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10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澳洲人三句话不离“工业化”、“规模化”,杂志报纸上经常有,对熟悉“髡学”的几个好兄弟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理论了。这最后一句更是让张毓稍稍宽心,笑道:

    “哈哈,哪里哪里。”

    “张公子!劳烦进来一下,你来看看这瓷砖贴哪里?”

    “好,好,我这就来。”

    李子玉见他忙得很,赶紧道:“你快进去忙吧,我去找曾卷了。”

    “曾卷这段时间在准备考澳洲公务员的事情呢,你去了正好帮他参详下,今天就恕我招呼不周,下次我请啊子玉兄饮茶。”边说张毓边作了一揖。

    “没事的,你就别客气了。”李子玉见他家的生意蒸蒸日上,虽然不是自己的事,也觉得心里畅快。真奇怪,自从西江冒险逃回广州之后,他和几个小兄弟之间的感情似乎愈发深厚了。

    曾卷此时正坐在屋内看着《羊城快报》上最新的招聘信息,桌子上堆放着考试大纲和《1635年大宋公务员考试题库》。

    在广州夏日的高温里,光是坐在凳子上就是对曾卷的一种酷刑。为了避暑,他光着脚浸泡在一盆凉水里,慢慢的翻看着报纸。不时的斜眼看一下考试大纲。dudu2;

    上次考警察的失利给曾卷很大的冲击,原本以为自己这个读书人可以轻松进入澳洲人的衙门谋份差事,结果澳洲人却没有展现出对他哪怕一丁点的格外兴趣,而李子玉告诉他警察局有大量临高来的指导员更让曾卷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显然澳洲人倾向于用自己培养的人……

    自己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大概是难入澳洲人的法眼啊。

    正当曾卷绝望之际,广州市政府的一份公务员招聘通告又让曾卷重新燃起了希望。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原以为我曾卷下半辈子就要这样做蜡烛了……”

    于是曾卷照着通知上的考试要求买了一堆大纲和题库,这套东西全加起来足足要四两银子。虽说不便宜也不比过去上社学用得《十三经》和各种时文墨卷集贵多少。加之曾卷又和原先社里的同学合买了一些书目才没让曾卷的父母脸色特别难看。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儿子要搏出身,还是咬着牙出了钱――总算没落到一些“考友”那样不得不向德隆借“考试贷款”的地步。

    书是买回来了,但是阅读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书不但是用简体字,连字体走向和开本都和原来的不一样。更别说行文的习惯了。许多人拿到手一时间连怎么看都弄不明白。这时候曾卷过去读髡书的好处便显现出来了――他阅读起来毫无困难,对文意的理解也比其他人要透彻的多。

    不过澳洲人的部门职务仍然让曾卷头大,这澳洲人公务员考试是三千年未有之新事,完全没有前例可循,也就不好针对性的进行考试准备了。

    “要是精通髠务的黄大哥还在就好了,现在也没个人可以商量的……。”曾卷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胡乱的翻着书。

    “曾兄在嘛?”这时门外传来李子玉的声音让曾卷眼前一亮。

    “在的在的!子玉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曾卷顾不得擦干脚,几乎是从屋里冲出来迎接的。

    “真是惭愧,这些日子也没来看望各位兄弟,不知曾兄近来可好?”

    “子玉兄在市政府当官差还能记得我们几个兄弟己是难能可贵了。”dudu3;

    “曾兄这话说得,难道在曾兄眼里我李子玉是如此势力之人!?”

    “哈哈哈,断然不是,元老院占下广州百事待兴,警察局自然也是事务烦多,只说这爱国卫生月恐怕就把你们累得够呛了。”

    “那你知道还这样说,我看你是皮痒了吧!?”李子玉说着就捏拳头做出要打人的架势。

    “李警官,我错了,别抓小民,小的可是大宋的良民啊。”

    打趣了一番,曾卷就将李子玉请进了屋内。

    “哟!曾卷你可真够努力啊,这么多书,原先在社学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用功过?”李子玉指着桌子上的书堆笑着说道,“听张毓说你要去考公务员啦?”

    曾卷沏好一壶凉茶递给李子玉后说道:“以前是没觉得有希望嘛,就靠我写的那些道德文章想谋个一官半职简直是痴心妄想,但澳洲人来了就不一样了,什么都是新气象,连这公务员考试都透着新鲜,虽说上次考警察失利了但我也还想再试试。”

    “曾兄所言极是,大宋确与前明处处都是不同,而且机会也是很多的。首长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凭曾兄的聪明才智日后定有一番锦绣前程。”

    “子玉兄谬赞了,眼下还是要先考上这大宋的公务员要紧……子玉兄今日前来老弟正好有些问题还想讨教下呢。”

    “首长说读书人啊就是些酸子,以前还不觉得,现在是真觉得受不了了……。你问吧,只要我知道的一定都告诉你。”

    “就是这大宋政府的官职搞不清楚啊,不知该如何取舍,这次招聘的也似乎都是些吏官,不知选哪个更有发展的前程,我还特意再研读了些前宋的史料也没有什么有用的发现……”未完待续。、、重庆大学巨。乳校花自拍,真正的童颜巨。乳照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美女美女岛搜索按住3秒即可复制

第一百六十五节 考试大纲() 
“前宋那些东西就不用看了,首长带来的都是三千年未有之物,就说我当的这个警察历朝历代可曾有过?我们还是好好研究招聘信息才是正途。”

    随后李子玉就和曾卷一起翻起报纸来了,这次广州市联合招聘有税务、司法、海关、财务、民政、教育、卫生等十几个广州市建设急需配置的部门,因此机会可以说是相当的多。

    “这卫生部门首先可以排除了,我又不是郎中……这财务部门似乎是要帐房先生,我虽会打几手算盘,可也不熟练――也不行……”

    “税务部门不错,商户都要归他们管,想来是个有肥缺的部门。”

    “哦?但我看澳洲人进来这么久了也没对商户收什么税捐,就是办了个执照,并且首长不是最忌讳对商家们收各种苛捐杂税嘛。”

    “那倒也是,不过你进了税务部门对你家还有张毓家都是有方便之处的,对了,还有你那个扑街的姐夫,既开店,也在税务的五指山下。要他好看多查查他的账便是,想来他也是知道厉害的。”

    “如此说来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曾卷顿时有了兴趣,“只是弟对澳洲人怎么征税一无所知啊。”

    “大约也不用你知道。无非是照章办事而已。”

    “税吏面目可憎。弟拉不下这个脸来。不妥不妥。”

    “这教育部就是当教书先生,大约你没有兴趣吧?”

    “嗯,没有……”

    “法务部看上去是要当讼师啊,大宋以法立国想来也是很重视此部门的。不过大宋的法也太多了,我们当警察就要学好几部大宋法,以前我一本大明律都记不完,而大宋的法律有的一部就比大明律还要多……”

    “果然严刑峻法……这首长到底是大宋苗裔还是暴秦之后啊?”曾卷听后不禁感叹道。

    李子玉顿时色变,低声道:“哎哎,这样的混话不要再说了啊,你在外面这样说小心进局里去,首长的耳目远超你的想象。”

    “是我失言了,下次一定小心。”

    “其实吧首长的法律跟暴秦的法还是很不一样的,怎么给你解释呢……算了,你以后就会明白的……”

    “曾兄,这大宋的机构纵横繁复,非外人能解,今日我也只是雾里看花而已,不然我回局里去请教下临高来的前辈或许才能拿捏得准,你看如何?”

    “这样是极好不过了!那就有劳子玉兄了,今晚我们去大世界新开的澳洲火锅试试如何?”

    “我也不是为了你这顿饭才帮你的啊,等你考上了,我和张毓一起为你摆酒庆贺!”

    “唉,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曾卷不由得又流露出颓唐之色。

    “哎哎哎,你是怎么了?如此颓唐!”李子玉拍着他的肩膀,大声道,“如今首长正在用人之际,只要努力,总能谋一个出身呢。”

    “只是这题目,小弟还真是觉得有些棘手呢……”说着他打开一本叫做《历年真题集》的辅导书,翻到“史论题”部分。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

    “就这几道题目,小弟便无能为力,在社学的时候没读过新旧《唐书》,亦未读过《史记》和前后《汉书》……”

    李子玉点头,这些都是“史论”,要读过史书才知道题目里说得是什么,但是社学中除了儒家十三经之外,并不讲授史籍,也不备此类书籍。教师也不鼓励甚至是反对学生史籍。至于一般的学生就算对史学感兴趣,这类书籍虽不稀罕,也得家有薄产的读书人家才会有。普通人家即买不起,也不会买。所以曾卷可以说是从未看过。他的那点历史知识要么是书坊里的演义小说里得来的,要么就是过去看“髡书”得来的一点七零八碎的东西。

    “这些题目,不论出哪一道,小弟都只能交白卷了。”曾卷苦笑道。

    “我家倒是有几本史书,你若想看,借予你便是。”李子玉十分大度,“再者阿卷你也不比太担心了,按照《大纲》,史论占分不多,还是要看‘常识’和‘策论’部分。这些都是贴合实务的。你用心多看几篇,揣摩下便是了。”

    最近李子玉对公务员考试的事很上心――虽然他现在已经算是“公门中人”了,但是在澳洲人手下,晋升加级无不需要考试,难度是一次比一次大。李子玉为了自己的职业前途考虑,对澳洲人的考试方式和出题思路一直在设法揣摩。

    “常识倒是好说,死记硬背便是。算学也不太难。只要记得那阿拉伯数字和澳洲算式,多演算几次也就记住了。唯独这策论不容易。”曾卷拿出一篇他的习作来,原来这策论十分复杂,先给出文章数篇,都是只陈述现象,并无立论偏好,然后下面又给出数问,或要求归纳总结,或阐述其中某些部分的文意,或提问成因解法,最后还有一篇议论文章。

    “实话说,若非我多少看了些澳洲人的书,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曾卷叹息道。

    李子玉笑道:“说来这就是我等通髡学的好处了!当初因为看澳书,被师长们不知道骂了多少回‘不务正业’,如今出身前程就要从这‘不务正业’上来了!这不是莫大的好事?你又何必担忧――就这广州城里,通‘髡学’的人有几个?便是那些大儒大约也不明白吧?这可正是我等的好机会啊!”

    他如此一说,曾卷不由得有拨云见日之感:不错,虽然题目有点艰深,但是正如李子玉所说:整个广州城里,有几个通澳学的人?所谓水涨船高,水落船低。自己这点水平,保不定还能考个头几名呢。

    从曾卷家出来,李子玉看时间尚早,用不着急于回市局去。便拐了个弯往六榕街走去。

    这条街上最近新开了一家山东点心铺。卖得,都是北方口味的面食点心。品种从开花馒首到杂粮煎饼应有尽有。

    店铺一开张便得到了驻扎在广州城内外的伏波军官兵和干部的捧场――不少人是从山东来得,也有其他来自北方的人士。来到广东地界上饮食还是有诸多不习惯之处,因此对于这北方风味很是追捧。

    不过熟悉内情的人知道这家店如此受欢迎还因为这里的店主董小姐是个在广府难得一见的北方美人,据闻还是前明广州董知府的女儿。在董知府服毒自尽后这董家小姐陷贼之后不自尽不说,还抛头露面的凭着一己之力开起了店铺,说是要“自食其力”。

    尽管董小姐开店的事情引起了一些人的背后的咒骂:“寡廉鲜耻”、“背父求荣”、“水性杨花”等等,亦有人偷偷议论董家母女和某髡贼元老有“肮脏的交易”,甚至有人绘声绘色的说亲眼看到董家母女入夜便被悄悄的接到刘府尹的宅第去。第二天一早才回来,母女两人都是“新承雨露,两腮含春”……

    这样的流言蜚语,过去足可让女子蒙羞自尽以证清白。不过如今广州的社会风气已经不太讲究这个了:澳洲人的女干部女警察穿着露小腿的裙子大摇大摆的在街上走,便是骂一百遍“寡廉鲜耻”也是无用的。何况这些女人都手握大小不一的权力,得罪了她们绝无好处。再道学的人,也只能口头过过干瘾,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了。

    董家的铺子,不仅卖北方点心,还兼顾女红活计,做些缝缝补补活计。伏波军的制服因为临时赶制很多时候都不大合身,于是有不少士兵就会来董小姐的店里改改尺寸或是缝补下破损的地方。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经过董小姐手的衣服会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不过李子玉却知道:这些改尺寸或者缝补的活计其实都是“缝穷”的女人们的做得,董家小姐不过是把店里揽到的生意再发给“缝穷”的去做罢了。

    街上的铺子在门口都支起了凉棚,过去这凉棚挤占路面成了常事。现今有了规矩:凉棚只需斜撑着遮阳,不许落地占用街面。更不许在凉棚下摆设货物座椅。

    自从“新生活运动”开展以来,这座千年古城也有了一点新气象,“偏铺”尽拆之后,街道不但变得宽敞,也干净了许多。李子玉走在街上也觉得神清气爽――这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走进去不远,便见街边挂着一处布幌子,写着一个“董家铺子”的字样。这便是董明珰母女开得店铺了。

    董家铺子是一间两开间的铺子,从光孝寺“审查”出来之后,董明珰便卖掉了自己的几件首饰,加上手头的积蓄,买下了这处房产――当时因为时局不明,房产价格下跌,算是让她捡了个漏――不但前面有两开间的铺面,后面还有两进院落,居家和做买卖两相宜。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六节 董家小铺() 
这会还不到饭点,门前却已经聚集了不少顾客,从衣着打扮看几乎一半都是“吃澳洲人饭的”――因为口味的关系,本地市民稍有“身价”者很少光顾,倒是不少卖劳力的底层百姓都来尝鲜。

    店铺门前,支着个大炉子,董祥正满头大汗的在铁饼铛上摊煎饼,这种煎饼和后世的杂粮煎饼并无不同,也是用各种杂粮推粉调糊烙出来得,不过董家铺子的面糊有两种,一种是纯杂粮的,另一种则加入了面粉,价格要高些。

    至于饼里卷的东西--本地不种大葱,只好用黄瓜来做基本款,至于其他那就丰富多彩了,既有蔬菜、腌菜、薄脆、油条之类,也有卤得和干切的肉类下水,丰俭随意,量大价廉,正是所谓“穷人乐”。

    李子玉还没进店,在门口煎饼的董祥就热情的打起了招呼:“哟!李警官,好久不见您老咧,快请进,这张饼煎完了就给您煎啊!”

    她家的后门就开在南剪子巷,而这片区域是李子玉的巡逻范围。董家母女又是上了政治保卫局“另册”的人物,一开始就获得了李子玉的“关照”。

    李子玉当巡警要在路面上待十多个小时,饿了买个煎饼所费无几又顶饱。便成了这里的老主顾。一来二去,就和这家人很熟悉了。

    “可别啊……这新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我们大家讲秩序,我还是在后面排队好了哈。”看到排队群众投来杀人的目光,李子玉赶紧阻止董祥的开后门行为。别说纪律问题,这排队的人群中不少可是货真价实的“陈年假髡”,自己这种新出炉的“假髡”还是要识相一点。

    “是咧是咧,那你先屋里坐,过会我给你端过来。”董祥一边陪笑道一边冲着里屋喊:“兰儿,先给李警官打碗粥!”

    李子玉一挑竹帘进得屋子,只觉得浑身清凉。屋子里摆着十来张小桌子,一边靠墙的柜台上擦得雪亮,摆着七八只大瓷缸,上罩纱笼――里面盛得都是各式下酒小菜,什么水煮发芽豆、凉拌豆芽、澳洲泡菜、水煮蛏子……柜台里摆着酒坛和粥桶,酒器、碗筷都擦洗的干净发亮,看上去便觉得爽利清洁。

    因为不是饭点,里面一桌客人也没有。当垆卖酒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正是董祥的老婆兰儿,见李子玉进来,赶紧出来招呼,将他引到一张桌子上。笑道:“李警官,你可是好久不到我们这里来了!听说是升官了?”

    李子玉故作矜持道:“哪里升官了,不过是调到市局里去了而已。”

    “那还不叫升官?”兰儿说着端上一碗凉茶,“我家小姐可还提起您呢,说您怎么突然就不上小店来了,是不是小店有什么招呼不周的地方……”

    “哪里,哪里,我调到市局里,这里便不是我的管片了,自然不能常来了。”李子玉赶紧解释。生怕别人听了这话有什么误解。局里对巡警和管片商户、百姓之间的关系可是抓得极紧的。

    “这样我就放心,我这就去叫我们小姐去――她可经常念叨你呢。李警官,你且喝几口解渴,我去给盛粥去。”

    话音未落,她便已经往里面去了。李子玉喝了一口凉茶――以他老广的身份来说这凉茶熬得十分不像话:料不对,味不正,火候更是差;不过想到这是董明珰亲自熬的,喝起来还是觉得挺美的。

    不一会,一位年十六七岁体态轻盈的少女便从里面挑帘出来了,系着蓝底茧绸褶裙,墨绿比甲,外罩半臂。头戴点翠金步摇,即俭朴又庄重。她的神情十分大方,笑吟吟的来到李子玉面前福了一福:“李警官万福。”

    她年龄虽不大,但是神情沉着,言语老练,气势上压人一头,李子玉赶紧起身,刚想敬个礼,忽然想到自己穿着是便服,便赶紧道:“不敢,在下有礼了。”

    “李警官客气了,”董明珰微微一笑,道,“请坐。”

    待双方落座,说过几句客套话,董明珰道:“前些日子多亏李警官赶走了那些个地痞乞丐,否则奴婢店里的生意大约是做不成了。婢子原想李警官来了再感谢则个,却是好久不见李警官到来,还以为是哪里招呼不周,惹您老生气……”

    董明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