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强飞将-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闻言顿时懵了,斥候死于乱军之中,这…这得多倒霉?不管怎样,胜了总比败了强,怎么胜的,等回并州再问陈宫吧,当务之急,是商议一下如何恢复司州一带的发展。

    而且……东汉末年多灾乱,饥荒,水灾,旱灾,其中最严重的当属饥荒和瘟疫。吕布知道,是时候未雨绸缪,整理一下内政了,一是为了让百姓日子过得好些,二是巩固自己的势力。

    念及至此,吕布不由搜刮自己肚子里的油水,试图从脑海中将那些现代知识搜刮出来……

    中军大帐中,吕布坐在主座,荀谌钟繇徐荣贾诩四人坐在两列。

    过了良久,吕布拍了拍脑袋,剑眉一皱,自嘲道,“看来我的肌肉真的长进脑子里了……”

    “主公?主公在自语些什么?”荀谌见吕布愁眉紧皱,不禁出声问道。“可是有烦心事?不妨说出来,正好贾钟两位先生都在,群策群力,当尽力为主公解忧。”

    “咳咳,前些日,曾有神人入梦告知,不日将有水旱饥荒降世…”吕布无奈,只能拿神人的名头扯谎,总不能说自己从史书里看到的吧?“诸位有何良策御之但讲无妨,徐荣,你先说。”

    “啊?”徐荣错愕地指了指自己,摊手苦笑道,“末将虽读得许多古书,但大多都是兵法良策,怎知内政?主公真是为难我了…此事末将确实不知,末将还要去安排险要兵力,先行告辞。”

    “去去去。”吕布摆了摆手,示意徐荣退下。将目光放在贾诩荀谌和钟繇的身上,贾诩老神在在地望着自己,目光无神,荀谌虽不如贾诩过分,也是一副力不从心地模样,剩下的,就只有钟繇了…

    钟繇一副智珠在握地样子,目光扫着吕布,吕布笑道,“钟先生可有良策?”

    “回主公,此事易耳。司州耕地,大多在世家掌握之中,主公可交好世家中人,到时饥荒来时,好借粮与世家,此其计一也。其计二,可早早屯粮,以备饥荒,得此两计,可在饥荒之中受损减少,主公当速行之。”

    吕布闻言楞了,他原以为钟繇这等稳定关右,德高望重威名卓著地老先生,至少也是谋略内政一把抓的高人,会有什么高见,如今一听,也不过如此…不过想想也释然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大旱饥荒本就是一知半解。

    “呵呵,元常见解独特,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让我三思吧。”吕布干笑几声,不忍打脸钟繇,只能推辞,旋即调转话头谓其余二人道,“文和友若,你二人对饥荒有何见解?有话但说无妨。”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卖春宫图的李儒() 
“还是友若来说吧。”贾诩嘴角微微抽搐,说完这句话继续看戏姿态。

    “恩,那就由我来说吧。”荀谌眨了眨眼睛,微笑道,“雷霆雨露具是天恩,天恩莫测,天灾自然也是莫测。主公想要整理内政直说便是,何必借天灾的幌子。”

    钟繇见吕布似是不接受自己的谏言,心中微微不悦,出声道,“其实主公不必多虑,虽说这天下纷乱迭起,但灾害之事,发生的还是少,主公万不可因神人一言而胡乱行事,劳民伤财…”

    “那要怎样你们才信?”

    “除非。”荀谌思索片刻,便说道,“除非是神算管辂说的,才有人信。”

    “恩,没错,就是他跟我说的。”吕布煞有其事地点点头。

    三人顿时被吕布地不要脸惊到了,钟繇手中地酒杯刚喂到嘴边,闻言呆若木鸡,手中杯啪地掉落,钟繇定定地看着吕布。荀谌和贾诩睁圆了眼睛,盯着吕布,像是第一次见到吕布一般,良久语塞。

    “温候这脸皮,还真不是一般厚,哈哈哈。”

    钟繇望去,只见一个几乎隐匿于黑袍中的男人走进来,将黑袍掀开,露出了他苍白如纸地脸庞,钟繇觉得面熟,却又一时想不起是谁,迟疑着说道,“先生好生面熟,你我可曾见过?”

    男人正是李儒,帐外王越史阿都认识李儒,故而李儒在中军大帐来去自如,平日里,李儒隐居在自己的营帐中不见天日,此番来此,也是有些小算盘。

    钟繇曾任黄门侍郎,目睹过李儒鸠杀汉少帝刘辨,只当时围观之人看得不仔细,加上李儒身为董卓账下第一谋士位高权重深居简出,钟繇也只有这遥遥一面之缘。

    “想是先生记错人了,在下姓李名贾,河北人,初次见面,咳咳,幸会幸会。”李儒毫不胆怯,反而面色自若地对着钟繇深稽一礼,钟繇连忙回礼口称记错。

    “哈哈哈,定是元常刚刚接手长安内政不久,以至于脑袋混乱,哈哈,此乃我挚友,早年我在并州之时他便为我账下谋士,只不过为人低调,不出风头,元常说见过他,想必是在大帐之中见过。”吕布连忙跑过来为李儒打圆场,拉着李儒的手说道,“我正和他们讨论如何预防天灾,恰巧你来,说说你的见解吧!”

    常读三国的吕布知道,李儒是三国时期第一个谋士,成就董卓一番事业,自吕布认识李儒起,便多次中计…当然,其中吕布的智商欠费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李儒的能力,无论是谋略还是内政,能力都很强。

    “温…主公。”李儒改口,剧烈咳嗽过后,低声细语道,“贾文和善奇韬,其谋天马行空独步天下,却不善治天下,荀友若与贾文和,都是一种人,你留他俩在这议论内政,莫不是有些难为人?”

    “倒是钟元常,咳咳,此人性格沉稳,观其才气虽未凝练,却已初具腾飞之相,若居司隶,可稳定关右,只是…现在的他,仍旧青涩,不堪大用。”李儒说到一半,皱眉对吕布另眼相看,低声道,“温候能以肉眼看才气?不然为何如此重用贾诩荀谌和钟繇?”

    吕布挠了挠头,说实话吕布还真看不到钟繇地才气,至于贾诩的才气,吕布也只在那日洛阳城大招看过一次,“我只能看清陈宫的才气,怎么,你们的才气相差很大吗…”

    “嘁,陈宫者,比之袁本初手下那几个谋士稍强,岂能与我和贾诩相提并论?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李儒不温不火地撇了撇嘴,言辞之间颇有不屑。

    “放肆!李…李贾!你这么厉害你帮我解决问题啊,光吹牛有什么用!”吕布闻言差点炸毛,敢说我家陈宫不行?就算陈宫不行……也只有我能说!

    “欲成大事怎可如此毛躁?区区天灾,弹指可平,且稍后再说。趁钟元常和荀友若两位同僚在,李某,咳咳咳!李某便说说,才气。”李儒扫了眼荀谌钟繇二人。

    “愿闻其详。”见李儒身上陡然爆发出如虹般的才气,荀谌和钟繇两人顿时微笑的说道。

    “才气,是我等文人立身之基,天下才气殊途同归。”李儒朗声侃侃而谈,“才气不同爆气,可以颜色论高低,才气不同,每个人的才气都是不同颜色,才气的高低,分为如芒如匹练如虹,最高深者,如天幕,遮蔽一方。其实才气的高低对于文人来说也没那么大用……”

    “有的文士天赋是奇门,有的是阴阳,有的是军阵,有的是兵书,这些都是普通谋士天赋,才气的增加能够影响这种普通谋士天赋;还有各种奇怪的、脱胎于普通谋士天赋却胜过地谋士天赋,称为特殊谋士天赋,才气的增长丝毫不能影响这些特殊天赋啦,比如我师弟,你看他那个废物天赋……”

    “别把话扯到我身上。”贾诩冷冷地白了李儒一眼。

    “文士最重要的是什么?多读书!凡是书籍来者不拒,全部熟读,丰富自身,不要在意狗屁的才气,这都无所谓的,就像友若先生,才气虽不凝练,但才思敏捷,战场上灵活多变,所谋必中。元常先生,处理内政地经验虽少,但我刚刚去了趟长安城,城中被你治理的相当不错,我甚是钦佩。”

    “那么正题来了……”李儒消瘦地脸颊上浮现红晕,“卖书,皇宫典藏地春宫图……买吗?”

    吕布和贾诩满头黑线,“说了半天,就是为了卖书?”

    “买!”荀谌和钟繇满脸羞射。

    ……。

    半晌后,李儒一脸幸福地目送贾诩荀谌钟繇拿着一摞羊皮卷离去,回头一看,吕布恨铁不成钢地盯着自己,李儒老脸一红,咳嗽几声,道,“温候贵人多忘事,儒的妻子被温候扣押,儒想用金赎回重新置办个家宅…”

    说来也是,李儒的妻小被吕布暗地扣下,并未连同董氏将领一起斩首,不过吕布听这句话怎么总觉得有点奇怪,重新置办家宅?李儒可是鸠杀汉少帝的大罪人啊!李儒出仕吕布账下的事传出去之后……等等,好像吕布的名声在汉帝眼里早就形同叛逆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世家!世家!() 
“别跟我拐弯抹角!”吕布咬牙切齿,不耐烦地说道。“怎么?在暗地里待够了?想活在阳光底下?”

    “恩恩,温候,哦不,主公,请听我一言!”李儒小鸡啄米般点头过后,连忙正色道,“儒之所以如此,是想彻底投靠主公,为主公效命!是这样,主公暴打汉帝的事我也听说过了,从此你我皆为一丘之貉,你不容我也没人能容我,而且依我看,主公有成大事之相,儒想在主公手下发光发热,主公割据并州,主公就是并州的土皇帝呀,只消在并州为儒置一门庭,儒答应主公必定深居简出,到时候儒就可以重见天日了!作为代价,儒愿置家与吕府附近,欢迎主公监视,儒也必定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说人话。”吕布冷冷地瞥了眼李儒。

    李儒讪讪一笑,立马改口道,“我不想缩头缩尾的活着,最重要的是,我还没向老师证明我比甲鱼强呢!”

    “恩,这个理由我接受了。”吕布满意地点点头,跟文人说话就是累,一点都不痛快,“我也不是个蛮不讲理的人,给你个机会,说说怎么防御天灾,治理司并两州。”

    “主公莫急,先说说司并两州情况吧。”李儒欣然点头,转身背对着吕布,侃侃而谈,“先说并州,刘贤在并州执掌内政,外拢流民,在内扶持商贾,大刀阔斧整顿并州,商农全面发展,如今并州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繁花似锦。只因并幽二州世家稀少,并州又经主公那次铲除大量世家,根基大损,故而刘贤才得以成功。若像司冀徐那般世家把持官场,刘贤就力不从心了,对付世家,需要刚柔并济,而钟繇治司州,笼络世家。状似统御司州,实则不然,久必生变,到时司州七郡一百零五县,皆不属将军矣。”

    吕布闻言头痛不已,李儒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围绕着世家,果不其然,欲整内政,先搞世家…但是世家哪有那么好搞?“说简单点!”

    “咳咳,儒想说的是,并州世家稀少,加上主公在并州声望昌隆,此可为主公立足之地。至于司州,儒是想告诉主公,莫要被眼前虚像所骗,司州七郡,真正属于主公者,唯有三辅弘农,余者,皆属世家。”李儒对于司州的烂摊子也是有些茫然。“但是世家…可不是好易与之辈啊。”

    却说这司州,可以说是最难治理的地方,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都掺和其中,有汉帝一派、袁家一派、关东军阀一派、弘农杨家、蔡家、荀家、董家、尤其是河北,简直就是世家林立!诸如卫家之辈,不计其数!

    内政强如李儒,一时间也是头疼不已,对于世家,拉拢也不是,打压也不是,柔则蹬鼻子上脸,刚则剧烈反扑。

    吕布也是绞尽脑汁的在想,世家啊世家,总不能全杀了吧?倒是会引起更猛烈的反扑可就得不偿失了。纵观整个东汉末年,曹魏,西蜀,东吴,都被世家拉后腿,西蜀刘备诸葛亮依赖世家,曹魏打压世家,东吴是最惨的,被世家差点牵着鼻子走!就单说赤壁之战,张家顾家步家陆家,数不胜数地世家暗举降旗……

    官渡之战曹操手下世家中人疯狂向袁绍书信投诚,这等事例还少了?世家就是一群见风使舵,奴隶百姓割据土地的毒瘤!必须除!

    可是怎么除?这是个很棘手地问题。吕布一时犯了难,要说打架,他毫不畏惧,但一提到这种勾心斗角的事,他脑袋就疼,打压还是怀柔,一时间吕布举棋不定,脸色忽阴忽晴,内心一阵挣扎。

    对了!问李儒呀!董卓进京后都是李儒来打理这一切大小事务的,吕布将目光放在李儒身上,出声道,“董卓进京时,你怎么对付那些世家的?”

    “谁反抗杀谁,一个不留,夷灭九族。”李儒阴阴一笑如实答道,见吕布颇为心动,连忙出声道,“主公你可别冲动啊,咳咳,我杀的是一个城的世家,你这要是动手,河内河南河东弘农四郡都得死啊,到时天下之士为之却步,得不偿失啊!主公如今已是风口浪尖,千万不要再生事端,到时各路诸侯举众而来,就……”

    “我有方天画戟赤兔马,我怕谁来?”吕布不屑地撇了撇嘴。

    “将军可会分身术?”李儒瞥了吕布一眼,疾声道,“将军可知十八路诸侯进犯时如何?告诉你,当时十八路诸侯各路进犯司州,兵马分路,共有二十多条战线!徐荣郭汜李傕只能保障三条战线,其余的呢?一旦一条战线崩溃,满盘皆输!将军固有鬼神之勇,战线多条,将军想要疲于奔命,一一应下?”

    “咳咳,你跑题了,赶紧继续说如何处理司州内政!世家先放到一边,先防备天灾。”吕布闻言颇为尴尬,摆摆手示意李儒往下说。

    “此事易耳,可大兴水利,建坝防旱,广招医者防瘟疫,开掘荒地,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降低赋税,到时郡中乐业,一可不惧天灾,二可安民利民以涨将军声望,三可吸引乱民,壮大司州。”李儒笑容说不出的自信。

    吕布闻言大喜,抚掌大笑,“李儒之言甚得吾心,哈哈哈,好!就按你说的做!”

    “将军且慢,儒还有补充。”李儒敛容正色,缓声道,“将军欲行吾言,儒有一句话,不得不讲,主公可下严令此惠民之事须一一记录在账,只有不是私奴之辈才可享用,咳咳,世家若贪利,必解散私奴已占土地,主公到时可拿出账簿,这些私奴,皆为良民,嘿嘿,如此一来,世家必然根基大损!”

    “还有一事须禀明将军,胡骑营生性顽劣,喜好掠夺,主公当慎用。”

    李儒的话令吕布茅塞顿开,顿时脑袋里充满了无数主意,当即吕布大笑道,“哈哈,胡骑营之事我自有安排,先说说惠民之事!”

    “传我令与钟繇,即刻起召令司州境内,凡是良善之民,皆可由钟繇安排开采荒地,耕牛农具种子皆有官府提供!种植水田,三年内免除赋税!三年后十赋其二!不得有误!另外,卓令钟繇传讯世家,可用粮草换取官职,最高可换从事,除却郡守别架,县令等官职皆可换!”

第一百四十八章 栋梁之才刘子墨() 
“如此世家岂不是权力更重?主公如此不妥吧。”李儒皱眉道。

    确实,世家本就有意把握地方统治权,各路诸侯都是尽力避免此事,可吕布却反其道而行之,难怪李儒不解,但吕布有吕布的打算,尽管自己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历史,但汉帝终究不会在洛阳坐安稳,迟早必生乱,洛阳生乱那些世家镇守的城池首当其冲,到时,嘿嘿嘿……

    “咳咳,放心,司州必会生变,到时让这群世家去替我们挡人不就行了?先不说那个,说说如何试行屯田制!我打算把屯田分为两种,分军屯和民屯,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冲缓为差。什么是民屯呢,就是招募百姓到城池郊外屯田,一边防守,一边种地。”吕布说完斜眼瞧了瞧李儒,只见李儒皱眉思量。“还有,令徐荣执掌飞熊军镇守长安,此长安,绝不容有失。”

    “李儒,你有什么补充的?”

    良久李儒抚掌大笑,“主公此言甚妙,可行之。”

    “至于胡骑营,可与汉人女子通婚,结婚生子,彻底归入汉人,若敢犯事,与汉人同罪。”吕布补充了一番。

    “将军之言与我不谋而合。”李儒拍掌大笑,敛容道,“司州刚属将军,人心不复,请将军以大局为重,留在司州,震慑宵小!”

    “恩,有道理,那我做完这些事后,启程去把家小接到长安,顺便见见并州乡亲。”

    ——————————————————分割线——————————————————————————

    四月后,并州晋阳城。

    锣鼓喧天,百姓夹道相迎,焚香十里以接吕布,早在三个月前就有消息曰吕布即将归来,并州百姓纷纷云集晋阳,大多数者,只为一睹尊容,毕竟驱逐乌桓地,是张辽和陈宫。但在张辽陈宫的授意下将功劳全都推在吕布身上,一时间,本就在并州百姓心中奉为飞将的吕布,地位再次攀升一层楼!

    两侧道路留出宽敞的大路以供吕布部众来到,丁原张辽陈宫李傕郭汜等吕布军大将满面笑容地分列左右,居中屹立着一个身材高瘦,身披斑斓彩色官袍地文士,头顶进贤冠,飒然而立。

    当然,这是在后面人眼中的文士,左右两列地张辽陈宫地眼里,此人拘束羞赧,手足无措,神情慌乱地低声谓众人道,“小生这样…不太好吧?”

    “先生为并州这两三年,兢兢业业伏案夜睡,劳苦功高,有何不可为我等之首?”陈宫板着脸冷喝道,“自信点,你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商贾子弟,你是并州别架,刘贤刘子墨!三年之内使并州焕然一新,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当今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刘贤才疏学浅,当不起如此赞美。”

    “子墨,当得起。”丁原板着脸训斥道,“如今你好歹也是并州父母官,切莫丢脸,还不收起你那儿女姿态?”

    “军师和丁公说得对,先生为并州所做的一切,文远甚是敬佩。”张辽看着眼圈漆黑,骨瘦如柴地刘贤也是心中惊栗,任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到底是何等繁累的政务将此人折磨至此等地步!莫说是张辽,便是李傕郭汜二人听闻刘贤经历也是肃然起敬。

    “只求不愧对主公所嘱……”刘贤锊了一把没空修理的杂乱胡须,腼腆地笑了笑。“承蒙各位看得起,那就由小生来迎主公归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