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旃┝罨妫罨嫔矫褡觽牎
赵子偁从小苦读,考中进士,分配到江南嘉兴县当负责人。一个县丞而已。之后,子偁努力工作,业绩突出,在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二十二日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赵伯琮。
峰回路转啊!世事难料啊!谷底爬升啊!报应啊!宋朝的皇位终于回到了太祖系手中。
当然,这时还不能太乐观,伯琮的路还很长,几个问题遮住了他的光明前景,比如赵构的身体情况。赵九弟年纪很轻,后宫储量丰富,全江南的名医都在为他治疗。这是在宋朝,如果在现代的话,无论如何都能让他生出亲儿子来。
还有伯琮的年龄问题。他才五岁,要度过漫长的生长期。他是否健康,是否聪明,是否明智,是否能让赵构的后宫谅解,这些都事关成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回到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的深秋。赵伯琮上学了,这让很多人开心,其中包括岳飞。他曾经和韩世忠等人上书,要求赵构确立皇储,为帝国留一个后手,现在他如愿了,所以很高兴。全国都很高兴,唯有一个人不太在意。
为什么要欢呼呢?有什么大不了的,立皇储固国本……这些都是消极自保者的招数,强者可以通过击败敌人来保证安全,那才是一条正确之路。
张浚。
他设计了一个比富平决战还要庞大的作战计划。为了保证这个计划的实施,他先把南宋的军队进行了一次大整编。
全国军队分为“三衙军”和五大部“行营护军”。三衙军即禁卫军,算是皇帝的私兵,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组成。这股力量很薄弱,除了杨沂中统领的殿前司是由原来的神武中军改编而成,兵力较强外,其余两部形同虚设。
五大部,它的前身是“神武军”,五大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吴玠、岳飞所部的总称,这时改名叫“行营护军”。
具体是,张俊部改称“中护军”,驻建康;韩世忠部改称“前护军”,驻承、楚二州;刘光世部改称“左护军”,驻太平州。三将共同担任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水流域防务。吴玠部之前不在神武军系统里,这时归入,称“右护军”,率军扼守川、陕、甘大片区域。
王彦的八字军称“前护副军”,驻荆南;岳飞部改称“后护军”,驻鄂州,两军担任长江中上游防务。
这些看上去只是换了名字,无关紧要,可是换一个角度看,就能感觉到张浚的霸道,新官上任是需要打招呼点名的,他的办法是给他们换个名。
以后,一切都得听他的!
岁临新春,张浚的计划出炉。他亲自前往镇江府,抵近长江,召集东南各大将听令。令韩世忠出淮东,进攻京东东路的淮阳军(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岳飞由鄂州过江进驻襄阳,挺进中原,能打多远打多远,无限制攻击;张俊、刘光世所部不动,调三衙军杨沂中为其后援。
川、陕、甘方面的吴玠在计划之外,不参与行动。
针对以上情形,岳飞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临战前,张浚特意找到他,对他说:“此君侯之素志也!”岳飞却悲欣交集、苦乐参半。
岳飞的母亲恰在此时病故了。岳飞三日间水浆不进,泪水不干,心情郁结之外,严重伤害了他的视力。不久之后,他的眼睛病了。
他决定上庐山为母亲守孝,三年之间不喜乐,不劳作,不视事,心丧若死,非如此不足以报母恩。可大战在即,举国为之观望,他怎能置身事外。
不得已,他下山临阵。说一下这时的岳飞,他已经鹏程万里,高飞于整个南宋军阶之上了。他有自己的部队,辖区内军政大事决于他一人。他已建节,并且是武胜、定国双节度使,受衔时年仅三十一岁。这是个空前的纪录,在宋朝,只有开国皇帝赵匡胤可以与之相比。
赵匡胤二十九岁建节,不过那时是五代十国,皇帝遍街走。岳飞另有一项荣誉,在赵匡胤之上。这时,他已荣升为少保,世人尊称他时,再也不是太尉了,而是“岳少保”。
如此功业,不枉他近十年的奔波奋战。这时,恰逢张浚出山,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恢复大计终于可以实现了。收复中原,非他莫属。看位置,南宋被攻击的话,韩世忠首当其冲,因为他的背后是国都临安府;如果进攻的话,岳飞注定是先锋。
由鄂州进襄阳,由襄阳进河南,直抵旧都开封,这是最近的一条线。尤其是岳飞已经打出了军威,金人进兵都绕着他走,每次襄阳地段都非常安静。
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二月,南宋发动北伐,第一波攻击由韩世忠发起。
第十六章 光荣北伐,洛阳城下
韩世忠整军渡江,首攻淮阳。他在符离之北接近了目标,之后发现刘豫还是有两下子的,比如间谍方面。当时,南宋立国穷得掉渣,土地不够用,想起了老本行——经商。一时间,商船往来于大江两岸,冒着军管风险,使各种货物大量流通,其中就有最值钱的硬通货。
——情报。
伪齐方面,间谍工作做到家了,在韩世忠攻击淮阳城之前,这座城里已经集结了庞大的军队,只等着江东猛虎自投罗网。
他们真的把韩世忠围住了,可是数量不代表质量,史称韩“为贼所围,奋戈一跃,溃围而出,不遗一镞”,连枚箭头都没给刘豫留下。在突围过程中,前护军骁将呼延通一把掐住一个金将的脖子拎过马来,出来之后,才知道这人叫牙合孛堇。
前面说过,孛堇相当于宋军的太尉,一个不小的官儿。
韩世忠中伏,跳出来之后,返身就杀了回去,把淮阳城外围的敌兵赶跑了,按原计划围攻淮阳。一连强攻六天之后,事儿闹大发了。
刘豫之前就探知了韩世忠的动向,把军队事先调拨好了,这时被韩世忠反制,六天的时间足以做出新的安排。金兀术和刘豫的侄儿刘猊合兵杀到了这里。韩世忠在江北成孤军之势,被金、伪齐联军合围,他需要江南友军的支援。
按地势远近、军阶兵力来看,张俊责无旁贷。可韩世忠的求援信到了之后,张大将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老韩,你丫的不是出什么幺蛾子,想借机吞并我吧?那边是金国四太子领兵,决战规模一定很大,你顺手牵羊,把我派去的军队收编了,到时我找谁要去?
不行,我这边另有军情,没人可调。
韩世忠真的被孤立在江北了。刘豫大喜,下令务必要乘机除掉这根眼中钉。机会也真的来了,两军对阵,有间谍告密,对面“锦衣骢马立阵前者,韩相公也”。韩世忠自己暴露了目标。金、伪齐联军蜂拥扑了过去……不长记性的倒霉孩子,怎么就忘了韩世忠强在哪里了呢?
韩世忠迎面对冲,砍倒一片,剩下的都跑了。老韩带着全军外加一万多淮阳百姓安全渡江回到驻地。
韩世忠的北伐结束,不管过程怎样,战况如何,他没有攻入伪齐腹地,再一次受阻于金、伪齐联军。这时是三四月间,再过三个月,到七八月时,岳飞才出兵襄阳。很多人、很多史书都说这一次岳飞因私废公,为了母丧耽误了北伐大计。
如果与韩世忠同时出兵,两路并进,敌方怎样应对?势必事半功倍。其实没这必要。什么叫举国一人呢?就是他一个人足以胜过一切,根本不需要什么配合,闲杂人等有多远滚多远,别碍事就成。岳飞出征,根本不需要友军。
岳飞出征前的事很多,耽搁到七月也有些客观原因。第一是赵构想他了,召他到临安见面聊天。真的只是聊天,没说什么重要的事。
这种聊天是种必要的政治手法,会让上下级之间迅速产生亲切感,从而让工作更加顺畅有效率。
第二是因为王彦。
八字军创始人年纪很大了,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宋朝给他的军队番号,给他个人以辖区,实际用意是让他光荣地退休。他的军队就近交给岳飞,辖区刚好就在旁边,一切都水到渠成。
可是王彦很愤怒。
岳飞是他曾经的部下,并且是个很不听话、经常违逆他的叛将。这些年里,岳飞声威大震,每一次大功告成,都仿佛是对他的讥讽。这时,宋廷的决策更让他无法忍受。王彦终究不同凡俗,在压抑病痛中突然振作,病情好转。
他辞去了襄阳知府一职,转去张浚的都督行府参议军事。上任途中,经过鄂州时,岳飞约他在江边一叙。浩荡的江水之畔,两人执手交谈,史书中没有记载他们说了什么,只是一阵江风吹来,王彦立即登船解缆而去。那船乘风鼓棹,很快就驶远了。
岳飞一直目送着他远去,不断叹息。王彦风骨硬朗,愈老弥坚,不愧为一代英才。不过回到现实中,岳飞却发现防务有了点小麻烦。
八字军跟着王彦到临安府去了,成了张浚的都督府嫡系。岳家军的实力不仅没有因此而增强,反而要因为接管原八字军的荆南府防区而分散兵力。
又得一番调派,又得临战减兵。
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左右的岳家军的兵力达到了十万,将官编制由原来的十将升到了三十将,每将平均兵力达三千余人。以后还会不断扩充,直到达到历史最强的八十四将。全军分成十二统制军: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和水军。
其中,背嵬军是绝对主力,“嵬”指酒瓶子,意思是替主将背酒瓶子的亲兵。“游奕”是巡回的意思。“踏白”是侦察兵。
岳家军最有权势的将军是张宪、徐庆、王贵、牛皋。
七月,牛皋率先渡江北伐,他的路线偏东,攻击蔡州区域。对于这里,他得心应手,他不仅战力惊人,而且对这一带太熟悉了。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汝州鲁山县附近的镇汝军,这是他的故乡。镇汝军的守将名叫薛亨,素有骁勇之名。牛皋在交战之前声称必将其生擒。后来到了十一月,薛亨真的被送到了临安府献俘。
接着说牛皋,他成功地打穿了东路,连续攻克了颍昌府大部和蔡州周边地带,让伪齐的军队向这个方向集结。
一个月之后,岳飞率主力过江,攻击的方向是西边的虢州。
不必和什么友军两路夹击,岳家军本身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八月初,岳家军的王贵、董先、郝晸等知名主将合兵攻打虢州卢氏县,这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这里有岳家军北伐时最急需的东西——粮草。
整整十五万石的粮草囤积在这里。岳飞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儿,襄阳也好,鄂州也好,都不是富饶的地区。庞大的军队需要的海量粮草没法自给,只能由后方运送。可要命的是,他的驻地、主攻方向都在长江中上游地带,临安等产粮地在它的下游,逆水送粮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只能去抢敌占区的。
粮草到手,立刻展开攻势,王贵等人迅即攻占虢略、朱阳、栾川等县,兵锋继续向西,突出虢州,进入商州境内。
严格划分的话,虢、商两州属陕西路,是西北方向吴玠的战区。吴玠的部将邵隆早就上书要求收复这两州,宋廷也预先批准了他,只要打下来,他就是两州的知州。
岳飞踩过界了,他没停,进一步展开攻势,横扫整个商州。之后,他才给吴玠写信,说可以派邵隆来上任了。这时,岳飞才率军攻向顺州方向。
岳飞先派牛皋向东吸引伪齐的注意力,再向西北进军,抢夺军粮,扫荡全境,再次吸引伪齐的注意力之后,突然转而攻击此行的真正目标——河南。
岳飞突然掉转兵锋,冲向顺州,等于揭开了决战的序幕。顺州,今河南省嵩县西南,距离北宋原西京洛阳仅有一百余里!
这就是岳飞与其同时代的所有战将不同的地方,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变幻无常。当别的将领,如韩世忠在一城一池下纠缠时,他纵横在广阔的战区内,随心所欲。他每攻必克,这种能力不仅让敌方胆寒,更让国内的战将觉得他不那么阳光,不那么正面。
南宋给韩世忠的评价是“忠勇”,给岳飞的定义是“沉鸷”。
沉,不动如山、讳莫如深、无法猜度,带有不确定性;鸷,凶悍的猛禽,如鹰、雕、隼之类,用以形容人,有凶猛残暴、桀骜不驯的意思,或者“鸷而无敌”!
无敌的人是这次攻击的先锋官。攻击在统制官王贵的率领下进行。打头阵的是第四副将杨再兴,这个人是整个两宋之交中最强的战将。他先趁守军不备拿下顺州,之后毫不停顿地冲向下一个目标——洛阳所属的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
直到这时,伪齐方面才做出反应,刘豫派出一个都统制和一个统制拥兵数千人迎战。杨再兴分兵布将与之阵战。
杨再兴的冲击力实在没话说,这一战迅速结束,那位都统制被他阵斩,连带五百多名伪齐军一同被歼灭。那位统制官比较幸运些,和一百多名手下被活捉。
杨再兴没有停顿,再次向西京洛阳挺进。第二天,他到达长水县边界处的张洪涧。在这儿,他遇到了伪齐在顺州界内的最高长官——安抚使张宣赞。
张安抚的大脑处于短路和连接之间,岳家军入境时他不出现,这时要出界了,他拦个什么劲儿?可拦的方法又挺明智的,张洪涧是条挺宽的河,他先渡到对岸,在那儿与杨再兴隔河对峙。
一条河……杨再兴提起跳河就郁闷,当哥没跳过吗?杨再兴率军冒箭雨渡河,冲上对岸,冲散了张宣赞的两千多人马。之后,他一路穷追,直到二更天左右。
杨再兴不追了,不是追不上或者没了兴致,而是发现了大宝贝。张宣赞把顺州境内最重要的军资随身带着,那是一万多匹战马!杨再兴乐疯了,有了这些,谁还去追什么卖国贼啊。抢,都抢过来。抢得如此激烈,乃至和战马堆在一起的一万多石粮食都没法带走,全分给了当地的贫苦百姓。
捷报在八月末传到江南宋廷,张浚喜出望外,他等的就是这个。如果没有重大战果,他没法实施接下来的计划。
他上报赵构,请求宋廷借此战机,集结各路大将集体渡江,收复河南。为此,他敦请皇帝把行在移至建康,临近大江,以此鼓舞士气,表决战之心。
赵构同意了,并于九月初一动身。出杭州之前,他去了天竺寺进香。出寺门时,正好岳飞的捷报送到。
赵构在一片欢腾之中仔细看完了信,他叫来张浚,说了这样一番话:“岳飞的捷报有没有水分,我不是不信,更不是苛惜名爵赏赐,而是要知道真相。”
张浚告诉了他一个机密消息。岳飞不仅在战场上纵横捭阖、所向无敌,在另一方面也做得很好。
河南是岳飞的家乡,尤其是相州一带,他早就把间谍工作做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大的方向上,太行山一带的义军早已结盟;小的细节上,征战区域内的关隘、渡口上的车夫、舵手等人,食宿店铺里的杂役,都有岳家军的内应。
此时,只看官家的决心怎样,在战场方面,岳飞已经掌控一切。
回到江北战场,岳飞的前锋部队迅速向洛阳逼近。以杨再兴的冲击力,只需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西京城下。可敌人却玩起了失踪,刘豫和他的儿子、侄子都不见了,李成不见了,金兀术也没露面。要知道几个月以前,韩世忠过江时,这帮人一窝蜂地拥了上去,仿佛那是块肥肉,谁都想咬。
可这时,岳飞攻入陕西、河南,长驱直入,时间也长达近两个月,人都跑哪儿去了?不会组团一起去打酱油了吧。
形势一片大好,空前大好,可赵构的心灵之火还是小有飘摇。连首相赵鼎也觉得事情不靠谱,他建议行在可以移动,可建康太靠前了,不如按老规矩,到平江府。
赵构采纳了。
他对岳飞的支持是一封措辞优美的嘉奖信……一时间,众多类似的信飞过长江,寄到岳飞的手里,各种惊叹、赞美、叹服围绕着他,里面有他所尊敬的前首相李纲说的“屡承移文,垂示捷音,十余年来所未曾有,良用欣快”之语。
岳飞也很激动,可他最需要的东西——粮草始终没有到。他的确神勇无敌,可以孤军深入,每战必胜,不必友军支援,可粮草是必需的,再精锐的兵,少吃一顿饭就称不上精兵,而此时他留在襄阳的守军已经有饿死的了,要省下口粮去支援前线!
九月,岳飞部撤退。临行前,岳飞似乎对粮食产生了巨大的怨念,他特意派人突袭伪齐重镇蔡州,不为杀那里的兵,而是要把那里的粮草都烧光。
回归南岸的途中,谁也不会知道这一次的撤退意味着什么。当事者迷,岳飞不知道,张浚不知道,连赵构、赵鼎,甚至最终受益的那个人,都不知道。
这次的撤退,是一切灾难的开始。
最初的反应由刘豫引起。伪齐国皇帝在岳飞回归南岸之后突然暴跳起来,他像被啥刺激着了一样,疯狂地在境内抓壮丁,半个月左右就抓了二十多万,全都推上了战场。
岳飞刚走,他居然主动进攻了。
看着很纠结、很呆傻、很不可理喻,其实这是绝对有必要的。他必须时刻保持对南宋的攻击,不然将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金国养他这条狗,他必须得去咬人。可他实在不敢去动岳飞,思前想后,他把目标定在了淮南西路,也就是张俊、刘光世的防区。行动前,他满腹苦涩,他有预感,哪怕他再努力,真的打出战果来,这个所谓的皇位也坐不住了。
金国正在变化中,速度之快,让他猝不及防,很多事他都做错了。前面说过,他本是完颜昌的人,可推他上宝座的是大殿下完颜宗翰。本着有奶就是娘的汉奸原则,他把完颜昌抛到一边,一心效忠完颜宗翰,这在过去的几年里很有实效。
大殿下权倾天下,威震女真、西夏、南宋,没人敢对他说个“不”字。刘走狗觉得与有荣焉,他也可以跟着升级,所以对女真贵族们也不怎么恭敬了。这时,小皇帝完颜亶用相权换军权,连带着把完颜宗翰的居住权都换到了眼皮子底下。
完颜宗翰一下子权势尽失,他没了军队,没了下属,没了地盘,别说罩着从前的走狗们,连他自己都朝不保夕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豫发兵只能靠自己,金国人站在远处冷眼旁观,看他能“咬”出多大的成绩来。刘豫郁闷、彷徨、呆滞……他下令,全军半数以上换装。
都穿成女真人的模样。
对岸的南宋朝野一片惊慌。赵构等人得到的情报是,刘豫第一时间率七十万精兵报仇,其中半数以上是女真骑兵!
这消息把赵构、赵鼎吓呆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