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5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出去保护传教士和商务员的士兵们被召集回来。从大员附近的日本人村招募了志愿兵,一部分土人新港人也被召集起来。土人和荷兰人组成的混合小队从陆路向打狗进发,沿路搜集情报,看澳洲人是否有从陆地来犯的可能性。

    在普特曼斯的命令下,港口停泊的所有的船只都做了战斗准备。三艘大船移动到南航道入口,准备随时拦截企图突入港内的敌船。至于北航道,水极浅,澳洲人的船只既然很大,就无法通过。加上北线尾岛上已经有了一座堡垒,上面的炮火足以封锁北航道。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节 安平的交易() 
郑芝龙和荷兰人进入戒备状态的时候,一艘南中国海常见的双桅广船正在缓缓进入围头湾。船况极好,船板上的桐油涂抹的闪闪发亮,二面船帆的帆桁、帆布也是完整如新。透着一种干净利落的模样。

    船上的水手们,穿着统一的靛蓝布的服装,这是大波航运的水手制服,船尾,正飘着一面大波航运的公司旗:三道波浪水纹,上缀启明星。

    船的吃水很重,显然满载着货物,在这不甚平静的沿海地区,如此一艘货船会引来许多人的窥觊,但是甲板上几门大炮黑洞洞的炮口足以打消许多人的妄想,两舷还悬挂着防跳帮的大幅渔网。

    不过这时候,船上的大炮都覆盖着炮衣――表明它的目的是和平的。船只进入港湾之后,在海湾的水深处下锚,几艘郑家的小艇很快的靠了上去。一个小头目登上了大波航运文昌号的甲板。

    在简单的和甲板上的人交谈几句之后,他赶紧又从船舷边的绳梯上爬了下去。小艇急匆匆的调转船头,安平城划去。

    半个时辰之后,林佰光已经坐到了郑芝龙私宅的孝思堂上。

    俊俏的僮仆已经送上了新茶,林佰光不用喝,光闻香气就知道,这是上好的大红袍――当初他在县办的时候,有位领导很嗜好茶,他曾经到武夷山去买过。

    去见郑芝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林佰光等人都认为遭遇到人身危险的可能性很小:双方并没有进入敌对状态,其次,以元老院现在的实力,任何势力都要为发动敌对行动而掂量掂量后果。

    正在和刘香对峙的郑芝龙是绝对不会傻事的。

    郑芝龙肯拿出大红袍来待客,自己此行的把握就多了几分。

    出来见客的却不是郑芝龙,而是他的兄弟郑鸿逵。

    南中国海,或者说整个东亚海域的两大海上强权的代表就这样见面了。历史的车轮有没有向前又滚动一圈不得而知,但是两人之间都抱着对对方的强烈的好奇心。

    林佰光发觉对方是一个年轻人――年轻的简直不像话,郑鸿逵比郑芝龙还要年轻几岁,元老院本身就是一个年轻人的团体,但是在大明,稍有地位的人几乎全是中年以上。

    郑鸿逵大量着这位澳洲人的使者――他已经久仰大名了:虽说郑家兄弟几个从受招安开始,几乎无一日不在惊涛骇浪中苦苦支撑,几乎无心他顾。但是以奇巧淫技著称的各种澳洲货也源源不断的流入他们手中,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手从默默无闻,盘踞一隅的小集团,一跃为控制珠江口,霸占了大半个广东洋面的海上一霸。己方的最大对手刘香离开珠江口北上,固然有争夺对日贸易的考虑,忌惮澳洲人日益膨胀的实力显然也是一个原因。

    眼前的这个男人,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直缀,脚下千层底呢鞋,乍一看就是本地殷实商人的模样,只是皮肤黝黑,身材精干。

    既然对方现在主动上门拜访自己这个“地主”,郑家也得以礼相待,这是大哥定下的调子――郑芝龙不想平白无故的给自己招惹一个新对手出来。

    郑鸿逵待他放下茶碗,这才开口问道:“先生大驾光临此地,不知有何见教?”

    强者之间的对话无需客套,更不用旁敲侧击的反复试探。林佰光微微一笑:“有一桩大生意,不知道郑将军有没有兴趣?”

    郑鸿逵立刻来了兴趣,对方要和自己做生意!郑家既是大海商,只要是海上的买卖多少有所涉猎。澳洲货的抢手好销程度,令他们也颇为羡慕。

    现在澳洲人主动要求合作,显然是对他们在福建的势力的一种认可。

    既然有这样的意图,澳洲人目前就不会有什么敌意。

    郑鸿逵的想法当然没有这样的简单,历史上,现实中,用种种示好来麻痹对手,然后以突袭致对方于死地的事情数不胜数,澳洲人在台湾登陆,已经是在项庄舞剑,在这个节骨眼上向己方示好,只要不是自我感觉好到爆棚的人都会起疑。

    因而他很慢的回答道:“不知道是什么买卖?”

    林佰光招了下手,从门外进来一个随侍的仆役,端着几个小口袋。

    郑鸿逵带着好奇心打开一个:里面是雪白的粉末,微微发光。

    他一愣,马上明白了:“这是盐!”

    稍微取一点尝一尝,味道纯正,回味略带甜味,丝毫没有苦涩的怪味,果然是上好的盐!比现在府邸里用的价格高昂的四川井盐也不相上下。

    “不错,正是盐。”林佰光点点头。

    郑鸿逵逐一打开所有的小袋,里面都是盐,不过粗细、色泽均有不同,大概是不同的等级。

    澳洲人原来是要贩卖私盐!

    郑鸿逵一想也感觉正常――他们现在势力所及的海南海北,有许多盐场,弄点盐不成问题,广东不是缺盐的省份,想必私盐的销路亦不好。

    福建倒是一个缺盐的地方。福建全省的食盐供应都靠外地输入,尤其是从广东和浙江输入。福建即不产盐又是个多山的省份,道路通行不易,因而福建是全国官盐价格最高的省份,私盐买卖非常猖獗。

    到目前为止,郑家还没有把贩盐列入他们的议事日程。澳洲人居然直接跑来向他们提出买卖私盐的事情!这其中的巨大的利润,由不得郑鸿逵拒绝。

    执委会决定把盐卖给郑芝龙是出于多种考虑:首先是松懈对方的防备心,避免因为局面紧张而擦枪走火,其次是利用北上船只的空载吨位来获取利润。盐现在是元老院掌握下的最富裕的物资,因为大批生产,成本极低。只要能卖出去,哪怕一石盐卖一两银子也是合算的――本来那些舱位都是空载的。

    “开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价格。”司凯德在和林佰光沟通此事的时候这样说道。盐的利润在本时空是可以使人冒犯法甚至砍头风险的。而郑家作为沿海地区的一霸,从事这种贸易是没什么风险的。司凯德认为:他们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

    如果总结下郑芝龙从依附李丹起家到最后被满清掳走的所有行动,可以看出他是个典型的商人,一贯以商人的头脑来考虑问题,是以利益来考量一切。

    只要元老院能够给他足够的利益,争取他的暂时合作或者默许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生意又是“双赢”的局面,不但对己方有利,对减小郑芝龙的戒心也有作用――如果好处给得太大,郑芝龙难免又要疑心他们的动机。

    郑鸿逵大为犹豫,正常情况下,对澳洲人应该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是对方现在开出的条件令他难以拒绝。一时间他不知如何回应。

    “此事,三爷自然是要和郑将军相商的。”林佰光微笑道,“我改日再来拜访。”说着起身就要辞出去。

    这一下,将主动权进一步的掌握到手里,郑鸿逵不由得有些失措,原本应付几句,套些话出来的想法只能弃之一旁,当即关照人将林佰光一行迎入驿馆,好好招待。同时又派人为文昌号上的水手们送去新鲜的瓜果蔬菜。

    随后,他立刻将林佰光送来得样本带上,去见兄长。

    郑芝龙抱着胳膊,听了郑鸿逵的述说,半响才说道:“有意思。”

    澳洲人的这一举动令他颇为迷惑。如果仅仅是为了贩卖私盐,又为何突然登陆台湾?如果说是为了贩卖私盐作为中转站,这也未免太夸张了--福建的食盐消费,还没到需要中转站屯盐的地步,退一步说,就算真要有中转站,台湾也不是个合适的地点。

    澳洲人在台湾落得这一手,让他即迷惑又感到芒刺在背。总觉得其中必然隐含着什么阴谋。

    但是,不管他的内心如何的怀疑,他都面临着抉择:要么拒绝合作,对澳洲人的存在视而不见;要么他立刻采取武装行动驱逐澳洲人;最后,就是选择合作,在私盐贸易上大赚一笔。

    如果他选择一和三,那么就得坐视澳洲人在台湾的存在,如果要驱逐澳洲人,就必须采用武力――澳洲人既然大费周章的派了船队到台湾,还修起了堡垒,就绝不会轻易退出去。绝不是靠己方几句话的威胁就能赶走的。

    选择动武,郑家并无必胜的把握,更不用说刘香在旁虎视眈眈。

    在一和三之间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于了解他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并不难猜测:既然澳洲人赶不走,做生意赚钱何乐不为呢?

    退一步说,眼下台湾也不是他郑芝龙的地盘――是荷兰人的。荷兰人只会比他更担心澳洲人的存在。就算要动手,也是让荷兰人动手为好。假如澳洲人真得是对台湾有所图,那么随着他们在台湾的势力拓展,迟早是要和荷兰人发生冲突的。

    到那个时候,他作为荷兰人或者澳洲人的盟友再进入战场就会现在有利的多。

    “这买卖做得。”郑芝龙一锤定音。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六节 优势() 
林佰光在安平的驿馆里住得很舒服,虽然是官府的财产,实际等于是郑家的私业。维护开销自然比皇上要大方多了。不但房屋整洁,驿吏气色也不坏,对这位郑家的“贵客”殷勤备至。

    只是,郑家的回音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音讯。从人每天都在他们下榻的院子门口眼巴巴的看着外面有没有郑家的使者到来。除了来回殷勤照应的驿卒和馆吏之外,一个人也没有。

    他的从人们都是归化民,一个个都焦急起来,生怕自己和“首长”一起被海上有名的大海主扣留,闹不好小命不保。

    林佰光一点也不着急,郑家不可能不吞下这个诱饵,哪怕知道上面有毒他们也无法拒绝,郑芝龙“赌一把”的心态很重,靠着“赌”,仅仅十多年间就从舅父手下的一个小伙计变成从颜思齐手下的寨主,最后一跃而为东南海上霸主。

    正如几十年后郑芝龙会被清军诱到大营挟持而去,其实对他来说这不是第一回――几年前他就曾经被台湾的荷兰长官纳茨骗上船只绑架,被迫签下了贸易协议,还向纳茨缴纳了赎金。但是当满清以裂土封王来诱惑他的时候,郑芝龙再一次上了钩。

    从这点看,大图书馆认为和郑芝龙做生意买卖食盐是完全可行的――只要是生意,一切都好谈。

    不过,尽管元老院常委会和支委会都没有透露会如何解决郑芝龙和刘香,但是很显然,郑芝龙和刘香这样野心勃勃的海主必然是被消灭的对象。他们的集团过于庞大,不可能接受改编,即使接受,郑家的首领和下面盘根错节的头目、亲信使得这一集团很难快速的被海军和商贸部门吸收。

    再者,郑芝龙和刘香这样的大海主集团,对中国沿海的海上贸易是相当有害的,他们追求的垄断效应。郑芝龙击败刘香之后,高价出售国际贸易的海上通行权,一面令旗每年的价格是二千两,实际上彻底的封锁了一般财力不济的商户、船户参与远洋贸易的可能性。明亡之前,郑芝龙集团实际上已经垄断了对日的平户贸易,在抵达平户的中国船只中,有四分之一是其直接控制的安海船。而他们在中国沿海地区的争斗和垄断,也严重影响了沿海的国内海上贸易、元老院要夺取海上霸权,构筑“元老院统治下的海上和平”。取得霸权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超额的利润,更多包含促进海上贸易,刺激沿海工商业发展的需求。如果贸易的利润都被渠道商所垄断,除了必需品和奢侈品之外,贸易商和零售商迟早得被迫退出这个商业体系。过高的价格也会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萎缩甚至消失。

    “私人的垄断就意味着反动。”马千瞩在一次的执委会扩大会议上给海主们定了性,“是落后的,阻碍生产力的旧事物。”

    “阻碍生产力”是一种很严肃的定性――大致和判了死刑一样。

    于是彻底的将其击溃,收编残部是执委会唯一选择,这在接触核心机密的元老中已经成为共识。

    他到安平来,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示好或者麻痹郑芝龙――这只是顺带的事情。大洋舰队和运输船团不管对刘香还是郑芝龙的海上力量都毫不在意。元老院的舰队走得基本上是外洋航线,除非郑芝龙有雷达和无线电,否则要准确的捕捉到船队是很难做到的。即使他运气好到爆棚能够抓住船队或者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在某些地点等待战机,交战结果也对他不利。

    海军曾经在马袅进行了若干次图上兵棋推演,模拟郑芝龙、刘香和荷兰人可能进行的各种敌对活动。在设定了各种苛刻条件之下,这三大势力依然完败。

    以郑芝龙集团来说,郑芝龙要对发动机作战的部队动手,主力第一舰队、第二舰队不说了,就算是想拦截运输船队,那也必须是全军主力出动,到澎湖一带布阵,而且还要运输队的指挥官蠢到硬撞进他的船阵里去才行。一旦临高知道他在澎湖布阵,九个特务艇中队回来就足够碾碎郑芝龙了。

    郑芝龙的船队如果躲在沿海,那么还算相对保证自己的优势,毕竟在港湾纵横,沙滩暗礁遍布的浅海区,占他的舰队大头的轻型船只有着极大的灵活性,而是用火攻船也有成功的几率。而发动机行动的运输航线,一般不会靠到大陆近岸去。

    郑芝龙也不大可能会主动出击,到外洋航线上去拦截元老院的船团。

    中国传统的航海导航,对海上地标的依赖性很大的。因为中国没有发展处经纬度的概念,即使有指南针,还是有无法为船只定位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观星,通过星辰位置来大致推定自身的位置。

    但是更常用,更便捷的,就是使用海上地标。在传统的航海导航图“针路簿”上,到某地针路几何,航向哪里都有明确记载。而转舵更改航向,都以海中的地标作为导航标志。所以船只航海一般均沿着海岸线或者海中岛屿、沙滩作为导航标记。

    由于先天不足,所以郑芝龙的远洋作战能力其实很弱,除了荷兰人之外,不管刘香还是郑芝龙并没有在广阔洋面上进行搜索作战的能力。实际上,他和荷兰人以及其他海主的战斗,几乎全部在沿海的海湾和岛屿附近进行。

    至于说荷兰人,仅仅特务艇就有九个中队,三十六条大型福船广船,这三十六条,任何一条火力都不输荷兰人的大型战舰,而数量则远远超过。

    郑芝龙虽然号称有数百战舰,但是其中专职的大型军舰也就三五十条,单舰战斗力更是远远不如特务艇,甚至说连荷兰人的小型纵帆船和横帆船都可以以少击多对抗郑芝龙的舰队。郑芝龙就算把所有战舰集结起来,也不见得是特务艇中队们的对手。

    海军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海上的模拟交战测试,一方是荷兰人的典型大型武装商船:newbantam号,载重800吨,最大排水量超过1200吨,属于东亚海上的最大级别。舰上的火力是7门18磅蛇炮,16门12磅半蛇,这些就是能进入炮战的全部火炮了。由于火炮是分列两船舷的,它的单舷开火的一次投射量也只有150磅左右。

    newbantam号不但在面对立春级和901型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线膛炮的威力在早期滑膛炮面前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根据软件测算:130mm达尔格伦线膛炮发射的实心弹、燃烧弹和榴弹的破坏力,即使相当保守的估算,最多也只要命中五六发就能够彻底摧毁newbantam号的作战和航行能力。在一次软件模拟射击中,甚至有一发实心弹直接穿透船壳命中火药库炸毁全船的状态出现。

    即使在面对没有线膛炮的特务艇的时候荷兰人的顶级战舰也完全没有一点优势可言。

    在面对安装着48磅滑膛加农炮和68磅卡隆炮的特务艇的时候,不仅投射火力量逊色于特务艇,在射程、穿透力、射击精度上也完全不是特务艇的对手。

    一艘常见的标准排水量大约200吨的广船型特务艇上,仅48磅加农炮就有6门,外加4们68磅卡隆炮。一次侧船舷开火就能投射280磅炮弹,差不多是newbantam号的一倍。

    不仅如此,荷兰人战舰上的蛇炮和半蛇炮的弹丸单重小,穿透力也弱。蛇的穿透力比24磅差得远,按照法国长炮的数据,拿战时期的18磅长炮在100码穿透能力还不如24磅在300码。一发24磅的破坏力比两发18磅还大。更不用说48磅火炮了。配合好的炮架,24磅炮射速也比蛇和半蛇快得多。

    至于68磅卡隆炮的pb射程有270码,蛇炮也不过330码左右,5度仰角射程卡龙更是在蛇炮之上。而且蛇炮对盖伦船一般要100码左右杀伤力才够,而68磅相反,穿透力太强,很远就行,福船结构虽然弱,但是跟他们对轰还是没啥问题的。对轰的话,双方在300码对轰,蛇炮固然能打烂福船,68磅更是能把武装商船轰成渣。

    至于说火力更少的和谐轮,尽管在单舷火力投射上不如newbantam号,即使没有特务艇之类的战舰护航,结队航行的和谐轮依然是东亚海面上最强悍的舰队。五条船组成的一个运输队,火力足以抵挡荷兰人能够一次出动的舰队。

    要知道为了对付荷兰舰队,郑芝龙可都是每次都必须主力集结,而且还要在近海作战才能取胜的。

    不管怎么计算和推演,只要他们不一头冲进狭窄海面去混战,不管是郑芝龙、刘香还是荷兰人,全不在话下。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节 风暴前夕() 
林佰光阅读过整个兵棋推演和模拟火炮毁伤力测试报告,正如一个满手好牌的人不会不在意对手拖延的几分钟而已。

    郑家的拖延,无非是想扳回一点分,在下面的私盐谈判中争取多些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