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世谔淡淡的一句话,瞬间将韩世谔,从美好的人间,一下子推进了万恶的地狱。
韩世谔此时机械一般的直起身子,抬头时仿佛听到自己颈间的骨节在咔咔作响,他目光直盯着龙案之后,面无表情的隋文帝杨坚,浑身如同掉进了冰窖,冷得彻骨。
韩世谔此时并没有说话,只是呆在那里,没有回话。
隋文帝杨坚此时慢悠悠的问道:“对,交代,皇家郡主,天之骄女,更且已经与宇文述的二子有婚约,如今被你小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下了聘礼,还弄得满城风雨,南阳的名节,已经尽被你所毁,朕想问问你,你想如何向朕交代…?”
隋文帝杨坚刚才说的话,说得虽然十分的平淡,但是他的语气中,却是带着森森寒意,导致整个大殿内的空气,都仿佛已经为之凝固。
韩世谔扑通跪倒,再次说道:“臣…惶恐…!”
隋文帝杨坚在平静中爆了,他面色忽然变得通红,身形猛地站起,指着韩世谔的身影,大骂道:“韩子忠!你个混帐东西!南阳是朕最疼爱的长孙女,被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下了聘礼了,现在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你们之间不清不白,你当朕是什么人?你当我大隋皇室的清誉,可以随便玷污?更何况南阳的父王,己与宇文述的儿子,早有儿女婚约,结果被你这混帐一手破坏了,你说,你该当何罪…!”
“臣惶…!”
“你还敢惶恐…!”隋文帝杨坚越说越怒,抬手便抄起龙案上的一方名贵端砚,劈头便要朝,跪在不远处的韩世谔身上砸去。
那端砚呼啸着瞬间便至,隐隐夹杂风雷之势。
此时韩世谔的脸,还是面朝地砖,但是他的心中,警觉已经顿生,下意识的双手撑在地上,然后两腿向两旁伸得笔直,飞快的来了个翻身而立,动作漂亮,反应灵敏,整个过程干脆利落之极。
那端砚快如闪电,几乎贴着韩世谔双腿呼啸掠过,哐的一声巨响,狠狠砸在他身后的一根龙柱上。
隋文帝见此情形,顿时一呆,刚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立马便是回过神来,顿时勃然大怒道:“你个混帐,还敢躲!快给朕跪下…!”
扑通!韩世谔赶紧又是,老老实实跪下。
此时,杨坚的眼里,都快喷出火来,盯着韩世谔怒吼道:“说!你现在打算,拿朕的南阳郡主怎么办…?”
韩世谔看着他的神情,毫不犹豫说道:“还请陛下赐婚…!”
隋文帝杨坚,此时神情冰冷的问道:“如果朕要是不答应呢…?”
韩世谔义正言辞的回道:“那么,臣愿意长跪不起…!”
隋文帝杨坚听完!他无可奈何的看着韩世谔,良久,咬牙切齿的说道:“朕真恨不得一刀杀了你啊!若非你父亲对朕忠心,且又战死沙场,朕的长孙女南阳郡主,又是对你早生情意,你以为你还能活到现在吗…?”
韩世谔闻言浑身一震,吃惊的望着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看着韩世谔吃惊的脸色,冷笑道:“你以为你在长安城的这一路上的那些事儿,朕真的完全不知?子忠!这天下的事情,只要朕想知道,便没一件能逃过朕的眼睛耳朵!做人还是老实一点的好…!”
韩世谔被杨坚的一席话,给吓得心神俱裂,这回他是真的被吓到了。
古人都不是傻子啊!特别是眼前这位,戎马一生的大隋开国皇帝,果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大殿内,已经再次陷入了沉默。
隋文帝杨坚坐回椅子上,疲倦的用手揉着太阳穴,闭目久久不语,过了许久,他方才睁开眼,无力的反问道:“韩子忠,你说,朕该拿你怎么办…?”
韩世谔也是暗自叹息,是啊,事情已经被捅破,他与南阳郡主的事,就再也无法逃避,于是干脆咬着牙说:“臣…听凭陛下处置…。”
隋文帝杨坚此时长长叹了口气,抬头深深看了他一眼,悠然道:“朕老了,行事难免多了许多顾虑,罢了,朕今日便再饶你一回,看在擒虎兄的面上,朕便赐你一次皇恩吧,南阳郡主与你的传言,如今早已市井皆知,名节既已毁在你手,再嫁宇文士及,也是已经不合适了,朕便将南阳郡主许配给你,她是朕最疼爱的孙女,你们私订了终身,朕也不愿做那拆散别人姻缘的恶人,朕会命钦天监择算吉日,你们赶紧完婚,免得外面的传言越说越难听,败坏了天家清誉…。”
韩世谔猛然抬头,脸色木然的望着隋文帝杨坚,因为他实在没想到,这件麻烦事,竟如此轻松简单的解决了,他原以为杨坚会杀了他,或者把他去官,然后流放千里,以为惩戒,却没料到杨坚竟然如此通情达理,轻易便答应他,要将南阳郡主赐婚于他。
韩世谔此时,忍不住暗暗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觉这不是做梦,可现实比做梦更美妙,这一刻他有种如坠云雾的飘然感。
不过,当他冷静下来一琢磨,便明白了隋文帝杨坚的用意,因为他这么做,本就是帝王拉拢臣子的一项策略,将南阳郡主赐婚给臣子,隋文帝杨坚明白,他在凉州百姓心中的分量,再说他与南阳郡主的事,早已闹得京师沸沸扬扬,若再下嫁给宇文述之子,恐怕此事反倒会令宇文述心生怨恚,还不如将南阳郡主改为赐婚给韩世谔,同样也是拉拢,使之与皇家结亲,更能保证他对皇家的忠诚,宇文述那里再另行补偿,这样做,岂不是皆大欢喜。
(本章完)
第647章 求婚一()
韩世谔此时,也是急忙伏地谢恩道:“臣谢陛下隆恩…!”
隋文帝杨坚冷冷一笑,继续说道:“慢着,朕的话,还没说完…。”
韩世恩恩愕然问道:“陛下!还有什么…?”
隋文帝杨坚语气淡然的说道:“今天,就去晋王的府里下聘礼,要是以后敢让朕的孙女伤心,朕决不清饶…!”
韩世谔闻言,也是应道:“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会尽快去做…。”
······
几家欢乐几家愁,和韩世谔回府受到的欢天喜地的情况不同,南阳郡主回府,却是遭到了父亲的责骂。
晋王杨广之所以责骂自己的女儿,是因为晋王府家教极严,从不准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前几天南阳郡主,就出了一次门,居然碰到了韩世谔,但是晋王杨广那天正好不在家,也没有找自己女儿麻烦,但是今天,女儿居然到皇城,要父皇诉苦,在一同回来的侍女嘴中,得知父皇已经下旨,准了她和韩世谔的婚事,这让晋王杨广极为恼火,因为南阳郡主此举,已经将他的计划,给彻底的破坏了,此时的他,正在拍桌子责骂自己的女儿。
“南阳!从小我是怎么教育你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让父王怎么对面世人,此事会严重损害父王的一切,难道你不知道吗…?”
南阳郡主此时跪在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虽然她有很多理由,但是不到迫不得已,她不想欺骗自己的父王,最好的办法便是沉默。
晋王杨广的妻子萧氏站在一旁,心中却是十分焦虑,她也是担心了一天,刚才南阳郡主回来之时,萧氏还特地保证、她的父不会责她,不料自己的丈夫居然又反悔,再次责骂女儿。
此时,她的心中难受,终于忍不住上前,和南阳郡主跪在一起,哭泣的说道:“王爷!你也知道,南阳这孩子很懂事,此事我们不能怪她,这应也是我的责任,王爷,求你不要责骂南阳,要骂就骂我吧…。”
南阳郡主没想到自己的母后,竟然把所有的责任,都承担过去,她的心中感动,连忙说道:“母后!这事和你没有关系,我去寺庙上香没有告诉你,也没有告诉父王,才导致这一切,这是我的不对,不过南阳并不后悔…。”
“好了,你们都不要争了,都起来…!”
晋王杨广此时阴沉着脸,这件事已经没有回缓的余地,等自己的妻子扶着女儿起来,他这才缓缓说道:“我之所以生气,就是你们没有在之前,将这事于我商量,罢了!如今木已成舟,只能这么做了…。”
就在此时,由着几名侍卫,护卫着一辆华丽的马车,也驶向晋王府方向驶来,这就是韩憎寿的夫人、韩曹氏的马车。
大户人家前来拜访,一般会提前一两天,派人来通告对方,在得到对方应允之后,才会按时前来,韩曹氏要拜访之人是晋王杨广的妻子萧氏,因为隋文帝杨坚的旨意,所以也没有办法,提前派人来通知。
只见十几名侍卫,护卫着一辆华丽的马车飞驰而至。
待马车驶近之后,马车停在晋王府大门口,韩曹氐在几名侍女的扶持下,慢慢走下马车。
由于萧妃的品阶很高,所以韩曹氏到来之后,韩曹氏因为有诰命在身,所以在晋王府侍卫的通传下,萧妃也是在丫鬟的簇拥下,来到了大门前。
南阳郡主此时也是知晓,韩曹氏到来的原因,此时她的心中十分紧张,她心中已经隐隐猜到韩曹氏所来的目的,极有可能是为韩世谔提婚,使她的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担心。
她担心的是自己的父王,直觉告诉她,父王是不会这么容易的就答应的。
晋王府的女眷们,见韩曹氏下了马车,也是一齐上前迎接,韩曹氏有从三品诰命,但还是上前施礼道:“韩夫人大驾光临,令府里上下蓬荜生辉。”
韩曹氏微微一回礼,略带歉意的笑道:“王妃!我们来得仓促,还请王妃多多包涵。
韩曹氏此时身着简单,头上也没什么珠翠,脸上也只画了淡妆,寻常得就像一个普通fù人上门拜访。
而萧妃则是完全不同,她衣着华贵,光艳逼人,仅长裙便用去了八幅蜀锦,薄如蝉翼的纱罗缠绕手臂,她头梳云鬓,乌发如云,各种宝石珠翠镶嵌发端。
她的脸上更是眉似远黛,眼如秋水,细长高挺的鼻子,小哮红润,长着一个尖尖的下巴,虽然长得美貌艳丽,但这个尖下颌,却是给她的美貌中,添了一丝狐媚之气。
待众人都退下去之后,贵客堂上就只有韩曹氏陪着萧妃说话,萧妃笑问道:“不知今天韩夫人,大驾光临晋王府,是为何事…?”
韩曹氏此时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王妃!我这次前来其实是想替我侄子韩世谔提亲,希望南阳郡主,能成为我们韩家的媳妇…。”
萧妃也是非常聪明,她已经意识到,韩家终于过来了,他们一定是为了提亲而来。
韩曹氏此时又从包要,取出了韩世谔的婚书,递给萧妃,说道:“这就是我侄子的婚书,还请王妃收下…。”
萧妃收下婚书之后,两人又说了几句话,便回前堂,韩曹氏也没有什么事,又是寒暄几句,也是告辞而去。
在韩曹氏离去之后,对晋王府,却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古井,顿时水花四溅,波澜大作,一切都乱了套,萧妃立刻去找晋王杨广。
房间里,南阳郡主正坐在着桌前,仔细端详韩曹氏送她的一对紫玉手镯,这是韩家给她的见面礼,她当然是要收下。
这对紫玉手镯色泽均匀,晶莹剔透,无一丝杂质,在正常光线下看,两只手镯的颜色都一样,但如果对太阳或者灯光下看,就会发现两只手镯颜色一只紫红,一只丹红,就像晚霞和朝霞的区别,难怪叫【朝霞晚晖】确实非常罕见。
(本章完)
第648章 元会一()
南阳郡主忽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韩家的聘礼了,她的脸上顿时变得通红,俨如手镯一般紫霞。
这时,南阳郡主忽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她的心中一惊,连忙将手镯捏在手中,一回头,见是她的母后萧妃。
于是,她连忙起身行一礼,说道:“母后,你怎么来了…?”
萧氏走到她身旁坐下,握住她的手,打趣的笑道:“你期盼已久的韩家,终于来人了…!”说着,萧氏就将一本厚厚的大红信井放在桌上,这就是韩世谔的生辰八字和他的婚书。
南阳郡主偷偷瞥了一眼婚书,她刚刚恢复正常的脸色,蓦地又是变得通红,而且连脖子也红了,她羞得低下头,不敢说话,但是她的手上,却是悄悄的,已经将手镯戴上手腕。
萧氏见她偷偷戴上手镯,便是知道她的心意了,估计自己猜得没错,那个韩世谔就是她的情郎。
萧氏心里明白,却是又开玩笑道:“既然你不表态,那我就当你是不同意,婚书我就还给人家了…。”
她见南阳郡主还没有反应,便从桌上拿起婚书道:“那我这就去告诉你父王,你反对这门婚事,咱们退回婚书…。”
她刚站起身,南阳郡主就一把拉住她手,把拉坐下来,“母后!别走…!”
萧氏呵呵笑了起来,打趣道:“那么说,你是愿意的…?”
南阳郡主羞涩地点了点头,萧氏这才收起玩笑之意,低声道:“韩家如今已经上门提亲了,我看过他的生辰八字,和你基本符合,没有相冲,是白头之相…。”
在隋文帝杨坚的旨意之下,韩世谔与南阳郡主的大婚,就选择在正月初八那天。
······
在这让人惊心动魄的几天之后,开皇十九年终于到来,长安城中到处都是爆竹杆的声音,家家户户的门前也开始把旧符换下,换上崭新的桃符,在这热闹之中,京城之中本来剑拨弩张的气氛,倒是一下子消散在了这新春之中。
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这一天,皇帝和京中百官,还有外地朝集的朝集使,凡从七品以上官员,统统要参加大朝会,这是真正的大朝会,又称又会,那承天殿中的官员,从最靠近皇帝龙椅的紫色官袍大臣,到一直排到了承天门外的九品小官,足足有几千名之多,再加上那些内侍、侍卫,整个就是人山人海,搞的和看奥运会一般。
从三品以上服紫袍,而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并不多,三省六部再加御史台、九寺十二卫四府,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数量稀少,但是那些勋贵之中,从三品以上的却是众多,如今大隋只保留侯爵以上爵位,等于凡有爵位的,都是可能服紫袍的官员。
再加上那些职事官不到三品,但散官却有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整个承天殿之中,大半个殿中都是紫袍高官,看上去一片紫色的海洋,不参加大朝会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原本大隋朝,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从三品以上高官。
那些老的都已经满头银以,甚至站都站不稳的三公、三师、老王爷、老郡王、老国公、老郡公、老侯爷、老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
这半殿的紫袍高官,韩世谔真正认识的,却是不到十分之一,大多甚至都是头一次见面,连名字都不知道。
不过韩世谔虽然算是殿中,这群紫袍中最年青的一位,不过他的官位权势,却是如今陛下面前的红人,陛下为了他,甚至准备将自己的孙女,下嫁给他。
元会这样的大朝会,虽然参加的官员众多,但是每个官员要站哪个位置,却是早有殿内监礼官安排妥当的。
韩世谔他今天的位置,却是右边第二列的第三排的位置,站在指定的位置上,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是上来和韩世谔打招呼,韩世谔见人也只是笑笑,随意的附合几句,大多数时候,他却连别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整个元会,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大典礼仪式,并不会具体讨论什么军国大事,主要的就和一个新年庆典一样,京官居前,外官居后,职事官居前,爵位散官勋官居后。
韩世谔算是边疆重臣,所以也是按照外官的位置排列。
元会之日,是和登基、祭祀一样重要的重大场合,皇帝杨坚依周礼,必须穿戴矢子服饰之中,最隆重的那一套毅冕。
隋文帝杨坚在阵阵悠扬悦耳的乐声之中,如众星拱月一般在给事营众侍卫的侍卫下进入大殿,杨坚今日头戴十二道珠冕平天冠,身着朱玄九章大袬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穿上这套华丽又隆重的大礼服,杨坚整个人,也显得无比庄重威严。
大臣们则都头戴进贤冠,进贤冠原为儒者所戴,南北朝后百官皆戴,前高七寸,后寄三寸,长八寸。从三品以上三粱,从五品以上两粱,从五品以下者皆一粱。
隋文帝杨坚站在墀台龙椅之前,早有殿内监大声唱礼,众大臣跪倒三呼万岁,如同大合唱一般。虽然从最前面殿中韩世谔他们的位置,到最后承天门那些从七品小官足有千步之远,可是在那些殿中监、监礼官、内侍等的指挥下,整个山呼居然出奇的整齐划一,如似听到合声伴唱一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隋文帝杨坚目光威严的眼光大殿,最后目光落在韩世谔的身上,眼中说不清的复杂神色,殿中无比的沉默,就在他身边的内侍想要出声提醒他时,杨坚一甩广袖长袍,落坐于龙椅之上,他的右手向前虚递,声音沉稳的道:“众爱卿平身…!”
韩世谔此时站起身,他们这一种总管,就是外官之首,和那些三公三师一样,是皇帝面前最有身份的大臣,他一起身,就有内侍上前,端来了小几软垫,摆上了水果茶水,这是宰相和三公三师才有的待遇,连宇文述、裴蕴这样的参掌朝政京官,也是没有资格。
(本章完)
第649章 元会二()
甚至的殿中大臣,从三品以上者,有软垫跪坐,至于从五品以下者,则连跪坐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站在那里。
韩世谔此时跪坐在下面,腰背挺直,双眼直视前方。但心中却有些浮想连篇,刚刚隋文帝杨坚打量他的目光,他也是早已感受到了,那不是一种随意扫到的目光,那是一种包含了诸多感情情绪的目光。
韩世谔眼睛的余光,扫到墀台之上的隋文帝杨坚,他的心中,也是有种复杂的感觉,也许是感激、也许是敬重、也许是恐惧…。
如此隆重的元会,也是朝廷权威的彰显,平时的不管是内朝小朝大朝,人数都有限,而且只由长安城的京官参与,但每年的元会则是不同,这一天的元旦大朝会,天下各地边关重将、地方太守、通守等官员都将出席元会。而且元会之时,还会有各番邦使节、甚至是小国国王来献礼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