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了贺大家里,刘淮等人哼着歌子,摇摇摆摆走在乡间的路上。太阳已经西斜,凉风吹来在身上格外舒爽。旁边田地里的麦子发黄,有的已经收割,地里不时跳出来一只野兔。

    傍晚时分,回到镇里,刚到营房门口,守在门口的卫士叉手唱诺,小声道:“指使,今日不知有什么急事,军主来到营房,等你不到,正在里面生气呢!”

    刘淮吓得一激灵,酒立刻醒了,忙吩咐几个属下速回营房,自己与何三郎到了帅帐。

    十三郎坐在帐中一张桌旁,一个人倒茶喝茶。见刘淮进来,抬头冷冷地看着他。

    刘淮心中忐忑,忙上前叉手唱诺,小心问道:“怎么军主今日有闲,到我营里?”

    十三郎上下打量了刘淮一番,冷声道:“现在什么时候?你还敢带人出去饮酒?我派了人去,满镇里找不到你,实话说,哪里去了?!”

    刘淮道:“回军主,今日是末将生日,一个相熟的邀到他家里喝两杯酒。”

    听说是他生日,十三郎面色才缓和下来,道:“南方的一个厮鸟,叫什么侬智高的反了,提举有意上章,带我们前去灭了他,立些军功。从今天起,各军招属下回营,拣选兵员,补齐编制。人全部都到齐了之后,日夜整训,要做到一切如战时。我今日到你营里来,就是看看马匹、铠甲等。有缺的命粮草官速去衙门领取,损坏的及时修补。过些日子,提举会派人下来查验,有了差错,饶不了你!”

    刘淮道:“军主,铠甲、弓弩、枪炮军中都不缺,就是马匹不够,这你知道的——”

    十三郎摆了摆手:“军中缺马,这我也没有办法!士卒拣选完毕之后,把马匹分到各队去,定好几人一马。每人必须练得精熟,有了马匹,就立即能上阵作战!”

    刘淮肃立,叉手唱诺。

    十三郎又问了一些军中情况,最后道:“我就是到各营来看一看,不致出了岔子。这些日子提举对军中看得很严,我告诉你,给我谨慎些!被抓到把柄,必然重惩!——对了,这两日军中集议,提举要所有的指挥使以上官员,全部到齐。军中的事务,你先交给文副指挥使,随我到衙门去。下面的军使,轮番参加集议,你安排一下。”

    见十三郎的面色缓和下来,刘淮小声问道:“军主,什么大事,要全体将领集议?”

    十三郎道:“营田厢军虽然编成数年了,但编制一直不整齐。提举就是让议一议,军中编成。”

    刘淮有些不明白:“怎么不整齐?现在从军到营,将官齐备,人员整齐,很完备啊。”

    十三郎不耐烦地摆手:“你懂些什么?现在编成能打仗吗?说起此事,我也头痛,骑兵战时到底要有哪些军种,如何编成,如何作战,里面学问大着呢!去,速把营中事务安排妥当,随我回衙门!”

    刘淮不敢怠慢,与何三郎一起,出帐安排。刘淮是营指挥使,属下兵马分为五都。按照此时禁军的编制,步兵一都五百人,骑兵一都四百人。营田厢军略有差别,骑兵一都也是五百人,其中一百人是各种辅助人员,如马夫、后勤、伙夫、卫士、传令兵等兵员。

    都的统兵官,步兵称都头、副都头,骑兵称军使、副军使,都是沿袭前朝惯例。

    刘淮叫过各都的军官,向他们转达了十三郎的话,安排了军中事务,重回了帅帐中。

    看太阳还没有落山,十三郎吩咐刘淮坐,一起喝茶说些闲话。说起此次集议,十三郎道:“这几天我见提举,看得出来他下了决心,要在南方平乱时建功立业。我们练了几年,兵和将都算是练出来了,但真正作战诸多不足。我原以为自己随着提举多年,在火山军时仗也打过了,贝州城下炮也放过了,什么场面没有见过?现在带兵打仗,不在话下。可被提举一问,才知道见识十分浅薄,还差得远。”

    刘淮喝杯茶,小声道:“军主,其实提举也没怎么打过仗——”

    十三郎一瞪眼睛:“那一样吗!提举进士出身,火山军练过兵,唐龙镇一战打得契丹全灭,老于军伍的有几人做到?说得难听一点,就唐龙镇的战绩,天下将领几个人比得过?”

    说到这里,十三郎叹了口气:“在提举身边的时候,提举一再跟我说,行军打仗方方面面,不是两军相遇,整列军阵对杀的事。诸如战前情报、行军运动、扎营拔营,处处都是学问。只要稍微不谨慎,就会战败身死。以前我不放在心上,现在提举要动真格的了,心中也是没底。”

    刘淮道:“军主心中没底,我们又该怎么办?”

    十三郎道:“你现在是营指挥使,只要想好一营如何做战就好。我管的是整个骑兵,要想的事情就太多了。不只是要想军中如何管,如何与敌作战,还要想如何跟步兵、炮兵配合,方方面面。”

    说到这里,十三郎对刘淮正色道:“临去之前,我先提点你几句,免得到时出乖露丑。你手下这一营兵马,到底平时如何管,战时如何使用。从扎营、行军、布阵,兵员怎么编成,需要哪些军官,各自做什么事情,你心中要有想法。两军对阵时如何,与敌争战不利时该当如何,占上风又该如何。作战不利时如何退,胜利时如何追,一切都要有章法。此次表现得好,会有奖赏。你是我骑兵第一营,是我们骑兵的脸面,做得好了,我脸上也有面子。”

    刘淮连连摇头:“军主,罢了,此次都说我是骑兵第一营,可着实寒碜哪!看其他骑兵营,最厉害的三营全是铁甲,其他各营也都有一都铁甲兵,只有我们营里一副铁甲都没有!”

    十三郎道:“此事我问过提举,倒是可以给你讲一讲。依提举的意思,各军凡是第一营,都必然是最标准的军队,从军官到兵员,全是标准配置。铁甲现在并不是军中的标准配置,真正作战的时候,他们很可能被临机抽调使用。而你军不同,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分散使用的。第一营是军中的定海神针,非到关键时刻不使用。使用的时候,若有必要,会从其他营抽调铁甲骑兵给你,明不明白?”

    刘淮似懂非懂,摇了摇头。

    十三郎笑着摇摇头:“把话说明白了,第一营是你上级统兵官的最后一支力量,统兵官有不测,是由你接替他的位置。所以你军中没有铁甲,但铁甲骑兵的训练、使用,你都全部参加过。铁甲骑兵作战时是尖刀箭头,当然不会配到你军中来,明白没有?”

    第一营既是上一级的预备队,也是主将的防护力量,这也是十三郎特意到这里来的原因。不但是对军官和士兵的训练要求高,阵容和士气尤为重要,一旦出动,要能决定战局。

    如果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军队,一般不会由番号决定战场上的角色。营田厢军是新编成,直接用番号固定各军角色,同时也让将领明白战场上不是人人相同,每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

第209章 编制() 
教阅厢军衙门里,杜中宵、刘几和杨畋及几位都监坐着喝茶。信阳军是自己的茶场,营田务管着产茶,常平司卖,那里大规模产茶之后,很快就成了两个衙门的官方用茶。绿茶的特色,就是冲泡之后有淡淡回甘,越喝越有味道,不似团茶的茶汤,都是各种跟茶味道关系不大的表面功夫。坐着久谈,还是绿茶方便一些,众人很快就习惯了。

    杜中宵道:“前些日子,广南作乱的侬智高攻破了邕州,杀害官员,屠戮百姓,作恶多端。占了邕州之后,他有几条路走。一是割据邕州自立,自成一国。此獠曾经与交趾作战,交趾恨之极深。占据邕州不走,则南有交趾,本朝北边调集兵马,是死路一条。要么北上攻桂州,如破桂州,则就全据广西。邕州前去桂州有天险昆仑关,蛮人没有攻城器具,怕难以攻破此险关。最近一条路,就是沿郁水而去,去攻广州。如果破广州,则南靠海,仿南汉故事而自立。依我估计,十之**他们会沿郁水东来。”

    刘几道:“提举说的是。郁水向东,横州、贵州都是小城,无驻军,又无城墙,难以防守。贼人沿途招集流亡,一旦再破梧州,就难制了。”

    杜中宵摇了摇头:“虽然知道如此,却没有办法。现在正是五六月间,广南瘴气正盛的时候,北方兵马难以南下。而广南除广州和桂州周围又无重兵,只怕难以防住。在我看来,侬智高围广州只怕很难阻止。现在朝中对此事看得不重,只是让荆南集结兵马防贼北上,准备与桂州兵马一起剿贼。等到贼人兵临广州城下,就万不会如此了。那时候朝野震动,必然会让北方兵马南下。我们营田厢军在的地方,刚好有铁路可以集结,除了京城禁军,没人比我们便利。到了襄阳上火车,可以去江陵府。而后就一路都能够坐船,经灵渠而入广南。几万蛮人作乱,只是乘朝廷兵力空虚攻城掠地,大军一动,剿灭不难。”

    侬智高占领邕州之后,势入破竹,两广南部几成白地。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一带本就地广人稀,各州县没有什么驻军,很多连城都没有。除了郁林州和梧州几个重要节点,其他地方做官都没有人去,条件比流放官员的儋州和雷州都恶劣。天气热的时候,不是本地人,北方的军队根本不跟踏足。不要说黄河以北的军队,就连荆南的军队都水土不服。

    也正是因为如此,少数的南下汉人都是聚集在州县城附近,侬智高一路屠城,几乎全灭。因为侬智高之乱,岭南的开发倒退很多年。

    杨畋在荆南多年,不知多少次平定蛮乱,有些心累,对南下平叛并不热衷。倒是刘几以文换武,急切想上阵立功,热烈地与杜中宵讨论侬智高的行动,规划着秋后南下平叛立功。

    历史上侬智高之乱是由狄青平定的,第二功臣就是刘几,为广南东西路捉杀使。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道:“此次招几位前来,就是要议一议,如果朝廷让我们南下平乱,要做哪些准备。先从军中编制、条例议起,议完之后,其他事务一并讨论清楚。就当做是一次演习,以战兵来重整营田厢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趁着天气热的时候,整改补足。”

    杨畋道:“编制有何可议?禁军都有成例,照做就是。”

    杜中宵道:“禁军编制成例,是依平戎万全阵,与我们不合。那是在北方平原作战,必选地势平旷的地方,以营为单位,依阵图而列阵。两军堂堂之阵对垒,当然无话可说,此阵极有用。可两军作战,能够布成营垒堂堂对阵的机会有多少?大多数时候,都是靠奇兵胜,交战于遭遇之时。与此对应,军中编制就要既适合于大军列阵,又要适合分散作战,能分能合方为可战之军。”

    刘几道:“况且我们与禁军不同,不用弓弩,军中多枪炮,也该自有编制。”

    平戎万全阵是太宗时所制,有详细的阵图,大战时甚至有皇帝亲派的排阵使,前方将领必须依阵图列阵,不得私自变更。理论上讲,平戎万全阵不负其名,真能列出来,有很强的战斗力。十万人之阵,整整齐齐布阵,令行禁止,不管哪个方向都有强大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是很优秀的阵法。

    可实际上,此阵的限制条件太多。要有大平原,还要敌人必须来战,实际很难做到。这阵是为对付契丹人而制,可契丹人又不是傻子,你阵列好了,他们知道很难攻破,凭什么来打?远远对峙,利用轻骑深入骚扰,这阵就不攻自破了。实际上平戎万全阵在历史上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契丹人不按你的套路打。

    阵没用,但禁军的编制却是按此来的。禁军以营为基本单位,一营就是大阵的一个单元,临阵依阵图,各营有自己的固定地方,有自己固定的作战套路。这些练得精熟,却没有灵活性。

    营是禁军的基本编成单位,下面有都,都下面有队,无论作战还是驻扎,都是一个整体。营的上面是军,军的上面是厢,编制都不固定,权用于管理之用。出战时派兵,不管厢和军,以营为单位从各军中抽调出来,临时指定帅臣,统兵作战。

    这种编成方式已经被证明了,只是纸面上好看,实际作战没有多少用处。由于编制依此而设,更加导致战时指挥混乱,与党项作战时出了很多乱子。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时的将兵法,便就是因为编制与实战不合,最早由范仲淹在延州初创的。

    杜中宵道:“军中编制,必须依实战编成。首先第一条,基本的编制单位是什么?这分两种,一是驻军训练的时候基本编制是什么,二是作战时基本编制是什么。”

    刘几道:“依这几年来看,以营为基本,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有一点,上面是军,管着许多营,有诸多照顾不到的地方。下面是都,一营五都,指挥使只能管到都头,下面无力去管。”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营的下面和上面其实都缺了一级。我们训练时从来兵不满员,还不太明显,一旦整编满员,这个弊端就显出来了。一个基本原则,统兵官能直接管到的,必须要隔一级。也就是要指挥使要管到队将,上面军都指使管到营指挥使,他们中间还要有一级。如此才能如臂使指,不至受制于下级。如果只是一级压一级,统兵官平时不知下面军情,战时不能临机应变。”

    军队专业化之后,统兵官的权被专业部门分割,相应的管理事务也少了许多,有精力对军队进行精细化管理。下面一级单位太多,精力所限,只能利用下一级的统兵官。对上说好话对下说狠话,是很多人难以避免的,就容易被下级蒙蔽。上下级之间,应该更多的是日常事务,更一级,才是深入管理。

    作为基本单位的营下面的编制,必须加入层级,五个都头有点多,一都十个队将就明显过多了。

    

第210章 整军之制() 
新的编制意见发下来,一众基层的指挥使议论纷纷。

    刘淮看过,对身边的炮兵使臣王亮道:“如此一来,军中多了许多层级,岂不是又多许多军官?”

    王亮道:“那是自然了。不过我两军将领本来就多,如此做最麻烦的还是步兵。”

    刘淮连连点头。骑兵和炮兵中多是使臣效用,拉多层级人员也足够用,只是多了指挥管理层级,人员并不需要大的变动。步兵当中军官稀缺,如此加入指挥层级,人员只能进行削减,减小规模。

    杨文广看了新的编制表,对身边的赵滋道:“如果按照新的办法来,我们军中将领不足,要么从炮兵和骑兵中调,要么就只能缩减人员。营田务一共近二十万户,也不知道提举以偏多少军马。”

    赵滋道:“军中炮兵和骑兵数量不多,而且除了军官也多是使臣和效用,是不会裁撤的。如此算下来,我们步兵也不剩多少人。提举一再说步兵是中坚,人员不足,只是说有什么用处?”

    杨文广连连点头,觉得如此十分不妥当。乘着杨畋出去,上前对杜中宵拱手:“提举,末将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杜中宵道:“好,坐下来说。那边有未用茶杯,你拿一个起来,慢慢喝茶。”

    在桌边坐下,刘几给杨文广倒了茶,杜中宵示意他有话尽管说。

    杨文广道:“提举,步军之中军官原就不足,如果按照新的编制,人员就更加缺得厉害。营田务来京西路的厢军一共十几万人,如此一来,必然是不满员了?”

    杜中宵笑道:“教阅厢军是战兵,当然不会满员。营田务的厢军,以前大多是拉纤凑数,真正能上战场的有多少人?训练了这么多年,哪些兵能用,哪些兵不用,各级军官该心中有数了。前些日子,让军中把适合参军的编为一、二、三等兵,便是这个意思。原则上入军作战的是一等兵,二等兵可用一部,三等兵则全部留在家乡种田,必要时可做地方乡兵、壮丁使用。对了,让赵滋一起过来。”

    赵滋到桌边坐下,杜中宵道:“适才杨都监问,依着军中新的编制,步兵必然不满员。我告诉他不满员是正常的,此次整军,除了整顿编制,还要把各军的人数定下来。”

    赵滋听了,虽然在意料之中,不过还是有些失望,拱手道:“敢问提举,步军要怎么编?”

    杜中宵看了看刘几,道:“我们适才商量了一下,原则上各军一样,只是人数编制有变动。具体来说,因为以前的层级不足,军中欲在营以下和以上各补入几级。营以下改为一营三都,都不动,但需再补入人数,以三百五十人左右为准。都下仿三衙诸班直设班,每班约一百人。班下设队,以三十人为准。队下面设伍,以十人为准。原则上一队为一列或两例,以此列阵。”

    杨文广吃了一惊,道:“提举,如此一来,变动可就大了。一营千人,可独当一面。”

    杜中宵道:“就是让营独当一面。现在一营五百人,上不上,下不下,极是尴尬。补到千人后,营下会列辎重、骑兵和炮兵队。骑兵是主轻骑,炮兵以为虎蹲等霰弹兵。在营中再被入辎重官、炮兵官、情报官和参赞人员,诸如此类。行军作战时,以营为基本单位。平时管理,也依营布防。”

    赵滋沉吟道:“那三百五十人的都”

    杜中宵道:“依这几年练的来看,军中各队独自开伙,过于浪费,而且于训练和作战都不利。以后粮草、文书、训练诸如此类,俱以班为单位。班内单独设粮草官,领几个人手,兼任伙夫和马夫。班以下除非独自驻扎,不然以后不开火了。另外原则上,班一级不掌管钱粮,从营一级去领。”

    杨文广和赵滋一时都不说话,各自沉吟。这样的安排,跟他们前面想的大不一样,营一级补足了情报、辎重和参赞,就完全是独当一面的力量了,可以自己安排战斗。

    刘几道:“如此安排,是借鉴了前几年范相公在延州,以几营合为一将行事。只是军中不设将,而把营扩大了而已。不管哪里有战事,千人之军,配置齐全,都可独当一面了。我们用枪炮,一营之军可列两阵迎敌,一阵击动,足以应付大多数情况。”

    赵滋沉吟一会道:“如此一来,现在军制就大变,营指挥使地位分外重要。而都头”

    刘几道:“有话尽管说就好了,不必吞吞吐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