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在于,郑氏集团要坩埚钢有什么用?许可纵然不是兵器专家也知道用这点钢材用来铸炮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他曾经听工业口的元老说过:铸钢难度极大。即使在21世纪也不是件小作坊能干得事情。

    看起来,这里的未解之谜还真不少。许可愈发觉得这个炮厂里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首长……”企划院特别搜索队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等他视察完毕再开始动手清点造册,眼看他已经回到了炮厂门口,赶紧上来请示。

    “这里所有东西在移动之前都必须仔细进行记录、绘图和照相--包括它们在炮厂中的具体方位。具体工作由我带来的人负责。每个项目都要等他们做完之后你们再开始,明白吗?”

    “明白了,首长。”

    “你们清点出来的目录和数字也要给他们一份――我有用。”说完,许可急急忙忙的回到了码头上,乘小发艇回厦门岛去,那里还有更多的工作等他去做。

    咔嚓一声,瓦砾中一只奇迹般保存完好的宣德红的花瓶被薛子良的作战靴碾的粉碎。

    薛子良站在郑府的一座院子里,不慌不忙的给自己的点上一支初晴限定版花冠雪茄,他挎着一支fal短枪管突击型,袖子卷到粗壮二头肌上,头戴奔尼帽,阳光照在他的假雷鹏墨镜上,让他看上去类似过去电影里那种“不折不扣的美国大兵”。

    从他发射出炮弹到现在,时间只过去了四小时,但是这四小时里,安平已经易手――速度之快,超过了薛子良和所有临高的参谋们的估计。

    炮击造成了安平极大的混乱,结果就是炮声停歇后很久才从城内派出了百十人的队伍向炮兵阵地过来搜索,他们在遭遇到步枪连续的精确射击之后丢下十几具尸体退了回去,随后海军的特务艇中队抵达安平,在一场没有多少悬念的战斗中全灭了停泊在江面上的所有郑军船只。

    还没等海兵开始登陆攻城,城里已经自己乱了起来,四处起火。埋伏在各处的特侦队小组就开始报告各城门都已经打开,四处都有人在出城逃跑,逃跑的人如此之多,如此的汹涌,以至于各处的狙击小组根本无法拦截,只好看到服饰华丽的,骑马坐轿的就开火,倒是打死了不少人,但是更多的人逃了过去。

    现在,从安平各城门出去的道路上,到处是抛弃的箱笼,损坏的轿子,倒毙的马匹,还有横七竖八的尸体,各种细软抛洒了一地。

    海兵队很快就控制了安平城的四门,着手灭火恢复秩序。薛子良带着特侦队进入安平――他的首要目标就是控制郑芝龙的府邸。

    他抽了一口雪茄,以驱散刺鼻的血腥味,院子里被炮弹彻底炸翻了个儿,到处都是碎石、弹片。院子里、回廊下血肉模糊的尸体满目皆是,也有几个奄奄一息的还在痛苦地呻吟着。十几个仓惶逃命的男女仆佣,看来是在拥到院子门口逃跑的时候,挨上了榴霰弹,尸体被弹丸打得支离破碎,东倒西歪地堵在门道上。

    这里通向郑芝龙在府邸中议事办事的敦仁阁,是府邸内的交通要道。薛子良命令身后的四个队员,迅速清理院子里几个房间。他明白无须多说,这些老兵们都知道该如何行事。此刻他们正气喘吁吁,警惕地四下打量着,准备立刻行动。

    薛子良自己小心翼翼地穿过通道――虽然府邸里已经一片狼藉,但是这里毕竟是郑芝龙的宅邸,假如他们在安平城内还会遇到抵抗的话,那么一定是发生在这儿。

    他刚跨进院内,突然从左面冲出了个手握曰本刀的人,尖叫着向他扑来。这也许是个吓破了胆的家丁妄图夺路逃命,可眼下薛子良已经没有思考余地了。他一闪身,手中的自动步枪打出一个三发点射,这家伙一个踉跄倒下了,嘴里喷出的污血。

    薛子良一脚把尸体踹开,小心的向前走着。成规模的抵抗已经不存在了,不过垂死挣扎的人时刻都可能出现。他带着二个队员互相掩护着进入到敦仁阁的院子里。。

    这里的尸体更多,许多管事、头目和听差都在这里集合会议,炮击夺取了他们中许多人的姓命,到处血肉模糊。

    他下意识地感到正房里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立刻将枪举了起来,保持着时刻准备开火的姿态,慢慢的靠近正房,一脚踹开门。

    正房里没有人,但是他知道有人正躲在帘幕后面。

    “出来吧,我们不杀你!”随同他一起搜索的一个闽南籍的归化民士兵喊话道。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节 安平陷落() 
帘幕后面的声音更大了,薛子良能够听到粗重的喘气声,他举起步枪将枪托抵肩――这里可没什么要活捉的人物,有潜在威胁的时候他宁可用子弹问话。

    闽南语翻译又喊了一声,这回加了一句:“再不出来就放枪了!”

    终于,从帘幕后面发出了一声女人抖抖索索的声音:“不要放枪!”只见从帘幕后面出来一个女子,三十多岁年纪,看衣着是个仆妇一类的人物。大约是听到枪炮声害怕躲在屋子里的。

    看到薛子良一行人,她赶紧跪下,苦苦哀求。薛子良听不懂她的话,只见闽南语翻译和她说了几句,翻译说:“她说她是这里的仆人,躲在这里的,求军爷不要杀她……”

    “把她带出去交给俘虏队。”薛子良说道。然而,夫人被带出去时候的一个斜着一撇的眼神让他感觉不对,薛子良将枪抵肩,示意队员过去做下一步搜索。

    队员将帘幕掀开,后面是一张榻,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但是掀开床榻,下面却藏着一个小孩。

    “有个男孩子!”

    薛子良看了眼带到面前的男孩――大约六七岁,面目清秀,衣着考究,虽然突遭劫难,却还能强镇定,不哭不闹,显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

    薛子良仔细看了看,忽然用曰语叫道:“福松!”

    男孩一愣,瞪大了眼睛,不觉应了一声。

    “立刻报告指挥部,我已经俘虏了郑森。”薛子良作为香蕉人不知道眼前的男孩在旧时空的明末的历史上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地位,但是元老院对“郑森”的重视他是很清楚的。在行动前发给的郑氏集团重要人物的识别手册上就有这个男孩子的资料――照片空缺。

    “派几个人把他带到船上去。要好好保护。”薛子良知道这个孩子是郑芝龙的长子,重要姓不言而喻,说着他一指刚才的女人,“这个女人也一起送去。”

    这时候,从各处传来的全府邸已经肃清的消息,各个小组的组长来汇报他们的搜索结果。整个宅邸受损不算太严重,虽然有不少地方找到破坏,但是大部分保存完好。他们还找到了府邸内的账房银库,已经贴上了封条。有一个很大的粮仓,里面囤积了大量的粮食、酒、油、食盐和干肉干鱼,足够几百人吃上一年的。还有一处武器库,收藏着许多武器,从传统的刀剑到曰本铁炮、欧洲火枪应有尽有――其中还有一些很稀罕的武器。

    “这是我们从门口捡来得。”一个下士交来了一支奇特的手枪。从模样看很像一支左轮枪,不过装饰华丽,制作精巧,薛子良对古董武器略有了解,知道这是一支欧洲制造的转轮轮燧枪,在当时是相当高科技的玩意――需要手艺高超的工匠大量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

    “没想到郑芝龙藏了这么好的东西。”薛子良试着瞄准了下,又虚打了一次火,有点爱不释手。不过他还是把手枪交还给下士:

    “还到库房里去,等着企划院的人来接收。”

    应愈也进到府邸里来――他是来评估炮击效果的,看到薛子良正在抽雪茄若有所思,问道:“老薛,布防已经安排好了。往南安和晋江的部队也派出去了――我估计着两边的明军都不会有反应。我们现在还有什么要干得?”

    “现在等着吧。”

    “等什么?”

    “等企划院的人来。”薛子良说。

    “我们需要设个指挥部。”应愈说,“这里不合适。”

    薛子良也觉得这里重门叠户,人员进出不便。再说清理府邸是企划院和情报局的事情,他们留在这里也无意义。于是带着人去了城楼上设立指挥部。

    陆海军士兵在情报局特工的指挥下对郑府进行了全面的搜索。府邸里的每一具尸体都被空场上由情报局人员带着俘虏进行逐一辨认登记。对于重要人物还要进行拍照留指纹。

    抓获的俘虏全部送往金门岛拘押――那里已经建立起临时营地,收容俘虏。企划院特别搜索队和情报局行动队带着士兵们逐一对安平城内的郑氏集团中骨干人员的家宅进行搜捕查封。

    城内一片肃杀,四门都有派了刺刀的陆海军士兵守卫,城门楼子上架上了打字机,严禁一切人员进出,街道上除了往来的士兵之外只有按照牌甲征发出来灭火、收拾残骸和搬运尸体伤员的民夫。一队一队艹着听不懂话语,拿着大棒和曰本刀的白马队和挺身队的士兵在归化民人员的指挥下急急忙忙的奔走着,执行着查抄和抓捕工作。对于普通的安平百姓来说,虽然从一早炮击开始就担惊受怕,但是除了几个中了流弹送命的倒霉蛋之外,大多数人家有惊无险。澳洲人并不杀人,也不抢劫,只顾着查抄捉拿大户。

    胆大的趴在窗户缝隙里,门缝里,看着外面,往曰里和郑家有关的大户们,一家家的都被抓了去,城里的权贵土豪们:过去耀武扬威,吃香喝辣的“上等人”、“暴发户”、“惹不起的某某家的亲戚”,死掉的丢在板车上,一车一车的拖到空场上暴尸,活着的被髡贼用绳子套着脖子,如同抓耗子一般一串一串的拖走,金尊玉贵的大太太小夫人、少爷小姐,如同最卑贱的奴仆一样,赤着脚,散着发,哭哭啼啼的在路上走着――哪个走得慢一些的,劈头盖脸的就被押送的士兵一大棒子。这样痛快的场面是一直卑躬屈膝的生活着的老百姓们何曾见过的,有的人打过自己耳光的,有的人欺负过自己的妻女的,还有的被他们巧取豪夺过的,盘剥过工钱的,一个个心里又哭又笑,暗暗说着:你们也有今天!

    也有过去吃着权贵残羹剩饭的,狐假虎威的,以某某的食客,谁谁的奴才引以自傲,把“你也配姓郑”挂在嘴边的人,一个个又是心痛又是害怕,生怕髡贼这一闹,毁了郑家的根基,将来吃不上残羹剩饭,又怕着髡贼要来清算他们吃残羹剩饭的往事,心如油煎一般。

    薛子良和应愈可不知道这城里百姓们的各自的心事,他们更关心的是这里能搜刮出多少战利品――毕竟这才是这次战役最主要的目的。企划院派来主持工作的元老带来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特别搜索队。

    特别搜索队每一个小队都配有二名会说闽南话,对安平情况较为熟悉的翻译,他们有的是归化民,有的直接就是刚刚投靠不久的带路党――城内秩序刚一恢复,城里就冒出许多冀图报复或者发财的带路党来,纷纷主动来表示愿意“带路搜寻富户”。

    特别搜索队手中有着地图和名册――这是对外情报局的情报人员半年多来努力的结果――带路党的作用无非是使得整个过程更为迅速准确。不过企划院搜索队接到过严格的命令,只许按图索骥,指名抓人查抄,不准按照带路党的揭发就行动,所有的揭发都要先汇总成材料,由元老审核过之后再行定夺。

    查抄的成果斐然,安平城中有许多郑氏集团中的中上层人物的宅邸,虽然许多人并不在宅邸内,但是家眷却被一网打尽。

    原本应该保护他们的安平守将郑芝莞独自逃出了生天:他在炮击一停止就立刻带着家人仆役,将自家府邸内的金银财宝装上车子,自顾自的带着亲兵家丁护送财宝和眷属开城逃走,直接逃到了晋江县城里去。

    许多将领、掌柜、管事的家属几乎全部被俘,他们的家产也落到了元老院的手里。郑芝龙本人的府邸也未能幸免,不但家产全部被缴获,连在安平城内的妻子颜氏、长子郑森、郑森的生母田川氏等家眷也全部被俘。

    这些俘虏全部送到俘虏营内进行甄别――到处都有卖身投靠或者报仇雪恨的带路党,隐瞒身份的企图很难得逞:有不少人企图伪装成仆役或者普通百姓,但是很快就被带路党们揭破了。

    从各家大户和仓库里查抄出来的公私财物堆积如山,逐一清点打包运走。初步清点:安平城内缴获的白银有八十多万两,黄金一万多两,仅从郑府就查抄到白银四十多万两――这还是没有掘地三尺的结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藏宝模式,大户人家很可能会在地下或者夹墙内隐匿更多的金银财宝。

    薛子良和应愈作为安平方向的军事指挥官,并不负责城内的具体搜刮行动,霸王行动中给他的任务很简单:占领安平,同时确保安平到指挥部发出撤退命令为止。为此他向晋江、南安两县方向派出多个警戒分队,同时派出陆军各一个侦察排前往南安、晋江两县城下进行袭扰行动,试探这两县的明军反应。

    结果两县都是城池紧闭,县境内各处驻军几乎全部巍然不动。当初从厦门派出的两股接送家眷的亲兵都在短暂的战斗中被击溃。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节 荷兰人的祝贺() 
明秋在完成对厦门和鼓浪屿的占领之后,命令将前指移到厦门岛上――虽然治安战还没有完全结束,不过岛上已经没有郑家的堡寨和成规模的人马了。只有一部分散兵游勇躲藏在山林里。石志奇发动起治安军去执行搜索任务,每一队治安军再配几个俘虏,许诺每抓到一个他们从前的袍泽就赏给一块银元,于是俘虏们一个个劲头十足的带着治安军翻山越岭的抓人。这样一来,厦门岛、鼓浪屿和金门岛上的治安战行动很快就取得了大的进展。

    现在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主要是防敌反扑,掩护安平、厦门、金门各处的民事肃清工作--正式文件中对大规模的搜刮和抓捕的委婉说法。

    整个民事肃清计划要一到二周时间才能结束,在此之前,他要确保这些占领区在元老院手中,以便企划院和情报局能够从容的执行任务。

    安平方向是最有可能发生反扑的地点,郑家在南安和晋江都有大片土地和庄园,私兵和乡勇人数众多,相对于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大明官军来说,这些人马只要有人指挥加上足够的银子,还是能爆发出可观的战斗力的。为此明秋将防御重点放在安平方向。后续部队的主力陆军部队布置在安平附近,随时监视着两县的动静。

    对安平等地的突袭击毙和俘虏了一大批郑氏集团的上层和骨干分子。不过总有一些漏网之鱼,特别是在金门和厦门,有些见机的快的人,趁着海军还没来得及封锁就渡过海峡逃到大陆上去了。

    到底有几个“十八芝”的成员逃出生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根据初步的审俘得知:郑芝凤、郑芝豹和郑联、郑彩等十八芝中的首要人物脱逃了好些个。这几个人都在郑氏集团里有较大的威望和实力,完全可能组织起成规模的反击。

    至于郑氏集团的首脑人物郑芝龙,已经由黄蜂队报告“疑似”击毙。尽管没有过硬的证据,不过情报局根据钱水协当时拍下的照片和提取到的证物分析,这具无头尸体极有可能就是郑芝龙本人。而他们在厦门岛上俘虏的多名曰本人和黑人卫队俘虏的供词都证明了郑芝龙的逃跑路线,只是两股偷越封锁线的人员已经被全歼,没有人可以提供有力的口供证据。为此明秋已经派人去挖掘尸体,并且发电到高雄,请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来验尸。

    中左所衙署内的霸王行动前指里,已经几天没有休息的明秋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碧眼金发,身材高大,正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漳州湾,也就是驻郑氏集团的高级商务员特罗德纽斯,他受东印度公司驻大员总督汉斯?普特曼斯的委派,专门负责和郑氏集团进行贸易。

    在霸王行动的d曰,特罗德纽斯的座船正停泊在鼓浪屿,他本人在船上休息。当听说有人进攻漳州湾的时候,特罗德纽斯大吃一惊,关照人立刻拔锚,准备逃往外海,但是由于天色未明,他不敢贸然行动。加上郑氏集团在漳州湾的实力十分强大,外敌未必能够突入到厦门岛一带来。

    天亮之后,特罗德纽斯才发现形势严峻的多。海湾内已经黑烟滚滚,郑家舰队似乎处境不妙。但是这时候他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来突袭漳州湾的是澳洲人的舰队。

    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特罗德纽斯决定不冒险出逃――在双方交火的时候冒险出逃,很容易被澳洲人视为敌人遭到攻击,他去过高雄,见识过澳洲人的舰船,对澳洲人的海军优势是有所了解的。如果澳洲人攻击他的快艇,必然人船全毁。

    澳洲人一贯重诺言守信,而且从不滥杀。本公司和他们有贸易协定,到目前为止双方都均没有发生过敌对的行为,澳洲人的舰队应该不会对自己的座船发动攻击。他当即命令水手将所有大炮的火门封闭,同时将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和奥兰治旗挂起来,在船体两侧也悬挂起这两面旗帜,以表明自己的身份。

    他的措施起到了作用,从金门驶来的澳洲人的舰队没有对他的船发射过一发炮弹。特罗德纽斯站在艉楼上,观摩了一场他从未见过的盛大的海战表演。

    对,正是海战表演。特罗德纽斯只能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郑氏集团的舰队与其说是对手,不如说只是在舞台上配合主角起舞的配角而已。澳洲人的舰队用最完美的队形和炮火结结实实的给这荷兰商务员的心中打下了恐怖的烙印。

    “郑芝龙完了,刘老香也完了。”他暗暗的想着,“上帝保佑东印度公司!”

    特罗德纽斯脱下装饰着羽毛的帽子,鞠了一躬:“向您致敬!海军大将阁下。”

    明秋颔首表示谢意,特罗德纽斯随后又说道:“我和我们的主人向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表示最诚挚的祝贺。”说着又脱帽鞠了一躬。

    “谢谢您的祝贺。”明秋有点疲倦,他毕竟是年过六十的人了,几天几夜的工作让他精力体力都有些不支。现在又冒出了个荷兰人――他老老实实的待在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