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工程。

    “老美的工业设计真是不错!”萧贵看着满地的零件赞不绝口,“结构真巧妙。”

    “能仿制吗?”冉耀问。

    “一模一样办不到,它的加工工艺和材料是我们达不到的。不过我们的要求也低,可以把零部件尺寸放大一点,这样就差不离了。”

    萧贵和周比利动手仿制蒸汽机的同时甲子煤矿选矿厂开工了。林佰光感到压力沉重,在他原来的设想里,这个甲子煤矿不过是个小煤窑般的存在。几百人偷偷的挖点煤,然后拿船运到海家码头装船就完事了。没想到这摊子还出乎意料的大。

    “这么搞下去,这甲子煤矿不就明明白白的贴上了‘澳洲人’三个字了吗?”林佰光抱怨道。

    洗煤厂设在甲子码头的堆场附近。这里有充足的水用来洗煤――洗煤是高费水行业,每吨煤要用水5吨。在江边排污当然也很方便。洗煤没什么高深的技术,设备的技术含量不高。无非是破碎机、跳汰机、脱水筛之类的设备,制造起来并不困难。主要洗煤设施就是溜槽。

    洗煤厂的动力是蒸汽机,工能委向甲子煤矿运去了第二台锅炉和二台50马力墨子二型蒸汽机。全部安装在甲子码头。一台驱动抽水机,一台驱动洗煤设备。锅炉用洗出来的煤矸石做燃料,厂子的设计年处理原煤为25万吨。

    “既然给甲子码头配了蒸汽机,干脆就运一台蒸汽吊车去,码头装卸速度能快许多。否则锅炉的蒸汽也浪费了。”马千瞩说。

    展无涯说:“在海家码头也得增加一整套设备才行。不然一边通一边堵。”

    “海家码头问题不大,可以使用当地土著劳动力搞人海战术。反正劳动力不值钱。”马千瞩想了想,“不是我不舍得几台设备,那里毕竟是大明统治的核心区,蒸汽机锅炉折腾起来太明目张胆了。”

    很快在南渡江畔竖立起了一座长着铁胳膊不断喷吐着白汽的钢铁怪物,河边的抽水站用蒸汽机的动力抽取着河水向整个洗煤厂供应着大量的水。它身后建起了一座三层高楼,上面装着长长的木槽――这就是洗煤厂。原煤用蒸汽机驱动的绞盘提升到三楼的煤仓中去,再从三楼通过经过筛选、水洗、跳汰一道道工序……最后在底部排出的就是精煤了。煤矸石和劣质煤在中途就在溜槽里排出来了。洗煤的黑水排入废水池沉淀之后再排入南渡河――沉淀池里可以回收到大量的末煤。这种末煤含水量很大,晾干要花很长的时间。王洛宾就用它的高含水量的特点在这里搞了个煤球车间,用蒸汽机带动煤球机制造蜂窝煤。

    从甲子煤矿定期运来的暗色褐煤虽然限于运力到货还偏少,但是终于解决了广东买煤供应的不稳定性。化工部的季退思终于可以放心的启用其建好之后一直没有正式运转的煤焦化成套设备,开足马力进行连续生产了。

    煤焦化成套设备的正式投产,给化学工业带来的发展是跨越式的。最简单的一个变化就是土法硫酸车间停工了,污染严重,硫酸质量忽上忽下的土法硫酸被工业化制造的硫酸取代了。而其他副产品汽油、柴油、沥青、苯酚、甲苯、粗苯、各种溶剂油、润滑油和石蜡也逐一开始产出。特别是润滑油和石蜡,对机械工业来说简直就是福音――椰子油下脚料这东西的润滑性能毕竟是有限的。而石蜡除了工业用之外,还给了轻工业部一个制造全新的民用产品的机会――现代蜡烛。以石蜡为主要原料制造的蜡烛,不仅在成本上低于传统的油脂蜡烛,而且在亮度上也不是旧式蜡烛可以相比的,经过处理的棉纱蜡烛芯还能随蜡烛燃烧逐渐烧掉,不会结出蜡烛花影响燃烧发出黑烟和臭味。至于汽油和柴油,虽然产量极其有限,但是也给燃料储备逐渐枯竭的内燃机带来了点希望――至少一部分车辆不会沦为顶着煤气包的古怪模样了。

    “现在炼钢的柴火有了,就等做饭的米了。”在12月初的一次五年计划实施工作会议上,钢铁工业部的季无声说,“钢铁厂扩建的三期工程将在1630年的4月展开。”

    钢铁厂的二期工程已经在1629年的11月全部完工。二期主要是完善钢铁厂的冶炼设施配套、轧钢设备安装和增加转炉炼钢的生产能力。钢铁厂生产还是以使用进口生铁炼钢为主,没有建立自己的生铁工业。而第三期工程将新建二座高炉、二座平炉,同时新建一座铁矿石选矿厂。田独的矿石品位很高,可以直接用来炼钢。钢铁工业部打算矿石进行分选之后,将品位最好的矿石直接炼钢,次一些的用来炼生铁。

    设计中的高炉容积125立方米,一昼夜能生产生铁达到50吨,就技术水平来说已经达到了19世纪中期的水准。二座高炉同时开工,一年的生铁产量就是35000万吨的水平,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亮,35000吨生铁!要知道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在1720年的生铁产量不过25000吨。

    “这简直就是钢山铁海了!”王洛宾很是兴奋。有了这么巨大的生铁的产能,钢铁就不再是制约临高工业化的瓶颈了。铁路、铁壳船、全钢框架结构的大型厂房、钢筋水泥建筑、成套工业设备……全都不在话下。

    有了海量的钢铁供应,穿越集团的工业生产才能摆脱现在这种小规模的近乎加工厂一样的规模,走上真正的大工业生产的道路。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节 榆林港开发计划() 
“钢铁工业扩建的规模这么大,有这么多的物资储备吗?”文德嗣问。这高炉可不是大跃进式的土高炉,而是真正的工业高炉,虽然就规模而言在另一个时空属于被限制、拆毁的落后产能小高炉。但是这东西在17世纪绝对是高科技。

    不算耐火材料――这问题已经从盐场的苦卤中得到了解决,光造炉缸用的冷却水套就得用上好几吨钢――而且是个铸造件。文德嗣知道铸造中以铸钢最难搞,钢的流动性不高,象冷却水套这样的大型铸钢件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新建这些设备的技术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物质条件也具备。扩建到这个规模没有问题。”马千瞩回答道,“不过要消耗很多生铁、钢材库存用来制造设备,其他方面的生铁钢材配额必须加以进一步的削减……”

    “采矿设备怎么办,还有那些配套:锅炉、蒸汽机……这些东西都是成吨的钢材堆出来的。”展无涯提出质疑,“还有计委安排的用于田独的铁轨制造。缺口数量有百分之四十。就算材料不缺,要按时交付还得增加生产设备。”

    “这方面当然是保证。”马千瞩翻开笔记本,“诸位,进入八月以来,计委对各方面的钢铁用量全部作了削减,目的就是为了打通钢-煤这个要命的瓶颈。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把这个关口忍过去,钢铁就不会再是一级管控物资了――预期的产量大家也知道了。不过现在的库存还是偏紧得”他随即报出了目前库存的钢、生铁、锻铁存量。

    “真得不多。”展无涯说。“现在必须停止全部军火生产。铸造火炮和炮弹的对生铁消耗很大。”

    穿越集团的武备工作一直是以一种缓慢但不间断的节奏进行的。计委每个月都分配给武器、弹药、口粮的生产一定的生产配额。至于陆海军要求的专业兵工厂还没有――眼下全是机械厂统包。

    停止全部军火生产是个相当敏感的问题,因为是五年计划实施工作会议,堪称军方代表的只有一个马千瞩,自然没有人跳起来提反对意见。不过这个措施一下达,军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张柏林、魏爱文为首的少壮派军官们,大炮就是他们的心头肉。

    事关重大。众人的目光投射到马千瞩身上:他的另外一个头衔是军队的总参谋长。

    “可以是可以,就是有点悬。”马千瞩又从他随身携带有密码锁的公文皮包里掏出另一个圣船笔记本,上面写着“军备”字样。

    “现在的米尼步枪是每支4个基数,炮兵教导队有1个基数的炮弹,海岸重炮半个基数。8154上的舰炮1。5个基数,三角纵帆巡逻船1个基数,其他风帆战舰的炮弹储量不足。收编诸彩老残部之后我们的风帆船队规模扩张很快,上面的旧杂式火炮和炮弹全拆下来回炉了,但是新炮却来不及配,缺额太大,炮弹就更不用说了。”马千瞩毫不隐讳的说道。

    “打一仗够了吧。”

    “只要不是大明军队和郑家主力联合进攻,全灭对手不一定,击退肯定能办到。”马千瞩参加过几次在总参谋部进行由席亚洲主持的兵棋推演。

    文德嗣问:“现在有没有发生战争的危险?”

    “根据情报部门的分析报告,暂时没有。”

    “先停止火炮和弹药生产。全力为田独开发计划生产设备。”

    “能不能叫广州再扩大些生铁的进口?”

    “不大容易。现在的问题不仅是从广东进口生铁的价格愈来愈贵了。而是我们的进口量太大市面上存货偏少――还遇到了竞争者。”

    “除了我们谁还会买这么多的生铁?”

    “大明官府。”马千瞩说,“广州站的报告说,两广总督王尊德在大规模的铸炮,大量的收购生铁,市场上的铁价涨得厉害。”

    “官府难道会用现金来收购铁?他们不是一贯搞‘扑买’之类的玩意虚钱实货的强夺吗?”

    “话是没有错。不过既然冶炼场主吃了亏,总得找补回来不是。再说如今大明也是招商承办了,不全是靠抢了。”

    “按照史籍上的记载,王尊德铸炮的手笔很大,一次就铸造二百门。”情报部门的人汇报道,“而且明年的规模恐怕会更大。有个叫李洛由的富商,不知道走了谁得路子已经承揽了广东全省的铸炮业务。”

    “此人什么背景?”

    “还没有开始查。”

    “马上发电给广州查他的情况!”文德嗣说着忽然想了起来,“李华梅那女人的背景搞清楚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她十月的时候起航到果阿去了。运走了一大批货物。”

    “她打算给我们运回来什么东西?”

    “主要是鸦片和黄麻。”马千瞩说,“还有零星的货物。”

    “水手训练的怎么样了?”

    “很不错,文总你设计的三角纵帆巡逻船上的水手可都是她一手训练得。”

    萧子山咳嗽了一声,提醒文总不要歪楼,然后说:“这么一来明年的生铁价格会涨的更厉害吧。”

    虽然田独开发完成之后,高炉再一出铁,临高的生铁就可以完全满足自给――甚至可以有大批钢铁制成品出口,但是这起码也是明年年底的事情了。

    “只好咬咬牙再忍一忍了继续靠进口了。”王洛宾说,“高价就高价,起码我们花得起这个钱。”

    “这个钱只是暂时让冶炼场主赚赚而已。”文德嗣说,“等我们的钢铁产量一上来,不说把铁制品返销到广东去,光停止进口就会让铁价暴跌。”

    “我们可以乘机搞商品交易所体制,通过大宗商品交易来控制广东的铁……”

    “打住,经济问题以后再谈,不然又要发挥到无边无际了。”会议主持人萧子山制止了裔凡的高论,“先谈煤铁的问题。”

    “取得了本岛稳定的煤炭供应之后,我们的下一步就是田独铁矿了。”文德嗣说,“现在谈谈开发田独的计划吧。”

    马千瞩站了起来,来到大块的展板前,拉开了上面的帘子。

    帘子后面是一副大比例三亚附近全图。上面已经用各种颜色的小旗做了标记。

    “计委奉执委会的命令,已经编制完成田独开发计划。”马千瞩说,“请诸位审核。”

    开发田独并非简单的在当地建造采矿区和扩建榆林堡码头就完事了。穿越集团准备将榆林建设为一个新的基地。未来的穿越海军前往东南亚地区进行贸易、殖民的基地。所以整个计划非常宏大,第一、二期工程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完成,随后还会进行第三、第四期工程――这就留待第二个五年计划了。

    “一期工程,是对田独矿区进行开发,。”马千瞩指点着地图,“以及基本配套设施建设。”

    首先是在鹿回头半岛主峰建立一座新的堡寨。同时在半岛上建设码头、栈桥和炮台。此地将作为未来南下东南亚海域的海军舰队的驻泊基地。

    原来的榆林堡码头将扩建为专用的物资输出码头,全部采用机械化装卸设备,未来的田独的铁矿石、大茅的锰矿石和磷矿石、崖州的椰子干和木材全部通过这个码头运输。

    榆林堡垒对面的安游乐市将按照现代城市的规划全面重建,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大量移民来充实。就地建立加工处理当地资源的企业,准备首先建立一家木材加工厂、一家椰干加工厂和一家食品厂。安游乐市将成为对东南亚贸易的商用港口。不但要吸引来往于东南亚的商船在此驻泊贸易,文德嗣还计划将新成立不久的东南亚公司的总部迁到此处。

    田独镇将在原址将提前300年出现,穿越国的田独矿务局设立在此。田独矿务局不仅管理田独铁矿的开采,日后还将负责开发大茅地区的锰、磷矿。

    田独镇和榆林堡码头之间还将修建一条铁路,用来运输矿石。

    “这样一来,我们在榆林地区下得本钱就很大了。”文德嗣评论道。

    “本钱大,收益也高。开发榆林港地区并非仅仅是一个田独铁矿,它实际上还是我们在海南岛南部的一个新的支撑点。和临高形成南北呼应的态势。”马千瞩说。

    这个新基地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当地土著很少,大明官府的影响力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崖州。穿越集团可以任意对这个地区进行规划开发和建设,不需要花许多力气在征服和协商上,和临高这样的“共存式”体制不同,榆林港地区将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穿越集团的统治区。

    “榆林堡将提升为三亚特区。”文德嗣说。

    执委会随即批准了田独开发计划。整个计划将从1630年的春季开始。这次行动的复杂程度不亚于重现d日。各部委开始进行了物资和人员调配的计划。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节 准备工作() 
准备去三亚的劳工已经集训了三个多月了。他们是从移民中招募来的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共计有3000多人。按照军事体制编组进行军事训练。

    这批劳工,将作为基建工人登陆,在完成基建工作之后就地转为田独矿务局的职工。

    按照督公的意思,这就是穿越集团的建设兵团,不过授命负责工程项目的临高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卓天敏对这个称呼一点不感冒。

    “我看就叫工程队吧。叫兵团太复杂了,再说建筑公司怎么指挥兵团呢?”

    军训结束之后开始对这个大型工程队进行了专业培训。军训主要是提高其组织性纪律性,穿越集团并不打算靠他们去打仗,陆军将抽调一个营随同开赴榆林堡,以后就将常驻该地。为此陆军得到许可从新近完成检疫的移民中招募一个营补充缺额。

    这个步兵营将是未来三亚地区穿越集团的基本武装力量,一方面用来对抗可能出现的土著武装和明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用途则是威慑、镇压工程队内部的叛逆。执委会认为,以当地的艰苦环境和施工强度来说,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卓天敏给执委会开出了一张清单,上面是他需要的各种专业工人,除了1000多基本的力工之外,临高建筑公司的自己的建筑工程队也得全员开拔。各部位也要抽调一部分技术工人随队前往。

    即使这样,缺口依然很大。因此卓天敏要求执委会协调,调配技术工人来为工程队进行培训――这样至少能够解决一部分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种。

    卓天敏建立了五个培训班,从劳工中抽调人员参加培训。

    第一个是建筑工培训班,由临高建筑公司的工程队里的粗木匠、泥瓦匠和管道工们负责教学。

    第二个是爆破培训班,专门学习炸药爆破工程,由潘达手下的工兵们负责传授。

    第三个是筑路培训班,由单道谦和李赤骑负责,除了学习修筑道路,铺设铁轨之外,还包括修理、驾驶车辆的技能。

    第四个是采集培训班。由远程勘探队的人进行培训。榆林港地区现在还是一片荒蛮之地,当地有丰富的木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不利用起来太可惜了。学习伐木、捕鱼、采集和狩猎技巧。

    最后一个是卫生培训班,又卫生部牵头,培训一批基础卫生员――卫生部也会派遣一个卫生队随队前往,但是比起第一批就有1000多人,随后还有1000人登陆的大规模行动来说,一个七人卫生队就是杯水车薪,大量的基本卫生保健需要人来做。

    除了用来建设和开矿的劳工之外,邬德根据指示已经从移民中挑选了三百户人家作为整体移民。这批移民由诸彩老手下的前海盗头子胡五妹,也就是胡胖子领导。作为新安游乐市的居民。

    这批移民挑选的时候特意搭配了职业:多数人是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小商人。他们将在基建工程完毕之后再抵达榆林港。

    为了让工程队的人能够适应接下来的坐船旅行,免得登陆的时候因为晕船不能开工,卓天敏把劳工们安排到博铺港内的空船上去睡觉作适应性训练。

    负责运送工程队的船,卓天敏选择了琼海煤――无他,这是穿越集团手中最大的船只了,能够一次性运足够多的人。陈海阳随即把琼海煤从运煤中召回,另以较小的船只代替。

    召回后的琼海煤清洗船舱之后被改名为“三亚一号”,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运载人员,船上密密麻麻的安装了许多吊床和铺位,还在船舷两侧安装了如厕用的踏板和扶手。

    运载物资的辅助船选择了载重1500吨位的平甲板自推货驳。它的大载货量和浅吃水对登陆行动十分有用。原本这船因为燃料的关系在博铺一直沉睡,充当的是浮动吊车的角色。现在它上面的吊车被拆除了,船身清理干净。舱室被启封,空荡荡的油舱里也接上了丰城轮的油管,重新满了柴油。

    “这船还能动么?”王洛宾有点担心。

    “肯定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