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们在这里建立一个圣市的目的是什么呢?”六划继续来,“我感觉尚海圣市将来的地位,不是一个行政市,也不是一个地区性的都市,甚至不是全国性的都市,而是世界大都市!

    “为什么如此说? 首先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这几天我在这个空中指挥中心,一边观察了解别处的进展,一边对脚下正在战斗的这个城市、它的前景、它未来的作用,全面进行了思考。

    “你们都来看一看,这个地方正好是处于中国漫长沿海的中心,去南走北都很方便;其次,它也是联通内陆最富饶区域的出海口,而这个出海口后面贯通的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昌江!

    “这样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也不管是贸易、还是军事,尚海都起到了一个枢纽作用。

    “这还仅仅是国内;如果再考虑国际事务呢?

    “这里已经是通商口岸,主要的世界列强,不管是在这里有常驻机构,还是临时性的商业贸易活动,都已经有了经常性的联系,虽然这样的联系有些不正常,甚至丧权辱国,但是至少可以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文章。

    “以后嘛,当然是天国说了算!

    “还有,如果我们锐意进取,我们的管理机构也是放眼世界,我们的中枢机构,即应该放在这样的开放性城市,而不是放在内陆城市!

    “具体是否把尚海剪成我们新政权的首都,我还没有想好,但是有些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定要面向大海、面向世界!

    “大家不知道是否思考过中国历代皇帝的选址,他们实际上有一条放在首位的原则,就是完全第一。

    “安全第一,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得到安全却大不一样了。岂不知‘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吗’?

    “所以,大家如果进取心强,如果放眼世界,如果不想偏安一隅,就把这这个尚海建设成世界第一的大都市!最好把全国的领导中心也设在这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建议,完全摆脱原来那个小城的旧框框,找到一个没有任何限制的地方,重新打造一个新兴的城市!”

    “还有一点,我们这样放弃旧城,重建新城,是有例可循的!这个例子就在印度,老德里和新德里,就和我们这里的情况近似。

    “那里老德里依然保持,又在它的南面坡地建立了一个新德里。

    “难道那些印度然干得,我们反倒干不得?”

    “好!说得有气派,我完全赞同!我们本来就是世界第一,焉能没有世界第一的气派!”天军总司令张远首先叫好,只要弘扬军威的事情,他一定支持,何况何种从根本上提高军力的事情。

    “听着过瘾!六划,凭你这一席话,你就是我老林永远的朋友!”林则徐噌的一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又对六划说:“我一开始看你文文静静、细皮嫩肉的。还以为你一定软弱无能呢,没有想到你如此强硬!更厉害的是你站得高看得远,把那些什么有名的军师谋士拉开几条大街!我无条件支持六划的意见,也希望看到你们把中枢设立到这新型城市!”

    “谢谢老爷子美言!”六划得到林老爷子首肯,也是非常高兴;不过他又加了一句:“我这些话如果对大家觉得有意义的话,都算在麦轲头上就行,我也是因为经常听她唠叨,才有所启发的。”

    “我说六哥,你这是转移注意力啊!我怎么没记住我何时说过?不过,我是非常赞同六哥这个思路的。也正如张远大哥说的。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没有必要退回去。”麦轲也赞同了六划的提议。

    但是麦轲提醒大家说:“关于天国建都地址,我们暂时不涉及,因为那个事情要有更多人、在更大范围内讨论、论证、决定;我们现在只决定一件事。就是是否在新址建立尚海圣市。”

    又讨论了一会儿。麦轲看大家都充分地发了言。就说:“我们举手表决吧!同意建新址的举手!”

    说完自己先举起了手。

    随后,六划、张远、林则徐、杨秀清、杨休倾都举起了手。

    吉尔杭阿左看看、右看看,也举了手。

    麦轲刚想说。没有你的事,你举手干吗?

    又一想,这话有点打击积极性,还是不说了,反正也没有人反对,于是他就直接宣布了结果。

    “全部同意选新址建立新城,没有一个人反对!”

    接着麦轲把地球仪取了出来,把尚海这个地区确定,然后深入三层,周边地区历历在目。

    那里有一片荒地!

    大家把目光几乎同时聚焦在潢浦江东岸!

    不但有地图,还有一些概况性的资料介绍。

    这个地区东面是昌江出海口那一段河流,西面是黄浦江,总面积大约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产盐地带,也就是说这里的水都是海水漫溢过来的,都是咸水。

    因为水质是咸的,土地的性质也就成了盐碱地,所有没有什么很茂盛的植物。

    但是,到了清朝中叶,这里的水质又发生了变化,水不在是盐水,因此制盐业也告终结。

    现在只有一些零散的农户和渔民住在这里,几乎内有大的村落,更别提大一些的城市了。

    在这个水陆交通枢纽地带竟然有这样大的一块空地,简直太好了!

    这里不但幅员辽阔,可以随意描画最好的蓝图;而且比老城区的水路条件更好。

    从这里走出水路可以直接去昌江沿岸码头,不必经过潢浦江倒手。

    地区够空旷,面积够大,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也没有什么人为的天然的障碍,没有理由不选在这里。

    至于里面有零星住户,有一些分散的产业,只要给于适当的补偿,得到他们的配合应该不在话下。

    至于有一些荒蒿野草,有些地方潮湿积水,对于拥有六大原素帮助的天军来说,更是不在话下。

    对了,这些不是军事行动,不是天军的工作范围。

    麦轲这个时候突然想起,这六大原素似乎更适用于民用!

    最起码,麦轲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看到,说他们只能用于军事用途。

    既然如此,我就要下建设新尚海上,大肆使用了!

    这可不是打仗,不是杀人,必须严格限制!

    民用,造福于人类,应该是多多益善!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了。

    麦轲忽然觉得自己想得太远,赶紧兜回来,决定了建立新尚海的地址。

    这个地址就是潢浦江东岸一直到昌江入海口,总面积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因此,新区的正式定义就是潢浦江东岸到昌江入海口全部范围,简称“潢东”。

    接着大家花了一段时间,说说自己心目中应该有的项目。

    大家七嘴八舌地各自提了五六项,即没有统一的想法,也没有一致的意见。最后大家都叫麦轲自己确定那些需要,那些不需要。

    同时,如何设计,如何建设,何时完工,也交给了麦轲,他又成了建筑大尚海的总包工头。

    随后麦轲又组织大家讨论了尚海圣市的主要领导人,以及这里的组织机构。

    根据目前的现状和将来的计划,尚海圣市分成三大块。

    第一块,就是潢东新区。市领导机构都住那里。

    第二块。就是老城区,包括那里的近郊八个区。这近郊是根据老城而言,而不是新城的近郊。

    第三块,就是这次抢来的远郊八个县。他们都是原来姜苏的地盘。

    其中第一块和第二块。受圣市直接领导。

    第三块的远郊八个县。则成立相应的圣镇,由镇长负责具体事务。

    他们直接向圣市长汇报。

    然后,大家逐一确定了市长、副市长、各镇长的人选。同时也决定了圣市各级能机构的高级主管。

    大家也确定了明天上午八点,召开成立圣市的庆祝大会,并且当场任命尚海圣市第一任官员。

    会议至此,讨论完了所有重大问题。

    然后,麦轲就说,他要去建造城市,有谁没有事务缠身,又援引观摩一下它的建造过程,欢迎大家跟着去看看。

    他这一说不要紧,所有人都说有空!

    从来没有看过的自不必说,看过的也还是想再看看!

    麦轲苦笑道:“我说六划兄,还有张大哥,你们二位也说有空,有点不好意思吧?你们去了,谁在指挥中心值班呀?”

    原来二位一时高兴,竟然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六划赶紧说对不起,说到;“张大哥你去吧,我来值班。”

    林则徐、刘丽川、吉尔杭阿三人都从来没有看到麦轲建筑施工,刚才听麦轲说今天晚上开建,保证在明天拂晓之前建完,立时震惊得大脑宕机,一百个不可置信。

    他们都决定今天晚上和麦轲寸步不离,一定要弄清楚麦轲是神通广大,还是满口胡言。

    现在已经时近黄昏,麦轲和那些坚持要看热闹的几个人一起,直接去了潢东。

    第一项,基础建设!

    还是一以贯之的枢纽工程,包括三大件:交通线、生命河水、电力线和通讯线路,外带四季水果!

    这枢纽工程,首先把大尚海绕了一圈,然后横七竖八,在这辽阔的地面交叉成网。

    同时,所有的配套工程都匹配就绪,包括所有的街灯和入户电灯。

    统统完工以后,时已入夜,万物已经如同往常一样,隐入浓浓的夜色。

    忽然,到处都亮起了电灯,大尚海六千四百平方公里,凡是有人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是一片灯火通明!

    这样的光明普照,别说穷县僻壤的乡民,从来没有见识过,就是那些从列强诸国前来的外交人员和商人,有生以来,也没有见到过。

    毕竟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要到四十年以后才得到正式应用。

    当人们都从家门走出,欣赏这等火通明的夜景的时候,麦轲已经到了潢东,开始了新城建设。

    麦轲的后面,跟着几个好奇宝宝,不停地问这问那。

    第一位就是林则徐,别看他年龄最大,好奇心比谁都强烈,因为他问题的问题最多!

    麦轲开始还挺纳闷的,怎么只听林老爷子问来问去,别人都不吭声?

    他忙里偷闲地回头一看,正好看到刘丽川、吉尔杭阿猛劲儿地点头,才知道问问题的机会都被林老爷子垄断了,别人想问也没有机会。

    不过林老爷子绝大多数问题,都有共性,也就是说也是别人的问题,所以别人听麦轲对老爷子的问题回答,也是受益匪浅。

    麦轲现在集中尽力建筑的是潢东地表性建筑——东方明珠塔楼!

    这座大楼绝对是多功能楼,第一层到第二十层,是综合服务楼,由各商家使用,或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或这座办公楼用。

    第二十一层到第四十层,是尚海圣市办公大楼,各个职能部门都在这里办公。

    第四十一层至五十层,是中枢部门派驻尚海的管理机构或者职能部门。

    第五十一层至七十层,是尚海的科研部门、高科技部门、教育和调研部门。

    第七十一层至九十层,是尚海的高等教育部门和机构,以及教研室、授课室、以及实验室。

    第九十至一百一十层,是军事部门、治安消防部门,以及警察部门。

    第一百一十一至一百三十层,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报纸发行的工作都在这里。

    第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层,是天气预报、大气层研究,航天公司等部门工作。

    第一百四十层到一百五十层,观光娱乐。

    第一百五十一至一百六十层,灯塔和航标。

    从地面到塔尖,共一千米。

    灯塔顶端,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名字为东方明珠,夜间发出红光,白昼则是绿色。

    。(未完待续。。)

第813章 六十万人变心

    中国第一楼,远东第一楼,世界第一楼!

    红色的塔顶圆珠光芒四射,不但把大尚海的夜色渲染的壮丽无比,而且把这红光送到遥远的海域!

    一千公里以外的洋面,都能看到这座灯塔!

    尤其是迷路的航船,在风雨交加、夜色笼罩、浓雾迷茫的时候,他们会随时看到这座灯塔,给他们提供导航。

    这个灯塔用它那永不消失的光波,告诉那些寻求帮助的人,奔向这灯塔,就是安全的港湾。

    这座塔楼投入使用以后很久,人们依然无法破解一个谜团——无论天气多么恶劣,这灯塔上的红光、绿光总是那么明亮,从来没有被遮掩的时候。

    这个奥秘只有麦轲知道。

    麦轲在建造这座地标性塔楼的时候,使用多种元素,而这个巨大的光球,就是有三种元素综合使用的结果。

    而它发出的光,不被任何东西所遮盖,也是这三种原素的特质使然。

    创世记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约翰福音说,耶稣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这世上的人。

    耶稣自己也说:“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因此,麦轲清楚地知道,神自己是真光,也是我们所看到其他自然光的光源。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光,实际是和火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火的副产品。

    神的真光,照亮的是人的生命;这些物质的光。则是让人在日常生活中脱离黑暗。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灯塔,不仅把光明提供给国王航船客旅,还有一段声音伴随。

    这段语音文字就是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所有物质的东西,哪怕再美好,也不是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神创造这些美好的事物。就是启示人。这些事物的创造主,才是最美好的,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因此,麦克也深深体会到。他得到六大原素的恩赐。就是让他充分利用这个恩赐。把人引导,追求真光,认识神。

    林则徐、刘丽川、麦轲的长随跟班吉尔杭阿看着麦轲信手一挥。大楼拔地而起,然后再一挥,噌噌蹿了十多米,不禁目瞪口呆。

    这也行?这也太容易了!这也太神奇了!

    林老爷稳重,还能沉得住气;刘丽川也算沉稳,虽然跃跃欲试,也还没有动手动脚;可是吉尔杭阿年轻,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他看麦轲挥手,就出现了那么神奇的效果,他也挥了一下,而且挥得相似度非常高,可是……什么效果都没有!

    咦?怎么回事儿?到我这就不灵了?我不信邪!我挥!我再挥!我又挥……

    吉尔杭阿手都挥酸了,胳膊都挥疼了,依然毫无效果。

    再开麦轲,那楼又窜起来三十多米!

    吉尔杭阿这才意识到,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怪不得他当老板,我只能当跟班,果然有差距,这差距还不小。

    林则徐看着小子又蹦又跳,脸色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失望,笑的脸上盛开了好几朵菊花,而且分外灿烂。

    “你小子消停点儿吧!他拿套哪里是你能学的?你能亲眼看看就烧高香了!”林则徐不禁点醒一下。

    以前林老爷子是领兵大帅,自然有资格教导一下比他低了好几等的前清军军官。

    吉尔杭阿这才老实下来,专心观看。

    他赞同林老爷子,确实,能亲眼目睹麦轲动手,也是非常大的机遇。

    别看在观众眼里麦轲很轻松,实际上还是更劳心费力的,盖因为这次建楼,不比往常,麦轲这次需要调配使用六大原素。

    这六大原素的使用范围,不仅仅是大楼顶部的圆球,而且包含所有部分,整体大楼。

    所以每一个部分的完成,都有麦轲的计划、搭配、决策在里面。

    这就决定了这座大楼,形式上看,和以建的大楼一样,实质上不一样。

    以前建大楼,他只要选择了地点、决定了层数,灵犀一动就负责细节了。

    那时,他真是一个甩手掌柜。

    现在这个甩手掌柜当不成了,配料这个活就够他忙的了。

    主要的原材料是土原素,所有的构架从一楼到顶楼,都是土原素作为基础,只有必要的地方才加上其他元素。

    即使是楼顶的光球,也主要是土原素。

    麦轲用土原素自身的变化,也就是它的疏松、紧密、薄厚调整光的颜色,让光只以红、绿两种颜色往外发射。

    而这光的来源,是火原素,火原素的功能当然主要是供热,但是它的副功能是发光,因此塔顶光球的光源来自火原素产生的原火。

    火原素和土原素 两种原素以外,麦轲还使用了第三种元素,气原素。

    气原素是负责传递的,因此它把这里产生的光源快速、毫不损失地传递到目的地。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灯塔的明光,可以风雨无阻地给那些远在深海的船只提供航向。

    建造大楼的第二种主要原素就是金原素了。

    大楼的龙骨,就是金元素按照最佳组合支撑,到了用了金元素的成分,搭配比例是多少,就不用麦轲操心了,其实他也真是鞭长莫及。

    不仅仅是麦轲不知道,就是最好的金属材料专家也无能为力。

    全世界古今中外所有的人、所有的知识,都加在一起,也不知道金元素里都有什么。

    因此。麦轲也干脆,就来一个原则性指示——最佳搭配着各种金属元素,形成最适宜的大楼骨架。

    麦轲聪明地没有用最坚硬、最漂亮、最昂贵、最拉风一类的形容词来指令,因为他知道,这些描述,都不等于最适合这座楼的需要。

    只有最适合的骨架,才是这座楼实际需要的。

    这又涉及全然智慧!

    主体构架有了,主要材料确定了,下面就是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各种职能了。

    首先就是大楼的动力系统。

    世界最高的楼,必须有世界最强大的电力系统支持。

    麦轲专门建立了一个火力发电站。为这座大楼和附近区域提供稳定的电源。

    多稳定?

    麦轲称它为“万年牢”。

    牢是牢靠的意思。

    根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