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唤珠儿的青衣少女,正仰着小脸控诉呢。
陆晴清宠溺的看着她,轻抚着少女额头,笑道:“哪有包啊,珠儿又夸大其词。”
珠儿大声抗议:“姑姑,你可不要被他骗了!那个杨浩就是喜欢逞威风,跟人打架,根本不是为了救姑姑!”
陆晴清回想起杨浩挺身而出的场景,心里有些暖意——这个少年有些不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的眼神,跟别人很不一样。
她心里想着:“真是个有趣的人。”
珠儿看着陆晴清脸上温柔笑意,怔住了,心里莫名的开始烦躁,就像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一点点抢走了。
“呜呜呜,姑姑,我的头好痛,你快看看嘛——”
长安大街上,灯火稀疏,少女的哀嚎伴着车轱辘声音,回响在星辉无限的夜空中。
第35章 小杨倓()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小石头便早早找出小鸾替杨浩准备好的常服。
杨浩此前一直穿文士装,或者国子寺的学服,都是极为简单的袍衫。小石头取来的这套常服,与前不同,除了衣料更加精美、轻软外,内外黑白配色,圆领窄袖,袖口有三道,外面装饰有好看的金蚕丝纹路。
杨浩换好衣服,对着铜镜览视,衣服非常合体,颇显少年英武之气。
小石头呆道:“少郎君真是俊俏!”
杨浩也颇觉飘飘然,心道此时若有个手机,自拍一张,绝对能秒杀后世的那帮小鲜肉。或许是古代少年普遍成熟较早,杨浩近十四岁,此时的身高,约莫有一米七五,显得格外挺拔。
快到巳时一刻的时候,宫里来接杨浩的内官才赶到。
这次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内官,只有十几岁模样。
小太监自称姓顾名书,对杨浩十分恭敬,引着杨浩马车向皇宫而去。
国子寺离着皇宫不远,不一会便到了,过了朱雀门,又穿过承天门街。
到了象征皇宫内城的承天门,小石头不能入内,驾车等在外面。杨浩随着顾太监入宫觐见。
转过好几个宫门,最后来到一座大殿之前,杨浩定睛望去,殿门之上飞舞“万春殿”三个大字。
这是杨浩第一次进入大隋宫廷,皇城内外守卫森然,建筑风格极为宏大。整个皇城之中,干净整洁,肃穆严整,让人情不自禁端正心神。
顾太监领着杨浩入殿后,恭声道:“少郎君且在外殿等候,奴婢这就禀告圣上。”
杨浩拱手:“有劳顾公公了。”
顾太监连称不敢,退身往内殿去了。
等到顾太监走后,杨浩百无聊赖,四下张望,欣赏万春殿外殿的布置。
万春殿极高,目测殿内高度超过十米。杨浩所处的外殿,极为宽敞,两侧摆放有几张案桌,有巨大的屏风与内殿隔开。
屏风上点缀着山水花鸟之类的画作,在杨浩想来,怕都是名家所作,在后世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正在杨浩感慨当中,屏风后“蹬蹬”脚步声传来。
声音很小、很轻,不像是大人。
杨浩疑惑望去,屏风的一角,露出一个小小脑袋,眨着黑白分明的眼睛,望着杨浩,奶声道:“你是谁?”
小孩只有三四岁模样,长得十分精致,瓷娃娃一般,要不是身上的衣服样式,很难看出是一个男孩,此时正一脸好奇的看着杨浩。
杨浩摸摸鼻尖,没有等到杨广,却等来了这么一个好看的小娃娃,当即蹲下身,笑着说:“我叫杨浩,你呢?”
小男孩闻言往屏风后缩了缩脑袋,白嫩的小手抓着屏风边缘,大眼睛骨碌碌转了两圈,从杨浩身上看到脚下,一眨一眨的透着迟疑:“你就是杨浩?”
杨浩温声道:“你认识我吗?”
小男孩不理杨浩问题,睁大了黑眼球:“你是那个身长九尺的杀人凶手杨浩吗?”
杨浩哭笑不得,京城里的传闻,怎么都传到皇宫里了,甚至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伸开手臂,原地转了一圈,无奈道:“你看我像吗?”
小男孩充满灵气的眼睛跟着杨浩动作移动,抿着嘴唇,轻轻摇头:“不像,你不是黑脸的,而且长得也不丑”
杨浩无语,封家或者李家的人,太不会编造谣言了,好歹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真真假假方能真假难辨。后世的公知大v就明显聪明多了,只在细节关键处做手脚,令人虚实莫辩,才能达到混淆视听、煽动人心的目的。
之前的传言,明显是针对杨浩,但是把他形容的穷凶极恶,连杨浩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这样的谣言太傻,太笨,没有攻击力。
“这么低俗、拙劣的谣言,倒是很像封言雄这种智商的人,做的出来的。”杨浩心里暗暗猜测。
他没料到,自己几乎完美的猜中了真相。
杨浩摊开手,很无辜的说道:“就是嘛,你也看出来了,真聪明——嘿,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杨倓。”
杨浩根据身体的记忆,认出这个名字,好像是当朝的皇长孙,太子杨昭的儿子。
“杨倓——好名字,嘿,你该叫我叔叔。”
“叔叔?”
“额应该叫皇叔?”
小男孩这才哦了一声,喏喏道:“皇叔好!”
杨浩大乐,暗道孺子可教,正要对小杨倓提出表扬,屏风后一个少女声音传来。
“杨倓,你在哪里?快出来啦——”
杨浩听见少女声音,面露古怪。
“不会这么巧吧?”
这个声音像极了,那天被他揍了屁股的小姑娘,可谓是记忆犹新呐。
那边少女继续往前走,终于看到了趴在屏风边上的小男孩,声音轻松道:“好啊,小杨倓,你居然跑到这里来了,看我一会不告诉皇后娘啊!”
少女目光掠过杨倓,看到了杨浩,愣了一下,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尖叫。
杨浩来不及捂耳朵,被少女的声波武器重创。
果真是宇文如意。
宇文如意小脸绷紧,一把拉过杨倓抱在怀里,拍着小男孩手臂,责问道:“你怎么跟大恶人说话!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
杨浩终于知道为何杨倓会知道流言了,原来是宇文如意帮他散播的。
杨倓茫然的看着少女,纠结道:“可他不像啊,不是黑脸的”
宇文如意凶巴巴道:“住口!他就是大恶人,你千万别被他骗了——”
杨倓似乎被吓了一跳,缩了缩脖子,眼睛看看杨浩,再看看宇文如意,似乎不知道该相信谁的。
宇文如意皱着秀气的小鼻子,气呼呼的,不知道如何让杨倓相信自己,只好诘问杨浩:“你快告诉小糊涂,你到底是不是杨浩?”
杨浩看好戏一般,温和笑道:“我当然是杨浩,我早跟他说过了啊。但那个黑脸、杀人如麻的杨浩,好像不是我吧。”
少女理屈词穷,生着闷气,拖着杨倓要离开:“咱们走,不理他,找皇后娘娘玩去”
杨倓奋力挣脱:“我不去,皇祖父还在忙呢,皇祖母不让我过去打扰。”
宇文如意为之气结。
杨倓转首,跑到杨浩身边,一脸的好奇:“那,你是那个打败了宇文承基的杨浩吗?”
杨浩笑道:“我和宇文承基比过武,但是没有打败他。”
“哦,那是他打败了你吗?你们俩个谁厉害呢——我猜你要更厉害一些,因为你打败了如意姐姐的哥哥,她才说你坏话,对不对?”
杨倓眨着星星一样的眼眸,望着杨浩,居然还做了一番似模似样的推理。
宇文如意拨浪鼓一样的摇头,嚷声道:“不对不对!他怎么会打败哥哥呢,我大兄比他厉害十倍、百倍——”
杨浩蹲下身子,拉过杨倓,双手扶在他的身侧,柔声道:“你很想知道我和宇文承基,谁的武艺更好吗?”
小杨倓重重的点头。
“你喜欢武艺高强对不对?”
小杨倓继续点头。
“哦,那你为什么喜欢武艺高强呢?”
杨倓转动小脑袋,思索了片刻:“因为,,因为武艺高强才能打败所有的坏人啊。”
杨浩郑重看着年幼的杨倓,耐心道:“你以后会知道,不是武艺高强,就可以打败所有坏人。武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除了武艺,我们还有很多办法让坏人不能做坏事。比如我们可以培养更多的好人,来打败坏人,或者用厉害的方法把坏人变成好人。”
男孩听杨浩讲完,眼睛露出疑惑:“哦,是这样啊。但如果这样的话,坏人都变成好人了,那好人怎么办?”
杨浩没想到小杨倓居然很有思辨精神,当即笑道:“坏人没有了,好人就继续做更好的好人啊,大家一起从好人变成更好的人。”
杨倓似乎听懂了一些,又似乎没有听懂。
杨浩对男孩很有好感,既童真又可爱的样子,很惹人喜爱。在三四岁这种三观朦胧产生的阶段,他很愿意当一回人生导师,用善意和温情,敲开每一扇门。
第36章 觐见杨广()
小杨倓微微仰着脸,看着自己这位新认的皇叔。
“还有啊——”杨浩继续跟男孩讲。
“之前听别人说杨浩如何如何,可当你亲眼看到的时候,果真是这样的吗?”
小杨倓赶紧摇摇头:“皇叔不是那样的,皇叔一点也不丑,也不凶恶——”
“你的如意姐姐见过我,也知道我不是又丑又凶,可她为什么跟你说我是大恶人呢?”
小杨倓咯咯笑道:“这个我知道,皇叔打赢了她哥哥,她便故意说你坏话。”
宇文如意听着这对叔侄对话,越来越觉得委屈,这个杨浩果然可恶,刚见面就把杨倓这个小糊涂蛋“策反”了。
一时间万般的言语,堵在嘴边说不出口,只能在心里面无声的辩解:哥哥才没有输给臭杨浩
杨浩暗叫一声惭愧,那宇文承基可不是他能打败的,只不过他跟宇文如意的纠葛,很难一两句跟小杨倓说明白,只好默认这种说法。
只听他正色道:“这天下是我们杨家的天下,天下的士子、大官、百姓,悠悠众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说什么,或者做什么。我们杨家子弟不同,担负着守卫天下的责任,不能听什么信什么,一定要身体力行、谨小慎微,方能不为谗言媚语所迷惑。”
杨倓雀跃着回答:“这个我也知道,夫子说过亲贤能远小人”
杨浩道:“是这个道理,不过等你长大了,你会发现,贤能和小人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守护这个天下,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比如,要及时把你如意姐姐这样的小人抓出来!”
小杨倓乐不可支:“皇叔这次说错了,如意姐姐可不是小人。”
杨浩笑答:“嗯,她不是小人,她是女子。夫子不是也说过吗,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小杨倓咯咯直笑。
屏风后面几步之外,杨广和萧皇后已经站立良久。
杨广阻止了太监上前打扰,听杨浩跟孙儿杨倓对话,颇觉有趣,最后听到杨浩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禁笑望向萧皇后,压低声音揶揄道:“嘿,刚才还给他说好话呢,人家这就把你骂进去了,哈哈哈”
萧皇后听杨浩侃侃而谈,只觉得欣慰,自己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自小温良淳厚,刚才那番话更是极有见地,听到杨广调侃于她,一点也不在意,只风情万种的白了一眼:“赶紧出去吧,我听如意那丫头又快哭了,晚了,说不定又要挨顿屁股了。”
杨广亦想起前事,露出意会的神色,当即轻咳一声,迈步走了出去。
“咳——”
小杨倓眼尖,看到杨广夫妇,欢喜道:“皇祖父,皇祖母!”
宇文如意心中委屈,手背擦了擦眼角,也盈盈拜倒。
杨浩心中一紧,没想到杨广除了外殿来见他,不及细看,端正跪下,朗声道:“臣杨浩,拜见皇上和皇后娘娘!”
萧皇后注目眼前的少年,一身黑白相间的常服,俊逸非凡,想到杨浩的身世,心中柔情顿生,上前一步,拉着杨浩衣袖,道:“快起来吧,让我看看,浩儿都这般大了——”
之前见过一次的尚太监服侍在一旁,恭声道:“少郎君快起来吧,刚才圣上和皇后娘娘,不让奴婢打扰少郎君,亲自出来接你。”
杨浩恭敬给杨广夫妇磕了几个头,才在萧皇后的拉扯下站起身来。
杨广脸带笑意,盯着杨浩说道:“你很不错,朕很喜欢,咱们去内殿说话。”当即领着众人越过屏风,往内殿行去。
杨浩转过屏风,看到小太监顾书领着几个宫女站在一侧等候。
这种场合,轮不到顾小太监说话,只向杨浩微微点头。
另有两名太监过来,引着宇文如意去了偏殿,没有跟杨浩一起去内殿。
杨浩第一次觐见皇帝,就这样发生了,气氛非常融洽。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他仍然没有想到杨广是如此随和的中年男子,剑眉星目,鼻梁高挺,眼睛非常有神,充满了智慧。不管是后世的标准,还是大隋的标准,都是地地道道的美男子。
时间接近中午,杨广夫妇留杨浩在万春殿用餐。
“这才几年不见,杨浩都这么大了,一表人才,依稀有当年秦王年少时的模样”萧皇后眼睛有些湿润。
杨广罕见流露出慈祥,点点头,转向杨浩问道:“身体都好了吗?前些日子听说你昏迷了,皇后着实为你担心了好久。”
杨浩恭敬道:“谢皇上、皇后挂念,臣已经无恙。”
萧皇后幽幽道:“这事是二郎做的不对,皇上已经责罚他了,你莫怨他。”
杨浩吓了一跳,连忙道:“臣岂敢,当日是我鲁莽在先,事不关豫章王,而且也是凑巧失足摔落,恳请皇上皇后万勿责备豫章王了。”
杨广眼神亮起,多看了杨浩几眼,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萧皇后在旁边道:“天幸你没事就好,不要因此生分了”
杨浩点头应下:“理当如此。”
除此心结之后,萧皇后回忆起杨浩小时候的趣事,也有回忆起秦王在时的场景,一时间温情与唏嘘,充斥了整个万春殿。
整个觐见过程里,直到杨浩告退,杨广也没有提起过关于爵位或者武官这类的事情,只是像普通家庭话家常那样。杨浩自然也不会出口相问,本来他还想跟杨广提一下和亲的事情,可是听到舅舅那样分析之后,反而不是特别担心了,于是知趣的闭口不言。
这样的表现,也让萧皇后心里暗暗高兴,杨浩这孩子有心性、识大体。
临近离开的时候,杨浩还见到了太子杨昭。
太子杨昭,年约二十许,性格温纯谦和。
只不过这次相见,把杨浩吓了一跳。杨昭已经不复记忆中的模样,身材比他略高,但是身体瘦削,两颊凹陷,面上无光,整个人状态不是很好。
杨浩与之交谈几句,对方问了他一些学问的事情,偶有几语,也能显示出扎实的学问基础,至少比杨浩强了很多,只是精神有些不济。
杨浩察觉到杨昭精神似有些疲累,主动告辞离去。
杨昭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太子杨昭身体,居然连杨广都不如,怕是有什么疾病吧。”
他不记得历史,也无从知道杨昭是否早夭,只是看他的身体状态,貌似不是很好的样子。自修炼步战之法,未知的热流淬炼经脉之后,杨浩的精神、力量好了很多,而且对别人的状态也有更好的察觉。
他隐隐觉得太子杨昭哪里有什么问题,脑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
“不会吧?难道杨昭吸食了罂粟?!”
之前在大兴善寺偶然见到罂粟,吓了她一跳,而杨昭的状态,实在难以不让他浮想联翩。
“却不知杨昭到底生了什么病,罂粟到底是药用镇痛,还是另有别的目的?”
杨浩掩藏住内心的震撼,退出万春殿,在小太监顾书的带引下,出了宫城。
小石头在承天门外等候已久,见到杨浩出来,接上他,往皇城门口朱雀门行去。
第37章 将东行()
秦王府院里,叮叮当当声音传来,杨浩与人对练当中。
小鸾在一旁踮着脚看,一脸的紧张。
杨湛也在外院看杨浩训练,神采飞扬,羡慕不已。身后的婢女玉荷,跟小鸾神情类似,拉着杨湛不要他靠太近。
“嘶——少郎君武技精进至此,我和王绍都快不是少郎君对手了”
石进在演武场里,活动着有些发麻的手腕,忍不住感慨。在他看来,杨浩既勤奋又有天赋,能进步如此之快,也太过于骇人。想想前不久,少郎君还差点一命呜呼,真的是王爷和王妃在天庇佑啊。
旁边的王绍也点点头,对石进的话不能再同意更多,只是对于少郎君的打法风格,他还有些想法,顿了顿才说道:“的确,少郎君武技突飞猛进,令人惊喜。然而战场不同于江湖比斗,比的不仅仅是进攻,还有防守。同样一刀,十分的力气全部用在伤敌上,并不是最合理的,而应该留有余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两军对垒也不是纯粹的捉对厮杀,而要通过更好的战阵配合,发挥整体的战斗力。
少郎君是将才,千万要爱惜自己啊!”
杨浩前世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穿越后习练武技,似乎每次遇到的打斗,都有拼命搏杀的感觉,对于团队作战,的确有些生疏了。
此时听王绍这么讲,马上明白了对方所指,知道他是为自己好,心中惊醒起来,说道:“少元说得对,我记下了!”
距离上次杨浩入宫觐见杨广,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
那日从万春殿回到国子寺的第二天,尚太监便带了圣旨来找他:“授秦孝王嫡子杨浩,河阳郡尉职。”
杨浩早有心理准备,嗣秦王爵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上次舅舅崔弘度跟自己透露授武官的事,这次得到了验证。
后面几日,杨浩处理了一下国子寺的事情,在北院见过张徐、崔长芳等人,还跟房英见了一面。
房英上次已经知道他的身份,没有留露什么不舍,只是恭祝他东行顺利。
在国子寺里,与杨浩关系最大的便是算学。张徐二人已经完全熟悉了那套现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