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金兵们还没有完成排兵布阵,熊廷弼大呼:“速命尤世功出城助战!”
“慢!”朱由校紧急阻止道:“命满桂出城助战,尤世功违令饮酒,已被我贬为行伍,可令他守城戴罪!”
熊廷弼惊然,心想皇帝可能亮出来了身份,要不然不会能把尤世夺职。他也不多想,对身边的传令兵大声道:“听到了吗,速去传令!”
传令兵得令,飞驰奔向东门。
明金两军拼命厮杀,此时两军实力均等不相上下,战至正酣,熊廷弼眼睛尖锐,闷头失声叫道:“不好,我们上当了,其他的地方一定还有金兵!”
朱由校听到熊廷弼的话,吃惊不小,问道:“卿何以见得?”
熊廷弼指着金兵说道:“公子,您看,他们打着八旗旗帜,却只有一个旗主,其他六旗不在这!”
朱由校恍然大惊,殊不知自己已然陷入了险地之中,茫茫黑夜如果金兵从后方杀来,他们将腹背受敌,虽靠近城池却也不能脱身入城。
朱由校正想当然间,忽听后面声息渐近的万马奔腾之声,熊廷弼似乎也觉察到了身后的异样,猛然回头看去,竟然惊现大队身着蓝色兵服的金兵杀奔而来!这是正蓝或镶蓝旗兵!
果然中计!
说完,拔出佩剑大呼后队变前队,欲两面作战抵挡如潮水般汹涌杀来的金兵。朱由校在数十名精兵的保护下向东门移动,他夹杂在两军对垒之中,已然感到莫大的威胁。
金兵似乎认准了朱由校是这只部队的主帅,原先他追击的那股金骑兵中的旗主眼睛一直不离的盯看着他,见他向东门移动,忙向身边一员副将回首示意,截击朱由校。
朱由校本要退回东门,还未离开多远,忽然从侧翼杀出一队金兵,护送他的明军拼死奋战,也让金兵一时近他不得,熊廷弼指挥大军正抵挡金兵的两面夹击,看到朱由校被困,急的大呼,提剑对左右喊道:“尔等不可恋战,速与我救人!”说完,调转马头,带着几十人的士兵冲出来遇解围朱由校。此时已是相持之势,熊廷弼无法调出更多的人出来。
这个金兵正白旗主将正是皇太极!他眼睛始终不离朱由校,忽见明军中杀出一员大将救援他,心感不妙,也拔出剑来率领身边仅有的亲卫杀将过去。
战场上刀光血影,两军的火把照耀的这一片灯火闪耀,血光交织飞溅,朱由校正受困于此不能近前东门,这时熊廷弼亲自来救,心中大快,还未高兴起来,金兵又杀进来一批,且是他一直关注的金兵将领杀奔过来,遂又惊骇!
这分明是冲着自己来的,难道对方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身份?
两军大战,分外眼红,刀光剑影,寒铮铮的剑光一闪,映照着火光抹过皇太极的面孔,朱由校心头一紧,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方僵愣的也是一闪而过,同样显出吃惊的样子,但战场上容不得他们考量,稍有疏忽就会性命不保,管他是谁,反正敌我分明。
皇太极眼神一撇,挥军大喊,对准朱由校要突破明军防线,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朱由校!
熊廷弼支援到朱由校中,用身体护着他向城门移动。
熊廷弼的加入,让皇太极焦急万分,熊廷弼就在他眼前,他都视而不见,只盯着朱由校急的“哇哇”大叫,命手下拼死冲杀,无奈势微,眼睁睁的看着朱由校要逃出。
熊廷弼要护住的人,身份绝非一般人可比,这人就是前不久来辽东的神秘人,很有可能就是大明天子!
皇太极绝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急的眼睛布满血丝,一脸血色,就是与对方同归于尽他也心甘情愿!
正在这时,北方一片火光亮起,刀戈之声隐隐有声,所有的明金将士都注意到了,也引起了惊疑,这不明的军队是敌是友?朱由校伸长了脖子,也探望起来,回头大声问熊廷弼:“熊督师,是你安排的援军吗?”
熊廷弼也伸长了脖子探望,摇头大声回道:“没有,我也不知是敌是友!”
朱由校听到熊廷弼的回话,心头一紧,不安起来,漆黑之下来路不明的军队甚是可怕,如果是金兵的援兵,那他们可就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朱由校抬头望了望不远处的沈阳城墙,墙上灯火通明,在城墙上的士兵们来回调动,正做积极守卫准备,他心里暗自企盼满桂快点带兵出城救驾。
两方的士兵似乎被由远及近的兵戈声惊的放慢了拼杀的力度,都在打退堂鼓似的,摸不清这来的到底是谁的部队。
第一百七十三章反击()
欲全力击杀朱由校的皇太极也担忧的茫然起来,分不清来的这支部队是敌是友,甚至准备放弃围攻朱由校向河沿退去,他不想与朱由校同归于尽,他胸怀大志,欲登大位驰骋天下,要是这个时候死了就太不值了。现在唯一的退路就是河边了,如果来的真是明军他还可以跳河游走。
两军的攻杀都放缓了,都注意到来的这支不明的部队。
马蹄声越来越近,火把也点燃了,远处高声喝声,朱由校听不懂,就是听不懂让他明朗了,也惊骇的倒吸一口凉气,奶奶的,竟然是金兵!
战斗中的金兵听到呼喝声,知道是自己的部队,士气陡然大涨,全军皆欢呼起来,奋勇战斗,反观明军,个个脸色惊然,显然已呈败退之象,勒马立驻在朱由校不远处的熊廷弼紧张万分,脸色铁青,大呼:“公子快退,吾等誓保您的周全!”旋即又对身后的人大喊,“城中援兵为何还不出城!?快去催令!”
朱由校叫苦不迭,暗叹努尔哈赤用兵不凡,果然如传闻之言,用兵虚虚实实,让人摸不清头绪。正在他叹服之际,皇太极见到是自己的援兵,重燃斗志,挥刀大喊向前冲击,命令士兵一定将对方击杀。
眼看危急,熊廷弼挺剑大呼,奋勇立在朱由校身前护住,道:“公子快到城墙下,沿着城墙走!”
说时迟,那时快,话语间一道寒光闪过,一支长矛刺向熊廷弼,他眼疾手快,侧身躲避,但长矛的尖刺还是掠过他的左臂而过,刺破铠甲,划出一道血痕。熊廷弼大叫,明军士兵看到主帅受伤,也都围上来护住,但这只是一时的,顶不了多久,金兵的援军很快补充了上来,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朱由校被迫,不得不向城墙退去。
已经来不及了,很快,朱由校和熊廷弼被金兵的援军围了起来,他们只有百名士兵,与大部队已经分割起来,大部队面对的是正白旗或镶白旗的金兵,朱由校面对的是金援兵。
这些援兵身穿蓝色盔甲,很显然,是正蓝旗。
绝处奋勇!朱由校眼露寒光,大叫:“吾宁战死!绝不做阶下囚!熊卿,朕连累你了!”说完,朱由校拔出剑来,要冲向前去拼杀,熊廷弼一把拽住,“陛下不可!主难臣死,臣先去也!”
熊廷弼按住朱由校,转向士兵喊道:”弟兄们,宁战死绝不屈下受辱,与本督奋勇杀敌!”
士兵们高呼几声,士气大振,做最后的拼死抵抗。
战场是血腥的,只有你死我亡,然而,在这充满死亡的气息中,死亡之前的呐喊是高昂的。
“砰,砰”,两声炮响,惊动了所有厮杀的人们,顺着响声望去,竟是东门渐渐打开,从城内涌出大量明军拦腰截住金援兵,为首的正是东门守将满桂,手握近百斤大刀挥洒自如,直冲向朱由校这里。
朱由校见状,眉头大展,高兴道,“我们有救了!”
熊廷弼脸色也舒展开来,无力的点点头。
见到援兵,明军们士气也升了起来,与金兵大战。满桂的加入,打乱了金兵的阵势,被拦腰截断的金兵逐渐收缩汇拢。
满桂骁勇善战,大刀挥舞之处,锐不可当,被碰上的金兵不是血肉横飞,就是被震的飞出数丈之远,很快,满桂就冲到朱由校这里,杀退了围住他们的金兵,皇太极眼见来了这么个猛将,怕吃亏只得愤愤的离去,以避锋芒。
满桂冲杀的太急,跟进他的人没几个,朱由校见到自己解围了,战场形势逆转,几乎是势均力敌了,这个时候自己不能撤回城里,否则让明军见了会以为是败退城里,都会跟着往城里跑,那金兵就会跟着进城了。
熊廷弼劝朱由校道:”公子,快入城吧!”
朱由校摇摇头,将他的想法告诉熊廷弼和满桂,熊廷弼摇头道:“臣在这里,请您入城,大明不能没有您呐!”
朱由校望着熊廷弼殷切焦急的眼神,沉声点点头,对满桂说:“你留下帮助熊卿家,一定不得让他有闪失,朕在城楼上为你们助战!”
“是!末将遵命!”满桂铮铮道。
说完,朱由校掉头转向就要进入东门。
朱由校勒马向东城门去,却忽然发现无路可走。
东门不远,距辽河仅二三里,却在这之间聚集了明金数万部队厮杀,如此狭窄的地方突然涌进了这么多的人,竟然施展不开,人人挤在一起几乎肩并肩了,第一线对接处的拼杀,前面的人倒下了踏着同伴的尸体补上去再砍杀,结果成了势均力敌的消耗战。
东门处被沖断的金援兵又迅速聚拢,想趁这个空隙冲破防线杀进城去,更让本就狭窄的地段拥挤,朱由校苦叹起来,这还怎么回去?
再往城上看,明军们搭弓上箭却不敢射,怕伤了自己的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军厮杀而毫无作为。
金兵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竟也施展不了野战的优势。
时间一久,皇太极也担忧起来,金国人口少,兵员金贵,消耗不起,这种杀一赔一的仗可打不起,何况这大部都是他的部下,他可不想让自己的人损失在这里。这个时候他的计划也已经全部被打乱,实在是太失算了,都是这个来历不明的少年引来了城中这么多的军队出城!
皇太极愤恨的一咬牙,大叫一声”撤!”
金兵”哗”的沿河向北退去。金兵一收缩,明军压了上去,形势逆转,对金兵不利,朱由校看到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肯放过,对熊挺弼兴奋的命令:”熊卿,抓住战机,速速进兵,决不能放过他们!”
熊挺弼也看到了这是绝好的战机,要能消灭这这支金兵绝对是重创,战果要远胜于两年前的鸦鹘关外之战,想到这,熊廷弼亢奋起来,如此战功岂能放过?于是振臂一挥,大叫道:“众将士听令!杀敌立功,前进者赏,后退者斩!杀!”熊廷弼又转头对不远处的满桂喊道:“满桂,保护好公子!”安排完毕,熊廷弼挥剑一马当先冲向前方,士兵们见状也都勇猛起来。
满桂握着长刀骑马驻立于朱由校身旁,许多护卫士兵也将他围的铁桶一般。朱由校看着大军压向溃败迹象的金兵,内心也是澎湃不已,这种逆势反败为胜,让他也按捺不住。朱由校不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战机,何况他也看出要击杀他的金兵统将绝非普通人物,能统帅两白旗的旗主最低也是努尔哈赤的近臣,如能斩杀,对两军的士气不可估量,想到这,朱由校指着正在退却中的金兵首将对满桂急切的命令道:“将军!你率军直插金兵中部,无论如何,斩杀此人!”
满桂挠着头,磕磕巴巴的说:“熊督师让末将守护着您”
朱由校脸色一沉,道:“废什么话!你听谁的?!”
“是!”满桂一个冷战,不敢直视朱由校,只叹这是个苦事,只得卯足了劲提起长刀冲杀,只要斩击金将,他就安然无事,还得加官进爵,要是完不成任务,回来皇帝不责怪他,熊廷弼也饶不了他弃皇帝安全不顾的罪名。
熊廷弼指挥大军冲击,忽见满桂竟然冲的最快,三下五除二连挑倒了几名金兵,顿时傻眼,难道这个蒙古蛮子没听懂自己的命令吗?再回头看下朱由校身边,竟然没有大将护驾!这还了得!熊廷弼本来脾气不好,这更是气的血快喷出来了,回来先收拾这个蒙古蛮子,再给他好好上一堂汉语课!熊廷弼叫身边的几个副将带兵保护皇帝,自己指挥大军厮杀。
皇太极正拨开拥挤的士兵后退,满桂高亢的喊声和勇武的冲击力直插向他!皇太极回头顺一眼,这一瞧吓出一身冷汗,一个高大魁梧,一脸横肉脸色紧绷,骑着枣红马,手握七尺长刀左突右挑,所到之处无人能挡,瞬间两个金兵被挑杀,而且直线距离与及不过数十步,这分明是冲着自己看来的!
皇太极大骇,对着挡在自己路上的士兵嗷嗷大叫,让他们闪开一条道!无奈,他们是在败退,而且又这么拥挤,逃跑起来还有谁在意他的命令。
满桂冲击力勇冠三军,不一会儿只身赶上了皇太极,不过十数步距离,敌酋近在眼前,满桂更是奋勇,扬起长刀,对准金兵主将使出浑身的力气投掷出去!满桂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万军之中斩杀敌酋,古今以来,唯有关公可比!威名远震,史册流芳!
“铛!”一声脆响,长刀被一口明晃晃的大刀挡飞出去!已自感生死无望的皇太极就要等待命消的一刻,竟然听到奇迹的一声。
皇太极睁开双眼,竟是增援他的镶蓝旗主费英东!
费英东驻立在他身前,收起大刀,目不转睛,狠盯着前方的满桂,对身后的皇太极道:“大贝勒先走,我来殿后!”
皇太极长舒感叹:“若非叔叔,皇太极早已命丧于此,大恩必当后报!”
说完,皇太极杨起马鞭消失在黑幕之中。
满桂也听清了他们的对话,想不到竟是皇太极,努尔哈赤的之子,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满桂气的火冒三丈,抽出腰间大刀,呼喊着冲向前去!杀不了皇太极,宰了你也凑合着交差!
“噹!”刀间火光四射,震的满桂双手一阵酥麻,后退两步,满桂陡然心惊,想不到对方竟然有如此惊人臂力,换了普通人,早被劈成了两半!
费英东也是换了换手,暗暗感叹:久经战阵,竟逢敌手!
两人暗中攒足了劲,握紧大刀,使出了浑身的力道,进行了再一次碰撞!
第一百七十四章追击()
明军已推进向前,满桂和费英东是一线,熊廷弼也移至不远处。
朱由校心挂满桂是否斩杀金兵主将,也跟随大军移动。
费英东苦战满桂,逐渐抵住了明军的进一步推进,皇太极也已逐渐远去,剩下的是镶蓝精锐抵挡!
前方,荧荧之光闪烁,朱由校借着微弱的火把之光见到满桂和一员大将熬战,两人异常勇猛不分上下,拼战之间,明军毫无进展,被金兵的大将截阻。
朱由校暗暗赞叹:满桂勇冠三军,冲锋陷阵是明军屈指可数能拿出来的武将,能与他平战亦是当世悍将!后金多悍将,朱由校早已了解,虽不知这身穿蓝色盔甲的金将是谁,但已杀心决绝,绝不能让他活着回去!
朱由校两眼血丝满布,凶煞的看着与满桂激战的金将,指着他对身边的几名护卫命令道:“传令熊廷弼,全军有斩杀此人者,赏银百两,官晋三级!”
一名士兵应声传令去了。
重赏之下人人激奋,明军士兵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都冲向金将,留下阻击为数不多的金兵逐渐不支,倒在刀枪剑戟之下,也将金将包围。
费英东已然不支,无数蜂拥而上的明军将他包围,身边的士兵也一个个倒下,他使出了最后的力气拼战,他的力气逐渐衰竭,以无力抵挡,在这一瞬间,一颗流星划过他的头顶,他看到那颗流星闪出的最后一点光芒,是那样的美丽、灿烂。
费英东闭上双眼,流下一颗晶莹的泪珠,心里默默的念道:大贝勒安全了,我的使命也完成了。大汗,我没有辜负您!
朱由校驱马走向前去,周围的士兵都闪开一条道,熊廷弼在他身后跟着,满桂仍大气吁吁,刚才的大战也将他累的够呛。
熊廷弼跳下马,从身旁的一个士兵拿下火把凑了过去,忽然惊讶的失声道:“费英东!”
朱由校听到熊廷弼的的声音,也吃了一惊,复问:“你说是谁?”
熊廷弼转过头来,面露喜色回道:“公子,是费英东,他可是金贼努尔哈赤手下的心腹大将,是五大将之首,在金贼威望颇高,咱们能斩杀他,此战收获不小!”
朱由校知道费英东在后金中的地位非同寻常,但他更加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护住撤退的金兵主将会是谁?难道是努尔哈赤?年龄上不对,或者是某个皇子?身份绝对不低。朱由校对正在高兴不已的熊廷弼说:“费英东断后护住逃走的人是谁?”
熊廷弼被朱由校的话问的突然一怔,洋溢的脸上顿时凝聚。是啊,费英东拼死护卫的人恐怕级别更高,会是谁呢?
“皇太极!”满桂气喘吁吁的,擦掉满头的汗水说。
朱由校更是诧异。
竟然是皇太极!这可是真正大清的奠基人,此人谋略不亚于努尔哈赤,政治手段更甚于其父,这绝对是不可小觑的人。朱由校有种感觉,他宁可和努尔哈赤对决也绝不愿意和皇太极对决。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绝不会放过皇太极,绝不会让他成为日后的又一劲敌!
“满桂!速速带兵追击!绝不可让他逃了!”朱由校不等熊廷弼反应过来,直接大声命令。
满桂刚才鏖战累的吁吁,还未喘息过来,听到朱由校的话,眉头一紧,来不及多想,捡起地上的长戟率兵追了出去。朱由校也在大军身后追击,熊廷弼也无暇顾及已死的费英东,跨上战马跟谁皇帝追击皇太极。
皇太极沿着河岸逃到了开阔的地带,再向北去就到达大营了。皇太极两眼噙着泪水,他知道,费英东凶多吉少了,这次的计策是他出的,竟然失败,还折损父汗的一员心腹大将,以前所立的功劳如今是白费了,在父汗努尔哈赤的心里也会大打折扣,想到这些,皇太极更是恼恨不已,父汗年事已高,众兄弟多数战功显赫,都有争位的实力,而自己不建功立业,何以争位?
皇太极心有不甘,抹掉眼睛上泪水,狠狠的发誓,一定会再回来!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喊杀声,皇太极身后的队伍顿时大乱,不知从哪杀出一支明军将他的部队拦腰截断,皇太极恐慌回头,在金兵火把的光照下,他看到一个身穿银白色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