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末当土匪-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日本陆军方面,就算其中最为精锐,装备最好的近卫师团来比较:不要说快枪了,就算是后装步枪也不足半数,剩余的都是旧式的步枪,甚至还有火绳枪。近卫师团都这样了,其他的几个师团就更加不用说了。

而火炮,这一点上,淮军现在用在锦州战场上地火炮已经高达数百门,可以说,已经把全国的火炮都集中起来了。而这些火炮中,新式的后装线膛火炮也不在少数。至于那些炮台的火炮不计算在内。

而日本的火炮不能说没有,但是和淮军一比,基本可以忽略。日本地一个师团中,只有少数地几十门火炮,而其中的火炮大多数都是那种属于扔了都没有人要地臼炮,加上相当数量的前装火炮。

而日本这样的陆军装备实力和淮军都比不上,那和东北军就更加没有可比性了。

现在的东北军中,七个主力师团中,基本列装毛瑟步枪,新组建的第八,第九师也是如此。这些毛瑟步枪中,新式毛瑟步枪,也就是1886式步枪,已经开始逐步的列装主力师,目前,作为东北军一向来的主力,也可以说是代表着东北军最强大战斗力的嫡属于锦州军区,第一军的第一师已经全部换装1886式步枪。

而那些地方守备旅也开始装备热武器,主要就是东北主力师团换装下来的一些前装步枪等等,而骑兵师也已经除了人手一把大刀外,也有少量的部队开始装备盛京制造局根据1886式步枪改制而来的骑兵步枪。

而火炮方面,东北军并没有像淮军一样,大量的列装新式火炮,主要的就是迫击炮。这也是因为一些硬件限制。现在的盛京制造局虽然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一个武器制造局,但这仅限于轻武器方面。而陆军之王——大炮。现在的盛京制造局还没有能够掌握足够的技术来制造,最多也就是一些小钢炮,但是那些小钢炮相比技术简单,对于盛京制造局来说,又有足够的能力制造的迫击炮而言。并没有多少优势。

现在东北军的迫击炮主要是分为:60MM,80MM,100MM三种,而100MM的迫击炮不管是在射程上,还是从威力上,都比现在盛京制造局能够制造的小钢炮有优势。而更加重要的是,100MM的迫击炮的只要四个人就可以抬着走,造价上,也低上了不少。

迫击炮和手榴弹可以说就是东北军的火力支撑了。但是,就算是100MM的迫击炮在怎么厉害,也还有他的局限型,相比淮军的那数量众多的新式后装克虏伯火炮来说,还是没有多大的用处,比方放,淮军的75MM的新式野战炮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7KM以上,但是100MM的迫击炮的射程却只有5MM不到,如果说,是有效射程的话,恐怕还要降低到4KM左右。

这也是由于当时的技术局限性所影响,好在,在锦州军区,东北军同样也有军属炮团,下属三十多门的新式克虏伯火炮。(对于淮军的装备水准,并不根据真实历史,而是有适当的提高)

而东北军的迫击炮目前还没有全部列装部队,每个师根据战斗任务的不同配属的迫击炮数量也不同,而最多的就是第一师,一共有一百三十多门迫击炮,迫击炮已经配属到了排。但是,这只是指第一师。其他的就算是第二师,他们所配属的迫击炮也只有不到八十门,第四师只有六十门,其他的另外几个师就更加少了。

综合起来,东北军和淮军在锦州战场上,双方的火炮威力差不多,淮军胜在射程,威力。而东北军依靠的就是迫击炮的机动性所造成的高突然性。

从东北军和淮军以及日军相比,就不难得出,现在的这个时候的日本陆军的装备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和淮军以及东北军相比。

但是,上面说的只是从装备上来说,而打仗,武器虽然重要,但是,用武器的人也同样重要。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锦州战场上,那一次的锦州大战中,东北军除开骑兵外,那剩下的步兵面对上两倍的淮军,依旧可以抵抗,并且杀伤了半数的淮军。并且还顺手的把清军中的绿营给灭了大半十几万。

而这些的形势在当时中,却也只有渺渺几人知道而已,而陈冬生就是其中之一,而日本方面,很可惜,他们只知道了淮军的部分实力,对于这突然冒出来的东北军。认识却还不够。

在日本军部的内部讨论中。

日本天皇忧心忡忡的问他的臣下:“诸君!我日本有胜望否?”

而下面的日本陆军部的老大,日本陆军中参谋长一夜零次郎则回答道:“陛下,经过调查,东北军就是一土匪军队,只要我大日本帝国出兵两个师团,就可以在一个月以内拿下东北。”

这个时候,日本天皇听了这话,脸上也有了点喜色:“恩,很好。”

而这时,日本海军部参谋长却也发话道:“万一,我们和俄国人对上的话,该怎么办?”

第二卷 展翅 第八十三章 黑夜里的刺刀

当那个日本海军总参谋长不不合时宜的说了这句话后,日本天皇的面目上的喜色马上就冷了下来。

日本天皇,抬起头,四下的扫了下面的几位日本军部的高层。而这个时候,下面的那几位人,脸色却是各异无一相同。

陆军中参谋长把手紧紧的握住,额头上的青筋已经是浮现。暗地里看向海军参谋长的眼光中,已经是暗含了一丝的怨恨。

而面对那日本陆军参谋长的怨恨目光,日本海军参谋长却是面不改色,稳稳的跪坐着,甚至,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两个军队体系的最高领导相互赌气瞪眼的时候,他们下面各自的手下将领也没有闲着。

一个个都在心里面暗自构思着话语,就等日本天皇问话的时候,回答的漂漂亮亮并且。狠狠的数落对方一把。

而在场的这些人中,最轻松的当属日本内阁的首相,熊本十郎,只见他眼镜眯着,同样跪坐着的他根本就不看周边的人,但是那眯着的眼光里,却不时的散发除不为人注意的精光。

至于为什么说熊本十郎最为轻松呢?事实很简单,因为他根本就管不到陆军和海军之间的事情上来。

日本自从维新运动后,也学了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弄出来了一个内阁,但是,这个内阁却并不像西方各国地内阁一样。在现在这个时候的日本内阁里。掌握地权利可以说没有。

而日本的权利基本就掌握在有着陆军军部和海军军部同时支持的日本天皇手中。虽然说,在日本新修订的宪法上。日本内阁拥有一切政府的权利,但是,现在这个时候,讲究的不是宪法,而是实力。

这事情说起来就比较长,在日本的第一任内阁上台的时候,也就是那些极力支持维新改革的人。虽然在各种的压力下,迫使日本天皇放弃了法律上地权利,但是,由于第一任内阁所采取的一些政策中。一开始偏移海军,招致了陆军的反对后,无能力的下台。而第二任内阁,看到了第一任内阁下台的结果后,开始平衡陆军海军的发展,但是这不但没有讨好海军和陆军,反而让陆海军两部都对其没有好感。

于是,一个愤怒的青年人,手持一把左轮手枪就把第二任内阁的首相给干掉了。这样的情况下,第二任内阁直接被日本天皇敕令重组。第三任内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陆军和海军地妥协中组建上台。

而这第三任内阁的首相就是这熊本十郎。熊本为首的内阁上台后。采取了一种极为妥协的政策,专注于国内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而对于陆军和海军之间的争斗,很聪明的避开了,每年的军队预算直接让海军和陆军地人自己商谈。等他们谈出了结果后,在按照他们的意愿实行。

这也就使得了熊本内阁在第三任任期内把日本国内做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今年,又顺利的成功连任。

开始了熊本内阁的第二任任期。

对于熊本内阁的这样的做法。不但陆军和海军没有意见,就连日本天皇也是赞许有加。

而日本的真正发展,也是在熊本内阁地任期内才成功的,不但海军有了极大的扩充,连陆军也得到了比之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日本军队短短的十数年间就发展到这样地地步,却和他地国内实际经济水平相差很多的,为了军队地建设。熊本内阁在无法拒绝海军陆军两部同时要求的大量军费的情况下,制定了大量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怎么榨取更多的钱财,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说从民众身上提取。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满足日益见长的军费。

而熊本内阁在今年的第二个任期一上任后。熊本就向陆军海军以及日本天皇提交了一个报告。报告上称,如果按照目前的日本军队所花费的军费的标准的话。不用三年,日本国内通过十几年来得到的发展就会被军队彻底拖垮,到时候,内阁将无法为军队继续提供武器弹药。甚至,更加重要的是,万一当战争爆发的时候,由于潜力不足的日本将无法支撑过一年。

而面对这样的一个报告,极大的震惊了日本海军陆军两方面,而这个时候,恰好东北之乱大规模爆发。

熊本内阁通过方面的调查得出,只有出兵东北,并且占据东北,如果东北不能占领的话,最少也要占领朝鲜。

如果成功的话,日本不但可以得到来自大陆的大量廉价,甚至可以说不要钱的资源外,还可以为日本的工业化产品找到一个倾销的地区。

为什么日本的产品要找朝鲜这样的地区倾销呢?原因很简单,世界中,基本每一个地方都已经插满了世界列强的脚步,而日本的产品相对于西方列强的产品来说,基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就连在现在的中国满清控制区都找不到市场。也就只能那产品的倾销放在自己的殖民地中了。但是,现在的日本可没有什么殖民地,所以,不管的东北,还是朝鲜。都是日本极为想要的地方。

同时,除了经济上的利益外,日本还可以获得一个登陆大陆的点,对于以后日本进军大陆的道路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奇=于是,熊本内阁的一份建议就上交了日本天皇:内容就是,极力取得满清的邀请出兵的请求。如果不行,也要私自出兵。把目标定在东北三省,如果不成功,就要保住朝鲜。

=书=而等日本天皇和陆军部的人商议过后,就基本决定了计划。但是,对于这一计划很不满意的海军部却是狠的牙痒痒。

=网=这不,在日本天皇又一次的召开关于出兵东北的会议中,海军参谋长就出来搅局了。海军为什么会反对,理由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如果一但出兵东北,那么日后日本军队的发展中,势必会倾向于陆军方面,这对于海军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而还有一点,如果决定出兵东北的话,可以说就是陆军一方面的事情了,因为不是和满清交战,所以说海军基本上没有和满清的北洋水师交手的可能型。

这样一来,战争中,就是陆军大放光彩,而海军却只能给他们做嫁衣。而在海军的人中,日本应该向南洋的等地进发,那里拥有着大量的资源,而且,进军南洋的话,主力就是海军,陆军也就只能沦为配角的地步了。

尽管海军部的人多次反对,还是没有说服日本天皇,没有办法的海军也只能旁观了。但是,能捞着机会说几句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海军总参谋长得意洋洋的跪着,看见长时间无人回答日本天皇的问题后,不免在心中又一次的打起了要阻止这场对于海军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的战争。

但是,就在海军总参谋长暗想的时候,却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回陛下,我军遭遇俄国远东部队的可能不大,在计划中,我们是先取朝鲜,而据我所知,东北军在朝鲜还有约五万人的军队和清廷的李鸿章的部队作战。我们拿下朝鲜是需要时间的,而等我们拿下朝鲜后,如果俄国的远东部队还没有出动,那我们就快速地进军,如果那时候俄国已经出兵的话,那我们就应该止步于鸭绿江。等待东北军和俄国远东部队的交战结局。

如果俄国远东胜利的话,我们就在和俄国商谈,双方以鸭绿江为界。如果东北军能够意外的胜利的话,那我们就可以继续作战。直接拿下东北三省。不过,这种情况个人认为基本不可能存在。”

海军部的参谋长一看,原来是陆军大将麻壬不仁,也就是这次决定出兵东北的带兵人物。麻仁大将。

海军部参谋长听了麻仁大将的话后,正准备开口反驳麻仁大将的话的时候,日本天皇却说话了:“麻仁大将说的没有错,现在的我们还没有实力来挑衅俄国,此时不宜和俄国发生冲突。原天照大神保佑我们,让俄国战败吧!”

而下面的海军参谋长原本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见日本天皇这样的表情,硬是把已经到了嘴边的那句:“麻仁,你是个懦夫!”给缩回口中。

而后,日本天皇就正式的下了秘密命令,开始集中两个师团准备前往朝鲜,准备免费帮助满清打击东北军。

而同时,东北方面,却还没有得到任何有关于日本方面的消息。不过,及时没有日本方面的消息,盛京王府内的陈冬生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从边境的驻军以及军情局传回来的情报显示,俄国的远东部队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集结。

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第二卷 展翅 第八十四章 拿下汉城

在东北军刚刚占领盛京的时候,陈冬生就已经为了预防俄国远东部队会对东北军进行可能的干预,而派了当时还不是外交部长的段尚文前往俄国远东部队驻地中的司令部见过了俄国远东部队的司令维奇诺夫。哈立瑟。

而在当时,因为俄国国内还没有注意到东北的动乱之局,就算在后来得知了东北军占领了盛京后,俄国国内按照一向来的判断,也没有发现东北军竟然可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中,就发展到了不受满清控制的地步,而锦州大战中,清军数十万的大军不但没有取得一丝的进展,反而折兵半数。

这一情况,实在是让俄国人吃惊不已。因为俄国一直对于满清的北方领土都有着比较大的野心,所以对于满清军队也是比较了解的。也知道满清军队中的那些绿营以及那些已经基本没有用处的湘军虽然人数多,但是并不是能和作为满清国防军使用的淮军相比的。

对于淮军,俄国还是比较注重的,甚至可以说,俄国人在远东驻扎的三万多远东部队一直没有大的动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直隶北方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淮军。

在直隶周边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淮军重点驻扎的地方,因为京师就在这里,为了严守京师,李鸿章不但在渤海地区的沿海,建造了大量,类似大沽台这样的炮台,而新组建的北洋水师也驻扎在这一海域。并且,淮军的半数以上的力量都几种在直隶周边,在东北之乱爆发以前,淮军一共十多万人里面,除去原本驻扎在东北以及朝鲜地区的一万多人以外,还有半数多约七万人淮军驻扎在直隶周边地区。而其他的就分散在南方地区。

可以说,属于北洋系统的百分之八十地力量都集中在直隶周边。为的就是保卫北京这个满清的心脏。

而北洋的这一居心在俄国看来却是犹豫不已,这七万地淮军随时就可以快速的调往东北等地,这才一直打着东北主义的俄国无法得手。

俄国虽然强大,但是。这是在远东,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主要就是通过多年以来不断增加的远东部队,但是,那数万的远东部队地后勤压力却让俄国感到了无能为力的感觉。

而这一点,也就触发了俄国下定决心要在修建一条横跨亚洲大陆的铁路。

不过。在今天,俄国却没有了这样的担心,可以不用担心在没有满足的后勤补充下就和七万以上的淮军部队交战。而是他们邀请自己共同出兵东北,打击东北土匪叛军。

但是,不管是俄国高层官员还是将领,都没有想到这一点,那就是:既然东北军能把那让俄国远东部队都担忧的数万淮军外加数十万的绿营等杂牌部队都击败。那么,自己可以把东北军打败吗?

土匪,这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有时候,却比那些歌颂功德的赞美词要有用地多。起码,它让俄国人轻视了东北军。

而轻视对手,尤其是无知的轻视一个强大的对手。结局通常都是让人非常担忧的。

俄国人即将到来,并且,背后里还有一支并不知道存在的暗刀。不过,东北的命运并不掌握在俄国或是日本的手中。

而是掌握在陈冬生手里面。

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即使陈冬生对历史在不懂,对于军事。经济,政治的能力在怎么差。他还是有着一个无人可比的优势。那就是陈冬生对历史地大体走向,以及对于日本,俄国这样的国家的野心都是非常清楚的。

陈冬生有时候会自叹,他们说的先知,大概就应该是自己这个样子了吧!

但是,虽然陈冬生知道俄国的野心,但是实在没有想到俄国的动作会这么快。以至于快到要打乱东北的发展,打乱了自己心中原本地预想。

在陈冬生的先期战略安排中,现在就应该把朝鲜收拾掉,然后留下一个师的部队镇守,另一个师的部队调往锦州。而新组建的第八师。第九师也应该差不多成军了。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可以镇守地方。

如果说第八师。第九师成军后,东北军就拥有了九个师。每个师拥有最少一万五千人,并基本上都装备新式步枪,也就是1871毛瑟以及毛瑟改进型1886式。另外还有四个骑兵师,另外还有六个地方守备旅。分别是:第一次占领盛京后,军事改革组建地四个:盛京守备旅,长春守备旅,吉林守备旅,海伦守备旅。

锦州大战后组建地两个:宁古塔守备旅,丹东守备旅。

而守备旅的兵力根据每个地方守备旅负责地区域不同,分别是8000…1000人。人数最多的就是海伦守备旅了,现在黑龙江省中,基本没有了东北主力师团的存在,只有渺渺的两个连,而担负着黑龙江军事防务和基本治安问题的就是海伦守备旅。相对来说,海伦守备旅比起人数最少吉林守备旅的七千五百人整整多了快八成,也就是一万两千多,快要到三千。

不过,这些地方守备旅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差了,也就和满清的绿营差不多,基本都还是冷兵器作战。其中,也只有仅靠一万两千人守卫黑龙江的海伦守备旅有着陈冬生特别批发下来的一千杆东北军第一师换装下来的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