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兵员从军户中招募恐怕是靠不住的。”于鄂水说,“明末的军户和老百姓也差不到哪去,基本就是军官的佃户,而且老弱病残居多。”

    “但是他们苦大仇深么。”马千瞩说,“就临高来说,军户比老百姓苦多了。这里的老百姓当佃户长工的都比他们日子要好过的多。”

    “从黎人那里招募士兵。他们都在山地,可以组建山地步兵。”魏爱文又开始鼓吹他的黎人部队的想法――最近他经常跑黎区贸易,已经和当地人建立起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为此他私带的打火机消耗了不少。

    “与其招募黎人不如招募苗人。”于鄂水提醒道,“黎人和这里的汉族有很深的民族矛盾,我们只能徐徐化解,不能轻易的给予武装,手里有了好家伙,胆气就壮了。万一这支黎族武装出了点什么事情,我们就是猪八戒照镜子。”

    海南的苗族是黎人大暴动的时候,从广西随明军来海南作战的苗军就地解散后留下的。因为来得晚了,只能落户在高山上,多半給黎人的峒主和汉人地主当长工或者佃户,也有纯粹打猎为生的。生活较之黎人更艰苦。在海南历史上,苗人与汉人的关系比较好。

    “本地有苗族吗?”

    “有,有,”魏爱文赶紧说,“那南峒的朱峒主说离他们那里不远就有个苗寨。有百来户人家。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去一次,探探路。”

    “招募黎人和苗人的事情可以考虑。”马千瞩想了想,只招募几十个人组建个侦查队什么的还是可以控制的。

    “下面我说下军队的控制问题。”马千瞩继续道。

    军队是穿越者的工具,工具不可以反噬主人,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军事部门独立运行的方式。一旦新军建立,新的军事体制必须提上日程。而当新军超过500人多于穿越者之后,也必须用有效的方式控制新军。因此,他做如下建议。

    新军建立之初,军事组的原班人马要保存。作为新军的训练者和监视者。建立新军需要军官,所以采取规模减半的办法,保留为20人作为内卫部队,装备现代化武器,另30人进入新军当军官,建立一个教导营。

    一旦新军体制完善,军事部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的使命就告结束,除了内卫部队之外,其他人全部归入新军的序列。此后的一切军事行动全部由新军执行。

    新军主要采用19世纪武器和冷兵器。初期决定使用的是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步枪和长矛。枪矛比例暂定为1:1。第一批新军的规模为500人,编一个营,另编炮兵连一个,配9门滑膛炮。如战斗中需要新式武器,可向委员会申请,由内卫部队发放。

    军事委员会属下将成立总参谋部,其下分别设陆军和海军两个体系。总参谋部有权指挥海陆军。但是总参谋部无权指挥内卫部队。军委会负责内卫部队的训练、补给,但是无管辖指挥权,由执委会直接控制。

    军队不可用于内部冲突。内卫部队主要任务是维护秩序,保护政府机关和保管重要物资。同时负责现代化武器控制。

    总参谋部属下成立独立的军事情报部门,负责军事情报搜集和侦查活动。

    军事后勤,暂时不建立独立的部门,由执委会委托各专业部门供应,具体调拨由计委控制。

    已经在大美村和盐场村实施的民兵方案要继续推行,不仅在这两个村落,在百仞公社也要进行推广。早期采用基干民兵制度,三丁抽一,由穿越者下到各村对基干民兵进行轮训。民兵的武器目前以缴获的冷兵器、旧式火铳、抬枪和制式的6磅滑膛炮(用以村落设防)为主,待到有一定的工业能力之后可給基干民兵装备米尼步枪。

    穿越集团没有正式的海上作战力量,只有渔轮用于巡逻――受限于燃料和配件,这些现代化的渔轮的使用必须尽量控制。鉴于这个时代的海盗是东南地区最强大的作战力量,而且目前看来很难与之合作,短期内应在博铺建设海军基地完成要塞化。陆军应支援建设海军要塞炮兵,并在海军基地驻扎一支防御部队。海军在临高角扼海口建立炮台,掩护港口和船坞建设。

    张柏林听到这里眨了眨眼,意思就是你们拽什么,还不得低声下气的到老子这里来要大炮。

    成立海军之后,原渔业生产组撤销,并入海军。渔业生产依然是现阶段海军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海军受总参和农委会的双重领导,博铺鱼品加工厂继续属农委会所有。海军的兵员,由陆军负责招募和训练,以后再独立成系统。

    为了在初期统一海上力量,避免多头管理,实行“凡是海上飘得都归海军”的体制,无论是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船只还是从在本地缴获购买的,也不论其目前的用途,全部归口海军管理。

第一百零九节 招兵买马() 
“正式成立陆海军之后,不但武器需求激增,还涉及到训练和储备弹药的问题。”马千瞩说,“我在这里有二点看法。”

    工业部门要尽快建立起弹药供应体系,供应新军和海岸要塞的训练。

    黑火yao的供应,可以说充分,库存足有2。5吨之多,经过造粒处理后威力提高许多。足以应付训练和战斗,但是炮弹、米尼弹是零库存,需要赶制。

    武器制造,以一二种为好,不要贪多贪全。如果因为缺少焦炭造成钢材不够用,则现阶段集中力量制造铸铁火炮。贸易部门将全力解决煤炭供应问题。

    要尽快设法制造原动机,包括蒸汽机和小型柴油机。以为海军自建、改造船只提供足够的动力机械。

    “海军的船只,”陈海阳提醒道,“现在只有二艘帆船,要承担的任务却实在有点多。海军需要扩充船只。”

    为了达到现阶段的捕鱼、警戒和运输任务,海军至少需要8~10艘帆船,排水量不宜低于50吨,最好能超过100吨。现阶段工业对海运需求愈来愈大,吨位太小的船只不适用。

    穿越者在临高已经发现了规模颇大的造船作坊。这里的渔船最大的俗称“临高拖风”,排水量超过70吨。用来捕鱼和运货都无问题,但是穿越者还是嫌船略小,而且速度也不够快。

    如果要自己造船,工业部门和海军能提出的船型可谓一抓一大把,连把光荣号铁甲舰线图和结构图画出来的牛人都有。但是没一个人有实际造船的经验,最有经验算是文总和王洛宾,两人是资深船模爱好者,模型船造过无数的。算是对木结构造船了解最深刻的人了

    陈海阳提出可以利用临高本地的造船资源。根据远程侦查队的报告,临高百图港一带有好几家造船作坊,不仅可造一般的渔船,就是四百料的大船也无问题――四百料船已经是明政府允许民间合法制造的最大船只了。

    百图港不仅有造船师傅,还蓄积了大量对造船用的木材,有的已经存放了三四年,干燥度合适,穿越者可以很方便的利用。

    “我建议我们占领百图港,将那里的造船匠、造船资材全部迁徙到博铺来。”由穿越者负责设计,同时教授现代的造船工艺,相信很快就能把这些造船匠改造成现代造船工人。

    “同意!”张柏林马上赞成,他对打仗的事情尤其热心。

    “我也赞成夺取百图港,这样就把临高的造船业完全控制在手里了,临高的渔民和沿海货运的船家就得完全听命于我们。”马千瞩也表示支持。

    占领百图的动议就这样通过了。这个行动准备在陆军教导营成军之后马上展开。

    “最后是海军的人员招募和训练,”海军的李海平说,“刚才马委员说了,海军的招募和训练暂由陆军负责,这点我不敢苟同。我们是海军,不是陆军海战队,海军兵种有其特殊性,陆军很难真正理解海军的需求――”

    以魏爱文、张柏林为代表的陆军少壮派们的脸色立马就很不好看起来:这话里明显有把陆军当土包子的意思。

    “我解释一下。”马千瞩赶紧说,“所谓由陆军负责其实是新兵阶段――陆军有教导营。下部队之后就由海军自己负责训练了。致于士兵的招募,以后将会直属军委会管理,和陆海军都无关。”

    “首长。”又一个社员畏畏缩缩的走进了邬德的百仞公社办公室。

    “什么事?”邬德一怔,不会又要当兵来开证明的吧?

    “小人,小人,想开个文书。”来人似乎很怕和这样的大首长说话。

    “是准备去当兵?”

    “对、对――”

    邬德叹了口气,今天一天,来社部开条子去应征的人已经不下二十个了。加上最近被机械厂和各个系统招走的人,他的男全劳力已经少了五十个,再这么下去,公社就成女人村了。

    这当兵的待遇給得要太好了吧。邬德想,安家费就是200公斤大米,每人每月饷银一两,吃穿全包,难怪这群社员都要去当兵了。

    “初雨,給他开证明吧。”邬德有气无力的说。再怎么说还得服从大局。眼下扩军备战是主旋律。

    “是,老爷。”初雨如今已经非正式的成为公社秘书。在经过政审和试用阶段之后,根据其本人的坚决要求,分到了邬德这里。到了公社之后,她就当仁不让的照顾起了邬德的生活起居。嫌食堂的饭不好,还自己起火,每天帮他做饭洗衣。还屡屡暗示自己可以为他做更多。邬德没料到到自己在21世纪属于过气中年男,到了这个时空却有少女爱慕。难怪队伍里混进这么多宅男。

    其实初雨并不认字,投奔穿越者之后也上了扫盲夜校,现在也不过是半文盲的水平,所谓开文书就是拿着邬德事先印好、填写好的文件盖章而已,所以又人称盖章秘书。

    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是李海平打来的:

    “老邬啊,最近我们海军的征兵情况不大好啊,陆军把体能最好的都給截留了。你看是不是給我们想想办法。您也是海军老兵么--”

    “行,有人来申请我就宣传宣传。”

    “承你帮忙了!給开介绍信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是向海军报到的。”

    全从公社征兵的话会严重削弱劳动力,负责征兵事务的席亚洲在热闹的东门市设立了招募点。

    招募的名义自然不是穿越军之类的名号,而是顺耳的多“百仞民团”。县里完全装聋作哑,中国的传统官场术有一点就是该做鸵鸟的时候一定要把脑袋埋得深――不知道比知道了不处理要好。穿越者毫不担心已经近乎**的临高县衙对他们会有什么举动。

    “奶奶的,这个待遇是不是給得高了?”东门吹雨在东门市的现场负责维持招兵秩序。看着刚刚在照壁上挂出来的招募乡勇的大幅告示:每个士兵安家粮二公石(200公斤),包吃住(月口粮20公斤),每月白银一两。

    不过席亚洲说这个待遇不算高。天启年间辽东各镇军饷就是二两每月了,到崇祯中期新募士兵的月饷涨到了三两二钱。要不是明军上下克扣成风,士兵基本拿不到手,穿越者想招人不出到二两一个月也不行。

    张柏林在照壁下面四处拉当地人当兵,他现在已经略懂临高话了。

    “老哥,到我们这里当乡勇吧,月饷一两,官军都没这点饷银呢。我们这还包吃穿。”

    “当兵不干,要掉脑袋的事。”

    “您别走啊,我们这里每天饭管饱,还有钱拿,考虑考虑?”

    “我家还有老婆孩子,首长你就放过我吧。”

    “老婆孩子接来好了,我们负责安家粮。”

    ……

    根据军委会制定的征兵计划,陆军招募士兵400人,学兵100人。海军招募士兵100人,学兵100人。士兵是17~25周岁,学兵则是13~16周岁。学兵是作为未来军队中的技术骨干来培养的,除了参加军事训练之外,还将接受一系列的专门技能培养。

    但是在招募的时候发觉大多数应募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只能说个大概年份。个别人连有过天启年都不清楚。还以为现在是“万历皇爷”的天下。从外表看都是黑黑瘦瘦的,很难正确判断到底是多大,虽然后来卫生组搞了个看牙齿的流程,但也只是寻摸个大概。计划中的少年学兵,最后只招到了十几个。

    临高本地人并不太踊跃,他们若非小自耕农就是稍有产业的佃户,虽然困苦,混个肚圆还是没有问题的,自然对当兵没兴趣。倒是“福佬”之类外地来海南海南垦荒当长工的贫苦百姓应募的多一些,这些人基本都是光棍汉,没牵挂。

    也有一些一看就超龄的,衣食无着的来投奔当兵的。最后也都收下了,年龄大就当后勤吧,现在穿越者是急着暴人口的阶段。有人什么都好办。

    但是这样的兵源普遍都身材瘦小,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劳作损害了他们的健康,虽然吃苦耐劳,在举重测试上更是超出了他们身体条件。

    “人矮了点,也不够壮实。”魏爱文有点失落,这些小个子的土人显然不符合他对军人仪表的审美趣味。公社来应征的因为伙食好,体格条件都不错,看起来精气神都是一流的,魏爱文毫不客气的都給填上陆军的兵籍表。

    “矮点就矮点,人力气大,吃苦耐劳。”席亚洲没这么多讲究。但是身高标准降到了155cm这也实在够低了。而且看起来还多半瘦骨嶙峋的,20公斤口粮够不够他们吃……席亚洲心里直犯嘀咕。

    海军发现陆军在入伍者当中截留人员之后,便要求在博铺开设另一个招募点。向来捕鱼的渔民宣传加入海军的好处。渔民显然比农民要有冒险精神的多,加上海军的大铁船、“快船”的名声在外,海军很容易的就招募到了100多名渔民。有的人居然还是从临近各县来投奔的。陈海阳开始还乐得合不拢嘴,后来才发现,这并非海军更有感召力,而是对见多识广的渔民来说,去投奔某个海上集团当几个月海盗已经是他们生计的一部分。如果混得不错,就会一直呆下去――投奔“澳洲髡匪”和投奔郑家没什么不一样。陈海阳看着这群刚招募来的半渔半匪的新兵――以后的政治工作还真得花点心思了。

第一百一十节 某男人() 
深夜。

    马千瞩在灯下起草着文件:

    计划委员会1628第三十一号文件:关于组建军队需求、军工生产和物资调配。

    秘级:机密

    一、责成军工部门立刻对以下工程的物资、人力需求量进行估算

    1、一周内开始训练500名新军。其中30名穿越者。因此立刻将既有的米尼步枪的零件拼装成成品武器,预计第一批350支枪。另军工部门提供6磅滑膛炮5门,12磅榴弹炮4门。

    训练期间,每门炮每天开火2次,每支火枪射击10次。估算其弹药消耗,为6个月的训练生产弹药。

    2、6个月后扩军到1000人,训练强度不变,全部枪炮装备完毕并生产弹药。在役枪1000支炮100门(包括海军舰船和各海陆要塞火炮),另有100%的后备量在仓库里替换。安排人手修理枪炮。

    3、预计一次战斗消耗,每炮炮弹60发,每枪弹药50发。除训练外,至少存储2次战斗所需弹药,列入生产计划。

    4、需要1000套军装(含内衣)和装具,布料、皮革动用库存,需在穿越者寻找有打版师或有服装制作经验者。批量加工可交于公社服装厂。

    5、估算1000名新军作战所需粮食。

    二、筹建军政干部学校

    1、分甲乙两班,甲班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当地成年人,乙班则为少年班。人员为完成隔离检疫的少年儿童和。伙食按穿越者水平供给。后勤部门给出需要增加的粮食、肉类、食盐供给。

    2、建筑部门考虑建校地址和工程物资、劳动力估算。

    三、化工部门的进度

    1、化工部门要提出三个主要化工厂:煤焦油厂、800吨合成氨厂和食盐电解厂的完工进度。

    2、在工厂化制造法不能使用的前提下,有无代用工艺可以制造酸碱,需要的原材料、设备和能源的清单。

    3、提出可规模化制造哪些zha药和火工品的汇报。重点在黑火yao、硝化棉、雷汞和**。

    四、贸易

    1、以玻璃器为主,工业委员会最好专设轻工业部门来负责此事。第一批产品以玻璃镜、酒瓶(广州订货)为主。

    2、已经在广州购得转手烟草,可制烟,工业部门尽快开发烟纸。

    3、广州先遣站多次提出运力不足,采购的各种物资大量积压。原计划在广州当地购买2~3艘船只用来运输,水手从当地雇用,但是最近官府不断钉封洋船,准备海战,所以各处船厂都不造新船。希望执委会能迅速购入船只1~2艘。

    ……

    马千瞩的报告写到深夜才写完,各个部门千头万绪最后都汇总到了计委。最后由计委负责协调运转。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各种设想、计划也愈来愈多,原本非常精简的机构现在看来必须做一些调整来适应这个局面了。

    他想了又想,首先情报部门和治安部门要做一些整合,现在的情报部门基本上是翻故纸堆来查询资料,现实情报搜集不够。远程侦查队限于条件,至今也只将侦查范围扩展到临县,府城的情况还不清楚,而且远程侦查队更象是资源调查队,为了了解资源情况,往往得混编各种专业人员,限制了发挥,军政情况反而搜集不够。现在总参设立了军事情报部,算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侦查队和勘测队要分开。随着广州的局面慢慢打开,雷州的情报商业系统也要逐渐建立,然后是渗透到琼州府城。其他各县马千瞩认为无关紧要,一旦和大明撕破了脸皮,直接拿下就是,不需要事先搞什么情报组渗透。

    他給自己泡了杯茶,这茶是从苟家庄缴获的东西――临高可不产茶叶,在一个没有汽水的时空,大家对茶叶的需求大为增加。其实汽水也没什么难得,马千瞩的童年是一家大型国企的家属区度过的,那种国企基本就是从生到死,除了不包墓地之外什么都管的企业,就是汽水也是厂里自己造的,马千瞩小时候对那个神奇的机器极其崇拜,后来长大了自己一研究才发觉此物并无多少技术含量。

    “我连可乐的都造得出来。”他想到了南海农庄里的几棵古柯树不由得喃喃自语。可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