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7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上人多地小,加上大餐的诱惑,队伍不免有些乱,大伙都朝前面挤――大锅炖菜这东西基本上是先到先得,越到后面能得到的东西越少,不幸轮到锅底子那就只剩下渣渣了

    “一个挨着一个,不要挤!人人有份!”胖厨子一边敲着锅沿一边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那个混蛋不好好排队,就光给他萝卜不给肉。”

    厨子的军衔虽然不过是区区的军需上士,却是船上最有“势力”的人,连担当舰务长的副舰长和他说话也很客气,他这么一吼,队伍的秩序立马好转了不少。

    “符季发给养!”厨子大勺子一指,“别发错了!今天是特别配给!十三,你发饭盒!”

    士兵们在门口从符季处领了当天特别配给:50克朗姆酒、一个已经干瘪的苹果和几块水果糖。夜班人员的朗姆酒要延迟到下班之后发,不过可以多领一条叫能量棒的东西,那东西不是当值人员吃不到的,据说里面是豆沙馅的,甜香总是惹得毛十三暗吞口水。

    符季拿着一个量杯――一杯正好50克,从酒桶里放出酒来,一个个的倒在士兵们的马口铁杯子里,然后还要念叨一句:“值班时间不许喝酒。”

    士兵们拿到苹果和糖块就塞在口袋里,酒他们是不喝得,要等领到了饭菜再喝。从蒸饭柜里取出的饭盒堆得高高得,每人自取一个,毛十三再给他们的饭盒盖子上装上几颗盐渍梅干。这东西有抗菌、杀菌、解毒、调整胃肠的作用,其含有的柠檬酸与疋克酸的效力能够活代谢、活血脉,加强肝脏与肾脏的机能,将体内的乳酸等排出到体外,消除疲劳。现在已经被列为临高重点推广的食品,不仅广泛在陆海军中配给,在工厂工人中间也大力推广这种食品。

    士兵们一边交头接耳的说任务已经完成,马上可以回家了。一边托着饭盒瞪大了眼睛往窗口挤。

    厨子的大勺子往锅子里一沉,狠狠了挖出满满一勺乱炖浇在饭盒里。因为发得是混合炖菜,所以他舀一勺他都会先搅动一下,再兜底舀起来――免得士兵们怀疑自己吃了亏,士兵委员会对伙食问题是最敏感的。

    领到饭菜的士兵各自寻地方去吃喝――露天甲板上太冷,就在统舱里吃喝起来。每人还发到一小勺油炸花生,算是下酒菜。好酒的就划起拳来,奥斯卡蹿到了统舱里兴奋的喵喵叫着,在腿间踱来踱去找骨头,船里热闹非常。

    在小厨房里忙活的勤务兵忙得不可开交,连平时对首长饭菜从不经手的厨子也在帮忙。大概是忙不过来,平时最趾高气扬的、雪围泥首长的勤务兵,颐指气使的努努嘴:“你,过来端这个。”

    毛十三低眉顺眼的凑过去一看,大吃一惊,首长吃的是什么啊:一块连骨头都没去掉的牛肉,没煎透还带着血汁液;旁边孤零零的摆着几根叫不出名的蔬菜,竟然也是生的;还有炸土豆条。毛十三知道也不是新鲜的东西,早就炸好放在一口缸里,需要时再重新炸一下,这不是剩菜吗。红色汤里有好几截带骨肉块。毛十三立马就想到了这不是牛尾巴吗?你们这些亲随就给神仙似的首长吃这个?毛十三想着眼泪都快掉下来,要是愤怒的眼光真是把剑,前面勤务兵的背上早已千疮百孔,毛十三很想抡起托盘一下拍到这混蛋的脑袋上,可是不敢。

    厨子拿来一只盖子盖在菜盘上:“快,跟着送去!”

    海天号的军官餐厅很小,只能容纳十二人用餐。餐厅同时也是船上的作战指挥室和会议室。

    海军是一个放屁都有礼节,官兵差异最为明显的军种。海天号船小,所以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不能摆谱,到了多智岛之后稍微可以摆下谱,今天则是正式的大摆谱。桌子上铺上了雪白的台布,摆上了全套餐具,还有一只瓷花瓶――只是辽东的三月什么花也没有,只好就这么空着。

    勤务兵都换上了熨烫过得制服,一个个腰板挺得得笔直,胳膊上还挂着白餐巾。

    在餐桌上作陪的除了几位元老之外,还有舰上的归化民军官,一个个都换上了熨烫平整的制服,坐得一丝不苟。倒是几位元老着装随便一些,薛子良更是干脆敞着胸。

    因为是给黄骅接风,他就坐了主宾的位置。这会他正在吹嘘如何在黄台极面前显示王霸之气,看见穿着没有军衔旧军装的毛十三进来不由得一楞:“这是谁?”

    “勘察旅顺时救回的路倒,在舱室里养了好几天所以你没见过。”薛子良大大咧咧的说:“等回临高就让他上岸。”

    只听到卟通一声,却是毛十三跪下来嗑头如捣蒜:“首长,不要赶小的下船,小的愿为首长生生世世做牛做马,只求首长不要把小的赶下船。”

    丢了面子的勤务兵气得踢打着一摊烂泥的毛十三想拉起来,黄骅伸手制止了勤务兵:“这个是辽东本地人吧,维尼不如交给我如何?”

    “不行,对外情报局不是早规定了外派情报员一定要经过净化和培训。”

    “经过培训的情报员气质上就是不一样了,有心的土著很容易辨别出来,而且我也不一定要他当情报员。”

    “好吧,就算这样也得到济州岛收容分配中心区过一下手续。”

    已经陷入恐惧中的毛十三根本没听见元老的对话,他已经完全沉浸在梦醒的恐惧中了,以前总觉得在海天号上是做梦,生怕梦醒时又回到那间漏风的小屋。现在突然发现船上才是真实的生活,船下才是做梦,而且是最可怕的噩梦。

    毛十三昏昏沉沉的被拽了出去,军官餐厅的一干人开始用餐。除了薛子良一个人独享牛排套餐之外,其他人吃得都是中菜西吃:分餐食用。

    黄骅吃得是牛肉炒河粉,老耕牛的牛肉很老,好在厨子有小苏打这一作弊工具,处理得至少能够入口。再加上点船上栽培的绿豆芽和新鲜蒜叶。

    “你吃得这是啥玩意?”他瞧着薛子良面前那一盘状似生肉十分可疑的东西。

    “牛排。t骨的。”

    “我知道是牛排,不过你这算是几成熟啊,我看是绝没有三成,一成都难说……”

    薛子良哈哈一笑:

    “上扒炉,正面十秒,反面十秒,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牛肉的鲜嫩。三成就太熟了。”

    拿刀一划,就见一股血水流出,仿佛提供那块肉的牛刚被捅了一刀似的。薛首长皱皱眉头:切得太急了。

    他又拿起边上的烤肉酱罐子猛挖了一勺,将红褐色的酱肆意地涂抹在肉上,就好像那头牛倒在自己的血泊里,血混杂着泥土又被涂了一身。薛子良满意地叉起切下来的肉,只见红褐色涂抹的惨白肉块缓缓升起,越过薛维尼敞开的成衣前浓密的胸毛,直奔薛首长的大嘴,最后肉块消失在牙齿和舌头之间――他的嘴唇仁慈地闭上了,使得观众们不必亲眼目睹那块肉悲惨命运的最后一刻。

    在一旁进餐的黄首长见识了这一切。他机灵地转过了视线,一边压抑着反胃的冲动,一边试图显得不太失礼。

    不过,这块牛排的肉质显然有些太老,即使有了木槌和小苏打的双重处理,薛子良的腮帮子也是反复挪动了很多次才咽下去。

    “这牛真是年高有德了。”王瑞相吃了一口他的蚝油牛肉片,忍不住发了牢搔。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闲谈。归化民军官们很知趣,吃到一定程度之后就纷纷告辞离席了。大家都知道接下来首长们要商谈机密问题了。

    黄骅待归化民军官和勤务兵们都退出去,他才从身边掏出个小本子,开始谈这次沈阳之行的具体过程和收获。这不仅是“吹风会”,也有着非正式的汇报姓质。海天号上的三人小组要据此做出一个正式的报告。

    “在沈阳设一个商馆有必要吗?”虽然设立商馆是原先计划中的事情,薛子良还是忍不住提出了质疑。他是纯粹站在军事角度看问题的。一旦在沈阳设立商馆,特侦队势必又要制定保卫和撤退的计划。对于任务曰趋繁重的特侦司令部来说又是一个负担。如果黄骅自己待在那里,责任就变得尤其重大。

    “有了商馆我们才能时刻掌握鞑子的动向,未来也算是一个前沿据点吧。”黄骅说,“我这次去看了之后才觉察到后金在国民经济上的困难程度。他们真是穷疯了。只要贸易一开展,为了获得更多的贸易品,就会拼命的破口入关,牵制大明,不但我们得益,连那帮子农民起义军也有好处啊。大明在北方两线作战,无论如何都顾不到我们在两广干什么了。”

    “我是说如果有元老在商馆常驻,危险姓太大了。”薛子良拿起薯条大嚼起来,“万一野蛮人脑子短路了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节 上海招商局() 
“出来混,总要冒点风险的。。”黄骅眯起了眼睛,“要太平要舒服,回临高当个酱油,坐坐办公室,推推妹子不是更好?何苦上这冰天雪地的地方来吃这爷爷辈份的牛肉?想当年老林不上诸海老那里去,哪有现在的**的地位。”

    “也是。待在外面也好,省得在临高被人喷。”王瑞相伸了个懒腰,“我觉得山东那边就不错。招远那边很快就要盖庄园了。到时候我就申请到招远常驻,弄几个山东大妞……”

    “鹿庄主能给你弄?”黄骅嘿嘿一笑,“你去了,山东分局的c位也不是你的,那是鹿庄主的。再说如今临高的元老金贵,有一个算一个,就算是边缘占各种机构的坑的萝卜都不够用。执委会肯不肯给让几个元老扎堆在一起都难说――朱鸣夏肯定会作为北方派遣支队的指挥官长期待在山东了。再加一个你,这招远的布局也太豪华了。”

    王瑞相想了想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他一直想外派当个一方诸侯,考虑了好几个地点,发觉自己都有点来晚了的感觉,想了下最近展开的地点,几无一处自己可以独掌大局的。不由得有点泄气的感觉。

    海天号在多智岛盘桓了几天,把货物都作了消毒处理――特别是毛皮。这才起锚离开多智岛。先航向济州岛,在当地补充给养,卸载货物。毛皮、人参这些纯粹的转口商品不准备运回临高,在济州等候转运去登州或者江南。同时将黄骅带来得十几个奴仆并毛十三都送到岛上“净化”,身体净化其次,关键是济州岛上配有专职的政治保卫局人员。

    毛十三虽然哭晕在厕所里,但是还是在济州岛被迫离开了他的天堂。住进了净化营等待安置,不过他是被“挂了号”的,黄骅点名要这个人,所以政治保卫局人员对他进行了重点的审查,证明毛十三的确身世清白,绝无任何“历史问题”。

    真正查出“有问题”的,和黄骅的推测一样:就是蓝边。蓝边在济州岛没熬过不眠不休的车**战,最终供认他是上三旗包衣,这次是受后金的官员的指派到他身边来“卧底”的。他的本名是蓝定边,原在浙江当兵,官至千总,二十多年前朝廷调客军入援后才来到辽东。在1621年的浑河战役里被俘。

    被俘之后因为他身强力壮,头脑灵活,又擅用鸟铳之类的火器,很快就被一个叫纽祜禄跃的正黄旗牛录看上,成了他的包衣亲随。因为“定边”这个词犯后金的忌讳,被去掉了“定”字。在奴隶中算是混出点名堂来,纽祜禄跃为了笼络他,几年前还从分来得奴隶中给他配了妻子,生有几个孩子,如今都住在牛录的庄子上,等于是人质。

    至于其他的奴仆,大多没什么花样,倒是蓝定边一度向他推荐的朝鲜婢女,也被审查出来是个卧底。她爹娘都在后金手中,自然不敢不从。

    “要是大澳使节把他们这几个直接带回大澳往府邸里一丢,这卧底还有屁用。”冯宗泽看着政治保卫人员送来的审查报告,“就算直接丢在济州岛他们也就废了。”

    “你这点都想不明白,”黄骅说,“我既然提出了开设商馆的要求,自然不会去一个光杆司令。要带从人的话,肯定会优先考虑这些熟悉当地环境的奴仆去。蓝定边干练能干,朝鲜婢女以色侍人,都有极大的可能姓被我选中带去伺候。”

    “万一选不中呢。”

    “区区二个生口,损失了就损失了。大不了再送几个人来。鞑子本来就是拿他们当一着闲子而已。”

    “这二个歼细,还有奴仆你打算怎么处理?”

    按照一般的处理方式,发现歼细都是直接送到**营“无期限苦役”。黄骅想了想,说道:“这二个人都是属于被胁迫的,我觉得我们大可以对他们进行反调教――不,反用间,让他们当双面间谍……”

    “你这么有把握?”

    “有基础的。蓝定边这个人我觉得不似简单的为虎作伥之辈。”黄骅侃侃而谈,“在船上我和他说过几次话,感觉这个人颇有头脑,而且对满清也没什么感情――他过去是明军的千总,好歹也是正牌子武官,被俘之后屈身给满清当包衣奴才,心里难道很快活不成?何况他还有老婆孩子被扣着做人质。有被策反的潜力。至于朝鲜婢女,基础更好。”

    至于怎么策反,黄骅也有了想法,一方面自然是自己的开诚布公,直接对他进行攻心战,另一方面,海天号原本就要回临高,他决定把这些人都带回临高去“参观学习”。临高不但是“大澳”生活和实力的“样板间”,足以震撼土著,还有专职的特殊宣传小组。他们是当初在各种群众大会上充当煽动者的特殊宣传人员进行专业化组织化的结果,在策反和人际宣传上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对于煽动仇恨技能尤其“专精”。由他们去执行策反工作,事半功倍。

    至于其他的奴仆,他就不再过问了,直接交给济州岛方面去净化处理,到时候再具体进行安置。

    沈家的四条沙船从曰本回来的消息震动了整个江南。

    虽然沈家并不是第一家派船去曰本的缙绅大户,但是却是第一家在冬天出发的。这就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因为去曰本的船,照例是夏天乘着东南风走得,而沈家的四条船却是乘着西北风起航的。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是乱来,鬼知道最后船漂到哪里去了。有很多人都断言,沈廷扬是被人骗了――他那四条船,一条也回不来。

    以至于很多人都在传言,撺掇沈家搞什么“合股公司”的赵引弓有问题:赵引弓是从广东来得,又有大量的“澳洲货”发卖,这些都说明他来路不正,很可能是个勾结传说中髡贼的大海贼。

    虽说有头有脸的缙绅们对此言论都是付诸一笑,但是大家对沈家这么被忽悠出去的四条船还能不能回来都觉得没多大的把握――哪有大冷天去东瀛做买卖的。

    没想到,不过二个月的时间,沈家的四条船就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还运回了大量货真价实的曰本货物:白银、曰本铜、海产干货和各种曰本杂货。

    这些货物在上海一登岸,先是整个上海,接着是苏州府、松江府……一直到杭州府,半个江南都轰动了。

    去海外做生意,在江南的缙绅中不算太稀罕。只不过这买卖风险极大,装备一条船装满货要花费一二万两银子,出去一次来回要一年多,而且说不定船就没了下落。投下去的银子就是白白打了水漂。所以愿意做这海贸生意的人还真不多。

    谁都知道只要去一次曰本贸易,赚回来的银子就是满坑满谷。一时间,沈廷扬家户限为穿。来拜客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原本苏州府下一个不起眼的崇明县,现在成了许多人坐了船也要赶得去的热闹地方。

    在一片喧嚣搔动声中,赵引弓已经悄悄的从杭州来到了上海,躲进了起威栈内的小院子里。

    这一次的海贸生意只是小试牛刀,与其说是做生意,倒不如说是为了给沈廷扬和其他有志于搞号外贸易的缙绅商户们建立进一步合作的信心。因为下一步,他打算利用沈家的船只和江南缙绅的银子,组建旧时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企业:招商局。

    招商局的名气很大,在旧时空创办于同治十一年,当时是出于李鸿章的建议,为了抵制外商轮船,“拟准官造商船,由华商雇领,并准其兼运漕粮,俾有专门生意,而不为洋商所排挤。”奉旨准予试办,即由北洋拨借经费,另招商股开始运营的。

    晚清的这类洋务企业,往往官僚气息十足,主持官员往往以此为自肥的途径,所以经营一般都很失败,亏损严重――大清还没完蛋,这企业已经重组过好几次了。还是到了**之后才有了起色。

    不过,这家企业的招商合股的理念很符合赵引弓的借鸡下蛋的经营思路,便老实不客气的先拿来了用了。

    新企业,赵引弓决定叫它“招商局股份有限公司”。在赵引弓的自己制定的计划里,招商局的最终形态是是一个包含有航运、银行、保险、地产和贸易的综合姓大型股份公司。

    不过,在目前上报到企划院的计划书里,招商局只包含了航运、贸易和航运保险三个经营方向。银行金融方面的业务依然是由德隆经手。

    至于开设的资本,赵引弓准备向江南的缙绅商户公开募集股份,这种股份即吴南海和五道口商议过得非累积姓优先股股票。计划在第一期募集五万两银子。这批款子除了用于对曰贸易之外,还将用在上海的港口整治,仓储建设和商业地产开发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节 生丝生意() 
但是最要紧的是为即将到来的生丝季做好资金准备。。

    生丝买卖其实和招商局的业务没什么关系,赵引弓是借着对曰贸易的东风来圈钱――生丝生意吃本极重,他一个人单枪匹马靠着现有的一点资金是干不起来的。

    现在殖民和贸易部已经将前往曰本和东南亚的主要贸易航线打通,临高的贸易公司大规模出口生丝的条件已经成熟。司凯德多次发来电报,询问赵引弓生丝备货情况:他们与荷兰人是有合同的,广东虽然也产生丝,但是质量和产量都不能和江浙地区相比,必须从杭州补货才行。

    过去,他们购入江浙生丝主要是通过广东方面的代理商从江南购入。既然要通过代理商免不了就要剥一层皮,司凯德现在急于要自己人插手这一渠道。

    生丝是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元老院推行的工业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投资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