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女传-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靖觉得自己的头都要想得炸开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本李恪命他跟着李默和商商,他还有些不以为然。可没想到一路跟下来,竟然让他发现了这样惊天的皇室秘闻!宇文靖只觉得背后凉风阵阵,竟已是汗湿重衣!

    “走吧!趁着天色还早,我带你到九嵕山上转转,看看风景!”李默牵起商商的手,抚过她鬓边的碎发。

    看这天色,皇上的御辇最多还有半个时辰便要到这里了,若是再留下去,势必会和他撞个正着,他可不想被人发现他在这里拜祭长孙皇后。

    “嗯!好,九嵕山说起来也是蛮高的了,竟然就被李世民挖空了做了陵墓,实在是奢侈啊!这次来了,怎么说我也要好好看看!”

    商商皱了皱小鼻子,娇俏可爱的样子让李默心里一动,象是有把火在心里点了起来,忙镇定了心神,轻捏了下她的脸颊。

    殿外的宇文靖见两人相携出来,忙收敛了气息,隐入殿侧的阴影里。

    这一路上为了跟上两人他着实是花了一番功夫。他在客栈呆着一直等到两人出了门后盏茶功夫才跟了上去。就这样,还差点让李默身边的暗卫发现。好在他见机的快,否则只怕又要象那次在洛阳时一样被人满城追杀了!

    当李世民带着大队人马赶到长孙皇后陵寝的时候,一片空旷的大殿中只剩下了六支早已燃尽的线香和几碟精致的素斋。

    李世民眼神中的惊喜一闪即逝。默儿他……终究还是来了!

    明黄的袍子在殿门处一闪,众位大臣们满脸惊色的看着一脸兴奋的帝王在陵园里四处转悠,不明白这位皇上到底是怎么了!

    远远的九嵕山顶上,似有隐隐的歌声传来:

    “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菊花台倒映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十一章 让人恼火的消息() 
直到李世民恋恋不舍的离开昭陵,他想象当中的父子二人同祭长孙皇后的机会也没有出现,虽然有李恪等皇子和众位大臣为伴,可他的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感觉到了遗憾。

    难道此生再没有可能得到默儿的原谅了么?他派出的暗人几乎已经将整个山头翻了个遍,也没有能找到那在山间曼声吟唱的人。

    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昭陵,李世民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跟在李世民御辇后的李恪眼含深思的望着渐渐变得模糊的山景。此次祭陵,李世民的表现太奇怪了,李恪从来没有在这位睿智英明的父皇身上见到过那种隐含着期盼和激动的眼神。

    而如果他没有听错的话,隐隐传到大殿中的那仿佛飘渺云雾般悠然的歌声,必是商商无疑!李恪放下车帘,嘴角浮起了一丝微笑,看来宇文靖应该有话要和他说了!

    李默和商商目送着李世民的车驾远去,这才牵着手走下山来,绕过了陵寝的守卫,在后山一处隐蔽的地方牵了马,奔向回程。

    黄雀在后的宇文靖眼神复杂的看着李默和商商策马离去,白衣的身影在山风中显得有些孤单。

    他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和李恪说,李默是长孙皇后所出这样大的事情,如果被李恪知道了,他真的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以他吴王家臣的身份,这个惊天之秘如果不对李恪说出的话,那实在是形同背主!可是当他看到商商看着李默的脉脉眼神时,却又犹豫了。

    这个当初救了他一命的女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在他的心里占据了太多太多的份量!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那一次次的旁观觑视会让这个女子在她的心里深深的扎下根来,如今要拔除竟是痛彻心扉!

    “商商!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宇文靖眼神茫然的独立山间,喃喃轻语。

    李世民一行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天色渐晚,留在长安监国的太子李治带同了文武百官在明德门外恭迎圣驾,身心俱疲的李世民只是草草的露了个脸,便缩回了车内,再不露面。心知肚明的李治只得一路护着心情不畅的李世民回了太极宫。

    早于李世民回到长安的李默早已将祭陵的经过告诉了李治,面对着自己这个同胞弟弟一脸淡然的气定神闲,李治也只能叹一声奈何。

    原本以为李默既然答应去祭陵,那么怎么也会在母后灵前见上父皇一面,两人说说话也许就能将多年的心结化解开来,却不料李默竟然选择了避而不见的这种方式,也难怪父皇会心情郁结了。

    待得李世民在长生殿安歇下来的时候,宫里已经掌上了灯。

    李世民屏退了左右,满是疲惫的脸上只剩下了一抹怅然,太子李治立在他身侧,看着日渐苍老的父皇,心下也有些凄恻。

    “治儿!你说,父皇是不是真的没有机会了?”此时的李世民完全没有了杀伐决断,握天下于掌中的帝王霸气,反而更象是一个时近暮年的老人。

    “不会的,默儿总有一日会明白的。”李治有些心酸的安慰着父皇,如果可以,他真的宁愿那个被放弃的人是自己,也不愿意看着李默和父皇疏远至此。

    “呵呵呵!总有一日?父皇真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那一天啊!”李世民扶着自己这个最小儿子的手。

    每次看着李治的时候,他就会想起那个和治儿有着同样容貌的默儿。他总想去看看他过的好不好,可是却又碍于种种原因,最后终于没能成行。

    他始终都还记得长孙离世的时候满是自责的眼神和最后都无法瞑目的怨怼。他李氏一族欠她的太多了!象她那样一个心地仁善的女子,对陌生之人尚且存了三分怜惜,要她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那该是怎样的折磨?

    “治儿!你母后当初身体会越来越差,与默儿的离去未尝没有关系。可朕如今竟连她这一点心愿都无法办到,你说父皇是不是很没用?”李世民看着李治,低低的叹息了一声。

    “父皇过虑了,默不是去拜祭过母后了么?事情已经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父皇不要太过忧心了。”李治尽量的宽慰着李世民。

    有些时候他也觉得很无力,若说李默的性子,那还真是象极了父皇,只要是他认定的东西断没有回旋的余地!此次若不是父皇拿捏住了商商,他还真拿不准李默会不会去祭奠母后。

    “但愿如此吧!”李世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对于李默,他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只希望那个叫苏兰馨的女子真的对默儿有足够的影响力吧!不然的话,他就真的没办法了!

    “明日你替父皇去畅音苑打赏苏兰馨吧!这次能将默儿说动,怎么说也有她一份功劳在。”

    李世民对李治吩咐了一句,便挥挥手让李治退下了。他太累了,想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李治悄然的退出长生殿,回头看了看殿内渐暗的烛火,看来自己有机会时还是要多劝劝默啊!父皇年事已高,身体也大不如前,若是真有不测唉!李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往东宫而去。

    此时的吴王府内却是灯火通明,在路上赶了一天的李恪,一番沐浴过后,换了一身居家袍服,惬意的在书房内看着一本手抄的《史记》。

    这几日跟在父皇身边看到的和他自己听到的,都让他嗅到了那么一丝诡谲的味道,如果他的直觉没错的话,今天宇文靖应该会带给他一些好消息吧?

    “王爷不用些点心么?”书房的门开处,一身端庄的吴王妃站在了门外。

    “不用了,你早些歇下吧!本王还有事要处理。”李恪柔声道。

    对于父皇指给他的这位王妃,他一向待之以礼,好在她也算是明事理之人,从不会为了争宠做出让他厌恶的事情。

    果然,听了他的话,吴王妃只是微笑着叮嘱了他两句注意身子早些歇息的话,便带着侍儿离开了。

    李恪重又坐下,静静的等待着宇文靖的到来。不知为什么,今天的等待似乎特别的漫长,李恪有些不耐的翻动着手中的书页,心不在焉的看着书页上的字。

    待到桌上的茶都已放凉的时候,李恪才听到了一声让他期待已久的声音。

    “宇文靖参见吴王殿下。”

    “怎么这么久?”

    李恪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从宇文靖跟着他以来,似乎还从来没有一次让他等过这么长的时间,难道是有什么变故?可看他一身白衣,虽然有些风尘,却并不象是受到了什么阻碍的模样。

    “李默的身边跟着几个太子手下的暗人,属下为了避过耳目,在礼泉县的客栈多呆了半日,所以回来的迟了。”宇文靖的声音没有什么起伏,微微低垂的头让李恪看不清他的表情。

    “本王在陵园听到的歌声可是商商所唱?李默可在一旁?”李恪的语气有些急切。他一直都觉得李默在太子府的地位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王爷猜得没错,李默确实是和商商前往祭奠长孙皇后,山中歌曲也确是商商所唱。”宇文靖稍微顿了一顿,语气有些迟疑。

    “哦?他们为何要去祭奠长孙皇后,你听到了什么?”听到宇文靖的回答,李恪丝毫也不意外,从听到商商歌声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了预感,只是这其中的答案还有待宇文靖来为他揭晓。

    “为了不被他们二人身边的暗人发现,属下藏身之处稍远了些,只看到李默和商商二人在长孙皇后祭殿中对灵位行三跪九叩大礼,两人说的话,属下并未听清。”

    宇文靖的话语间有些犹豫,只不过听得他的回报,李恪已经陷入了深思,一时间竟没有发觉。

    “三跪九叩?”李恪的眼神中有些疑惑不明。

    究竟是何事需要对长孙皇后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个女人固然受天下人尊敬,但尚不足以让李默行三跪九叩之礼吧?难道长孙皇后对李默有过大恩?可是这个李默的身份他也查过,不过是当年玄武门之乱时跟随李建成的军士遗孤而已,跟长孙皇后好象并没有什么关系啊?

    宇文靖有些忐忑的看着背向他,一直沉默着的李恪。在回来的路上,他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还是决定暂时瞒着李恪。

    李默是长孙皇后所出这件事,在目前来讲,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证据。仅凭李默的几句话对李恪的大业似乎是于事无补,还不如留待日后找齐证据再一并告知李恪,到时该如何运用就全凭他一句话了。

    这也算是自己回报了商商的救命之恩吧!宇文靖在心底暗暗说服自己。作为支持李恪称帝的宇文一族,他这样做已经等同于背主了,但愿李恪知道的那一天不会责罚自己吧!

    “宇文靖,依你一路所见,你觉得这个李默到底是何人物?”

    沉思半晌也没有任何结果的李恪回过头来,看着躬身立在一旁的属下。

    宇文靖带回的这个消息毫无疑问必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是以他目前所知这个秘密实在是无法解读出来,这让李恪不禁有些恼火。

    婆婆高血压心脏病犯了,要在家里照顾,上传得迟了点,希望各位亲们原谅!有票的投点票票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十二章 玄奘有请() 
回宫次日的一大早,李治便带着皇上口谕对刚递了腰牌回宫的商商宣了一道长长的赏赐圣旨。

    看着李治的眼神,刚起身还有些不太清醒的商商微张着嘴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待得圣旨传完,碍于身后跟着的捧着大堆赏赐的众人,李治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便带着小黄门径自走了,而那一堆打人眼的黄白之物则堆在畅音苑的小厅里勾引着众人探究的眼神。

    不出一个时辰,宫里便传遍了这一次莫名其妙的封赏,话传到了最后更是越传越悬乎,结合那一次商商在曲江宴上的表现,居然已经有了商商即将受封为妃的传言。

    这让听了福儿打探回来的消息后的商商哭笑不得!

    李世民这是想做什么啊?无缘无故的将她架在这火上烤!是因为她没能让李默同他一起祭祀长孙皇后么?

    他老人家是不是闲得慌啊?没事拿她来试试这后宫的水有多深?虽然她这个司乐并没有进入宫斗的中心,但看也看得到,韦贵妃、徐贤妃,还有那些才人、昭容们,哪一个是好惹的?

    她一个小小司乐,说不定哪天让人看得不顺眼就给灭了,连个渣都不剩!

    满心烦躁的商商快手快脚的扒完嘴里的一口饭,斜眼却睨见畅音苑外人影一闪,看上去象是韦贵妃殿里的大宫女,不由心下一紧,连忙拉过了福儿。

    “福儿,我在屋里待着,若有人来寻我,你只说我出宫去了,反正现在有皇上赐的腰牌,我可以随时出去。”商商附在福儿耳边对她一番叮嘱,自己赶紧躲进了里屋。

    福儿点了点头,收拾了桌上的饭菜,带上门出去了。

    商商躲在屋里,听得福儿打发走了韦贵妃的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算怎么回事啊!韦贵妃这个时候来传召她,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算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反正皇上给了腰牌,也不怕来人寻,只说出宫,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左思右想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商商索性便真出了宫,至少躲过这阵风头再说,横竖时间长了,那些贵人们见皇上没有什么后续动作,自然也就会冷下来了,总好过自己去面对那些心里的弯弯绕只怕比黄河九曲十八弯还复杂的女人们。

    既然打定了主意,商商瞅准了空档,穿了身最不显眼的衣服,也不走正门承天门,遮遮掩掩的从太极宫紧靠东宫的长乐门出去,走最近的延喜门出了皇城。

    站在永昌坊门外的大街上,商商深深的吸了口新鲜的空气,这才绽开了几分笑意。

    四月的长安人是幸福的!虽说月头就有个让人不怎么轻松的长孙皇后死祭,但随之而来的浴佛节却让长安人十分的兴奋和投入。

    当年因为长孙皇后的缠绵病榻,当今皇上李世民可没少见庙烧香。虽说最后的结果还是天人永隔,但这种崇佛的习惯却留了下来。到了后来玄奘法师西去取经归来,惊动了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在这样的光环下,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更是达到了一个令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从长孙皇后陵回到长安的李世民,在歇息了一夜之后,便御驾亲临永昌坊的护国寺,听玄奘法师讲经。也许是因为年事渐高的关系,又刚刚祭奠过自己离世的爱妻。李世民收敛了往日的锋芒,多了些宁静详和的气度,连被禁足多月的高阳也在一道圣旨之后被放了出来,跟着父皇到护国寺听经。

    站在永昌坊外的商商,此时已经完全被眼前看到的一切吸引住了。本来是满心怨气的从延喜门出来,谁料竟误打误撞下碰到了护国寺最盛大的浴佛节典礼。

    商商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浴佛的前几项程序:闻板上殿、排班出迎、恭迎佛像、安座沐浴都已走过了,眼下正在敬致颂词的阶段。

    永昌坊内黑压压的全是人头,护国寺里里外外全都跪满了善男信女,有些挤不进里面的竟远远的在坊门口就跪了下来,来往的车马也尽量的放轻了脚步,轻手轻脚的在坊门外靠对街的地方悄悄儿的就驶了过去,绝不敢喧哗打扰。

    这坊门口一时间竟只剩了商商一个还站着的人,不过好在各人都跪着低着头,倒也没人发现她的特立独行。

    远远的望去,护国寺的大雄宝殿正门口处,一尊佛像金身被请在当地。为了符合佛祖诞生之时的形象,这尊金身被铸造成了一个刚刚落地的小儿形象,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正和佛祖出生时的样子。

    一位身穿大红袈裟的僧人,正在朗声念着颂词,隔得太远,商商一时也没听清,只觉得抑扬顿挫,颇有些味道。

    随着僧人颂词的结束,跪着的人们也都站了起来,自动的排成了一排向前走动,商商好奇之下也随着人流往前走去。

    在后世,可没机会见到这样的盛况,在那个信仰缺失的年代,人们都忙着赚钱去了,哪还有人会这样虔诚的来拜见佛祖?

    “没想到你也信佛祖?”一个声音从商商身旁传了过来。

    “是你?”商商有些讶异的看了看身旁这个一身白衣的男子。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几年前在洛阳时她救过的那个宇文靖,几年过去了,他倒没什么变化,还是一身简洁的白衣,整个人都透着一种压抑过的锋芒。

    想了想,商商又有些好笑:“我为什么不能信佛?倒是你才让人觉得奇怪呢!”

    这人的身上有一种冷血杀伐的气息,会信佛不是更奇怪?

    宇文靖愣了一愣,象是没想到商商会这么毫不避讳的说出来,不过旋即又笑了。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今天本只是从东宫探路出来路过永昌坊。不想一瞥眼间看到她在这里,这才忍不住出来一见,其实跟佛祖是半点关系也无的。

    商商见他没说话,便也不再开口。两人默然无声的随着人流一路往前。

    她同宇文靖的交集不过是他受伤那些日子,两人也没说上几句话,开始时是他受伤昏迷,待得好了,他却又离开了,两人实在是没有什么深交。

    宇文靖随着商商慢慢往前走着,在这安宁静谧的时候,只是看着她的背影他都有种心安的感觉。真希望这路可以一直走下去!哪怕是只看着她的背影也好,至少知道她在他身边。

    商商一路观察着前面人的动作,虽说那些人口中念的经文她不会,但伸手浴佛她还是可以学学的嘛!跟着前面的人,在圣像的脚畔水盆中舀了一勺水,小心的浇在金身上,口中轻声唱着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轻柔的声音随着商商的微转过身传到了宇文靖的耳中,他不禁有些奇怪,难道佛经也可以唱的么?

    “你唱的什么?”宇文靖低声问道,他并不信佛,于佛经一道更是一无所知,但不知为什么,听到商商所唱,心中竟有一种宁静欢喜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