照自己,让他带兵在西城外埋伏,那一战,他们四千天威军是杀敌俘获最多的。若不是顾小俊穷追不舍,连活着黑衣大食皇太弟的功劳也会是自己的。

    这三个月来,李晟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萧去病对自己特别熟悉,特别欣赏。而且还特别信任,还一直说他行军打仗带兵的能力不如自己,可是他私下对自己讲解的各种战术战法比如斜线阵,运动战,游击战,都非常精妙。

    总之感觉非奇怪,很让他疑惑,现在终于是揭露谜底的时刻了。

    李晟一脸庄重道:“辅臣有话直说。”两人早已互相称字了。

    “你对当今天下形势怎么看?”

    李晟也不拐弯抹角:“辅臣我知道你的意思,你之前以庄园、护卫统领、强盗打比,可是暗指当今当今天下形势?那护卫统领可说的就是东北胡儿?”

    萧去病点点头:“我说的就是他。”顿了下,他把头凑了过去,小声道:“如果我说不出四年天下将乱,你可相信?”

    “我信!”

    “天欲倾,这是我下山之前师父占卜的结果。”萧去病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晟:“师父命我下山,其实并不仅仅是帮助高中丞打赢河中之仗,而实是要挽此天倾,你可愿相助于我,同挽天倾?”

    “那胡儿当真会反?”

    “他已经在图谋造反,他暗自设立蛇牙组织;私蓄奚、契丹、同罗勇士;组织胡商各道贩货牟利;贮藏兵器战马,这次中丞会安西的路上他还派蛇牙实行暗杀……种种桩桩,他必反无疑!”

    “何不向皇帝禀报?”

    “那胡儿深受宠信,又惯会装傻表忠心,何况,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帝已不复当年英明。”

    良久的沉默,萧去病继续道:“我本世外之人,师父遣我下山,要我挽此天倾。然我所长者无非一身神力,冲锋陷阵。带兵打仗,两军对垒,实非所长。朝堂之上装傻卖乖,勾心斗角更是完全不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朝堂上奸臣当道,我此去长安必定被人谋算,说不得就会被人害死,就如清源县公(王忠嗣)故事。

    ……然我终不忘初心,我在山上每每听师父言说盛唐气象,雄浑壮烈,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我现在虽然还没看到长安城的辉煌伟大,大明宫的雄伟壮丽,但我爱这个大唐,我不甘心这个盛世突然崩塌。我想挽回些什么,守护些什么……天欲倾,国有殇,我愿挽此天倾,守护保卫大唐盛世免遭胡虏毁灭。良器,你可愿意?”

    萧去病越说越激动,眼睛放着光,一脸诚恳地看着李晟。李晟本就是全忠全义的性格,这时候也激动起来,目光闪动,眼眶发红,激昂道:“我愿意!”

    ……两日之后,萧去病快马从龟兹城取回了放在高仙芝节堂里的旅行箱,与在提前赶回安西处理军政要务的高仙芝,和留守的封常清进行了一个短暂的会面。之后又快马追上去长安的大部队,跟着孙六和十几名万骑士兵一路马不停蹄,晓行夜宿,赶往长安。

    过了玉门关之后,仿佛就是两个天地,人口一下多了起来,唐朝时期北方的气候比现在要暖和得多。玉门关往东,一路上闾阎相望,桑麻翳野,汉人也越来越多,一幅幅古色古香的黑白田园农家水墨画看得萧去病目不暇接。

    十几个人一人三马轮流骑乘,一天能赶路三百余里。二十日后,大唐天宝十年的十月二十六,萧去病终于看到了雄伟的长安城。这座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这座在近代以前全世界最大的一个都城。她是明清北京城的四倍,比另一个时空即将建造的黑衣大食首都“神赐予的”巴格达城大六点五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大七倍。

    萧去病久久注视着这座自己祖先创造的文明奇迹,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忍不住热泪盈眶。自己要守护的东西,穿越以来,自己曾经无数次在梦里想象她的样貌,现在就这样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眼前。

    “寿昌县侯,你怎么哭了?”

    “我激动……”

    ps:昨天熬夜感冒了,一天昏昏沉沉的,晚上流着鼻涕写了两千字。原计划这一章是一百二四章的内容,今天开下一卷,写觐见李隆基。现在没办法写了,明天再写吧,希望感冒能好。也希望读者们记得加件衣服,不要学我。

第一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

    萧去病一行十八骑穿过金光门,进入长安城,一路快马穿过群贤坊,西市,延寿坊,皇城南墙,很快来到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横穿过宽一百五十一米的朱雀大街和壮丽雄伟的朱雀门,再经兴道、务本坊折向北……最后来到最高大、最巍峨、最宏伟、最大气磅礴的丹凤门前。

    面对着近两百米宽的巨大城门,和城门上高耸入云的丹凤楼,还有比朱雀大街还要宽二十六米的丹凤门大街,萧去病整个人就有一些眼花目眩,如在梦中。恨不得立刻从背包里掏出手机,先拍他一百张照片再说。

    “寿昌县侯,快走吧,以后不是有的机会看吗?”中官孙六一脸讨好地道:“侯爷知道的,本来圣上已经去了华清宫,知道侯爷今天到长安,特意带着贵妃赶回来,要在大明宫接见侯爷。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寿昌县侯简在帝心,还没见到圣上就这么受重视,将来的富贵当真是不可限量!”

    萧去病这才回过神来,听出孙六话中明显的巴结之意,当下歉意道:“天使不要一口一个侯爷的叫,叫我辅臣就好,这样显得亲近。”

    “咱家这怎么敢?”

    “名字不就是用来叫的?这样你叫叫我辅臣,我也不叫你天使(天子的使者),就喊你孙大哥可好?”萧去病笑着道:“孙大哥知道的,我孤身一人来到长安,什么都不懂,以后还要孙大哥多多关照!”

    “这怎么行?这不合规矩……”

    “怎么不行,以后人前我们就以官职爵位相称,私下就这么叫。”萧去病微笑道:“那我们快走吧,孙大哥。”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只有在元旦大朝会或重大庆典的时候才开放,现在还是关着的。在孙六的带领下,往东走了大约一里路,到了望仙门。让萧去病和孙六都没想到的是皇帝竟会派第一心腹大宦官高力士相迎。

    孙六和十六位万骑(也就是龙武禁军)士兵无不暗暗咋舌,高力士何等人也,皇帝最信任,最能说得上话的人,虽为宦官,却武职加身,官拜骠骑大将军,这可是除天策上将之外武官的顶峰,不但总管内廷所有宦官宫女,更是内宦飞龙兵的统领,可谓皇帝身边第一红人!

    萧去病同样恭谨,除此之外还带有几分尊敬。李隆基沉迷享乐醉生梦死之后,唯一能给皇帝提醒,也会提醒的人就只有高力士了。

    高力士也边走边打量萧去病,这个眉目英挺,相貌俊美无俦的少年郎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神情谦恭内敛,看不到一丝杀气。说话总是带着爽朗的笑,眼神也澄净无比,像个心无杂念的孩子多过像一个将军。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勇冠三军,马前无一合之敌,单人独骑冲破两万敌阵,三箭平定河中胡呼罗珊的绝世猛将。

    在高力士的引领下,穿过纵深六百多米的含元殿广场,过了高大巍峨的世界第一大殿含元殿就是宣政殿,宣政殿后是紫宸殿,李隆基和杨贵妃此刻就等在紫宸殿内。

    萧去病跟着高力士走进了大殿,目光一扫就看到殿中尽头坐着一个穿着明黄色龙袍,头发微微发白,仪表雄伟俊丽老者,这就是大唐的皇帝李隆基了。

    就是这位皇帝前半生无比英明伟大,励精图治,创造了中国历史最辉煌的开元盛世,却因为后半生却太过安逸享受,不思朝政眼睁睁地看着这盛世轰然崩塌,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

    这份经历,这样前后的截然对比,反差巨大,在所有的皇帝里面也算独一份的吧?想到这里萧去病就忍不住在心里一声叹息。

    李隆基旁边是一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美艳不可方物的宫装美女,想来就是杨贵妃了。两人的下面,还坐了三个人,老中少三个都是道士。

    “臣寿昌县侯,安西军别将萧去病觐见皇帝陛下,恭祝万寿无疆!”

    李隆基显得很兴奋激动,萧去病明显感觉他的心跳波动得很厉害,五个人里面只有杨贵妃心情算是比较平静。三个道士之前都是心如古水,这个时候也出现的波动。

    “萧卿免礼平身。”李隆基笑着扬了扬手,大声道:“赐座。”

    “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李隆基目光灼灼地看着萧去病,脸上全是笑意:“简直如画中人物,仙姿玉色,出尘脱俗,果然是仙家弟子。不知尊师道号是什么,在哪座仙山修行?”

    果然是想长生不老想疯了,枉我为你立下如此功劳,平定河中呼罗珊,抢回这么战利品,又费心费力花了三晚上写上万字的移民河中的计划书,结果见面第一句事不问河中之事却问我师父。

    我师父叫陈国良,最开始是我爷爷手下的一个小兵,八十年代打过几年仗,后来成为特种部队的教官,再后来发癔症差点打伤了人,跑到武当山上当了野道士。这个我能跟你说吗?好在一路上我早已准备好了说辞。

    萧去病开始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回陛下,家师道号太极子,臣在山上生活了十七年,但臣确实不知道那座山在哪里,师父从不肯告知。臣从小体弱多病,几次差点死掉,因此取名去病,后被师父抱上山……就这样,师父命臣下山辅助明君,赐字辅臣,耗尽法力将臣传送至到河苍烽外,遇着高中丞。”

    “那你可知你父母亲人,故乡在哪?”

    “回陛下,师父说山中一年,世上十年,臣在山中十七年整,臣父母想来已经不在人世。”

    李隆基有些愣住,还有这种事?萧去病没等他继续问,小声道:“陛下,家师也已经仙逝了。”

    李隆基呆住了,等于什么都没问出来。小时候太小被抱上山不知道是什么山;中间在山上一直没下山还是不知道是什么山,师父也不说;下山的时候不是走下来的,是被他师父用法力传送飞下来的,还是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问他父母,竟然早就不在了。现在更好,师父也不在了!

    沉默了好一会,李隆基才道:“什么时候?”

    萧去病眼睛发红,眼圈湿润,悲伤道:“几个月前,臣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师父在山上有我的命牌知道我有难,耗尽最后一丝法力托梦于臣,并治好臣的伤。所以臣受了那么重的伤,没过几个时辰就差不多全好了。但师父也因为耗尽法力,不久仙逝。”

    “你师父可有遗言?”

    “师父要我辅助陛下,守护李家江山,让盛世永昌。”

    李隆基多聪明的一个人,在另一个时空,他之所以任用那么多奸臣,无边的宠信安禄山,并不是他老糊涂了,而是他太安逸,太懈怠了。他谈贪图享乐了,不愿花心思到国家朝政上去,有时候甚至是自我回避,自我催眠陶醉在自己编织的一个盛世太平的美梦当中。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但谁要以为李隆基智商有问题,谁就是真的智商有问题。朝政李隆基几乎不感兴趣了,对于追求长生,他可兴致高的很。这个时候听到萧去病这样的回答,无疑是失望的很。他觉得萧去病的有些言不尽实,但他又找不一丝破绽,又为大唐立下如此奇功。于是干脆就不再探求他的师父,而将兴趣全转移到萧去病身上来。

    短暂的沉默之后,李隆基这才动情道:“太极子老仙师如此为了大唐,又赐下一个这么好的徒儿,为大唐立下如此奇功。朕要你将老仙师的容貌画下来,朕要给他塑像,立道观,享万世香火。”

    看到这一篇总算翻过去了,有了皇帝的定性,自己的身份算是得到所有的人承认了。萧去病连忙站起来,再次拜倒:“臣遵旨,臣替先师谢过陛下!”

    再次坐下,萧去病连忙道:“陛下,河中之事,臣要向陛下禀报,请陛下宽恕臣和高中丞擅作主张,在萨末建设立军镇,又扶持波斯都督府波斯王及圣女抵御大食。”

    “河中之事,等下你再单独与朕细说。”李隆基温和笑道:“至于你说的两件事,甚合朕意,又何罪之有?你们立下如此天大的大功,朕要奖赏你们呢!要什么奖赏,等下可以与朕说。”

    顿了顿,李隆基指了指萧去病对面和旁边三位道士,笑着介绍道:“这位是茅山派宗玄先生吴筠,这位是楼观派道门威仪肖玄裕,还有这位是翰林待诏李泌。他们都是修道之人,早就想目睹仙家弟子的风采……”

    萧去病连忙冲着三人行礼致意,前面两人他听都没听过,但后面这个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