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军询问他们的今后的打算时,知道了得救真相的二人,给出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回答!
他要带领所有他带来的人参加天军,并保证脱胎换骨,重新作人!
麦轲当即同意了他的要求,并且通过灵犀一动建立了联系。
原来,他们在得到诊治的过程中,同时也受了圣灵的感动,就此认主成了新人!
然后二人纠合天军一起摆下了口袋阵,准备捉一只大熊,却钻进一只小獾!
只要是进了口袋,大熊都得乖乖就擒,何况小獾。
一贯骄傲、眼高于天的朴不欢,连同五万人马,被装入口袋,全部擒获!
。(未完待续。。)
第1002章 奇兵突袭宿县
朴不欢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的人,但是他还是被今天的事情给惊呆了。
所有的事情全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他出生于高丽的山地,目睹过老鹰抓小鸡,那正是老鹰欲所欲为,小鸡无能为力!
那种情形,和今天他的五万人马遇到天军,何其相似!
不同的是,自己一方绝对是小鸡,天军则是老鹰。
不过,天军比老鹰可厉害多了,他们不但是老鹰,而且是人数众多的老鹰,三五个老鹰对付一只小鸡。
而自己这只小鸡呢,本来就弱小得无以复加,还遭到三五只老鹰的合力围攻。
他二大爷的!不要这么重视我们好不好?我就小鸡一只,值得你们兴师动众吗?
说来也是无语,他本来目中无人的高傲,受到幻想中的五万两白银支持,让他一直保持亢奋状态,从出发到进入口袋之前。
进了口袋以后,他并没有察觉出异常。
他本来就资质平平的对危险状态的敏感度,由于利令智昏,变得更加迟钝,身在口袋中,还如入无人之境,依然趾高气昂,大摇大摆。
在整条口袋长达二里的狭长地带,天军吹响冲锋号,蜂拥而出的时候,朴不欢还意图反抗。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这样的努力没有任何效果。
不但没有效果,而且凡是反抗的,都遭到一顿暴打!
不错,天军优待俘虏,但是对反抗的敌人,则不在优待之列。
不服?那就打到你服。
就在这时,朴不欢突然眼前一亮。见到了希望!
原来是猪头炖不烂和驴头猛勒出现了!
看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就知道他们现在混得不错!
跟随他们的,就是他们的属下,自己要拿来赚钱的五万倭寇!
这些黄呼呼的脑袋,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只是有一点奇怪,这些平常都阴阳怪气的家伙。怎么现在都是心花怒放的样子?难道是见到我们如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我们的平日的关系最好的形容也就是一般办吧。
他朴不欢更这两位的关系更是经常新的针锋相对。
不管怎么说,现在都是绝大的好事!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务之急是合兵一处,回到旭州!
在那短短的一瞬间,他甚至有点窃喜,刚才不是被天军捉去不少人吗?那么本来应该发给他们的银子又归我了!
下面就是两军合在一处,两张笑脸越来越近,这也笑得太灿烂了一些?
他伸出手去,表示自己欢迎他们胜利突围,脸上的笑容也尽量狂野。以便和对面二人保持一致。
突然,他的笑容僵住了!
原来他感到得他的双手各被一只铁钳钳住!
“喔哈哈哈哈!”驴头、猪头二人脸上的无声笑意变成纵声狂笑。
所有的倭寇异口同声大笑!
声震原野!
他们不能不笑!
因为他们也和总管一样,借着握手之机,擒获了对手,竟然无一漏网!
朴不欢即使再蠢,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何况他根本就不蠢。
原来那些臭倭寇已经投降了,然后作为见面礼。随手把我们给卖了!
这也太坑爹了!
霎时间,朴不欢感到痛彻心肺!
一声惊天地、动鬼神的惨叫。从他口中渲泄而出:“尼马!我的五万两银子完了!”
他气昏之前的最后一丝残念,竟然是对驴头的羡慕忌妒恨:“为什么是你不是我?你这是抢角你知道不?作这事我最擅长你知道不……”
几乎是兵不血刃拿下了高丽雇佣军,麦轲就琢磨怎样收编这个比较特殊的团队。
高丽也是一个非常顽强的族裔,和所有邻国都处于紧张的关系中。
在四面环敌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对他们预与足够的尊重。麦轲是能够做到的。
想到这里,他也就打消了把高丽与倭寇混编的念头。
这二者如果编制在一起,就别干正事了,人脑袋得打成狗脑袋!
算了,还是分开编组。各展所长吧。
麦轲到没有担心这些高丽雇佣军会坚决反抗,只要给钱,雇佣军把谁当雇主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要说慷慨大方,条件优惠,麦轲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而且是世界范围的。
等朴不欢悠悠醒来,麦轲当场给了他十五万两银子的银票,说是让他自由支配的死,以后凭功劳继续奖励,没有功劳的时候,每月都有工资,工资标准都是天国统一的,保证世界最高水平。
朴不欢立刻笑逐颜开,柿饼脸立刻开出两朵狗尾巴花,而且正是繁花怒放的季节。
“从今以后,我对你唯命是从!我朴不欢说话算说,决不食言!不对,我现在特高兴,而且今后会永远欢乐,我要改名字,什么朴不欢,听着就丧气,我要改成朴欢,不对!朴大欢……”
“朴特欢?”看这家伙欢乐劲儿,麦轲不仅凑趣来了一句。
“在!”只要麦轲有话,现在朴不欢都尊为圣旨,听麦轲说话,他下一意识地就回答一句。
“朴特欢?”朴不欢忽然福至心灵,立刻跪地叩谢:“谢谢大总管赐名!这个明简直就是棒极了,一个名顶一万个!我今后就叫朴特欢了!我今后就是朴特欢了!谁敢再叫我朴不欢我跟谁急……”
“行了!不就是该个名字吗?哪里有那么重要!”驴头看不下去了,出来制止。
又对麦轲问道:“我们下一步做什么?”
麦轲顺便就揭过这个茬,安排这里的部队下一步任务。
首先高丽和倭寇两个雇佣军团队,分别组编成高丽纵队和东瀛纵队,头领和成员不变,都维持现在的状态。
麦轲增加了一些东西。除了前面的工资等福利待遇以外,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雇佣军知识来源不同,他们也必须遵循天国、天军的一切法规制度,不得违背天国天军的律法典章。
第二,天军将派出军牧团进入雇佣军,根据军牧按立在连上的统一要求。将有五百名军牧人员进入每一个雇佣军。
第三,天军将派遣教导团进入雇佣军,对他们现有的军官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调整;如果调整以后的职位降低,他们原来的待遇不变。
如果职位提高,则按照新的职位,重新核准待遇。
这两个雇佣军纵队的永久关系,是在天国国际纵队总司令谭国那里,将来他们的主战场也是世界范围的各国疆域。但是现在都归林凤祥指挥。
现在林凤祥的战略任务有了重新安排。
作为东北兵团,他现在要与西北兵团的胡以晃通力合作,围攻六爷的部队。
也就是剩下的九十万杂牌军!
到目前为止,胡以晃的骑兵已经从西面和北面对六爷形成了威慑。
现在麦轲又进一步安排林凤祥从东面予以包围,剑指旭州。
虽然从人数上来说,依然比不上六爷的九十万,但是从战斗力上,天军却不落下风!
唯一的未知数。就是白俄雇佣军的战斗力。
即使他们很强,天军还有南线的中枢兵团可以掉过头来施以援手。
现在。陈玉成的中枢兵团主要对付的清兵京畿集团。
麦轲布置完了战略上的安排,正想讨论一下下一步的分工,突然收到灵犀一动的通知,说赵雬已经到达指定地点,等着他前去。
麦轲必须马上走!
于是,他把下面的安排交给林凤祥和张纹自己解决。就要离去。
“银票!”朴特欢急了。
说好的十五万还没有到手呢!
麦轲自嘲地一笑,咳!忘了这茬啦。
自己不算什么,可是对着姓朴的,可是头等大事!
随后从腰包里掏出一把,大约二十万的样子。用内力把它们凝结成束,甩手给朴特欢掷了过去。
朴特欢一个恶狗扑食,一把捞到手里,粗粗一点,远远高于十五万!
马上高兴地跳了起来,一没注意,双脚互拌,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众人哈哈大笑!
插曲一过,赶紧书归正传,有更大的奖赏在前面等着呢!
却说麦轲现在正往宿县赶去,那里有一支人马正在等着他。
前面完成了裂山之役后,吉宇光带领大队人马回去给石达开述职,李宝鸿留下守摊,麦轲却暗暗地把赵雬的骑兵留了下来。
这赵雬是麦轲名以上的徒弟,被留下暗暗高兴不已,心想师父留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诚心感动,要传自己几手里还得招数?
没有想到,麦轲留下他后,立刻给他交待任务,让他夜间行动,人不知鬼不觉地转移到宿县东北的一个村庄,在那里藏起来,等候进一步指示。
能学到高招固然更好,有仗大也很好,尤其是跟师父一起打仗,那就好得不得了了!
因此,他就在丐帮帮主乜世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指定的村庄。
说是村庄,也没有什么错,但是这里真正的性质是丐帮打造的基地!
既然是麦轲安排的,丐帮当然要给与最高级重视,于是,乜世人亲自出马了。
他告诉赵雬,等麦轲一来,他们就要奇袭宿县!
。(未完待续。。)
第991章 芒汤山麓蓄势
摄灵也是别无他法,虽然觉得咸丰这个主意很不高明,还是点了头,认为不妨一试。
于是咸丰就动笔书写,写了御用宣纸满满一页。
然后交给摄灵,让他看看行不行。
摄灵看过以后,摇了摇头,说:“这口气要改一下,你现在和麦轲是平等的关系,不是君臣,因此,什么卿啊、朕啊、圣啊都必须去掉;其它的也尽量简洁,否则,他一发怒,根本不理你,你说得再利害有什么用?”
“用别的口气我不会,你替我改一下吧。”咸丰从小就练的是皇上给大臣下旨,如何学习过平辈论交?
摄灵拿过笔来,刷刷刷,又删又改,不一会就弄完了,交回给咸丰。
咸丰看过,点点头,拿起笔来,很快就抄写完了。
然后就画上自己的名押。
想了想,又用了御玺。
为了免除麦轲的误会,特别注明——这个印章只是为了表明我是我。
摄灵在旁边颔首赞许。
随后,大约十分钟以后,这封信就送到了麦轲手里。
送信的是一位老农,戴着斗笠,把信递给他就走了出去,留下话说有了回信,叫他一声就行,他就在外面等着。
麦轲抖开信一看,原来是咸丰给他的。
看着那个大印,和“咸丰御玺”四个篆字,就知道如假包换。
一看内容,原来是挑战书。
“麦轲大驾台鉴:
“你我都是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为减少生灵涂炭,特与你约战!从明天开始,和你连续大战十场,每十天一场。
“第一场。时间明天上午八点,地点芒汤山,双方兵力,各二十万!
“第二场……”
接着就列出一共十场战斗,完成着系列战斗已经是百天以后。
最后,信中还说:“大丈夫一言而决。静候大驾回音。”
这样啊,一百天以后?黄花菜都凉了!
你要战,我便战,不过什么时间战,在哪里战,就由不得你了!
于是,麦轲刷刷几笔,就在原信上写了回复:“如你所愿,明天如期会战!以后的决战日期和地点。由明天以及以后的胜利者决定!”
然后把信交回那个戴斗笠的送信者。
三分钟以后,麦轲的回书呈递到皇上的面前。
咸丰赶紧看麦轲是怎样回复约战的,看到“如你所愿,明天如期会战”的时候,不禁大喜,说:“麦轲答应了!”
摄灵觉得不会这么顺利吧?
接过咸丰递来的信,看到下半句,觉得果然如此。文章就在这里!
以后的时间和地点,有胜利者决定。你这皇帝就不想想,自从你和天军交战以后,又过一回胜利吗?
没有我在这里帮你,在这里支撑大局,你早就不知道败成什么样子了!
至于明天的会战,你认为你已经准备充分。焉不知天军准备得更加充分?
其实,他这还真是高估天军了。
天军还真没有组什么特殊准备,他们离芒汤山还远,麦轲是批复了咸丰皇帝的战书以后,才通知萧朝贵。告诉他明天会战这件事情。
他们现在在芒汤山的北面,大约三十里,麦轲要求他们迅速赶往指定地点,并做好决战准备。
开战时间是明天早晨八点,这是战书上规定的。
萧朝贵接到命令以后,立刻把手下大将聚集起来。
他手下现在有六个整编军,每天下辖三个师,每个是满编一万人,现在个师都是满员。
除了六个整编军以外,还有两个特种师。
一个是以唐家的精英为骨干的暗器高手师。
另一个特种师是印巴大陆、东南亚等地区赶过来华人,他们的先辈都是被满清赶到国外去的,和这些满清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报仇雪恨。
为了减轻仇恨对他们的压抑,他们就自嘲地称自己为“讨债团”。
六个整编军军长为首的就是徐少华,然后就是孙少刚、姜少雄、郑少平、冯少阔、赵少华。
暗器师的师长,竟然是杨少威。
原来他一听说国内开战,就坐不住了,把市长的责任推给了他的副手,就打道回国了。
正好唐家组织一个以暗器为主要武器的独立师,杨威自然就被推举为师长。
那个讨债团,师长就是马少初,是马尔代夫领袖,实际上是华侨。
天军攻占马尔代夫的时候,治好了马本初老父亲的病,让他从行将死亡的境界险死还生,因此一家就降服了天国。
其实这次来,马本初的老父亲马越也来了,他要回乡祭祖。
现在就在特种师里参谋军事,权力和威望似乎不比马本初低。
老头虽然年纪不小,被麦轲诊治以后,身体素质加成百分之二十,比老当益壮还老当益壮。
现在他也不着急去探亲访友,一心想参加战斗!
萧朝贵见大家到齐,也不吩咐大家就坐,站着就开说。
他传达了麦轲的作战命令,要求大家在一个小时内到达目的地,然后徐少华、孙少刚、姜少雄、郑少平四个军从四面包围芒汤山;冯少阔、赵少华两个军负责主力攻击;两个特种师作为机动,随时准备执行特殊任务。
“我们一定打赢这第一仗,有信心没有?”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八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立刻出发!”
芒汤山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有“仙人峰”之称。
芒汤山因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闻名于世。
孔夫子在此避雨讲学留下了夫子崖、夫子山等景观。
不过,现在泗川总督徐泽醇选择这里驻扎, 丝毫没有凭吊古人,修身养性的意思。
他只有一个念头,他的对手正在尾随自己。如果离开这个有利地形,就把自己完全置于挨天军打的地步。
虽然他明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当咸丰皇帝的右翼,拱卫皇帝的大军。
但是他更加清楚,他负责掌管西方大军,总数二十万,就是对付天军的西路兵团。
他们的兵团总司令是萧朝贵。
他要充分利用芒汤群山这个有利地形。占据那二十余座大小山丘。
现在总督徐泽醇正站在芒汤山主峰上。
主峰居中挺立,海拔高度一百五十七米。
周围还有保山、立山南峙,僖山东耸,土山、铁头山、夫山、陶山西立,磨山、马山、徐山、州山、王山、雨山,基本上都在主峰的北部。
徐泽醇命令下去:“那二十个山头,每个给我派兵五千,统统给我死死守住!谁敢给我丢了山头,我就砍了他的狗头!”
看到副手和参军人等匆匆离去。安排驻守,他又对大家说:“剩下的十万人,都给我守主峰,派两万人去山脚,拦截那些天军,不让他们靠近!”
刚才不久,他接到了皇帝和御用军师联合签署的命令,夸奖了他选择的这处战场。让他做好一起准备打好下面这一仗。
要不惜一切代价,那怕不剩一个人。也要打赢!
徐泽醇一边看,一边暗笑,这两个人都不识数啊?不剩一个人,如何赢?
他是大农学家徐光启的后裔,对这样初级数学,当然看不上眼。
打不打得赢。这个不敢保证,但是他期望打这一仗倒是真的。
他安排了作战部署,自己亲自来到山脚,作最后的准备。
命令里还有一条,如果能打胜。快慢都没有关系;如果不能速胜,就要准备长期作战,拖得时间越长越好。
只有拖得久,才能等到援军。
这点他倒是很赞同。
因此,他在二十个山头分散派兵,就是要拖延时间。
这个时候,麦轲也到了芒砀山。
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松树,树冠足有二丈方圆,麦轲早就察觉那里空无一人,于是就毫不客气地当作立脚之地了。
往下一看,清兵正在连滚带爬地前往二十座小山。
二万人前往山脚,许多人还带着拒马桩一类的东西。
另有八万人,就在这棵大树的前面,凛然不动。
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