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防线已经多处被突破,烧炭人虽然依然英勇抵抗,但是已经无法拦住进攻的清兵。一些清军兵勇已经在欢呼胜利。

    众人谁也没有注意到,麦轲这时已经凌空飞临双方交战的上空,锁定了正在那里横冲直撞的敌方主将。见到形势非常危急,他也不做他想,一个垂直下降,临到赵将军头顶。然后凌空一探,一把将他从马上提起,另一只手顺势而为,制住了他的穴道,打断了他的拼命挣扎。

    “都给我住手!”麦轲大喝,声震全场。

    全场所有人,不管是清兵,还是烧炭人,全都往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正看到手提赵将军,置空而立的麦轲。

    “哎呀,难道是神仙下凡?”

    满清兵勇拼命鼓着的一口气瞬间泄掉,停止了一切进攻行动。

    烧炭人绷紧的心弦顿时放松,“终于来了强援!”也没来得及仔细想想这中间的异常。

    “这就是麦轲,我转达的是他的命令。果然信诚君子,如期而至。”黄玉琨也终于舒了一口气,指着悬空之人,对曾玉珍介绍,

    可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麦轲会用这样华丽的方式到达,用这种非比寻常的手段解决问题。

    交战双方住了手,可是有人正在摩拳擦掌,做好准备要大打出手呢!这就是会党众人了。

    尾随而来的会党大龙头胡有禄,一见麦轲如同事先商量好的方法,果然一招制敌,一举威震敌胆,双方都住了手,岂能客气?

    当下一声大吼:“上!都给我拿下!”

    如同恶浪见到羊群,六百会党勇士哗啦一下就把这些已经束手就缚的清兵给吞没了。

    此时,麦轲已经来到了曾玉珍和黄玉琨二人面前,先赞扬了二人干得好,又把赵将军交给曾玉珍,交代他好好看管,和那些清兵一起,等待他最后处理。

    又为他介绍了韦常麾冯运陕二人,并且吩咐二人协助处理清兵俘虏。

    然后,对黄玉琨说,“你跟我来!”

    二人骑马又回到了城里。黄玉琨原来就骑马,是这些烧炭人特意给他准备的,表示对他的尊重。麦轲的马则是曾玉珍自己的坐骑,给他乘坐的。没有急事,他也不能总是在天上飞来去不是?

    一路畅行无阻,二人很快就来到了刚才大破地煞阵的地方。路上麦轲已经和黄玉琨说明了他们重新入城的原因。

    这七十二丄人还在那里人事不知呢!

    由于急着迎接城外的烧炭人,麦轲顾不上处理他们,只好让他们五体投地的姿势保持的长一些,等急事干完再来给他们换个方式。反正麦轲心里有数,这样的状态对这些功夫精深的武人来说,时间再长些也没有妨碍。

    一见到这些人都用一个姿势趴在那里,黄玉琨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这些人是什么人,他可以一清二楚。每一位丄人的大名都是如雷贯耳,绝对能根治小儿夜哭的主,现在却在那里五体投地,老老实实地趴着,太颠覆六识了。

    麦轲上去给一个人解了穴,让他能够说话。对方晃了晃脑袋,看到周围都是自己的同伴趴着,神情一愕,反应不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事情发生得太快,他还没注意,就被点中穴道,昏倒在地。

    麦轲问他,“说说你们都是什么人?”

    那人没有回答,还是东张西望。

    傍边黄玉琨来了劲,对于逼供信这一套,他是十分娴熟。于是,他大声插话,“看什么看!赶快回答问题!否则,你也别在这里站着说话了。难道你还想和他们一样趴着?”

    这时那位丄人才感觉浑身酸疼,大概是趴了太久的关系。除了不舒服以外,更要命的是那种姿势太羞辱了。他们只有见到皇帝的时候才五体投地行大礼。而他们一生也没见到过皇帝,现在不知道给谁行礼呢。

    他可不想再次受辱。于是赶紧回答:“我们都是丄人。”

    他的口音还挺重的,麦轲听到的是“商人”。

    商人?这个和他们的角色有点差距。

    看他们疑惑,那个丄人有点着急,大声辨别:“不是商人,是商人!“

    还是商人。

    一看没有解决问题,他急中生智,用手在地上用力划了一横一竖,横在下,竖在上,大声说,“就是这个字,商!”

    还是商。

    幸亏黄玉琨古文水平不错,解释说“这个是古字,同上。”说着写了一个“上”字。

    麦轲这才明白,原来“丄人”就是“上人”!可他们好好的“上人”不用,为什么用“丄人”?他就向那个丄人提出这个问题。

    刚刚如释重负的这位丄人,赶紧摇脑袋,说这个问题太深奥,他不懂得如何回答。

    接着一指离他不远的一个丄人,“你要问他才行。他是我们中唯一的状元,学问可高了!”

第63章 斯文演示斯文

    麦轲顺着那个丄人手指看去,大家都趴着,没有什么分别。黄讼师飞跑过去,把被指的那个人翻过身来。

    麦轲再看,发现这个人和其他丄人比较,还是有显著不同。主要的不同,是他有那种书卷气,不像其他人那样粗豪狂野,看上去是一个斯文人。

    麦轲上前也把他的穴道解开,把刚才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

    麦轲一边问,一边却在仔细地观察他的举动。只见他注目了一会麦轲,又把视线对现场来一番扫描,尤其是那些五体投地的同伴,然后转过目光,再一次正对麦轲,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如果我的观察不错,这些人都是被你点穴制服。我们的那位东方院长也扔下我等不管了,是这样吧?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能不能请你先给我解惑几个问题?”

    这小子果然不简单,先给麦轲来个以攻为守。大概觉得有点突兀,他又补充说,“我知道这是个不情之请。不过,如果不问清楚,我回答得好坏都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所以,还是请你先满足我这个小小的请求。”

    本来麦轲就好说话,而且对方即使当了俘虏,麦轲并没有剥夺他们的基本权利。尤其对具有基督教信仰的麦轲来说,他还想给他们传福音哩,就更不会歧视虐待他们了。

    所以他就爽快的答应了他,心里还好奇,这个武人中的文人,到底能问出什么问题。

    “你会如何对待我,还有其他这些丄人?”那个斯文丄人问了第一个问题。

    “我有一套鉴定办法,可以测量你们说话的真实程度。根据你们的态度,我会有针对性地对待你们每一个人。不过呢,我这里可以先给你一个底线:我不会处死一个人,不管他的态度如何。”

    麦轲看到对方明显地松了一口气,看来他最怕的就是对他们这些丄人大开杀戒。这些人积累的仇恨那真是比山都高,比海还深。别的不说,如果麦轲把他们交给天地会处理,对方肯定把他们不是千刀万剐,就是点天灯。

    “我代所有的兄弟谢谢你。为了报恩,我也向你保证,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这些人也不会伤害你的性命;还要尽力报答你的不杀之恩。”那个斯文丄人说完就要行叩拜大礼,被麦轲一把托住,没有拜下去。

    他也没有坚持,稍停又问,“我还想知道,对最好的回答你要怎样对待?最坏的呢?”

    这家伙可真会问问题,都是关键性的。麦轲也没有瞒他,把两个极端的可能都告诉了他。

    “回答最好的,当场恢复自由。但是必须加入我们。加入我们以后,所有待遇和我们自己人一样。回答最差的,对待就是和最好的回答恰恰相反,一生不得自由。”

    “对不起,我好像问题更多了!如果你允许,我想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好,你问吧。”麦轲笑着回答。心里话,别说一个了,十个八个我也满足你。麦轲平生最喜欢这种愿意讲道理的人。

    “你一切都根据我们这些人回答的好坏确定,那么你的好坏标准是什么呢?”斯文丄人斯斯文文地问。

    好家伙,这个问题更关键,不过麦轲也不知道如何简单几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但是他还是得说,否则对方肯定会心里抵触。

    “大体说,就是你们对我和我方所有人的态度如何。认为自己是和我们一样的自己人,就是最好态度;中立没有抉择的,就是不好不坏的态度;反对我们的,就是坏态度。

    “得到自由的标准,就是要达到第一种态度。达不到的就会被监禁在我们的特殊监狱里,永远不能出来。

    “比如你,如果你现在就决定加入我们,你马上得到自由;如果不加入呢,就会被限制在我刚才说的那座监狱,直到你的心态彻底改变。

    “你如果一开始就坚持与我们为敌,就会直接进入底层监狱,要逐步升级才能最后被释放。或者你进去以后,你的敌对心态继续恶化,你就被赶入监狱中更深的低层。”

    “这些我真是不懂。”斯文丄人禁不住再次插嘴,“你说的那些观察和确定一个人的态度,谁来做呀?做得准确可太难了。”

    他苦笑了一声,接着说,“比如我自己吧,如果我心里很反对你们,但是为了出去,嘴里却说我支持你们。这个如何区分?”

    麦轲当然不能直接告诉他真相是什么。不过即使告诉他,他也不懂。所以就说他有一个宝物,可以检测和鉴定每个人真实的心态,分毫都不会差。然后笑着对他说,“要不你先进去试试?”

    斯文丄人虽然心里万分好奇,但是他认为自己还是离这个东西越远越好。心中的秘密岂能曝露给他人!他自嘲地笑了笑,转移了话题,“你不是有问题吗?现在可以问了。”

    麦轲有点郁闷,我不是一开始就问你了吗?看来你老先生根本就当耳旁风了。只好又把那个问题重复了一次。

    “看来你对皇家的事情了解的还少,否则你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你清楚当今皇上哥儿几个的名字吗?你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那可没有一个是常用字。你知道这样做的用心何在吗?”

    麦轲只好老老实实地摇头。他还真没琢磨这里的奥妙。

    “有两个用意。第一,突显皇家的特殊。第二,避免好多人必须改名。你想想如果皇帝叫做张三,根据儒家‘为尊着讳’的原则,天下得多少人需要改名呀?”

    看来这位也是一个大胆悖逆之徒,竟然敢拿皇帝开涮。不过,麦轲完全同意他的这两个理由,尤其是第二个理由,实践的意义很大,难怪为皇帝儿女选择名字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比如当今皇帝的六弟奕訢的訢,实际上读音和意思都是“欣”,但是绝对不能替换,“訢”字的偏旁也不能简化成“讠”,而只能是“言”。

    “这个丄人的丄,也基本有这两个含义。首先,老宗主东蒿是正经的皇族,他的特殊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就选择这个特殊的古字,用“丄”代替“上”。同时,这个字也避免和别人重复。我看效果还不错。起码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过别家也用这字的。

    “还有这个字的形状,也是别有寓意。你看那一竖直立在横上,正是脚踏实地,顶天立地。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么丅人院又是怎么回事?”麦轲接着问。

    “唉!这都是老宗主搞的名堂。说是便于管理,维护秩序,实际上是一团糟,简直是胡闹!”

    看来这哥们对宗主也是诸多不满,所以提起来就没有很多的尊重。

    他接着吐嘈,看来心情郁积已经非只一日。

    “他觉得给那些非卫士出身的人命名为丅人,他们就绝对是丅人了。他用那个“丅”字,就是认为丄人绝对在上,丅人绝对在下,中间的一横是不可混淆,不可跨越的分水岭。这也是这条规定的原因:任何一个丄人院的人都对任何一个丅人院的有不可反抗的领导权。

    “这个制度实际是从老宗主的家族传统而来,也就是任何人都分成主人或者奴隶这样的制度。而汉族的制度,包括大清入关以来的制度,都是可以打破这种一成不变的主人和奴隶壁垒的制度,身份可以互相转变的。这个丄人院丅人院的僵死规定岂不可笑?

    “不过,最近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斯文丄人露出了玩味的神情。

    “什么事情?”一直在当忠实听众的黄讼师插话。看来职业相关,对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特别高的兴趣。

    “现任宗主东方晓的二公子,丄人院院长东方白昼的亲弟弟,东方黑夜,打破了传统,坚决不呆在丄人院,哪怕是副院长都不干,却去当了丅人院的院长。

    “他的父亲和长兄虽然气的要死,却没有办法阻止。因为历代的规矩,不管是形成文字的,还是约定成俗的,都只有丄人如何管制丅人,丅人如何服从丄人;也有禁止丅人成为丄人的。唯独没有禁止丄人成为丅人的规定,当然更没有这样的先例。谁放着现成的特权不用,却选择被特权辖制呀?除非是疯子。

    “东方黑夜这个另类,实质就是这样的疯子,可是又没有人敢说他是疯子,实际上也没有人能说他是疯子。因为在年轻一代,他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奇怪的是,这个斯文丄人说他的时候,还带有一股欣慰的神情。

    “你似乎挺欣赏他的,是吧?”善于察言观色的麦轲眼光毒辣到能洞察秋毫,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大的蛛丝马迹。

    “是有点吧。”斯文丄人竟然略微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这可是自从谈话开始,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神情。“说来他算是我的学生。劣徒作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全是受我影响的结果。”

    “哈哈哈哈!”麦轲一阵大笑。黄讼师也忍俊不禁。

    这家伙更是一个另类,有其徒必有其师,诚如斯言!有其师必有其徒,也必然不错!

    这师徒二人在那个环境里,还能搞出这种名堂来,人才呀!不仅仅是人才,而且是特大人才呀!慢着,特大也不止,简直就是超级特大人才!

    麦轲被这家伙引发了好奇心,就想更多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于是问道,“和先生说话很有意思。在继续谈下去之前,我能不能问一下先生的尊姓大名呀?”

    斯文丄人对麦轲这个人还比较有好感,可是对这句话,又是一阵吐嘈,“什么事呀!到现在还想起要问我姓什名谁。”不过只在心里磨叨,没有说出来。

    “姓斯,名文,斯斯文文的斯文。一表斯文,斯文扫地。”

第64章 讼师改行狱长

    “估计没少人说你有辱斯文。”麦轲看这家伙自己对自己的名字的介绍都颇有玩世不恭的味道,童心大起,也不禁和他开起玩笑来。

    “不过,我还估计你根本不在乎。因为你的斯文不是他们的斯文。”麦轲继续说。

    “一点不错。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说我。但是让我在乎的只有一人,就是我的老爸。虽然他也是一辈子都做这样占山为王的买卖,对我却使寄予厚望。”斯文脸上流露出缅怀神情。

    “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做有辱斯文的事情。我知道他的斯文具有特殊的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我这个人,要活的精彩,不能愧对这一生。所以,若有可能,我就随心所欲。”斯文这样解释他老爸给斯文下的定义。

    “听这位丄人说你还是举人,这又是怎么回事?”麦轲指了指那个叫他举人的丄人说。“难道官府允许你们这样的人参加科举考试?”

    “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期望他们有这种大度,除非日从西出。”斯文看来对满清统治的整个系统都充满成见。“我实际是暗度陈仓,绕过那一套规定参加的。我的目的也不是一举成名,升官发财,不过是想看看我的实际水平如何。”

    接着他简单地叙述了他的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如同后世的捉刀代笔,冒名顶替。不同的是,那个当事人是被迫的,被这个斯文辖制,不但同意用他的名字参加考试,而且答应永远不泄露这个秘密。

    “结果如何?后来他告诉别人了吗?”黄讼师性急插嘴。听这些秘闻,他觉得比调查案情什么的有趣太多了。

    “嘿嘿!永远不会泄密的。因为我考试的结果,转让给他了。那小子也真是不错,竟然把我的好名次衔接的天衣无缝,最后一举获得头名状元。

    “这个状元本身就不简单了,每科只出一名。更厉害的是他还是‘三元及第’。你知道什么是三元及第吗?”

    见到麦轲又是摇头,他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批评他说,“看你也是一个读书人的样子,怎么这些基础的东西都不懂?”

    他那里知道,面前这位如果说现代知识,那是相当丰富,对古代那些东西,他也只能说是只知皮毛了。对科举这套实行了一千多年的考试制度详情,他又哪里会都知道。

    斯文大概是为人之师习惯了,不禁就把麦轲当成了可教之才,谆谆善诱地给他解释了“三元及第”的意思,最后强调,“从大隋开始到大清目前为止,一千多年间,三元及第的总共才有十三个人,大清占了两位。我参与的那个,是最后一个。”

    麦轲听了斯文这一番解说,对这个科举制度有了大体的了解。同时也觉得这个斯文要去教书,肯定会深得学生喜爱,拿个最佳教授的奖状是没跑的。

    原来所谓的三元及第中的三元,是指科举制度中省级考试和以上级别考试的第一名,不包括省级之前的秀才考试。成为秀才只是具备了参与省级考试的资格。

    第一元的正式名称是解元,这是省级考试“乡试”所有考试合格考生中的第一名。凡是通过这个考试的,都叫作举人,也就是被这个省份为国家推举的杰出人才。

    斯文考试通过,并且是第一名,正式的头衔应该是解元,而不是一般的举人。不过在一般人眼里,举人已经一步登天了,而且更名声响亮,而解元被人知道的面就比较狭窄,所以第一个丄人说他是举人也不错。

    再上一级就是国家级的考试了,相当于后世的全国通考。这个考试的名称叫会试,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这些通过会试的考生都是贡士,也就是说他们符合了给皇上当贡品的资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