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交个报告给工能委武器组吧,看看是不是加个散热片什么的。”文徳嗣对这种多管枪兴趣不大,在他看来,用库存的弹簧件搞个马克沁机枪出来是举手之劳,就是批量生产金属整装弹问题不好解决才闹出这个复古主义流的东西来。

    “帆缆怎么样?”

    “转向灵活,这船文总您设计的太好了。”乐琳现在也学会恭维领导了。

    101艇在战斗中总体表现的不错,船体和甲板设施没受什么大的损伤,人员伤亡也微乎其。当然战斗本身的烈度也不大,毕竟海盗们没有和他们决一死战的决心。不过这也符合它的设计初衷。

    至于这艘战利品,乐琳说已经对整艘船进行了搜索,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都清理出来了。

    “……俘虏已经全部运走,尸体丢海里了。这船上还有很多货物,一时间也没船卸载,要不就等大船浮起来直接开走吧。”

    “货物要进行卸载,不然船浮不起来的。”文徳嗣看了下手表,又看了下海面,现在已经是满潮了,沙洲完全没入水面之下,但是船还是搁浅的状态,纹丝不动,显然不卸载指望潮水的力量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绕着船看看。”

    几个人划着舢板环绕大船走了一圈,船头搁浅在沙洲上,船头陷得很深,似乎操舵的人在慌乱中把船头直接撞了上去。

    “看来陷得很深,不用外力是浮不起来的。”文徳嗣评估了一下。

    蒙徳说:“事情没这么简单。船头被这样的外力撞击,肯定有破损,你看它有下陷的迹象。得先排水修补舱壁才行。”

    他对大海扫了一眼,又看看有点倾斜的船身,然后说:“目前,我们有两个办法可以脱险:一个把等待下一次最**出来的时候,用船牵引把它拉出浅滩;另一个是用浮桶把它浮起来。”

    “铁筒倒是不少,不过现在都被各单位占用去了。还得叫大伙腾空。”展无涯踌蹰了下,其实主要占用的就是工能委属下的各部门了。

    “还是第一方案。放在这里夜长梦多。”文徳嗣看到这笔财物,很有些放心不下。

    “船损坏程度怎么样?”孙笑说。计委派来的人总是对成本和产出总是斤斤计较,这可能和他们多数出身会计有关。

    “我想,它不会损害得太厉害。帆缆虽然全损,但是桅杆都在,再修补下风帆――不用全修好,能跑起来就是。虽然是慢些同样能开动的,嫌太慢就让67艇牵引。”

    “这工作量很大啊。”展无涯看了下巨大的船身。

    “没事,给我叫通陈海阳。”

    陈海阳听说大船上战利品很多,立马答应加派船只和水兵过来驳运货物。还有一些必要的设备、技术人员也随船一起运来。

    最**要等到入夜,文徳嗣决定现把准备工作做好。登陆艇运来的海兵们先爬上了甲板,在甲板上快速的组装装起了一套起吊杆架来,接着就把带来的火炮、弹药和相关的物资都吊运上了甲板。文徳嗣等人也登上大船。

    甲板已经由阮小五组织人清理过了,海兵们在船艉楼上架起了火炮。还在甲板上为文徳嗣他们搭建了个帐篷座作为临时指挥所。

    增援的船队到了之后,一百多名海兵忙乎了五个小时,才把货舱里的东西卸载出来,从甲板上吊运到下面的帆船上,以便减轻船体重量。船里不仅有大量常见的输出贸易品,瓷器、丝绸、药材之类,还有许多粗陶、铁器、锡器之类的低价冷货。运输船队跑了几个来回才把三分之二的货物卸载掉。剩下的一些货物文徳嗣准备在浮起作业的时候派上用处。

    蒙徳检查船壳的时候,发现左边靠腰板的地方有两个接缝有裂口。幸亏船稍向右倾斜,开口在水线以上,船上本来就有备用的船材,蒙徳让船厂的工人现场加工封闭缺口。

    检查船壳和底舱时,蒙徳发现它并没有因搁浅受到很大的损坏。船底有进水,但是积水不深。只是船头嵌在沙里很深,只能在最**位的时候才有办法搞出来。

    检查完内部之后,蒙徳泅到船底,想摸一下缺口的具体位置,有没有伤及龙骨。

    “下面有一个缺口,不大。”蒙徳从底舱的积水中探出脑袋,一个劲的喘息着,“得把水抽干净再补。一开始落潮我们马上抽水。”

    于是由把抽水机从帆船上吊运来上,这种抽水机是人力的,海兵们轮流抽水,很快把积水抽干了,几名船厂工人立刻投入到修补缺损的工作中――他们必须抢在涨潮前完成补漏工作。

    最终船上的所有缺口都给补上了,接着又开始清理帆缆。五根桅杆倒是安然无恙,就是上面的帆缆在海盗跳帮上船的激战中都给损毁了。勉强清理出一面能用的,用其他残存的帆面和帆材修补。

    剩下要做的只是想个什么办法把船搞出来。可惜海峡的潮涨得并不太高……文徳嗣又关照海兵将剩下的货物:铁器、粗陶之类还有船上备用的粮食之类一律搬到船后部,以便压住船尾,帮助船头翘出沙坑。

    最后,在船上拴上钢丝绳,另外一头固定在67式登陆艇上,等满潮的时候,借助海水的浮力,再用登陆艇牵引把船拉出浅滩。

    这些事做完,已是半夜,所有人都疲惫不堪。风在衰弱,几个前军人们观察着云层的颜色和排列方式,发现风有加大的趋势。

    “这是好事,到时候我们把船帆挂起来,还能借助一部分的风力。”蒙徳说,“我们先休息吧,一会还有力气活要干。”

    直接在甲板上睡觉是不行了,不大风力开始加大,还凑趣的下起了雨。大家只好在乱成一团的艉楼里过夜了――这里因为是船上头面人物的居住,被海盗们翻得乱七八糟。大家就在舱房的地板上和衣而卧。夜间的值班警戒由乐琳的船队安排。

    下半夜,正在打瞌睡的文徳嗣突然感觉船身晃动了一下。

    “**来了!都起来!”

    大家看着海面漫长的小波浪一条接一条地滚起来,沙洲渐渐消失,浮起作业的时间快到了,急躁感充满了每个人的心灵,大家都在过度地紧张着,谁也不说话,都在等候着命令。

    文徳嗣这时候已经下到登陆艇上,正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潮势,他对那两条伸得又长,拉得又紧的钢丝绳不放心地看了一眼。

    “升帆!”文徳嗣在步话机里呼叫大船甲板上的蒙徳,“注意迎风面!”

    匆匆修补过的帆在中桅上升了起来――“硬帆的升降就是快”,文徳嗣还没转过这个念头,四点钟,潮水涨到了最大高度,此时正是潮水已涨未落的那一刹那。得赶快动手,不能再迟了!

    “全速!”文徳嗣喊道。

    67艇的主机立刻把功率输出提高到最大,控制台上一排排各色的指示灯在疯狂的闪动。

    大船上的船帆正在大风的推动下颤抖着,发出撕扯的声音,蒙徳发觉刚才补过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缝,但愿能支撑到船浮起来。

    风的力量,潮水的作用,加上登陆艇的牵引。大船的船身似乎动了一下,发出吱嘎声。

    “船动了。”蒙徳穿着雨衣,把对讲机藏在胸前喊道。

    “好,关照大家小心。”对讲机里传来了文徳嗣的声音和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蒙徳不由探头看了看远处海面上登陆艇的灯光――正在波涛中起伏。

    水涨得更猛了,胀起船腹,把船往外推。人们感到几次船壳在颤动,似乎正要浮起来。

    风刮得更加急了,蒙徳听见桅杆的吱嘎声和绳索的尖叫。雨水打得他睁不开眼睛。

    “船在浮了,再加把力!”他对着对讲机喊道。

    “已经超负荷了――”

    忽然一阵狂风袭来,船身猛得摇动起来,船帆忽然发出一声锐利的尖叫声。

    “坏了!”蒙徳想这是帆撕裂了。果然一块巨大的黑影朝他身上铺天盖地的砸了下来,立刻把他砸得昏了过去。

    但是这一瞬间,船借着这股力已经浮了起来,在海面上剧烈的晃动着,绷得笔直的钢丝绳发出可怕的啸鸣声,,登陆艇的上文徳嗣一瞬间腿都软了。

    船终于在风雨中稳定了下来,随后在登陆艇的牵引下离开了沙洲。天光大亮的时候,船队回到了博铺,这艘前所未见的中国五桅大帆船被牵引进港的时候,让岸上的穿越众们发出一阵骚动,许多人都来围观。

    蒙徳被送进了博铺的卫生所。因为怀疑有骨折,又赶紧派车送他到百仞总医院照x光机。经过会诊,河马宣布蒙徳的小命无碍:两根肋骨被砸断+轻微脑震荡――安全帽救了他一命,不然脑壳不保。检查之后,张子怡给他注射了一针镇静剂,让他睡着了。

    “这下我损失了个主要船长和教员。”陈海阳大呼损失惨重,蒙徳起码几个月不能干活了。

    “没事,你得了一艘大船。”文徳嗣说,“修一修,改造下也能成个风帆主力舰的级别了。”

    船上全部货物的清点工作持续了48小时才完全结束,看到孙笑拿来来的厚厚的账本,马千瞩很有发了一笔横财的感觉,不但货物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特别是日用品上,对解决临高目前存在的日用品匮乏的局面有很有好处。

    不过这些货物却很奇怪,不是按照种类打包归类堆放的,而是许多不同的商品混合打堆放在一起,上面还挂有不同的竹签,写有名字。看起来似乎是不同商人的货物。

    “这船上除了船主本人之外大概还有多个商人租赁舱位。”马千瞩看到堆在桌子上的名签。

    “要是他们还活着,我们没收这些货物说不过去吧。”孙笑说。

    马千瞩不以为然:“估计全死光了吧。无主之物归发现者占有。”

    不过事实证明,马千瞩的如意算盘打得太早了。他正拿这计算器和堆积如山的各部门申请单计算分配方案的时候,冉耀溜了进来。

    “督公,事情有些麻烦啊。”

    “什么事?”

    “审俘的过程中,发现了有不少船上的客商还活着。”

    “这样!”马千瞩不由自主的顿了下笔,一个念头忽然闪过他的脑海,他慢条斯理的把笔往一个玉笔架上一搁,说:“很难说吧,十有**是海盗冒充客商……”

    “不是的,在船上查到一张客单,上面有客人名字和货物数目、种类。对质下来无误。”

    根据政保署的审查结果,这艘船是琼山县一个海姓缙绅出资建造的,除了他自己的货物之外,船上还搭载了客商三十八人,各有货物。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节 依法治国() 
“船上的总管已经死了,不过领航的火长还活着。他说这船是准备去吧城的。”

    “吧城?”

    “就是巴达维亚,荷兰人的地盘。”

    “在印尼那里――”

    “对,他们准备在那里卖掉货物之后把收购去年的香料再运回来出卖。”冉耀说,“现在核对下来,活着的客商还有二十个人。”

    “船主还活着吗?”

    “船主不在船上,船主的代理人总管已经被海盗杀了。”

    “那就好。”马千瞩想既然这样就稍微慷慨一些好了,“查对出来的就发还货物好了,无主的就归我们了。”

    “我也觉得这样处理好些。”冉耀点点头。

    “生铁之类需要的东西就直接买下来好了――省的他们运回去了,以后说不定还会愿意贩运过来。”

    马千瞩想干脆好人做到底,又提议:为了表达我们穿越集团的伟光正:经审查确系大船上的水手,并非海盗的,每人再发一两银子作为路费,至于客商的货物查找不到了,确有缺损的,也给予路费盘川让其雇船回家。负责处理此事的冉耀觉得这样面面俱到,大家的利益都不受损,便一一答应了。

    马千瞩也就认为此事就这么了结了,自顾自的分物资去了。没想到下午,就有电话打到他办公室来了。

    没想到这事的处理方案刚刚在oa上公示还没处理,就有人上书执委会,要求重新处理。因为差异太大,冉耀委决不下,只好把这事情汇报到执委会。

    “什么!开庭审理?”马千瞩吃了一惊,话说穿越集团到现在是成立一个司法所作为法律政策研究部门,偶尔也为执委会提供些法律政策参考,但是到现在还没正儿八经的开过什么庭。基本上是治安部门说了算。现在怎么闹起开庭来了。

    提案是现任的海关关长马甲提出的。他的提案核心就是“以此事为契机,建立琼州海峡的海事裁决权”。

    具体的措施就是在博铺设立海事法庭,专门处理琼州海峡上的海盗抢劫;船只倾覆,打捞,货损、船只碰撞、责任和赔偿认定等一切海事事宜。

    海事法在欧洲起源很早,但是中国对此则基本是空白。马甲认为,在穿越集团的控制海域应该推行这一法律体系,这将有助于规范中国沿海的航海贸易和海上运输行为。

    “我承认,依法治国是很重要的,不过现在要这套花架子有什么用处?”马千瞩提出质疑,“法律要有强制手段保证才能确保它的权威性,我们现在政令不出临高,控制的海域只不过是临高沿海,搞这套体系是不是太早了?”

    “穿越集团以海南岛、台湾为起家基地,奉行从沿海向内地扩展的战略。所以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航海业将是我们的主要支柱产业,从现在就开始健全海事法,制定起海上航行和贸易规范来,对未来的行业发展会有极大的帮助!现在管不到整个琼州海峡,但是可以先从临高-徐闻海面管起。凡事总有开始。”马甲在会议上慷慨陈词,力陈设立海事法庭的重要性,当然把英国人的海上霸业也和他们最早成立专业海事法庭联系到一块去了。

    执委会听取报告之后休会十分钟,期间执委们进行了私下磋商。这个提案引起了海上力量部的担忧。陈海阳表示,目前海上的执法权统一由海军负责,搞了这个海事法院之后,双方的权力如何划分?工作起来怎么协调?会不会造成多头管理的局面“这个担心我觉得是多余的。”马甲侃侃而谈,“海事法院是一个裁决机构,并不负责具体执法。法院也不管逮捕和起诉的事情,具体执法是公安的事情。麻烦的只是协调的问题。”

    海上力量部和海事法院是两个系统,如何确保政令有效的执行,这才是关键问题。

    现在就要分散海上力量部的执法权显然是不可能的。尽量减少机构,统一指挥是执委会现在对机构设置的指导思想。马千瞩提议:既然已经开始建造专用的警备巡逻艇,可以在海上力量部下面设置“海上安保部”,专门担任沿海地区的巡逻、缉私、治安、护渔的任务。受海上力量部和专业部门的双重领导。

    “海上安保部这个太小鬼子味了,干脆就叫海岸警备队吧。”陈海阳说。

    “要我看叫海警队就好了,干脆明白……”

    “不,这个叫法和警察系统容易混淆。”陈海阳断然拒绝了。

    于是海岸警备队这个机构就算是成立了。原来的海警教导员高晓松被任命为海岸警备队队长,这也算是他干回本职工作了。实际这个机构上除了一个抬头一个图章之外不存在任何的实体。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人员编制,高晓松也不过是挂名而已。整个就是一个名义机构。

    “为什么要成立这么个空头机构?直接让专业部门和海军协调不就是了?”事后马甲不解的问马千瞩。

    “便于协调。抬头太大了,就不好协调了。”马千瞩含蓄的说。

    马甲明白了。这纯粹是为了照顾海军的面子。否则堂堂的海军受海关或者海事法院指挥――哪怕只是暂时的执行任务,这群人的面子恐怕也会觉得落不下来。搞一个次级部门来对口,协调起来就容易多了。

    马千瞩还有另外一层想法没有挑明:目前的穿越集团还属于势单力薄,等他们占领海南、台湾,经略南洋之后,海上力量部的实力会急剧膨胀。为了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势必要对海上力量部进行分割。现在的一个空头机构,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分割出去――海岸警备队独立建军是国际惯例,海军也无话可说。

    选择高晓松当这个队长不仅是因为他本行干这个,还考虑了他的出身并非pla海军。一旦海岸警备队被独立分离出来,不容易受到海军的影响。

    当然这些马千瞩是不会向任何人说得。他相信这点思路,执委会的多数人都是看得出来的,不过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是心里明白就好了,用不着到处说。

    执委会觉得成立一个专业海事法庭也不错。反正马甲的这个海关关长也是闲着,干脆就让他去搞这个什么法庭好了。于是就同意在博铺设立博铺海事法院,和海关共用一套机构。

    “不过我有几点要求,不管准备贯彻的海事法到底是哪一套版本,希望执委会的各部门能够协调。”马甲随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啊。说吧。”文徳嗣笑道。

    “第一、在执法动中捕获的船只,必须先由海事法院扣留。在海事法院没有出具判决之前,各部门不能先行处置……”

    “等等,这可有问题了。”陈海阳提问,“现在是海军战斗中捕获的船只移交给计委统一处置的,以后要全部交给海事法院?”

    “当然不是,移交给海事法院的是在执法行动中捕获的船只,比如在清剿海盗,缉私之类的行动中。”

    “这个不好界定。比如缉私,这个好说。剿匪之类的治安行动,郑芝龙、刘香也是海盗,但是对这些人作战就不能说是治安执法行动了吧?象郑芝龙这样的巨无霸,我们得用倾国之力去对付才行。”

    马甲一时语塞。这个界定原本并不困难。但是穿越集团现在本身的地位并不分明。使得定义战争和执法行动变得困难起来了。

    “先不要打岔,让马甲说完。最后再讨论。”文徳嗣说。

    第二条是在海上捕获的人员,包括海盗、非法捕鱼人员、走私分子之类的人物,必须由海事法院审判判决之后再进行处理。过去穿越集团秉承不管谁抓到的俘虏,都归内务委员会统一处置。

    “还有审判问题怕也不好解决。”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