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9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德嗣满面微笑频频招手,缓步从主席台上走了下来,还没回到第一排他的座位前,马千瞩已经起身相迎,用力握住了他的手:

    “文主席你说得太好了。”

    “哪里哪里,”文德嗣说道,“不吐不快。”

    在这小小的插曲之后,会议便进入了第一个正式议题: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是文德嗣,不过大家都知道他这个组长是“务虚”的,具体经办事情的实际上是三位副组长。

    首先是于鄂水做了《元老院体制调研的总结报告》,调研报告本身非常厚,每个部门都有一份,全加在一起足有一人高。所以这次只是宣读相关的结论。

    第二次全体大会制定下来的体制,运作到现在暴露出不少问题,元老最关心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元老院与执委会的关系问题。运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和这一关系未能厘清有关。

    单从政体表现来说,元老院和执委会是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但是穿越集团的特殊性使得元老同时具有双重性的身份:他即是构成最高权力机关议会的议员。又是行政部门或者国有企业的首长――结果是他们在履行议员职责的时候往往是有选择性,更多的是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去看问题,受个人好恶和环境的影响很大。本职上过多的行政和技术工作也使得元老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参政议政。即使后来采取了常委会体制来进行代议,常委也很难兼顾――因为他们自身的工作并不会因为成了常委而能减少多少。元老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几个坑。工作自己不做就没人做。所以常委的负担很大,所谓白天干活,晚上开会,回家还得看文件。一般人哪有这样旺盛的精力。一旦当了常委之后,不论是担任行政职务的范围还是自身工作业绩都受到很大影响。第一届常委没到期就有不少人申请不干了。

    尽管钱家兄弟等人曾经提议常委会应该由脱产元老组成。再由此建立一批专门的委员会。然而元老院目前最苦恼的问题就是能填坑的元老太少,特别是在技术性岗位上,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使用归化民替代的,而大陆攻略展开之后对元老的需求只会更大,专门让一批元老脱产从事代议显然是行不通的。

    至于执委会,情况亦好不到哪里去。明眼人都看得出执委会制度实际上是对tg政治体制的一种克隆,但是在临高很快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局面。首先是理应作为行政首脑的国务卿权力小得可怜,许多重要职能部门都在其他执委的“分管”下,许多行政事务必须和同级的执委会商之后才能拿出决议来。由于地位相等,执委下属的各部门的协调也成了问题。政令不畅成为一种常态。而每个执委管辖的具体业务部门也由此成了执委个人的“自留地”。执委权力极大,很多时候甚至凌驾于国务卿之上。不仅如此,执委个人权力的膨胀,还连带引起了执委秘书的权力扩张。由于执委的工作很多,日常**务处理往往委托给执委秘书。有些部门里,执委秘书掌握的实际权力已经超越了一般元老。这对一直担心“大权旁落”的元老们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机构设置问题。执委会的行政机构体制大致还是模仿旧时空的,条块分明,面面俱到。试图构建一个从上到下,对社会和经济进行严密控制和管理的官僚机构。然而元老院极度缺乏训练有素的中下层官僚,不但部门首长只能由元老担任。连处一级干部大多亦只能由元老来兼任。一个元老身兼五六个副处长,七八个副主任的现象屡见不鲜。元老的精力是有限的,兼职过多,事情即办得慢又办不好。而过多的部门又造成过多的环节。办事效率不断下降也在情理之中了。

    萧子山心不在焉的听着于鄂水抑扬顿挫的念着报告――这报告他几天就看过了,基调已经定下了:不管会开得怎么样,机构改革是必然的了。下一步自己是何去何从呢?

    自然,不管机构怎么改革,办公厅这一块是永远少不掉的。

    继续担任这个办公厅主任自然是不错,不过自己管着元老们的吃喝拉撒。直接管理着上千名为元老提供各种服务的男女归化民,元老的个人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点秘密都没有的――就这个也挺遭人忌讳的。已经有人再说元老院的最大黑手是自己了――这可不大妙啊。

    如果出去担任行政职务呢?自己好像又有点能力不够,实话说也着实不想离开临高这个安乐窝。

    正胡思乱想间,忽然见马千瞩正伏案修改着什么,大约是会议讲话稿?执委会内部“机构改革”的风吹了很久,督公这个元老院内的主要派阀之一必然会有所动作。他隐隐约约的听到谣言,说席亚洲很快就会从三亚回来出任总参谋长这个过去一直空悬的位置。

    萧子山知道最近马千瞩和文德嗣、邬德等执委会和主要人民委员频繁互动,据吴南海的汇报,他们经常在咖啡馆里见面,谈些什么虽然没人知道。但是萧子山猜测,十有**是人事安排上的事情。

    在萧子山看来,人事安排其实没多大奥妙,关键是目前在角力的各方是否拿的出一套方案,能让元老们感到放心?要消除元老们的“受迫害妄想”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过萧子山也承认,元老们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刘翔曾经专门拜访过他,鼓吹了一番元老院就是皇帝的论点。单就论点本身来说萧子山没什么异议:这不过就是把“元老院是最高权力机构”又改头换面的说了一遍而已。具体到怎么让广大元老确实的感受到“元老院是最高权力机构”,并且相信这个最高权力机构不会被少数人篡夺,刘翔同学并没有什么新主意。扯淡到这里,无非又是制衡、制约――说起来萧子山倒是不反对有个正儿八经的参议员或者上议院之类的机构,可惜元老院的规模实在太小了……

    不知道这次法学会搞得机构改革能不能让大伙安心。他嘀咕着。这时候忽然杜雯猫着腰从后排过来了。她走到马千瞩耳畔轻声说着什么,马千瞩皱着眉头听着,又说了几句话。萧子山想杜女士这又在闹什么幺蛾子了?莫非还是那份《海南新区农村状况调查》的事情?

    几天前杜雯在执委会散发了这份报告,上面罗列了她去过的五六个县的农村机调查情况,虽然调查内容很简单,每个县也只待了几天,但是问题却是不少:元老院制定的自以为很得意的一些政策在农村要么贯彻不下去,要么完全走样。

    萧子山知道这是必然的,临高的治理效果好,政策到位,那是因为首都效应的存在――人力物力充沛,信息反馈快。一出了临高,一二个元老带几个归化民干部,能把政策都执行下去就不容易了,只能说像不像三分样,具体有没有得到真髓,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这件事却引起了执委会的重视――大陆攻略一展开,广州这个全亚洲不说数一数二,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城市就会落在元老院手里,民政工作的难度显然不是充其量也就十万人口的琼州府城可比的。

    因而执委会经过讨论已经决定安排非生产部门的各部委元老下海南各县基层蹲点考察,重点是对农村情况进行考察。

    光这件事就要占去多少宝贵的时间!可是要是不做,到底有多少问题没被发现,多少已经推行的政策是他们的“想当然”或者“水土不服”,要摸清了才行。不然刘市长到广州不分青红皂白来个“先进经验推广”,非闹出大事来不可。未完待续。

第四节 机构改革 二() 
》    ,!

    这次下乡蹲点工作是由杜雯负责的社会工作部亲自操办的,不仅得到了马千瞩的支持,连一贯对杜雯嗤之以鼻的文德嗣也显得很热心,表示“大力支持”。√∟,这两位现在合伙卖什么药呐……

    正在疑惑间,看到马甲猫着身子拿着讲演稿已经挪了过来,萧子山的座位在第二排靠近路口的地方,他就直接坐到了萧子山的身旁。

    萧子山知道他是下一个发言人,挪过来大概是方便一会上台。

    “萧主任,这次行政首长下乡蹲点的方案出来了吗?”马甲忽然小声问道。

    “这事是社会工作部在安排,细则还没出来。”萧子山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事来。

    马甲“哦”了一声,继续说道:“我听说这次规模不小咧,从执委到处长主任调研员,只要是非生产和军事第一线的元老都要轮班下乡蹲点,为期一个到三个月……”

    萧子山小小的吃了一惊,规模这么大?他原以为就是派十几个元老分成几个工作组下乡调研。

    “这规模不小。”萧子山忽然慎重起来了,马甲找他说这个做什么?他把话题岔开了,“这机构改革不知道成效如何啊。”

    “要让人人都满意那是不可能的。”马甲信心满满的拍了拍自己的公文夹,“能让大多数人觉得可以接受就行了。大伙其实争得不就是个对未来的保障嘛。光用嘴说可不行,还得有实际行动――说起来你这个办公厅主任也得与时俱进,要多盖别墅。不然女仆怎么安排?同志们有意见那是肯定的……”

    马甲这这时候看到于鄂水发言已经结束,赶紧拍了几下巴掌。起身说:“我先去发言了,有空再聊!”

    马甲的发言是领导小组拟定的机构改革方案进行通报。目前这只是一个草案。萧子山前几天已经看过这份草案:与大多数元老想得不同。机构改革不仅牵涉到元老院-执委会这一中央权力-政务体系,还涉及到地方政府运作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与财政分配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过去没有明确规定,只有“暂行办法”。

    草案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元老院的地位元老院与国家的关系元老院与政府的关系的阐述,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由于牵涉到国体,相当于修改宪法,所以又叫《共同纲领第一修正案》。

    在第一修正案中,元老院不再是他们亲手建立的这个国家――不论它是叫“大宋”还是“元老院统治下的人类帝国”――的最高立法机构,而是超然于整个国家之上的最高权力象征。

    “元老院是一切的根源。是天命所在,是国家的象征,是最高权力的体现。

    “元老院拥有世俗和宗教的最高权力。

    “元老院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元老院拥有一切事务的最终裁判权

    马甲铿锵有力的宣读着这华丽的辞藻,钱水廷心里一动,这可不就是刘翔的那套“元老院就是皇帝”的说法吗?不过这里把元老院抬到了近乎“神”的位置上了……

    具体到体制上安排,新政体废除了旧有的元老院-执委会的体系,采取了一套新得体制。

    在新体制下,元老院不再是议会,而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和最终裁决者。地位近乎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专家会议”。

    元老院主席是元老院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是元老院的领导人和象征。主席的权限包括任免武装部队指挥官仲裁庭庭长内阁首脑;宣战或宣布停战;协调国家三权机构领导人之间的关系;颁发委任状,在政府首脑有渎职行为或议会认为其政治上无能的条件下将其罢免等等。

    主席通过元老院选举产生。元老院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讨论国家大事及主席的行为。元老院可在主席不称职或失去主席的必要条件时以三分之二多数废黜主席。主席的任期为四年。可连任一届。

    政府实行内阁制,废除执委会体系。国务卿是继主席之后的政府首脑。国务卿通过中央政务院管理国家日常工作,他有权任命数名人民委员。分管各项专门事务。国务卿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人民委员由国务卿提名,需要议会审议通过。

    国务卿和人民委员的提名选举和任命均需得到元老院的同意。

    原各执委分管的各个部委办除少数外全部并入中央政务院系统。按照大部制原则进行调整重组。这么一来,国务卿就是名正言顺的总理,人民委员相当于分管的副总理。国务卿能够有效的管理控制政府的各个部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政出多门。

    新得中央政务院大致分为:财政省外务省法务省武装力量省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文化科学省民生劳动省人民保安省企划院。

    议会是元老院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采取上下两院制。目前只设立上议院。每一位已成年并且享有完全元老权力的元老自动成为上议院议员,享有议员权力。

    议会享有一切最高立法机构应有的权力,诸如有权批准同外国签订一切条约协议和合同;审议财政预算案;随时对国务卿人民委员和部长进行质询和弹劾,批准政府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等等。但是,议会通过的任何议案必须得到元老的批准后才能成为法律。议长一年一选,可以连选连任。

    为了保证议会决议不违背《共同纲领》,元老院有权监督审查和否决议会通过的一切决议和提案。

    别看这套制度现在只是“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批准自己”,元老院和上议院合实际是一回事,却为未来向归化民分享权力做了制度上的准备,等到将来条件成熟之后,元老院就会退居幕后,以“监护人”的身份存在,只把握大方向,而不是直接插手具体政务。

    仲裁庭保持独立地位,不隶属于中央政务院体系,中央政务院另设司法部与仲裁庭对接协调。仲裁庭作为元老院国家的最高法和最高检,直接向元老院主席负责,其主官亦由元老院主席任免。

    原来执委会办公厅将一分为二,分设为元老院服务的元老院办公厅和为立法行政机构服务的政务院总务厅。

    元老在新体制下,除了继续享有《共同纲领》的权力之外,还享有自动成为上议院议员的权力,明确元老天然拥有管理任何国家机构的权力,前提是元老院作为一个整体对他进行了授权。

    第一修正案再次明确元老的人身财产以及各项权力“神圣不可侵犯”,除元老院之外,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元老的人身和财产的侵害都视为对元老院的不敬和侵犯。以“不敬罪”处置――最高即为死刑。

    为充分保证元老的延嗣的需要,设立由元老院办公厅领导的元老院纹章院,专门负责研究管理元老的血统延续爵位传承;为元老设计纹章和家徽;登记元老的家庭状况;定期出版《元老年鉴》。同时将尽快审议和批准《元老婚姻和继承法》,以确保元老的婚姻家庭和继承的安全性可靠性。

    第一修正案对元老院财产和元老规定院统治下的国家的财产第一次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元老院将设立元老基金,以基金的所得用以支付元老股份的定期红利。元老基金的来源是战争战利品的20%,俗称“元老院的五分之一”;划拨部分国有企业股份和即将建立的部分元老基金直属企业股份。

    同时明确了元老个人从事经营性活动规定:凡是有正式职务的元老,本人不得直接从事经营性活动,元老的家属个人从事经营性活动不受限制,但是必须得到元老院批准,照章纳税。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入股归化民或者土著的企业,但是鼓励和资助元老家属个人或者合股从事商业活动。

    设立由元老院办公厅指挥的元老护卫总局,负责保卫元老及家属的人身安全。

    ……

    萧子山注意到大家对后面的元老权力保障这块听得都很仔细,有人还不断的在文件上勾画,大概是要标注出重点来。他注意到原来的处长主任们都有些跃跃欲试。这次的大调整不用说会给很多人带来更大的机会。而执委和部长们的表情则是各有千秋。类似吴南海这样已经根深蒂固,公私好评一片的,自然是稳坐钓鱼台;有的风评一般或者可替代的人才太多的,就不免流露出惴惴的表情。有那么几个,则波澜不惊,完全看不出他们的脸上有什么表情。而在大图书馆工作的几位元老,更是表情丰富各有千秋。

    于鄂水表情轻松自在――萧子山知道大图书馆已经定义为“元老院直辖单位”。不会被并入中央政务院。元老院是不肯放弃这个巨大的技术优势的。未完待续。。

第五节 机构改革 三() 
》    ,!

    第五节

    由于很多具体部门还没有规定具体的上级管辖部门,一大批部门一把手们面露焦虑之色。特别是契卡这样的部门:原本它即是审计部门,又担负“反腐”职务,算是半个强力部门,裔凡还盘算着组织“契卡”执法队伍,扩大执法权。如果按照新得分类直接归给财政省,那就彻底沦为审计局了。裔凡的契卡梦就算是嗝屁了。而且有风声说大部制成立之后,税务审计海关等各部门将会成立“财税警察”,直接隶属于财政省。这么一来,他们的各自建立特务机构甚至武装力量的美梦就算是彻底破灭了。

    而且大部制改革的特点就是减少层级。原先很多部委办必然会在新体制下降级。实话说元老倒不在意级别待遇问题,但是这么一来处长会很多,部长将会很少,听起来就没那么威风了……

    接着,是公布大部制下的管辖范围。

    财政省基本上延续过去财政总监部属下的全部单位包括财政委员会特别审计委员会中央储备银行税务总局海关总局专卖局。原德隆银行改为商业性银行。

    外务省并入原殖民贸易部的大部分机构,取消驻外站编制,下辖:外事部殖民事务部,原殖民贸易部属下外贸公司划出。

    法务省,行使司法部权力,同时并入原仲裁庭属下的法院检察院系统。

    武装力量省,入原军务总管庭下属各部门,原特侦队司令部改为伏波军侦察总局。兼顾军事情报搜集分析和特种作战力量训练和作战。具体下辖:总参谋部6军部海军部伏波军侦察总局。

    国土交通省。解散了原有的各部门,新设邮电总局交通总局和资源部。并入远程勘探队。

    农林水产省。由原来的农业委员会直接改制而来。

    经济产业省,下辖商业部机械工业部能源部冶金部轻工业部。

    文化科学省。下辖教育部科技部文宣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