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麦轲腾空而起。奔向两淮之间的一个地方,实际上离湖广集团军的第二防线不远,贾无良等人就在那里落脚。
再看看满清方面的湖广总督领导的部队。
中路天军完成了主要途径的突破,派出一连队为建制的搜索开拓的部队,向大桥的两侧进发,首先把那里阻挡天军陆战队的清兵清除掉,帮助他们登上淮河北岸。
这时候,虽然天军强行渡河。但是满清部队还有大批有生力量,他们马上都退守到第二道防线。
这第二道防线才是他们真正要坚守的地方。
湖广总督的第二道防线设在了宿县。
主持这个防线的正是湘军灵魂人物曾国藩!
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县及前身宿州的名称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宿国”,当时是一个驿站。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2年改宿州为宿县。1950年7月1日,以宿县西境析置濉溪县,现属淮北市。宿县这个名称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撤县併市。宿县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宿州市,宿县相当于今天的埇桥区。自此之后,宿县名称就消失了。
宿县,为世人所知的事情,在古代有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垓下落败和虞姬自杀的地方,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刘伶也是宿县人,以及“蓠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诗,描写的是现在称为符离的区域)。
在近代有赛珍珠以此地为蓝本所写长篇小说《大地》(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笔下用的是宿县方言读法:nanxuzhou。即“南徐州”。因为宿县地处徐州之南几十公里,而宿县读法近徐州,故称“南徐州”。
再近一点,则有淮海战役之双堆集大决战。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也是********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双堆集是一个地理名称,位于淮北市濉溪县东南部,因淮海战役的一场关键战斗在此发生而闻名。
背景
11月22日,人民解放军歼灭黄百韬兵团(参见碾庄圩战役)后,中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淮海前线总前委根据战场形势,几经磋商确定第二个歼击目标应是由蒙城地区向宿县孤军冒进的黄维兵团。决定以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围歼黄维兵团于浍河南北地区;以华东野战军主力分别阻击徐州、蚌埠可能出援的国民党军,确保围歼黄维兵团之作战。
军力
23日,黄维为协同蚌埠李延年兵团和徐州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南北对进,打通徐蚌路(徐州至蚌埠)交通,以第10军在左,第14军在右,第18军居中,第85军跟进,向浍河南岸的南坪集攻击。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进行了顽强阻击,为诱敌深入,当晚放弃南坪集阵地。24日上午,黄兵团强渡浍河,前出至东坪集、任家集、七里桥、朱口地区,进入中原野战军预设的袋形阵地内。黄维发觉处境不利,即令各部于下午向南收缩,准备沿浍河南岸向胡沟集、固镇方向前进,先同李延年兵团会合,然后沿津浦路(天津至浦口)北进。当日黄昏,中原野战军全线出击。第3、第1、第2、第6纵队分别从孙町集、五沟集、白沙集、曹市集。由西向东突击;第11纵队从靳县集由东向西突击,第4、第9纵队从伍家湖、邵瓦房由北向南突击。至25日晨,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宿县西南以双堆集为中心、纵横约7。5公里的地区内。
战斗
26日,******令黄维乘解放军包围不严,东南方向兵力薄弱之机,全力突围。27日。黄维依令以第18军第11、第118师,第10军第18师,第85军第110师,在坦克、飞机支援下向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和陕南军区第12旅阵地轮番攻击,均被击退。在突围中,第110师师长廖运周率部起义。此后,黄维又遵照******固守待援的指令,以第18军守平谷堆、尖谷堆作纵深防御,以第85军守腰周围、李庄地区。向西防御,以第14军守张围子、杨四麻予地区,向东防御;以第10军守马围子至杨庄、李庄间向北向南防御。兵团部设双堆集以北小马庄。针对黄维兵团依托村庄、地堡群固守,中原野战军采取“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攻坚战法,进行了工程量浩大的近迫作业,紧缩包围圈,逐村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至12月初,黄维兵团的防区进一步缩小。能机动突击的力量只有七八个团,陷入粮弹两缺的困境之中。
结束
6日16时30分,中原野战军全线发起攻击。由第4、第9、第11纵队附华东野战军特纵炮兵主力及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编成的东集团,由第1、第3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及炮兵一部编成的西集团,由第6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陕南军区第12旅编成的南集团,同时对当面之黄维兵团各军发起突击。战斗空前激烈。至13日,将黄维兵团压缩在东西不过1。5公里的狭长地域。刘伯承、陈毅适时发出《促黄维立即投降书》。黄维拒绝放下武器,为迅速解决战斗,**淮海前线总前委再次调整部署,以华东野战军第3、第13纵队加入南集团作战。当日晚。解放军发起总攻。至15日黄昏,黄维兵团全部被歼。
双堆集战役陈士渠抢主攻'1'
1948年12月11日,王牌军黄维兵团久攻不下,陈士榘奉命亲自驾着吉普车奉命带着华野先头部队赶到了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刘伯承司令员和******政委都在那里焦急等我父亲呢,见了面******政委用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对我父亲说:
“陈士榘同志,你可来了,我们等你好长时间喽!”
刘伯承司令员拿来了军用地图,向我父亲讲述了当前的战场形势,希望我父亲能帮着中叶出出主意。
******政委说:“陈士榘,你的名声很响呀,打仗打得好,我们都晓得了。”
我父亲说:“首长过奖了,我主要是在陈司令员、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做一些具体工作。”
******政委说:“不要谦虚吗?陈毅和粟裕都讲过你,说你的点子好厉害呀,华东的几个大仗都是你最早提出来的,是不是呀?这次你可要为我们也提出一些点子呀,解放军可是一家人呢!”
我父亲说:“当然了,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我父亲向刘伯承司令员、******政委提出了自己对战役的看法:中原野战军武器差,黄维兵团阵地难以突破,主要是因为他们依托双堆集高地的地理优势。双堆集高地前方视野开阔,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发挥火力的优势。我们要想吃掉黄维兵团,必须拿下双堆集中的一个堆,不要分散火力,要集中火力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一个堆。这个堆拿下了,另一个堆就好办了。
******政委和刘伯承司令员完全赞成我父亲的意见。我父亲自告奋勇承担攻打双堆集中一个名叫尖谷堆的任务,两位首长都高兴得不得了。但当******政委跟下属部队联系,要他们让出一个主攻位置时,没有一个纵队愿意让出攻击位置。
******政委无奈的摊了摊手,说:“也好,我这的部队都和敌人杀红了眼,你谅解一下吧!”
我父亲于是驾着吉普车离开了中野司令部。
可他的车刚走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发现前面路口处站着一个军人向我父亲的车队摆手。到近了一看,原来是二野第六纵队的政委杜义德。他认识我父亲的那辆吉普车,
杜义德在我父亲的车子前大喊:“是陈士榘参谋长吗?******政委要你去接电话!”
原来是中野武器差,黄维难以啃掉,******要我父亲留在中野指挥围歼黄维兵团。经过******政委的协调,主攻击位置已经让出来了,那就是六纵的攻击位置。
******政委在电话里对我父亲说:“不仅仅是攻击位置,六纵也归你指挥。六纵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我已经跟他们讲好了,他们都听你的!”
我父亲立即将这几个纵队的首长召集到一起,要他们调整部署,将他们原来分散的火力和兵力集中到一个堆上,即尖谷堆。
12月14日傍晚,我父亲下达了总攻黄维的命令。
在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后,我军密集的兵力趁着夜色向尖谷堆发起了强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我军一举拿下了尖谷堆。见尖谷堆被我军攻占,平谷堆的敌人慌了阵脚,多次组织兵力向尖谷堆反扑。
我军居高临下,用火力狠狠地射杀敌人。敌人无可奈何,只能望洋兴叹。
******政委知道了此事,高兴地说:“还是陈士榘有办法呀!”
华野的帮助下,王牌军黄维兵团中野被迁灭,临走陈士渠奉命把缴获全都留给中野'1'
2点评
此战,我方武器装备却远逊于敌方,之所以能够全歼敌军,一方面是战役布置与指挥上的正确,另一方面则是人民解放军的英能奋战、不怕牺牲。最终,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4个军11个师,共10万余人,其中俘虏中将兵团司令官黄维以下官兵4。6万余人,毙伤4。6万余人,起义5500余人,投诚3300人。缴获各种火炮870门、坦克15辆、汽车300余辆,及其他大批武器弹药等。
。(未完待续。)
第989章 旭州铁打营盘(改)
“小刀郡主!”麦轲又叫了一声,想想还没有具体的任务可以分配,就改变了主意。
“咳!小刀郡主,你的任务回头再说。”
又接着命令:“石达开、胡以晃,你们二人带领自己的部队,负责整条战线;石达开你要负责两面作战,如果敌人撕开了你的防线,你就立刻给我堵上!”
麦轲布置完了步兵,又安排水师。
“还有,彼得,两淮之间,水网纵横,正是你大显身手之地,我给你随机处置权,只要不和我给你的命令发生冲突,你可以自行其事!
“另外,约拿大鱼和各种水族同盟军,也由你来统一指挥,同时注意与虫洞紧密配合。”
麦轲布置完毕,各人分头去忙了。
彼得、六划还是去了他们的总指挥所,麦轲则直奔旭州而去。
麦轲去旭州干嘛?
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目的,它就是到那里看看。
皇帝刚离开那里,六爷又要进驻,这可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话说旭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重地,似乎有一段时间叫做彭城,还被一些割据势力当作都城,有不少古老的军事设施。
既然咸丰走了,六爷还没有进来,看看有没有机会来个雀占鸠巢?
麦轲混进城区一看,才知道自己有点异想天开了。
咸丰虽然走了,旭州作为府衙所在地,知府和千总这样的地方机构还依然健在,他们也有几千府兵呢。
除了官兵,还有两三万乡勇,这些人由于就在战区。所以不必把这些民间武装聚集调走。
因此,虽然咸丰走了,六爷还没有到,这里的防守却是滴水不漏的。
麦轲转了一圈,发现城内的防卫就很一般了。
麦柯就在城内乱逛,竟然一个询问的都没有遇到。
一会功夫。他来到城中央的一座空荡荡的大营,一看就是原来咸丰扎营的地方,规模相当辽阔。
因为是永久性建筑,因此前面的人走了,大营的基本构架就给后来者留下了。
看那些建筑,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熏陶,离开老远,就能感受到沧桑的气息。
不知道这一仗下来,这些古迹还能不能保留下来。
眼看天色要黑。六爷的百万军喧闹之声已经传来。
麦轲看到兵营中间有一杆大旗,足有十几丈高,上面还悬挂着一个巨大箭斗。
麦轲陈没有人注意,一步跨进了箭斗。
他估计一会儿天就会黑透,没有人会注意这个箭斗。
即使是派人上来,麦轲也不怕!
难道这么大的箭斗装不下两个人吗?
担心他们会跟他打架?
没事,肯定不会!
因为死人是不会打架的。
大概是几分钟以后,六爷为首的杂牌军果然浩浩荡荡地开了进来。
麦轲藏身的大旗下面。正好是六爷的营帐。
刚刚安置妥当,六爷就召开了会议。
参与人员有倭寇的头目。猪头炖不烂;高丽棒子的首脑,朴不欢;当然还有那个白俄总司令,叫作亚历山德罗维奇。
另外就是两名当地官员,知府梅小枝;总兵赵强军。
几个人又是介绍、又是寒暄,热闹了一阵,接着就是柴米油盐的具体事务。麦轲也甚为不感兴趣,突然他们提到一起事情,让麦轲立刻提起了精神。
“总督徐广缙的人马在距离不远的碾庄一带,六爷何不把他召集过来,由六爷统一指挥?”
知府梅小枝建议道。
就在刚才。六爷搞清楚了皇帝四哥只给他留下了不到三万老弱残兵,不禁大怒。
“真的?他们有多少人?”六爷一听还有兵可调,不禁大喜。
“应该还有十五万左右。”总兵赵强军说,“他们的原编制是二十万,在枣林和当地人干了一仗,稀里糊涂地损失掉了五万人。”
“也是蠢蛋一个!既如此,立刻派人让他们过来与我汇合,到旭州集中。”六爷果决地说。
“恐怕还得六爷亲笔写书一封,派个重要人物送去,否则这些骄兵悍将是恐怕是不听调令的。”梅小枝补充说。
六爷眉头一皱,想想也对,立刻吩咐:“备纸墨!”
这些东西都现成,六爷刷刷几下写成,花上自己的名押,派一名与徐广缙熟悉的官员前去送信。
信中要求他接信后,立即启程,赶来旭州!
若有迟延,以贻误战机处置!
这些活、这些字、这些活动,都被坐在箭斗上的麦轲了解得清清楚楚!
他立刻沟通了林凤祥、张纹,问他们的部队里碾庄多远。
“十里!我们一直按照你的要求,既不和他们接触,也不离他们太远,一直就保持十里的距离;怎么,有什么动作?”
“现在,你们立刻出动,用最快速度赶到碾庄西侧,拦住徐广缙的部队!只要不让他们前去旭州与那里的清军汇合,就是大功一件!好,别的不多说,立刻行动吧!”
“是!保证完成任务!”
张纹、林凤祥同生回答。
二人说罢,没有片刻停留,立刻带人出发。
二人分工,林凤祥带领先头部队,飞快插进碾庄之西,那里有一道山岗。
如果那里被敌人占领,任务多一半就失败了。
张纹则负责后面的大部队,随后跟进。
林凤祥的先头部队有三个团,外加一个枣庄青年组成的新兵团。
这些当地青年,不但熟悉地形,而且战斗力都很强。
这里雷厉风行地出发了,麦轲还在那里继续窥测,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泄露出来,他可以拣个漏。
可是等了一会儿。几个人只不过说一些鸡毛蒜皮,麦轲听得无精打采。
没有热闹的事情,麦轲有点打不起精神。
突然,东北角一片喧哗。
六爷面色一沉对猪头炖不烂说:“怎么回事,不是跟你说过,要严格约束部下吗?”
猪头炖不烂却反唇相讥:“我的兵都很守纪律的。不会是你们的人或者当地的乱民……”
梅小枝不干了:“什么乱民,旭州城里都很安分守己的良民,岂能容你污蔑?”
猪头炖不烂嘴上硬气,实际上心里清楚,多半是他手下那些当惯了盗匪和倭寇的家伙,到了锦绣荣华之地,又胡作非为了。
但是,那又怎样?我们是你们请过来的,难道为了一些小事就撕破脸皮?
所以。他就来一个死鸭子——嘴硬。
这时候,叫喊声越来越近,显然是一个倭寇的语音,夹杂着清兵的喝斥声。
六爷脸色黑了下来,大声命令:“带进来说话!”
只见两个清兵夹着一个倭国士兵进来,那个倭国士兵不但哇哇大叫,而且还拼命挣扎。
这两个清兵是执法队的。
六爷大吼一声:“让他住嘴!”
其中一个士兵伸手在那个叫嚷着下巴一摸,顿时没有声音了。
“说说怎么回事?”六爷命令。
这些执法队是六爷建立起来的。主要成员是大内高手,忠诚度非常高。
所以他们说什么是什么。六爷绝对相信,就是听一面之词。
根据执法队的描述,他们按照六爷的指示,对所有驻在旭州的军队,就进行了巡视检查,特别对那些名声很坏的家伙。加强了监督。
当然这就是特指这些倭国的士兵。
果然不出所料,就是被捉住的这个家伙,还是一名小队长,半夜起来,要客串采花大盗!
要说这小子还有点专业水平。竟然使用了薰香,把人给薰晕了,然后扛了出来。
这家伙也是加了百倍的小心,但是不巧的是,被当地居民发现了他的行踪。
随后就发觉了这是一个采花大盗,就包围了上来,要捉拿归案。
谁知这采花大盗忽然就变成了杀人恶魔,拔出武士刀连杀三人!
就是这样一耽搁,执法队赶到,生擒活捉了这厮。
说着,把武士刀、薰香都呈上前来。
那位受到劫持的女孩受惊太过,已经交给她的家人照看。
如果有需要,她的家人可以来作证。
大家都以为,这么明显的事情,那个猪头炖不烂应该乖乖承认错误,抱歉自己管教不严了吧?
可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这个猪头炖不烂绝对长了一幅猪脑!
他硬说这些都是栽赃陷害,他要把这个小队长要回去,无罪释放!
六爷实在忍无可忍,寒声说:“我要是不放呢?”
“不放?我们东洋大帝国的荣耀武士,应你们的邀请,来支援你们,难道就被诬告,就受到这样的待遇?我立刻撤回,并保留追讨你们罪行的一切权利!”猪头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