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从书屋退出。才算松了口气。

十六阿哥背着手。已经在不远处候着了。

见曹出来。十阿哥迎上前来。皱眉道:“这修缮的差事算是完了。你还硬挺什么?明儿开始告假吧。这幅半死不活的模样给谁看?年轻轻的。熬坏了身子。可没的方吃后悔药去。”

自然是给那位九五之尊看。今日面君已毕。回去也能好好喝药了。

曹心里想着。上不显。笑道:“没事。这几日忙着接驾累了些。歇两日就好了。”

十六阿哥昨儿带着十六福晋去探望过初瑜。晓的当初是九死一生的模样。

他使劲跺了跺脚。叹了口气。道:“我回去的早了。若是我在热河。咱们继续缉凶。也不能让人钻了大事。幸好大格格缓过来。要不然怕是连你也断送了……”

虽说事发至今已经过去大半月。但是曹回想起。仍是觉的后背发寒。不止后背发寒。他觉自己手心都是汗。眼前不由的一阵一阵发黑。

十六阿哥见曹不吱声。给了他一拳。道:“还是不是爷们。都过去这许久了……”

话未说完。他已经变了脸色。扶住摇摇欲倒到曹。高声唤道:“曹。曹……”

好曹寅从书屋里出来。见了此情此景。脸色也白了。

旁边有两个小太监。见十六阿哥急赤白脸的模样。吓的不敢上前。就听十六阿哥怒道:“还愣住做什么?还不快抬人。”

慌忙之中。一行人搀扶着曹找太医去了。

魏珠站在书屋门口。脸上也跟着露出几分担忧的。

待众人去的远了。他收了收心神。转身进了屋子。低声道:“启禀万岁爷。是和硕额额驸曹突然晕厥。引的十六阿哥慌乱。才闹出了动静。”

康熙盘腿坐在炕上。正在看其他的折子。听了魏珠的话。身子僵了僵。

过了半晌。他才对魏珠道:“过去问问。情况如何了?”

曹失算了。

他只以为自己是熬了心神。脸色儿有些不好罢了。

实际上。因前些日子照看初瑜时寝食不安的。就有些伤身。脚步发虚。他只当自己没睡好。没有太放在…上。拖延了这么久。

“肝脾不调”也好。“旧疾未去忧虑伤身”也罢。太医说了一堆话。意思只有一个。就是曹病了。病的不轻。需要养着。

床榻上的曹醒来。心里已经是后悔万分。

初瑜并还没好。自己又病了。多让父母操心挂念。

魏珠奉旨过来时。正听到曹对曹寅道:“父亲。儿子没事。父亲不必担心。就是因为最近事多。有些…眠罢了。”

十六阿哥在旁见曹如此。忍不住还想要说他两句。没等他开口。就见曹寅上前两步。伸出手去。摸了摸曹的额头。已经是红了眼圈。

见他们父子如此。十六阿哥忙合了嘴。

“老父无能……累了我儿了……”曹寅说着。已经是老泪纵横。

不禁十六阿哥惊诧。连曹也愣住了。



六年的父子。还是头一次见曹寅如此失态。

“父亲……”曹喃喃道:“是儿子不好。让父亲跟着操心了……”

魏珠站在门口。见了此情此景。也忍不住伸出袖子。擦擦眼睛。

做人难。做臣子更难。做能干的臣子难上难。

魏珠叹了口气。转过身来。低声问了太医两句。才转身回去复命。

屋子里。曹寅似乎也反应过自己失态。转过身子擦了眼泪。对旁边站着的十六阿哥躬身。道:“微臣失态了。十六阿哥勿怪。”

十六阿哥见了。忙摆摆手。道:“也不是外人。表姨夫不必多礼。”

曹寅看了儿子一眼。吩咐道:“你先在这边歇歇。为父去安排下斋戒祈雨之事。就送你回去。”

“儿真没事。父亲不必挂心……”曹已经挣扎着。想要下的。却是眼前发昏。被十六阿哥给按住。

“父亲且忙。儿子躺一会儿。自己个儿家去。”曹无法。只好这般说道。

曹寅看着长子。神色之间。还是有些不放心。

十六阿哥拍了拍胸脯。道:“姨夫放心。稍后我送他回去。”

曹寅迟疑了一下。道:“如此。就劳烦十六阿哥了……”

看着父亲的身影远去。曹用胳膊遮了眼睛。道:“我真没病……只是有点累……”

十六阿哥闻言。已经是添了怒气。拉过一把椅子。在曹床前坐了。恶狠狠的说道:“非要身上多了两个窟窿。才叫有事儿?你这身子。这几年都快成筛子眼了。就不能爱惜着点。”

曹闻言。只有笑的份。放下胳膊。看着十六阿哥。带着几分祈求。道:“十六爷。同您商量个事儿。这个还是别张扬吧。初瑜身子没有。我们太太胆子又小……”

十六阿哥听他想要隐瞒病情。瞪了他一眼。道:“想也别想。这是闹着玩么?拖大发了。你才是真不孝。”

“我在这边歇歇。喝了药再回去……不过是怕她们担心。以为是大病。回去我就好好养着。明儿开始就不到内务府了……”曹商量道。

十六阿哥瞥了他一眼。不耐烦的道:“眼皮子都睁不开了。还嗦什么?赶紧睡吧。等你醒了再说……”

曹闻言。这才放下心。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十六阿哥看着昏睡的曹。半晌才叹了口气。起身出来。疾步来到四知书屋见驾。

因为斋戒。不仅要吃素。还要过午不食。所以今日的御就用的早。

十六阿哥进屋时。康熙正在用。

膳桌只摆了一面。七八个碗碟。里面装的都是素菜。

“皇阿玛……”十六阿哥的声音。带了几分急切。接下来的话。却被康熙一个眼神给瞪回去。

“身为皇子。遇事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康熙撂下筷子。皱眉对十六阿哥呵斥道。

十六阿哥听了。“噗通”一声。双膝跪在的上。低头道:“儿臣知错了领皇阿玛教诲。”

康熙冷哼一声。叫人撤了桌。

十六阿哥跪了半晌。没听叫起。抬起头来。刚好与康熙对了个正着。

轮到你委屈了?”康熙见十六阿哥似有愤怨。脸色深沉的怕人。

十六阿哥闻言。心里一颤。忙俯首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只是担心曹伤身太。折损寿元。皇阿玛失一忠臣……”

康熙方才已经听魏珠讲了曹那边的情景。现下听十六阿哥这般说。自是晓的说的是实话。

换做其他臣子。同皇子阿哥这般亲昵。康熙早就不待见了。但是十六阿哥与曹早有渊。如今又是一块当差。这般友爱。倒是让他想起少年时同曹寅君臣想的的情景。

“你是求药?求医?”康熙摆摆手。道:“你去安排吧。无需请示。”

“儿臣是来求假的。皇阿玛。曹那边。免了他务府的差事。让他歇上一段日子吧……”十六阿哥带着几分祈求。道。

康熙听了。不由皱眉。看了十六阿哥两眼。道:“怎么歇?初瑜的伤情好了?能动身启程回京不成?”

十六阿哥一时语塞。小声道:“怕是不耐车马劳烦。太医吩咐。总要再养个把月才能好些。”

康熙背着手。走了几步。道:“传朕的口谕。曹这次差事完成的不错。既是病了。就放半个月假。”完。对十六阿哥摆摆手。道:“跪安吧。朕还要看折子。”

虽说放假半月。但是跟十六阿哥所期盼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但是见康熙没有再说的意思。十六阿哥也只好遵旨出来。

好魏珠也奉命出来去传召大臣。见十六阿哥垂头丧气的模样。忍不住凑上前去。压低了音量道:“十六爷别急。方才皇上主子听说曹大人哭了。也跟着叹了好几声。心里怕是也惦记曹额驸那边的……”

十六阿哥闻言。眼睛已经一亮……

京城。前门大街。

稻香村外。已经排了一条长龙。足有上百人。蜿蜒到街尾。

其他商户的掌柜与伙计瞧了。不管是不是同行。都有几分眼热。说起来。这条街上正经的又开了几家南味儿铺。不过是学个形捡些散客罢了。

有不晓的详情的。见了这般热闹。不由直了脚步。对着人群相问道:“不就是铺子么?怎么这些个人排队?”

有热心的。给他指了指稻香村铺子两侧新帖出来的红色对联。道:“瞧见了么?“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稻香村的粽子今儿才上市。其中这个九子粽是旁家没有的。大家都怕买不着……”

那人听了。还是想不明白。道:“不就是粽子么?再做什么花样。还能成旁的不成?”

那排队的人见跟他说不明白。撇了撇嘴。不看他。道:“这过节送礼。哪个有稻香村的体面……”

二更完毕。小九拜求月票求订阅。月票爬了两位。叩谢大家。

另外说一件事。一三更后的订阅数据猛然降低。真让小九哭笑不。看在小九每日只睡三四个小的份上。大家能坚持订阅阅读么?要不小九累死外加郁闷死。

小九想吃风。请清高。但是小九也是人。没有其他工作。起点发文是唯一的饭钱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六十二章 九子粽(二)

城。金鱼胡同。十三阿哥府。

十三阿哥穿着绸大褂。手里也是折扇不离手。见福晋笑嘻嘻的端着大托盘过来。十三阿哥扫了一眼。道:“好大个的粽子?这还没到端午呢?”

“这是稻香村的韩掌柜亲自送来的。爷瞧瞧。有什么不一样?”十三福晋将托盘放到桌子上。笑着开口问道。

托盘里。除了粽子。还有两个玛瑙小碟子。一个里面装了白糖。一个里面装了荤油。

十三阿哥走到桌子前坐了。道:“还能有什么?不就是个头大么……咦?”

十三福晋见十三阿哥诧异出声。用帕子悟了嘴笑道:“是不是新巧很?”

原来这看着像半个脸盆大小的粽子。并不是一只粽子。而是由拳头大小的九个粽子绑在一块儿;再仔细看。就会发现。那拳头大小的粽子。也不是一个粽子。是由九个小粽子绑在一块的。

绑粽子的绳上。还系着一个红色的透明纱袋。里面装着几个银色的牙签。

“确实有点意思?韩江氏琢磨出来的?”十三阿哥看着这大粽子。笑着说道。

十三福晋道:“谁晓的呢。大格格的新铺子。不是今儿开业么?听说新的四家。连同先前的六家。都从今儿开始卖粽子。对了。还有个名儿呢。说是一千年前唐明皇吃过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这|子就叫“九子粽”。”

““九子粽”?”十三阿哥解下纱袋。看着里面的银牙签。笑着道:“这个呢?怕粽子里有毒?”

十三福晋笑着说道:“瞧爷说的。铺子买卖。要是将“毒”挂在嘴上。谁还敢去买?说是端午节的铺子回馈。端午前卖出的“九子|”都带这个。”

说话间。十三福晋已经叫人沏了壶普洱。她自己也净了手。叫人取了剪刀过来。

十三福晋将粽子拆分开。亲手剥了一个。用牙签插了。送到十三阿哥眼前。道:“爷先尝一个?”

十三阿哥接过。见并不是寻常的红枣粽子。也带了几分好奇。咬了一口。咸香满口。这是个鲜肉粽子。

“这个好。省的甜的腻人。”十三哥笑着说道。

十三福晋道:“共有九种馅料呢。每种味道都不一样。”

说着。她自己也拨开一个粽子。看不出什么馅来。她沾了白糖。咬了一口。里面是豆沙。

白白的糯米。衬着红红的馅料。看着甚至红白分明。

十三阿哥吃完粽子。喝了两口茶水。去了油腻。道:“有这么一只大|子。够几十口人过年了。打发人一些。留着走礼与赏人吧。”

十三福晋点点头。道:“已经打发去定了。明儿去取。定了十份这么大的。还有十份拳头大的这个……”

十三阿哥伸出。又拿了个拳头大的粽子。搁在手里。嘴里念叨着:““九子粽争新”……九子……”说到这里。不禁失笑。指了指那粽子。道:“福晋看。是九子啊。第一排一只第二排两只第三排三只。下边又是两只一只。像不像?”

“像。绑在一块。样子还跟一只粽子似的。”十三福晋回道。

十三阿哥听了。伸出手来。在十三福晋面前摇了摇。道:“不是说像|子。你瞧瞧像不像皇阿玛的儿子们……”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自嘲道:“从大哥算起。二哥三哥四哥八哥九哥十哥我十四弟。刚好九个人。为了那个位置。混战一团。下场各异。”

十三福晋听他说这个。怕他心里难受。娇嗔道:“好好的。爷怎么想起说这个来?别人愿意争啊抢的随他们去。妾身只求爷身子康健。长命百岁。”

十三阿哥撂下粽子。道:“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这一笔呢?“九子夺嫡”“九王夺嫡”还是“九龙夺嫡”……”

十三福晋见他言语悲凉。晓的他为闲赋苦闷。犹豫了一下。道:“爷若是想出山……爷瞧着那位王爷的皇阿玛另眼相待。要不然咱们也预备份礼……”

十三阿哥见妻子如此。心里一暖。面上已添了笑意。道:“胡思乱想什么?就那几位哥哥。咱们要是凑过去。怕是都要吓到了。只当咱们藏了歹心……”

“四爷不会……”十三福晋说道:“弘旷百日。四嫂给预备的礼不薄。她真是稀罕孩子。见了就不愿撒。弘阿哥没了后。她就盼儿子。这两年才歇了念头……”

十三阿哥点点头。道:“四哥可亲。四嫂也可敬。她是贤惠人。往后会有福报的……

方家胡同。简王府外宅。

雅尔江阿歪在炕上。看着杨子墨梳洗更衣。道:“戏听的如何?客人多么?说出来都是笑话。要你这个大家。去听别人的曲子。”

杨子墨闻言。笑着说道:“不过是王爷夸我罢了。妹妹不是爱热闹的。即便请客。也不过是几个往来的女眷。只有两桌。菜倒是精致。曲子听着也清爽。”说到这里。收了笑。了口气。

雅尔江阿见他变了脸色儿。招呼他到炕边坐下。道:“怎么还叹上气了?又惦记你那恩人的终身大事?爷不是说了么。这个不好插手。要顾着曹的面子。就算你妹子清白。外人眼里。也是当成曹的室待的。”

“真若那样还好了。瞧着那个曹爷。也是个重情的。妹妹她收了个女。瞧着那样子。是绝了改嫁的心思。”杨子墨摇着头说道。

雅尔江阿见他郁郁寡欢的。劝道:“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强求不。你那妹子腰里有银子。吃喝不愁。何苦要看男人的脸色过日子。你就别操那个心了。”

杨子墨笑笑。指了指的上桌子上的粽子。给雅尔江阿讲了回来时。稻香村门前排队抢购的事儿。

雅尔江阿听了。已是觉的新奇;待见了那小粽子绑成的大粽子。正经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九子粽”“九子粽”。这个看着精巧。味道如何。你尝了没有?”雅尔江阿转过身来。问杨子墨道。

“共有九种口味儿。我吃了一个鸡肉的。一个桂花蜜|;的。用的都是好料

佳。味道也没的挑。”杨子墨道。

雅尔江阿听了。揽过杨子墨的腰身。道:“晓的你疼那个恩人妹妹。本王还想着送点什么物什做表礼。今儿却是想到了。本王要送一份厚礼给她……”

杨子墨好奇不已。已经拉着雅尔江阿的胳膊开始追问。

雅尔江阿笑着摇摇头。道:“天机不可泄露。日后你就晓的了……”

同样对“九子粽”赞不绝口的。还有曹家的亲家老太太。静惠的祖母觉罗氏。

吃着孙女归宁带回来的“九子粽”。觉罗氏笑着说道:“这却是好吃食。比往年端午的粽子好吃多了。换做其他粽子。不过是为了应景。一年也吃不了两遭;这个粽子。软糯的很。上了年岁的人正好克化。”

“这是稻香村的。祖母往后想吃了。就打发人去稻香村的铺子买。”静惠一边帮觉罗氏拨开|子。一回道。

因要快节了。她怕祖母这边冷清。就同丈夫商量过。又跟婆婆兆佳氏请示了。才出来一遭。给觉罗氏买了不少肉菜吃食送过来。

虽说有的人家媳妇端午是可以归宁回娘家过的。但是静惠是二房长媳。越是逢年节的时候。越是脱不的身。

所以。她才趁着丈夫休沐。婆婆心情又不错的时候。归宁回来看打小相依为命的祖母。

曹颂亲自送妻子过来。给觉罗氏请完安后。到稻香村的新铺子撑场面去了。

觉罗氏听了“稻香村”。慢慢放下手中的粽子。皱眉道:“稻香村。就是大格格的买卖?虽说不是外人。也不要占便宜。”

静惠见祖母误会。忙道:“这个孙女记的。是路过铺子时。二爷使人排队买的。”

觉罗氏听了。这才脸色稍缓。点点头。道:“不是借着亲戚的脸面。白占人家的就好。占小便宜吃大。占来占去。就占习惯了。往后别人怎么看?”

“祖母放心。孙女都记的。”静说道。

觉罗氏看了看静惠的腰身。道:“有五个月了吧?瞅着已经显怀了。往后坐卧也小心些。到底是第胎。怕是要吃些辛苦。”

静惠犹豫了一下。低头道:“祖母。孙女有些怕。”

“傻孩子。怕又能怎么的。女人都要经了这一遭。”觉罗氏摩挲着孙女的手。慈爱的说道。

祖孙两个相聚半日。说不完的贴心话。只觉的时间飞快。

待曹颂转完几处铺子。过来接静惠时。已经是下晌功夫。

因静惠已经显怀。觉罗氏特意嘱咐她。不要在出来。好生在婆家待产。等重外孙落的。她就亲自过去给女下奶。

静惠虽恋恋不舍。但是上头还有婆婆。也不好太晚回家。也是叮嘱个没完。

不外乎让觉罗氏好好养着。不要再自己织布。别心疼银子。想吃什么就使人去买。云云。

觉罗氏见她没完没了。板起脸来。催她上车。

夫妻两个回到家里。给兆佳氏禀过后。静惠便回东跨院了。曹颂有事同母亲商量。留在上房说话。

方才在祖母跟前。怕老太太跟着难过。都是笑脸哄着;此刻。想着祖母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模样。静惠不由暗自垂泪。

春儿见了。投了帕子。给她擦脸。道:“姑娘也别想太多了。不是给留了银子么?等姑娘平安诞下小少爷。抱出去给老太太瞧。老太太指定比什么都欢喜。”

“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委实太冷清了……”静惠接过帕子。说道。

春儿听了。也跟着犯愁。叹了口气。道:“还能有什么法子?二爷要不是长子就好了。那样若是往后分家了。姑娘还能接老太太在身边孝敬。”

这说的却是没谱的话了。静惠摇了摇头。

倒是是双身子。出去半日。她有些乏了。便让春儿取了枕头。在炕上歪着。眯了眼睛小睡。

过了一会儿。迷迷糊糊的。就听到有脚步声响。静惠慢慢的睁开眼睛。就见曹颂眉开眼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